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附参考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语文科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答题卷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之所以能有集大成之成就,是因为他有可以集大成之容量。

而其所以能有集大成之容量,最重要的因素,乃在于他生而禀有一种极为难得的健全才性——那就是他的博大、均衡与正常。

杜甫是一位感性与理性兼长并美的诗人,他一方面具有极大极强的感性,可以深入到他接触的任何事物,把握住他所欲攫取的事物之精华;另一方面又有着极清明周至的理性,足以脱出于一切事物的蒙蔽与局限,做到博观兼美而无所偏失。

这种优越的禀赋表现于他的诗中,第一点最可注意的成就,便是其汲取之博与途径之正。

就诗歌体式风格方面而言,古今长短各种诗歌他都能深入撷取尽得其长,而且不为一体所限,更能融会运用,开创变化,千汇万状而无所不工。

我们看他《戏为六绝句》之论诗,以及与当时诸大诗人,如李白、高适、岑参、王维、孟浩然等,酬赠怀念的诗篇中论诗的话,都可看到杜甫采择与欣赏的方面之广;而自其《饮中八仙歌》《曲江三章》《同谷七歌》等作中,则可见到他对各种诗体运用变化之神奇工妙;又如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北征》及“三吏”“三别”等五古之作中,可看到杜甫自汉魏五言古诗变化而出的一种新面貌。

就诗歌内容方面而言,杜甫更是无论妍媸巨细,悲欢忧喜,宇宙的一切人物情态,都能随物赋形,淋漓尽致地收罗笔下而无所不包,如写青莲居士之“飘然思不群”,写空谷佳人之“日暮倚修竹”;写丑拙则“袖露两肘”,写工丽则“燕子风斜”;写玉华宫之荒寂,予人以一片沉哀悲响;写洗兵马之欢忭,写出一片欣奋祝愿之情。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IV)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IV)

2019-2020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IV)班级姓名学号成绩第一部分:模块检测(50分)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34分)1.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不都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 奉.厚而无劳/ 齐与楚从.亲B. 人穷则反.本 / 《离骚》者,犹离.忧也C. 朝济而夕设版.焉/ 举类迩而见.义远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府吏见丁宁..2.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不都是...通假字的一项是()A. 亡走赵,赵不内./ 必勿使反.B. 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 被.发行吟泽畔C. 终老不复取. / 失其所与,不知.D. 夫晋,何厌.之有/ 秦伯说.,与郑人盟3.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委身为贾人..妇商人B.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C.以一仪而当.汉中地抵换,相抵D.晋军.函陵军队4.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便可白.公姥告诉,禀告B.日食饮得无衰.乎减少C.弦弦掩抑声声思.思念D.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5. 下列各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入而徐趋..礼貌性地小步快走,表示恭敬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折断C.恣.君之所使之听任,任凭D.楚人既咎.子兰以劝怀王入秦而不反也责怪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可怜..体无比B.吾不能早用子.C.行李..之往来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7.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亦去.之离开B.叶叶相交通..交错连接C.形容..枯槁形体容貌D.而臣衰,窃爱怜.之怜悯,同情8.下列各项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既东.封郑惠王患.之B.莫不欲求忠.以自为质.于齐,齐兵乃出C.没死以闻.今媪尊.长安君之位D.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9.下列各项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乃自强步,日.三四里A.足以荣.汝身B.夜.缒而出C.方正..之不容也D.复释去.张仪10.下列各项加点词语不属于...偏义复词的一项是()A.昼夜勤作息..B.便可白公姥..C.我有亲父兄..D.进退..无颜仪11. 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谢.家事夫婿辞别B. 阿母谢.媒人拒绝C. 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感谢D.多谢.后世人劝告12.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令.母在后单 / 便言多令.才B. 信而见.疑/ 府吏见.丁宁C.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斯人,吾谁与归D.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其后秦欲伐.齐13. 下列句中“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复之.秦,竟死于秦而归葬B.邻之.厚,君之薄也C. 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D.行李之.往来14. 下列各项中,与其它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的是:()A.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B. 失其所与,不知C. 父母宗族,皆为戮没D. 为天下笑15. 下列各项的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夫晋,何厌之有A. “离骚”者,犹离忧也B. 而设诡辩于怀王之宠姬郑袖C. 孔子云,何陋之有D. 而自令见放为1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司机违反交通规则或操作不当造成的,交通部门要加强安全宣传,提高司机的安全意识。

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山东省德州市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9高二上·桂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以高铁为镜,我们砥砺苦练内功的自主创新品格。

十几年前,高铁技术还掌握在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手中。

中国冲破技术封锁,弯道超车,,靠的就是自主创新。

从车辆到线路,从制动到通信信号,没有技术,就从国外引进消化吸收;()。

一步一个台阶,中国高铁企业苦练内功、,实现了国人高铁产业腾飞的梦想。

以高铁为镜,我们涵养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精神。

,中国制造面临过这样的尴尬:号称是世界工厂、制造大国,老百姓却,去国外抢购保温杯、电饭煲、马桶盖等普通日用品。

中国铁路凤凰涅槃的过程,为中国制造突围提供了有益借鉴。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以内;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历经近百次仿真计算和试验验证,仅仿真计算生成的结果数据就高达5000G。

解码中国高铁成功的深层次密码,以优取胜的品质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最重要的关键词。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置疑舍近求远B . 后发先至养精蓄锐毋庸讳言舍本逐末C . 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讳言舍近求远D . 后来居上厚积薄发毋庸置疑舍本逐末(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外国不愿提供的核心技术B . 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C . 狠下决心奋力攻关,如果外国不愿提供核心技术D . 外国提供了核心技术,就狠下决心奋力攻关(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B .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精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关键技术,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C .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约0.01毫米左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D . 如今,中国高铁的检验标准准确到了0.01毫米;为了突破碰撞安全防护系统,我们做了18种概念模型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7高二下·邯郸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019-2020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14页,第Ⅱ卷14至16页。

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按要求在答题卷(X-X页)作答,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交回。

2、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卷上务必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班级填写清楚。

请认真核对考号、姓名、班级和科目。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内容第Ⅰ卷(阅读题共75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们常说“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但故事不等于小说,故事讲述人与小说家也不能混为一谈。

就传统而言,讲故事的讲述亲身经历或道题听途说的故事,口耳相传,吧它们转化为听众的经验;小说家则通常记录见闻传说,虚构故事,经过艺术处理,把它们变成小说交给读者。

除流传形式上的简单差异外,早起小说和故事的本质区别并不明显,经历和见闻是它们的共同要素,在传统较为落后的过去,作为远行者的商人和税收最适合充当故事讲述人的角色,故事的丰富程度与远行者的游历成比。

受此影响,国外古典小说也常以人物的经历为主线组织故事,《荷马史诗》《一千零一夜》都是描述某种特殊的经历和遭遇,《唐吉可德》中的故事是唐吉可德的行侠其余和所见所闻,17世纪欧洲的流浪汉小说也体现游历见闻的连缀。

在中国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为志怪录类的小说提供了用之不竭的素材,话本等古典小说形式也显示出小说和传统故事的亲密关系。

虚构的加强使小说和传统质检的区别清晰起来。

小说中的故事可以来自想象。

不一定是作者的亲历亲闻。

小说家常闭门构思,作品大多诞生于他们的离群索居的时候,小说家可以闲坐在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图书馆中,或者在巴黎一间终年不见阳光的阁楼里,杜撰他们想象中的历险故事,但是,一名水手也许礼金千辛万苦才能把在东印度群岛听到的故事带回伦敦;一个匠人瓢泼一生,积攒下无数的见闻、掌故或趣事,当他晚年作在火炉旁给孩子们讲述这一切的时候,他本人就是故事的一部分,传统故事是否值得转述,往往只取决于故事本事的趣味性和可流传性,与传统的故事方式不同,小说家一般并不单纯转述故事,他是在从事故事的制作和生产,有深思熟虑的讲述目的。

德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德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

德州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这次中央媒体向社会主动公开领导人各方面情况,通过富有人情味的报道,通过微言大义的生动细节,中央领导进一步走进寻常百姓的心里。

B . 在广州举行的艺术节上,小型的传统艺术节目表演,有幽雅空灵的古琴,翩若惊鸿的水袖舞,刚劲有力的蔡李佛拳,以及端庄典雅的汉舞。

C . 为何上海电气的自主创新总是能与市场需求丝丝入扣?首席技术官黄瓯一语道出天机:“用户支持是根本,在研发全程中要与用户紧紧捆绑。

”D . 荧屏上的崔永元挥洒自如、侃侃而谈,一副光彩照人的样子,但光环背后,他付出的艰辛和汗水以及遭受到的挫折和失败却很少有人知道。

2. (2分) (2020高一上·佳木斯期末)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我们应该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构建产业体系,探索出一条围绕中医药产业为核心,同步带动美丽乡村、文化旅游发展的腾飞之路。

B . 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性、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C . 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也是世界上最早制茶的国家。

很久以前,中国人就把茶树种子和种茶经验传授给世界各国人民。

今天,茶已经成为世界上饮用人数最多的饮料。

D . 诈骗分子在冒充各大银行套取事主银行卡密码后,事主才意识到账户被盗,但是为时已晚,账户里的钱已被一笔笔地迅速转走。

3. (2分)(2017·安阳模拟) 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我们没有泯灭对雅的欣赏和渴望,①我们处在财富英雄时代,② 每个人都尽最大的努力去追求财富,社会承认并激励对财富的正当获取和拥有,③我们多是俗人。

④在内心深处,这个民族特有的“雅”基因时刻在提醒着我们:⑤拥有财富,我们⑥ 应该有文章书画弹琴围棋相伴的生活,我们向往彬彬有礼的世风,我们要做谦谦君子。

山东省陵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陵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陵城区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 (2017高二下·北京期中) 下列各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 我将永远道不出我的爱,一种像由音乐与图画所引起的爱。

B . 窗子许里面人看出去,同时也许外面人看进来。

C . 迟到了,他笑着伸了伸舌头,好像闯了祸怕挨骂似的。

D . 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了我们的内心。

2. (2分)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沾化冬枣以其脆甜的口感赢得消费者青睐,但屡屡遭遇山寨货围攻,想突围却又苦寻无路。

②生活中,我们不怕困难,怕的是丧失前进的勇气;学习中,我们不怕,怕的是失去了目标。

③这篇文章构思新颖、匠心独具,平淡中显示出作者不凡的文学功底,确实是我们学习的。

A . 大力停止典范B . 大举停止典型C . 大力停滞典型D . 大举停滞典范3. (2分)(2018·浙江模拟) 下列诗句的内容与花名不对应的一项是()A . 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

(荷花)B .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梨花)C .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桃花)D .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菊花)4. (2分) (2017高一上·玉溪期中)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为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之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

B . 不仅戴望舒的诗有中国古典诗词中婉约诗风的遗韵,还受到法国象征诗派的影响。

C . 烛之武的事迹给我们带来这样的启示:一个人通过努力,使整个国家得到了安定,他才是真英雄。

D . 荆轲刺秦对于大家都不陌生,大多数人认为荆轲是一位勇士,虽刺秦失败,但也凸显了不怕牺牲的精神。

但也有人认为荆轲刺秦的失败,加速了燕国的灭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书法中的匠气“匠气”一词在书法中体现为用笔千篇一律,技艺太过精熟而缺少变化,看不到灵动之处,过于死板。

一幅书作给人产生了匠气的观感,是有多方面原因的。

首先是临写的方法不得当,太过单一。

匠气十足的书法作品,往往给人程序化的机械感。

点画、结体、章法无法给人出人意料、眼前一亮的快感,让人觉得乏善可陈。

我们看到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中规中矩、缺乏个性,在偌大篇幅下的文字抄写中,墨色光润,没有干湿浓淡之别,结体板正,起收笔千篇一律。

清代洪亮吉在《北江书画》里谈道:“今楷书之匀圆丰满者,谓之馆阁体,类皆千手雷同。

”其发展的极致就是“千人一面”,全然没有书法艺术所需要的辨识度、独特性,后期成为了僵化的工匠式劳动。

以其为范本临写,久而久之也将陷入一个死循环。

若一个人经年累月地积攒了习书的坏习惯,日复一日地养成了匠气,将是十分危险的。

另外,一些当代书家,虽然在技巧上达到了一定的水准,但是在个人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这也很容易使得笔下的作品流于俗气。

书法是一门除了技艺,还需要不断养修为、内涵的艺术。

古时书法只是作为文人士大夫在学习各类文化知识基础上的一门技能,文人雅士以书法为日常书写,同时兼具直抒胸臆、休闲娱乐的意趣,他们不以书法为谋生工具,书法并没有与金钱利益挂钩,因而他们笔下的书法作品显露出书卷气,有丰厚的学养意味。

可以说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

而今人少养学问,埋头写字,不少人以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成了买卖的筹码。

如此一来,匠气的书法家自然居多。

书家的个人精神风貌通过形质、线条落于笔端,立见高下。

弘一法师的书法为后世所称道,就是因为通过观其书作,觉其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

他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所积淀的学养,自然不同于那些只懂埋头练字而忽视读书养精神的字匠。

匠气是应该尽量规避的,但却应有匠心,即工匠精神。

文艺评论家陈履生说:“工匠精神即是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它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是能够映现中华文明的底板。

”孙虔礼也说:“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

我们临习楷体,就需要这样的工匠精神。

楷书最讲究精准,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欧体楷书以结体严谨、点线到位著称,如果不能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去临习,临摹的准确性便大打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

即使是如行书、草书这样的快写书体,仍然需要慢临,需要推敲。

米芾曾言:“余写《海岱诗》,三四次写,间有一两次好,信书亦一难事”。

可见即使是率性而为的米芾,对创作的态度也仍然是严谨的,不是随意而就的。

总之,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不仅在锤炼技法之时应避免过度熟练,还需不断地积累自己的文化修养,如此才可避除匠气。

(摘编自《艺术科技》2018年1期)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写书法时如果只是技艺过于精熟,而缺少变化和灵动之处,致使用笔千篇一律,过于死板,这种表现被称为书法中的“匠气”。

B. 明清时期的馆阁体,主要是指一种“匀圆丰满”而又中规中矩、结体板正、缺乏个性的楷体书法,常给人以“千手雷同”之感。

C. 今人只顾埋头写字,而忽视了读书养精神,只把书法作为谋生的工具,书法作品变成了买卖的筹码,导致在今天充满匠气的书法家越来越多。

D. 行书、草书,虽属于快写体书法,但也仍需要慢临、推敲,就连平时率性而为的著名书法家米芾创作时的态度也是非常严谨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古人笔下的书法作品往往有丰富的学养意味,这是因为古人是先做学问,后写书法,他们不以之为谋生工具,书法也未与金钱利益挂钩。

B. 弘一法师在广泛的艺术门类领域里积淀的丰富学养,使得他的书法作品无烟火气息,无庙堂森严,让人心生平静、安宁。

C. 工匠精神不仅是学习书法避除匠气所必需的一种严谨态度,更是我国民族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体现。

D. 书法艺术应当毕生修为,要注重锤炼技法,但同时也应避免技艺过度熟练而导致用笔千篇一律,这样就可以避除匠气。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如果以一部缺乏必须的辨识度和独特性的书法作品为范本进行临写,就可能陷入僵化的工匠式劳动,时间久了就极容易形成匠气。

B. 通过书法作品的形制、线条,可见书家个人精神风貌的高下;同样,若书家在自身修养上极度匮乏,也容易使作品流于俗气。

C. 楷书最讲究精准,临习时更需要秉持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否则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临摹的准确性也随之大打折扣。

D. 书法临习应该有匠心,即工匠精神。

孙虔礼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就是在强调对书法作品的观察要精准,临习要形神酷似。

【答案】1. C 2. D 3. C【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C项,曲解文意,“导致在今天充满匠气的书法家越来越多”错,原文是说“而令人……如此一来,匠气的书法家自然居多”。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D项,条件缺失,文末强调避除匠气“还需不断积累自己的文化修养”。

3.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因果逻辑关系颠倒,原文中是“临摹的准确性便大打折扣,那么楷书的韵致、韵味便有所损害”。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正说着,只听丫鬟们说:“宝姑娘来了。

”袭人听见,知道穿不及中衣,便拿了一床袷纱被〔袷(jiá)纱被表里两层的纱被。

袷,同“夹”。

〕替宝玉盖了。

只见宝钗手里托着一丸药走进来,向袭人说道:“晚上把这药用酒研开,替他敷上,把那淤血的热毒散开,可以就好了。

”说毕,递与袭人,又问道:“这会子可好些?”宝玉一面道谢说:“好了。

”又让坐。

宝钗见他睁开眼说话,不像先时,心中也宽慰了好些,便点头叹道:“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

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疼”刚说了半句又忙咽住,自悔说的话急了,不觉的就红了脸,低下头来。

宝玉听得这话如此亲切稠密,大有深意,忽见他又咽住不往下说,红了脸,低下头只管弄衣带,那一种娇羞怯怯,非可形容得出者,不觉心中大畅,将疼痛早丢在九霄云外,心中自思:“我不过挨了几下打,他们一个个就有这些怜惜悲感之态露出,令人可玩可观,可怜可敬。

假若我一时竟遭殃横死,他们还不知是何等悲感呢!既是他们这样,我便一时死了,得他们如此,一生事业纵然尽付东流,亦无足叹惜,冥冥之中,若不怡然自得,亦可谓糊涂鬼祟矣。

”想着,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说了出来。

宝玉原来还不知道贾环的话,见袭人说出方才知道。

因又拉上薛蟠,惟恐宝钗沉心〔沉心多指言者无意而听者有心,陡生不快。

也叫“吃心”或“嗔心”。

〕,忙又止住袭人道:“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们不可混猜度。

”宝钗听说,便知道是怕他多心,用话相拦袭人,因心中暗暗想道:“打的这个形象,疼还顾不过来,还是这样细心,怕得罪了人,可见在我们身上也算是用心了。

你既这样用心,何不在外头大事上做工夫,老爷也欢喜了,也不能吃这样亏。

但你固然怕我沉心,所以拦袭人的话,难道我就不知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纵欲,毫无防范的那种心性。

当日为一个秦钟,还闹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又更利害了。

”想毕,因笑道:“你们也不必怨这个,怨那个。

据我想,到底宝兄弟素日不正,肯和那些人来往,老爷才生气。

就是我哥哥说话不防头〔不防头不留神,不经意。

〕,一时说出宝兄弟来,也不是有心调唆:一则也是本来的实话,二则他原不理论〔不理论不注意,不在意。

〕这些防嫌小事。

袭姑娘从小儿只见宝兄弟这么样细心的人,你何尝见过天不怕地不怕、心里有什么口里就说什么的人。

”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

宝玉又听宝钗这番话,一半是堂皇正大,一半是去己疑心,更觉比先畅快了。

方欲说话时,只见宝钗起身说道:“明儿再来看你,你好生养着罢。

方才我拿了药来交给袭人,晚上敷上管就好了。

”说着便走出门去。

袭人赶着送出院外,说:“姑娘倒费心了。

改日宝二爷好了,亲自来谢。

”宝钗回头笑道:“有什么谢处。

你只劝他好生静养,别胡思乱想的就好了。

不必惊动老太太、太太众人,倘或吹到老爷耳朵里,虽然彼时不怎么样,将来对景,终是要吃亏的。

”说着,一面去了。

这里宝玉昏昏默默,只见蒋玉菡走了进来,诉说忠顺府拿他之事,又见金钏儿进来哭说为他投井之情。

宝玉半梦半醒,都不在意。

忽又觉有人推他,恍恍忽忽听得有人悲戚之声。

宝玉从梦中惊醒,睁眼一看,不是别人,却是林黛玉。

宝玉犹恐是梦,忙又将身子欠起来,向脸上细细一认,只见两个眼睛肿的桃儿一般,满面泪光,不是黛玉,却是那个!宝玉还欲看时,怎奈下半截疼痛难忍,支持不住,便“嗳哟”一声,仍就倒下,叹了一声,说道:“你又做什么跑来!虽说太阳落下去,那地上的余热未散,走两趟又要受了暑。

我虽然挨了打,并不觉疼痛。

我这个样儿,只装出来哄他们,好在外头布散与老爷听,其实是假的。

你不可认真。

”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

听了宝玉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宝玉听说,便长叹一声,道:“你放心,别说这样话。

就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一句话未了,只见院外人说:“二奶奶来了。

”林黛玉便知是凤姐来了,连忙立起身说道:“我从后院子去罢,回来再来。

”宝玉一把拉住道:“这可奇了,好好的怎么怕起他来。

”林黛玉急的跺脚,悄悄的说道:“你瞧瞧我的眼睛,又该他取笑开心呢。

”宝玉听说赶忙的放手。

黛玉三步两步转过床后,出后院而去。

4. 就宝钗、黛玉探望宝玉一节的思想内容和人物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宝钗“托着一丸药进来”毫不避讳别人在场,并且交待调剂之法。

显示了她的稳重安详,也暗含着她急切地表现自己对宝玉感情的成分。

B. 黛玉未见被打的宝玉,却早已“两个眼睛肿得桃儿一般,满面泪光”,这“无声无泣”充分说明黛玉的爱是摒弃世俗、强烈真挚的。

C. “你放心,别说这样话。

我便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既表现宝玉誓死不向贾政屈服的决心,也可看出他在宝钗、黛玉之间感情无法选择而无奈。

D. 这节内容,曹雪芹以生动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青年男女纯洁美好的爱情,也表现了反动腐朽的势力对这种爱情的摧残。

5. 就这一节的表现手法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 成功地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人物言行的对比,表现不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B. 作者通过宝钗的言行来衬托黛玉对宝玉的纯真的爱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