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活动方案
大学高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实施方案

学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为了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上报工作的通知以及XX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切实做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和数据上报的通知》的相关精神,XX学院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二、测试目的通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全方位了解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技能,充分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体质状况,为学校的体育教学与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完成教育部和XX省教育厅的工作任务三、组织机构与职责1、领导小组组长:XXX副组长:XXX、XXX成员:XXX、XXX、XXX、XXX、XX2、办公室设立XX学院《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基础课部。
主任:XXX(兼)副主任:XXX、XXX3、办公室工作职责(1)负责组织、协调和部署《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实施工作,统筹安排各学院的测试时间(2)测试工作结束后,按要求撰写并提交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统计分析报告,并且上报国家教育部和XX省教育厅(3)测试开始前,组织召开全体辅导员学习制作表格的培训会。
(4)测试结束后,按照应参加测试人数的计算教师工作量并上报教务处。
4、其它部门职责教务处:提供最新的学生信息以及核对教师工作量。
学工处:统筹协调选派学生会干部配合体质测试办公室开展体质测试和数据统计、上报工作。
后勤处:协调校医院派医生到场,在体育部办公室设置医疗点,对测试中身体不适的学生提供医疗保障。
保卫处:负责测试场地的保卫工作,禁止与本工作无关人员进场。
各二级学院:组织动员全体学生按时参加体质测试,督促辅导员到场维持秩序,确保测试工作安全、稳定、有序进行。
基础课部:负责安排测试场地、器材,记录测试成绩。
四、测试项目1、身高;2、体重;3、肺活量;4、坐位体前屈;5、立定跳远;6、50米跑;7、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8、一分钟仰卧起坐(女)、引体向上(男)。
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

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行动实施方案一、背景和目的近年来,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学生的肥胖率、近视率逐年上升,而体质健康状况却逐年下降。
这不仅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也影响了国家的未来。
因此,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势在必行。
本实施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措施,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目标和任务1. 目标(1)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使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
(2)增强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
(3)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水平,使学生在体育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2. 任务(1)加强体育课程建设,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
(3)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良好的体育锻炼条件。
(4)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5)加强体育科研工作,为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提供理论支持。
三、措施和方法1. 加强体育课程建设(1)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合理设置体育课程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体育技能。
(2)加强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提高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和实效性。
(3)加强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丰富体育教学内容。
2.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1)定期举办各类体育比赛,激发学生的体育锻炼热情。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体育活动,拓宽学生的体育视野。
(3)开展体育兴趣小组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体育锻炼需求。
3. 加强体育设施建设(1)加大体育设施投入,完善学校体育设施。
(2)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体育设施的安全性和适用性。
(3)合理利用社会体育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锻炼场所。
4. 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1)加强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水平。
(2)加强体育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体育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建立体育教师激励机制,激发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活动方案

赣榆县初级中学关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学校体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根据县教育局《关于印发<县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方案〉的通知》的精神,为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确保此项工作落实到位,经研究决定,制定本方案如下:一、提高认识,广泛发动,掀起《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热潮。
要把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作为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提高我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
要深刻认识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战略意义,从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和青少年学生的体质健康这个高度,把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当作一件大事来抓。
认真组织、动员全体学生积极参加,切实推动我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广泛开展,吸引学生走向操场,走进大自然,走到阳光下,极参加体育锻炼。
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工作机构。
为保证我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顺利实施,决定成立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领导小组。
组长:李传江副组长:姜启瑞祁全昌成员:全体体育教师三、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
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学生能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等级以上。
四、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以体育课教学为基本平台。
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体育课时的规定,开足开齐体育课,不以任何理由削减或挤占体育课时。
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增加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性,强调活动的多样性,增强学生自觉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
五、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要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
大力倡导和推行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在大课间操中进行小学生系列广播操和眼保健操。
课外活动要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并形成制度,不得随意挪用或挤占课外活动时间。
对参与课外体育活动辅导的体育教师要承认其劳动付出,合理计算工作量,确保体育教师的合法权益。
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

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确保2030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教体艺厅函202116号)要求结合我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1.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意识,增强体质健康管理的意识和能力。
2.合理安排学生校内、校外体育活动时间,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让每位学生掌握1—2项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全面增强学生体质健康。
3.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4.加强体育家庭作业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健全家校沟通机制,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完善中小学生视力状况监测机制。
三、工作措施1.加强教育引导,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意识。
(1)通过体育课、健康教育课、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了解体质健康的重要性,掌握科学锻炼的方法。
(2)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
(3)加强家校合作,引导家长关注学生的体质健康,支持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2.合理安排学生体育活动时间。
(1)保证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都能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2)加强体育课程管理,确保体育课程的质量和效果。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参加各类体育竞赛。
3.做好体质健康监测工作。
(1)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定期对学生进行体质健康监测。
(2)分析监测结果,针对存在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3)及时公示监测结果,提高家长和社会对体质健康工作的关注度。
4.加强体育家庭作业指导。
(1)制定科学的体育家庭作业,引导学生在家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
(2)加强家校沟通,鼓励家长监督和参与学生的体育锻炼。
(3)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帮助学生在家也能进行有效的体育锻炼。
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实施方案

学校学生体质健康管理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确保2022年《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结合我校体育工作的现状,为进一步规范和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一、完善体育管理机制,明确个人职责牢固树立和强化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坚持把增强学生体质健康作为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
充分保证学校体育课正常开展和学生体育活动时间及锻炼效果。
学校对此十分重视,由学校教导处主管具体的体育工作,3名体育教师工作目标明确,在开学初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了每个年组本学期的活动计划,确保全体学生在身体素质方面都能得到全面锻炼。
二、强化措施,加强体质监测1、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保证学生每天上下午的眼保健操有序开展及各半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落实和完善阳光体育大课间制度,并有效实施和开展。
2、提高体育课质量体育教师应充分备课,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学习到基本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同时,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3、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类课外体育活动,如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等,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4、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学校应加强体育设施建设,提供足够的体育器材和场地,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
同时,学校可以定期对体育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它们的安全性。
5、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应加强体育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体育教师参加培训,鼓励他们参加专业比赛,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三、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学校应建立学生体质健康档案,记录学生的身高、体重、视力等基本信息,以及他们在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中的表现。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学校可以了解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活动方案

杨屯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活动方案为全面贯彻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布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落实各级教育体育部门的具体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一、实施目标《标准》是《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组成部分,是其在学校的具体实施,是国家对学生体质健康方面的基本要求。
我校的目标为:95%以上的学生达到及格等级,25%的学生达到优秀等级,65%的学生达到良好等级。
二、实施时间身高、体重、肺活量为必测项目,应在每学年9—12月中旬的常规体检中或学校统一检测中完成。
体育教师应在体育课及体育活动课中安排选测项目的全面练习,根据学校确定的测试项目,体育教师在12月中旬前完成测试工作。
三、实施保障1.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体育教师、医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
明确职责,做好分工,加强宣传,严格标准,制定计划,全面实施。
2.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的规定,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保质保量上好体育课,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5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部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课时集体体育锻炼;每天上午统一安排25-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
要将上述学生校园体育活动时间和内容纳入教学计划,列入学部课程表,认真组织实施。
3.体育教师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解读》,全面领会实施《标准》的精神实质,达到先学习后落实的要求。
4.体育教师要安排好测试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学生的《标准》测试工作。
5.学校应加大经费投入,添置必要的检测设备,确保身高、体重、肺活量的检测,同时提供安全、方便的专项设备保管室或专项检测室,做到专人负责,确保检测设备正确、有效使用,规范测试程序,提高测试质量。
四、成绩评定成绩评定工作由学校微机教师录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国家数据库软件,由软件统一评定体育成绩。
五、统计上报1.各学部体育教师要于每年12月20日前统计出所带班级的达标率,报送学校。
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6篇

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6篇**学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教委等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校体育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的通知》精神,根据昌平区教委《国家学生通知健康标准》(修订)实施方案的要求,做好我校学生体质健康工作,提高学生身体健康素质,保质保量完成体质健康测试任务,制定学校方案如下:一、加强领导,完善制度,紧抓落实(一)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以及全体班主任(二)组员责任分工:**:负责体育全面工作部署**:方案、计划制定,规章制度制定,训练过程落实检查,体育教师管理**:体育课质量和评价**:体育课质量和评价**:训练过程管理,三好生资格审查班主任工作检查,训练过程落实,测试工作领队**:场地,训练物资保障,测试用车保障**:cims学籍系统数据更新学生情况统计体育教师:训练内容和训练形式指导,体育课、课间操、课外活动、测试活动组织安排,不及格学生备案和补测,学生测试成绩等级评定,测试数据上传班主任:负责本班学生训练情况,个别生指导监督,对学生信息、情况总体把握,课件操、课外活动协助体育教师训练(三)领导小组制定合理、科学、有效的方案和配套制度,把学生体质健康工作与教师绩效挂钩,增强积极性。
完善体育活动检查评价,重视过程管理,主抓落实。
二、根据标准内容,有针对性训练:(一)实施内容:一、二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坐位前三、四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坐位前一分钟仰卧起坐五、六年级: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一分钟跳绳、坐位前一分钟仰卧起坐,耐力跑(50*8折返跑)初中组:身高体重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坐位前屈男引体向上,女仰卧起坐,耐力跑(男1000米跑女800米跑)(二)评分和等级评定:90.0分以上优秀,80.0—89.9分良好,60.0—79.9分及格,59.9分以下不及格测试分数85分以上方可参评三好学生评定由体育教师按照《评分标准》评定时间和训练安排:充分利用课间操和课外活动时间,每天对测试项目进行训练。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

成村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成村学校2012.12成村学校《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方案为了贯彻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积极推进我校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素质,特制定本实施和奖励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学校整体工作思路为中心,以坚持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目标,全面开展学校体卫工作,努力提高全校师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锐意改革,开拓进取,使学校体育工作在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等方面迈上新台阶,为我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学水平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领导组织:组长:梁宗彪副组长:覃志强、和晋源、组员:张峰刚、白杰、梁宗伟工作责职:1、副组长负责全校每次检测分数的统计和公布工作;2、体育教师分年段负责《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实施的指导、有组织有目的地在体育课上进行训练、督促班主任抓学生训练,专职教师负责年级的检测和统计工作;3、班主任老师全面负责班级《学生体育健康标准》实施的组织工作、利用晨间活动等其它时间训练、布置督促检查在家训练情况、和体育教师一起对本班学生进行检测,做好登记工作。
三、工作任务、目标1、体育工作的任务及措施(1)结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抓好校本培训,校本教研工作,努力提高体育教师业务理论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拓展体育教学内容,协调保证各年级教学计划的连续性,逐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2)加强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理解运用,坚持以学生为本,改进教学方法,重视教学评价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抓常规,抓管理,抓教学,重点抓好大课间活动,抓好每天锻炼一小时、“阳光体育冬季长跑”,以及做好逐步推广第三套广播体操的准备工作。
(4)大力推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全面实施。
每年十月完成七年级建档工作,十一份完成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为上报国家数据库打好基础。
(5)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落实保证中小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的意见》,大力推广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积极实施《初中学生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行动研究》课题研究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达标活动方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活动方案
盘河小学
2014、9
盘河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活动方案
一、目的意义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为指针,认真贯彻“健康第一”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锻炼,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特制定我校《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达标活动方案。
二、组织机构
实施方案领导小组。
组长:田新春
副组长:朱修武、马学艳
组员:体育老师及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安排
1、通过学习宣传全校师生要达成共识,认识到这是落实“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是学校体育走上规范化管理,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养成经常性锻炼的良好素质。
2、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布置实施方案工作及要求,责任到人。
3、由校长组织召开相关人员参加的专项会议,明确责任与分工。
4、体育教师及相关人员要学习好解读手册,做好具体工作。
5、举办与《标准》相关的体育锻炼活动或比赛。
四、《标准》实施的内容与测试项目指标、形式和方法
(一)《标准》实施的内容是《标准》规定的测试项目。
《标准》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综合评定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不同年级段有不同的测试项目。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指标与分值
(二)测试操作方法及要求
1、测试前准备做好软件、学生信息工作以及测试项目工作。
2、做好全校测试结果的统计及分析。
3、要求测试结果必须真实、准确,领导小组不定期对测试情况进行抽检督查。
4、体育教师要加强测试项目的练习指导,结合体育课进行考核测试。
5、各班班主任要负责组织本班学生在活动时间加强练习。
(三)注:奖惩措施:
1、学生达到《标准》良好等级以上者,方可评为三好学生。
2、认真上好体育课,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每天锻炼时间达到一小时者,奖励5分。
3、属下列情况之一者,其《标准》成绩记为不及格,该学年《标准》成绩最高为59分:
(1)、体育课无故缺勤,一年累计超过应出勤次数的1/10者事,该学年《标准》成绩最高记59分。
(2)、评价指标中400米(50米*8往返跑)成绩得分达不到及格者,该学年《标准》成绩最高记59分。
4、因病或残疾学生,可向学校提交免于执行《标准》的申请,经医生证明,体育组核准后,可以免于执行《标准》,所填表格存入学生档案。
5、等级评定与登记:
各个测试项目的得分之和为《标准》的最后得分,根据最后得分评定等级:90分以上为优秀,75分—89分为良好,60分—7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每学年评定一次成绩并记入《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片》,按照组别两年评定一次。
学生毕业年级的等级评定,按毕业当年的成绩和其他学年平均成绩(各占50%)之和评定。
(四)测试形式应灵活多样。
测试时间安排上可采用课外与课内相结合的形式,体育老师安排好时间,各班主任积极配合。
(五)安全措施的落实
1、对学生日常的体育锻炼提出安全要求,防止伤病事故发生。
2、有病或身体状况不好的学生事先摸底,不参加测试。
3、测试前检查场地器材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过硬、过滑。
4、给学生讲清测试细则与安全要求以引起重视自我保护意识。
五、测试器材
1、由各项测试负责人负责准备。
2、体育组负责器材的维护与配备。
六、及时、准确上报《标准》测试数据。
各位测试负责人把测试的各项数据资料报到学校体育中心组,全校统一汇总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