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合集下载

7某冶金机械修造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7某冶金机械修造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7某冶金机械修造厂供配电系统设计供配电系统是冶金机械修造厂的核心设施之一,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安全运行。

下面将从供电源、配电回路、安全保护等方面,对该冶金机械修造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进行阐述。

首先是供电源的选择。

冶金机械修造厂需要稳定可靠的电源来满足生产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可以选择两种供电方式,一种是自备发电机组,另一种是接入公用电网。

自备发电机组能够保证供电的稳定性,但需要投资较大,并且需要全天候的维护和监控。

而接入公用电网则可以降低投资成本,但对于供电的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

因此,在设计供配电系统时,需要根据生产的需求、预算和供电环境等综合因素来选择合适的供电方式。

其次是配电回路的设计。

冶金机械修造厂的配电回路主要包括高压、中压和低压三个层次。

高压配电主要包括变电站和高压开关设备,用于将原始电源通过变压器升压或降压后,在主电网与厂区之间进行传输和分配。

中压配电主要通过中压开关设备将高压电能传输到各个生产设备和用电设备。

低压配电主要通过低压配电柜将电能输送到具体的用电设备。

在设计配电回路时,需要考虑供电稳定性、负荷平衡、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等因素,确保电能的合理分配和运行安全。

最后是安全保护的设计。

冶金机械修造厂供配电系统的安全保护主要包括漏电保护、过电压保护和接地保护等。

漏电保护主要通过漏电保护器来检测和隔离漏电故障,防止人员触电和火灾事故的发生。

过电压保护主要通过过电压保护器和避雷设备来限制和消除电网中的过电压,防止设备损坏和生产中断。

接地保护主要通过接地网和接地装置来将电气设备和金属结构接地,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综上所述,冶金机械修造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供电方式、配电回路和安全保护等因素。

只有合理选择供电源、设计科学的配电回路,并加强安全保护,才能确保供配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生产需求、环境条件和安全要求等多个因素,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009-供配电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009-供配电设计规范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UDC GB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P GB50052-2009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2009-11-11 发布2010-07-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electric power supply systemsGB50052-2009主编部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施行日期:2 0 1 0 年7 月1 日中国计划出版社2010 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437 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052-2009,自2010 年7 月1 日起实施。

其中,第3.0.1、3.0.2、3.0.3、3.0.9、4.0.2 条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原《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一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关于印发<二○ ○ 一~二○ ○ 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 002 ]85 号)要求,由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会同有关设计研究单位共同修订完成的。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修订组在研究了原规范内容后,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参考了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先后完成了初稿、征求意见稿、送审稿和报批稿等阶段,最后经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7 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电源及供电系统,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无功补偿,低压配电等。

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对原规范的适用范围作了调整;2.增加了“ 有设置分布式电源的条件,能源利用效率高、经济合理时” 作为设置自备电源的条件之一;“ 当有特殊要求,应急电源向正常电源转换需短暂并列运行时,应采取安全运行的措施”;6 60V 等级的低压配电电压首次列入本规范;3.对保留的各章所涉及的主要技术内容也进行了补充、完善和必要的修改。

某机械厂供配电设计

某机械厂供配电设计

课程设计(论文)题目某机械厂供配电系统设计学院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生学号 0205指导教师2016 年前言 (4)第一章选题背景 (6)设计的意义 (6)第二章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7)设计内容及步骤 (7)第三章负荷计算 (8)计算负荷及无功功率补偿 (8)全厂负荷计算: (11)第四章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 (13)第五章变电所变压器和主接线方案设计 (15)主变压器的选择 (15)变电所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5)装设一台主变压器的主接线方案 (15)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16)第六章短路电流的计算 (17)确定短路计算基准值 (17)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17)(1).电力系统的电抗标幺值 (17)(2).架空线路的电抗标幺值 (18)(3).电力变压器的电抗标幺值 (18)K-1点(侧)的相关计算 (18)(1).总电抗标幺值 (18)(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18)(3).其他三相短路电流 (19)(4).三相短路容量 (19)K-2点(侧)的相关计算 (19)(1).总电抗标幺值 (19)(2).三相短路电流周期分量有效值 (19)(3).其他三相短路电流 (19)(4).三相短路容量 (19)第七章变电所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0)10k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0)按工作电压选择 (20)按照工作电流选择 (20)按断流能力选择 (20)隔离开关,负荷开关和断路器的短路稳定度校验 (21)380V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5)高低压母线的选择 (27)第八章变压所进出与邻近单位联络线的选择 (27)10KV高压进线和引入电缆的选择 (27)10KV高压进线的选择校验 (27)由高压配电室至主变的一段引入电缆的选择校验 (28)作为备用电源的高压联络线的选择校验 (28)按发热条件选择 (29)校验电压损耗 (29)第九章降压变电所防雷与接地装置的设计 (31)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31)直击雷防护 (31)雷电波入侵的防护 (31)变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的设置 (32)第十章设计总结 (33)总结 (33)参考文献 (34)前言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电能不仅易于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加以运用,而且容易从其他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电能的输送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因为它的分配十分简单经济,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

GB_50052_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标准[详]

GB_50052_95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标准[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95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6年5月1日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通知建标[1995]324号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原机械电子工业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25-95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六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原国家标准《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 52-83同时废止。

该规范由机械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二日修订说明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通知要求,由机械工业部负责主编,具体由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对《工业与民用供电系统设计规范》GBJ52-83修订而成。

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了规范执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全国各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在负荷分级中增加了特别重要的负荷及其供电要求;在保证电能质量内容中,新制订了限制电压波动和闪变,控制谐波引起的电网电压正弦波形畸变率和降低三相低压配电系统的不对称度应采取的措施;还提出了35kV以上电网的有载调压宜实行逆调压,某些无功负荷宜单独就地补偿以及宜选用D,yn11结线组别的三相配电变压器等条文。

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机械工业部第二设计研究院《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管理组(地址:杭州市石桥路338号,邮政编码:310022),并抄送机械工业部行业发展司,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机械工业部1995年7月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第三章电源及供电系统第四章电压选择和电能质量第五章无功补偿第六章低压配电附录一名词解释附录二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加说明条文说明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供配电系统设计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制订本规范。

机械工厂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机械工厂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毕业论文设计

机械工厂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毕业论文设计在机械制造行业中,供配电系统在生产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系统由一系列的设备和设施组成,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开关和电缆等。

这些设备和设施的设计和配备会直接影响机械工厂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因此,我们的毕业论文选择了机械工厂的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作为研究主题。

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包括了多个方面,如负载计算、设备选型、线路设计、接线方式和系统保护等。

其中,最重要的是负载计算。

我们根据机械工厂每个车间的总功率需求,计算出每个车间的负载,并进一步根据负载特点,选择相应的设备。

为了确保供配电系统的可靠性,设备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具体包括发电机和变压器的容量和介质类型、断路器和开关的额定电流、电缆的截面积和材料等。

在选择中,我们不仅要考虑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也要考虑成本和使用寿命。

在进行线路设计时,我们还要保证线路的合理布局和合适的距离,以免因不当的设计导致电路短路、漏电等问题。

在接线方式选择时也需要注意,以免出现接错或接不牢等极端情况,避免出现短路或其他事故。

此外,系统保护也是电气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我们要保证系统在故障时能够及时跳闸,避免对设备以及人员的伤害。

对于系统的保护,我们可以使用保护继电器、接地保护和过载保护等方式来保护系统的安全和稳定性。

通过合理配置的保护和自动控制设备,可以有效地减少供电中断的几率。

同时,在电气设计中,我们也需要考虑到系统的扩展性。

为了适应不同生产情况的变化,我们在选用设备和搭建系统时也要考虑到未来的扩展需求。

因此,在设计时应排除冗余投资,低成本、高效建设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在实践中,我们还要认真解决设备运行中出现的问题。

比如,我们会遇到因设备老化、环境影响、因长时间运行导致的设备故障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首先需要对设备进行诊断,找到问题的根源,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解决。

综上所述,机械工厂供配电系统电气设计需要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可扩展性、以及系统保护。

冶金机械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冶金机械厂供配电系统设计

冶金机械厂供配电系统设计供配电系统是冶金机械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输电、配电和用电的功能,为冶金机械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电力支持。

本文将对冶金机械厂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供配电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冶金机械厂的实际需求确定负荷容量,包括主要生产设备、照明设备以及办公设备等。

通过对设备的功率、电流、电压等参数的测算,确定配电系统的额定负荷容量,以便为设备的正常运行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

其次,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要考虑设备的供电方式。

根据不同设备的特点和要求,可以选择单相供电、三相供电或者直流供电等,确保供电质量符合设备工作的要求。

同时,还要确定供电系统的电压等级,以满足设备的电压需求。

对于大容量的主要生产设备,可以考虑采用高压供电,以提高输电效率。

此外,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还需要合理布置配电设备。

根据不同设备的需求,可以设置不同的配电箱、电缆桥架、插座等,以便为各个设备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

同时,还要考虑设备之间的电缆布线,确保电缆的选用符合设备之间的传输要求。

供配电系统设计还要考虑到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安全性包括对电缆敷设、接线箱、开关柜等设备进行防火、防爆、防雷等措施,以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可靠性主要包括对供电系统的备份设计,设置备用变压器、备用开关设备等,以确保设备在发生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换到备用设备,避免因电力故障而停产造成的损失。

最后,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还要考虑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可采用能源管理系统来监测和控制设备的用电情况,优化供电系统的运行,降低耗能,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还要选择低能耗的电气设备,如节能灯具、变频器等,以降低设备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以上是对冶金机械厂供配电系统设计的一般介绍。

供配电系统的设计要根据具体的冶金机械厂的需求和要求来进行,确保为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保证冶金机械的正常运行。

某机械零件加工厂供配电系统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某机械零件加工厂供配电系统电气部分初步设计

供配电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8)班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2011(3)班学时:2周时间:第10、11周指导教师:徐滤非、汤立刚一、设计题目某机械零件加工厂供配电系统电气部分初步设计二、设计目的及要求通过本课程设计,熟悉现行国家标准和设计规范,树立起技术与工程经济相统一的辨证观点;培养综合应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掌握电气工程设计计算的方法,为今后从事电力工程设计、建设、运行及管理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要求根据用户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配电所的位置与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类型,选择变电所主结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样。

三、设计依据1、工厂总平面图工厂总平面图如图1所示。

图1 工厂总平面图2、工厂负荷情况本厂是为某冶金公司下属零配件加工厂。

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为4500小时,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6小时。

该厂属于三级负荷。

负荷统计资料如表1所示。

表1负荷统计资料3、供电电源情况由总厂35/10kV 总降压变电所10kV 分段单母线提供电源。

该所距加工厂1km ,10kV 侧短路数据:()MVAS k 2003max .=,()MVA S k 1703min .=。

要求加工厂:①过电流保护整定时间不大于1.0s ;②在工厂10kV 电源侧进行电能计量;③功率因数应不低于0.9。

4.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40℃,年平均气温为25℃,年最低气温为-2℃,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年最热月地下0.8m 处平均温度为25℃。

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年雷暴日数为52.2天。

5.地质水文资料本厂所在地区平均海拔200m ,地层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为2m 。

6.电费制度本厂与当地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在工厂变电所高压侧计量电能,设专用计量柜,按两部电价制交纳电费。

供配电课程设计,机械加工厂全厂变电所及厂区配电系统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供配电课程设计,机械加工厂全厂变电所及厂区配电系统设计(word文档良心出品)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工厂供电的意义 (1)1.2设计概述 (1)1.3设计任务及设计方案 (2)第二章负荷计算及功率补偿 (4)2.1 负荷计算的内容和目的 (4)2.2负荷计算的方法 (4)2.3无功功率补偿 (8)第三章变电所一次系统设计 (12)3.1 变电所的配置 (12)3.2变压器的选择 (12)3.2.1 变压器型号选择 (12)3.2.2 变压器台数和容量的确定 (12)3.3全厂变电所主结线设计 (13)3.3.1 对变电所主结线的要求 (13)3.3.2 变电所主接线方案 (14)3.4变电所的布置和结构设计 (14)3.4.1 变电所的布置设计 (14)3.4.2 变电所的结构设计 (15)第四章电气设备选择 (20)4.1短路电流计算 (20)4.2电气设备选择 (22)第五章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设计 (23)5.1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配置 (23)5.2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原理图设计 (23)5.3电力变压器继电保护整定计算 (24)第六章厂区线路设计 (26)6.1电力线路的接线方式 (26)6.2电力线路的结构 (26)6.3导线和电缆的选择 (26)6.4厂区照明设计 (30)第七章小结 (31)附录 (32)第一章绪论1.1工厂供电的意义工厂供电,就是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亦称工厂配电。

众所周知,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而来,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又便于控制、调节和测量,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工厂里,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一般很小。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并不在于它在产品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产量,提高产品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配电设计论文题目:某机械厂供配电系统设计******学号: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老师:***设计时间:2016年12月目录一、设计任务............................................二、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三、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四、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和主结线方案的选择..............五、短路电流的计算......................................六、高、低压电气设备的选择与校验........................七、供配电线路及电缆线路的选择..........................八、变电所二次回路方案的选择与继电保护的整定............九、防雷接地............................................十、电费计算............................................ 十一、参考文献..........................................一、设计任务设计要求要求根据本厂所能取得的电源及本厂用电负荷的实际情况,并适当考虑到工厂生产的发展,按照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确定变电所的位置和型式,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容量与类型,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案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确定二次回路方案,选择整定继电保护,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

最后按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绘出设计图纸。

设计原始资料.工厂总平面图图1 工厂平面图工厂负荷情况本厂多数车间为两班制,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为4600h,日最大负荷持续时间为6h。

该厂除铸造车间、电镀车间和锅炉房属二级负荷外,其余均属三级负荷。

供电电源情况按照工厂与当地供电部门签定的供用电协议规定,本厂可由附近一条10kV 的公用电源干线取得工作电源。

该干线的走向参看工厂总平面图。

该干线的导线牌号为LGJ-150,导线为等边三角形排列,线距为2m ;干线首端距离本厂约8km 。

干线首端所装设的高压断路器断流容量为500MVA 。

此断路器配备有定时限过流保护和电流速断保护,定时限过流保护整定的动作时间为。

为满足工厂二级负荷要求,可采用高压联络线由邻近的单位取得备用电源。

已知与本厂高压侧有电气联系的架空线路总长度为80km ,电缆线路总长度为25km 。

气象资料本厂所在地区的年最高气温为38℃,年平均气温为23℃,年最低气温为-9℃,年最热月平均最高气温为33℃,年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6℃,年最热月地下米处平均气温为25℃。

当地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年雷暴日数为20。

地质水文资料本厂所在地区平均海拔500m ,地层以砂粘土为主,地下水位为2m 。

电费制度本厂与当地供电部门达成协议,在工厂变电所高压侧计量电能,设专用计量柜,按两部电费制交纳电费。

每月基本电费按主变压器容量为18元/kVA ,动力电费为元/,照明电费为元/。

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此外,电力用户需按新装变压器容量计算,一次性向供电部门交纳供电贴费:6~10VA 为800/kVA 。

二、变电所位置和型式的选择变电所的位置应尽量接近工厂的负荷中心.工厂的负荷中心按负荷功率矩法来确定.即在工厂平面图的下边和左侧,任作一直角坐标的X 轴和Y 轴,测出各车间和宿舍区负荷点的坐标位置,例如P 1(x 1,y 1) 、P 2(x 2,y 2) 、P 3(x 3,y 3)等.而工厂的负荷中心设在P(x,y),P 为P 1+P 2+P 3+…=∑P i .ii i 321332211P )x P (P P P x P x P x P x ∑∑=++++=⋯⋯ii i 321332211P )y P (P P P y P y P y P y ∑∑=++++=⋯⋯图 机械厂总平面图按比例K 在工厂平面图中测出各车间和宿舍区负荷点的坐标位置表所示。

表各车间和宿舍区负荷点的坐标位置由计算结果可知,x=, y=由下图可知与其他车间的相对位三、负荷计算和无功功率补偿.负荷计算公式1单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 )P 30=K d P e , K d 为同时系数 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var ) Q 30= P 30tan φ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A )S 30= P 30/cos φ 计算电流(单位为A )I=S 30 /(√3×U N ),U N 为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单位为kV 2 多组用电设备计算负荷的计算公式 有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W )P 30=K ∑p ∑P 30d , ∑P 30d 是所有设备组有功计算负荷P 30之和, K ∑p 是有功负荷同时系数无功计算负荷(单位为kvar )Q 30=K ∑q ∑Q 30d , ∑Q 30d 是所有设备组无功计算负荷P 30之和, K ∑q 是无功负荷同时系数视在计算负荷(单位为kvA )S 30= 302302Q P 计算电流(单位为A )I=S 30 /(√3×U N ),U N 为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单位为kV 负荷计算在负荷计算时,采用需要系数法对各个车间进行计算,并将照明和动力部分分开计算,照明部分最后和宿舍区照明一起计算。

具体步骤如下。

1、铸造车间:动力部分:P 30=300×=90kW ; Q 30=90×= S 30= 90/=; I 30=(3)=照明部分:P 30=5×=4kW ; Q 30=0kvar S 30= 4/1=4kVA ; I 30=4/(√3×)= 2、锻压车间:动力部分:P 30=350×=105kW ; Q 30=105×=S 30=105/=; I 30=(3×)=照明部分:P 30=8×=; Q 30=0kvar S 30= 1=; I 30=(√3×)= 3、金工车间:动力部分:P 30=400×=80kW ; Q 30=80×= S 30=80/=; I 30= /(√3×)=187A照明部分:P 30=10×=8kW ; Q 30=0kvar S 30= 8/1=8kVA ; I 30=8/(√3×)= 4、工具车间:动力部分:P 30=360×=108kW ; Q 30=108×= S 30=108/=180kVA ; I 30=180/(√3×)= 照明部分:P 30=7×=; Q 30=0kvar S 30= 1=; I 30=(√3×)= 5、机修车间:动力部分:P 30=160×=32kW ; Q 30=32×= S 30=32/=; I 30= /(√3×)=照明部分:P 30=4×=; Q 30=0kvar S 30= 1=; I 30=(√3×)= 6、电镀车间:动力部分:P 30=250×=125kW ; Q 30=125×= S 30= 125/=; I 30=(√3×)=照明部分:P 30=5×=4kW ; Q 30=0kvar S 30= 4/1=4kVA ; I 30=4/(√3×)= 7、热处理车间:动力部分:P 30=150×=90kW ; Q 30=90×= S 30=90/=; I 30= /(√3×)=照明部分:P 30=5×=4kW ; Q 30=0kvar S 30= 4/1=4kVA ; I 30=4/(√3×)= 8、锅炉房:动力部分:P 30=50×=35kW ; Q 30=35×= S 30=35/=; I 30= /(√3×)=照明部分:P 30=1×=; Q 30=0kvar S 30=1=; I 30=(√3×)= 9、仓库:动力部分:P 30=20×=8kW ; Q 30=8×=6kvar S 30=8/=10kVA ; I 30= /(√3×)=照明部分:P 30=1×=0..8kW ; Q 30=0kvar S 30=1=; I 30=(√3×)=10、所有车间的照明负荷: P ’30=55KW11、 取全厂的同时系数为:K ∑p = K ∑q =,则全厂的计算负荷为: P 30=×= KW P 30=×= S 30=I 30=(√3×)=无功功率的人工补偿装置:主要有同步补偿机和并联电抗器两种。

由于并联电抗器具有安装简单,运行维护方便、有功损耗小及组装灵活、扩容方便等优点。

因此并联电抗器在供电系统中由以上计算可得变压器低压侧的视在计算负荷为:S30=这时低压侧的功率因数为:cosφ=而根据设计要求工厂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不得低于。

考虑到主变电器的无功损耗远大于有功损耗,因此380V侧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应稍大于,暂取来计算380V侧所需无功功率补偿容量:Qc=P30(tanφ1-tanφ2)=[tan-tan]= kvar则补偿后变电所低压侧的视在计算负荷为:S’30(2)=计算电流I’30(2)=(√3×)=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为:△Pr ≈ S’30(2)=×=△Qr ≈ S’30(2)=×=变电所高压侧的计算负荷为:P’30(1)=+=Q’30(1)=(1)=I’30(1)=(√3×10)=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cosφ==满足(大于)的要求。

四、变电所主变压器的选择和主结线方案的选择系统主接线的选择原则1.主接线:主接线是指由各种开关电器、电力变压器、母线、电力电缆或导线、移相电容器、避雷器等电气设备依一定的次序相连接的接受和分配电能的电路。

2.主接线设计的一般原则:安全性、经济性、灵活性、可靠性。

此外,主接线还应适当考虑发展,有扩充改建的可能性。

合理处理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等关系。

既照顾局部和当前的利益,又要有全局观点,能顾全大局,适应发展。

3.主接线的选择原则: (1)当满足运行要求时,应尽量少用或不用断路器,以节省投资。

(2)当有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时,二次侧应采用断路器分段的单母线接线。

(3)当供电电源只有一回线路,装设单台变压器时候,宜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