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高一年级政治试题(人教版必修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1、货币的本质是A.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B.商品C. 一般等价物D.商品交换的媒介2、2013年国庆节期间,小明的母亲按包月方式订制了天气预报短信,了解气象信息,查询天气情况,以方便出行。

这里的“气象信息”A、是商品,因为它有使用价值B、不是商品,因为它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C、是商品,因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D、不是商品,因为它不用于交换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①价值尺度②流通手段③贮藏手段④支付手段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俗话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这里的钱是①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②现实中的货币③观念中的货币④执行价值尺度职能A、①④B、①②C、③④D、②④5、假定市场上待售商品1000亿元,且待售商品的价值都得到实现,若发行纸币500亿元,纸币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流通四次,此时,l元纸币相当于:A. 0.5元货币购买力B. 1元货币购买力C. 2元货币购买力D. 4元货币购买力6、福建的张先生一家计划今年“十一”黄金周到拉萨去旅游。

最适合张先生携带的信用工具是:A. 现金B. 现金支票C. 转帐支票D. 信用卡7、中国工商银行发行的牡丹国际借记卡(双币种)。

是可在境内外通用,以人民币和美元两种货币结算,具有消费、转帐结算、存取现金等功能的借记卡。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银行信用卡的优越性是①功能多样②方便购物消费③能超前消费④能充当世界货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8、下列对外汇的认识,正确的是A.外汇就是外国的货币 B.外汇是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C.外汇是用外币表示的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D.外汇是外币对人民币的兑换比率9、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元。

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那么,A在4小时内生产的商品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 80 40 B. 40 20 C. 80 20 D. 160 4010、价值、价格、供求关系三者的关系是:①价值决定价格,价格波动影响供求关系②价格以价值为基础,供求关系和价格相互影响③供求关系影响价格波动,价格波动又决定价值④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1、近年来,我国电子产品价格总体呈下降趋势,其根本原因是:A.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B.产品种类日益丰富C.消费者心理发生变化 D.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12、随着近期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乙醇汽油代替普通汽油,电动汽车代替燃油汽车正悄然兴起,这说明:①它们是互补商品②它们是替代商品③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两种商品需求量都减少④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可能增加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3、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14、价格变动不仅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影响,而且对生产经营也能产生影响。

西安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西安中学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1)每两个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2)在计时器打出计数点B时,小车的速度为______ ;
(3)计算出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是______ 。
【答案】 (1)。 0.1 (2). 0.745 (3). 0.6
【解析】
【详解】(1)[1]每相邻的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出的点没有在图上标出,所以相邻的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A. 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 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 高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题意可知,飞船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则速度逐渐变大,当加速度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以后将做匀速运动,在此过程中高度一直增加.
(2)瞬时速度的大小叫做瞬时速率,但是平均速度的大小不是平均速率.
5。 在研究下述运动时,能把物体看作质点的是( )
A。 做精彩表演的花样滑冰运动员
B. 研究参加马拉松比赛的运动员跑完全程的时间
C。 研究火车过大桥的运行需要的时间
D。 研究一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所需的时间
【答案】B
【解析】
【详解】A.研究运动员跳舞的姿势时,此时的人不能看成质点,否则的话就没有人的姿势动作可言了,故A错误;
【答案】 (1). 0.4 (2)。 2.6
【解析】
【详解】[1]根据逐差法
x6-x3=3at2
代入数据解得
a=0。4m/s2
[2]第3s内的位移为2.4m,有
代入时间得
v0=1。4m/s
前6s内的位移为
则前6s内的平均速度为
17. 如图所示为某电梯上升的运动图像,前0-5s内做什么运动_____;上升的总高度是_______。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二历史试题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材料一不经议会同意,不得强行向人民征税或借债;任何人如未被指出其具罪状,不得加以逮捕;任何人如无法庭判决,不能被剥夺财产;不可让士兵强占民房;在和平时期不能用军事法对公民进行审判…——《权利请愿书》材料二历数国王即位以来的弊政:强制性借款,未经议会同意征税,出售专卖权,对议员们的非法传讯、罚款和监禁,强行解散四届议会以及无议会的个人独裁,等等;重申议会下院掌握税收、拨款等财政决定权;要求国王只能从“议会有根据相信”的人中任免大臣和高级官员。

——《大抗议书》材料三英国启蒙思想家洛克在1689,1690年发表了两篇《政府论》。

他写道:“(特权)只能是人民允许他们的统治者在法律没有规定的场合,任其自由地选择来处理事务,甚至有时会与法律的明文相抵触,来为公众谋福利,以及人民对这种做法的默认”,“(统治者)如果他不以法律而是以他的意志为准则,如果他的命令和行动不是出于保持他的人民的财产,而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野心、私愤、贪欲和任何不正当的欲望,那就是暴政”,“当立法者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

人民因此就无须再服从。

”材料四美国历史学家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启蒙思想的广泛传播并不是自然而然或不可避免的,而是社会改革者与革命者为争取权利,与统治当局和贵族阶层不断斗争的结果。

”(1) 据材料一回答,议会是在什么背景下提出《权利请愿书》的?(5分)(2) 《大抗议书》同《权利请愿书》相比,有什么新特点?(5分)(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洛克的基本主张和《政府论》发表的历史背景(8分)(4)以18世纪后期欧美历史发展的史实论证材料四的观点(7分)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研究这个时期的历史学家,无论感兴趣的具体领域是什么,都无法忽略1830年这个转折点。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三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2022-2023高三上物理期中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甲所示,在杂技表演中,猴子沿竖直杆向上运动,其v−t图象如图乙所示.人顶杆沿水平地面运动的s−t图象如图丙所示.若以地面为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猴子的运动轨迹为直线B.猴子在前2s内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t=0时猴子的速度大小为8m/sD.t=1s时猴子的加速度大小为42m/s22、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的上极板与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相连接.电子以速度v0垂直于电场线方向射入并穿过平行板间的电场.在保证电子还能穿出平行板间电场的情况下,若使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端P上移,则电容器极板上所带电量q和电子穿越平行板所需的时间tA.电量q增大,时间t不变B.电量q不变,时间t增大C.电量q增大,时间t减小D.电量q不变,时间t不变3、质量为2 kg的质点在xOy平面上做曲线运动,在x方向的速度图象和y方向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质点的初速度大小为5m/sB.质点所受的合外力为3N,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2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约为12mD.2s末质点速度大小为6m/s4、高空坠物极易对行人造成伤害.若一个50 g的鸡蛋从一居民楼的25层坠下,与地面的撞击时间约为2 ms,则该鸡蛋对地面产生的冲击力约为()A.10 N B.102 N C.103 N D.104 N5、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和“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研究,开创了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重要科学研究方法.图a、图b分别表示这两项研究中实验和逻辑推理的过程,对这两项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a通过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合理外推得出小球在斜面上做匀变速运动B.图a中先在倾角较小的斜面上进行实验,可“冲淡”重力,使时间测量更容易C.图b中完全没有摩擦阻力的斜面是实际存在的,实验可实际完成D.图b的实验为“理想实验”,通过逻辑推理得出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6、静电方向平行于x轴,其电势ϕ随x的分布可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折线。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理综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O-16 C-12 N-14 Cu-64—、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细胞凋亡过程中既有蛋白质的分解,也有蛋白质的合成,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使动物体内多余、衰老、有害的细胞得以及时清除,所以细胞凋亡与基因选择性表达无关D.如果能有效地激活肿瘤细胞中的凋亡相关基因,就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2.对下列四幅图所对应的生物活动叙述错误的是()A.图(1)能正确表示酶浓度增加,而其他条件不变时,生成物质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中虚线表示酶浓度增加后的变化曲线)B.图(2)曲线A可以代表池塘中腐生生物(从已死的,腐烂的生物体中获得营养的生物)呼出的CO2量变化,曲线B可以代表池塘中藻类吸收或放出CO2量变化。

C.图(3)表示某动物的次级卵母细胞,那么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最多时为4个。

D .图(4)表示的过程能发生在植物叶肉细胞、动物肌肉细胞、酵母菌 3.下图表示反射弧和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在甲图中,①所示的结构属于反射弧的感受器,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的细胞膜内外有离子进出B .若乙图表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的瞬间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则a 、c 为未兴奋部位C .在兴奋部位和相邻的未兴奋部位之间,因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形成局部电流D .神经纤维接受刺激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反射弧上进行传导4.如图表示有关遗传信息传递的模拟实验,下列相关叙述合理的是( ) A .若X 是mRNA ,Y 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氨基酸 B .若X 是DNA 一条链,Y 含有U ,则管内必须加入逆转录酶 C .若X 是tRNA ,Y 是多肽,则管内必须加入脱氧核苷酸D .若X 是HIV 的RNA ,Y 是DNA ,则管内必须加入DNA 酶5.右图表示某一种群在有限环境中增长的曲线。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高一地理试题一、单向选择题:(共40个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60分)1.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人口增长模式是A. “高——高——极低”模式B. “高——高——较低”模式C. “高——低——高”模式D. “低——低——低”模式2.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的人口问题是A.人口增长过快B.人口增长过慢C.人口老龄化问题D.人口身体素质差3. 一个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取决于A.自然增长和机械增长两方面B.死亡率的高低C.自然增长率的高低D.出生率的高低4. 环境人口容量的变化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工业时期B.原始社会—农业时期—工业时期—现代社会C.现代社会—工业时期—农业时期—原始社会D.工业时期—原始社会—农业时期—现代社会人口金字塔结构图是反映人口年龄和性别结构的示意图。

横坐标表示各年龄组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

中间的纵坐标表示人口年龄分组,左边表示男性人口,右边表示女性人口。

下图是X、Y两国人口年龄金字塔结构图,回答5-8题。

5.Y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6.造成X、Y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的根本差异是A.经济水平 B.教育水平 C.历史条件 D.自然条件7.属于Y类型的国家有A.尼日利亚 B.印度 C.泰国 D.日本8.X、Y两国主要人口问题分别是A.人口老龄化青少年幼儿比重大 B.男女性别比例失调人口老龄化 C.青少年幼儿比重大人口老龄化 D.青少年幼儿比重大男女性别比例失调读右“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四个国家。

完成9-10题。

9.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甲B.乙C.丙D.丁10.人口增长最符合丙国的是A.德国B.印度C.中国D.沙特阿拉伯11.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A.非洲B.拉丁美洲C.北美D.亚洲中国科学院发表的《中国土地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力研究》报告中指出,我国最适宜的人口数量是7亿左右,最多人口数量应控制在16亿左右。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理)试题 Word版含解析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理科数学试题(选修2-2)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已知复数(2)z i i =-(i 为虚数单位),则=z ( )A .12i +B .12i -+C .12i --D .12i - 【答案】A【解析】复数(2)12z i i i =-=+。

2. 函数x x x y +=sin 的导数是( ) A.'sin cosy x x x =+ B. 'sin cos y x x x =-C. 'sin cosy x x x =+ D. 'sin cos y x x x =-【答案】A 【解析】因为x x x y +=s i n,所以()sin sin sin cosy x x x x x x x ''''=++=+。

3.下列不等式一定成立的是( )A .21lg()lg (0)4x x x +>>B .1sin 2(,)sin x x k k Z x π+≥≠∈ C .212||()x x x R +≥∈ D .211()1x R x >∈+【答案】C【解析】A .因为2104x x x >+≥时,成立,所以21lg()lg (0)4x x x +>>不一定成立; B .因为sinx 可能为负值,所以1sin 2(,)sin x x k k Z x π+≥≠∈不一定成立;C .212||()x x x R +≥∈一定成立;D .211()1x R x >∈+不一定成立,例如1x =时就不成立。

4.曲线324y x x =-+在点(13),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A .2B .1C -2D .-1 【答案】B【解析】因为324y x x =-+,所以2()32,(1)1f x x f ''=-=所以k=。

第一中学20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第一中学20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A.FN=mgcosα
B.滑块下滑过程中支持力对B的冲量大小为FNtcosα
C.此过程中斜面体向左滑动的距离为 Lcosα
D.滑块B下滑的过程中A、B组成的系统动水平方向动量守恒
6.如图甲所示,物块A、B的质量分别是mA=4.0 kg和mB=3.0 kg,两物块之间用轻弹簧拴接,放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物块B右侧与竖直墙壁相接触,另有一物块C从t=0时,以一定速度向右运动.在t=4 s时与物块A相碰,并立即与A粘在一起不再分开,物块C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 )
21.如图所示,一游戏装置由安装在水平面上的固定轻质弹簧、竖直圆轨道(在最低点E分别与水平轨道EO和EA相连)、高度可调的斜轨道AB组成,各部分平滑连接。某次游戏时,滑块从高为h=1. 0m的斜轨道AB端点B由静止释放,沿斜轨道下滑经过圆轨道后压缩弹簧,然后被弹出,再经过圆轨道并滑上斜轨道,循环往复。已知圆轨道半径r=0。 1m,滑块质量m=20g且可视为质点,CA长 ,EO长 ,滑块与AB、EO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滑块与其它轨道摩擦及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
D.粒子在B点的机械能比在A点多1J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选错或不选得0分.)
11。一个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体上,斜面体始终不动。现对物块施加一个竖直向下的恒力F,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OM上的力一直在减小
B.绳ON上的力一直在增大
C.绳ON上的力先减小再增大
D.绳OM上的力先减小再增大
2。如图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静置于地面上,斜面上表面光滑,A、B、C三球的质量分别为m、2m、3m,轻质弹簧一端固定在斜面顶端、另一端与A球相连,A、B间固定一个轻杆,B、C间由一轻质细线连接.弹簧、轻杆与细线均平行于斜面,初始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突然剪断细线.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
高三物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1-10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3分,11-16题中
有两个的答案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54分。

把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字母填写在答题卡上。

1.一个物体在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加速度不变化 B .加速度与时间成正比
C .位移与时间成正比
D .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2.如图所示,木板B 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块A 放在B 的上面,A 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竖直墙上,用水平恒力F 向左拉动B ,使其以速度v 做匀速运动,此时绳水平且拉力大小为T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木板B 以2v 匀速运动,则拉力仍为F B .绳上拉力T 与水平恒力F 大小相等 C .木块A 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T
D .木板B 受到一个静摩擦力,一个滑动摩擦力,合力大小等于F
3.下列三个力学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 ( ) A .极限法 B .放大法 C .控制变量法 D .等效替代法
4.用一根绳吊起金属小桶,在桶的下部钻两个小孔A 、B ,当桶内盛满
水时,水从A 、B 孔喷出,如图所示,当剪断绳,让小桶自由下落,如果空气阻力可以忽略,则在下落过程中
( )
A .水继续以相同速度喷出
B .水将不再从小孔中喷出
C .水将以更大速度喷出
D .水将以较小速度喷出
5.如图所示,起重机将重为G 的重物匀速吊起,此时四条钢索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60o
,则每根钢索中弹力大小为 ( )
A .
G 4 B
C .G 2
D .
6. 2011年11月3日,“神州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实施了首次交会对接。

任务完成后“天宫一号”经变轨升到更高的轨道,等待与“神州九号”交会对接。

变轨前和变轨完成后“天宫一号”的运行轨道均可视为圆轨道,对应的轨道半径分别为
R 1、R 2,线速度大小分别为1v 、2v 。


1
2
v v 等于 ( )
2
2
2
1
R R
D.
2
1
R R 7.如图所示,甲、已两人在冰面上“拔河”。

两人中间位置处有一分界线,约定先使对方过分界线者为赢。

若绳子质量不计,冰面可看成光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对绳的拉力与绳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
B.甲对绳的拉力与乙对绳的拉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 若乙收绳的速度比甲快,则乙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D.若甲的质量比乙大,则甲能赢得“拔河”比赛的胜利
8.如图所示,放在固定斜面上的物块以加速度a 沿斜面匀加速下滑,若在物块上再施加一竖直向下的恒力F ,则 ( ) A. 物块可能匀速下滑
B. 物块仍以加速度a 匀加速下滑
C. 物块将以小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D. 物块将以大于a 的加速度匀加速下滑
9.经长期观测人们在宇宙中已经发现了“双星系统”,“双星系统”由两颗相距较近的恒星组成,每个恒星的线速度远小于两个星体之间的距离,而且双星系统一般远离其他天体。

如图所示,两颗星球组成的双星,在相互之间的万有引力作用下,绕连线上的O 点做周期相同的匀速圆周运动。

现测得两颗星之间的距离为L ,质量之比为m 1︰m 2=3︰2。

则可知( )
A .m 1︰m 2做圆周运动的角速度之比为2︰3
B .m 1︰m 2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之比为3︰2
C .m 1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5
2
D .m 2做圆周运动的半径为L
10. 如图所示,木块从左边斜面的A 点自静止开始下滑,经过一段水
平面后,又滑上右边斜面并停留在B 点。

若动摩擦因数处处相等,AB 连线与水平面夹角为θ,则木块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不考虑木块在路径转折处碰撞损失的能量)( ) A. sin θ B. cos θ C. tan θ D. cot θ
m 2
11.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 图象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以判断 ( )
A 、在0~t 1时间内,外力做正功
B 、在0~t 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
C 、在t 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
D 、在t 1~t 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
1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以速度v 0匀速行驶,发动机功率为P ,牵引力为F 0。

t 1时刻,司机减小了油门,使汽车的功率立即减小一半,并保持该功率继续行驶,到t 2时刻,汽车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设整个过程中汽车所受的阻力不变)。

下面几个关于汽车牵引力F 、汽车速度v 在这个过程中随时间t 变化的图像中正确的是 ( )
13.如图甲所示,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下端固定,弹簧的正上方O 点有一
物块从静止下落并压缩弹簧,图甲中A 点为弹簧处于自然长度时上端的位置,B 点为弹簧弹力与物块所受重力大小相等的位置,C 点为物块运动的最低点,若A 、B 、C 三点与
O 点的距离分别用x A 、x B 、x C 表示,物块加速度的大小用a 表示,物块的动能E k 表示,
物块由O 点下落的距离用x 表示,g 表示重力加速度,则能正确反映a 和E k 随x 变化的图象大致是 ( )
A B C
D
v v 01 2
v v 01 2
F 01 2
F 02 1
14.下列关于力和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它的动量一定为零
B.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不变,它的动量变化率不变
C.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的冲量为零,它的动量变化一定为零
D.物体所受的合力外的做的功为零,它的动量变化一定为零
15.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B,A、B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移至C点后,A、B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B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减小
(B)地面对B的弹力增大
(C)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不变
(D)A、B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
16.如图所示,硬杆一端通过铰链固定在墙上的B点,另一端装有滑轮,重物用绳拴住通过滑轮固定于墙上的A点,使重物处于平衡态,若杆、滑轮及绳的质量和摩擦均不计,将绳的固定端从A点沿墙稍向上移动一点距离,再使之平衡时,则()
A.绳的拉力减小,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增大
B.杆与竖直墙壁的夹角增大
C.绳的拉力、滑轮对绳的作用力都不变
D.绳的拉力不变,滑轮对绳的作用力减小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0分。

答案写在答题卡题中对应横线上的空
白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


17.(8分)在用打点计时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质量m=1.ookg的重物自由下落,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点。

如图所示为选取的一条符合实验要求的纸带,O为
第一个点,A、B、C为从合适位置开始选取的三个连续点(其他点未画出)。

已知打点
计时器每隔0.02s打一次点,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m/s2。

那么:
(1)纸带的端(选填“左”或“右”)与重物相连;
(2)根据图上所得的数据,应取图中O点和点(填A或B或C)之间的间隔
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3)从O点到所取点,重物重力势能减少量△E p= J,动能增加量△E K= J;(结果取3位有效数字)
(4)实验的结论是。

18.(2分)在测量长度的实验中某同学测量结果为3.240cm,请问该同学用的测量工具可能
是:。

A.毫米刻度尺B.精度为0.1mm的游标卡尺
C.精度为0.05mm的游标卡尺 D.精度为0.02mm的游标卡尺
E.螺旋测微器
三、本题共3小题,每题12分,共36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
步骤,有受力分析的题目,画出受力分析的示意图。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
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9.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质量均为m=0.8kg,在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图中的两条直线分别表示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作用和不受拉力
作用的v—t图象,求:(1)物块b所受拉力F的大小;(2)8s末a、b间的距离;
20.如图所示,一小球从平台上水平抛出,恰好落在临近平台的一倾角为α=53°的光滑斜面顶端,并刚好沿光滑斜面下滑,已知斜面顶端与平台的高度差h=0.8 m,g=
10 m/s2,sin53°=0.8,cos53°=0.6,则:
(1)小球水平抛出的初速度v0是多大?
(2)斜面顶端与平台边缘的水平距离x是多少?
(3)若斜面顶端高H=20.8 m,则小球离开平台后经多长时间t到达斜面底端?
21、(12分)如图所示,两个光滑的定滑轮的半径很小,表面粗糙的斜面固定在地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30°。

用一根跨过定滑轮的细绳连接甲、乙两物体,把甲物体放在斜面上且连线与斜面平行,把乙物体悬在空中,并使悬线拉直且偏离竖直方向α=60°。

现同时释放甲乙两物体,乙物体将在竖直平面内振动,当乙物体运动经过最高点和最低点时,甲物体在斜面上均恰好未滑动。

已知乙物体的质量为m=1㎏,若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求:甲物体的质量及斜面对甲物体的最大静摩擦力。

)
1.2 m (1分)
初速度v=5 m/s(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