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优质课)

点拨
①不是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钠与水反应生成碱
(氢氧化钠),而铁与水反应生成氧化物(Fe3O4)。 ②金属越活泼与水反应越容易,钠能与冷水剧烈反应,镁与热 水能反应,铁只能与水蒸气在高温下反应。 ③非常活泼的金属 (如 Na 、 K、 Ca等 ) 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 反应而不符合置换规律。
3.镁、铝与水反应 去掉氧化膜后的镁条,与冷水能缓慢作用,与热水则反应 速率较快,产生 H2,去掉氧化膜后的铝条,与冷水很难反应, 与沸腾的水则微弱反应生成 H2。 热水 Mg+2H2O=====Mg(OH)2↓+H2↑ 沸水 2Al+6H2O=====2Al(OH)3↓+3H2↑ 由此可以看出,Mg 比 Al 活泼。
(3) 钠与盐溶液反应的实质也是钠先与水反应,生成 NaOH
和H2,NaOH有可能再与盐中的某些离子反应,生成难电离 物质、沉淀或气体。
2.铝的特性
铝是一种特殊金属,既能与酸又能与强碱溶液反应,都产生
氢气。若铝与某溶液反应产生氢气,则该溶液可能呈酸性也 可能呈碱性。 【思考】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是两性物质吗? 提示:既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 和水一般是两性物质的特征性质,铝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 气,铝和碱溶液的反应实质是铝与水反应,但铝与水反应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Al+2NaOH+2H2O ===2NaAlO2+3H2↑
实验结论:铝既能与 盐酸 反应又能与 氢氧化钠溶液 反应。
温馨提示:①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铝先与水 反应生成 Al(OH)3 和氢气,然后 Al(OH)3 再与 NaOH 反应,所 以其得失电子情况应该分析如下:
2.金属与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结论或解释
金属的通性及常见金属与非金属的反应-课件

(1)K→Na 在常温下易被 O2 氧化,加热时燃烧。Na 在 O2 中燃烧生成 Na2O2,K 与 O2 可生成 KO2。
(2)Mg→Al 在常温下迅速被氧化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 护膜。
(3)Fe→Pb 常温下形成氧化膜。Fe 只能在纯氧中燃烧。 (4)Cu→Ag 在加热时可与氧气化合。 (5)Pt→Au 与氧气不反应。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3/52021/3/5Marc h 5, 2021
•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 自强不 息。2021/3/52021/3/52021/3/52021/3/5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例 1] (2013 年广东东莞检测)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 确的是( )。
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 B.金属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C.历史上人类使用最早的金属是铁 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
点拨: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知道金属的通性, 了解个别金属的特殊性质(主要是物理性质,如熔沸点、颜色、 硬度等)。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1课时 金属的通性及常见金属与 非金属的反应
1.下列叙述与金属的物理性质无.关.的是( )。
A.良好的导电性
B.反应中易失电子
C.延展性
D.导热性
答案:B
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反应的是( )。 A.镁与稀硫酸 B.锌与硫酸铜溶液 C.铝与硝酸银溶液 D.汞与氯化铜溶液 答案:D
(1)常温下镁、铝的表面均可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保护内部金属免受腐蚀,所以它们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具有 较强的抗腐蚀性。
第一节金属化学性质第二课时(上课)

23 12
9
碱石灰
学生实验
操作: 加热时先加热湿棉花再加热铁粉; 操作: 加热时先加热湿棉花再加热铁粉; 当导出的气体吹成氢气泡 氢气泡时 再用燃着的火柴去点; 当导出的气体吹成氢气泡时,再用燃着的火柴去点; 实验结束先撤出导管,再移去酒精灯。 实验结束先撤出导管,再移去酒精灯。 爆鸣声。 现象: 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 现象: 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点燃肥皂泡可听到爆鸣声。 8e-
浮 → 熔 → 游 →响 →蓝 2Na + 2H2O = 2NaOH + H2 ↑ 2NaOH + CuSO4=Cu(OH)2 ↓+ Na2SO4 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 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先与水反应, 生成的NaOH再与 再与CuSO4反应。 反应。 生成的 再与 Cu(OH)2 =CuO ↓+ H 2O
4、铁与水的反应 、
实验设计
水蒸气反应 实验目的: 设计一套装置完成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 实验目的: 设计一套装置完成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 实验要求: 实验要求: ① 水蒸气的发生 ② 铁粉与水蒸气反应 ③ 检验产生的气体 提供仪器: 三支试管、水槽、胶塞、导管、酒精喷灯等。 提供仪器: 三支试管、水槽、胶塞、导管、酒精喷灯等。
反应: 反应:
置换) 3Fe + 4H2O(g) = Fe3O4 + 4H2(置换)
∆
5、铝与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知识点全归纳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
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2.化学通性有哪些?(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1)物理性质有哪些?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2=2Na2O★(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②加热条件下:2Na+O2 Na2O2★(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2O―→NaOH―→Na2CO3·10H2O(结晶)―→Na2CO3(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
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2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2CO3)。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2O反应2Na+2H2O=2NaOH+H2↑★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注意配平)实验现象: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在水面上游动,有哧哧的声音,最后消失,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变红。
“浮——钠密度比水小;游——生成氢气;响——反应剧烈;熔——钠熔点低;红——生成的NaOH遇酚酞变红”。
知识拓展:a: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不能,2Na + 2H2O = 2NaOH + H2↑2NaOH+CuSO4=Cu(OH)2↓+Na2SO4实验现象:钠熔成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有蓝色沉淀生成,有气泡放出K、Ca、Na三种单质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碱再和盐溶液反应b:将钠放入盐酸中,钠将先和H2O反应,还是先和HCl反应?2Na+2HCl=2NaCl+H2↑钠与酸反应时,如酸过量则钠只与酸反应,如酸不足量则钠先与酸反应再与水反应。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

作业
• 1.《学评》完成P62~64的思考和交流3,P65 全部,P68~70全部选择题,明天全班收上 来检查,上次没有完成的要补完。
• 2.本子上:《学评》P69,第16题,要写解 题过程。
2Al+6H+ ==2Al3++3H2↑
思考:能否用铝制餐具长时间存放酸性或者 碱性食物?为什么?
思考与交流
• 向一金属铝制成的易拉罐内充满CO2,然后向罐 内注入足量NaOH溶液,立即用胶布严封罐口, 过一段时间后,罐壁内凹而瘪,再过一段时间后, 瘪了的罐重新鼓起,解释上述变化的原因。
因为CO2与NaOH反应生成 Na2CO3使内气压小于外界大 (1)罐壁内凹而瘪的原因:气压 ___________
一、铝与氧气反应 科学探究: 加热铝箔 现象:铝箔熔化,表面失去光
泽,熔化的铝并不滴落
4 Al 3O2 2 Al2O3
解释:课本P48 【资料卡片】:铝的氧化膜课本P49
二、铝与酸反应
【实验】在试管内加入2mL盐酸,再放入一 小段铝片。观察现象。 现象: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铝片慢慢溶解, 试管发热。 化学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
⑤
④
(NaOH潮解)
思考与交流1、你对铝有哪些了解?铝有 哪些性质和应用?
思考与交流2、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为什 么我们通常看到铁生锈,而没有看到铝生锈?
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使其表面生成了一层致密 的氧化膜从而阻止里层的铝进一步被氧化,而铁在 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即疏松的铁锈不能阻止里层 的铁继续被氧化
2NaOH+CO2=Na2CO3+H2O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NaOH与铝罐反应 (2)罐壁重新鼓起的原因:因为过量的 ____________
陕西省西安市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3.1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课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1、通过学习钠、铝、铁分别与氧气反应的差异,找出与水反应的相同点和差异2、根据钠、铝、铁与氧气和水的反应情况差异,找出其本质原因3、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得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二、学习重点难点:钠与水的反应,铝与NaOH溶液的反应三、学习过程:【引入】钠除了能与氧气反应之外,能否跟水反应呢?其他的金属能否与水反应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金属与水反应的问题。
我们来做一下钠与水反应的实验,看看钠到底能不能跟水反应呢?反应又能生成什么物质?金属与水的反应【实验1】在小烧杯中加入约1/2的水,滴入1~2滴酚酞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观察时应注意几方面内容:钠在水中的哪个部位反应,形态有何变化,如何运动,发出怎样的声音,溶液颜色有何变化?实验探究并填写下表【思考】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气体是什么?如何验证?反应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与交流】根据金属活泼顺序,钠排在铜的前面,那么金属钠能否从CuSO4溶液中置换出单质铜?推测可能出现的现象。
【实验2】在烧杯中加入约20ml的CuSO4溶液,将切好的钠投入到其中,盖上表面皿,观察现象。
【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题讨论】1、钠既能与氧气反应,又能与水反应,那么钠应该如何保存呢?2、已知钠和四氯化碳不能反应,四氯化碳的密度比钠大,那么钠能否保存在四氯化碳中?3、钠着火应该怎么扑灭?用水行吗?泡沫灭火器呢?【转引】钠是活泼金属,能够和水反应,那么铁能否和水反应呢?平常我们何以用铁锅来煮水,说明铁是不能和冷水和热水反应的。
但是能否与水蒸气反应呢?【引导阅读】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42的内容。
【科学探究】【活动用品】3支试管、水槽、蒸发皿、胶塞、导管、酒精喷灯等【活动内容】设计实验装置,使还原铁粉与水蒸气反应。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1.由于学生中难免会存在知识技能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的情况,而本节课实验又多且易做,所以应尽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让学生动手、动眼、动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分设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探究,最大程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对于习题使学生对同类习题合并找差别,一题多解找简法,典型习题开拓知识。
板书设计
1、金属与酸的反应
2、金属与水的反应
(1)钠与水的反应
(2)铁与水的反应
3、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注:方程式略。)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分组实验,学生选出代表展示他们的实验设计方案及实验现象。教师对学生的展示打分。本节课结束后,选出一个优秀小组。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含量有些大,对于基础不太好的学生来说,有些吃力。需要在课后复习巩固才能掌握。对于基础好的学生来说,本节课对他们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学生喜欢上能让他们自主实验的课,通过实验掌握所学知识很受学生欢迎。对于本节课来说,如果教师能在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有指导的让学生先预习,效果会更好。
3.学生认知障碍点:铁与水蒸气的反应的设计、方程式的书写,铝与碱的反应及钠与盐反应的产物分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钠、铁与水的反应;
2、深化并扩充金属活动顺序表的应用;3、掌握铝与钠溶液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和归纳总结能力。
第三章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二课时)PPT课件

(第二课时)
1
二、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实验3-3】 实验现象及原因:
浮:钠浮在水面
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熔为一光亮小球 游:小球四处游动
钠与水反应放热且 钠的熔点较低
反应有气体生成
声:发出“嘶嘶”的声音 反应非常剧烈
红:反应后水溶液变红 溶液显碱性
2
2e—
化学方程式: 2Na + 2H2O = 2NaOH + H2↑ 离子方程式: 2Na + 2H2O = 2Na++2OH— + H2↑ 考考你:钠该如何保存呢?
17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18
产生水蒸气
收 集 氢 气
12
方案4:
△
3Fe+4H2O(g)==Fe3O4+4H2
该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
实验现象: 加热时试管内铁粉红热,点燃肥皂泡可听到 爆鸣声,反ຫໍສະໝຸດ 后,试管内的固体仍呈黑色。13
【实验探究】 铝壶能烧开水,说明铝不与热水反应。
但在水中滴加酸后,铝能反应,生成铝盐 并放出氢气。那么在水中滴加强碱,铝是 否会反应?
NaNO3
……
7
2NaCl 通电 2Na + Cl2 ↑ 钠 的 制 备
8
思考: 铁不和冷水、热水反应,但能否与水蒸气反应? 【科学探究】铁与水蒸气反应
思考与交流 铁如能与水蒸气反应,预测产物是什么?
9
方案1:
水蒸气与铁 粉反应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 钠的密度比水______
反应 放 热且钠的熔点低 气体推动钠来回游动 产生的____ 剧烈 反应______________ 碱 性物质生成 有_____
红色 溶液变____
【交流与讨论】 NaOH ①生成的碱性物质是___________
H2 ②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什么?_____________ 如何验证?(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 + 2H2O = 2NaOH + H2↑ 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Na + 2H2O = 2Na++2OH- + H2↑ 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它们从0价升为正价。
在这些变化中,金属表现了强 的还原性,做还原剂!
在自然界中金属多以化合态存在。只 有极少数金属以游离态存在
作业:P54 8、9
【活动与探究】
1、取一小试管,向其中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然后 把一小块金属钠放入到试管中,可以观察到何种现象? 并解释。
钠块在水和煤油界面上上下浮动 2、钠能与盐溶液反应吗? 将Na投入CuSO4稀溶液中可能发生什么反应?将会看到 什么现象? 现象:钠浮在水面、熔成小球、四处游动、有蓝色絮 状沉淀产生。 2Na + 2H2O = 2NaOH + H2↑ 2NaOH+CuSO4 = Cu(OH)2↓+Na2SO4
第三章 金属及其化合物
第一节 金属的化学性质
第二课时
思考:家中常用铝锅或铁锅烧水炒菜,金属是否 能与水或水蒸气反应?
三、金属与酸和水的反应
1.金属钠和水的反应 实验3-3: 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
现象及解释
主要实验现象 钠 浮 在水面上 钠 熔 成光亮小球 四处 游 动 发出嘶嘶 响 声 对实验现象的分析
设计装置二
(2)有人设计了下图装置,用一支大试管代替3 支试管就能完成实验,想想其中的原理。
在下表中记录实验现象 现象
加热时试管内铁粉 红热,点燃肥皂泡 可听到爆鸣声。
化学方程式
3Fe+4H2O(g) == Fe3O4+4H2
高温
【思考】 在铁与水的反应中,如果将实验中的还原铁粉换成铁片 或铁钉,反应能否发生?
不能,铁钉与水蒸气的接触面积小。
思考:
钠能否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与水相比谁更快?
2Na 2H 2Na H2
因酸中H+浓度比水中的要大,故反应速率更快。
【归纳】钠与溶液反应的规律
有酸H+为先、无酸水为先, NaOH的反应在水后!
以上我们学习了金属的一些化学性质,通过分析不难
发现,在反应中这些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
K、Ca、Na等活泼金属不能从盐溶液
中置换出金属单质,而是先与水反应 生成强碱,强碱再与金属阳离子反应。
【问题讨论】
1、已知钠和四氯化碳不能反应,四氯化碳的 密度比钠大,那么钠能否保存在四氯化碳中?
2、钠着火应该怎么扑灭?用水行吗?
【转引】钠是活泼金属,能够和水反应, 那么铁能否和水反应呢?平常我们可以用 铁锅来煮读】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50的内容
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设计一套简单的实验装置,使铁粉与 【探究】 水蒸气反应。实验装置包括水蒸气发生、水蒸 气与铁粉反应、检验产生的气体。 (1)如果给你3支试管、水槽、蒸发皿、胶塞、导 管、酒精喷灯及其他必要的仪器和物品,画出你 设计的装置简图。
设计装置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