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公共支出最优规模的理论研究
我国最优公共支出规模测算——基于Barro模型的实证研究

公共管理Һ㊀我国最优公共支出规模测算基于Barro模型的实证研究倪新生ꎬ梅㊀丽摘㊀要:公共支出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ꎬ对国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ꎮ对于最优公共支出规模的研究ꎬ更是实现公共支出结构的优化ꎬ提升公共支出效益的重要前提ꎮ本文在确定Barro模型为计算方法的基础上ꎬ选取了1978—2015年的数据ꎬ经过模型构建㊁回归分析以及各项计量检验ꎬ最终得到了我国最优公共支出规模为29.15%ꎮ得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应该是优化公共支出的结构而非进一步扩大规模的政策建议ꎮ关键词:公共支出ꎻ最优公共支出规模ꎻBarro模型中图分类号:F29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6-0181-03一㊁研究背景公共支出是政府开展经济活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ꎬ也是其实现职能的重要宏观调控手段ꎮ20世纪以来ꎬ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支出相对规模逐年上升ꎮ公共支出规模上升这一现象逐渐成为社科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ꎮ2009年希腊爆发债务危机后ꎬ市场经济发达国家比以往更加重视公共支出规模的控制ꎮ而中国经济实力不及发达国家ꎬ遭遇着赤字和负债的困扰ꎮ由此可见ꎬ我国更加有重视与合理控制公共支出规模的必要ꎮ我们选取1978 2015年的数据ꎬ通过构建Barro模型ꎬ来测算我国最优公共支出规模ꎮ当政府的公共支出规模达到这个数值时ꎬ能够使政府最有效地履行其职能ꎬ更有利于稳固和发展我国的经济ꎮ二㊁我国最优公共支出测算的实证分析(一)模型的构建Barro在具有固定规模报酬的 AK 生产函数的基础上ꎬ引入政府公共支出ꎬ建立了一个以政府支出为中心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ꎬ并得出了一个最优公共支出规模ꎮ假定生产函数形式如以下公式所示:Y=F(KꎬNꎬG/N)(1)Y为实际产出ꎬ使用GDP进行表示ꎻK是资本存量ꎬ为公共和私人资本存量的和ꎻN是就业的人数ꎻG代表政府支出ꎮ进一步进行假设ꎬ生产函数F是一阶齐次并且二阶连续可导ꎬ且满足Fi>0ꎬFii<0ꎬi=KꎬNꎬGꎮ对(1)式求关于时间t的偏导数ꎬ得到∂Y∂t=∂F∂K ∂K∂t+∂F∂N ∂N∂t+∂F∂G ∂G∂t(2)对(2)式两端同时除以Yꎬ得到Y'Y=∂F∂K K'Y+∂F∂N N'Y+∂Y∂G G'Y(3)设g=GNꎬ则上述(3)式可转换为Y'Y=∂F∂K K'Y+∂F∂N N'N NY+∂F∂G g'g GY(4)令α=∂F∂N NYꎬMPK=∂F∂KꎬMPG=∂F∂Gꎬ则(4)式可化简为Y'Y=MPKK'Y()+αN'N()+MPGGY()g'g()(5)其中ꎬα=∂Y∂N NY为就业的产出弹性ꎬMPK=∂F∂K是资本的边际产出ꎬMPG=∂F∂G是公共支出的边际产出ꎮ根据Barro法则ꎬ政府公共支出规模为最优时要求MPG=1ꎮ若MPG>1ꎬ表示政府的公共投资不足ꎻ如MPG<1ꎬ则表示公共投资过度ꎮ由G的产出弹性γ=∂F∂G GY和政府公共支出规模S=GYꎬ可得:γ=∂F∂G GY=MPG Sꎬ即MPG=γSꎬ也即当MPG=1时ꎬS=γꎬ公共支出达到最优规模ꎮ为简化对最优规模的估计ꎬ本文采用殷强提出的运用一个简单的 AK 生产函数进行分析ꎮ设生产函数方程为:Y=AKαNβGγ(6)其中ꎬY代表GDPꎻA是常数ꎬ代表一定的广义技术水平ꎻK代表资本存量ꎻN代表就业人数ꎻG代表公共投资规模ꎮαꎬβꎬγ分别代表资本存量㊁就业水平和公共投资的边际产出弹性ꎮ对(6)式两边取自然对数得:lnY=lnA+αlnK+βlnN+γlnG(7)其中γ=∂Y∂G GY=MPG GYꎬ即当MPG=1时ꎬγ就是以相对指标表示的公共投资的最优规模ꎮ(二)数据选取运用巴罗模型ꎬ本文涉及的变量有GDP㊁政府公共支出G㊁就业人数N㊁资本存量K四项数据ꎮ其中ꎬGDP㊁政府公共支出以及就业人数可以通过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的官方数据汇总整理得到ꎮ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文献研究资本存量K的估算ꎬ常用的生产性资本存量估算公式为Kt=Kt-1(1-δ)+Itꎮ此公式中提及以下3个变量:基期资本存量K0的确定ꎻ每年投资额It的181确定ꎻ折旧率δ的确定ꎮ对于变量每年投资额Itꎬ我们采用了单豪杰的做法ꎬ采用中国统计局在支出法名义GDP中公布的固定资本形成总额ꎬ这项数据可以在统计年鉴中轻易找到ꎻ对于变量折旧率δ和基期1978年的资本存量ꎬ我们简单采用单豪杰在«中国K的再估算:1952 2006年»所做的估算ꎬ资本存量为14020.6亿元(当年价格)ꎬ折旧率δ恒定为10.96%ꎮ以1987年的数据为例ꎬ我们计算其资本存量的过程如下:K1987=K1986ˑ(1-10.96%)+I1987=14020.6ˑ(1-10.96)+3821.4=16305.34根据以上的算法ꎬ我们估算出中国1986 2015年的资本存量ꎮ(三)模型的检验和回归分析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检验各个被考察变量之间的互相依存性ꎬ再通过OLS模型的估计ꎬ得到各变量间长期均衡的方程ꎮ1.平稳性检验分析中选择的经济变量均属于时间序列ꎬ在实际经济运行中ꎬ经济变量很少是平稳的ꎬ如果假设经济稳定进行回归检测ꎬ则可能出现 伪回归 ꎬ使分析结果失去价值ꎮ所以需要对经济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ꎬ判断变量的平稳性ꎮ本文使用eviews软件ꎬ采用ADF单位根检验法ꎬ检验结果见表1ꎮ表1㊀变量的ADF单位根检验变量ADF统计量临界值结论lnY-2.352263-2.986225∗∗∗不平稳lnN-7.091308-3.737853∗∗平稳lnK-2.976627-2.998064∗∗不平稳lnG0.376433-2.976263∗∗不平稳DlnY-2.903872-2.632604∗平稳DlnK-3.257880-2.976263∗∗平稳DlnN-2.753439-2.646119∗平稳DlnG-3.435267-2.971853∗∗平稳注:本表中 ∗ ꎬ ∗∗ ꎬ ∗∗∗ 表示10%ꎬ5%和1%的置信水平ꎮ由表可知ꎬ除lnN外ꎬ其余变量对数值的ADF统计量都不小于临界值ꎬ变量存在单位根ꎬlnY㊁lnK㊁lnG在时间序列上都是不平稳的ꎬ对其进行线性回归可能存在伪回归ꎮ但如果变量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ꎬ仍然可以进行协整分析ꎮ在对变量的对数值进行一阶差分后ꎬDlnY㊁DlnK㊁DlnN㊁DlnG的ADF统计量都分别小于置信水平1%的临界值ꎬ所以lnY㊁lnK㊁lnN㊁lnG同属于一阶单整序列ꎬ符合协整条件ꎬ可以进行协整检验ꎮ2.协整检验有些时间序列本身是不平稳的ꎬ但其某种线性组合却是平稳的ꎬ这个线性组合反映了变量之间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ꎬ这就是协整关系ꎮ对多变量的协整检验ꎬ一般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ꎮ使用eviews软件对变量进行Johansen协整检验ꎬ具体结果见表2ꎮ表2㊀变量的协整检验HypothesizedNo.ofCE(s)EigenvalueTraceStatistic0.05CriticalValueNone∗0.84007497.5828147.85613Atmost1∗0.59470546.2575729.79707续表HypothesizedNo.ofCE(s)EigenvalueTraceStatistic0.05CriticalValueAtmost2∗0.46391420.9696315.49471Atmost30.1179053.512783.84147㊀㊀表2共有4列ꎬ其中第一列是原假设ꎬ第二列是特征值ꎬ第三列是T统计量ꎬ第四列是5%的临界值ꎬ依次列举了三个检验原假设结果ꎬ并且用 ∗ 号表示可以拒绝原假设的检验ꎬ ∗ 号表示置信水平为95%ꎮ第1行T值=97.58281>47.85613ꎬ即在95%置信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拒绝不存在协整关系的假设)ꎬ也即是三变量存在协整方程ꎻ第2行T值=46.25757>29.79707ꎬ即在95%置信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最多存在一个协整关系)ꎻ第3行T值=20.96963>15.49471ꎬ即在95%置信水平上拒绝了原假设(最多存在两个协整关系)ꎮ因此ꎬ本文中提到的四个变量至少存在着2个协整关系ꎮ这表示我国GDP和就业人数㊁政府支出及资本存量有着长期均衡的关系ꎮ3.OLS回归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只可以验证各个被考察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着因果联系ꎬ需要通过使用OLS模型进行量化能得到影响的方向和程度ꎮ表3㊀OLS回归结果变量系数标准误差T-统计值显著水平lnA-4.5474680.114623-4.5819590.0164lnN0.4798070.2312744.4573570.0071lnK1.1369550.1402316.8993000.0000lnG-0.2914580.127464-2.2032190.0419㊀㊀所以ꎬ由各变量的OLS估计结果可得最终的回归方程为:lnY=-4.547468+0.479807lnN+1.136955lnK-0.291458lnG(8)由(8)式我们可以得出ꎬ最优公共支出规模为29.15%ꎮ我们将测算出的最优公共支出规模与近年来我国公共支出占GDP比重相对比如图1所示ꎬ不难发现ꎬ目前我们国家的公共支出所占比偏小ꎬ但是相比前几年ꎬ已经趋于最优化ꎮ图1㊀我国公共支出占GDP比重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表3-1㊁表7-1相关数据整理而得ꎮ4.结果分析我们将测算的29.15%的数据与国内学者测算的进行对比:王君萍ꎬ孔祥利通过建立内生增长模型ꎬ并基于1978 2003的样本数据实证测算出我国的最优公共支出规模是22.97%ꎻ殷强通过Barro模型基于1981 2004的数据测算出我国最优公共支出规模为29.74%ꎻ马树才ꎬ孙长清以巴罗的单部门经济增长模型为基础进行扩展ꎬ构造了一个具有公共物品拥挤效应的经济增长281公共管理Һ㊀模型ꎬ并基于1978 2000年的统计数据ꎬ运用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ꎬ得出我国的综合最优财政支出规模约为占GDP的24%ꎮ研究发现ꎬ我国公共支出有利于经济增长ꎬ中国的最优政府支出规模应该是27.9%ꎮ张治觉ꎬ侯奔ꎬ姚传飞研究在家庭和政府资源约束情况下ꎬ根据 巴罗法则 进行经验研究ꎬ研究认为我国政府支出的最优规模为占GDP的30.2%ꎮ这些与我们测算的结果相差不大ꎮ三㊁结论与政策建议本文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出发ꎬ根据Barro模型将公共支出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ꎬ采用1978 2015年的数据ꎬ构建出 AK 生产函数模型对最优公共支出规模进行简单估计ꎬ并通过平稳性检验㊁协整分析检验㊁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以及OLS模型估计ꎬ得到变量间的长期均衡方程ꎬ使研究得到更加稳健的分析结果ꎮ经过模型构建以及回归分析ꎬ本文得出我国1978 2015年最优公共支出规模为29.15%ꎮ对照我国实际公共支出占比ꎬ相对于计算结果ꎬ我国公共支出存在比例过大的问题ꎬ因此可以得出ꎬ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应该是优化公共支出的结构而非进一步扩大规模ꎮ参考文献:[1]李晓燕.浅议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政策工具选择 基于制度缺失的视角[J].管理观察ꎬ2009(35):29-30. [2]寇铁军.财政学教程[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ꎬ2009.[3]RobertJ.Barro.EconomicGrowthinaCrossSectionofCountries[J].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ꎬ1989ꎬ106(2):407-443.[4]马拴友.财政政策与经济增长[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ꎬ2003:46-49.[5]马树才ꎬ孙长清.经济增长与最优财政支出规模研究[J].统计研究ꎬ2005ꎬ22(1):15-20.[6]孙长清ꎬ李晖.基于经济增长的财政支出最优化[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ꎬ2006.[7]李建强ꎬ张淑翠.政府规模对经济增长的Amery曲线效应 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济与管理评论ꎬ2011(6):37-42.[8]杨友才ꎬ赖敏晖.我国最优政府规模 基于门槛回归的结果[C].2009.[9]KarrasGeorgios.TheOptimalGovernmentSize:FurtherIn ̄ternationalEvidenceontheProductivityofGovernmentServices[J].EconomicInquiryꎬ1996:193-203.[10]BarroꎬRobertJ.OutputEffectsofGovernmentPurchases[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icsꎬ1981:1086-1121.[11]顾建华.政府公共支出及其最优规模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ꎬ2008(29):57-58.[12]殷强.我国公共投资规模效率实证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ꎬ2007(2):46-47.[13]单豪杰.中国资本存量K的再估算:1952 2006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ꎬ2008(10):18-28.[14]王君萍ꎬ孔祥利.公共支出最优规模:1978 2003年的样本数据求解[J].财经论丛ꎬ2006(125):29-34.[15]张明喜ꎬ陈志勇.促进我国经济增长的最优财政支出规模研究[J]ꎬ财贸经济ꎬ2005(10):41-45.[16]张治觉ꎬ侯奔ꎬ姚传飞.经济增长与政府支出的最优规模 基于国家效用函数的研究[J].统计决策ꎬ2007(22):42-44.作者简介:倪新生ꎬ男ꎬ山东东明人ꎬ高级经济师ꎬ东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ꎬ研究方向:城市建设与乡村发展ꎻ梅丽ꎬ女ꎬ湖北黄冈人ꎬ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ꎬ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宏观经济分析ꎮ(上接第174页)的智力水平㊁上课认真程度等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以达到更好的效果ꎮ树立多样的人才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进行 因材施教 的重要基石ꎮ每个人生而不同ꎬ先天资质㊁个性特点㊁兴趣爱好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应该以一颗宽容的心和一种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们ꎬ将他们培养成为有用的人ꎮ时代的发展要求多方面的人才ꎬ老师培养的学生应该也是多方位的人才ꎮ老师可以根据学生日常生活的表现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ꎬ将他们的优点放大化㊁最大化ꎬ并加以自己的引导ꎬ及时和孩子的父母交流沟通ꎬ培养他们擅长的兴趣点ꎬ帮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ꎮ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和西方文化的冲击影响ꎬ很多人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ꎬ不再认为只有读书才是以后生活的唯一出路ꎬ认为适合才是最好的ꎮ老师应该 牢固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ꎬ积极推进教育改革发展ꎬ着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㊁品德教育㊁纪律教育㊁法制教育ꎬ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ꎮ 一个学生成才的过程中离不开老师的精心指导ꎬ不戴 有色眼镜 看待学生ꎬ尽心尽力培养学生的特长ꎬ让他们成为国家各行各业所需要的人才ꎮ四㊁结语在应试教育下的教育者一般都会比较重视最终的考试结果ꎬ轻视情感的教育ꎬ缺乏对学生的人文关怀ꎬ在某种程度上容易导致学生的思想品德方面存在问题ꎮ 因材施教 思想本身就是一种根据 以人为本 思想为基础的教育原则ꎬ教育者的合理运用对学生的成长和成才能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ꎮ参考文献:[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ꎬ2010. [2]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ꎬ2006:125. [3]陈万柏ꎬ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ꎬ2007.[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胡锦涛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ꎬ2016.作者简介:王莹ꎬ女ꎬ安徽桐城人ꎬ安徽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ꎬ研究方向: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ꎮ381。
财政学—第三章—财政支出的最优规模:规范分析

2.博奕论解释:
(1)假设前提:一个只有两个人(A和B)的经 济社会中,只生产两种物品,一种是私用品 面包,一种是共用品防洪大坝。 A和B都有2 个小时用于生产,1小时能生产3个面包或提 供1个单位的大坝,1单位大坝的效用相当于 2单位面包的效用。这样可形成一个支付矩阵。
生产和经营共用品的社会收益与社会成本
社 会 收 益 c b
增 加
a
O 1 300 301
元 财 政 支 出 的 社 会 收 财政支出(元) 益
TSB
1
社社 会会 收成 益本
TSC TSB
b
c O 社社 会会 收成 益本 45° A 财政支出
财 政 支 出 最 优 规 模
MSC O MSB 财政支出
A
第六节 公共选择理论
现代民主社会中,政治程序也是共用品 供给的一个决定因素。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公共部门中,资源 配置的决策是一种集体选择:个人投票选 出代表,由代表表达全体选民的意见或偏 好,对政治家决定的政府支出水平作出表 决,最终形成财政支出规模。
收以 益效 和用 边表 际示 成的 本边 际
边际成本
边际收益 O 效 用 G* 政府支出
O
G*
政府支出
个 人 选 择 偏 好 的 最 优 财 政 支 出 水 平
统 一 税 制 下 的 效 用
富人的效用 中等收入者的效用 穷人的效用 Gp Gm Gr 共用品的数量
O 累 进 税 制 下 的 效 用 O Gp Gm Gr
富人的效用
穷人的效用 共用品的数量
考虑收入分配,要引入社会福利函数:W=W(UA,UB)
公共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为什么从20世纪60年代起,一些学者以“公共经济学”的名称取代“财政学“?(1~2)传统的公共财政学理论,是围绕政府收支及其管理而展开的,并且侧重于公共收入的分析而相对忽视公共支出的研究。
在凯恩斯主义逐渐兴盛时期,随着政府对经济的广泛干预,公共部门的活动范围逐渐扩大,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把分析的重点落在通过公共经济活动来弥补市场缺陷,企图使混合经济体系既能保证自由和效率,又能体现公平和稳定。
经济时代和经济环境的深刻变化,要求从过去单纯研究政府收支本身,转变到从更广泛、更深层次的角度研究政府经济活动,即运用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研究公共部门如何为弥补市场缺陷从事各种经济活动。
公共经济学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和要求而诞生的。
19世纪70年代发生“边际革命”,对公共财政学产生深远影响,促成公共财政学向公共经济学的演变。
2,既然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之间关系密切,为什么仍将它视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13~16)虽然公共经济学与政治学活动主体一致、活动方式一致。
但是公共经济学的研究主题、方法与经济学都一致。
(1)经济学专门研究资源配置的,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为谁生产以及如何决策的问题。
公共经济学也是研究资源配置的,其要解决的实质问题是,如何实现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之间以及公共部门内部的最优资源配置。
(2)与经济学研究方法一致,公共经济学把理性“经济人”假设延伸到公共资源配置过程中,认为政治领域的参与者和市场主体一样,都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动机。
3,公共经济学与盎格鲁—萨克森传统的财政学相比,存在哪些区别?(11~13)(1)研究范围不同传统财政学只研究政府部门本身。
公共经济学研究的主体范围不仅包括政府部门,而且包括公共事业部门和公共企业部门。
(2)研究目的不同传统财政学着眼于研究如何通过税收和公债满足国家对于财政经费的需要。
公共经济学着眼于研究如何弥补市场缺陷。
(3)假设气体不同传统财政学认为,政府行为与厂商和消费者行为是完全不同的。
我国政府卫生支出的最优规模

呈现出明显 的“ 高—低l高 ” - 变化趋势。苗俊峰 (0 6 研究了中 20 )
国 18-20 年的相关数据 , 90-03 - - 发现我国公共卫生投入和实际经 济增长 之间存在长期 的均 衡关 系 ,在 不引入 其他变量 的条件
下, 我国公共卫生投入 的实际经济增长弹 } 0 2 。 生为 . 9 2 以上对政 府卫生 支出与经济增 长关 系的研 究并没 有明确 指 出多大规模 的政府卫生支出才是最合理 的。本文认为经济增 长是政府 卫生支 出的凹函数 , 因此存 在一个最优的政府卫生支
共 卫 生 支 出 的 影 响 是 正 向和 显 著 的 。 G e me bs t e e和 G rta edhm
(92分析 了 3 个非洲国家 18 年 的横截面数 据 , 为人均 19 ) 0 94 认
G NP是影响人均公共卫生支出的最显著因素。Hi i和 P se ts v o t nt (92 19 )研究了 2 0个 OE D国家 16- 18 年 间 50个混合 C 90 9 7 6
上式可变换成 :
Y/ =( F K)K/ ( / +( F L ( / ( L + ’ Y / (’ Y) K K) / ) LY) / ) ( F G)G/ ( ’ / ( Y)G/ G) : / ×( ’ + ×( ' ) M P Y’ Y= K/ K) L/ + G×( Y)G/ L G/ ( ’ G)
24 《 代经济》 0 #g 8 上) 当 2 8 - 期( 0
等于边际收 益的原 则 , 边际收益也为 1 。如果政府 支出规模不 足, 那么边际收益大于 1即 MP > , 时增加 支出可 以提高经 , G I这
济增长速度 ;如果政 府支出规模 过度 ,则边际收 益小于 1即 , MP I这时减少支出可以提高经济 增长速度 。 G< , 可见 , 经济增长 并 不是 随着政府支出规模 的变化而单调地 变化 , 产出是政 府 总 支出规模 的凹函数 。
马工程公共财政概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三

马工程公共财政概论重要知识点汇总(三)61.全面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1.拓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范围一是将部门和单位预算收支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从运行成本管理效率、履职效能、社会效应、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方面,衡量部门和单位整体及核心业务实施效果,推动提高部门和单位整体绩效水平。
二是将政策和项目全面纳入绩效管理,从数量、质量、时效成本、效益等方面,综合衡量政策和项目预算资金使用效果。
2.建立全过程财政支出绩效管理链条建立囊括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管理、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在内的财政支出绩效管理体系。
对新出台的重大政策、项目开展事前绩效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申请预算的必备要件和预算安排的重要参考依据。
绩效目标不仅要包括产出、成本,还要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可持续影响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绩效指标。
建立对绩效目标实现程度的监控和跟踪机制,对存在严重问题的政策、项目要暂缓或停止预算拨款,督促及时整改落实。
开展绩效评价和结果应用,通过自评和外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预算执行情况开展绩效评价,健全绩效评价结果反馈制度和绩效问题整改责任制,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3.明确绩效管理责任约束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统一部署,财政部要完善绩效管理的责任约束机制,地方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区预算绩效负责,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本部门本单位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重大项目的责任人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4.强化绩效管理激励约束各级财政部门要抓紧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和政策调整挂钩机制,将本级部门整体绩效与部门预算安排挂钩,将下级政府财政运行综合绩效与转移支付分配挂钩。
对绩效好的政策和项目原则上优先保障,对绩效一般的政策和项目要督促改进,对交叉重复、碎片化的政策和项目予以调整,对低效无效资金一律削减或取消,对长期沉淀的资金一律收回并按照有关规定统筹用于急需支持的领域。
公共支出的纯理论

公共支出纯理论译者:王强1、假设:除了Sax 。
经济学家们宁愿忽视最优公共支出理论,而将他们的大量精力用于税收理论。
因此,我明确的假设存在两类物品:g 一类是通常的私人消费品()n X X X ,,21,这些私人消费品以∑=si ij j X X 的关系在不同的个人()s i ,,,,2,1 之间分配;另一类物品是公共消费品()m n n X X ++ ,1,这类物品所有人共同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物品的任一个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它个人对这类物品的消费,以致于对于任何第i 个个体和每单位共同消费物品同时满足的i j n j n X X ++=。
我假设不存在使用公共消费品的神秘的集体思想。
相反,我假设每个个体对于他所消费的所有物品(公共品或私人品)都有着系列稳定的一致性偏好,这种偏好可以通过一个规则的光滑的凸效用指数()i m n i i i X X u u +=,,1 加总(效用指数的一些单调性趋势当然也是适用于偏好的重要指标)。
我将完全按照用下标j 表示第j 个幅角(argument )的表示一些函数的偏导数的传统,从而有i j i i jX u u ∂∂=等等。
如果经济学中的物品量能被分成两组:(1)任何人通常想要最大化的产出或物品和(2)任何人通常想要最小化的投入或要素,我们便可自由的改变后一类物品的代数符号,从此仅使用“物品”来描述,但同时要明确要素投入的情况也被包含在内。
因此,按照传统,我们通常规定0 ij u 。
为了使关于产品的假设尽可能简单,我假设一条涉及所有产出量(私人或公共)的规则的凸的光滑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或者是()0,,1=+m n X X F ,其满足0 j F 、比率n jF F 固定并受限于收益递减的一般性规则。
不考虑可行性,这里有一条代表帕累托最优点的效用最大化边界—这是一个(s-1)重无限(infinity )—这些点具有这样的特性,即仅能通过使其他人变差才能使某人变好。
第二章公共支出规范理论

消
费
均
衡
点
的
确
定
及
消费者A的消费均衡点
其
轨
迹
:
以
A
为 例
税收价格降低时的公共物品需求
消费者A和B的公共物品需求曲线
自愿交换理论揭示了公共物品的性质。
自愿交换理论还为考察公共部门决策合理化的 有关理论问题提供了分析工具。
什么是林达尔均衡?
林达尔均衡是1919年瑞典经济学家林达尔Lindahl)提出的。林达 尔均衡是公共产品最早的成果之一,林达尔认为公共产品价格并 非取决于某些政治选择机制和强制性税收,恰恰相反,每个人都 面临着根据自己意愿确定的价格,并均可按照这种价格购买公共 产品总量。处于均衡状态时,这些价格使每个人需要的公用产品 量相同,并与应该提供的公用产品量保持一致。因为每个人购买 并消费了公用产品的总产量,按照这些价格的供给恰好就是各个 个人支付价格的总和。
公共物品的数量
一种关系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间的最优资源配置, 也即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最优供给发生 在MUPG=MDt的点上,或者说,在该点, MSU=MPU。
公共物品的边际效用——纳税的边际负效用——私人物品消费的边际效用
公共物 品的边 际效用 (+)
O
纳税的 边际负 效用 (-)
A B C
DE F
ab c
MUpg 政府预算
➢在征税之前,国民收入Y在A和B之间进行分配,A和
B获得的收入分别为YA和YB,故有:
Y=YA+YB
➢政府开始征税,以支付提供公共物品G的费用,并
在A和B之间分配税收负担。设A承担的税负是t,则 B承担的税负就为(1-t)。这样,A和B的国民收入 份额(预算约束)分别为:
公共支出的纯理论

公共支出纯理论译者:王强1、假设:除了Sax 。
经济学家们宁愿忽视最优公共支出理论,而将他们的大量精力用于税收理论。
因此,我明确的假设存在两类物品:g 一类是通常的私人消费品()n X X X ,,21,这些私人消费品以∑=s i ij j X X 的关系在不同的个人()s i ,,,,2,1 之间分配;另一类物品是公共消费品()m n n X X ++ ,1,这类物品所有人共同使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类物品的任一个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它个人对这类物品的消费,以致于对于任何第i 个个体和每单位共同消费物品同时满足的i j n j n X X ++=。
我假设不存在使用公共消费品的神秘的集体思想。
相反,我假设每个个体对于他所消费的所有物品(公共品或私人品)都有着系列稳定的一致性偏好,这种偏好可以通过一个规则的光滑的凸效用指数()i m n i i i X X u u +=,,1 加总(效用指数的一些单调性趋势当然也是适用于偏好的重要指标)。
我将完全按照用下标j 表示第j 个幅角(argument )的表示一些函数的偏导数的传统,从而有i j ii jX u u ∂∂=等等。
如果经济学中的物品量能被分成两组:(1)任何人通常想要最大化的产出或物品和(2)任何人通常想要最小化的投入或要素,我们便可自由的改变后一类物品的代数符号,从此仅使用“物品”来描述,但同时要明确要素投入的情况也被包含在内。
因此,按照传统,我们通常规定0 ij u 。
为了使关于产品的假设尽可能简单,我假设一条涉及所有产出量(私人或公共)的规则的凸的光滑的生产可能性曲线;或者是()0,,1=+m n X X F ,其满足0 j F 、比率nj F F 固定并受限于收益递减的一般性规则。
不考虑可行性,这里有一条代表帕累托最优点的效用最大化边界—这是一个(s-1)重无限(infinity )—这些点具有这样的特性,即仅能通过使其他人变差才能使某人变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 容 摘 要 :政 府 公 共 支 出 对 于促 进 经
效用就很高 ;政府提供 的公共 品多 ,公共 支 出水平高 ,公共 品的边 际效 用小。与此 同时 ,政府提供 的公共 品越 多 ,个人拥有
的私人品越少 ,边 际效 用越 大 ,从而 以效
看 ,第 三 方 面 意 义 更 大 。
少才是 有效率 的。经济学家们通常用 “ 社
会机会成本 ”来说 明。社会机会 成本是指
一
定 数 量 的资 源 由 私人 部 门 配 置 转 变 为 由 用损 失 。 如 果 同 样 数 量 的 资 源 由公 共 部 门
公共部 门配置 ,由此给私人部 门带来 的效 配置 的收益 大于私 人部 门的收益 ,也即大 于社会机会成 本 ,说明有效率且应扩大规
于它所带来的收益 ( 即增加公共 品给个人 带来的边际效用 ) 和额外负担 ( 以纳税形 式所承受的边际成本 )如果政府提供 的公 。
共 品 少 ,公 共 支 出水 平 低 ,公 共 品 的边 际
政 公 支 府 共 出 最 模的 研究 优规 理论
◆ 中 图分 类 号 :F 1 0 9 文献 标 识 码 :A
用表示的公共 品的边际成本将增加。 显然 , 个人选择 的财政 支出水平是 效用最大化的
■ 刘 方涛 副教授 ( 南京铁 道职业技 术学院苏州校 区 江苏苏州 2 53 支 出水平 ,或者说是 边 际收益 为零的支 1 17) 争
出水 平 。
改革开放后 随着财政分 权的实施 ,政 府公共 支出占GD 的 比例 比较低。 9 9 P 1 7 年 到 19 5年之 间公共 支出规模处于 下行通 9
引 言 和 文 献 综 述
国内外学者从 不同方面对政府公共 支 出的 “ 最优规 模”进行 了研究 ,提 出了不 同的观点 。从价值 判断看应该遵循 以下基 本思路 :社会 公共需要—— 政府职能—— 支出规模 ,是 社会公共需要 的满足决定 了 政府应有 的职 能 ,而政府职能发挥 的物质 基础是政府 支出规 模 ,关键是要确定合理 的政府职能 。政府公共支 出规模 的数量决
四是道 尔顿的最大社会收益理论 。道 尔顿在作 了~些假定后 ,把生产和经营某 种公共 品的社会收益与其社会成本联 系起 来, 用社会总收益 曲线 ( S 来表示 。随 应收缩规模。 如
果 同样数量 的资源 由公共部 门配置的收益 等于私人部 门的收益 ,那么整个 社会 的资
定 主 要 包 括 以 下理 论 :
一
公共 支出最优规模 ,就 是指在全社会 可供配置 的资源总量中 ,公共部 门占有多
可 能通过市场手段来 实现 ;第 三 ,该模型 既考虑 了资源 的配置 , 考虑 了收入 的分 也 配 ,建立 了公 共 支 出理论 的一般 均衡 分 析 。从 决定政府公共 支出规模 数量 的角度
源配置就处于最佳状态 。
( )一般 均衡 分析 二
是 公 共 品配 置 的 边 际 效 用 理 论 。 随
着财政 支出的增加 ,该 曲线变得越 来越平
缓 。当 MS = C时,社会收益最大。这 B MS
一
着公共 品消费 的增 加 ,社会 从增加公共 品 的消费 中所获得 的边 际满足程度下降 ;相 应地 ,随着公共 品的消费增加 ,纳税 的边 际负效 用也 随之增加 ,这意味着利 用社会 有 限资 源所 生 产 的私 用 品越 来越 少 。在
Br ar Gh s o和 oh等理 论 的基 础上 ,提 出了
一
个 带 有 研 发 投 资 的 模 型 ,考 察 了政
三 是萨 缪 尔 森 的公 共 品最 优 数量 模 型 。其 主要 内容包括 :第一 ,该模型利 用
传 统 的 微 观 经 济 原理 ,阐 述 了 公 共 品 与 私
府公共 支出的最优规模 。
经 济增 长率
到其社会边 际收益等于社会边际成本 的那
一
点 ,这 时 公 共 支 出 和 公 共 收 益 最 大 。政 五 是 公 共选 择 理 论 对 公 共 支 出最 优 规
MS MP U= U时 ,就 是 政 府 公 共 支 出规 模 的
原理 同样 适用于政府公共支 出规模 的最 出还是 政府总支 出,都应 当将其规模增 加
优 数 量 决 定 ,即 不论 是 某 一 领 域 的财 政 支
设 Ma S为一定 资源 约束条件下 的最 x
大 化 社 会 福 利 函数 , P为私 人 产 品 , G为 公
该是 多大存在着分歧 ,必须找到一个适 当 的税收 负担分配 比率 ,使 A和 B都 同意提 供某一数量 的公 共品 E,E点就是 A、B对 公共 品需求的均衡点 ,也就是政府公共 支
出规 模 的最 优 点 。
财政 支出占GDP的比重 为2 %。在增强 08 政府服务 功能 ,构建和谐社会中 ,确定最 优规模或一个可控 的规模 变动空间就 有重 大的理论价值 和现 实意 义。
关 键 词 :公 共 支 出 最优 规 模 研 发
投 资
人 品配置的基本 差异 ,推导 了对政府提供 公 共品的社会总需 求曲线 ;第 二 ,该模型
说 明 了 公 共 品 配 置 最 佳 规 模 的必 要 条 件 不
公 共 支 出规 模 的 均 衡 分 析
( ) 部 均 衡 分 析 一 局
道,9 5 1 9 年处 于历 史最 低 点 , GDP 重 占 比 不 足 1 % . 后 开 始 回升 。2 0 年 预 算 内 2 此 08
济 增 长 和 提 高社 会 福 利 具 有 重 要 意 义 , 但 是 公 共 支 出膨 胀 成 为 一 个 普 遍 的 现
象 ,如 何 确 定 政 府 公 共 支 出的 最 优 规 模 成 为 一 个 难 题 。 本 文 在 综 合 分 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