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电表的串联与并联

合集下载

第8讲-电路专题—(考情+知识+典例+真题)2021届上海物理高考专题复习讲解课件

第8讲-电路专题—(考情+知识+典例+真题)2021届上海物理高考专题复习讲解课件

R1
R2
U
A4
R3 A3
A5
R4
R5
新的基础概念: 1.外电路和内电路:电源外部的电路为外电路,外电路的电压称为外电压或路端电压;电源内部的 电路为内电路,内电路的电压成为内电压。 2.电源电动势:单位正电荷流过电源时非静电力做的功(即提供的电能)叫做电源的电动势。用E 表示,单位为V。电动势是标量。 如。 (1)电动势1.5V的物理意义是当1库正电荷从负极经内电路移动到正极时,能够把1.5J的其它形式 的能转化为电能电动势反映了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的大小。电压反映的是将电能 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能力。可见电动势与电压正好反映了两个相反方向的能量转化过程。 (2)电源的电动势仅取决于电源本身,与接入的外电路无关,与接不接入外电路无关。 (3)电源的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电源没有接入电路时其两极间的电压,等于内外电路的电压之和。 3.电源内部也是由导体组成的,因此也有电阻,叫电源的内电阻,简称内阻。符号:r 单位:Ω 物理意义:电源本身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内阻由电源本身特性决定,与外电路无关。 电源内电阻是纯电阻,电流流过电源时对电源做的功完全转化为内能。当电流过大,产生大量电热, 使电源温度升高,从而会损坏电源。
【答案】D
例5、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这表示该电池( ) A、能将1.5J的化学能转变成电能 B、接入电路工作时两极间的电压恒定为1.5V C、它存储的电能比电动势为1.2V可充电电池存储的电能多 D、将1C电量的电荷由负极移送到正极的过程中,非静电力做了1.5J的功 【答案】D
例6、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电源内部把正电荷从负极移到正极,非静电力做功,电能增加 B、对于给定的电源,移动正电荷非静电力做功越多,电动势就越大 C、电动势越大,说明非静电力在电源内部把单位正电荷从负极向正极移送做功越多 D、电动势越大,说明非静电力在电源内部把正电荷从负极向正极移送电荷量越多

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

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

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电路是电子设备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而串联与并联则是电路中常见的两种连接方式。

了解串联与并联的原理和应用,对于理解电路工作原理和进行电路设计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路中的串联与并联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一、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器或电子元件依次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电流通过每个元件都会依次流过。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在各个元件之间是相等的,而电压会分配给不同的元件。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见的串联电路的例子有家庭电路和电池串联电路。

在家庭电路中,多个电器通过电线依次连接在一起,共享同一个电流。

而电池串联电路中,多节电池按照正负极连接在一起,增加了电压输出。

串联电路的特点是:电流相同,电压分配。

二、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指将多个电器或电子元件同时连接在同一电路中,电流分配给各个元件,而电压在各个元件之间是相等的。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元件之间是相等的,而电流会根据元件的阻抗不同而分配。

我们常见的并联电路的例子有家庭电路中的开关并联以及并联电池充电器。

在家庭电路中,多个开关并联连接在一起,可以独立控制不同的电器。

而并联电池充电器则是将多个电池同时进行充电,提高充电效率。

并联电路的特点是:电流分配,电压相同。

三、串联与并联的应用串联与并联在电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合理设计和使用电子设备。

1. 串联电路的应用串联电路通常用于以下场景:- 在家庭电路中,串联电路可以实现对电器的分别控制和独立运行,提高用电的灵活性和效率;- 在电池组中,串联电路可以增加电压输出,提供更大的电压;- 在信号传输中,串联电路可以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处理。

2. 并联电路的应用并联电路通常用于以下场景:- 在家庭电路中,多个电器的并联连接可以实现电器的同时运行,提供更大的电流;- 在电池充电器、电源供应器等设备中,多个电池或电源的并联连接可以提高充电或供电效率;- 在通信系统中,多个电话、电脑的并联连接可以实现多个设备的同时通信。

九年级物理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知识精讲 上科版

九年级物理 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知识精讲 上科版

初三物理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上科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二. 知识地位:本节课是有关电流的知识及电流在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中的特点,是电学的基础,也是学好后面的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知识的前提,在中考中,一般与电压、电阻知识相联系,与欧姆定律及电功率结合密切,是中考的必考内容,题型多样。

三. 学习目标:1. 通过类比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流的单位。

2. 知道电流表的用途和符号,会将电流表正确接入电路,会正确选择电流表的量程和正确读数。

3. 理解串联电路各处电流的关系和并联电路的干路与支路电流间的关系。

【跨越障碍】一、电流我们知道,水管中的水流有大小,水流大,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水多,水流小,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水少。

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

导体中有电流时,就有电荷在导线中移动。

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越多,即电荷量越多,电流就越大。

电流①用电流(I)表示电流的大小。

②定义:把1秒内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量(Q),叫做电流。

④单位:在国际单位制里,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A)。

1安=1库/秒。

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

1安=1000毫安,1毫安=1000微安。

例1.有一只小灯泡,在半分钟内通过灯丝的电荷量为6C,求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

分析:可直接运用公式I=Q/t进行计算,各物理量一定要用国际单位。

解答:Q=6C,t=0.5min=30s根据电流强度的定义式得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强度是0.2A。

二、测量电流的仪表——电流表电流表的种类很多。

如有学生实验用的电流表和教学演示用的电流表。

从电流表的测量范围和使用的单位来分:有安培表、毫安表、微安表和灵敏电流表。

常用的电流表是以安培为单位的电流表,我们称其为安培表,它在电路图中的符号是:注意:①使用前,先要观察:确认是电流表;零刻线位置,量程;最小刻度值。

②读数时,应由量程确认最小刻度值后再从指针位置读出结果。

高中物理必修三教学讲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表的改装

高中物理必修三教学讲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表的改装

高中物理必修三教学讲义—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电表的改装[学习目标]1.掌握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并能进行有关计算.2.掌握小量程电流表改装成电压表和大量程电流表的原理,并能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知识进行有关计算.知识点1.串联电路:把几个导体或用电器依次首尾连接,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1甲所示.2.并联电路:把几个导体或用电器的一端连在一起,另一端也连在一起,再将两端接入电路的连接方式,如图乙所示.图13.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特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流关系各处电流相等,即I=I1=I2=…=I n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I=I1+I2+…+I n电压关系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压之和,即U=U1+U2+…+U n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即U=U1=U2=…=U n电阻关系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阻之和,即R=R1+R2+…+R n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1R=1R1+1R2+…+1R n4.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结构(1)小量程电流表G(表头)的三个参量(2)电表改装原理①电压表改装:将表头串联一个较大电阻,常被称作分压电阻,如图2所示.图2②电流表改装:将表头并联一个较小电阻,常被称作分流电阻,如图3所示.图3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并联电路干路上的电流一定比通过某一支路的电流大.(√)(2)电路中电阻的个数越多,电路的总电阻越大.(×)(3)多个电阻串联时,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总电阻也随之增大;多个电阻并联时,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总电阻将减小.(×)(4)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的阻值成正比,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5)若将电阻串联在电流表上改装成电压表后,增大了原电流表的满偏电压.(×)(6)若将电阻并联在电流表两端改装成电流表后,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流表两端的电压相等.(√)2.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R1=10 Ω,R2=20 Ω,R3=30 Ω,S断开时,A、B两端的总电阻为________ Ω,S闭合后,A、B两端的总电阻为________ Ω.图4答案3022重点探究一、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导学探究1.如图5所示,三个电阻组成串联电路图5(1)若R1=R2=R3=R,则此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总为多少?(2)若R1<R2<R3,每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由小到大如何排序?答案(1)由于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电阻之和,则R总=R1+R2+R3=3R.(2)由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得U1 R1=U2R2=U3R3又由于R 1<R 2<R 3,则U 1<U 2<U 3. 2.如图6所示,三个电阻构成并联电路.图6(1)若R 1=R 2=R 3=R ,则此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 总为多少? (2)若R 1<R 2<R 3,流过每个电阻的电流由小到大如何排序? 答案 (1)由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倒数之和得 1R 总=1R 1+1R 2+1R 3=3R , 解得R 总=R 3.(2)由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得 I 1R 1=I 2R 2=I 3R 3又由于R 1<R 2<R 3,则I 3<I 2<I 1. 知识深化1.关于电压和电流的分配关系:(1)串联电路中各电阻两端的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即U 1R 1=U 2R 2=…=U n R n =UR 总=I .(2)并联电路中通过各支路电阻的电流跟它们的阻值成反比,即I 1R 1=I 2R 2=…=I n R n =I 总R 总=U .2.串、并联电路总电阻的比较串联电路的总电阻R 总并联电路的总电阻R 总不 同 点n 个相同电阻R 串联,总电阻R总=nRn 个相同电阻R 并联,总电阻R 总=R nR 总大于任一电阻阻值R 总小于任一支路电阻阻值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串联时,总电阻接近大电阻一个大电阻和一个小电阻并联时,总电阻接近小电阻相同点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其中任一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如图7所示电路中,已知R 1=5 Ω,R 2=12 Ω,电压表示数为2 V ,电流表示数为0.2 A ,求:图7(1)电阻R 3的阻值; (2)A 、C 两端的电压值. 答案 (1)12 Ω (2)4.4 V解析 (1)R 2两端的电压U 2=I 2·R 2=0.2 A×12 Ω=2.4 V ,通过R 1的电流I =U 1R 1=2 V5 Ω=0.4 A ,R 3两端的电压与R 2两端的电压相同,U 3=U 2,通过R 3的电流I 3=I -I 2=0.4 A -0.2 A =0.2 A ,R 3的电阻为R 3=U 3I 3=2.4 V0.2 A =12 Ω.(2)U AC =U 1+U 2=2 V +2.4 V =4.4 V .针对训练1 (多选)如图8所示,R 1=2 Ω,R 2=10 Ω,R 3=10 Ω,A 、B 两端接在电压恒定的电源上,则( )图8A .S 断开时,R 1与R 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5B .S 闭合时,通过R 1与R 2的电流之比为2∶1C .S 闭合时,R 1与R 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1∶5D .S 断开与闭合两种情况下,电阻R 1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1 答案 AB解析 设A 、B 间电压为U ,S 断开时,R 1和R 2串联,R 1与R 2两端电压之比等于电阻之比,即为1∶5,R 1两端的电压为U6,选项A 正确;S 闭合时,R 3与R 2并联的阻值为5 Ω,R 1与R 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2∶5,R 1两端的电压为2U7,选项C 、D 错误;S 闭合时,通过R 2与R 3的电流相等,等于通过R 1的电流的一半,选项B 正确. 二、电表的改装导学探究 (1)小量程电流表有哪三个参量?三个参量之间有什么关系? (2)对于小量程电流表,其额定电压比较小,如何将该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3)对于小量程电流表,其额定电流比较小,如何将该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答案 (1)三个参量:内阻R g 、满偏电流I g 、满偏电压U g .U g =I g R g .(2)需将表头串联一个阻值较大的分压电阻,改装成大量程的电压表.(3)需将表头并联一个阻值较小的分流电阻,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知识深化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及其特点项目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压表V小量程电流表G改装成大量程电流表A电路结构R的作用分压分流扩大量程的计算U=I g(R+R g)R=UI g-R gI g R g=(I-I g)RR=I gI-I gR g电表的总内阻R V=R g+R R A=RR gR+R g使用并联在被测电路两端,“+”接线柱接电势较高的一端串联在被测支路中,电流从“+”接线柱流入有一电流表G,内阻R g=10 Ω,满偏电流I g=3 mA.(1)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应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是多大?(2)要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需要并联一个多大的电阻?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是多大?答案(1)990 Ω 1 000 Ω(2)0.05 Ω0.05 Ω解析(1)由题意知电流表G的满偏电压U g=I g R g=0.03 V改装成量程为0~3 V的电压表,当达到满偏时,分压电阻R两端的电压U R=U -U g=2.97 V所以分压电阻R=U RI g=2.970.003Ω=990 Ω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R V=R g+R=1 000 Ω.(2)改装成量程为0~0.6 A的电流表,当达到满偏时,通过分流电阻R′的电流I R′=I-I g=0.597 A所以分流电阻R′=U gI R′≈0.05 Ω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R A=R g R′R g+R′≈0.05 Ω.关于电表改装的四点提醒1.电表改装的问题实际上是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计算问题,只要把表头看成一个电阻R g即可.2.无论表头改装成电压表还是电流表,它的三个参量U g、I g、R g是不变的,即通过表头的最大电流并不改变.3.由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R V=R串+R g=nR g(其中n=UU g=UI g R g)可知,电压表量程越大,其分压电阻R越大,电压表内阻R V越大.4.由改装后电流表的内阻R A=R并R gR并+R g=R gn(其中n=II g)可知,电流表的量程越大,其分流电阻R并越小,电流表的内阻R A越小.如图9所示,有一个表头G,满偏电流I g=500 mA,内阻R g=200 Ω,将它改装为有1 A和10 A两种量程的电流表,则R1、R2的阻值各为多大?图9答案20 Ω180 Ω解析设I1=1 A,I2=10 A,则公共端与“1 A”端接入被测电路时,电阻R1和R2串联,再与表头内阻R g并联,由并联电路特点有(I1-I g)(R1+R2)=I g·R g代入数值可得R1+R2=200 Ω①当公共端与“10 A”端接入被测电路时,电阻R2与表头内阻R g串联,再与电阻R1并联,由并联电路的特点有I g(R g+R2)=(I2-I g)R1代入数值可得R2+200 Ω=19R1②联立①②解得R1=20 Ω,R2=180 Ω.针对训练2(多选)(2020·长沙一中期中)如图10所示,虚线框内为改装好的电表,M、N为新电表的接线柱.已知灵敏电流计G的满偏电流为200 μA,内阻为495.0 Ω,电阻箱读数为5.0 Ω.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可知改装好的电表()图10A.电压量程为1 mV B.电压量程为99 mVC.电流量程为20 mA D.电流量程为2 μA答案BC解析 灵敏电流计与电阻箱并联,此为电流表,M 、N 两端电压为:U =I g R g =200×10-6×495.0 V =0.099 V =99 mV电表电流量程为:I =I g +U R =200×10-6 A +0.0995.0 A =0.02 A =20 mA ,故B 、C 正确,A 、D 错误.考点一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一个电阻R 和一根电阻为零的理想导线并联,总电阻为零B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一定小于并联支路中最小的支路电阻C .在并联电路中,任意支路电阻增大或减小时,总电阻将随之增大或减小D .电阻R 和阻值无穷大的电阻并联,总电阻为无穷大 答案 D解析 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如果电阻R 与电阻为零的导线并联,则电阻R 被短路,总电阻为零,选项A 正确,不符合题意;由1R 总=1R 1+1R 2+…+1R n 知,并联电路的总电阻小于并联支路中的任一支路电阻,即小于其中最小的支路电阻,选项B 正确,不符合题意,选项D 错误,符合题意;多个电阻无论串联还是并联,任意支路电阻增大或减小,总电阻也随之增大或减小,选项C 正确,不符合题意.2.(多选)电阻R 1、R 2、R 3串联在电路中,已知R 1=10 Ω、R 3=5 Ω,R 1两端的电压为6 V ,R 2两端的电压为12 V ,则( ) A .电路中的电流为0.6 AB.电阻R2的阻值为20 ΩC.三只电阻两端的总电压为21 V D.电阻R3两端的电压为4 V答案ABC解析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得I=U1R1=610A=0.6 A,故A正确;根据欧姆定律得R2=U2I=120.6Ω=20 Ω,故B正确;电阻R3两端的电压U3=IR3=0.6×5 V=3 V,总电压U=U1+U2+U3=6 V+12 V+3 V=21 V,故C 正确,D错误.3.如图1所示电路中,电阻R1、R2、R3的阻值相等,电池两端电压恒定.那么开关S闭合后通过R2的电流是S闭合前的()图1A.12 B.23C.13 D.14答案 B解析设电池提供的电压为U,每个电阻的阻值为R.S闭合前,通过R2的电流I=UR1+R2=U2R.S闭合后,通过R2的电流I′=12×UR1+R2R3R2+R3=12×UR+0.5R=U3R,I′I=23,B项正确.4.(多选)(2020·重庆市涪陵高级中学月考)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通过R 1的电流是3 A ,已知R 1=4 Ω,R 2=15 Ω,R 3=10 Ω,则( )图2A .电路的总电阻是6 ΩB .通过R 2的电流是1.2 AC .ab 两端的电压是12 VD .ac 两端的电压是18 V答案 BC解析 电路中的总电阻是R =R 1+R 2R 3R 2+R 3=4 Ω+15×1015+10Ω=10 Ω,A 错误;通过R 2的电流是I R 2=I R 3R 2+R 3=3×1015+10A =1.2 A ,B 正确;ab 两端的电压是U ab =IR 1=12 V ,C 正确;ac 两端的电压是U ac =IR =30 V ,D 错误.考点二 电压表、电流表的改装5.(2020·聊城市期末)一只电流表的满偏电流I g =2 mA ,内阻R g =500 Ω,把它改装成量程为0~3 V 的电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需串联一个1 500 Ω的电阻B .需串联一个1 000 Ω的电阻C .需并联一个1 000 Ω的电阻D .改装后,电压表的内阻为1 000 Ω答案 B6.(2020·马鞍山第二中学期末)磁电式电流表(表头)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磁铁和放在磁铁两极之间的线圈,由于线圈的导线很细,允许通过的电流很弱,所以在使用时还要扩大量程.已知某一表头G,内阻R g=30 Ω,满偏电流I g=5 mA,要将它改装为量程为0~3 A的电流表,所做的操作是()A.串联一个570 Ω的电阻B.并联一个570 Ω的电阻C.串联一个0.05 Ω的电阻D.并联一个0.05 Ω的电阻答案 D解析将表头G改装成量程为0~3 A的电流表要并联一个电阻,要并联的电阻阻值为:R并=I g R gI-I g=5×10-3×303-5×10-3Ω≈0.05 Ω,故选D.7.(多选)某电流表的内阻为R g,满偏电流为I g,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流表也可以并联在电路中测电压,只是量程较小,U g=I g·R gB.如果串联一个阻值为nR g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为最大电压是(n+1)I g R g的电压表C.如果并联一个阻值为1n-1R g的定值电阻,就可以改装为最大电流为nI g的电流表D.在电流表两端并联一个小电阻将电流表改装成一个较大量程的电流表,通过原电流表的最大电流将增大答案ABC解析已知内阻的电流表可以当电压表用,电压可以通过欧姆定律计算出,U g=I g·R g,故A正确;电流表串联一个阻值为nR g的定值电阻后,该定值电阻的最大分压为U′=I g·nR g,则改装后电压表的最大电压为(n+1)I g R g,故B正确;给电流表并联一个阻值为1n-1R g的定值电阻后,根据并联分流原则,该电阻能分得的最大电流为(n-1)I g,则改装后电流表的最大电流为nI g,故C正确;电流表改装成大量程的电流表后通过原电流表的最大电流不变,故D错误.8.(2020·湖南长郡中学期中)如图3所示是一个双量程电流表.已知表头的内阻R g=1 000 Ω,满偏电流I g=1 mA,电阻R1=50 Ω,R2=200 Ω,则使用A、B两个端点时,电流表的量程为()图3A.0~8 mA B.0~50 mAC.0~12 mA D.0~25 mA答案 D解析使用A、B两个端点时,当表头达到满偏电流时,电路中的总电流为I=I g+I g R g+R2R1=1 mA+1× 1 000+20050mA=25 mA,故电流表的量程为0~25 mA,D正确,A、B、C错误.9.如图4所示,当a、b两端接入100 V的电压时,c、d两端电压为20 V,当c、d两端接入100 V的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50 V,则R1∶R2∶R3等于()图4A.4∶2∶1 B.2∶1∶1C.3∶2∶1 D.8∶4∶3答案 A解析据题意可知,当a、b两端接入电压时,c、d两端电压为R2两端电压,即UR1+R1+R2·R2=U cd,代入数据可得:R1=2R2,当c、d两端接入电压时,a、b两端电压为R2两端电压,即UR3+R3+R2·R2=U ab,代入数据得:R2=2R3,所以R1∶R2∶R3=4∶2∶1.10.(多选)(2021·福建龙岩六校期中联考)将两个相同的表头分别改装成A1(0~3 A)和A2(0~0.6 A)两个电流表,把两个电流表并联接入电路中测量电流,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5A.A1的指针半偏时,A2的指针也半偏B.A1的指针还没半偏时,A2的指针已经半偏C.A1的读数为1.0 A时,A2的读数为0.2 AD.A1的读数为1.0 A时,干路的电流为2.0 A答案AC解析A1(0~3 A)和A2(0~0.6 A)是由两个相同的表头改装而成的,只是它们并联的电阻不同.当两个电流表并联时,加在两电流表上的电压相等,所以通过两表头的电流也相等,选项A 正确,B 错误;A 1的读数为1.0 A 时,A 2的读数应为13×0.6A =0.2 A ,通过干路的电流为1.2 A ,选项C 正确,D 错误.11.在如图6所示的电路中,三个电阻的阻值分别为R 1=2 Ω,R 2=3 Ω,R 3=4 Ω,电源电压恒定.图6(1)接通开关S ,断开开关S′时,R 1与R 2两端电压之比为多少?(2)两个开关S 、S′都接通时,R 1与R 2两端电压之比为多少?答案 (1)2∶3 (2)7∶6解析 (1)接通开关S ,断开开关S′时,电阻R 1与R 2串联,由串联电路的规律知,U 1∶U 2=R 1∶R 2=2∶3.(2)两个开关都接通时,R 2与R 3并联,且R 23=R 2R 3R 2+R 3=127Ω,R 1与R 23串联,由串联电路的规律知,U 1′∶U 2′=R 1∶R 23=7∶6.12.在如图7所示的电路中,小量程电流表G 的内阻R g =100 Ω,满偏电流I g =1 mA ,R 1=900 Ω,R 2=100999 Ω.图7(1)当S 1和S 2均断开时,改装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为多大?(2)当S 1和S 2均闭合时,改装成的表是什么表?量程为多大?答案(1)电压表0~1 V(2)电流表0~1 A解析(1)S1和S2均断开时,电阻R1与小量程电流表G串联,可组成较大量程的电压表,电压表的内阻R V=R g+R1=1 000 Ω,所以电压表两端的电压最高为:U=I g R V=0.001×1 000 V=1 V,即改装成的电压表的量程为0~1 V.(2)S1和S2均闭合时,电阻R1被短路,电阻R2与小量程电流表G并联,组成较大量程的电流表.当小量程电流表G满偏时,通过R2的电流为:I R2=I g R gR2=0.001×100100999A=0.999 A,故改装成的电流表的电流最大为I=I R2+I g=0.999 A+0.001 A=1 A,即改装成的电流表的量程为0~1 A.13.(多选)(2021·天津第二十中学期中)把两个相同的小量程电流表,分别改装成两个量程不同的大量程电流表A1、A2,若把A1、A2分别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接入电路,如图8所示,则闭合开关后,下列有关电表的示数和指针偏转角度的说法正确的是()图8A.图甲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B.图甲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C.图乙中的A1、A2的示数相同,指针偏角不同D.图乙中的A1、A2的指针偏角相同答案BC解析两电流表并联时电路如图所示,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可知两表头两端的电压相同,通过两表头的电流相同,故两表指针偏角相同,量程大的示数大,故B 正确,A错误;两电流表串联时电路如图所示,根据串联电路的特点可知两电流表的示数相同,量程大的偏角小,故C正确,D错误.。

高二物理 第8讲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高二物理 第8讲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第7讲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考点梳理】1.串联电路:把导体依次首尾相连,就组成串联电路。

如图(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处处相等(2)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3)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导体电阻之和(4)串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两端电压跟它们的阻值成正比 2. 并联电路:把几个导体并列地连接起来,就组成并联电路。

如图(1)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2)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3)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导体电阻倒数之和(4)并联电路中通过各个电阻的电流跟它的阻值成反比【考点一】电阻的串、并联1..图中R 1=4Ω,R 2=9Ω,R 3=18Ω。

通电后经R 1、R 2和R 3的电流之比I 1:I 2:I 3= ,R 1、R 2和R 3两端的电压之比U 1:U :U 3= 。

2.如图所示,R 1=R 2=R 3=R 4=4Ω,U=8V ,求:(1).安培表示数;(2).用导线连接A D ,安培表示数;(3)用导线同时连接A D ,B C ,导线A D ,B C 不连接,安培表的示数。

n I I I I I ===== 321n U U U U U + +++=321n R R R R R + +++=321I R U R U R U R U nn ===== 2211n U U U U U ===== 321n I I I I I ++++= 321nR R R R R 11111321+ +++=n n R I R I R I R I IR ++++= 332211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各电阻的阻值已标出。

当输入电压U AB =110V 时,输出电压U CD =___________V 。

若在CD 之间输入110V 电压,则AB 端输出的电压为 V4.如图所示电路,电流表A 1和A 2为两个相同的毫安表,当电路两端接某一恒定电压的电源时,A 1的示数为3mA ,A 2的示数为2mA .现将A 2改接在R 2所在支路上,如图中虚线所示,再接入原来的恒定电压电源,那么,关于A 1与A 2的示数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A 1示数增大,A 2示数增大B .A 1示数增大,A 2示数减小C .A 1示数增大,A 2示数不一定减小D .A 1示数不一定增大,A 2示数也不—定增大5.电路如图2所示,R 1=R 2 =R 3=R 4,在A B 两端加电压U ,安培表A 1和A 2的示数都是0.6安,求安培表A 3的示数多大?6.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10Ω,R 2=20Ω,R 3=8Ω,电容器电容C=2μF ,恒压U=12V ,要使电容器带有4×10—6C 的电荷量,变阻器R 的阻值应调为( )A .8ΩB .16ΩC .20ΩD .40Ω7. 一平行板电容器C,极板是水平放置的,它和三个可变电阻接成如图所示的电路.今有一质量为m 的带电油滴悬浮在两极板之间静止不动.要使油滴上升,可采用的办法是( )A .增大R 1.B .增大R 2.C .增大R 3.D .减小R 2.8.如图所示,电路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P 向右移动时,三个灯泡亮度的变化情况是( )A .L 1变亮,L 2和L 3皆变暗B .变亮,不能确定, 变暗1L 2L 3LC .变亮,变亮,也变亮D .变亮, 变亮,变暗9.两个定值电阻R 1、R 2串联后接在输出电压U 稳定于12V 的直流电源上,有人把一个内阻不是远大于R 1、R 2的电压表接在R 1两端,如图.电压表的示数为8V ,如果他把此电压表改接在R 2两端,则电压表的示数将( )A . 小于4VB . 等于4VC . 大于4V 小于8VD . 等于或大于8V10.在图所示的电路中。

串联、并联电路电阻的测量电压表和电流表

串联、并联电路电阻的测量电压表和电流表

电压表的使用方法
总结词
使用电压表时需要正确连接测量电路,并选择合适的量 程。
详细描述
在测量电路中,电压表需要并联接入被测电路的两端。 为了保护电压表和被测电路,需要根据被测电压的大小 选择合适的量程。在接入电路之前,应确保开关处于关 闭状态,避免电流流过电压表而造成损坏。接入电路后 ,应缓慢打开开关,避免电流过大而损坏电压表或被测 电路。在读取测量结果时,应保持与被测电路的隔离, 避免触电危险。
测量中的注意事项
正确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正确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
根据被测电路的电流和电压大小选择合适 的量程,避免损坏仪表。
在连接电流表和电压表时,要确保正负极 连接正确,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保证测量精度
注意安全
在测量时,要保证测量精度,避免误差过 大。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来 减小误差。
并联电路的应用
总结词
并联电路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家庭电路、照明 电路、电子设备等。
详细描述
在家庭电路中,各种电器设备都是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到 电源上。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每个电器设备得到足够的电 压和电流,而且当某个电器设备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 到其他电器设备的正常运行。此外,在照明电路中,灯 泡也是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到电源上,以保证每个灯泡都 能得到足够的电压和电流。在电子设备中,各种电子元 件也是通过并联方式连接在一起,以实现各种不同的功 能。
并联电路
在并联电路中,所有元件的电压 相等,总电流等于各元件电流之
和。
测量方法
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量并联电 路中各元件的电压和电流,通过 欧姆定律计算出各元件的电阻。
注意事项
在测量时,要确保电流表和电压 表的正负极连接正确,以免影响 测量结果。同时,要确保所有元 件都处于并联状态,否则测量结

第8讲:制流与分压电路的应用讲义

第8讲:制流与分压电路的应用讲义

第8讲:制流与分压电路的应用实验目的1 .了解直流电路中测量电流和电压的基本方法。

2 .了解电表的基本使用方法。

3 .学会制流与分压电路的连接与应用。

实验原理对直流电路的研究会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内容,譬如电的基本知识、电路中的电阻、电流、电压、电功率等、各种测量原理和方法、各种测量的仪器等。

在初中阶段了解并学会一些基本仪器的使用方法、一些简单电路的连接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电学量的测量方法,则对后继学习和运用物理知识将会带来一定的帮助作用。

(一)串联电路串联电路是将用于电路中的各种器材间进行头、尾相连后接于电源上。

通常在单刀开关的连接、电流表的连接、多个电阻连接后为了增大总电阻值、多节干电池组合后为了提高电压值等情况下会采用串联电路的连接方法。

(二)并联电路并联电路是将用于电路中的某些器材间进行头与头连接及尾与尾连接。

通常在电压表的连接、多个电阻连接后为了减小总电阻值、多节干电池组合后为了增大电流值等情况下会采用并联电路的方法。

(三)制流电路直流电路中通常需要改变其电流的大小,则可通过串接一个可变电阻后来实现其功能。

见图8-1(四)分压电路直流电路中通常需要改变某两点间的电压高低,则可在电源两端通过连接一个可变电阻后来实现其功能。

见图8 -2实验器材可变电阻、直流电源、开关若干个、小灯泡(或负载电阻)、电压表、电流表等。

实验方法1 .根据图8-1 电路,设法连接一个制流电路,通过调节可变电阻来达到变化小灯泡(或负载电阻)上的电流值。

同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测出其电流和电压值。

2 .根据图8-2 电路,设法连接一个分压电路,通过调节可变电阻来达到变化小灯泡(或负载电阻)上的电压值。

同时,观察小灯泡的亮度变化并测出其电流和电压值。

3 .将以上制流电路和分压电路得到的结果分别绘出R-I 和R-V 的关系,并同时比较小灯泡在亮度变化上有什么区别。

4 .由以下图8-3 给出的实物图,运用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设计与制作一个控制电路,即在两个不同的地点,通过各自的开关能对同一个小灯进行切换亮暗的控制。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课件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课件

【思路点拨】 (1)两个用电器的额定电压都是6 V,并联后接入6 V的电路上就能正常工作;而今 电路的电压是8 V,大于6 V,故应串联一个分压 电阻Rx,使其分担2 V的电压. (2)两个电阻不能简单地串联,因串联后两个用电 器的分压不同,不能均分12 V的电压.
【精讲精析】 (1)电路连接情况如图 2-4-5 所示. I=I1+I2=0.1 A+0.3 A=0.4 A Rx=UIx=80-.46 Ω=5 Ω Px=URx2x=0.8 W.
③满偏电压Ug:小量程电流表G通过满偏电流 时,加在它两端的电压.则欧姆定律可知:
Ug=IgRg. 2.改装原理 (1)将表头_串__联___一个电阻改装成了电压表. (2)将表头_并__联___一个电阻改装成了大量程的 电流表.
思考感悟 2.改装电表时,表头上串联或并联的电阻起什 么作用?电表改装后,表头G的三个参数是否发 生了改变? 提示:串联电阻起分压作用;并联电阻起分流作 用,电表改装后,表头的参数不改变.
图2-4-7
【精讲精析】 当开关合到a、b上时,电路转 换成图2-4-8甲所示的电路,此时小电阻R1 与电流表G并联,R1起分流作用,可作为大量 程电流表使用.
图2-4-8
根据并联电路的特点有:(I- Ig)R1= IgRg.电流表 量程为 I=IgRRg+1 R1=0.0001×01.1000+0.1 A≈1 A. 当开关合到 c、d 上时,电路变成图乙所示的电路,
A.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 Ω,且大于543 Ω B.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543 Ω,且小于543 Ω C.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 Ω,且大于460 Ω D.电阻的真实值更接近460 Ω,且小于460 Ω
【精讲精析】 比较甲、乙两图的电压读数,可知 ΔU =0.20 V,则ΔUU=02..2500=0.08;电流变化 ΔI=0.40 m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1
A2


答:不相同。 因为不同的电流表内阻不一样, 所以通过电流表的电流不一样。

如图:两个不同的电流表并联,电流表偏 角相同吗?
A1
A2

答:相同。 第一步:画出内部结构
G R1 G
R2


第二步:判断通过表头的电流 因为表头与表头并联,因为表头规格是一 样的,所以通过表头的电流相等,所以偏 角相等。 示数0.4A
第8讲:电表的串联与并联
制作人:张光明

如图:两个不同的电流表串联,电流示数 相同吗?
A1
A2

答:相同,一定相同,因为是串联。

如图:两个不同的电流表串联,指针偏角 相同吗?
A
A

答:不同。因为量程不一样
示数0.5A
0.2 0
0.4 0.6
示数0.5A
0
1
2
3

由此可见:当两个不同的电流表串联时, 电流表的示数相同,但偏角不同。

如图:两个不同的电压表串联,电压表的 指针偏角相同吗?
V1
V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答:相同。 第一步:画出内部结构
G R1 G R2

第二步:判断通过表头的电流 因为串联,所以通过表头的电流相等,所 以偏角相等。 看:示数不同,但偏角相同
1 0 2 3 5 10
0
15

如图:两个不同的电流表并联,电流表示 数相同吗?
0.2 0
0.4
0.6
示数2A
0 1 2 3

由此可见:当两个不同的电流表并联时, 偏角相同但示数不同



问:指针偏角取决于什么? 答:指针偏角取决于通过表头的电流 问:电流表是怎样造的? 答:就是表头与电阻并联,然后用盒子封 起来。
A
G R

所以两个电流表串联的内部结构图如下
A
A
G
G
R1
R2
因为通过R1和R2的电流不相等 所以通过表头的电流不相等, 所以偏角不同。

如图:两个不同的电压表并联,电压表的 示数相同吗?
G
V
R

所以两个电压表并联的内部结构图如下
V1
V2
G
R1
G
R2
因为支路电阻不一样,所以通过表头 的电流不一样,所以偏角不一样。

如图:两个不同的电压表串联,电压表的 示数相同吗?
V1 V2



答:不相同。 因为串联电路电流相等, 因为电压表的内阻RV不一样, 根据U=IRv知:电压表的示数不相同
V1
V2

答:相同,一定相同。因为是并联。

如图:两个不同的电压表并联,指针的偏 角相同吗?
V1
V2

答:不同。因为量程不一样
示数2.5v
1 0 2 3
示数2.5v
5 10
0

15
由此可见:当两个不同的电压表并联时, 示数相同,但偏角不同。


问:指针偏角取决于什么? 答:指针偏角取决于通过表头的电流 问:电压表是怎样造的? 答:就是表头与电阻串联,然后用盒子封 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