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检测卷及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
(每空2分,共14分)1. 在一个完整的电路中,小灯泡不发光,说明灯丝中没有( )通过。
2. 电视机使用的电是( )供电,手电筒使用的电是( )供电。
3. ( )是电路中控制电流通断的元件。
4. 1879年,( )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5. 形成电流需要具备的两个条件:一是要有( ),二是要有( )。
二、选择。
(每题2分,共30分)1. 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除了开关、导线、灯泡,还需要( )。
A.电池B.电表C.电笔2. 发现有人触电,周围又没有电闸,你应该( )。
A.用手把人拉开B.用铁棒把电线挑开C.用干木棒把电线挑开3. 家用电灯开关外売的制作材料应选用( )。
A.导体B.绝缘体C.半导体4. 下列提供的材料中,能够组成一个简易电路的是( )。
A.2根导线,1节电池B.2根导线,2节电池,1个开关C.1个小灯泡,1节电池,2根导线,1个开关5. 干电池上标的“+”号,表示( )。
A.正极B.负极C.南极6. 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一般要( )。
A.检测一次B.检测两次C.检测三次7. 下列物体属于导体的是( )。
A.铁钉B.塑料尺C.毛衣8. 下列说法,属于安全用电的是( )。
A.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B.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实验电路中的故障C.移动电器时不用切断电源9. 下列情况最容易使电池报废的是( )。
A.电路断路B.电路短路C.电路中接很多用电器10. 下图电路缺少的是( )。
A.电池B.开关C.导线11. 利用以下( )材料可以制作一个开关。
A.木块、回形针、橡皮B.木块、回形针、图钉C.铁片、回形针、图钉12. 用另外的灯泡、电池、导线等更换电路中的材料看看小灯泡是否能亮,这是( )方法。
A.检测法B.替换法C.观察法13. 下列几种电路中,灯泡不发光的是( )。
A. B. C.14. 原本亮着的小灯泡突然灭了,原因不可能是( )。
青岛版(五四制)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解析版)小学教学资料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一、填一填。
将正确答案填写在横线上。
1 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有:()、()和()。
【答案】 1 热传导 2 热对流 3 热辐射【解析】【详解】传热的三种方式: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
1、热传导:温度不同物体一般是固体相接触传递热量;2、对流:液体和气体的传热方式,通过流动使热量均匀传播到整体的每个部分;3、辐射:所有物体都有的传热方式,以微波等向外传递热量。
【点睛】本题考查热传递的主要方式,要求学生掌握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2 热在固体中传递的方式是____________。
在水中传递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__,也是在____________中传递的主要方式。
【答案】 1 热传导 2 热对流 3 空气【解析】【详解】热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1)热传导是热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较高的部分传至温度低部分的过程。
热传导是固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
(2)对流是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使内能从温度较高部分传至较低部分的过程。
对流是液体和气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气体的对流比液体明显。
(3)热辐射是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质直接向周围发射。
它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质。
3 加热烧杯的底部,水发生______________,烧杯中的木屑会在水中游动起来。
【答案】对流【解析】【详解】加热烧杯的底部时,底部的水会上升,周围及上面较冷的水会流过来补充,然后又被加热上升。
冷水和热水相对流动,这样就产生了对流,烧杯中的木屑会在水中游动起来。
热在水中的传递方式是对流。
加热烧杯的底部,水发生对流,烧杯中的木屑会在水中游动起来。
4 冬天,人们坐在炉子周围就能很快感受到热,这是____________现象。
【答案】热辐射【解析】【详解】热传递是通过热传导、对流和热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的。
热辐射是热可以不依靠任何物质直接向周围发射。
它不需要依靠任何介质,比如太阳照射地球上、冬天人们坐在炉子周围就能很快感受到热等。
【单元卷】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含答案)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测试卷(一)科学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_一、知识广场1.我们平时听到的声音,如流水声、唱歌声、铃声……归纳起来,声音是由物体的而产生的。
2.根据音叉、水、空气等发声时都在的现象,得出物体发声时会的结论,就是在。
3.用力敲击鼓面,蜡烛的火焰会熄灭,说明声音具有_________。
4.声音可以在、和中向传播。
5.声音有、之分。
6.一般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是_________。
7.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量拨动时,橡皮筋拉得越紧,声音越,拉得越松,声音越;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声音,轻轻拨,声音____。
(选填“高”“低”“强”“弱”)。
二、判断大厅1.即使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2.人的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
()3.在我们的周围充满着各种声音。
()4.水里发出的声音我们是不可能听到的。
()5.声音不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6.上课铃响时,我们在校园各个角落都能听到。
()7.向瓶中吹气,能够发出声音主要是因为瓶子在振动。
()8.月球上人们也可以通过声音进行交流。
()9.声音在不同物体中的传播情况是一样的。
()10.我们改变电视机的音量时,改变的是声音的强弱。
()1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
()12.声音的高低与强弱是同一回事。
()13.人们植树和种草,不仅可以绿化环境,而且可以减弱噪声。
()14.人们采取了许多减少噪声的措施,如添置隔音设施。
()15.噪声不会危害人体的健康。
三、选择乐园1.用力弯曲钢尺,钢尺却没有发声,这是因为钢尺没有。
A.受到力B.改变形状C.振动2.发声物体和不发声物体之间的区别是。
A.发声物体质量更大B.发声物体在振动C.发声物体体积更大3.人说话的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A.声带B.口腔C.嘴唇4.要让正在发声的锣立刻停止发声,我们应该。
(新教材)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试卷(含答案)

新教材教科版四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全册试卷(单元试卷+期中试卷+期末试卷)2021年春季四年级科学下册诊断自测题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等级__________一、填空1.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2.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停止,需要给物体施加。
4.物体的运动形式有、、等。
二、判断1.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 )2.同一种物体的不同部分可以有多种运动方式,如落地风扇有转动和摆动两种运动方式,汽车有移动、转动、滚动三种运动方式。
( )3.在物体不同的位置上贴上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观察与描述物体的运动。
( )4.设计过山车时坡度不能发生变化。
( )5.小明跑了100 米,小红只跑50米,小明更快。
( )三、选择1.有关参照物的说法,()是正确的。
A、运动的物体不能做参照物B、只有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才能做参照物C、研究某一物体的运动,必须选定参照物。
2.风车在风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式叫()。
A、摆动B、飘动C、转动3.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运动方式主要有()A、移动B、转动C、滚动4.用手将小球沿着桌面推出,( )阶段小球在做曲线运动。
A、小球在桌面上滚动B、小球冲出桌面在空中C、小球落到地上继续滚动四、实验题请根据某同学的“过山车”设计图描述过山车的运动路线。
(只描述运动方向和运动方式即可)(8分)五、科学与生活1、相传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 -名法国飞行员驾驶飞机在2000米的高空飞行时,发现身旁有一个小虫子在飘动,就伸出手抓住了它。
抓到之后他才发现那是一颗射向他的子弹!子弹的速度那么快,为什么飞行员能那么容易就抓住了呢?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这一现象。
2、同一个小球在同一长度、不同高度的斜面上运动, 你认为小球到达哪一个斜面底端的时间短?2021年春季四年级科学下册诊断自测题答案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填空1.运动状态2.力3.直线运动,曲线运动4.平动,振动,转动等二、判断1.√2.√3.√4.×5.×三、选择1.C2.C3.ABC4.B四、实验题答:小球从起点出发,先向南做直线运动,然后转弯向东做直线运动,再转弯向南做直线运动,再转弯向西做直线运动,再转弯向北做直线运动,再转弯向东做直线运动,再转弯向南做直线运动,再转弯向西做直线运动,最后转弯向南做直线运动到达终点。
青岛版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四年级科学单元综合作业答案

第一单元《物体的运动》一.填空(每空2分,共16分)1.运动状态2.力3.直线运动,曲线运动4.平动、振动、转动等5.安全线二.选择(每空1分,共5分)1.C2.A3.C4.B5.A三.连线(每空1分,共4分)风扇手拨动尺子行驶的电动车车身直升机的螺旋桨平动转动振动四.观察与操作(每空2分,共8分)(1) 画图略直线 (2) 画图略曲线五.猜想与探究(共10分)答:我的猜想:车辆快速通过时,空气流动变大。
我的方案:1.两张纸平行放置2.向中间吹气,观察两张纸的变化现象预判:两张纸向内压。
在列车快速通过时,会带动空气流动速度变大,站台上乘客和列车之间气压变小,形成气压差,人容易被压向列车的方向。
六.科学与生活(共7分)答:车前后轮:转动;车身、车座:平动;车脚踏板:转动。
第二单元《声音的秘密》一.填空(每空2分,共22分)1.振动振动停止振动2.固体液体气体各个方向3.高低强弱4.汽车消音器5.具有二.选择(每空1分,共5分)1.A2.A3.C4.C5.B三.判断(每空1分,共5分)1.×2.√3.√4.×5.√四.观察与操作(每空1分,共4分)(1) ②③ (2) 气体固体(3)A五.猜想与探究(共10分)答:我的猜想: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实验方案:1.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盛有水的水槽中,观察现象;2.用两只烧杯交替倒水制造声音,观察现象;3.用手将钢尺一端压在桌面上,用另一只手拨动钢尺,观察现象;4.对着空塑料瓶瓶口吹气,观察现象。
现象预判:如果将音叉放入水中水面溅起水花;交替倒水水在振动;拨动钢尺时钢尺在振动;对着瓶口吹气瓶内空气振动,则可以说明声音是由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振动产生的。
六.科学与生活(共4分)答:自己说话时听到的声音除了空气以外,骨骼作为传播媒介进行传播,播放自己录制的声音是空气作为传播媒介进行传播。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月球》一.填空(每空2分,共18分)1.不规则球体2.气体星球 6000℃ 1500万℃3.恒星行星4.卫星月球5.阿姆斯特朗二.选择(每空2分,共10分)1.A2.C3.A4.C5.A三.观察与操作(每空2分,共8分)1.没有变化逐渐西移2.发生变化3.保持一致四.猜想与探究(共10分)答:我的猜想:月球上的环形山是由于流星体的撞击而形成的。
四年级下册科学单元测试-第二单元检测题 青岛版(含解析)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检测题1一、查缺补漏(共12题;共12分)1.我们常见的岩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制作岩石标本的步骤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岩石的用途很多。
岩石是重要的________材料,可以用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岩石是重要的________原料,可以用来烧制________、________等;岩石也是重要的________用品,可以制作________、________等;岩石还是重要的________用品,可以用来制作________、________等。
4.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发生破碎的现象叫________。
5.岩石标本标签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花岗岩硬度________,内含三种不同的矿物。
白色的是________,肉红色或黄褐色的是________,黑色的是________。
7.人们在开采利用岩石资源的同时,也构成了对岩石资源的________。
我们应注意对岩石资源进行________。
8.砂岩是________结构,页岩是________结构,大理岩硬度________。
9.遇盐酸冒泡的岩石有________、________。
10.不同种类的岩石,颜色、质地等特征不同,我们可以根据岩石的________给岩石分类。
11.________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
12.岩石的硬度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珠海拾贝(共9题;共18分)13.下列岩石,硬度最大的是()。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岩石的科学)

青岛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岩石的科学)(时间:40分钟,总分:100)班级_____ 姓名________ 分数______一、画龙点睛,要准确哟! (每空1分,共57分)1、岩石是___的基本物质,地球上岩石种类繁多,形状、结构、颜色各异。
2、一般在___、___、____等地方可以采集到岩石。
3、常见的岩石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遇盐酸冒泡的岩石有______、______等。
5、花岗岩硬度__,内含三种不同的矿物,白色的是____,肉色或褐色的是___,黑色是____。
6、砂岩是____状结构,页岩是____状结构。
7、常见的岩石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8、制作岩石标本一般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步骤。
9、岩石标本标签的内容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10、岩石是____的基本物质,按照成因可以把岩石分为_____、_____、____三大类。
11、岩石的用途很广。
它是重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还可以_____、____成各种工艺品。
12、岩石在到上____、____等作用时,其内部结构重新组合,便形成富含矿产的____。
它在地球上分布很广,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13、人们在开采利用岩石资源的同时,也构成了对岩石资源的____。
我们应对岩石资源进行___,我国在此方面制定的法律上_______。
14、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_____。
15、气温变化使岩石____从而破碎。
岩石破碎是____的结果,岩石不断地被风化,最终会变成____。
16、流水是有____的,处在河道、瀑布、海边的岩石要经常受到流水的冲刷和摩擦,天长日久,岩石就会发生很大的____。
2020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单元试题和答案-全册-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测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我会填。
1.要精确测定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
它一般主由、和三部分构成。
通常所用的温度计,单位是,用字母来表示。
2.温度计是根据的原理制成的。
3.空气受热时体积会,受冷时体积会,这说明空气有的性质。
4.把温度计放入热水中时,液柱会,放入冷水中液柱会。
5. 日常生活中,我们使用温度计,读书时眼睛要。
6.固体、液体、气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在相同情况下,受热膨胀的体积变化的最明显,受热膨胀的体积变化的较明显,受热膨胀体积变化的最不明显。
7.踩瘪了的乒乓球,只要没有破,用热水一烫就能鼓起来,这是因为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的缘故。
8. 零摄氏度写作,零下20摄氏度写作。
二、我会选。
1.有经验的电工拉电线时,应该是( )A.冬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B.冬天的时候拉得紧一些,夏天的时候拉得松一些C.夏天和冬天拉得一样紧2.在小喷泉的实验中,把瓶子放进热水中,会产生喷泉,原因是:()A.瓶内空气受热膨胀B.瓶内液体受热膨胀C.瓶子受热膨胀 3.做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时,装空气的容器应该是()的。
A. 密封B. 敞开C.都可以4.宁得太紧的塑料瓶打不开时,可以把瓶盖部分放入(),使瓶盖膨胀,就容易拧开。
A.开水中B.冷水中C.都一样5.自行车胎爆裂现象,多发生在()。
A.春季B.夏季C.秋季三、我会判断。
1.不同的材料的物体,热胀冷缩的程度不同。
()2.铁路上的铁轨之间留有一定的缝隙,是为了防止铁轨受热时因膨胀而损坏。
()3.水结冰,体积会缩小。
()4. 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对人们的生活有害无益。
( )5. 因为任何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所以破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也可以鼓起来。
()四、我来告诉你。
1.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既能帮人们做事,又有一定破坏作用,你能举个人们在生活中利用这一性质做事的例子吗?人们为了防止热胀冷缩的破坏作用的例子呢?2.冬天经常会出现钢笔帽拧不开的现象,你是用什么方法拧开的呢?说说其中的道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岩石的科学测试题
1各种岩石的硬度不同。
(A)A.对B.错
2、所有的岩石都是颗粒状的。
(B)A.对B.错
3、遇到盐酸有的岩石冒泡,有的岩石不冒泡。
(A)A.对B.错
4、放大镜是用来观察物体细节的简单仪器。
(A)A.对B.错
5.岩石的硬度可以分为(较软)(较硬)(很硬)(非常硬)四个等级。
6.用指甲刻画没有痕迹,用铜钥匙刻画有痕迹的岩石的硬度为(较硬)。
7.用盐酸检验岩石时,必须用(滴管)取盐酸。
8、遇盐酸冒泡的岩石有(石灰岩)、(大理岩)等。
9、花岗岩硬度(大),内含三种不同的矿物,白色的是(石英),肉色或褐色的是(长石),黑色是(云母)。
10、砂岩是(颗粒)状结构,页岩是(薄层)状结构。
11、岩石是构成(地壳)的基本物质,常见的岩石有(石灰岩)、(大理岩)、(砂岩)、(页岩),(花岗岩)等。
12、凡是遇到盐酸冒泡的岩石都是石灰岩。
(B)A.对B.错
13岩石标本标签的内容包括(编号)(岩石名称)(采集地点)(采集时间)(采集人)。
14、岩石在自然界中,受到(气温变化)、(植物生长)、(水流冲刷)、(风吹日晒)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破碎,这种现象叫做(风化)。
15、在冷、热、水、风、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岩石会改变摸样。
(A)A.对B.错
16、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会产生裂痕,进一步风化后会变成碎石。
(A)A.对B.错
17岩石在受到(高温)(高压)等作用时,其内部结构重新组合,便形成富含矿产的(变质岩)。
它在地球上分布广泛,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18风把植物的种子吹进岩石缝,种子便萌发成一株植物。
这对岩石有(B)
A 保护作用 B破坏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