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的续写_扩写改写
桃花源记扩写作文(通用28篇)

桃花源记扩写作文(通用28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是经过人的思想考虑和语言组织,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桃花源记扩写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桃花源记扩写作文篇1晋孝武帝统治之时,一个捕鱼人因迷失方向,而错投桃花林。
说来真是“事有凑巧,物有偶然”,这一错投,却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
渔人漫步在桃花园,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一颗颗桃花树似迎宾一般站得整整齐齐,那盛开的桃花喜笑颜开。
微风一吹,仿佛在与桃花细语。
一瓣瓣桃花从树上落下,漫天飞舞,整个世界似乎突然都变成了红色,让人陶醉……一声尖叫打断了他的美好憧憬。
他定睛一看,一个小孩满脸恐惧,眼泪是飞流直下三千尺。
小孩的母亲闻声而来,一把把孩子抱到怀里,不停地安慰,好不容易才把小孩的眼泪抵御在了最后防线。
她抬头一看,突然看见了打鱼人,也大吃一惊,吓得一下坐在了地上。
打鱼人不知所措,全身上下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我是小偷还是强盗?他们竟如此害怕,真是莫名其妙!然后又用无助的目光看着这队母女,好久好久,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母亲终于大胆地问道:“你……你……从哪里……哪里来的?” “我就是沿着那个洞口而来啊。
”渔人用手指指着远方的一个洞口说道。
转眼一看,却只见疑惑的目光和一头雾水的神情。
打鱼人不得不重头到尾,一点一滴地将事情叙述了一遍。
说得口干舌燥,这个妇人便邀请渔人到家中,并杀鸡拿酒给他吃喝。
这时,所有人都听说这个消息了,于是都赶了过来,渔人乘此时机,问道:“这是什么地方?怎么如此美丽?”一个长者答道:“我们的老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便率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就隐居在里面,再也不出去了。
也不知现在秦朝怎么样了?”渔人楞了楞:“秦朝早已灭绝了,现已是东晋时期了。
”百闻不如一见,若不是亲眼所见,有何人相信这世上竟有人不知道有汉朝,更别说魏晋了。
桃花源记续写现代文

桃花源记续写现代文导读:桃花源记续写现代文【篇一】就这样,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桃花源一如既往的太平,无人问津。
但随着社会的逐渐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景区的点点绿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
人们将目光放到了无人问津的桃林深处。
桃花源即将面临一场不可小视的洗礼。
不再像先人一般寻向所志,他们有了更准确、更精密的仪器去寻找这桃林深处的新意。
只怪这片桃林太过茂盛,参天蔽日,给他们带来了不少麻烦,各种仪器没有施展之处,他们像野兽一般暴怒,手中的斧刀疯一样的朝桃树根砍去。
自然终究还是敌不过残忍人类的力量。
一片片桃树就地倒下,土地露出了心酸的猩红色,它在哭泣,在无声地哭泣。
野蛮贪婪的人类终于找到了这世外桃源的入口,就像先人记载的一样,仿佛若有光,初极狭,才通人。
没有人愿意再等待,不远的面前将会是他们期盼、渴望已久的“精神世界”,一步一步地向前走,一步一步距离的减少。
拉开面前的绿藤,本想像这是一片欣欣向荣、男耕女织、环境优美、和谐美满的画面,可眼前这一幕令所有人都震惊不已:跟前是一片凌乱的田地,农作物到处都是,被糟蹋的不成样子;不远处大树下更是一片狼藉,桌子椅子翻倒在地;条条交错的田间小路胖的'草儿不在整齐有序,杂乱无章的样子让人无法接受……这里真的是他们一直在寻找的世外桃源吗?死一般的寂静打破了当时的尴尬,他们失望的离去。
但他们绝没有罢休,他们在这里留下监视器,他们渴望了解这里发生的一切。
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切的罪魁祸首竟是桃花源的人们。
他们一个个无神的双眼令人心寒,所有人像是被控制了一般,不惜一切代价的毁掉曾经属于他们的一切。
显示屏幕前的人类傻眼了,为什么要毁掉自己的家园?人们陷入了沉思……没有人愿意自己的家园被毁灭,但更没有人能接受自己的家园被侵占、被践踏!桃花源的人们正是因为这点,忍痛亲手毁掉了它,让它能存有仅有的一点尊严。
自那以后,没有再关于桃花源的消息。
消失得无影无踪桃花源的人们也许现在过得更好更逍遥自在,没有提心吊胆的战乱,没有令人惶恐的侵占……桃花源记续写现代文【篇二】天高云淡,秋高气爽,耳畔除了那整齐的叔步伐声再无其它,天空偶有几片白云飘过,却也显得寂寞。
《桃花源记》续写范文

《桃花源记》续写范文《桃花源记》续写范文《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下面给大家分享《桃花源记》续写作文,一起来看看吧!《桃花源记》续写一:晋孝武帝统治之时,一个捕鱼人因迷失方向,而错投桃花林。
说来真是“事有凑巧,物有偶然”,这一错投,却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
渔人漫步在桃花园,眼观四面,耳听八方——一颗颗桃花树似迎宾一般站得整整齐齐,那盛开的桃花喜笑颜开。
微风一吹,仿佛在与桃花细语。
一瓣瓣桃花从树上落下,漫天飞舞,整个世界似乎突然都变成了红色,让人陶醉……一声尖叫打断了他的美好憧憬。
他定睛一看,一个小孩满脸恐惧,眼泪是飞流直下三千尺。
小孩的母亲闻声而来,一把把孩子抱到怀里,不停地安慰,好不容易才把小孩的.眼泪抵御在了最后防线。
她抬头一看,突然看见了打鱼人,也大吃一惊,吓得一下坐在了地上。
打鱼人不知所措,全身上下仔仔细细地检查了一番:我是小偷还是强盗?他们竟如此害怕,真是莫名其妙!然后又用无助的目光看着这队母女,好久好久,时间仿佛凝固了一般,母亲终于大胆地问道:“你……你……从哪里……哪里来的?”“我就是沿着那个洞口而来啊。
”渔人用手指指着远方的一个洞口说道。
转眼一看,却只见疑惑的目光和一头雾水的神情。
打鱼人不得不重头到尾,一点一滴地将事情叙述了一遍。
说得口干舌燥,这个妇人便邀请渔人到家中,并杀鸡拿酒给他吃喝。
这时,所有人都听说这个消息了,于是都赶了过来,渔人乘此时机,问道:“这是什么地方?怎么如此美丽?”一个长者答道:“我们的老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便率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世隔绝的地方,从此就隐居在里面,再也不出去了。
也不知现在秦朝怎么样了?”渔人楞了楞:“秦朝早已灭绝了,现已是东晋时期了。
”百闻不如一见,若不是亲眼所见,有何人相信这世上竟有人不知道有汉朝,更别说魏晋了。
于是渔人将自己所知道的事全部告诉了那些桃园人,他们叹了叹气,或许是为世间的动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而感到伤感痛惜吧。
桃花源记续写(通用15篇)

桃花源记续写(通用15篇)桃花源记续写(通用15篇)《桃花源记》艺术构思精巧,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
采用虚写、实写相结合手法,也是其一个特点。
增添了神秘感。
一起来看看桃花源记续写,欢迎读者参考!桃花源记续写篇1渔人听后,满口答应。
提着村里人相赠的礼物走出山洞。
湖水很平静,静得很不真实,一阵风吹过,湖面泛起了一丝涟漪,像一颗巨大的绿松石,神秘而又美丽,望着湖面,竟有一丝想跳下去的冲动。
渔人使劲甩了甩头,立刻上了脚边的船,摇桨离开。
回去的路上,依然是百米桃林,只是短短几天时间,树上竟结出了青涩的果子,果子的颜色有些怪异,碧绿中透着一点点死灰,不仔细看是看不到的。
渔人飞快地划着桨,心里盘算着如果把世外桃源告诉本郡太守,赏钱定是少不了。
孰不知一只大鸟从头上飞过去,到了山洞前的那片湖上,竟直直地掉了下去,连声哀鸣也没来得及发出。
渔人突然想起什么,把村人相送的鸡杀掉,沿路在河边洒上鸡血作为标记。
到了郡上,渔人找到郡太守,说明来意。
那位做官的人一听,立即派遣几十人前往渔人所说的桃花源。
如果真找到这么个地方,皇上一定封赏,说不定还能捞到不少油水,皇上也会重用他,跑点远路也值了。
可万万没料到,一行人在渔人的带领下找了半月也没找到什么桃花源,做的标记也早被雨水冲刷掉了。
更奇怪的是他们粮食刚刚耗尽的那一天,整个船队被一个滔天巨浪掀翻,只是一条二十几米的河,是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浪的。
太守死命抓住两块木板,这才没有沉下去,只有几个水性好的没有受伤。
这件事很快就在京城内传开,不少人听闻也前往寻找,最终无果而返。
那渔人呢,被太守命人打了六十大板,在大牢里吃尽了苦头。
后来太守觉得不够解气,又把渔人发配到边疆去过那种命悬一线的战地生活了,而桃花源就成为了一个无法证实的传说。
桃花源记续写篇2渔人划着船沿着小溪向前行去,忽然,他瞪大了双眼,从船上站了起来,向前方望去。
前面有一排排的桃花树,中间没有别的杂树,地上芬芳的青草看上去青翠欲滴,从树上落下的朵朵繁花鲜嫩美丽。
桃花源记续写现代文

桃花源记续写现代文桃花源记续写现代文桃花源记续写现代文1上回说到:武陵渔人巧遇世外桃源,在其间停数日,然回武陵郡,忘桃源中人之忠告,欲禀太守之,于来太守府也。
府前守兵甲:来者何人?所为何事?答之:吾乃武陵平民,有要事告之太守大人,望且通报而谢之。
府前守兵乙:太守大人近日忙于公务,时间紧也。
尔等不可多加拖延。
吾已通报,汝自前行。
渔人:余谢之。
渔人到府中,见太守,于禀之:大人,余近日发现一世外桃源,乃前朝遗民之处所,吾不敢自断,特来见大人,望且定夺。
太守:武陵郡竟有此事,汝可领吾手下一探究竟?渔人:谨遵大人吩咐。
太守“:如此甚好。
约一炷香之时,渔人与数十官兵一同出发,只见路上寂静非常,凄凉无比,两旁树木直冲云霄,遮天蔽日,实为罕见,官兵见之,无不心生寒意,忽,一官兵摔于路边之石上,足断,不得已,兵头差两兵抬之回营,余下之人继走。
众人来到桃源进口,渔人找到所标之记号,不甚欢喜,遂领众人随记号而走,走之久也,却不曾见一人,反似两旁树林阴翳,看似平常,却暗藏杀机,一官兵触碰周边竹子,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整片竹林摇来摇去,似是竹林机关也。
官兵四处逃跑,个个面带恐惧之色。
待停下来时,渔人四处张望,所剩官兵为数不多也,不禁仰天长啸,以诉心中之伤,渔人与其余下官兵继前行,忽见前面地势开阔,鸟语花香,一副美好景象,以是到了桃源,一官兵不甚欢喜,却忽掉下万丈深渊,崖底绝声,待到仔细一看,石碑上狂草之字:断肠崖。
渔人不甚恐慌,迅走之。
再前行,只见前方无路可寻,只见一木桥,长达百米,似无尽头,渔人、官兵路无可选,于上桥前行,桥到尽头,众人下之,木桥突自断而毁,前出无路,后桥自断,只见忽然间风云变色,电闪雷鸣,瓢泼大雨,骤然而至,岂入万山丛岭无人之处,余人皆不知如何是好也,只得仰天独自无语耶。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桃花源记续写现代文2就这样,度过了漫长的岁月,桃花源一如既往的太平,无人问津。
但随着社会的逐渐进步,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越来越高,各地景区的点点绿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
续写桃花源记作文三篇

续写桃花源记作文三篇第1篇:续写桃花源记作文三篇续写桃花源记作文【篇一】上回说到:武陵渔人巧遇世外桃源,在其间停数日,然回武陵郡,忘桃源中人之忠告,欲禀太守之,于来太守府也。
府前守兵*:来者何人?所为何事?答之:吾乃武陵平民,有要事告之太守大人,望且通报而谢之。
府前守兵乙:太守大人近日忙于公务,时间紧也。
尔等不可多加拖延。
吾已通报,汝自前行。
渔人:余谢之。
渔人到府中,见太守,于禀之:大人,余近日发现一世外桃源,乃前朝遗民之处所,吾不敢自断,特来见大人,望且定夺。
太守:武陵郡竟有此事,汝可领吾手下一探究竟?渔人:谨遵大人吩咐。
太守:如此甚好。
约一炷香之时,渔人与数十官兵一同出发,只见路上寂静非常,凄凉无比,两旁树木直冲云霄,遮天蔽日,实为罕见,官兵见之,无不心生寒意,忽,一官兵摔于路边之石上,足断,不得已,兵头差两兵抬之回营,余下之人继走。
众人来到桃源进口,渔人找到所标之记号,不甚欢喜,遂领众人随记号而走,走之久也,却不曾见一人,反似两旁树林*翳,看似平常,却暗藏杀机,一官兵触碰周边竹子,却牵一发而动全身,整片竹林摇来摇去,似是竹林机关也。
官兵四处逃跑,个个面带恐惧之*。
待停下来时,渔人四处张望,所剩官兵为数不多也,不禁仰天长啸,以诉心中之伤,渔人与其余下官兵继前行,忽见前面地势开阔,鸟语花香,一副美好景象,以是到了桃源,一官兵不甚欢喜,却忽掉下万丈深渊,崖底绝声,待到仔细一看,石碑上狂草之字:断肠崖。
渔人不甚恐慌,迅走之。
再前行,只见前方无路可寻,只见一木桥,长达百米,似无尽头,渔人、官兵路无可选,于上桥前行,桥到尽头,众人下之,木桥突自断而毁,前出无路,后桥自断,只见忽然间风云变*,电闪雷鸣,瓢泼大雨,骤然而至,岂入万山丛岭无人之处,余人皆不知如何是好也,只得仰天独自无语耶。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续写桃花源记作文【篇二】话说这渔人出了桃花源,沿溪而下的时候,脑袋里就盘算着:我既然寻得了这一群深山之人,又是秦朝之后,如果禀报给太守,太守念我忠于晋朝定会给我不少的赏银。
桃花源记续写作文4篇

桃花源记续写作文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桃花源记续写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桃花源记续写作文1话说这渔人出了桃花源,沿溪而下的时候,脑袋里就盘算着:我既然寻得了这一群深山之人,又是秦朝之后,如果禀报给太守,太守念我忠于晋朝定会给我不少的赏银。
主意已定,渔人在沿途的桃花林中做了些许标记,又留心了四处的景致,心中更是得意,仿佛那白花花的银子已经到手。
可他不知道,在暗处,有一个人惊出了一身冷汗:村中智者之言果不其然,此人贪得无厌,在受了村中人热情款待后既然还妄图利用他们讨得赏银,幸好自己被派出暗中跟踪,不然村中的事可就要泄露了。
刚想上前将那奸人一举拿下,这人心中陡然一转,何不让他去禀报,再来个自食恶果。
这位智勇双全的村中汉子,用草叶将渔人所作的标记如数遮掩,不留丝毫痕迹,然后又不动声色的跟在渔人身后。
身上的衣服是村中的巧妇仿着渔人的衣服制的,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此人便跟随渔人来到一座府邸前,见渔人进去后不久,便有一大队人马跟随渔人来到那条溪边。
但渔人无论如何都找不到明明标识的很清楚的标记,不知该带领他们往何处去了。
太守手下的士兵一看渔人根本找不到桃花源的方位,以为他在欺骗太守,便把他暴打一顿,拿走了渔人从太守那得到的赏银,愤愤的走了。
跟随而至的村中汉子看到眼前的一幕,心中大喜,连忙撑船回到了桃花源。
村中闻此人归来,群聚,听此人将事情经过娓娓道来。
心中大惊后分外叹惜,自此识外界之人心机深重,故下定决心,堵塞了与外界的唯一通道。
希望这之后再没有外界之人来此打扰。
但南阳人刘子骥自持品德高尚,愿往之,与桃花源中的人共享平静的生活,谁知还没启程就病逝于榻中。
迷信之人便传言,那传说中的桃花源会诅咒想要前往的'人。
自那之后,再无人妄图寻得这仙境般的世外桃源,故世外桃源之地倒也得了清净,又是一代一代自给自足的生活下去了。
关于《桃花源记》的续写

关于《桃花源记》的续写《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一起来看看《桃花源记》的续写,欢迎读者参考!篇一:关于《桃花源记》的续写话说北宋年间,湖南武陵郡(今常德市)有一位秀才,姓白名易生,年方十七岁,自幼好学,胸藏万古史,腹蕴五车书,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所不精。
自诩白居易再生,常常和一帮文人墨客吟诗作对,好不快活。
可惜这白易生打小父母双亡,家庭一日日败落,只好跟着哥嫂度日,原许了名门望族柳家二小姐为妻,也无钱可娶,他倒也不着急,只是饮酒作诗,逍遥自在,还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不如趁早人家想飞哪儿飞哪儿去。
”这日白易生不知怎的和几个朋友起了争执,一口咬定陶渊明所说的桃花源存在世间,只是无人能找到而已。
他的朋友对他一阵奚落:“呵呵,要是有,早就有人发现了,为何过了这么多年也没听人提过?”白易生不服气,说他小时候有一回任性,和自己的仆人曾划船到了很远一个地方,那里满是桃花,可惜第二天又找不到了,后来才知道,那应该就是陶渊明提到的桃花源。
友人更是一阵大笑:“哈哈,白兄,是不是你的酒喝高了,扯得越来越远了。
”遂一哄而散,各忙各的去了。
白易生为朋友的不信任越想越气,直生了半日闷气,后来租来一条小船,顺着记忆中那条小溪向前划去。
小溪左拐右拐,仿佛无尽头的样子,白易生渐渐迷了路,已分不清东南西北,只好顺着溪水流的方向而去。
此时夕阳西下,照得溪水波光粼粼,煞是好看,眼看天色已晚,白易生打算明日再寻,正要把船调头,一晃眼,依稀看见前方一片绯红。
白易生连忙快速向前划去,越往前越惊喜,只见岸两边数不清的桃树林立,时值春日,桃花朵朵盛开,似云如霞,鲜艳无比,随着微风吹来,瓣瓣桃花纷纷落下,像下了一场场花瓣雨,地上落花缤纷,仿佛在青草地上铺上了粉红色的锦缎。
白易生依稀记得小时候好像走到这里,就返回了。
伴着花香阵阵,白易生划到了溪水的尽头,桃花林也随之到头,面前是一面仿佛被斧头随意削砍的悬崖绝壁,显得参差不齐,白易生随着山壁左右走动查看,看是否能攀爬上去,忽然他发现,山壁上有一个洞口,一只燕子呼一下飞了进去,好长时间都没有出来,正在诧异间,呼啦一下飞出了一群燕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源记的续写
在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我们有幸欣赏到了世外的清闲平适,感受到了自然和谐的社会之美,与渔人一起经历了这场奇妙之旅。
但我们或多或少会羡慕渔人,竟如此幸运地走进这个天府之国,而同时也产生许多个问题:渔人为什么要离开桃源,那里不是人间仙境吗?渔人为什么“不守信用”把他的经历告知太守?为什么渔人再访桃花源时找不到记号而迷了路……那么,现在就让“知道”记者乘坐时光机,回到过去,为我们拨开迷雾吧!
很快,“知道”记者找到了渔人……
知道:你好!我是一位未来世界的记者,在得知你的“奇遇”之后,很想为你做一个专题报道,你可以接受请求并配合我回答我的问题吗?
渔人(顾不得疑惑,只想快点诉说自己的故事):好啊,求之不得呢!
知道:请问,桃花源是个如此令人向往的人间仙境,为什么你停留几天就离开了呢?
渔人:其实,我也不想离开,但我的家人还在等我,我实在不能丢下他们,他们需要我。
虽说我们的生活很艰苦,但我们的家毕竟是我辛勤劳动构建起来的,那间房子也有很多回忆。
虽然那里不如桃花源里民风淳朴,让我无忧无虑,但我的生活已经让我很满足了。
至少我还没有被这个黑暗社会残害。
知道:哦,那么,故事中村人不是告诉过你“不足为外人道也”吗?你为什么还要把此事告诉太守,还让他派人前往呢?
渔人:太守是一位清正廉洁的父母官,也正因为这样,他“得罪”了不少贪官污吏,所以被陷害,不久就要被革职返乡了。
我担心他会受到迫害,正好又发现
了桃源,所以就……本来我想告诉了村民关于太守的事之后,他们一定会谅解并接受太守的,可惜没有找到桃花源。
太守已经逝世了,但令我仍不能明白的是,那些记号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天消失?在我离开后那几天,天气变化是不可能销毁记号的啊!
为了找到答案,“知道”记者利用GPS定位系统找到桃源,几经周折来到桃源村,也向村民们说明了事况。
他们这才恍然大悟。
听到那位素未谋面的太守已去世,他们痛感惋惜:“我们当时害怕暴露了住处,就悄悄跟着渔人出了洞口,果真发现他做了记号,因为担心他心怀不轨,所以就在他走远以后,把他做的记号全部抹去了。
可没想到他是要救人呀!都怪我们只想到自己,牺牲了一位难得心怀人民的好官啊!我们对不起渔人,对不起太守啊!”
真相终于大白,误会也得以解释,相信这个古老的故事总能教会我们某种善良与信任。
12中初二: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