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知识点

合集下载

免疫学知识点梳理

免疫学知识点梳理

免疫学知识点梳理第一章绪论1.免疫的概念2.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特点比较。

3.免疫的三大功能防御、自稳、监视,相应的病理反应为超敏及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病、恶性肿瘤。

4.免疫系统的组成5.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6.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

7.主要的免疫细胞及免疫分子有哪些。

8.克隆选择学说第二章抗原1.抗原的定义2.完全抗原与半抗原的定义及特点3.抗原表位的分类(线性表位-T细胞和构象表位-B细胞)、抗原结合价4.共同抗原与交叉反应,交叉抗原的生物学意义。

5.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理化因素、宿主因素、免疫途径及方法)6.抗原的种类:1)抗体产生是否对T细胞依赖:TD抗原、TI抗原2)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异嗜性抗原、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自身抗原3)抗原提呈细胞内抗原的来源:内源性抗原、外源性抗原7.非特异性免疫刺激剂:免疫佐剂、超抗原、丝裂原第三章抗体1.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定义。

2.抗体的基本结构:重链(H链)和轻链(L链);可变区(V区):超变区(CD1-3)和骨架区(FR1-4)恒定区(C区):C H1-4;C L铰链区:CH1与CH2之间。

结构域和功能区:VH和VL抗原结合位点;CH1和CL为Ig同种异型遗传标志所在;CH2和CH3为补体C1q结合位点;CH3和CH4能与多种细胞表面的Fc 受体结合,产生免疫效应。

3.免疫球蛋白的水解片段: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2个Fab(抗原结合片段),1个Fc(可结晶片段)胃蛋白酶水解片段:1个Fab’ 2段,多个pFc’段4.抗体的类型:根据重链C区氨基酸组成的差别分为,IgG、IgA、IgM、IgD、IgE。

型:根据轻链C区氨基酸组成的差别分为,λ和Κ5.抗体三类不同的抗原决定基:同种型:同一种属所有个体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

同种异型: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Ig分子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标志。

存在于Ig C区和V区。

独特型:同一个针对不同抗原所产生的Ig分子V区所特有的抗原表位。

免疫学考点整理 强烈推荐!!!

免疫学考点整理 强烈推荐!!!

● 1.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 2.免疫系统具有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的功能。

● 3.抗原的两个特性免疫原性和抗原性。

● 4.补体活化的经典途径包括识别阶段、活化阶段和攻膜阶段三个过程。

● 5.淋巴结的功能有T、B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过滤作用。

● 6.最早产生的Ig是IgM,分子量最大的Ig是IgM,血清中含量最多的Ig是IgG,含量最少的IgE;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是IgG.●7.C1由C1q、C1r、C1s三个亚单位构成。

●8.IFN具有抗病毒、免疫调节、促进MHC分子的表达和诱导T细胞分化的功能。

●9.细胞因子的作用方式有旁分泌、自分泌和内分泌,作用特点有多效性、重叠性、拮抗性和协同性。

●10.人的HLA存在于第6对染色体上,而鼠的MHC基因存在于第17对染色体上。

●11.T细胞介导适应性细胞免疫,B细胞介导特异性体液免疫。

12.TCR可分为TCRαβ、TCRγδ两性。

●13.体液免疫的初次应答主要产生IgM类抗体,再次应答主要产生IgG类抗体。

●14.细胞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是细胞毒性T细胞、Th1、Th17. 15.TD-Ag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应答需要B细胞和T细胞相互作用。

●16.初次感染时,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可分为瞬时、早期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三个阶段。

●17.影响免疫耐受形成的因素包括抗原的剂量、抗原的类型、抗原免疫途径和抗原的表位特点。

●18.移植排斥反应的类型分为移植物抗宿主(GVHR)和宿主抗移植物(HVGR).●19.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是C4b2a,C5转化酶是C4b2a3b,而旁路途经分别是C3bBb和C3bBb3b.●20.根据抗原表位结构特点分顺序表位和构想表位,T细胞只识别顺序表位,而T、B细胞两种表位都可识别。

21.抗原提呈细胞主要有APC 、DC 和朗罕细胞等 22. 细菌抗原有O抗原、H抗原、Vi抗原、K抗原。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总结
一、免疫系统组织结构
(1) 免疫系统主要组织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骨髓等。

(2) 淋巴结是淋巴细胞聚集和活化的主要场所。

(3) 脾脏是机体保护和防御的重要器官,可以血液和清除老旧红细胞。

(4) 骨髓是机体产生白细胞和红细胞的主要部位。

二、免疫细胞的类型和功能
(1) 淋巴细胞分为细胞毒细胞、辅助细胞和记忆细胞等,参与细胞免疫应答。

(2) 淋巴细胞又称为浆细胞,参与体液免疫应答,可分泌抗体。

(3) 钟型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是机体天然免疫的执行细胞。

(4) 白细胞包括和单核细胞等,参与疫情的发生和控制。

三、重要的体液性免疫因子
(1) 补体分子系统参与吞噬作用和补体结合反应。

(2) 中和抗体可以捕获并清除病原体。

(3) 细胞因子可以调控细胞间的信号传导。

(4) 白细胞介素参与病原体清除过程。

以上总结了医学免疫学的一些常见知识点,如组织结构、细胞类型、体液因子等,希望对你有帮助!如果理解不全,请告诉我,我将补充说明。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重点整理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重点整理

医学免疫学知识点整理1.免疫的现代概念: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异物,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的功能。

2.固有免疫的特点(先天性~/天然~/非特异性~):先天具有无特异性无免疫记忆。

3.适应性免疫的特点(获得性~/特异性~):后天获得特异性有免疫记忆性4.免疫系统的功能:①免疫防御②免疫自稳③免疫监视5.人体中枢免疫器官、外周免疫器官的类型:中枢:骨髓(是B细胞分化、发育的最主要场所)和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主要场所)。

;外周:淋巴结、脾脏(最大的淋巴器官)、黏膜相关淋巴组织(功能:是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主要场所)6.抗原的定义及双重属性:定义:能与BCR或TCR特异性结合,诱导免疫应答(产生抗体或效应t细胞),并能与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双重性:①免疫原性(免疫原性: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②免疫反应性(抗原性:指抗原与其所诱导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具备两种特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仅有免疫反应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

)7.完全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8.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无免疫原性仅有抗原性的物质。

9.表位:又称抗原决定簇,是抗原分子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区域或基团,它是抗原受体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10.异嗜性抗原:在不同种类属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11.抗体: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并发挥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12.可变区:H链和L链近N段的约110个氨基酸序列的变化较大,称为V区,H链和L 链的V 区分别称为VH 和VL 。

13.超变区:VH 和VL 中各有3个区域的氨基酸序列的变化更大,这些区域被称为高变区。

14.互补决定区:HVR (高变区)与抗原表位在空间结构上互补,故又称为互补决定区。

15.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一)Fab 段/Igv 区的功能:特异性识别和结合相应抗原,发挥中和作用,清除病原体等免疫防御功能。

免疫学重点笔记

免疫学重点笔记

免疫学重点笔记
1. 免疫系统的组成
- 免疫系统由多个器官和细胞组成,包括淋巴结、脾脏、骨髓
和白血细胞等。

- 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识别并消除外来入侵的病原体,维持
机体的免疫稳态。

2. 免疫系统的两种免疫反应
- 免疫系统有两种免疫反应方式: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 先天性免疫是通过遗传获得的免疫能力,可以立即对抗病原体。

- 获得性免疫是通过经历感染或接种疫苗等方式获得的免疫能力,需要一段时间来建立。

3. 免疫细胞的种类及功能
- 免疫系统中的免疫细胞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粒细胞等。

- 淋巴细胞分为T细胞和B细胞,T细胞主要负责细胞免疫,B 细胞主要负责体液免疫。

- 巨噬细胞主要负责吞噬和消化病原体,粒细胞主要参与炎症反应。

4. 免疫系统的疾病及治疗
- 免疫系统的疾病包括免疫缺陷、自身免疫病和过敏反应等。

- 免疫缺陷病可以通过免疫增强治疗来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 自身免疫病可以通过免疫抑制治疗来减轻症状和控制疾病发展。

- 过敏反应可以通过避免过敏原和使用抗过敏药物来治疗。

以上是免疫学的重点笔记,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需要更多信息,请随时提问。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完整版)医学免疫学重点知识总结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一、免疫系统的基本功能免疫(immunity):是免疫系统抵御抗原异物的侵入,识别“自己”和“非己”的抗原,对“自己”的抗原形成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抗原进行排除,维持机体内环境平衡和稳定的生理功能。

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机体的免疫功能概括为:①免疫防御②免疫监视③免疫自身稳定、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 ):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抗原的整个过程。

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1•固有免疫(inn ate immu nity ):也称先天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是生物长期进化中逐步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特点:先天具有,无免疫记忆,无特异性。

2.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 :亦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由T、B淋巴细胞介导,通过其表面的抗原受体特异性识别抗原后,T、B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并发挥免疫效应、清除抗原;须经历克隆增殖;分为三个阶段:①识别阶段②活化增殖阶段③效应阶段三个主要特点①特异性②耐受性③记忆性第二章免疫组织与器官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一、骨髓是各种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及成熟的场所㈠骨髓的功能1. 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2. 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二、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㈠胸腺的结构胸腺分为皮质和髓质。

皮质又分为浅皮质区和深皮质区;㈡胸腺微环境:由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外基质及局部活性物质(如激素、细胞因子等)组成,其在胸腺细胞分化发育过程的不同环节均发挥作用。

㈢胸腺的功能1 T 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免疫调节•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第二节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外周免疫器官是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也是这些淋巴细胞针对外来抗原刺激启动初次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1. T、B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一、淋巴结4•过滤作用(过滤淋巴液)二、脾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1.T、B细胞定居的场所2•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3•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过滤作用(过滤血液)三、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1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2(B细胞)产生分泌型IgA四、免疫细胞免疫细胞(immunocyte ):是指所有参与免疫应答或与之有关的细胞。

免疫学知识点

免疫学知识点

免疫学知识点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对抗病原微生物及异己物质的防御机制和免疫应答的科学。

它涉及到机体的免疫系统、免疫器官与组织、免疫细胞与分子等多个方面。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免疫学的重要知识点。

1. 免疫系统免疫系统是机体的防御系统,由多个器官、组织和细胞组成。

其中,淋巴器官如脾脏和淋巴结是免疫细胞的主要聚集地。

这些器官通过产生、储存和激活免疫细胞,协调免疫应答。

2.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包括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T细胞和B细胞是适应性免疫细胞,能够识别和攻击特定的抗原。

巨噬细胞是先天免疫细胞,具有吞噬和杀伤微生物的能力。

3. 抗原与抗体抗原是能够引起免疫应答的物质,可以是病原微生物、细胞表面蛋白或化学物质等。

抗体是由B细胞产生的蛋白质,可以结合特定的抗原并中和其活性。

4. 免疫应答免疫应答是机体对抗原的防御过程。

当抗原侵入机体时,免疫系统会启动一系列反应,包括抗体的产生、T细胞介导的免疫杀伤和免疫记忆的形成。

这些反应协同作用,以保护机体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害。

5. 免疫记忆免疫记忆是指免疫系统对于曾经接触过的抗原具有长期保护作用的能力。

一旦机体再次遭遇相同的病原微生物,免疫系统能够快速作出反应,阻止病原侵入并迅速清除感染。

6. 免疫调节免疫调节是机体对免疫应答的调控机制,以避免过度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

这包括正向和负向调节,通过激活或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来维持免疫平衡。

7. 免疫疾病免疫疾病是指免疫系统功能异常导致的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

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机体对自身组织发生免疫攻击,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

免疫缺陷病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受损,容易发生感染,如艾滋病和先天性免疫不全综合征。

8. 免疫疫苗免疫疫苗是通过注射抗原或抗原片段来刺激免疫系统产生免疫应答,以预防感染的方法。

常见的疫苗包括流感疫苗、水痘疫苗和麻疹疫苗等。

9. 免疫疗法免疫疗法是利用机体自身的免疫系统来对抗疾病的治疗方法。

免疫学重点整理

免疫学重点整理

免疫学重点整理第一章绪论(P14)1、名词解释:①自然免疫:又称为先天免疫性,是机体先天就有的而且始终存在的防御机制。

②获得免疫:是机体通过抗原诱导获得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对非自身物质(包括病原物)的抵抗性。

③体液免疫:指B淋巴细胞分化产生的浆细胞产生抗体作用于病原体的特异性免疫④细胞免疫:指T淋巴细胞直接作用于被病原体侵染的靶细胞的特异性免疫第二章抗原(P33)1、名词解释①抗原(antigen):能诱导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物质就是抗原。

②半抗原与载体:本身没有免疫原性(不能诱发抗体的形成),但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物质。

③抗原表位:结构已经明确了的抗原决定簇成为抗原表位,它是位于抗原物质分子表面或者其他部位的具有一定组成和特殊结构的化学基团。

④超抗原:一类可直接结合抗原受体,激活大量(2%~20%)T细胞或B细胞克隆,并诱导强烈免疫应答的物质,主要包括细菌和病毒的成分及其产物等。

⑤抗原组学:是建立在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基础上的新兴领域,它正在成长为继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后的科学热点。

利用基因组学可以预测疫苗的候选抗原,利用蛋白质组学可以筛选疫苗的候选抗原,利用抗原组学可以鉴定疫苗的候选抗原。

2、思考题①作为抗原要具备哪些基本特征?答:应具备两种特性:其一:免疫原性,即抗原刺激特定的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殖、分化和产生免疫效应物质的特性。

其二:免疫反应性,即抗原能与相应的免疫效应物质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的特性。

具有这两种特性的物质称为完全抗原或免疫原,各种微生物和大多数蛋白质属于此。

有些小分子物质能与相应的抗体结合而具有免疫反应性,但不能诱导免疫应答,即无免疫原性,称为半抗原。

②超抗原与普通抗原的区别是什么?答:1)常规抗原仅能激活极少数具有抗原特异性受体的T细胞或B细胞克隆;超抗原只需极低浓度即可激活多个克隆的T细胞或B细胞。

2)常规抗原与TCR超变区的抗原结合槽结合;超抗原的一段能与TCRVβ的外侧结合,另一端与MHC-Ⅱ类分子结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心整理
《免疫学》知识点
1.免疫的概念、特性及功能
是机体识别“自身”与“非己”抗原、排除“非己”,维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功能
2.生物体的防卫系统的三道防线、免疫系统的构成,增强机体的抵抗力的方法与途

( 1)皮肤、粘膜及其分泌物( 2)吞噬细胞、NK细胞、抗菌蛋白炎症应答-----淋巴系统
(3)免疫:淋巴细胞、抗体。

特点:特异性、多样性、记忆性、识别自我与非我。

免疫系统:
中枢免疫器官:骨髓、法氏囊(禽类)胸腺
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淋巴组织
、3.
1
2
3
4)、过滤作用:杀伤、清除进入淋巴液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毒素,净化淋巴液,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的作用。

脾脏:
1)、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成熟的淋巴细胞可定居于脾脏。

B细胞约占脾脏中淋巴细胞总数的60%,T细胞约占40%。

2)、免疫应答的场所:脾脏与淋巴结的差别在于:脾脏是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应答的主要场所。

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合成并分泌如补体、干扰素等生物活性物质。

4)、滤过作用: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衰老死亡的自身血细胞、某些蜕变细胞及免疫复合物等,从而使血液得到净化。

4.T
(初始
IFN-γ
炎性
杀伤性T细胞功能:
是效应T细胞,经抗原致敏后,可特异性杀伤携带致敏抗原的靶细胞。

如:肿瘤细胞,感染了病毒的组织细胞。

TS细胞:具有抑制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功能
5.自然杀伤细胞(NK)的功能
1)能非特异性杀伤某些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具有抗肿瘤、抗感染的功能。

2)NK细胞可产生:IL-1、IFN-r、TNF等,有免疫调节作用。

3)参与移植排斥反应,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的发生。

6.抗原的概念、构成抗原的条件、抗原特异性与抗原决定簇、交叉反应
7.
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性物质。

内源性抗原:细胞内产生的蛋白质抗原,包括自身抗原和非己抗原----MHCⅠ分子递呈。

外源性抗原:由细胞外摄入细胞内的蛋白质抗原,包括非己抗原和自身抗原---MHC Ⅱ分子递呈。

半抗原: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简单小分子抗原物质
8.免疫球蛋白、抗体的概念、结构,各功能区的功能、Ig的生物学活性、各类免疫
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

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抗体:是机体免疫细胞在抗原的刺激下,由浆细胞分泌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
9.
10.

特性:1、均为低分子量的多肽或糖蛋白,分子量6~60 KD, 少于200氨基酸。

2、细胞因子的产生具有:
多向性:一种淋巴细胞→多种CKs
多源性:多种细胞→一种CKs
3、与相应受体特异性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细胞因子可以旁分泌、自分泌或内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4、具有高效性、多效性、网络性
1)高效性:在PM(10-10~10-15M)就能发挥作用。

2)多效性:一种CKs →多种生物学效应。

1.
2.
3.
11.
热的球蛋白。

经典途径:
激活物:
1)IgM或IgG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2)核酸、酸性粘多糖、肝素、鱼精蛋白等。

其活化过程分为3个功能单位:
1)识别单位:C1q,C1r,C1s
2)活化单位:C4,C2,C3
3)攻膜单位:C5~C9
1. 识别阶段Ag-Ab活化? C1s 活化
2
3
一、
12.
1
2
3、参与T细胞在胸腺的发育
4、诱导同种移植排斥反应
13.CD分子的概念、T、B细胞识别、黏附及活化有关的CD分子与其作用
14.免疫应答的概念及基本过程
是指机体受抗原性异物刺激后,体内免疫细胞发生一系列反应以排除抗原性异物的生理过程。

主要包括:
(1)APC对Ag的加工、处理、呈递。

(2)淋巴细胞识别Ag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产生免疫效应。

15.体液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的概念
18.血清中颗粒性、可溶性抗原的检测方法,协同凝集试验、间接凝集抑制试验、琼
扩试验等概念。

19.B、T淋巴细胞的鉴别方法。

20.设计诊断血清、免疫血清、灭活疫苗、抗T淋巴细胞免疫血清等制备的技术路线
21.免疫制剂的种类及其应用
种类:自动免疫制剂(疫苗用于预防传染病)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免疫血清)
22.就某一免疫学主题,阐述最新研究进展
题目类型: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