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 第二节 岩石的强度特性

合集下载

岩石力学重点提示

岩石力学重点提示

第一章绪论岩石和岩体都是岩体力学的直接研究对象。

但在岩体力学中,这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基本概念。

所谓岩石就是由矿物或岩屑在地质作用下按一定的规律聚集而形成的自然物体;所谓岩体则是指在一定的地质条件下,含有诸如节理、裂隙、层理和断层等地质结构面的复杂地质体。

岩石就是指岩块,在一般情况下,不含有地质结构面。

因此,岩石和岩体的力学性质也是不同的,前者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试验,而后者一般在野外现场的实验场地完成实验。

从实验的精确度来看,后者更接近岩体的实际情况,反映了岩体的实际强度,前者则相差甚远。

第二章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一)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这部分内容比较直观、容易掌握,但要注意各性质指标的定义和归类,避免引起混淆。

为便于记忆,列出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的归类树,读者应将对应的公式(或注释)填充。

岩浆岩1.岩石(按地质成因)沉积岩变质岩2.岩体=岩石(或岩块)+结构面(二)岩石的强度特性1.强度试验基本内容单向抗压强度试验 抗剪强度2. 单向抗压强度试验(1)试件:直径D =50mm ±0.3mm ;高H=(2~2.5)D ±0.3mm ;两端法线与试件轴线偏差不大于025.0;端面不平整度不大于0.5mm 。

(2)单向抗压强度 AP=σ P -岩石试件无侧限条件下的破坏载荷 A -试件承载面积(3)试件破坏形态圆柱单向压缩有两种可能的破坏形态:圆锥形破坏和圆柱形劈裂破坏(见图2-1)(a )圆锥形破坏 (b )柱状劈裂破坏 图2-1 单轴压缩破坏形态破坏原因:①圆锥形破坏形状是由于试件两端与试验机承压板之间摩擦力增大造成的。

②柱状劈裂破坏,如图2-1b 所示。

若采用有效方法消除岩石试件两端面的摩擦力,则试件的破坏形态成为柱状劈裂破坏。

(4)试件单向抗压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①试验机铁板的刚度;②试件的形状;③试件的尺寸;③试件的高径比;④加载速度 3. 单向抗拉强度试验 (1)直接拉伸法对岩石试件直接施加拉力至破坏,抗拉强度为AP t =σ 式中:P -试件破坏时承受的最大压力;A -与拉力垂直的横截面积。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是岩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质之一,也是岩体力学中研究最早、最完善的力学性质。

岩石密度:天然密度、饱和密度、质量指标密度、重力密度岩石颗粒密度孔隙性孔隙比、孔隙率含水率、吸水率水理指标渗透系数抗风化指标软化系数、耐崩解性指数、膨胀率抗冻性抗冻性系数单轴抗压强度单轴抗拉强度抗剪强度三向压缩强度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岩石的变形特性◆岩石的强度理论试验方法参照标准:《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99)。

第二章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第一节岩石的基本物理性质第二节岩石的强度特性第三节岩石的变形特性第四节岩石的强度理论回顾----岩石的基本构成岩石是自然界中各种矿物的集合体,是天然地质作用的产物,一般而言,大部分新鲜岩石质地均坚硬致密,空隙小而少,抗水性强,透水性弱,力学强度高。

岩石是构成岩体的基本组成单元。

相对于岩体而言,岩石可看作是连续的、均质的、各向同性的介质。

岩石的基本构成:由组成岩石的物质成分和结构两大方面来决定的。

回顾----岩石的基本构成一、岩石的物质成分●岩石是自然界中各种矿物的集合体。

●岩石中主要的造岩矿物有:正长石、斜长石、石英、黑云母、角闪石、辉石、方解石、白云石、高岭石等。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会影响岩石的抗风化能力、物理性质和强度特性。

●岩石中矿物成分的相对稳定性对岩石抗风化能力有显著的影响,各矿物的相对稳定性主要与化学成分、结晶特征及形成条件有关。

回顾----岩石的基本构成二、岩石的结构是指岩石中矿物(及岩屑)颗粒相互之间的关系,包括颗粒的大小、性状、排列、结构连结特点及岩石中的微结构面(即内部缺陷)。

其中,以结构连结和岩石中的微结构面对岩石工程性质影响最大。

回顾----岩石的基本构成●岩石结构连结结晶连结和胶结连结。

结晶连结:岩石中矿物颗粒通过结晶相互嵌合在一起,如岩浆岩、大部分变质岩及部分沉积岩的结构连结。

这种连结结晶颗粒之间紧密接触,故岩石强度一般较大,但随结构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

岩体力学 第二章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岩体力学 第二章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
件 比,下用自百由分吸数入表水示的。质量(mw1)与岩样干质量(ms)之
Wa
mw1 mw2
100%
nb
VVb V
100%
dWa w
dWa
2、饱和吸水率(Wp)
岩石的饱和吸水率(Wp)是指岩石试件在高压(一
般压力为15MPa)或真空条件下吸入水的质量(mw2) 与岩样干质量(ms)之比,用百分数表示,即
循环加荷
加荷

单轴 p
荷 三轴 拉伸
方 加荷
反复循环加卸荷(c)
p
p

t
t
t
加剪力
(a)
(b)
(c)
单向受压
单向受拉
双向受力
压剪
岩石强度:岩石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岩块破 坏方式
脆性破坏
拉破坏 剪切破坏
塑性破坏(延性破坏)
一、单轴抗压强度 受 力 二、单轴抗拉强度 状 三、剪切强度 态 四、三轴压缩强度
Wp
mw2 ms
100%
n0
VV 0 V
100%
dW p w
dWp
3、饱水系数(Wa)
岩石的吸水率(Wa)与饱和吸水率(Wp)之比,称为
饱水系数。它反映了岩石中大、小开空隙的相对
比例关系。
几种岩石的吸水性指标值
(二)岩石的软化性
岩石浸水饱和后强度降低的性质,称为软化性,
软化系数(KR)为岩石试件的饱和抗压强度(σcw)与 干抗压强度(σc)的比值
一、岩石(块)的物质组成
岩块的力学性质主要取决于组成岩石的矿物成分 及其相对含量
硅酸盐类矿物
组成岩石 的矿物
粘土矿物 碳酸盐类矿物
12/16/2020

岩石的强度特性

岩石的强度特性

岩石的强度特性
岩石的强度是指岩体抵抗破坏的能力;岩体是由岩块和结构面组成的地质体。

多结构面岩体强度
取三组结构面岩石试件,首先绘出三组结构面及岩石的强度包络线和受力状态莫尔圆,若第一组结构面的受力状态点落在第一组结构面的强度包络线τ=Cω1+σtanυω1上或其之上,即第一组结构面与σ1的夹角β满足2β1'≤2β2'≦2β3',则岩体将沿第一组结构面破坏。

β'满足2β2'≦2β'2β1',则岩体将不沿第一结构面破;而若此时,第二组结构面与σ1的夹角β''满足2β1''≦2β''≦2β2'',则岩体将沿第二组结构面破坏。

以此类推,若第三组节理的受力状态点均落在其相应的强度包络线之下,即2β'2<2β'<2β1',2β<2''<2β''<2β1'',2β2'''<2β'''<2β1'''则此时,岩体将不沿三组结构面破坏,而将沿β0=π/4+υ0/2的岩石截面破坏。

岩体和岩块破坏时主应力之间的关系为σ1=σ3+√(mσcσ3+S(σc)^2) ,令σ3=0,可得单轴抗压强度σmc=(√S)σc
将σ1=0代入并对σ3求解得岩体单轴抗压强度σmc=½σc(m-√(m^2+4s))。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

n0
Vn0 V
100%
(5)闭空隙率nc: 即岩石试件内闭型空隙的体积(Vnc)占 试件总体积(V)的百分比。
nc
Vnc V
100%
2 、空隙比(e)
所谓空隙比是指岩石试件内空隙的体积(V V)与 岩石试件内固体矿物颗粒的体积(Vs)之比。
e VV V Vs n
Vs
Vs
1 n
四、岩石的水理性质
c 具有粘性的弹性岩石
由于应变恢复 有滞后现象,即加 载和卸载曲线不重 合,加载曲线弹模 和卸载弹模也不一 样。P点加载弹模 取过P点的加载曲 线的切线斜率,P 点卸载弹模取过P 点的卸载曲线的切 线斜率。
d、弹塑性类岩石
Ee e
2、变形模量
E0 e p
变形
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
线弹性变形 非线弹性变形
o
理想弹性体
s
o
线性硬化弹塑性体
s
o
理想弹塑性体
o
d
dt
理想粘性体
一、岩石在单轴压缩状态下的力学特性
1、σ~ε曲线的基本形状 美国学者米勒将σ~ε曲线分为6种。
σ~ε曲线的基本形状
致密、坚硬、少裂隙 致密、坚硬、多裂隙
少裂隙、 岩性较软
较多裂隙、 岩性较软
d
Ws V
d d g
(g/cm3) (kN /m3)
式中:Ws——岩石试件烘干后的质量(g); V——岩石试件的体积(cm3);
g——重力加速度。
3、饱和密度(ρ )和饱和重度(γw)
饱和密度就是饱水状态下岩石试件的密度。
w
Ww V
(g/cm3)
w wg
(kN /m3)
式中:WW——饱水状态下岩石试件的质量 (g); V——岩石试件的体积(cm3);

2.2岩石力学性质-强度特征

2.2岩石力学性质-强度特征

2.4.1.4 抗剪切强度
5)角模压剪试验及受力分析示意图 在压力P的作用下,剪切面上可分解为沿剪切面的剪力 Psinα/A和垂直剪切面的正应力Pcosα/A,如图所示。
2.4.1.4 抗剪切强度
6)限制性剪切强度试验结果及其分析 ①试验结果:剪切面上正应力越大,试件被剪破坏前所 能承受的剪应力也越大。 原,摩擦力也越大。 将破坏时的剪应力和正应力标注到σ-τ应力平面上就是 一个点,不同的正、剪应力组合就是不同的点。将所有点 连接起来就获得了莫尔强度包络线,如图所示。
2.4.1.2 石岩三轴抗压强度
2)实验加载方式 a. 真三轴加载:试件为立方体,加载方式如图所示。


应力状态:σ1>σ2> σ3
这种加载方式试验装臵繁杂,且六个面均可受到由加 压铁板所引起的摩擦力,对试验结果有很大影响,因 而实用意义不大。故极少有人做这样的三轴试验。
2.4.1.2 石岩三轴抗压强度
2.4.1 岩石的强度
岩石强度与外力有关

a.外力性质:静载荷、动载荷 b.外力方式:拉伸、剪切、压缩
c.应力状态:单向、双向、三向 对试样的要求

完整岩块,不含有节理裂隙
各种强度都不是岩石的固有性质 岩石的固有性质:不受试件的形状、尺寸、采集地、采 集人等因素影响而保持不变的特征,如岩石的颜色、密 度等;
σc= P/A
2.4.1.1 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3)4种破坏形式: 1.X状共轭斜面剪切破坏,是最常见的 破坏形式。 2.单斜面剪切破坏,这种破坏也是剪 切破坏。 3.塑性流动变形,线应变≥10%。
4.拉伸破坏,在轴向压应力作用下, 在横向将产生拉应力。这是泊松效应 的结果。这种类型的破坏就是横向拉 应力超过岩石抗拉极限所引起的。

2-2岩石力学性质-强度性质

2-2岩石力学性质-强度性质

2.5 岩块强度
2.5.1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所谓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是指岩石在单轴压缩载 荷作用下,达到破坏前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应力。 亦即岩石受轴向力作用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所承受 的荷载。即: P c (2-18)
c
式中:
A
c —单轴抗压强度;
P—只有轴向载荷时的破坏荷载; A—试件的截面面积。
图2-4 在刚性承压板之间压缩时岩石端面的应力分布 图2-5 粗面岩的抗压强度与h/d的关系
(4)加载速度 加载速度越大,表现强度越高) 我国规定加载速度为0.5~0.8MPa/s (5)环境 含水量:含水量越大强度越低;岩石越软越明显, 对泥岩、粘土等软弱岩体,干燥强度是饱和强度 的2-3倍。 温度:180℃以下不明显:大于180℃,温度越高 强度越小。
由于试件端面与承压板之间的摩擦力,使试件端 面部分形成了约束作用,而这一作用随远离承压 板而减弱,使其表现为拉应力。 在无侧限的条件下,由于侧向的部分岩石可自由 地向外变形、剥离,最终形成圆锥形破坏的形态。 因此,在试验时一般要求在试件的端面与承压板 之间加润滑剂,以减少试验时的端部效应。
c
c
c d 0.788 0.22 h
(2-19)
由图2—5可见,当 试验结果
h / d 2.0 3.0
时, 曲线趋于稳定,
c

c
值不随
h/d
的变化而明显变化。
国际岩石力学学会实验室和现场试验标准化委员 会制定的《岩石力学试验建议方法》中,建议岩
石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试件的高径比为2.5~3.0。
(1)单轴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 在岩石力学中,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是研究 最早、最完善的特性之一。按中华人民共 和国岩石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单轴抗压 强度的试验是在带有上、下块承压板的试 验机上进行,按一定的加载速度单向加压 直至试件破坏。

第二节 岩石的力学性质

第二节 岩石的力学性质

表2一6列出几种岩石的垂直于层理和平行于层理方向上
的抗压强度。
2-6
3.岩石的容重和孔隙度
同一种岩石,其孔隙度增加,容重降低,从而岩石强
度也降低,反之亦然。例如石灰岩容重由1.5x104N/m3增加
到2.7x104N/m3时,其抗压强度就由5MPa增至180MPa。又如 砂岩的容重由1.87x104N/m3 增加到2.57x104N/m3 时,其 抗压强度也由15MPa增加到90MPa。 一般来说,岩石的孔隙度随其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减小。
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可以采用三轴试验装臵确定岩石的强度。
(二)影响岩石强度的因素
1.岩石的物质成分
矿物强度与含量影响岩石的强度。例如,石英是强度较大的造岩矿物, 岩石中石英含量高,并且石英颗粒在岩石中连结成骨架时,则岩石的强度 也高;方解石和白云石等强度较小,因此在碳酸盐类岩石中方解石含量增 加,则岩石强度降低。 对于沉积岩,胶结物的成分对岩石强度有较大的影响。例如,硅质胶 结的砂岩,其抗压强度高达200MPa以上,而钙质胶结的砂岩,强度则为 20~100MPa;泥质胶结的砂岩,强度往往在20MPa以下。岩石中胶结物所 占比例越大,胶结物对岩石强度影响越大,而被胶结的岩屑或矿物对岩石 强度的影响越小。
抗力。
表2—10列出一些岩石的动载和静载抗拉强度的比较数据。
2-9
2--9
7.岩样的线性尺寸
这主要是由于岩石的组成和结构的不均一性,以及裂隙和孔洞存在机率增加 的缘故。因此,测定和对比岩石强度时,必须有线性尺寸的规定,否则就不 能进行比较。通常作岩石的抗压强度试验时,要求采用5*5*5cm的立方体试 样,或者采用长度等于直径的圆柱体岩样。
从表中数据可知,岩石的抗剪强度约为其抗压强度的1/5~1/11;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单向压缩试件的破坏形态 3.单向压缩试件的破坏形态 破坏形态是表现破坏机理的重要特征; 破坏形态是表现破坏机理的重要特征; 其主要影响因素: 其主要影响因素:①应力状态 ②试验条件 破坏形态有两类: (1)圆锥形破坏 原因:压板两端存在摩擦力,箍作用(又称端部效应), 在工程中也会出现。 (2)柱状劈裂破坏 张拉破坏(岩石的抗拉强度远小于抗压强度) 是岩石单向压缩破坏的真实反映(消除了端部效应) 消除试件端部约束的方法 润滑试件端部(如垫云母片;涂黄油在端部) 加长试件

岩石的抗拉强度
1. 定义:岩石试件在受到轴向拉应力后其试件发生破坏时 定义 的单位面积上所受的拉力。 由于试件不易加工,除研究直接的拉伸的夹具外,研究 了大量的间接试验方法。 2. 直接拉伸法 抗拉强度
Rt = P / A
①试件和夹具之间的连接 ②加力P与试件同心
关键技术
3. 间接方法
(1)抗弯法 抗弯法(梁的三点弯曲试验) 抗弯法 抗拉强度
改变夹具倾角α;α在30度到70度之间 做一组(大于5次)不同α的试验,记录所得 的σ ,τ值;由该组值作曲线近似直线得方 程
τ = σ tan + c
式中
tanφ- tanφ-岩石抗剪切内摩擦系数 岩石的粘结力(内聚力) c -岩石的粘结力(内聚力)

岩石在三向压缩应力作用下的强度
1. 定义 指在不同三向压缩应力作用下岩石抵抗外荷 载的最大应力
抗剪断仪
Q = P(sin α f cos α )
fP αcos α + f sin α )
剪切破坏面上的正应力σ和剪应力τ为:
N P σ = = (cosα + f sinα ) F F Q P τ = = (sinα f cosα ) F F
岩石的抗剪断σ 岩石的抗剪断σ-τ曲线(强度曲线) 曲线(强度曲线)
σ t = MC / I
σ t ——三点弯曲梁内的最大拉应力;梁发生破坏时
的 σ t 就是 R t M ——作用在试件上的最大弯矩 C ——梁边缘到中性轴的距离 I ——梁截面绕中性轴的惯性矩 ①岩石是各向同性的线弹性材料 适用条件: ②满足平面假设的对称面内弯曲
(2)劈裂法(巴西法),对称径向压裂法 劈裂法(巴西法),对称径向压裂法 ), 由巴西人Hondros Hondros提出 由巴西人Hondros提出 试件:实心圆柱φ50mm;δ 25mm 试验:径向压缩破坏(张开) 计算公式:由弹性力学Boursinesq公式
4.影响单轴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4.影响单轴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1)承压板端部的摩擦力及其刚度(加垫块的依据) (2)试件的形状和尺寸 形状:圆形试件不易产生应力集中,好加工 尺寸:大于矿物颗粒的10倍; φ50的依据 高径比:研究表明;h/d≥(2-3)较合理 (3)加载速度 加载速度越大,表现强度越高(见图2-5) 我国规定加载速度为0.5 -1.0MPa/s (4)环境 含水量:含水量越大强度越低;岩石越软越明显,对 泥岩、粘土等软弱岩体,干燥强度是饱和强度的2-3倍。 见表2-2 温度度:180℃以下部明显:大于180℃,湿度越高强 度越小。
Rc = P / A
式中:P——无侧限的条件下的轴向破坏荷载 A——试件界面积
2.试件方法: 2.试件方法: 试件方法 (1)试件标准:
圆柱形试件:φ4.8-5.2cm ,高H=(2-2.5)φ 长方体试件:边长L= 4.8-5.2cm , 高H=(2-2.5)L 试件两端不平度0.5mm;尺寸误差±0.3mm; 两端面垂直于轴线±0.25o
第二节 岩石的强度特性
工程师对材料提出两个问题 1 最大承载力——许用应力[ σ ] ? 2 最大允许变形--许用应变[ ε ]? 本节讨论[ σ ]问题 强度:材料受力时抵抗破坏的能力。 单向抗压强度 强度 单向抗拉强度 剪切强度 三轴压缩 真三轴 假三轴
一 岩石的单轴抗压强度
1.定义 指岩石试件在无侧限的条件下,受轴向压力作 定义: 定义 用破坏时单位面积上承受的荷载。
围压越大,轴向压力越大
(2)加载途径对岩石三向压缩强度影响(图2-13)
A、B、C三条虚线是三个不同的加载途径,加载途径 对岩的最终三向压缩强度影响不大。
(3)孔隙水压力对岩石三向压缩强度的影响
孔隙水压力使有效应力(围压)减小 强度降低
有水
无水
返回
σ 1 = f (σ τ = f (σ )
2. 三向压缩试验简介 (1) 真三轴 (2) 假三轴
2

3
)
σ1 > σ 2 > σ 3
σ1 >σ 2 =σ 3
见图 见图00 见图00
3.三轴压缩试验的破坏类型 3.三轴压缩试验的破坏类型
4.岩石三向压缩强度的影响因素 4.岩石三向压缩强度的影响因素 (1)侧压力的影响
计算:
I = P / D2
式中:P ——试件破坏时的极限 D ——加载点试件的厚度 统计公式:
R t = 0 . 96 I
要求:(由于离散性大),每组15个,取均值,即
1 15 Rt = ∑ 0.96 I i 15 i =1
建议:用φ5cm的钻孔岩芯为试件。

岩石的抗剪强度
1. 定义 指一定的应力条件下(主要指压应力),所能抵抗的 最大剪应力常用 表示 类型: 2. 类型
a.抗剪断试验 b.抗切断试验 c.弱面抗剪试验
室内试验(抗切断试验) 3. 室内试验(抗切断试验)
①试验 楔形剪切仪, 楔形剪切仪,加载装置 ②计算公式
N = P(cos α + f sin α ) Q = P(sin α f cos α )
式中: 式中: p——压力机的总压力 压力机的总压力 α——试件倾角 试件倾角 f ——圆柱形滚子与上下压板的摩擦系数 圆柱形滚子与上下压板的摩擦系数
σ t = 2 p / πDt
式中: σ t ——试验中心的最大拉应力,即 R t
p ——试验中破坏时的压力 D ——试件的直径
要求
①荷载沿轴向均匀分布
t ——试件的厚度δ
②破坏面必须通过试件的直径 ②并非完全单向应力
注: ①端部效应
(3)点荷载试验法 是上世纪发展起来的一种简便的现场试验方法。 试件: 试件:任何形状,尺寸大致5cm,不做任何加工。 试验: 试验:在直接带到现场的点荷载仪上,加载劈裂 破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