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颂》教案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通用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通用5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篇1课时计划20xx年上期总第课时计划课时第课时课题:黄河颂教学内容:《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能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

教学语言诗意化,环节紧凑,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以读启悟,品读诗歌。

学习目标: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3、体会诗歌蕴含的浓烈的爱国热情,培养爱国情怀。

重难点及策略:调动学生情感,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设计: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

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并背诵诗歌。

以诗歌第二节的关键词分析来深入理解诗歌。

教学资源与教具: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营造氛围(1)、师:生生不息的中华民族啊!长城是静脉,黄河是动脉。

黄河,伟大的母亲河!(2)、学生欣赏。

黄河奔腾不息的画面。

师(配画音):这就是的黄河!这就是勇往直前的黄河!这就是孕育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黄河!(3)、师:1938年,日本的铁蹄肆意践踏我国领土,黄河危在旦夕,中华民族危在旦夕。

当抗日的烽火燃遍中国大地时,华夏民族的优秀儿女啊!带着黄河的英雄气魄,投入了抗日战争的滚滚洪流之中。

板书:黄河颂。

二、欣赏《黄河颂》,感受激情1、师:黄河颂,是黄河的颂歌,是时代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的颂歌,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坚忍不拔、永往直前的颂歌。

让我们来欣赏一曲黄河的深情颂歌。

(听录音磁带。

)2、师:同学们,欣赏了《黄河颂》,老师的胸中也激越澎湃呀!我也要高歌一曲,你们觉得老师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呢?明确:激昂、雄健、悲壮!3、教师配乐诗朗诵。

《黄河颂》教案优秀6篇

《黄河颂》教案优秀6篇

《黄河颂》教案优秀6篇初中七年级语文《黄河颂》精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深入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和网站。

学生-----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影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歌声。

教学过程:(一)引入(教师引导):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

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颂》(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得—《黄河颂》的相关知识(光未然、洗星海、《黄河大合唱》、抗日烽火),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个体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

1. 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酝酿感情,自由节选文中几句或一节,给全班同学诵读。

3. 自我评价,品味课文中的语言。

(教师设疑:你在刚才的朗读中注意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地方或哪些词句不够满意,为什么?)4. 学生相互质疑,也可师生相互质疑,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5. 全班评议首轮诵读最佳者,予以鼓励。

注教师对于学生:朗诵要求无需过高,对课文的理解要求也无需过深,相信学生的感悟能力,把握住情感的基调、理解的基本方向即可。

教师在此可以做出调整性的解答:一,语调激昂、感情豪迈。

二,重音所处的词:奔向、劈成、摇篮、屏障、臂膀……(无需求全)(三) 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朗诵1,鼓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设计多种形式合作朗诵例如:人员数量的搭配------二人组、三人组、四人组、男女混合组……歌词篇幅的选择------全文、一小节、甚至一两句。

《黄河颂》教案3篇

《黄河颂》教案3篇

《黄河颂》教案3篇《黄河颂》教案篇1教学目标:1、语言智能发展目标(1)能通过课文的学习,感受伟大的民族精神和强烈的爱国感情。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和准确地表达自己的心理感受。

(3)能初步学会运用英特网和图书馆搜集黄河相关的资料,并做初步的整理。

2、音乐智能发展目标(1)通过倾听《黄河大合唱》组乐,特别是课文部分《黄河颂》,感受音乐所表现的感染力。

3、人际关系智能发展目标(1)通过小组交流或信息共享来增进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教学设想:《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__气势磅礴,直抒胸臆,读来琅琅上口,使人受到无尽的感染。

所以本课教学应以学生诵读为主,从诵读中领会它的思想内容,体会它的情感,发展学生的多元智能。

重点感悟诗歌的第二节。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与黄河相关的资料。

2、教师准备《黄河大合唱》各个部分的mp3音乐和课文录音及黄河景色的图片。

教学课时:一课时授课年级:七年级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1、播放《黄河大合唱》组乐2、同时黄河景色图片联播(以这种方式导入是为了渲染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发展音乐智能。

)二、话说黄河古往今来,黄河以其雄壮的气势,奔腾在中国大地上,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

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

在学习课文之前同学们先七嘴八舌地说说自己课前搜集到的黄河的相关资料,3分钟后每组推选1人小结你组搜集到的资料。

(既是对搜集的资料的一次整理,也是借此对搜集资料的方法技巧的一次交流,更是对团队协作的人际交往智能的一次锻炼)三、多角度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

1、教师范读或听课文录音初步感悟。

2、学生自由练习朗读进一步感悟,并用一句话概括__的中心及作者的情感。

3、学生齐读再进一步感悟。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通过反复地朗读,既增进了对诗歌所表现的强烈的感情有一个丰富的感性体验,也是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的语言智能的一次锻炼)四、欣赏质疑1、解题。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三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黄河颂》教案【三篇】
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这首诗歌,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 诗人一样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 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 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剧本》《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2、创作背景 《黄河颂》是抗日战争时期, 交响乐《黄河大合唱》中一首独唱歌曲的歌辞, 作者的创作意图是希望在抗日战争时期, 激发 起人民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誓死保卫家园的民族意识. 虽然其创作年代已与我们相去甚远, 但那奔放,豪迈,铿锵有力的诗句和强 烈的情感, 至今读起来仍然能引起我们的共鸣, 唤起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的自豪感. 三、解题: 本文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最关键?(抓住“颂”字) 四、读课文,疏通字词障碍。
我的问题: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教师评价:
《黄河颂》问题生成——评价单 设计者:朱晓娟 学校:北郭中学 姓名: 班级:
各位同学,请根据预习内容,在单位时间内进行系统思考后,认真完成下列题目,并在小组内充分交流,经过合作探究
后,准备多元化展示。
问题一、语言体味: 1、“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想想看,“劈”字好在哪里?能否换成“分”? 2、“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在你这儿发源。你认为把黄河比作“摇篮”好吗? 3、“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你怎样看待作者在文章最后反复吟诵这句话的意图? 问题二、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2、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 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问题三、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问题四、如何把握《黄河颂》语言上的特点? 问题五、1、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2、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六、请写出本文表达的主题思想? 拓展题 你平时了解历史典故吗?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写出下列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 (1)卧薪尝胆 (2)三顾茅庐 (3)负荆请罪 (4)破釜沉舟 A 古战场: B 历史人物( 1) 小组评价: 2) (3) 教师评价: (4) ( 《黄河颂》问题训练——评价单 设计者:姬秀珍 学校:方井小学

《黄河颂》教案模板8篇

《黄河颂》教案模板8篇

《黄河颂》教案模板8篇《黄河颂》教案篇1【教学依据】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

《黄河颂》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__。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一、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如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要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地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

三、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很好的朗读课文,教学时应继续注重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反复朗读,自行领会文意,培养语感。

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整体感受,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

《黄河颂》是著名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的现代诗来读。

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与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__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

因此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新课程中强调教师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

根据《黄河颂》的特点,设计本课的教学时,可从朗读训练,培养语感,整体领会文意的角度出发,激发并强化学生的朴素的爱国情感。

本案例设计了四个活动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

首先以“黄河知识知多少”,调动学生知识积累,了解黄河历史,同时可调动起学习情感;然后以“吟诵黄河诗作”完成本课的朗读训练任务,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反复体味诗歌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第三个板块中,注重从学生的理解感悟入手,让学生探究黄河精神的实质所在,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的各抒己见,更是富有时代气息,学生虽没有诗人的生活体验,但仍可从自己所处年代出发,明确新时代的青年应持一种怎样的人生观念;最后以“咏唱黄河歌曲”作结,强化了课文的情感,深入了学生的心灵。

《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教学目标篇一①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②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反复朗读,感知课文篇二1、请同学们听范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感情。

(《黄河颂》配乐朗诵)2、通过你对诗的理解,大声的有感情的自由朗读课文。

3、大家在充分领悟诗的情感基础上齐读全诗。

大家读的不错,如果想要读得再好一些,这就需要同学们深入了解课文,深刻领悟诗的内涵和意境。

《黄河颂》教案篇三教学目标:1、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文明、文化、灾难);了解一些抗日战争中中华儿女可歌可泣的英勇事迹。

2、通过自主学习,整体感知并把握诗歌内容。

3、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理解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的黄河形象,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4、欣赏《黄河大合唱》这部不朽的音乐作品,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5、综合探究,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保护母亲河,了解黄河的现状,加强环保意识,以行动保护汕头的母亲河——韩江。

教学重点: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歌词大意。

教学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在理解诗歌象征手法的基础上,感受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课时安排:两课时。

(课内一节时,课外一节时)教学用具:Authorware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内)一、导入新课并投影学习目标。

二、音乐欣赏:点击浏览图片并欣赏《黄河颂》。

(紧凑点击图片,进入较后一张时缓缓拉动文字框滚动条)三、作家作品介绍。

课堂练习。

(检查预习:重点字词的音、形、义)四、朗读。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教师范读。

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学生齐读。

五、独立思考、质疑探究:1、解题。

本课题目就是《黄河颂》,哪个词就是关键?(抓住“颂”字。

)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就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

《黄河颂》教案《黄河颂》教案四篇《黄河颂》教案篇1【教学构想】《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鄂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集第13课《黄河颂》。

《黄河颂》在体裁上是一首颂诗,着眼于“歌颂”,它的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因此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学生对这首歌词产生的时代背景大多有一定的了解,也有着朴素的爱国感情。

在教授这首诗的时候,教师应设法激发并强化这种感情。

教学时可充分利用CAI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直接诉诸视觉、听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

然后以读启悟,品读诗歌。

【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2.初步认识黄河在中华民族中的特殊地位。

3.品读歌词中的语言。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反复诵读,感受黄河雄壮的气魄和中华民族伟大坚强的精神。

难点: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准备]教师要深人认识关于黄河、《黄河大合唱》的知识,做好相关课件。

学生要寻找有关《黄河大合唱》的视听资料,聆听黄河大合唱中的豪迈歌声。

查找了关于黄河的地理知识、悠久的历史及文化精神的资料。

[教学步骤]一、导入师:同学们,当一个民族处于危急存亡的时刻,我们实在需要母亲河的召唤!当抗日烽火燃遍中华大地时,诗人光未然随军行进在黄河岸边。

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抗敌的战士,使他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于是,他向着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教师借助画面、音乐的力量,调动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轻声跟诵《黄河颂》。

学生展示自己课前的所了解的《黄河颂》的相关知识,了解《黄河颂》的写作背景。

)二、自主学习,自由诵读,初步品味歌词中的语言1.自由诵读《黄河颂》,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六年级音乐黄河颂教案(8篇)

六年级音乐黄河颂教案(8篇)

六年级音乐黄河颂教案(8篇)《黄河颂》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不忘过去,努力进取,为中华民族的腾飞贡献力量。

教学重、难点: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歌曲《保卫黄河》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知识画面)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

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多媒体课件展示问题)①解题。

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②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③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④“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⑤小结课文。

五、再朗读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

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六、作业布置:①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②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部分,并进行表演唱七、板书设计:教学后记:随着诗人行进在黄河岸边,感受黄河的气魄,回想着雄奇壮丽的山河,英勇的战士抗击敌人的气概,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

《黄河颂》给了学生一个了解先烈精神的机会。

《黄河颂》教案篇二学习目标1、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主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河颂》教案
南昌四中万燕飞
一、教学目标
1.加强朗读,提高朗读水平,在反复朗读中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体味歌词中澎湃激昂、动人心魄的民族感情,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请。

3.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通过揣摩、品味精彩语句,提高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理解诗意,体味情蕴。

三、教学难点
品味精彩语句,提高鉴赏能力。

四、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案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课前先播放《黄河大合唱》中的《保卫黄河》,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你们听一首歌,然后请你们告诉我这首歌的名字。

刚才老师播放的是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作曲家冼星海谱曲的《黄河大合唱》中的一首《保卫黄河》。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人们歌咏它,因为它古老,孕育了华夏五千年的文化;它沧桑,它与它的人民一起经历过抗争和苦难。

上个世纪,日本帝国主义入侵中国,民族危在旦夕,黄河以它磅礴的气势,激励它的儿女奔赴战场。

当时有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作的形象反映显示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诗人光未然也假如其中。

1938年,他与抗敌演出队的同志们来到黄河岸边,当他看到黄河激流澎湃的气势,激发了他胸中蕴蓄的诗情,于是创作了这组歌颂黄河、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为它谱曲,这组歌随后唱遍大河上下,激励中华儿女为祖国尊严而战。

诗共分八个乐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其中的第二乐章——《黄河颂》
二、初读诗歌体会情感
1.下面请同学们翻到第43页。

刚才,老师已经介绍了这首诗的作者和背景,下面我们进入第二个环节——初读诗歌体会情感。

首先我们要干什么?
(生)——扫清障碍。

请同学们看屏幕,请一位同学读一下。

然后大家齐读。

2.扫清了障碍,我们一起进入第二个环节——初读诗歌体会情感。

下面请同学们齐声朗读。

注意朗诵的要求:正确流畅、充满感情。

并思考一下这首诗歌写了什么内容。

(学生齐读)
3.很好。

请同学回答:读了这首诗后,你认为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是围绕题目中的哪个字来写的?
提示:颂。

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和伟大精神。

三、朗读鉴赏融入情感
1、下面我们来看这首诗是如何赞赏黄河的。

进入第三个环节——朗读鉴赏融入情感。

同学们发现没有,这首诗的开始有一段朗诵词,这段朗诵词放在这里有什么作用吗?老师朗读以下,同学们请思考。

提示:总起、概括。

提示了下面歌词要写的内容:黄河的英雄气魄和对它的赞歌。

(请同学具体说一说。


下面我们齐读,注意:概括下文内容的地方要重读,突出。

2、现在我们来看正文,请哪位同学告诉老师:你认为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饿英雄
气魄?哪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伟大精神?
提示:“我”到“劈成南北两面”;“啊,黄河”到“发扬滋长”。

3、大家能否用声音来表现黄河的英雄气魄呢?哪位同学来试试?下面我们来看歌词部分。

请一位同学朗诵一下歌词的第一部分。

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评价一下:哪里读得比较好,哪里处理得有欠缺?
提示:其他同学认真听,然后请你评价一下:哪里读得好,哪里处理得有欠缺。

提示:“望”字后要延长,因为它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后面是“望”的具体内容,延长可引起听者的注意。

哪些字词体现了黄河的豪迈气势?该怎样读?
齐读“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提示:奔:黄河的流速之快。

(语速也要快)
掀起:气势磅礴。

(声音要高亢一点)
九曲连环:蜿蜒曲折。

(声音要高低起伏)
劈成:有力、干脆。

(声音要短促、有力)
全班齐读。

4、第一部分诗人突出了黄河的雄伟气势,表现出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英雄气魄,第二部分是从“啊!黄河!”开始到“发扬滋长”,这部分诗人赞颂了黄河的伟大精神。

你认为哪个词最能表现黄河的精神,为什么?你又是怎样读的?
提示:这三句将这部分分成了三个层次,从三个角度歌颂、赞美黄河:
摇篮养育了中华民族(声音可低一些,摇篮要读得亲切一点。


屏障保卫了中华民族(声音比第一个要高一些,屏障要读得重一点。


伟大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声音最高,臂膀要读得有力一点,发扬滋长要读得声
音延长一点。


我们发现“啊!黄河!”这句反复出现了三次,这句话有什么作用?是否能用一样的语气读?
提示:在朗读时应该充满赞美之情,一个比一个声音高。

抓住三个词:摇篮、屏障、臂膀。

全班齐读。

5、诗人从望到颂,都围绕着黄河展开,结尾四句并没有写黄河,可否删去?为什么?
提示:不能。

因为:照应开头,首尾呼应。

内容是鼓舞斗志,发出号召,号召人民学习黄河精神。

总结:好。

我们通过朗读的方式理解了这首诗的主要内容,也明确了朗读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知道了,要理解诗歌的情感和品味诗歌,就一定要学会朗诵。

在诗歌的学习中,朗读和理解是不能截然分开的。

只有理解了这首诗,我们才可能读出它的情感和意蕴;只有在有声有色的朗读中,我们才能够体味出诗歌的万千内涵。

现在,请全班齐读。

看看经过点评、分析、理解,朗读水平有没有提高。

提示:读得不错,和第一次齐读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

请大家记住:学习诗歌,诵读是最重要的方法。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朗诵时配上音乐,以增强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这里,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盒配乐朗诵带,请同学们听一下,再一次感受一下黄河的雄壮气势以及诗中所激荡的昂扬气概和不屈的民族精神。

四、小组互动学科渗透
我想问一下同学们,除了配乐朗诵,还有没有其他的形式来表现诗歌所蕴涵的情感?
提示:这是歌词。

对,作曲。

下面,我请同学们来当一回小小作曲家,请同学们小组合作,给
这首歌词配上你们认为恰当的旋律,然后唱给大家听。

形式不限。

然后请同学上台表演。

很好,老师给同学们准备了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给这首歌词配的旋律,请同学们欣赏一下。

五、延伸拓展
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曾养育了无数的华夏儿女,它以它那澎湃的气势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为国效力。

今天的它怎样了呢?请同学们来看一个短片。

这就是今天的黄河。

由于黄河中下游森林、植被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严重,除了上游以外,黄河中下游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

在开封一段,由于泥沙沉积,黄河的河床已经高出开封市十来米,成了一条地上河,时刻威胁着开封市民的生命和财产的安全,给两岸人民带来了忧患,成了一条肆虐的巨龙,再加上人们环抱意识淡,使得黄河污染严重,母亲河已不再是往日温和的模样。

可喜的是,人们现在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成立了保护母亲河的组织,呼吁人们爱护环境,还母亲河以本来面目。

今天,我们也在班上发起一个保护母亲河的倡议:请你当一位黄河小卫士,写几句话,呼吁大家来共同保护我们的母亲河——黄河,让它继续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奋勇向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