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3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真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合集下载

专升本语文考试资料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题库

专升本语文考试资料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题库

2020年全国各类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题库【历年真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
完整版>精研学习䋞>免费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目录
第一部分历年真题
2013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真题及详解2012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真题及详解2011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真题及详解2010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真题及详解2009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真题及详解
第二部分章节题库
第一章汉语基本知识及运用
第二章文学基本知识
第三章文体知识及运用
第四章写作知识及运用
第三部分模拟试题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模拟试题及详解(二)。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教育学—绪论)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教育学—绪论)

第1章绪论1.1 考点精讲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1.教育学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归纳总结人类教育活动的科学理论与实践,探索解决教育活动产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教育问题,从而揭示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教育学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它通过对各种教育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揭示教育的一般规律。

2.研究对象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认为,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现象”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

(1)教育现象教育现象是教育实践的产物,是以教与学为主体形式的客观存在,具有客观实在性,主要包括教育社会现象和教育认识现象。

(2)教育问题教育现象被认知和研究,就成为教育问题,教育学正是在对教育问题不断进行探索,并找出相应答案的过程中展开的。

(3)教育规律教育规律是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外部诸因素之间内在、本质、必然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深入了解和掌握具体的教育规律,能够提高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二)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阐明教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揭示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给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以理论和方法指导,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合格的人才服务。

(三)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实践经验的关系1.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不等于教育方针政策,教育学与教育方针政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1)联系①教育方针政策的制定不仅要考虑一定阶级、集团的利益和价值取向,也要考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科学理论;②教育学也要围绕教育方针政策提出的问题、课题,开展科学的研究和探讨,提出可供参考的意见。

(2)区别①教育学是对教育规律的理性认识,主要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是客观的;②教育方针政策是人们根据一定需要而主观制定的,是一定的阶级、集团为了教育上的利益而制定的,具有主观性。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

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成人高考专升本《语文》试题及答案1满分:150分时间:l50分钟一、选择题:l~20小题。

每小题2分。

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1951年荣获“人民艺术家”称号的是 ( )A.茅盾B.赵树理C.老舍D.巴金2.中国现代小说的奠基人是 ( )A.曹禺B.巴金C.鲁迅D.茅盾3.在中国文学史上,开创豪放词派的词人是 ( )A.李煜B.苏轼C.柳永D.辛弃疾4.苏轼的《前赤壁赋》的语言特色是 ( )A.感情充沛B.欲扬先抑C.骈散相间D.感情充沛5.下列议论文中,属于驳论的是 ( )A.《寡人之于国也》B.《论毅力》C.《季氏将伐颛臾》D.《论快乐》6.《马伶传》的作者侯方域生活在 ( )A.清代中期B.明末清初C.明代中期D.晚清7.《门槛》一文是 ( )A.寓言诗B.散文诗C.抒情诗D.哲理诗8.屈原根据楚地民间祭神乐歌加工而成的组诗是 ( )A.《天问》B.《离骚》C.《九歌》D.《九章》9.《张中丞传后叙》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主? ( )A.叙述和抒情B.议论C.叙述和议论D.叙述10.下列诗句中化用《诗经》中诗句的是 (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B.山不厌高,水不厌深C.呦呦鹿鸣,食野之苹D.对酒当歌,人生几何11.下列句子中“焉”字作兼词用,相当于“于之”的是( )A.予是焉河伯欣然自喜。

B.焉足以知是且非邪?C.斯天下之民至焉。

D.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12.“易安居士”是指 ( )A.苏东坡B.李清照C.王安石D.辛弃疾13.下列哪位作家是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之一? ( )A.契诃夫B.泰戈尔C.屠格涅夫D.伏尔泰14.《论毅力》的作者是 ( )A.欧阳修B.康有为C.梁启超D.王安石15.《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B.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志D.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16.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手法依次是 ( )(1)小鸟好肥,整个身子好像一个蓬松的球儿。

2011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专科、本科《语文》试卷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专科、本科《语文》试卷及详解【圣才出品】

2011年成人高考高中起点升专科、本科《语文》试卷及详解一、语言知识与语言应用。

(24分,每小题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恶.心厌恶.恶.贯满盈B.模.型模.样模.棱两可C.剥削.瘦削.削.足适履D.荷.花荷.载荷.枪实弹【答案】C【解析】A项,三项读音均不同,“恶心”中的“恶”读ě,“厌恶”中的“恶”读wù,“恶贯满盈”中的“恶”读è;B项,“模”在“模型”、“模棱两可”中均读mó,在“模样”中读mú;D项,“荷”在“荷花”中读hé,在“荷载”和“荷枪实弹”中读第四声hè。

C 项,三个词中的“削”都读xuē。

错别字的一组是()。

2.下列词语中没有..A.不胫而走旁证博引即往开来B.鞭辟入里变本加厉瑕瑜互见C.轻歌曼舞始作勇者一愁莫展D.以逸代劳谈笑风生变换莫测【答案】B【解析】A项,“旁证博引”之“证”应是“征”,指说话、写文章引用材料作为依据或例证征:寻求,“即往开来”之“即”应是“继”,指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继:继承;C项,“始作勇者”之“勇”应是“俑”,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一愁莫展”之“愁”应是“筹”,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筹:筹划、计谋;D项,“以逸代劳”之“代”应是“待”,指在战争中做好充分准备,养精蓄锐,等疲乏的敌人。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地球生物圈是自然界经过长期______形成的,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

②终身教育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功能,毕业证的获得并不意味着学习的______。

③舟曲地区多处山洪______,空前的泥石流灾害使人民生命财产蒙受巨大损失。

A.演化终止暴发B.演化中止爆发C.变化终止爆发D.变化中止暴发【答案】A【解析】“演化”指指生态的群落或自然群落的逐渐进化,强调自然界的变化,“变化”使用广泛,指人或事物产生新的状况。

2013年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3年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

2013年全国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和答案解析2013 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 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下列文章中,带有寓言性质的散文是AA、《种树郭橐驼传》B、《季氏将伐颛臾》C、《谏逐客书》D、《答司马谏议书》2、《论学问》、《门槛》、《苦恼》的作者依次是DA、培根、契诃夫、屠格涅夫B、契诃夫、屠格涅夫、培根C、屠格涅夫、契诃夫、培根D、培根、屠格涅夫、契诃夫3、先秦诸子中,善用“欲擒故纵、引君入彀”论辩手法的是BA、孔子B、孟子C、老子D、庄子4、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是一篇DA、传记B、奏章C、文论D、史论5、下列诗作中考,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BA、郭沫若《炉中煤》B、徐志摩《再别康桥》C、闻一多《发现》D、艾青《我爱这土地》6、曹禺的代表作是AA、《雷雨》、《日出》、《北京人》B、《茶馆》、《屈原》、《北京人》C、《茶馆》、《雷雨》、《日出》D、《屈原》、《茶馆》、《雷雨》7、“豪放派”的代表词人是DA、柳永、辛弃疾B、李清照、柳永C、辛弃疾、李清照D、苏轼、辛弃疾8、《郑伯克段于鄢》一文中出现的谋臣是CA、共叔段、公子吕、颍考叔B、郑庄公、颖考叔、公子吕C、颖考叔、祭仲、公子吕D、子封、共叔段、颖考叔9、李斯《谏逐客书》上书的对象时AA、秦王B、魏王C、楚王D、齐王10、关于莫泊桑小说《米龙老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CA、小说的背景是普法战争B、小说描述了普通法国农民米龙老爹孤身杀敌的故事C、小说通过心理描写展示了米龙老爹的内心世界D、小说采用倒叙的叙事方法11、下列作者、作品、主人公搭配正确的是AA、契诃夫---《苦恼》---姚纳B、欧?亨利---《苦恼》---德拉C、契诃夫---《麦琪的礼物》---德拉D、欧?亨利---《苦恼》---姚纳12、下列作家中,属于“新月社”的是CA、郁达夫和徐志摩B、郭沫若和郁达夫C、闻一多和徐志摩D、郁达夫和闻一多13、下列诗歌中,同属乐府诗的是AA、李白《行路难》、陆游《关山月、曹操《短歌行》B、王维《山居秋暝》、曹操《短歌行》、李白《行路难》C、陆游《关山月》、曹操《短歌行》、屈原《国殇》D、陆游《关山月》、白居易《杜陵叟》、王维《山居秋暝》14、杜甫《蜀相》“长使英雄泪满襟”的前一句是 DA 、三十从军今白发B 、三顾频烦天下计C 、拔剑四顾心茫然D 、出师未捷身先死 15、“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CA 、对偶借代B 、比喻夸张C 、对偶夸张D 、对偶拟人 16、成语“夙兴夜寐”、“日薄西山”、“路不拾遗”依次出自BA 、《诗经?氓》、《陈情表》、《季氏将伐颛臾》B 、《诗经?氓》、《陈情表》、《礼记?大同》C 、《郑伯克段于鄢》、《礼记?大同》、《陈情表》D 、《季氏将伐颛臾》、《诗经?氓》、《礼记?大同》 17、下列句子中,含有“名词用如动词”的是 CA 、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B 、彼以坚苦忍耐之力,冒其逆而突过之C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D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 18、下列画横线的句子,翻译错误.的是BA 、乃走事昆山,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看到顾秉谦就如同见到了严嵩B 、左右以军贱之,食以草具食以草具:就用草制的器具给他吃饭C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2章 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圣才出品】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2章 古今中外的重要作家【圣才出品】

2.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的是()。

[2014年真题]1.下列关于作家、作品搭配错误..A.鲁迅——《灯下漫笔》、《论毅力》B.茅盾——《子夜》、《香市》C.巴金——《爱尔克的灯光》、《家》D.曹禺——《雷雨》、《日出》【答案】A【解析】A项,《论毅力》的作者是梁启超,毅力为全文的中心论点,即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2.下列诗作中,具有飘逸清丽艺术风格的是()。

[2013年真题]A.郭沫若《炉中煤》B.徐志摩《再别康桥》C.闻一多《发现》D.艾青《我爱这土地》【答案】B【解析】A项,郭沫若的《炉中煤》是一首饱含眷念祖国情绪的抒情诗。

B项,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现代诗歌中的精品,它具有清新飘逸的意境美,和谐动人的音乐美,绚丽斑斓的绘画美,极具艺术风格。

C项,闻一多的《发现》,揭露了想象与现实的矛盾,富有赤诚和激情,气势磅礴、浓烈鲜明,在虚中写实,首尾呼应。

D项,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写于日本侵华时期,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对土地的热爱,“土地”象征着多灾多难的祖国。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2012年真题]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B.李白的诗歌继承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C.号称“七绝圣手”的诗人是盛唐时期的王昌龄D.王维的“山水田园诗”融诗情画意于一体,风格清新淡雅【答案】B【解析】李白的诗歌继承了《离骚》的浪漫主义传统,其作品天马行空,浪漫奔放,意境奇异,才华横溢;诗句如行云流水,宛若天成。

李白被公认为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4.下列对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评论错误的是()。

[2011年真题]A.诗中的“康桥”就是英国的剑桥B.本诗抒发了诗人故地重游的复杂感情C.全诗气势雄壮,酣畅淋漓D.语句清晰,音韵和谐【答案】C【解析】《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全诗以再别康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4章 写 作【圣才出品】

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第4章 写 作【圣才出品】

4.2 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4年真题]悠悠岁月中,茫茫人海里,有多少人、多少事,常常会令我们或怦然心动,或沉思良久。

请以“不该忘记的”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字数不少于800字。

【写作思路】以“不该忘记的”为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不该忘记的,例如对于历史,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为祖国的解放和安宁作出巨大牺牲的人们,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朋友,我们不应该忘记;对于美好的品德,我们不应该忘记;对别人给予的帮助,我们不该忘记;……作文时,选取一个角度,围绕其展开,语句通顺,逻辑清楚。

【经典事例】1.牢记南京大屠杀,忘记五千年辉煌历史。

2.他为什么要这样辛苦呢?国亡了,他可以逃走,可以隐居,可以平静地终老一生,然而他没有!因为他没有忘记国君的责任,没有忘记亡国的耻辱!在他的心底,铭记着他向夫差俯首称臣那一刻的心痛,铭记着他的子民迎他回到会稽时满眼的泪水!这铭记,使他可以忍受苦胆之苦,柴薪之硬!【名言名句】1.忘记应该忘记的,以破除牢笼;铭记应该铭记的,以洞悉前路。

2.跪着的德国人远比站着的日本人要高大!二、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2013年真题]人生之路也会遇到红绿灯,红灯亮时,就要暂时驻足,为前行积蓄力量;绿灯亮时,就要勇敢前行,奔向自己的目标。

正是有了这红绿的变化,人生的步伐才有快慢调整,人生的景色才会五彩斑斓。

请以“人生红绿灯”为话题,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题目自拟。

【写作思路】人生的红绿灯可以理解为人生路上的顺境和逆境。

绿灯喻示顺境,红灯喻示逆境。

当面临逆境时,要懂得暂时停下来,不断完善自我,为下一步前行积累力量;当面对顺境时,要敢于追求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断拼搏和进取。

在我们成功的时候,不要忘记人生中还有红灯;在我们失败的时候,不要忘记前边可能就是绿灯!人生路因顺境和逆境并存而精彩,写作时要把握好这样一个大方向。

2011年专转本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专转本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2011年普通高校专转本选拔考试大学语文试题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卷共6页,4大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作答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卷的指定位置,并认真核对。

3.考生须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答在答题卷上,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时,考生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请将代表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答题卷相应的空格内)1.下列加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滇.池癫.狂颠.簸白癜.风B. 晕.车愠.色酝.酿熨.斗C. 籍.贯慰藉.嫉.妒辑.录D. 血.泊血.压献血.血.汗2. 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松弛精粹思辨遴选B. 粗犷气概瑰宝发韧C. 匮乏修葺倾刻赝品D. 人情世故有恃无恐额首称庆鬼鬼祟祟3. 下列加点的字词释义正确的一组是▲A. 因.循守旧(沿袭) 秣马厉兵.(战士) 良莠.不齐(狗尾草)B. 镂.骨铭心(刻) 嘉言懿.行(美好的〉意兴阑珊..(将尽;衰落)C. 家徒.四壁(仅仅) 无耻谰.言(吹嘘) 力能扛.鼎(用单手举重物〉D. 焚膏继晷.(月影) 当.(应当)仁不让管窥蠡.(瓢)测4.下列句子使用拟人修辞格的一项是▲A. 天潮潮地湿湿,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

B. 蔽日旌旗,连云樯橹,白骨纷如雪。

C. 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都江堰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D. 这种事在贝多芬是不可想象的,因为甚至在他已老到像一头苍熊时,他仍然是一只未经驯服的熊崽子。

大学语文试题卷第1页(共6页)5.下列各句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本市粮食总产量以平均每年递增20%的速度,大踏步向前发展。

”这句话有语法错误。

B. “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

”句中的虚词“而”表转折关系。

C. “庄公寤生,惊姜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成人高考专科起点升本科《大学语文》真题及详解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涂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信息点上。

1.《战国策》是一部()。

A.笔记体史书
B.国别体史书
C.编年体史书
D.纪传体史书
【答案】B
【解析】《战国策》又称《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载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

2.孟子《寡人之于国也》中竭力倡导的治国方略是()。

A.小国寡民
B.民贵君轻
C.无为而治
D.王道仁政
【答案】D
【解析】《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论述了如何实行“仁政”以“王道”统一天下的问题。

表达了作者“实行仁政,才能得民心;得民心,才能得天下”的观点。

3.元杂剧《西厢记》的作者是()。

A.王实甫
B.董解元
C.马致远
D.关汉卿
【答案】A
【解析】《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

文章主要讲述了相国千金崔莺莺和书生张生的爱情故事,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表达了作者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观点。

4.《李将军列传》中所选取的四个典型战例是()。

A.从太尉周亚夫击吴楚军、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
B.上谷与匈奴会战、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从太尉周亚夫击吴楚军
C.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
D.上谷与匈奴会战、雁门出击战、上郡遭遇战、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
【答案】C
【解析】《李将军列传》,传记名篇,西汉司马迁作,载于《史记》。

文章记述汉代名将“飞将军”李广的生平事迹,主要选取了上郡遭遇战、雁门出击战、右北平之战、随大将军卫青击匈奴四个典型战例,突出了李广的英勇善战、智勇双全,有功不得封爵,最后被迫自刎的不幸遭遇,塑造了一位悲剧英雄的形象。

5.王维《山居秋瞑》中的颔联是()。

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C.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答案】D
【解析】颔联指律诗的第二联(三、四对句)。

王维《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颔联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6.下列对冰心《往事》(一之十四)的分析错误的是()。

A.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
B.将大海想象为“海的女神”用了比喻手法
C.作者赞美大海的目的是希望我们都做一个“海化”的青年
D.语言清丽,意蕴隽永
【答案】B
【解析】冰心《往事》(一之十四),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抒情散文,借托对海的女神的描写,展示出作者心目中所崇尚的那种丰厚博大的胸怀和美德,表达了作者希望我们都做一个“海化的青年”。

将大海想象为“海的女神”,用了象征的手法,刻画出的海的女神的特殊性格,她的喜、怒、愁、笑,乃至绰约的风姿,均表现得淋漓尽至,语言清丽,意蕴隽永。

7.《郑伯克段于鄢》中,庄公发誓今生不再与母亲姜氏相见的直接原因是()。

A.姜氏偏爱小儿子共叔段
B.姜氏替共叔段请求封地
C.姜氏唆使共叔段扩大自己的管辖范围
D.姜氏与共叔段图谋里应外合用武力夺取君位
【答案】D
【解析】《郑伯克段于鄢》记叙了春秋时期发生在郑国的一次权力之争。

文章主要讲述了郑庄公的母亲武姜,因厌恶庄公,偏爱小儿子共叔段,于是帮助共叔段谋取王位;共叔段暗中积蓄力量,阴谋发动叛乱,姜氏与共叔段图谋里应外合,夺取君位;郑庄公欲擒故纵,以退为进,等待时机,最后一举打败共叔段,共叔段逃离郑国;庄公怨其母偏心,发誓今生不再与母亲姜氏相见,将母亲迁于城颍;后来自己感到后悔,又有颍考叔规劝,母子重归于好。

因此庄公发誓今生不再与母亲姜氏相见的的直接原因是姜氏与共叔段图谋,里应外合用武力夺取君位。

8.下列各句中,兼用了排比、比喻两种修辞手法的是()。

A.快乐的引诱,不仅像电兔子和方糖,使我们忍受了人生,而且仿佛钓钩上的鱼饵,竟使我们甘心去死。

B.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C.文章是固体,言语是液体,思想是气体。

我提倡多用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思想。

D.我望着那灯光,路是那么远,我又没有翅膀。

我只有一个渴望:飞!飞!
【答案】C
【解析】排比是指利用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和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三句或三句以上),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的修辞手法;比喻是指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的修辞手法。

A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B项,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

C项,分别将文章、语言、和思想比作固体、液体和气体,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文章是固体,言语是液体,思想是气体”属于三个意义相关、结构相同、语气相同的句子,采用了排比的手法。

D项,采用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9.下列诗歌中,交替使用了第三人称和第一人称手法的是()。

A.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B.李白《行路难》(金樽清酒斗十千)
C.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D.白居易《杜陵叟》
【答案】D
【解析】《杜陵叟》这篇文章通过“杜陵叟”这个典型,概括所有农民的共同遭遇,即“农夫之困”。

由于诗人对“农夫之困”感同身受,所以当写到“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的激情,改第三人称为第一人称,用“杜陵叟”的口气,痛斥了那些为了自己升官发财而不顾农民死活的“长吏”,反映了千百万农民的悲惨处境和反抗精神。

10.下列对徐志摩《再别康桥》一诗评论错误的是()。

A.诗中的“康桥”就是英国的剑桥
B.本诗抒发了诗人故地重游的复杂感情
C.全诗气势雄壮,酣畅淋漓
D.语句清晰,音韵和谐
【答案】C
【解析】《再别康桥》是现代诗人徐志摩脍炙人口的诗篇,是新月派诗歌的代表作品。

全诗以离别康桥(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

语言轻盈柔和,语句清晰,音韵和谐,形式精巧圆熟,此诗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抒发了诗人故地重游的复杂感情。

11.下列对《张中丞传后叙》一文表述错误的是()。

A.韩愈写作本文是为了补足李翰《张巡传》的缺漏
B.文章前半部分以议论为主,驳斥了诬蔑许远的错误论调
C.文章后半部分补叙了张巡、许远、雷万春保卫睢阳的轶事
D.全文叙事议论并重,议论饱含激情,叙事生动传神
【答案】C
【解析】《张中丞传后叙》是唐代政治家、文学家韩愈所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于807年(唐宪宗元和二年),是作者在阅读李翰所写的《张巡传》后,对有关材料作的补充,对有关人物的议论,所以题为“后叙”。

文章前半部分以议论为主,驳斥对张、许的诬蔑、中伤,以此来歌颂抗击藩镇作乱的英雄人物;后半部分以叙事为主,将南霁云和张巡放在一起,互相映衬,张巡忠义严肃,南霁云临危不惧、慷慨爽朗,显示了两位英雄精神的契合,并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