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大学材料学复试题——特种陶瓷工艺学
陶瓷专业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自我介绍1. 请简单介绍一下您的个人背景,包括您的教育经历、工作经验以及与陶瓷相关的兴趣和技能。
解答:尊敬的面试官,您好!我叫张三,毕业于我国某知名大学陶瓷工程专业。
在校期间,我系统学习了陶瓷材料的基本理论、生产工艺以及相关设计知识。
毕业后,我在一家陶瓷企业担任技术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我对陶瓷行业充满热情,希望通过此次面试,加入贵公司,为陶瓷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基础知识与理论2. 请简述陶瓷材料的分类及其特点。
解答:陶瓷材料主要分为传统陶瓷、新型陶瓷和特种陶瓷。
传统陶瓷主要包括瓷器、陶器等,具有成本低、生产工艺简单等特点;新型陶瓷如氮化硅、碳化硅等,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等特点;特种陶瓷如高温陶瓷、生物陶瓷等,具有特殊性能,适用于特定领域。
3. 请解释陶瓷烧结过程中的相变现象。
解答:陶瓷烧结过程中,相变现象主要包括晶粒长大、析晶、相变等。
晶粒长大是指陶瓷材料在烧结过程中,晶粒逐渐增大;析晶是指陶瓷材料在冷却过程中,从液相或固相析出晶体;相变是指陶瓷材料在烧结过程中,从一种相转变为另一种相。
4. 请简述陶瓷材料的热稳定性。
解答:陶瓷材料的热稳定性是指材料在高温下抵抗变形和性能下降的能力。
热稳定性主要受材料组成、结构、生产工艺等因素影响。
一般来说,陶瓷材料的热稳定性较高,但也会受到烧结温度、冷却速度等因素的影响。
三、生产工艺与设备5. 请描述陶瓷生产工艺流程。
解答:陶瓷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制备、成型、干燥、烧结、后处理等环节。
原料制备包括原料的选择、粉碎、混合等;成型包括挤压、注浆、压制成型等;干燥包括干燥窑、干燥室等;烧结包括高温烧结、低温烧结等;后处理包括抛光、釉烧、装饰等。
6. 请简述陶瓷生产设备的作用。
解答:陶瓷生产设备在陶瓷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原料制备设备如球磨机、粉碎机等,用于将原料粉碎、混合;成型设备如注浆机、压制成型机等,用于将原料成型;干燥设备如干燥窑、干燥室等,用于将成型坯体干燥;烧结设备如高温炉、低温炉等,用于将干燥坯体烧结;后处理设备如抛光机、釉烧炉等,用于对烧结后的陶瓷产品进行抛光、釉烧等。
东大材料学初试复试真题

东北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试题1.在晶格常数为a的面心立方晶胞中,画出{111}晶面族的全部晶面并标出各自的晶面指数,计算面间距。
(12′)2.晶粒直径为50um,若在晶界萌生位错所需要的应力约为G/30,晶粒中部有位错源,问要多大的外力才能使晶界萌生位错?(13′)3. 含碳量为百分之3.5的铁-碳合金,在室温时由哪两个相组成?各占的重量百分数是多少?并计算室温时珠光体和莱氏体的百分含量。
(12′)4.再结晶后的晶粒大小如何计算?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何多数金属材料再结晶后晶粒尺寸随预定形变量的关系会在百分之10变形量附近出现一个峰值?(13′)5.材料发生蠕变时通常符合的指数定律,对于同一种材料讨论说明式中的n 会不会随试验温度变化?试验测定n值的目的是什么?在例如800摄氏度的试验温度下,金属材料和陶瓷材料的n值由什么不同?(13′)6.什么是电子的分子轨道?为什么有的同类原子会形成分子?有的同类原子不形成分子?是否原子间核外电子越多,形成的分子就轨道越多?是否形成的分子轨道越多,形成的分子的结合键就越强?回答问题并给予简单讨论。
(12分)7.解释名词(1)复合强化(2)晶界偏析(3)应变疲劳(4)扩散激活能(20′)东北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研究生试题1.画出面心立方体的(111)和(100)面,计算面间距和面密度。
证实晶面的间距越大,原子面密度越高。
(15′)2.假定一块钢进行热处理时,加热到850摄氏度后,快冷到室温,铁中空位的形成能是104Kj/mol,R=8332J/K mol.。
试计算,从20摄氏度加热到850摄氏度以后,空位的数目应当增加多少倍?扼要解释快速淬冷到室温后,这些“额外”的空位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缓慢冷却呢?(12′)3.三元相图中含有液相的四相区有哪几种形状?请分别画出并标出四个相的位置和进入与离开四相区的液相成分随温度变化的投影线,写出对应的各四相反应的表达式。
陶瓷工艺学及答案

1.陶瓷原料按工艺特性可分为哪四类原料?一般按原料的工艺特性分为:可塑性原料、瘠性原料、熔剂性原料和功能性原料四大类。
2. 传统陶瓷的三大类原料是什么?答:粘土、石英、长石3. 指出粘土、粘土矿物、高岭土、高岭石的差异答:黏土是一类岩石的总称,这有利于区分黏土、黏土矿物、高岭土、高岭石等这些名词的不同黏土矿物:含水铝硅酸盐,组成黏土的主体,其种类和含量是决定黏土类别、工业性质的主要因素。
高岭土主要由高岭石组成的黏土称为高岭土。
4. 说明原生粘土和次生粘土的特点答:原生粘土:一次粘土,母岩风化后在原地留下来的粘土,产生的可溶性盐被水带走,因此质地较纯,耐火度高,颗粒较粗,可塑性差;次生粘土:二次粘土、沉积粘土,由河水或风力将风化产生的粘土迁移至低洼地带沉淀所成。
颗粒较细,可塑性好,夹杂其它杂质,耐火度差。
5. 粘土按耐火度可分为哪几类,各自特点是什么?P176. 粘土的化学组成主要是什么?主要化学成分为SiO2、A12O3和结晶水(H2O)。
分别说明氧化铝、二氧化硅、氧化铁/二氧化钛、碱金属/碱土金属氧化物、有机质对粘土烧结的影响(1)SiO2 :若以游离石英状态存在的SiO2多时,黏土可塑性降低,但是干燥后烧成收缩小。
(2)Al2O3 :含量多,耐火度增高,难烧结。
(3)Fe2O3<1%,TiO2 <0.5%:瓷制品呈白色,含量过高,颜色变深,还影响电绝缘性。
(4)CaO、MgO、K2O、Na2O:降低烧结温度,缩小烧结范围。
(5)H2O、有机质:可提高可塑性,但收缩大。
7. 粘土中根据矿物的性质和数量可以分为哪两类?哪些是有益杂质矿物,哪些是有害杂质?根据性质和数量分为两大类:黏土矿物和杂质矿物有益杂质:石英、长石有害杂质:碳酸盐、硫酸盐、金红石、铁质矿物8. 指出碳酸盐、硫酸盐对陶瓷烧结的影响碳酸盐主要是方解石、菱镁矿;硫酸盐主要是石膏、明矾石等。
一般影响不大,但以较粗的颗粒存在时。
往往使坯体烧成后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局部爆裂。
材料专业考研面试题目(3篇)

第1篇一、专业基础知识1. 请简要介绍材料科学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2. 解释晶体学中晶胞、晶格、晶面、晶向等基本概念。
3. 简述金属材料的变形机制,并说明其影响因素。
4. 解释金属材料的固溶强化、析出强化、冷变形强化等强化机制。
5. 请说明高分子材料的分类、特性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6. 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的基本类型、制备方法及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
7. 解释材料力学性能的基本概念,如强度、硬度、韧性等。
8. 简述材料物理性能的基本概念,如导电性、热导性、磁性等。
9. 介绍现代材料分析技术中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等分析方法。
10. 简述电化学在材料制备、加工、检测等方面的应用。
11. 解释工程材料的基本概念,如结构材料、功能材料、复合材料等。
12. 简述新能源材料的基本类型、制备方法及其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
二、专业综合应用1. 举例说明金属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优缺点。
2. 分析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并讨论其面临的挑战。
3. 简述无机非金属材料在电子信息领域的应用,如光电子器件、传感器等。
4. 讨论复合材料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并分析其发展趋势。
5. 分析材料力学性能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要性,并举例说明。
6. 介绍材料物理性能在能源、电子、环保等领域的应用。
7. 简述现代材料分析技术在材料制备、加工、检测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8. 分析电化学在材料腐蚀与防护、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应用。
9. 讨论工程材料在高温、高压、腐蚀等恶劣环境下的应用,如高温合金、耐腐蚀合金等。
10. 分析新能源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如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等。
三、科研与创新能力1. 请谈谈你在本科阶段参与的科研项目,包括研究内容、实验方法、成果等。
2. 分析你在本科阶段遇到的科研难题,以及你是如何解决的。
3. 举例说明你在本科阶段取得的创新成果,如论文发表、专利申请等。
东北大学材料加工研究生复试题

轧制部分8---20章型材部分(8、9章)1、型材?型材充满度?型材分类?型材的生产特点?答:型材:经过塑性加工成形的,具有一定断面和尺寸的直条实习金属材称为型材型材充满度:轧件充满孔型的程度,用轧后件宽与轧槽宽的比值来表示型材分类:按生产方式分为热轧型材、冷轧型材、热弯型材、冷弯型材、冷拔型材、锻压型材、挤压型材、焊接型材和特殊型材;按断面特点,可分为复杂断面型材和简单断面型材;按断面尺寸分类,可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型材;按使用范围分,可分为通用型材、专用型材和精密型材。
型材的生产特点:A品种规格多B断面形状差异大C不均匀变形量严重D轧机结构和轧机布置形式多种多样。
2、型材轧制的咬入条件?答:当轧件与孔型侧壁接触时,孔型侧壁对轧件有一个夹持作用;当轧件与孔型顶部接触时,即与平辊轧制矩形相似。
咬入条件:3、型材轧机的命名方法?答:一般以轧辊的名义直径(或传动轧辊的人字齿轮节圆直径)命名,一个轧钢车间,往往有若干列或若干架轧机,通常以最后一架精轧机的轧辊名义直径作为轧钢机的名称。
型材轧机按其用途和轧辊名义直径可分为轧梁轧机(轧辊名义直径750-950)、大型型材轧机(650以上)、中型型材轧机(350-650)、小型型材轧机(250-300)、线材轧机(150-280)或棒、线材轧机。
4、型材轧机典型布置形式及特点?答:A横列式大多数轧机用一台交流电机同时传动数架三辊式轧机,在一列轧机上进行多道次轧制,变形灵活、适应性强、品种范围广,控制操作容易,设备简单,造价低,建厂快等优点。
缺点为产品尺寸精度不高,品种规格受限,轧件需要横移和翻钢,故长度受限制,间隙时间过长,轧件温降大,因而轧件长度和厚度均受限制,不便于实现自动化。
B顺列式各架轧机顺序布置在1-3个平行纵列中,各架轧机单独传动,每架只轧一道,但机架间不形成连轧。
各机架的速度可单独调节,使轧机能力得以充分发挥。
由于每架只轧一道,故轧辊L/D值在1.5-2.5,且机架多为闭口式,故轧机刚度大,产品尺寸精度高;由于各机互不干扰,故机械化自化动较高,调整方便。
东北大学材料学复试真题

东北大学材料学复试真题
2011年东北大学研究生复试《金属材料学》真题(完整版)
1.决定置换式溶质原子(合金元素)在铁中固溶度因素有哪些?(8分)
2.应变时效产生原因是什么?如何消除?(12分)
3.什么是相间沉淀?形成机制是什么?(12)
4.列出硬磁材料和软磁材料主要性能指标,并分析磁性能的影响因素。
(12分)
5.为什么Si-Mn系弹簧钢易脱碳而Cr-Mn系特别是Cr-V系弹簧钢脱碳敏感性特
别小?(12分)
6.试根据高速工具钢W6Mo5Cr4V2的性能要求或最终热处理工艺特点等,分析钢
中合金元素作用。
(12分)
7.试比较钢铁材料淬火后回火过程中组织性能变化和铝合金固溶处理后时效有
何异同,简析原因。
(16分)
8.已知材料本征摩擦力为σ0,进行再结晶退火,5分钟后晶粒尺寸为3微米,
保温30分钟后为23微米,保温60分钟后屈服强度为σ1,求保温90分钟后屈服强度σ2.(给出最终表达式)(16分)
9.决定钢中碳化物形成元素形成碳化物稳定性的因素是什么?据此分析V、Ni、
Cr、Mo形成碳化物的稳定性高低。
(元素原子序数:V 23、Ni 24、Cr 41、Mo 42)(20分)
论坛里面还有我上传的材料学2011年初试《材料科学基础》的真题,另外我那里还有专业课笔记和视频,7G多不知道怎么上传,有需要的学弟学妹们可以联系我哦,我qq 1306153187 请注明东大12年材料学考研。
【2012年东北大学826材料学真题解析】(转)

【2012年东北大学826材料学真题解析】(转)一、名词解释(25分)点群;二次再结晶;超塑性;(超纲)相;扩散激活能解析:除了超塑性得百度之外,其他都应该打上来。
名词解释每年都会出几个简单的,曾经考过的词,也会考一个到两个稍微有难度的,比如11年的“下贝氏体”。
“超塑性”答不上来就编吧,大部分人不会的,大家可以安心。
二、1、写出(111)晶面所有的滑移系,并在晶胞中画出。
(5分)2、若沿[112]晶向施加100MPa拉伸应力,试求其分切应力。
(20分)解析:这是去年原题啊!三、比较置换固溶体、间隙固溶体、有序固溶体、间隙相的结构特征及性能(15分)解析:这道题也是书上知识点,出处是东大本科的课件原题,其实不难,忽略忘背了就可惜了。
四、1、解释合金强化与金属基纤维复合强化的本质区别(10分)2、试解释提高陶瓷韧性的两种方式。
(5分)解析:1、合金强化主要是通过加入合金元素,造成集体出现晶格畸变,产生应力场,阻碍位错运动。
金属基复合强化主要通过引入纤维使外载转移到纤维上,起到承载作用,强化基体。
(此题有一定难度,需要一个宏观的对知识点的掌握)2、这道题涉及陶瓷,历年真题从未涉及的知识点。
在教材183页“脆性材料的增韧机制”里,考前,我曾在日志里提过让大家看一下“增韧”,这道题很简单的两个例子就是相变增韧和纤维复合增韧。
五、1、脱溶过程析出第二相颗粒形状与哪些因素有关。
(5分)2、分析第二相粒子Ostwald熟化的原因及过程(10分)解析:1、脱溶析出一般发生在快速冷却过程中,因此和最终冷却温度以及冷却速度、时效的时间有很大关系,另外估计和粒子本身也有关,我觉得还可能跟基体也有些关系(此题有一定难度,重要是理解脱溶析出,书上没现成答案,需要总结)2、11年原题,有同学以为考过了,就没细看,这是考材料学的大忌啊!10年出了道07年原题,11年没出原题,12年。
13年。
你懂的。
最好画上图,才能得满分。
六、分析固态相变与凝固相变的相同点及不同点(10分)解析:这个是白给分的题,教材360页原话精简一下就行了。
东北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科目参考书

120404社会保障
西方经济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宋承先著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年以后各版均可
490100公共管理硕士
公共政策学
《公共政策学》娄成武主编东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070101基础数学
1、代数与几何2、分析与方程(两门选一)
1、《通信原理》第6版国防工业出版社
2、《高频电子线路》第三版张啸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
1、数字信号处理50%;2、单片机原理50%
1、《数字信号处理教程》,程佩清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年,2、《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李朝青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简明修订版2001年
2、《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李朝青编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简明修订版2001年
3、《单片机的C语言应用程序设计》(修订版)马忠梅、籍顺心、张凯、马岩主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3
080802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综合知识(1、电路原理部分30%,2、微机原理部分30%,3、计算机控制系统部分40%)
《工程材料学》连法增东北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
430106冶金工程
冶金学(2)
《冶金学》(钢铁冶金卷)朱苗勇冶金工业出版2005年《冶金学》(有色冶金部分)邱竹贤东北大学出2000年
080402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
综合知识(1、自动化30%;2、单片机30%;3、逻辑与编程能力40%)
1、《过程控制仪表及控制系统》林德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近世代数》第二版扬子胥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解析几何》第二版丘维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东北大学材料学复试题——特种陶瓷工艺学
一名词解释(30)
压电陶瓷,NTC,反应烧结SiC,电滞回线,绝缘陶瓷
二(20)
论述反应烧结Si3N4和再烧结Si3C4,以及他们的性能。
三(20)
晶粒长大与致密化的关系
四(10)
透光性好的工艺条件
五(15)
烧结分那三个阶段,三个阶段的特征。
六(10)
干压、等静压的优缺点
七(15)
ZrO2增韧机理
此为简洁版,题干蛮长的,懒得都抄下来,就自动过滤了废话。
另附面试问题:1金属材料与无机非金属材料塑性差异的结构机理
2 晶须增韧与加工硬化的区别。
3 陶瓷都哪三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