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误差校正自动采集控制点的方法

合集下载

误差校正方法

误差校正方法

误差校正方法
1 错误差校正
传感器是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准确度和稳定性直
接关系到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因此维护传感器的准确度和稳
定性就变得尤为重要,如何有效的维持传感器的性能就成为研究的重点。

错误差校正技术为让传感器的性能达到最优提供了一种补救措施。

2 工作原理
错误差校正技术通过系统本身的误差表达式,并采用有效的
线性补偿来校正传感器的原始数据,从而改善传感器检测精度。

实现
过程主要有如下几步:
(1)用试验构建了传感器的误差模型;
(2)将传感器原始数据和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传感器误差运
行趋势;
(3)根据误差趋势,设计并建立传感器误差补偿系统,以满足传
感器的误差要求;
(4)安装好线性补偿参数,对传感器原始数据进行校正,提高了
采集系统的准确度;
(5)对系统校准的结果进行评估,确定系统完成校准的精度。

3 优势
错误差校正技术具有误差补偿精度高,可靠性强,容易操作和维护等优点,在控制精度要求比较高的系统中能够有效满足控制系统的实时性要求,准确度高“。

从而极大提高了控制系统对信号处理的精度,为控制系统提供了可靠的参数补偿,从而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

4 结论
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动控制系统的功能不断强化,其核心部件——传感器在系统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错误差校正技术能够有效的改善传感器的性能,从而极大提高控制系统的性能,成为实现控制精度无极限的重要技术。

全站仪在测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全站仪在测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全站仪在测量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仪器,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等领域中被广泛应用。

然而,在实际的测量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影响测量的准确性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全站仪在测量中的常见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误差校正问题全站仪是通过激光或电磁波进行测量,因此在测量中会存在一定的误差。

常见的误差有仪器本身的误差、环境因素引起的误差以及操作人员造成的误差。

解决方法:1. 仪器校准:在使用全站仪前,需要进行仪器的准确校准。

校准包括水平、垂直、角度等方面的校准。

可以通过参考标尺、挂线、圆心定位等方法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的准确性。

2. 环境调整:在测量过程中,要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大风、强光、高温等都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可以采用遮光罩、避风屏等措施来调整环境,保证测量的稳定性。

3. 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在使用全站仪时,必须遵守操作规范。

例如,避免手抖、稳定全站仪的姿势、减少触碰仪器的干扰等。

这都可以减少人为误差的发生。

二、数据处理问题在测量完成后,需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处理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数据异常、计算错误等问题,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方法:1. 数据筛选:在进行数据处理前,要对采集的数据进行筛选。

排除异常数据,如测量时仪器发生故障、采集过程中人为误操作等导致的异常数据。

2. 计算校对:在进行数据计算时,要仔细核对计算公式和参数的准确性。

避免计算错误,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3.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为了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可以进行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

多次测量可以降低误差的影响,提高结果的可信度。

三、设备维护问题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的测量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

如果设备长期不维护,可能会导致仪器故障、精度下降等问题。

解决方法:1. 定期维护:要定期对全站仪进行维护和保养,包括仪器的清洁、校准以及检查仪器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可以参考仪器的使用手册进行维护,也可以委托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维护。

误差校正——精选推荐

误差校正——精选推荐

误差校正MapGIS坐标不含带号,带号在地图参数中设置, 在图形编辑模块中按已有的理论坐标值先建立一个理论值图层(点)点位应一一对应于实际图层点的位置,或者打开一个坐标正确的点图层(同样点位应一一对应于实际图层点的位置)1.打开MapGIS主界面,打开误差校正模块。

2.打开需要配准的图层,首先打开理论值图层,在打开需校准实际图层(如有多层同时打开)3.打开菜单“控制点”->“设置控制点参数”,设置参数,选择输入理论控制点。

4.打开菜单“控制点”->“选择采集文件”,即控制点从所选择的理论值图层文件中选取。

5.打开菜单“控制点”->“添加校正控制点”,弹出是否新建控制点文件的对话框,选择“是”6.然后在工作区中添加控制点(一般选择坐标格网交叉点或者道路交叉点,水系交叉点等显著地物),本例依据已建立的理论控制点直接选择沪指的点即可,如此重复添加控制点,一般不少于4个控制点。

7.打开菜单“控制点”->“设置控制点参数”,设置参数,选择输入实际控制点。

8.打开菜单“控制点”->“选择采集文件”,即控制点从所选择的实际图层文件中选取。

输入对应于理论控制点的id号9.打开菜单“控制点”->“编辑校正控制点”,弹出对话框10.点击7步骤中的“保存”按钮,将上面的配准坐标文件保存下来以备以后使用。

11.点击7步骤中的“校正”按钮,弹出对话框,然后选择所有要配准的所有图层。

10.然后右键点击工作区,复位窗体,可以看到新坐标的图幅范围。

11.保存所有图层即完成。

1赠美句美段分类集锦⒈人生哲理.....①人生似一束鲜花,仔细观赏,才能看到它的美丽;人生似一杯清茶,细细品味,才能赏出真味道。

我们应该从失败中、从成功中、从生活品味出人生的哲理。

②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得美丽,舒展,绚丽多资;生命是精美的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生命是优美的乐曲,音律和谐,宛转悠扬;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

浅谈地形图数字化过程中图像纠正的方法及特点

浅谈地形图数字化过程中图像纠正的方法及特点

浅谈地形图数字化过程中图像纠正的方法及特点摘要:地形图数字化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纸质图件扫描后进行矢量化,由于种种原因,扫描获取的栅格图像存在变形,要获得高精度的地形数据必须要进行纠正,针对此问题,使用南方CASS和MAPGIS软件都能解决,本文介绍了两种软件的使用方法及优缺点。

关健词:图像纠正CASS软件MAPGIS软件栅格图像1、概述目前各级规划及建设等部门拥有大量的各种比例尺的纸质地形图,这些都是非常宝贵的地理信息资源,为了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可以将大量纸质地形图通过图形数字化仪或扫描仪等设备输入到计算机中,获得栅格图件,再用专用的软件进行处理及编辑,将其转换成计算机能存储和处理的数字地形图。

在图形的扫描输入或数字化输入过程中,由于操作的误差,扫描仪的分辨率误差、光学误差、机械运动误差和线阵方向与扫描方向不垂直引起的误差,除此之外,在用扫描仪进行扫描图纸时,图像纠正为栅格图像的矢量化奠定了基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业环节,准确无误的纠正是保证数字栅格图精度的基本前提。

2、图像纠正的方法图像纠正就是尽量消除因图纸变形而产生的像素点位移,使之尽可能符合当初纸图制作时的精度。

主要采取的方式是平移、旋转、缩放,拉伸等变形。

具体做法是在图上找一些具有确切坐标的像素点做为已知点,找出这些已知点的理论坐标,通过投影变换求出其他点的变换参数,来进行图像纠正。

2.1利用CASS软件对图像进行纠正第一步:插入扫描好的光栅图像。

方法是点击CASS的菜单[工具]→[光栅图像]→[插入图像],弹出图像管理器对话框,点击[附着],按路径选择要处理的栅格图像名称及格式,然后选择打开,弹出图像对话框,选择好插入点、缩放比例、及旋转角度后点击[确定]。

图中的缩放比例要小于图纸本身的比例,可以输入值,也可以鼠标框选,使用鼠标框选的话不能把握比例尺寸,但是这些都不会影像图像纠正,可以任意选择;旋转角度设置为0。

第二步:图像纠正。

方法是点击CASS的菜单[工具]→[光栅图像]→[图像纠正],提示栏提示选择要纠正的图像时,选择时一定选取光栅图的边框,这时会弹出图像纠正对话框。

误差控制及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误差控制及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误差控制及提高检验结果准确度的方法贵州省煤检所许会军在对煤炭质量进行定量测定时,即使采用最可靠的测定方法和测量仪器,由熟练的操作人员进行测定,也不可能获得绝对准确的结果。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用同一煤样进行多次测定,但总不能得到完全一致的结果。

也就是说,在我们进行煤样检验过程中,误差总是存在的。

这就要求我们,为了得到尽可能准确的检验结果,必须对误差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估计误差的大小,采用适当的方法,科学地处理实验数据,把在检验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减到最小,从而提高我们煤质检验的准确度。

1.准确度和精密度1.1 准确度——是指测定值和真实值的接近程度。

测定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别越小,分析结果越准确,即准确度越高。

由于真值是不可知的,故准确度实际上就是测定值与真实值(估计值)之间的符合程度。

1.2 精密度——简单地讲,就是指对同一煤样在完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进行多次测定所得的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故精密度就是我们在检验过程中检测得到的结果重现性的量度。

在这里应该指出,精密度高不一定准确度就好。

例如:王某、李某两人测定GBW11110e标样中全硫的含量,各测定三次,测定结果如下:两人同测GBW11110e全硫的结果王某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比李某的高,但我们已知GBW11110e标样的全硫含量为4.11%,则李某分析结果的准确度比王某的高。

所以,要使准确度高,必须以其高的精密度为前提,对精密度很差的测定结果,衡量其准确度是没有实际意义的。

2.误差误差的分类及其基本特征由于产生误差的原因不同,各种误差具有不同的性质,显示出不同的基本特征。

就误差产生的原因来说,一般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与过失误差三类。

2.1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是由于某种不规则性的原因所造成的,比较稳定的误差,使测定结果经常偏高或经常偏低。

在重复测定时,系统误差会重复地表现出来,这种误差的大小、正负往往可以测定出来,因而是可以进行校正的。

数据失真校正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与修正方法

数据失真校正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与修正方法

数据失真校正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与修正方法引言在信息时代,数据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

然而,在数据处理的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数据可能会产生失真。

数据失真导致分析结果不准确,甚至误导决策。

因此,我们需要进行数据失真校正,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校正过程中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本文将探讨数据失真校正过程中的误差分析与修正方法。

1. 误差分析误差来源对于数据失真校正而言,误差可以源自多个方面。

首先,仪器设备的质量和精度可能存在问题,导致数据采集时的随机误差。

其次,人为因素也是一个重要的误差来源,包括操作不规范、读数不准确等。

此外,环境因素、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干扰等也可能引入误差。

误差类型数据失真校正过程中的误差可以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是由各种不确定因素导致的,具有不可预测性和不可消除性。

而系统误差则是由固定因素引起的,可能存在偏倚性,但可以通过适当的修正方法进行校正。

2. 误差修正方法校正模型误差修正的第一步是建立校正模型,即通过数据分析和统计方法确定误差与实际值之间的关系。

这需要选择适当的数学模型,并利用已有的数据进行拟合和验证。

常见的校正模型包括线性回归模型、多项式回归模型等。

精确测量对于数据失真校正而言,精确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一方面,高精度的测量设备可以减小随机误差的影响,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另一方面,精确测量还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系统误差的存在和大小,为后续的修正提供依据。

数据清洗与滤波数据清洗与滤波是修正误差的有效手段之一。

通过对数据进行清洗,剔除异常值和噪声,可以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准确性。

滤波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随机误差的影响,使得数据更加平滑和稳定。

模型调整与迭代根据校正模型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一些与实际情况不符合的地方。

这时,我们需要对模型进行调整和迭代。

通过对模型参数的优化和修正,使得模型更加符合实际情况,减小误差的影响。

多个校正方法的综合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单一的校正方法往往无法解决所有的误差问题。

测量仪器校正与误差校正技巧

测量仪器校正与误差校正技巧

测量仪器校正与误差校正技巧当我们使用仪器进行测量时,校正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测量仪器的校正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探讨测量仪器校正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常用的误差校正技巧。

1. 校正的重要性测量仪器的校正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的关键步骤之一。

没有正确的校正,测量仪器可能存在偏差,从而导致测量结果的不准确。

校正旨在纠正仪器的误差,使得测量结果尽可能接近实际值。

2. 误差校正技巧2.1 零点校正零点校正是最基本的一种校正技巧。

零点校正是通过调整仪器的零点偏移,使得仪器在测量无物体或标准物体时能够显示零值。

这样,在测量其他物体时,可以确保绝对误差最小。

2.2 线性校正线性校正是针对仪器输出与输入之间的线性关系进行校正的技巧。

在进行线性校正时,我们需要测量几个已知输入值对应的输出值,然后通过拟合曲线获得仪器的线性关系。

通过线性校正,可以降低仪器输出的非线性误差。

2.3 稳定性校正稳定性校正是为了确保仪器的长期稳定性。

在进行稳定性校正时,可以通过反复测量同一标准物体来检验仪器的稳定性。

如果仪器的稳定性有问题,可能需要对仪器进行进一步的维护和修理。

2.4 温度校正温度是影响仪器准确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进行测量时,如果环境温度波动较大,仪器的准确性可能会受到影响。

因此,温度校正是为了使仪器能够适应不同环境温度的校正技巧。

常见的温度校正方法包括热电偶校正和温度补偿等。

2.5 标定校正标定校正是通过与已知准确值的比较,确认仪器测量准确性的校正方法。

在进行标定校正时,我们会使用标准样品或者参考仪器,对我们要校正的仪器进行比较测量。

通过比较测量结果,可以确定仪器测量的准确性,并对仪器进行偏差修正。

3. 校正的周期和要求校正的周期和要求是根据仪器的类型和使用环境而定的。

一般来说,精密仪器和高精度要求的仪器需要更频繁的校正。

校正的要求包括校正的准确性、可重复性和可追溯性。

校正的准确性是指校正的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偏差,可重复性是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进行重复校正所得结果之间的偏差,可追溯性是指校正过程中所使用的标准与国际或国家标准之间的关系。

误差校正

误差校正

误差校正1、全自动误差校正:适用于控制点比较多,校正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图形。

步骤:(1)准备实际控制点文件“方里网.WT”和理论控制点文件“标准.WL”(2)打开待校正的文件“综合.WT”、“综合.WL”、“综合.WT”、“标准.WL”及上述两类文件“方里网.WT”、“标准.WL”(3)检查实际文件和图框文件是否基本套合(4)打开或创建控制点“木湖瓦窑.PNT”(5)设置控制点参数,数据类型选择实际值(6)选择采集文件为实际控制点文件“方里网.WT”(7)自动采集控制点,得到实际控制点坐标值(8)设置控制点参数,数据类型选择理论值(9)选择采集文件为理论控制点文件“标准.WL”(10)自动采集控制点,得到理论控制点坐标值(11)浏览校正控制点(12)利用控制点进行文件校正,将“综合.WT”、“综合.WL”、“综合.WT”校正为“综合JZ.WT”、“综合JZ.WL”、“综合JZ.WT”2、交互式误差校正:适用于控制点比较少,校正精度要求不太高的图形。

步骤:(1)在“输入编辑”建LS.wl文件,在图幅号为G49G035027的扫描栅格图上找离内图廓点最近的四个十字线,按顺时针顺序记下X的值为36400,36900和Y的值为293800,294200。

(2)把刚才存的LS.wl文件调入。

(3)在下拉菜单栏上点击“文件”→“打开控制点”,输入一个文件名,点击“打开”按钮,会弹出一个“错误信息”板,不用理会它,点击“是”按钮,并且将控制点文件名称存为G49G035027.pnt。

(4)在下拉菜单栏上点击“控制点”→“设置控制点参数”中,都打上对勾。

(5)在下拉菜单上点击“控制点”→“选择采集文件”,选中要校对的文件。

(6)同样在“控制点”→“添加校正控制点”,依次输入四个点的XY值36400,36900,293800,294200。

(7)四个点依次输完,在下拉菜单点击“数据校正”→“线文件校正转换”,在“文件”里点击“保存控制点”G49G035027.pn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自动误差校正自动采集控制点的方法
如何利用MAPGIS中的误差校正子系统校正误差,以满足制图的精度要求,成为必须掌握的制图技术。

当图面变形较大时,仅校正图幅的四个内角点是不能满足精度要求的,必须进行逐格校正。

因为要逐格校正,所以控制点数目较多,手工采集实际值、理论值,需要放大窗口到很大的倍数才能精确采点,而且容易漏点、错点。

经过实践,利用其中的自动采集功能,提高了误差校正速度和精度。

一、. 数据准备
数据准备非常重要,尤其是“调整三类文件空间位置”;可以说,它是关系到校正工作成败的关键所在。

三类文件是指:①实际值文件;②理论值文件;③需要进行校正的原始mapgis点、线、面文件。

在采集控制点之前做的工作主要有:
1、制作用于采集实际值的方里网点文件(方里网.WT)
注意:①实际值文件最好是(十字子图)点文件,且只要内图廓圈定范围的部分,不要内图廓线;如果是线文件,则方里网线交集处要建立正确的结点关系。

②理论值文件,在投影变换子系统生成;注意应去掉内图廓以外的所有内容。

2、制作用于采集理论值的标准框线文件(标准框.WL)。

3、调整三类文件空间位置。

对栅格文件进行矢量化得到的mapgis 图形文件,其原点一般与标准框图形文件的原点不重合,且二者相差很远,而误差校正模块中采集控制点的默认搜索半径为5(mm);虽然可以适当调整增大,但最大也必须是小于控制点的最小间距,否则就会产生数据混乱。

所以,在采集控制点前,需要利用整图变换的方法,将三类文件的左下角调整到基本重合的位置,以保证能顺利采集到控制点的理论值。

具体操作如下:
(1)在图形编辑模块,放大窗口到30-50倍,记下实际值文件(方里网.WT)左下角的X、Y值;记下理论值文件(标准框.WL)左下角的X、Y值(XP、YP);X、Y值两者对应相减,得到平移值(X—XP,Y-YP),如(256.06,102.68)。

(2)将实际值方里网文件(实际值.WL)和待转换的点、线、面图形文件的左下角大体平移到理论值位置(即三类文件的左下角基本重合)。

具体操作为:选中“mapgis输入编辑模块-其它-整图变换-键盘输入参数”,在弹出的图形变换对话框中,选择相应的变换文件类型如线文件,在“参数输入”中,输入位移数,如X、Y(-256.06、-102.68),确定。

将平移后的文件保存;
二、采集控制点值
打开MapGIS中的误差校正模块,在设置好采集的相关参数后,进行控制点采集,流程如下:
(1)打开(装入)实际值文件(方里网.WT);
(2)点击菜单“控制点-设置控制点参数”,设置采集数据值类型为“实际值”;
(3)“选择采集文件”,选择点文件:方里网.WT;
(4)点击“自动采集控制点”进行采集;新建控制点文件,换名存为xxKZD.PNT;
2、采集理论值
打开(装入)理论值文件(标准框.WL);
(1)点击菜单“控制点-设置控制点参数-设置采集数据值类型为‘理论值’-确定”。

这时,其中的搜索范围可以适当调整得大一些,这样容易匹配;
(2)“选择采集文件-选择:标准框.WL-点击“自动采集控制点”-确定。

(3)保存控制点文件(此时查看控制点KZD.PNT文件,可以发现采集到的理论值恰好与实际值匹配)。

三、文件校正
装入待校正的文件分别对点、线、面文件进行校正。

经过实验,发现利用自动采集方法,比手工采集,速度和精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不会漏点、错点,方便了数据库的建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