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陈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茵陈五苓散治疗脂肪肝乙肝小三阳(004)

茵陈五苓散治疗脂肪肝乙肝小三阳(004)
茵陈五苓散出自《伤寒杂病论》黄疸病脉症并治第十五。
原文为黄疸病,茵陈五苓散主之。
茵陈五苓散方:茵陈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
上二物和,先食饮方寸匕,日三服。
茵陈五苓散中茵陈清热,利湿退黄疸;泽泻甘淡性寒,直达膀胱,利水渗湿;茯苓、猪苓之淡渗,增强利水之功;白术健脾补气而运化水湿;;桂枝既可外解太阳之表,又可内助膀胱气化。
诸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利湿、健脾和胃化浊之功。
茵陈五苓散以身黄,目黄,小便黄少,色泽鲜明如橘子色,形寒发热,肢体困倦,腹满,食欲不振,苔腻等为应用指征。
茵陈五苓散辨证属湿热内蕴,湿重于热的阳黄证,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临床上多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非酒精性脂肪肝、急性甲型肝炎、乙型肝炎小三阳症、高血脂及痛风性关节炎等病症。
病位偏上,热重于湿者,用栀子大黄汤;湿热俱盛,病在中焦,用茵陈蒿汤;病情急重,里热成实,病位偏于中下。
茵陈五苓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Chemerin的干预作用

茵陈五苓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Chemerin的干预作用何栋;谭婷;王海兰;田秋慧;徐晴;艾碧琛【摘要】目的:观察茵陈五苓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大鼠Chemerin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NAFLD的干预作用.方法: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采用高脂饲料喂养24周造模,随机分为模型组、辛伐他汀对照组和茵陈五苓散高、低剂量组,药物干预6周后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脂肪因子Chemerin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辛伐他汀组和茵陈五苓散高、低剂量组大鼠血清TC、TG、LDL-C、Chemerin蛋白表达均升高,其中茵陈五苓散高剂量组TC水平未有明显变化(P>0.05);与模型组比较,辛伐他汀组和茵陈五苓散高、低剂量组血清TC、TG、LDL-C、Chemerin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与辛伐他汀组比较,茵陈五苓散高、低剂量组血清TC、TG、LDL-C、Chemerin蛋白表达均降低,而茵陈五苓散低剂量组Chemerin蛋白降低不明显(P>0.05).结论:茵陈五苓散可以通过下调Chemerin的表达干预大鼠NAFLD的形成.【期刊名称】《医学理论与实践》【年(卷),期】2018(031)014【总页数】4页(P2045-2047,2058)【关键词】茵陈五苓散;NAFLD;Chemerin【作者】何栋;谭婷;王海兰;田秋慧;徐晴;艾碧琛【作者单位】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省长沙市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省长沙市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省长沙市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省长沙市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省长沙市 410208;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湖南省长沙市 41020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除酒精之外的多种致病因素引起的脂质在肝组织异常沉积,以弥漫性肝细胞气泡样脂肪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经方和验方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临床近况

满意的疗效 。 王氏【] 8等用小柴胡汤合痛泻药方 ( 白芍 3g生 0, 白术 1 g、 皮 、 5 陈 防风 各 9 、 胡 1g 黄 芩 1g 清 半 夏 g柴 5、 2、
l g薏苡仁 、 O、 茯苓各 1g泽泻 1g 荷叶 9 )I 5, 2、 g  ̄ 减治疗 3 2例 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着 1 周 , 2 治疗组 服用痛泻要方合小 柴胡 汤加减水 煎剂, 对照组服用 复方益肝灵 ,两组 疗程均为 1 2 周 , 果 : 组 治 疗 后 肝 功 能 和 血 脂 明显 改 善 ( 结 两 P<0o )治 .1; 疗后两组肝 功能和血脂 比较 , 差异有显著性 ( <00 )临床 P .5; 疗效 方面 , 治疗组 痊愈 1 , 效 1 2例 显 5例, 有效 3 , 例 无效 2 例, 总有效率达 9 .5 说 明痛泻要方合 小柴 胡汤加减治疗 3 %, 7
实验 研 究 , 医治 疗 非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积 累 了一 定 的经 验 。 中 非 酒精性脂肪肝根据病情一般 可分为痰湿阻遏型 、气滞血瘀 型、 肝郁 湿阻型、 肾阳虚 型等 。笔者认为中医治疗非酒精 肝
鲜 。在 日本 , 小柴胡汤常作为改善体 质的药物来使 用 , 是古 代治疗疾 病处在前迁延期 或呈慢性化 阶段 常用 的调理方 , 对于当今患有非酒精性脂肪肝 的病人来说在治疗疾病 的同 时 , 可增强体质 。 也 何氏【 用加味小 柴胡 汤( 7 ] 柴胡 1g党参 1g 黄芩 1g 2、 2、 0、 半夏 6 茵 陈 2 g、 0 板蓝 根 2 g 泽 泻 1g、 苓 1g 大 枣 0、 5 猪 5、 2 g治疗 6 0) 7例脂 肪肝患者 , 总有效 率达 8 .3 , 91% 收到了较
21 0 0年 1 月上 第 2卷 第 3 期 1 1
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网络药理学研究和实验验证

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 网络药理学研究和实验验证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年U 月第44卷第11期林军1苏林红1 叶小丹1 朱小区1 王天娇21.温州市中医院浙江,温州 3250002.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摘要:丨目的]探讨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作用机制。
[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 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丨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 ,T C M S P )对五.茶散中有效成分进行筛选及托点预测,检索GeneCards 、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nline mendelian inheritance in man ,0M IM )数据库筛选NAFLD 疾病把点,利用韦恩图在线平台筛选五茶散- NAFLD 核心靶点,使用Cytoscape 3.7.1建立化合物-疾病-靶点调控网络,基于DAVID 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GO )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
建立NAFLD 大鼠模型,五苓散干预28cl 后 检测大鼠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 ,TC)、甘油三醋(triglyceride ,TG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水平,采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肝组织肿瘤坏死因子-a(tum or necrosis factor-a ,TNF-ot)、p 53蛋白、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 -17) 表达水平,行苏木精-伊红(》1(^1沿(^以-6(^11出£)染色以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基于冗\^?得到五苓散的27个有效成分和62个潜在靶 点,经筛选获得与NAFLD 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靶点1 732个,构建韦恩图得到五苓散治疗NAFLD 的核心靶点27个,G O 功能富集分析主要包括 脂质反应、乙醇脱氢酶活性等功能途径;KEGG 通路富集分析主要包括TNF 信号通路、p 53信号通路J L -17信号通路等通路途径动物实验结果显 示,五苓散可显著降低NAFLD 模型大鼠血清TC 、TG 、LDL-C 水平,亦可显著降低肝组织TNF-ot 、p53、丨L -17表达水平,同时肝组织病理变化显著改 善、[结论】五苓散治疗NAFLD 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经实验证实五苓散能够改善NAFLD 模型大鼠血清TC 、TG 、LDL-C 水平,其作用可能与调控肝组织TNF-ot 、p53、丨L -17表达有关。
茵陈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茵陈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疗效观察
刘慕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16(000)006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茵陈五苓散对非酒精性脂肪肝( NAFLD)患者临床症状及肝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80例NAFLD患者按照随机平行分组法分为治疗组与对
照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运动、饮食指导及西药降脂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
上加用中药茵陈五苓散治疗,2组疗程均为8周,疗程结束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效果及肝功能变化情况。
结果治疗组愈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8周后2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肝功能及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均<0.05),且治疗组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
结论中药茵陈五苓散治疗NAFLD疗效理想,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且对肝功能及血脂水平有益。
【总页数】3页(P636-638)
【作者】刘慕
【作者单位】广西柳江县人民医院,广西柳江54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5
【相关文献】
1.茵陈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50例 [J], 刘晓琳;赵连皓
2.茵陈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J], 阳航
3.茵陈五苓散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分析[J], 程晓毅; 刘惠霞
4.浮针联合茵陈五苓散加味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J], 叶美杏
5.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茵陈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机制分析 [J], 欧海亚;叶小鹏;李舒;刘嘉辉;邝卫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茵陈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茵陈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目的:探析非酒精性脂肪肝应用茵陈五苓散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茵陈五苓散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脂必妥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治疗后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88.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12.70,P<0.01);观察组治疗后的γ-转肽酶(γ-GT)、碱性磷酸酶(ALP)、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等肝功能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3.88、24.37、30.39、30.62,P<0.01)。
而两组治疗前以上各观察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茵陈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临床观察;肝功能;非酒精性脂肪肝;茵陈五苓散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指除肝损害因素、酒精引发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临床主要特征为肝细胞内脂肪沉积过度[1]。
目前,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西药治疗,药物毒副作用较大,临床效果不甚理想。
有研究认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行茵陈五苓散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肝功能[2]。
探究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最佳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对5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予以茵陈五苓散疗法,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9例,女31例,年龄25~70岁,平均(44.9±5.2)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2.9±1.2)年。
入选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科学会制定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诊断标准[3];经相关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确诊为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
五苓散用于保肝

五苓散用于保肝五苓散用于保肝,我使用过很多次,现在我经常把它作为一个保肝药使用。
脂肪肝、慢性肝炎、肝硬化,我经常用五苓散。
给富人用五苓散,主要是考虑到服用方便,我经常打粉之后给病人服用,治疗脂肪肝效果很好。
而且特别关照他们,酒后必服。
很多人应酬多,喝酒也多,我叫他们喝过酒之后用调羹调一勺五苓散冲服。
按照我的方法,效果很好,很多脂肪肝的病人,原来重度的变成中度,中度的变成轻度,血脂不升反降,人也变得轻松了。
体重也不会增加。
有一些像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我也用,但这个对于农民我用得比较多。
中国农民太苦了,患了乙肝,没有钱治,我就给他用五苓散,打成粉。
有黄疸的加茵陈;有的配上当归芍药散,打成粉让他吃,1个月也就200块钱还不到。
患者30岁,男性,今年5月份过来看病,来的时候肚子已经凸出来了。
他告诉我从去年6月份开始,已经两次出现肝功能损害,原因可能是服用美国鱼肝油过多所致。
5月份,他的谷丙转氨酶八百多,而且小便黄,希望进行调理。
当时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容易腹泻,左膝关节疼痛,但排除痛风。
我给他用:猪苓100g,茯苓100g,泽泻100g,生白术100g,肉桂50g。
打成粉,米粥或白开水冲服,1次5g,1天2次。
第二次是7月5日过来的,谷丙、谷氨酰胺转移酶都正常了,而且他提到,吃了五苓散之后开始腹泻,耳朵出水,大便出血,但是人很舒服。
这非常有意思,按理说五苓散是止泻的,但我们也发现,有些人服用之后会拉肚子,这是不是也说明五苓散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呢?白术这味药,我要说一下,既可以用来治疗腹泻;在大便干结的情况下,生白术又有通便作用,这个大家知道,有好多老中医擅长使用大量生白术来治疗便秘。
还有一个肝硬化腹水患者,52岁,肝病史多年,9月份左眼摘除术后出血不止,检查发现患有肝硬化、脾功能亢进,当时血小板只有两万九,白细胞也低,红细胞还可以,双下肢轻度浮肿,大便成形,饮水后感觉水停胃部,当时我给他用了当归芍药散合五苓散。
经方辨治慢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经方辨治慢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跟王付大师学用经方
跟随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学习《伤寒杂病论》理论研究,结合临床经验,跟师抄方,分析医案,全面继承和发扬仲景文化,学经方,用经方,传承经方,发展经方。
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首届杰出弟子传承人刘丹
【王付大师医案】
案例一
赵某,女,52岁,焦作人。
主诉有多年慢性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即中度脂肪肝)、高脂血症病史,近因头晕目眩、胁肋不适而前来诊治。
刻诊:胁肋胀痛,胁下堵塞,胸闷,夜间痛甚,不思饮食,头晕头沉,口苦,舌质红夹瘀紫,苔黄腻,脉沉涩。
辨为湿热瘀郁证,治当清热利湿,行气活血,给予茵陈五苓散、四逆散与桂枝茯苓丸合方加味,桂枝12g、茯苓12g、牡丹皮12g、白芍12g、桃仁12g、茵陈蒿30g、猪苓10g、泽泻12g、白术10g、柴胡12g、炙甘草12g、枳实12g、山楂24g。
6剂,水煎服,每天1剂,每日3服。
二诊:胁下堵塞减轻,以前方6剂。
三诊:头晕目眩好转,以前方6剂。
四诊:诸证较前均有好转,以前方治疗30余剂。
之后,为了巩固疗效,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10g,每日分3服,治疗半年,复查血脂正常,彩超复查仅有轻度脂肪肝。
随访1年,一切尚好。
用方体会:
根据头晕头沉、苔黄腻辨为湿热,再根据胁下堵塞、胸闷辨为气郁,因夜间痛甚、舌质红夹瘀紫辨为瘀血,又因头晕头沉辨为湿遏,以此辨为湿热瘀郁证。
方以茵陈五苓散泻湿清热,以四逆散疏肝理气,
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加山楂活血消食降脂。
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
遵义经方研究所
勤求仲景博识经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重 要 的临床 意义 ,故笔者 所在 医院 2 0 1 3 年1 月一 2 0 1 4 年 共 治疗 2 个月 。
1 月对 5 0 例非酒精性脂 肪肝患者予 以茵陈五苓散疗法 ,
效果 满 意 ,现报 告如 下 。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一 般 资料
化分析仪对两组患者的 一 转肽酶 ( 一 G T ) 、碱性磷酸酶 ( A L P ) 、谷草转氨酶 ( A s r I 1 ) 、谷丙转氨酶 ( A u 等生化指标
d o i :1 0 . 1 4 0 3 3 / j . c n k i . c f mr . 2 0 1 5 . 0 5 . 0 1 8
非酒精性 脂肪性肝 病 ( N A F L D ) 是指 除肝损害 因素 、
组成:猪苓 1 0 g ,白术 1 0 g ,茯苓 1 0 g ,泽泻 1 5 g ,茵陈
者 的 肝 功 能 。探 究 治疗 非酒 精 性 脂 肪 肝 的最 佳 方 法 具
花粉 2 0 g ,生地 2 0 g ;痰湿型加荷叶 l 0 g ,山楂 2 0 g ,草
决明 2 0 g 。水煎 服 ,1 剂/ d ,早 晚分服 ,共 治疗 2 个月。
1 . 2 . 2 对照组
水 平进 行 检测 ,比较 治疗前 后肝 功 能指标 变化 。 1 . 4 评价 标 准 本 研 究 各 观 察 指标 的正 常 范 围如 下 , 一 G T正 常 范
选 取 笔者 所 在 医 院 2 0 1 3 年1 月一 2 0 1 4年 1 月 收治 的 1 0 0 例 非酒 精 性脂 肪肝 患 者作 为研 究对 象 ,其 中男 6 9 例,
2 0 g 。随证 加 减 :阴虚 燥热 型加 葛根 1 0 g ,沙参 2 0 g ,天
酒精引发的临床病理综合征 ,临床主要特征为肝细胞 内 脂肪沉积过度 【 1 j 。 目前 ,非酒精性脂肪肝进行西药治疗 , 药物毒 副作 用较大 ,临床效果 不甚理想。有研究认 为,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进行茵陈五苓散治疗 ,可显著改善 患
【 关键 词 】 I 临床观察 ; 肝功能 ; 非酒精性脂肪J l q : ; 茵 陈五苓 散
中 图分 类 号 R 2 5 6 . 4 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1 6 7 4 — 6 8 0 5 ( 2 0 1 5 ) 6 — 0 0 3 9 — 0 2
对照组服用脂必妥 ( 生产厂家 :云南永安
制药 ;国药 准字 Z 2 0 0 2 8 0 1 1 ) 进 行 治疗 , 4片 / 次 ,3 次/ d , 1 . 3 观察 指 标 治 疗 后 比较 两组 患 者 的 临 床效 果 ,并 采用 日本 奥 林 巴 斯 生化 仪 器 有 限公 司生 产 的 O l y m p u s A U 4 0 0 全 自动 生
《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第1 3 卷 第5 期( 总 第2 6 5 期) 2 0 1 5 年2 7 1 临床 与 实 践 L i n c h u a n g y u s h i j i a n
茵 陈五 苓 散治 疗 非 酒 精 性 脂 肪 肝 的 临床 研 究
阳航 ①
【 摘要 】 目的 :探 析非 酒精 性脂肪 肝应 用 茵陈五苓 散 治疗 的临床 效果 。方法 :选取笔 者所 在 医院 2 0 1 3年 1 月一 2 0 1 4 年 1 月收 治的
1 0 例 。所 有 患者 均 排 除酒 精 性 肝 病 、慢 性 丙 型 肝炎 、 自 身免 疫 性 肝 病 、肝 豆 状核 变性 等 疾 病 ,按 随机 数 字 表 法 将 其分 为观 察组 和对 照组 ,每组 5 0 例 。观察 组 5 O 例 患 者 中 ,男 3 5 例 ,女 1 5例 ,平 均 年 龄 ( 4 4 . 8 ±5 . 1 1 岁 ;平 均 度 4例 ;对 照 组 5 0例患 者 中 ,男 3 4 例 ,女 1 6例 ,平 均 年龄 ( 4 4 . 9± 5 . 3 ) 岁 ,平 均 病程 ( 2 . 9 ±1 . 1 ) 年 ;其 中轻 度 者 降至 正 常 范 围 ,超 声 显 示 脂 肪 肝 消 失 ;有 效 :血 脂 水 平 下降 > 1 0 % ,A I J T 下降 > 2 0 %,其 他 指 标 不 同程 度 好 转 , 超 声显 示脂 肪 肝程 度缓 解 ;无效 :临床症 状无 改变 ,A L T
1 0 0例非酒精性脂 肪肝患者作 为研究对象 ,按 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其分为观察组 和对 照组 ,每组 5 0 例 。观察 组茵陈五苓散治疗 ,对照组采用
口服脂 必妥治疗 ,两组均治疗 2 个月 ,治疗后 比较两组 的临床效果及 治疗 前后肝 功能指标变化 。结 果 :观察组的治疗 总有效率 8 8 . O % 明显 高于对 照组的 5 6 . O %,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 = 1 2 . 7 0 , P < 0 . 0 1 ) ;观察组 治疗后 的 一转肽酶 ( 一 G T ) 、碱性磷酸酶 ( A L P ) 、谷草转 氨酶 ( A s T ) 、 谷丙转氨酶 ( A L T ) 等肝功能各项指标 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 学意义 ( t = 2 3 . 8 8 、2 4 . 3 7 、3 O . 3 9 、3 0 . 6 2 , P < 0 . 0 1 ) 。而两组治疗前 以上各观 察指标均无统计学意义 O . 0 5 ) 。结论 :采用茵陈五苓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确切 ,可明Biblioteka 改善患者 的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女3 1 例 ,年龄 2 5 - 7 0 岁, 平均 ( 4 4 . 9 ± 5 . 2 1 岁, 病程 2 ~ 5 年, 平均病程 f 2 . 9 ±1 . 2 ) 年。入选标准 :符合中华 医学会肝脏
病科学 会制定 的非酒精性脂肪肝 的诊断标准 p ;经相关 围 0 ~ 5 0 U / L ; A L P正 常 范 围 2 0 — 1 1 0 U / L ; A S T正 常 范 围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症状 确诊为非酒精性 0 ~ 4 0 U / L ,A L T正 常 范 围 0 ~ 4 0 U 。疗 效 判定 标 准具 体 脂 肪肝患者。其 中轻度 者 2 0例,中度者 7 0 例 ,重度者 如下 ,显 效 : 自觉 症 状 消 失 ,肝 功 能 正 常 ,血 脂 水 平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