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棱镜测量技术应用探讨---《科技资讯》

合集下载

全站仪免棱镜测距技术在隧道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全站仪免棱镜测距技术在隧道施工测量中的应用

全站仪免棱镜测距技术在隧道施工测量中的应用全站仪以其高度自动化和准确快捷的定位功能在目前工程测量工具上确立了其统治地位。

许多新技术运用到全站仪的制造和使用当中,如无反射棱镜测距、目标自动识别与瞄准、动态目标自动跟踪、无线遥控、用户编程、联机控制等。

在隧道控制测量中,全站仪业已普及,但以其作为隧道施工测量的测量工具并不多见。

新建隧道施工中的最主要工序,如掘进掌子面放样、断面测量及围岩净空位移量测等,与工程的经济效益、安全质量有着根本的联系。

免棱镜测距技术的应用,通过辐射测量极坐标的方式,能够准确、快速地完成隧道掘进放样、断面测量、围岩净空位移量测等主要施工测量工作,全部测量内业利用计算机自动处理,为隧道施工测量带来技术革命,为整个工程节约时间、减少投资。

本文以新原高速公路雁门关隧道施工为例,介绍应用全站仪免棱镜测距这一新兴技术来进行隧道开挖放样、断面测量及围岩净空位移量测等隧道施工日常测量工作。

2 工程概况新原高速公路雁门关隧道位于XX代县境内,为目前国内高速公路最长隧道,是新原高速公路的咽喉控制工程。

设计为4车道双洞单向行驶隧道,左洞长5235米,右洞长5323米,净宽10米,净高6米。

6B合同段为出口段,全长5175米(左洞长2560米,右洞长2615米)。

该段地质条件复杂,其中III类及以下围岩占全段的76.8%,成为该隧道施工的难点。

隧道施工中掘进放样、开挖后断面测量及围岩监测等测量任务重,尤其是超欠挖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更是不容忽视。

对此,选择徕卡TCRA1101型免棱镜测距全站仪来进行开挖放样、断面测量及围岩净空位移量测等主要日常测量工作。

徕卡TCRA1101型全站仪,测角精度为1.5″,测距精度为2+2ppm,免棱镜测量标称距离为250m。

3 免棱镜测距技术的应用3.1掘进掌子面断面放样放样前,先将隧道设计参数如洞门点坐标及高程、纵坡参数、开挖断面形状等通过有关程序输入仪器内存。

放样时仪器可置于导线点或利用自由测站、后方交会程序完成设站工作,包括设置测站点三维坐标、仪器高、方位角。

全站仪不用棱镜测坐标

全站仪不用棱镜测坐标

全站仪不用棱镜测坐标引言全站仪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测量领域的仪器,能够快速、精确地进行各种测量工作。

在传统的全站仪测量中,通常需要使用棱镜来完成坐标测量,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现代的全站仪已经可以实现不用棱镜来进行坐标测量。

本文将介绍全站仪不用棱镜进行坐标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全站仪不用棱镜进行坐标测量的原理是利用全站仪内部的相控阵激光测距仪来实现测量。

相控阵激光测距仪通过发射一束激光束,然后接收激光束的反射信号,通过计算激光信号的往返时间来确定测量目标的距离。

在测量过程中,全站仪会发射多束激光束,每条激光束都具有不同的水平角和垂直角。

通过计算每条激光束的水平角和垂直角之间的差值,可以确定测量目标的坐标。

方法使用全站仪进行不用棱镜测坐标的方法如下:1.设置测站:首先,需要将全站仪放置在测量目标的一侧,并通过调整仪器的水平仪来使其水平放置。

2.设置目标:在测站的另一侧,确定测量目标,并将目标贴上反光贴。

3.测角:通过全站仪测量目标贴上反光贴上的各个角点的水平角和垂直角。

在测量时,将全站仪对准目标,观察仪器上的显示屏,记录下水平角和垂直角的数值。

4.计算坐标:通过计算水平角和垂直角之间的差值,以及测站与目标之间的水平距离,可以计算出目标的坐标。

优势和应用全站仪不用棱镜进行坐标测量的方法具有以下优势:•快速:不用棱镜进行测量,省去了安装和调整棱镜的时间,测量速度更快。

•精确:相控阵激光测距仪具有高精度的测量能力,可以实现毫米级的测量精度。

•灵活:不需要在测站和目标之间建立直线视线,可以在复杂环境下进行测量。

全站仪不用棱镜进行坐标测量的方法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建筑工程:可以用于建筑物的平面布置和结构测量。

•土木工程:可以用于道路、桥梁等工程的测量和监测。

•矿业工程:可以用于矿山的勘探和测量。

•测绘工程:可以用于地图制图和地形测绘。

结论全站仪不用棱镜进行坐标测量是一种快速、精确、灵活的测量方法。

通过利用全站仪内部的相控阵激光测距仪,可以实现不用棱镜进行坐标测量。

免棱镜全站仪在建筑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免棱镜全站仪在建筑测绘中的应用探讨

免棱镜全站仪在建筑测绘中的应用探讨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型建筑逐渐增多,且各类建筑更加复杂和个性化,这便对建筑中的测绘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免棱镜全站仪的面世,不仅使许多建筑测绘中的问题得到了解决,而且大大提高了测绘工作的效率和测量精度。

本文对免棱镜全站仪在建筑测绘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对该仪器的测量特征和注意事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免棱镜全站仪精确建筑测量效率免棱镜全站仪是近些年来所发明的一种新型测绘仪器,它除了具备常规全站仪所具有的功能之外,还拥有独特的功能,比如,它可以在没有反射棱镜的情况下进行三维坐标测量以及距离的测量,并且测量的距离最远可达到1200米。

由于免棱镜全站仪内置可见红色激光的指示器,因此它可以测量任何位置的目标,而且测量的结果非常精确可靠。

免棱镜全站仪不仅帮助人们实现了可见便可测的目的,而且大大的减轻了测绘人员的劳动强度,从而大大提高了测绘作业的效率。

一.运用免棱镜全站仪的对边测量功能对高层建筑进行测量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采集三维数据成为城市立体景观设计和呈现中的重要一环。

在空间的三维数据中,平面坐标通过控制测量法便能够保证良好的测量精度,但是高程数据,特别是楼高的获取方法则有许多,其中,运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楼高的测量不仅准确,而且高效。

在测量悬高时通常面临两个问题:第一,即使楼梯在一个铅垂线上,测绘工作者在观测的时候也难以保证让视线同在一个铅垂线上,此时容易产生由于水平偏移而导致的测高误差。

第二,许多楼梯是以各种形状存在的,在测量不规则的形状时更容易产生偏移误差。

如果运用免棱镜全站仪的对边测量法则可有效避免以上问题。

在免棱镜全站仪进行测量时,不需要考虑建筑物的形状和高度等因素的影响便可直接生成所需要的数据。

该仪器产生数据的速度非常快,而且精度很高,更重要的是仪器的操作也比较方便简捷,不仅能够大大减轻户外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分成有利于现场检查和校正数据的正确性。

全站仪免棱镜测距技术在煤矿测绘中的应用

全站仪免棱镜测距技术在煤矿测绘中的应用

全站仪免棱镜测距技术在煤矿测绘中的应用摘要:免棱镜全站仪能实现“所瞄即所测,所测即所得”,其更方便快捷,它的出现解决了传统煤矿测绘的难题。

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了全站仪免棱镜测距技术在煤矿测绘中的应用。

关键词:全站仪;免棱镜测距技术;煤矿测绘;应用当前,全站仪自动化程度和定位精度高,在煤矿测绘行业具有绝对优势。

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新技术被应用于全站仪的制造及使用中,其中之一就是免棱镜全站仪的出现。

传统的全站仪测量需棱镜配合,这给棱镜架设困难的工作场所与环境中的测量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及困难。

而全站仪免棱镜测距技术的应用解决了这一问题,节省了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作业模式,降低了测量风险,在控制测量、地形测量、工程测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免棱镜全站仪特点1、效率高,使用范围广。

无反射棱镜全站仪最大优势在于无需接触被测点,就可获得被测点的三维坐标。

这一来,一方面省去了作业员爬高上坡的奔波之苦,作业强度和危险性大幅降低,另一方面也对一些重要的建筑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2、测距速度快。

无反射棱镜全站仪的测距速度一般在1s左右,是无反射梭镜测距仪或掌上型激光测距仪的好几倍,这样就使作业时间大幅减少,减轻了作业人员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3、测程远。

一方面红外二极管的发射功率提高,另一方面是无反射棱镜全站仪可在RL状态便用棱镜,这样就能提高其测程。

4、安全性好。

激光对眼的安全性是一个重要问题。

通过望远镜不会看到红光,这样不但使返回到接受光路的信号最大,也保证了眼睛的安全,但当信号特别强烈或使用反光镜时,也会看到红斑,不过也较安全。

二、免棱镜全站仪在煤矿测绘中的应用1、在地形测量中的应用。

地形测量也是煤矿测量的一部分,井下综采工作面回采前,应做好地面地物调查及地形测量,以确定地面建筑物、铁路、河湖等与井下采煤面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地形测量时,常会遇到一些前视跑尺人员难以接近的特征点位,如悬崖边缘点或滑坡地带等,过去无论是使用全站仪还是GPS-RTK,都要接近这些危险地带,采用全站仪免棱镜测距技术,只需司仪人员将仪器调整到免棱镜测距模式,用望远镜瞄准待测位置,直接测量,无需前视人员到达测量点。

建筑工程竣工测量中的免棱镜测量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竣工测量中的免棱镜测量技术分析

建筑工程竣工测量中的免棱镜测量技术分析一般来说,一个建筑工程的竣工是需要进行测量验收的,在这个验收的过程中要按照原有的规划审批要求进行测量,其中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建筑物的面积和高度的测量是不可缺少的。

随着时间的发展,现如今的建筑物相比之前的要更加的复杂,而审批的过程也更加的严格。

从测量人员的角度来看,测量的工作量更加的繁杂庞大,不仅仅要采集更多的数据,还要用专业的方法进行测量。

很显然,常规的测量方法已经满足不了现代建筑物测量的要求。

而全站仪的免棱镜测量技术的运用对于建筑物的测量无疑是一大帮助。

本文将对免棱镜进行详细的分析,并进一步探讨在建筑物测量中的运用。

标签:工程测量免棱镜技术分析0前言严格来说,建筑工程竣工规划验收的测量对于城市的规划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是城市规划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环节。

一个可靠地竣工测量成果需要的不仅仅是数据的采集,更重要的是测量部门在建设项目现场的实地考察,以确保验证的正确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物的构造越来越复杂,相关部门的审批也日益严格。

对于那些需要精准的测量数据,如浇筑物的面积、高度与距离等都需要用全站仪的免棱镜测量技术进项测量,因为常规的测量方法已经满足不了新的技术要求。

1免棱镜全站仪测量原理我们可以发现,在常规的测量中,常用的全站仪是SET250RX,而免棱镜模式的仪器测距范围是零点三到四百米,测距的精度是零点三至二百米范围为三加二乘十的负六次方D毫米,200~350米范围是五加十乘以十的负六次方D毫米,350~400米范围为十加十乘以十的负六次方毫米,这些数据表明,免棱镜模式下的测量可以满足建筑物测量的新要求。

对边测量是免棱镜全站仪常用的方法之一,所谓对边测量也可以成为间接测量,也就是当建筑物的两点不能够进行直接测量的时候,就可以运用免棱镜进行间接测量。

具体来讲,就是将测量仪器放在两点之间,然后借用全站仪测量仪器与镜站之间的各个角度与距离,然后再计算两镜站之间的距离与高差。

激光免棱镜全站仪在井下测量的应用

激光免棱镜全站仪在井下测量的应用

82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工 业 技 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测绘仪器设备迅速发展,全站仪在矿山建设和井下测量工作中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激光免棱镜全站仪作为一种具有较大优势的新型全站仪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应用,激光免棱镜全站仪是不需要棱镜作为合作目标就可以进行测距的全站仪,是无反射棱镜测距技术与传统全站仪的结合,具有普通全站仪不可代替的优点,更因其能够发射可见激光束,实现了“所瞄即所测”,使井下测量更为方便和快捷。

本文以尼康Nivo 2.M 全站仪在鹤煤八矿143轨道的应用为例,探讨了激光免棱镜全站仪在井下测量工作中的成效。

1 尼康Nivo 2.M 全站仪特点简介及技术参数1.1特点简介尼康Nivo 2.M 全站仪是尼康公司NivoTM 系列产品之一,是一款多用途测量仪器,具有以下特点。

(1)新颖时尚、紧凑坚固、中文图形操作系统简单易学。

(2)高质量Nikon光学器件高精度免棱镜测距,可见激光束方便施工测量。

(3)棱镜模式测量和免棱镜模式测量,内置软件校正2C 、指标差、补偿器。

(4)双电池交替供电,单块时间≥19h。

(5)磨擦制动,无限位微动绝对编码度盘。

1.2技术参数测角精度:2";测距精度:棱镜模式±2m m +2p p m ,免棱镜模式±3m m +2p p m 测程:免棱镜300m,单棱镜3000m;测量间隔:棱镜模式1.6s,免棱镜模式2.1s。

2 激光免棱镜全站仪在井下的应用2.1施测方案为缓解升、入井人员的体力消耗和-400轨道及一轨道材料运输压力,鹤煤八矿计划在143轨道下山安装架空人车装置,由于受矿压影响,143轨道下山巷道变形较为严重,不能满足架空人车装置的安装条件,需对该轨道下山进行维修改造,由地测科负责给出巷道中心线并测出巷道分段距离坡度。

以往主要用经纬仪与钢尺完成此类工作,费时费力,一个工作日很难完成对143轨道的施测工作,且143轨道此时还担负着北翼地区的物料提升工作,为尽量不影响生产决定用尼康Nivo 2.M 全站仪对143轨道进行施测。

无棱镜测量技术应用探讨

无棱镜测量技术应用探讨

无棱镜测量技术应用探讨摘要:无棱镜测量技术具有获取目标数据安全简单、快捷、测量免棱镜以及高精度等优点,呈现出美好的应用前景,无棱镜全站仪的实践应用正是基于无棱镜测量技术的重大发展,应用研究探讨无棱镜测量技术是全文的出发点。

关键词:无棱镜测量应用3S(GPS、RS、GIS)的应用是测量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激光扫描测量、无棱镜测量的成熟发展增强了测量领域的技术手段。

21世纪,测量技术获得了更大的改进和提高,自徕卡公司把全站仪带入无棱镜时代,无棱镜全站仪的测程和精度也在不断的改进。

无棱镜测量,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在被测量目标使用反射棱镜体,而利用被测目标自身的反射光线来实现测量数据采集的新型技术。

这种新型技术应用于悬崖峭壁、危险剧毒等不易于设置棱镜的测量目标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其获取数据快捷、准确,而且可以单人单机测量,省钱省力,可以带来很大的成本节约,获得了众多测量人员的青睐。

以下通过瑞士徕卡无棱镜全站仪TCR110的实践应用为例,研究探讨无棱镜测量技术的相关原理、特点,为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2 工程应用2.1 测区概况高州水库灌区是广东省三大灌区之一,其建造运行多年,设施配套陈旧老化,运行效率不高,本次通过加固改造和续建配套灌区渠道及渠系建筑物,以达到节水和确保改造渠段合理安全运行的目的,工程名定为:高州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该工程线路较长,桥梁、渡槽等系统建筑物较多,测量任务繁重,引入无棱镜测量技术可以减轻测量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2.2 测量准备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方案要求等编写施测方案。

编写施测方案时,务必明确获取施测目标数据的视距要求等。

2.1.1 测程的测定选择合适的时段(比如:7:30至10:30及15:30至17:30为最佳,)进行高州水库灌区测区数据采集,以利于减少或消除对中、整平、定向、照准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偶然误差。

大体操作如下:选择通视较好、成像清晰、光照气温气压稳定的相同作业环境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地物材质(本项目主要为渠道护坡或渠底砼衬砌、渠系钢筋砼桥梁或放水涵、堤防粘土填筑、堤顶泥结石路面或砼路缘石、植草绿化、钢筋砼渡槽拆除重建等等,主要材质为植被或砼等,这里可以选择植被或砼为研究对象)进行测程测定检验。

免棱镜全站仪应用探讨

免棱镜全站仪应用探讨

免棱镜全站仪应用探讨1 前言在激光技术从军工向民用化发展的过程中,高强度和高穿透力的特性也被运用到了测绘仪器上。

例如集电子测角、电子测距、数据采集与存储的普通全站仪本身具有多功能、体积小、易操作等特点,但必须配备反光棱镜才能工作一直是它的软肋,尤其是对司镜人员不能到达的测量位置更是无能为力。

现在采用激光技术的免棱镜全站仪及时填补了这一空白,使野外测绘作业的劳动强度进一步减轻,提高了工作效率,测绘成果质量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从根本上更新了测量的观念和理论。

2 免棱镜全站仪的工作原理免棱镜全站仪都使用690nm左右的激光光源(LD)作为载波信号源,测距模式大多采用脉冲相位比较式,测程远而且测距精度高。

工作时光源通过全站仪望远镜发出激光束射向待测物体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线再通过望远镜抵达全站仪内接收元件,经过微电脑运算得出相应的距离、水平角,垂直角等数值。

相对于普通型全站仪而言,它多了一种不用照准反射棱镜、反射片等专用反射工具即可测距的新型功能。

3 目前在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测量中主要使用的仪器就是全站仪,其中免棱镜全站仪占有很大比例,很多人对其特性了解不够,使用中存在很大误区。

笔者结合在地籍测绘工程中的实践来谈一谈如何用好免棱镜全站仪。

(1)房屋边角的测量农村中有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因而形成许多无人居住的空置房,特别是一些有院墙的大门紧锁人家,普通全站仪由于司镜人員不能进入而无法测量房角、阳台、水井等地物,而免棱镜全站仪在原则上只要激光能抵达房角即可进行测量。

但是,要注意房屋墙面与全站仪激光束的夹角一定要在45度-135度之间,以垂直角90度为最佳,如图:另外还要注意应采用角度偏心测量方法。

因为激光束截面积为圆形且越远越大,如果直接照准房角则有一部分光束偏离房角平面而造成误差,所以应该保证激光束完全照在房角垂直平面一侧,先测出距离再调整全站仪水平微动旋钮,把望远镜十字丝移动照准至房角边线记录即可,确保了测量精度,如图:(2)房屋后山坎的测量对于司镜人员不能到达的房屋后山坎测量,主要采集的是坎边高程数据,则完全可以参照上面房屋边角的偏心测量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棱镜测量技术应用探讨
陈金鹏管祖辉
(广东省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广东东莞 523710 )
摘要:无棱镜测量技术具有获取目标数据安全简单、快捷、测量免棱镜以及高精度等优点,呈现出美好的应用前景,无棱镜全站仪的实践应用正是基于无棱镜测量技术的重大发展,应用研究探讨无棱镜测量技术是全文的出发点。

关键词:无棱镜测量应用
1.引言
3S(GPS、RS、GIS)的应用是测量技术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激光扫描测量、无棱镜测量的成熟发展增强了测量领域的技术手段。

21世纪,测量技术获得了更大的改进和提高,自徕卡公司把全站仪带入无棱镜时代,无棱镜全站仪的测程和精度也在不断的改进。

无棱镜测量,顾名思义就是不需要在被测量目标使用反射棱镜体,而利用被测目标自身的反射光线来实现测量数据采集的新型技术。

这种新型技术应用于悬崖峭壁、危险剧毒等不易于设置棱镜的测量目标有无可比拟的优点,其获取数据快捷、准确,而且可以单人单机测量,省钱省力,可以带来很大的成本节约,获得了众多测量人员的青睐。

以下通过瑞士徕卡无棱镜全站仪TCR110的实践应用为例,研究探讨无棱镜测量技术的相关原理、特点,为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2.工程应用
2.1测区概况
高州水库灌区是广东省三大灌区之一,其建造运行多年,设施配套陈旧老化,运行效率不高,本次通过加固改造和续建配套灌区渠道及渠系建筑物,以达到节水和确保改造渠段合理安全运行的目的,工程定名为:高州水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

该工程线路较长,桥梁、渡槽等渠系建筑物较多,测量任务繁重,引入无棱镜测量技术可以减轻测量工作的劳动强度,提高效率,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2.2测量准备
结合工程特点和施工方案要求等编写施测方案。

编写施测方案时,务必明确获取施测目标数据的视距要求等。

2.1.1测程的测定
选择合适的时段(比如:7:30至10:30及15:30至17:30为最佳,)进行高州水库灌区测区数据采集,以利于减少或消除对中、整平、定向、照准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偶然误差。

大体操作如下:选择通视较好、成像清晰、光照气温气压稳定的相同作业环境对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地物材质(本项目主要为渠道护坡或渠底砼衬砌、渠系钢筋砼桥梁或放水涵、堤防粘土填筑、堤顶泥结石路面或砼路缘石、植草绿化、钢筋砼渡槽拆除重建等等,主要材质为植被或砼等,这里可以选择植被或砼为研究对象)进行测程测定检验。

实践结果表明,主要有以下因素(见下表1)影响着反射信号及测程,其中前两个因素影响最大,三个因素都是实施大比例尺数字测图测程预判的关键。

2.1.2控制网布设及碎部测量
选取无棱镜全站仪TCR110,在控制测量时,往往应用“三联脚架法”和测回法依据规范进行导线控制网的布设,然后数据平差。

控制网布置依据报批的施测方案进行实施。

碎部测量要考虑有(无)棱镜模式适合的测量对象,通过测前试验:在同时间、同测站、同环境对近百个目标点不少于十次的测量结果精度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数字测绘产品检查
验收与质量评定规范(GB、/T18316-2001)》按公式:(式中X
i ,Y
i
及x
i ,y
i
分别为有棱镜和无棱镜测量的点位坐标。

)进行计算测量点平面中误差,评定地物测
量点的平面精度,计算结果符合测量精度要求,可利用该仪器进行本项目控制网的布置及
数字地形图的外业碎部测量。

同时按公式:,计算相邻点间距中误差,对线状目标进行随机抽查和精度评定。

数据处理完成后接着进行数字地形图的绘制。

这里可利用CASS诸如地籍测量等强大的功能成图,并把无棱镜测量成果转换成图块,然后利用AUTO CAD(比如:粘贴原坐标等方式)插入到已有图形中去,进行更大范围数字图形的合并,从而实现数字图的共享利用(调用、修改编辑、渠道和渡槽三维数字建模、生成渠道地形图、断面图等)。

3.无棱镜测量技术的若干问题探讨
三维坐标测量是数字测图采集地形地物特征点数据的主要形式,数字图主要是以地形地物地貌的形式来表示,其包括表示山体(坡)类的等高线,河流湖泊水底地貌的等深线,表示地物的各种符号等。

外业数据采集往往不能满足直接内业成图的需要,这就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密度不够和分布不均匀的外业数据进行内插加密处理,以获得更能详细表示地物地貌的数据。

点、线、面、体地物是构成三维数字地图地物的基础,其就涉及了有(无)高度的问题。

无高度的地物只需要测量平面坐标位置,有高度的地物则在测量他们平面坐标位置的同时,还要测量其高程。

比如无高度的:1、点状物(井盖等);2、面状物(测区内的水塘、河道、稻田等);有高度的:1、点状物(电杆等);2、线状物(栅栏等);3、面状物(管理房等);其中有高度的线(面)状物按有规则和无规则来划分,有规则的可测量多个底部和一个顶部特征点(标高),无规则的则要测量多个底部和多个顶部特征点(或高程)。

有棱镜技术可以对任意人员可达的地带进行数据采集,但不便于那些危险地带和人员无法到达地带的数据采集,工作效率较低,而无棱镜技术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该方面的问题等等。

3.1无棱镜技术的适用环境及注意事项:1、通视条件(无遮挡)好、反射条件好、
吸光性弱的区域;2、地面裸露的测点;3、测量耗电大,电源需求大;4、无棱镜状态不宜对棱镜观测,否则易于损伤仪器;5、不宜长时间用目镜观测测量目标,仪器激光易于伤害眼睛;6、悬崖峭壁、危险剧毒等不易于设置棱镜的测量目标使用方便;7、仪器运送加强保护,用前要检查。

3.2精度分析
对无棱镜测量技术的测量成果进行精度分析,要综合考虑大气状况、目标点测距、反射物体的稳定性及测量光束反射角的影响。

测距加大,精度也会下降;雾雪雨天气和水蒸气挥发高峰期、大气对流时段进行测量的成果, 外部条件反射、散射干扰较大,测量精度也就会降低,EDM往往就会记录到不可靠的测量数据;无棱镜测量数据成果还往往包含着障碍物的数据,因而实地测量时要考虑障碍物的影响,注意剔除该部分不符值,并对最后成果依据《数字测绘产品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规范(GB、/T18316-2001)》按前述公式计算中误差,对测量成果进行精度评定和成果检验,把测量成果应用于生产。

无棱镜测量视线穿过植被茂盛地区或透明体(如玻璃)时,或被测地物的灰度值较低时,测量精度较低、测程较短。

在此条件下,对重点和精度要求较高的地物应采用有棱镜检测或补测。

4.结束语
无棱镜测量技术减少了“跑杆”人员的劳动强度,只要满足测程和通视条件就可以很方便的完成任务,对于悬崖峭壁、危险剧毒等不易于设置棱镜的测量目标有无可比拟的优点。

无棱镜全站仪具有独特的优点,其也必将获得众多测量人员的青睐。

参考文献:
[1]王靖,师军良. 无棱镜全站仪在数字地形图测绘中的应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46- 48
[2]范玖国等.无棱镜测量在测绘 3维数字地形图中的应用[J].测量标准化,2009:25(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