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春六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六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表

六年级数学教师工作计划表
1. 每周三次课堂教学,每节课50分钟,包括复习、讲解、练习和作业布置等环节。
2. 设计并准备每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确保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3. 定期与家长沟通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问题,以便针对性地进行教学。
4. 定期组织小测验,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教学方案。
5. 每月一次阶段性考试,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和水平进行评估和总结。
6. 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
7. 在班级内积极开展学科竞赛、讨论会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潜能。
8. 定期学科教研,与同事交流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5
(16—18)
4
09.23—09.30
1.位置与方向(二)(例1,2,3)2.练习五
3.单元检测(不备课,准备检测卷)
6
(19—27)
5
10.01—10.07
国庆节
6
10.08—10.13
1.分数除法(倒数的认识)(例1)2.练习六
3.分数除法(分数除法的计算)(例1,2,3)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页数)
1
09.01—09.08
1.安全教育2.练习一
2.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计算题)(例1、2、3、4)
6
(1—7)
2
09.09—09.15
1.分数乘法(分数乘法的计算题)(例5,6,7)
2.练习二3.分数乘法(例8,9)
6
(8—15)
3
09.16—09.22
6
(48—54)
10
11.04—11.10
1.练习十二2.圆(圆的认识)3.练习十三
6
(55—61)
11
11.11—11.17
1.圆(圆的周长)(例1)2.练习十四
3.圆(圆的面积)(例1,2,3)4.练习十五
6
(62—74)
12
11.18—11.24
1.圆(扇形的认识)2.练习十六3.整理和复习4.练习十七5.确定起跑线
期末复习
6
20
01.13—01.17
预计期末考试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09.01—09.08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严格遵循党的教育方针,爱岗敬业,正确传授学生知识,并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思想教育,培养其成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认真培养其数感,提高其计算能力,培养其空间观念,并能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二、基本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学生33人。
从上学年的知识质量验收的情况看,学生成绩存在明显的两极分化,后进生的面还是大,针对这些情况,本学年在重点抓好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加强后进生的辅导和优等生的指导工作,全面提高合格率和优秀率。
三、教材分析在数与代数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三个单元。
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教学是在前面学习整数、小数有关计算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以及解决有关分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数四则运算能力是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重要基本技能,应该让学生切实掌握。
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掌握百分数的计算方法,会解决简单的有关百分数的实际问题,也是小学生应具备的基本数学能力。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位置、圆两个单元。
位置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丰富的现实的数学活动,让学生经历初步的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并学会用数对表示位置;通过对曲线图形——圆的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初步认识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统计方面,本册教材安排的是扇形统计图。
在前面学习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会看懂扇形统计图,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生活和解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分数乘法和除法、百分数、圆、统计等知识,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进一步体会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优越性,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集体备课全册)

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学科教学进度表第一学期六年级数学学科教材分析全册教学目标及教学措施第一单元分数乘法教学内容:1.分数的乘法2.分数混合运算3.用分数解决问题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整数乘法、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同时又是学习分数除法和百分数的重要基础。
与整数、小数的计算教学相同,分数乘法的计算同样贯彻《标准》提出的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体会和理解数学的理念,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问题,并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解决实际问题的内容,以丰富练习形式,加强计算与实际应用的联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根据本套教材的编写思路,本单元将解决一些特殊数量关系问题的内容单独安排。
三维目标:知识和技能: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使学生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
通过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知道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学会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及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在进行分数乘整数的计算过程中,能够感知计算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领会数学美。
教法和学法: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
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授课时数:10课时第1课时学期总第1课时教学课题分数乘整数主备教师QKDS 使用教师授课时间2014年月日2015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基本意义的基础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研究,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2014至2015单册教学进度

9月8日—9月12日
欣赏与设计;圆的周长;数学阅读(7-13)
3
9月15日—9月19日
圆的面积;练习一;(14-20)
整理复习
4
9月22日—9月30日
二、分数混合运算(一)(二)(三)(21-31)
整理复习
5
10月1日—10月7日
国庆假期
6
10月8日—10月11日
三、观察物体(32-38)
7
10月13日—10月17日
15
12月8日—12月12日
十、总复习;(108—115)
16
12月15日—12月19日
复习
17
12月22日—12月26日
分类复习、检测补救
18
12月29日—1月2日
分类复习、检测补救
19
1月5日—1月9日
综合练习、模拟演练、重点强化
模拟检测
20
1月12日—1月16日
期末检测
浦贝乡中心小学2014/2015学年上学期
整理和复习(三)、角的初步认识(35—45)
8
10月20日—10月24日
(四)、表内乘法(一)1、乘法的初步认识2、2-6的乘法口诀(46—57)
整理复习
9
10月27日—10月31日
3、乘加、乘减、6的乘法口诀(58—67)
期中检测
10
11月3日—11月7日
(五)、观察物体(一)(68—71)
11
11月10日—11月14日
周次
时间
教学内容
备注
1
9月1日—9月5日
培养学习习惯;一、小数乘法(1—4)
2
9月8日—9月12日
小数乘法(5—11)
小学六年级教学进度

7
8
9பைடு நூலகம்
11 11月9日——11月15日 11月16日——11月22 日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第六单元
11月23日——11月29 日 11月30日——12月6日 第七单元 12月7日——12月13日 第八单元 12月14日——12月20 日 12月21日——12月27 日 12月28日——1月2日 1月3日——1月9日 1月10日——1月16日
表
课 2 3 3 2 2 1 2 3 2 2 1 2 2 2 1 2 1 2 2 2 1 1 2 2 2 2 1 1 2 2 2 2 1 2 3 3 3 5 5 5 时
2014学年上学期六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周次 1 2 3 4 5 日 期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1、分数乘整数 2、分数乘分数 3、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6、整理和复习 1、描述物体的位置 2、标出物体的位置、认识路线 1、倒数的认识 2、一个数除以整数 3、一个数除以分数 4、分数混合运算 5、解决问题一 6、解决问题二 7、解决问题三 8、解决问题四 9、整理和复习 1、比的意义 2、比的基本性质 3、比的应用 1、圆的认识和画法 2、圆的对称性 3、圆的周长 4、圆的面积 5、环形面积 6、圆的周长和面积综合应用 7、扇形 8、整理和复习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3、百分数、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4、百分率 5、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6、求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 7、整理和复习 扇形统计图 数学广角——数与形 分类复习 综合复习 重点复习 期末测试 反思与学习 9月1日——9月7日 9月8日——9月14 9月15——9月21日 第二单元 9月22日——9月28日 9月29日——10月5日 第三单元 6 10月6日——10月12日 10月13日——10月19 日 10月20日——10月26 日 10月27日——11月1日 第五单元 10 11月2日——11月8日 第四单元 第一单元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及进度表1.具备良好的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能力,能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等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
2.具备良好的空间观念,能够理解并掌握位置和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3.具备良好的统计意识,能够理解并掌握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应用,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具备良好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发展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和实践能力,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本册教材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主要包括:讲授、练、探究、实践等多种形式。
在讲授环节,教师要注重讲解重点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在练环节,教师要注重巩固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在探究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在实践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进度安排本册教材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单元:分数乘法(3周)第二单元:位置(2周)第三单元:分数除法(3周)第四单元:圆(2周)第五单元:百分数(2周)第六单元:统计(2周)第七单元:数学广角(2周)第八单元:数学实践活动(2周)六、教学评价本册教材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日常评价和期末评价两种形式。
在日常评价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小组合作情况等进行评价;在期末评价中,教师要采用考试和综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知识、能力和素质。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研究态度等方面进行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3-2014第一学期小学数学进度表

七
13-19
6、7的认识和加减法
4
八
20-26
7、8的认识和加减法
4
九
27-2/11
9、10的认识和加减法
4
十
3-9
机动1、期中复习、考试
4
期中
考试
十一
10-16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
4
十二
17-23
整理和复习2、11—20数各数的认识2
4
十三
24-30
11—20数各数的认识2、数学乐园1、机动1
4
机动(2)总复习(3)
5
十八
29-4/1
总复习
4
元旦
十九
5-11
期末总复习
5
二十
12-18
期末综合复习
5
期末
考试
同上(1)整理和复习(2)机动(1)
4
十五
8-14
量一量、比一比(1)机动(1)认识时间(2)
4
十六
15-21
同上(2)数学广角(2)
4
十七
22-28
机动(2)总复习(2)
4
十八
29-4/1
总复习
3
元旦
十九
5-11
期末总复习
4
二十
12-18
期末综合复习
4
期末
考试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四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
4
十
3-9
时分秒2、填一填、说一说1、期中考试
4
期中
考试
十一
10-16
口算乘法3、一位数乘二、三位数1
4
十二
17-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时间 23.10-3.14 3.17-3.21 3.24-3.28 3.31-4.4 4.7-4.11 4.14-4.18 4.21-4.25 4.28-4.30 5.5-5.9 5.12-5.16 5.19-5.23 5.26-5.30 6.2-6.6 6.9-6.13 6.16-6.20 6.23-6.27 6.30-7.4 7.7-7.11 正比例和反比例 解决问题的策略 统计 总复习 总复习 总复习 总复习 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 教学内容 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应用 百分数的应用 圆柱和圆锥 圆柱和圆锥 圆柱和圆锥 圆柱和圆锥 比例 比例 确定位置 课型 新授练习 新授练习 新授整理 新授练习 新授练习 新授练习 新授整理 新授练习 新授整理 新授练习 整理练习 新授练习 新授练习 新授练习 复习整理 复习整理 复习整理 复习整理 备注
教学建议:1、读懂教材,精心备好每节课。 2、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教辅资料,每节新课设计好针对性练习,巩固新知识 。 3、每单元进行一次整理复习,发现学生存在问题及时调整教学思路。 4、在复习阶段采取先分类复习,再综合复习,侧重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综合 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