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南地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实证研究_张炳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初步评价的开题报告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相互关系的初步评价的开题报告
本文旨在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框架,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环
境污染相互关系进行初步评价。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指出,环境污染
水平会随着经济增长而先升高后降低的一种曲线形态。
在国家经济快速
增长的过程中,环境污染问题得到了长期的忽视,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对我国的经济
增长与环境污染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本文将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主要理论框架,通过对我国历年的GDP和环境污染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探讨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
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当前环境污染治理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
展方向做出初步建议。
本文预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研究背景:阐述环境问题在国家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环境库
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研究成果。
2. 相关理论:介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基本概念、演化过程以
及在国内外的应用研究情况。
3. 数据处理与方法:详细介绍我国GDP和环境污染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方法,以及应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分析的相关方法和流程。
4. 实证分析:通过对我国历年GDP和环境污染数据的分析,绘制出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曲线图,并探讨其中的关系和意义。
5. 结论与建议:总结本文研究所得到的结论,并对我国未来环境治
理工作提出一些初步建议和方向。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能够深入剖析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相互关系,为我国的环境治理工作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和参考,同时也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和借鉴。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含义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含义
库兹涅茨曲线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描述了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该曲线得名于罗曼·库兹涅茨(Román Kuznets),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这个概念。
库兹涅茨曲线的含义是指在国家经济发展初期,随着经济增长的推进,环境质量会逐渐恶化,但当国家的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环境质量开始改善。
换句话说,库兹涅茨曲线表明了环境污染程度与国家经济状况之间的非线性关系。
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加速,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也会相应增加,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然而,当国家经济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会增强,政府开始采取措施来减少污染排放并加强环境管理,从而改善环境质量。
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基础是环境Kuznets曲线假设,即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质量会出现一个倒U型的变化趋势。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该曲线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因为不同国家的经济结构、环境政策以及社会文化等因素都会对环境质量产生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估。
江苏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形状研究——基于面板数据模型

从 中 国学 者 的研究 情况 来看 , 吴玉 萍 , 成使 董锁
收稿 日期 :0 2—0 21 3—1 9
作者简介 : 蔡之兵 , 在读硕士研 究生 , 主要从 事空 间经济学和财 政等方面 的研究 ; 李宗尧 , 副教授 , 主要从事 区域经济学 、 口资源与 人
环境经济学等方面 的研究 。E—m i cb q@13 ci al zcx 6 .o : n 山东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 研究计划项 目“ 鲁东南 地区 中心 城市影响范 围及功能整合研究” 课题号 :0 T 5 ( J4 7 )
兹涅茨 曲线假 说 , 体上 仍 然 处 在 环境 库 兹 涅 茨 曲 总 线 的左 端 。 李彦 明 (07 基 于 18 20 年 南京 环 20 ) 96— 04
收入 水平 , 空气 和水 体 质 量 可 能 随经 济 增 长 而得 到
改善 。
境经济数据 , 运用三次库兹涅兹模 型对工业“ 三废 ” 排放及经济发展的关 系进行模拟, 研究发现南京市 工业“ 三废” 排放 随经济的发展符合环境库兹涅兹
2 模 型 与 数 据
2 1 数据 来源 .
本文 所用样 本 取 自 19 99—20 0 9年 度江 苏 省 1 3 市 的数据 , 据来 源 于江 苏 省 历 年 统计 年鉴 和环 境 数
蔡之兵等 : 江苏环境库兹涅兹 曲线形 状研究
7
统计 年 鉴 , 采用 经 过价格 指 数处理 的人均 G P来 并 D 反 映经 济增 长 的情 况 , 工业 三废 即工 业 废 水 排 放 用
现 “ ” , 的呈 现“一” , N型 有 型 有的呈 现… 型 , S’ 总体并无特定规律 。研究结果表明 , 江苏省经济发展情况与三废 污染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存在性检验的开题报告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及其存在性检验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描述环境污染物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一种经济学模型,该模型得名于经济学家康拉德·路德维希·库兹涅茨。
该曲线认为,在某一过程的初始阶段,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大量的经济增长损耗环境。
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人民的环保意识日渐增强,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推行,以及先进环境保护技术的不断提出与应用,导致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和措施很好地约束了环境问题的恶化。
因此环境污染治理成本逐渐降低,但同样的,经济增长机会也会因此约束。
理论上,这就转化为了一种单峰函数。
这一曲线对经济学家们提出了相关的、应对环境问题的具体政策建议。
二、选题意义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污染问题逐渐成为我国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以往的发展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环保需求,推行合理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措施,成为了当今不可缺少的发展新方向。
选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一经济学模型作为本课题的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该曲线的分析,了解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相关政策对环境关系的约束程度以及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最优解途径,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政策建议,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主要是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网络资源等渠道获取相关信息,梳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发展历程、理论、应用等方面的知识,从理论上了解曲线的性质。
(2)分析与比较法——分析我国的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与环保政策等方面,将所研究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与实际国情进行比较,寻找可行、适用的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最优解途径。
(3)数学建模法——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数学建模,并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进行数据分析与展示。
四、研究计划(1)文献资料的搜集、筛选和整理,并进行综述。
(2)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理论分析、数学建模。
(3)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情况进行分析。
(4)从环保和经济发展角度,探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检验及其约束程度。
基于库茨涅茨曲线的江苏省经济发展与工业“三废”排放关系的实证分析

基于库茨涅茨曲线的江苏省经济发展与工业“三废”排放关系的实证分析【关键词】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江苏;三废1.库茨涅茨曲线概述库茨涅茨曲线即倒u型假说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茨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用于分析人均收入水平与分配公平程度之间的关系。
1991年美国经济学家格罗斯曼将库茨涅茨曲线引入环境领域研究,研究发现污染物程度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曲线关系也呈倒u型,由此把污染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这一种u型曲线称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或ekc。
目前常用的环境库茨涅茨曲线模型为三次函数型:et=β0+β1yt+β2yt2+β3yt3+μ………………………………式1式1中et为t时期某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通常用污染物的排放水平表示,yt为t时期某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通常用gdp或人均gdp表示,β0为常数β1、β2、β3为系数,μ为随即标准误差。
2.近十五年江苏省经济发展和环境污染基本状况近十五年来江苏依靠投资、出口、消费三驾马车的共同发力始终保持经济的快速增长, 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9110.27亿元居全国第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1022元居全国第四,进出口总额5395.9亿元居全国第二。
总体综合经济实同与其他省市相比较强。
图1 1995-2010年江苏省人均gdp金额统计由图1可知,1995-2010年间江苏人均gdp呈持续增长趋势,从1995年的人均7319元至2010年的52840元增幅622.0%年平均增长率41.4%,其中1995至2002年间增长速度较缓慢,2002年以后增长速度较快。
同国内其他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一样,江苏亦没有摆脱高经济增长,高污染的现象。
对于江苏而言,经济发展可能仍未到达刘易斯第一拐点,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因此以制造业为主要标志的实体经济发展是当前江苏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而实体经济对环境的污染非常大,就目前情况看,江苏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仍然以发展实体经济为主,这不可避免的带来高污染现象。
基于库茨涅茨曲线的江苏省经济发展与工业“三废”排放关系的实证分析

由表 1 可 知三 废对 人 均 G D P的 R方 监 测分 别 为 0 . 9 7 4 、 0 . 6 8 6 、 广东的 0 . 5 6 3 t 标准煤/ T J - 元. 与高收入国家的 0 . 2 6 5 t 标 准煤/ 万元 ( 2 0 0 8 0 . 9 8 0 说明用工业三废排放 量解释环境与江苏经 济的关 系有充分的统 年 ) 相 比, 差距更大 , 在能源利用方面江苏有很 大的潜力可开发 。其次 计学意 义 。由表 1 、图 5可知 . 工业废 气与人均 G D P的关 系为 E t = 一 需要完善江苏省经济结构 . 如果从 经济是 否为虚 拟化的角度划分可 以 6 2 2 0 . 6 7 5+ 1 . 8 5 5 Y 一 3 . 9 4 8 E一 5 Y ? + 3 . 3 4 2 E一 1 0 Y 。 呈 N 型 曲线 , 人 均 把经济分为实体经济和金融两个方面 . 两者 相互促 进共同决定着一个 实体经济在抵御金融风暴和提高地 区就业率 G D P 2 5 0 0 元以后 . 废气排放量增 长速度减缓 . 在5 0 0 0 元 以后排放量增 地区的经济实力 。诚然 . 长速度 增快 。 由表 1 、图 6 可知工业 废水 与人 均 G D P的关 系为 E t = 方 面有金融业无法 比及 的优势 . 但实体经济所带来的经济结构单一 和 8 5 9 8 5 . 7 1 0 + 1 7 . 4 2 4 Y 。 + 4 . 3 6 0 E 一 9 Y 呈 N型曲线 . 人 均 GD P在 2 5 0 0元 以 污染排放增加却是不争 的事实 ,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重视实体经济忽 从 环境保护的角 度来看 。 重视 实 前废水排放量增 长速度迅猛 . 2 5 0 0元 以后废水排放 随 G D P增长有缓 视金融 不利于地 区长期 的经济发展 . 慢 下降 。 在5 5 0 0 元 以后废水 排放量 又呈上升趋 势 , 由表 1 、 图7 可 知 体经济忽视金融更会 持续恶化地 区的环境质量 . 纵 观江苏省 , 实体 经 工 业 固体废 物 与人 均 G D P的关 系为 E t = 1 1 7 8 . 1 3 4 + 0 . 1 6 1 Y . + 1 . 9 6 5 E 一 济发展有余而金融业 发展不足 . 特别 是苏北 5 市。 金融业还处 于起 步 苏 中、 苏南地 区虽然金融业起 步不 晚 , 但 同高 收入国家相 比 , 仍 6 Y 一 4 . 3 0 7 e 一 1 1 Y 3 呈倒 u型 曲线 , 与经典 模型一致 , 但是 拐点为推测 初期 , 值. 现有数 据并没有 出现拐点 . 在人 均 G D P为 3 0 0 0 元 以后 固体废 物 存在较大差距 . 完善江苏省经济结构是今后我们务必要解决 的一个问 的排放基本变 化不大 .考虑 到此 处选取 的数据 为工业 固体废 物产 生 题 。 量. 忽视了工业固体废物 的再利用 . 因此工业 固体 废物与人均 G D P的 环境治理 是关系到江苏 省经济经济可持续 发展和社会 长治久安 模型供参考作用 。 的重大 问题 . 绝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 . 应坚持节能减排 , 绿色 发 综合三废与人均 G D P的环境库茨涅 茨曲线不难发现①三者均是 展的基础 , 立足于控制能源利用率 , 改变经济结构的方针 , 依托 开发 新 在人 均 G D P达到 2 5 0 0元左 右时环境 污染有所 改善 即 2 0 0 5年 左右 . 能源 . 逐步发展金融业 等具体措施发展低碳 经济 , 从 而实现江苏从 经 这得益于在 2 0 0 5 年后的一段时间 内政府对环境的监察 、 监管和整治 。 济大省到环 境大省的 完美蜕变。 ● ② 工业废水 与工业废气模型并不符合经典的倒 u型曲线 . 大概趋势属 于倒 u型曲线的左半边呈波 浪形波动 。 由此可见二者未到达环境库茨 一 【 参考文献 】 涅茨 曲线 的拐点 , 换句话 说 , 在今后 的一 段时间 内 , 随着人均 G D P的 [ 1 ] 吴玉萍 锁成 , 宋键峰 . 北京市经济增 长与环境污染水平计量模 型研究 地 增长 . 工业废水和工业废气污染 可能继续加大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与实证研究进展

质量 开始 时随人 均收 入增 长而退 化 ,但 当人 均收入 到达 拐点 后 ,环境 质量 随人 均 收入 的 增加 而改 善 。S h a i f k与
B a n d y o p a d h  ̄ r a y ( 1 9 9 2 ) 估 计 了 十种 不 同 的环 境指 标 与 人 均 收入 的关 系 , 得出 S O 2与悬 浮污染 物( S P M) 与人 均 收入呈 倒 u 型 关 系 ,证 实 了 G r o s s m a n& K r u e g e r的 观 点 翻 。 P a n a y o t o u ( 1 9 9 3 ) 选取 了反 映森林 退化 的污 染指 标 , 实 证 了
[ 1 3 1 ; 包群( 2 0 0 5 ) 基 于对 全 国 1 9 9 6 — 2 0 0 2面板 数 据 的考察 认
S O 2 、 氮 氧化物 、 悬 浮污 染物 ( S P M ) 与人均 收入 的关 系证 明 了E K C存在 翻 。然而 , 环境库 兹涅 茨曲线 的实证结 果在不 同地 区 或 指 标 选 取 不 同时 会 出 现 不 同 结 果 , K a u f m a n n
协 整 分析 , 结论 认 为二 者存 在 E K C长期 关 系 。S h a h b a z
、
环境库兹涅茨 曲线 的早期研究
环境 质 量 与经 济 发展 的 问题 一直 为 学界 所关 注 , 环
境 库兹 涅茨 曲线假 说 的提 出为 研究 其相关 关 系提供 了思
( 2 0 1 3 ) 通 过建 立土耳 其 1 9 7 0 — 2 0 1 0 二氧化 碳排 放量 与 经
省环 境 库兹 涅 茨 曲线 , 认 为 曲线 呈 N型旧; 吴 玉 萍( 2 0 0 2 )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先是恶化而后得到逐步改善。
对这种关系的理论解释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的:经济规模效应(scale effect) 与结构效应(structu re effect) 、环境服务的需求与收入的关系和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政策与规制。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经济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正如Grossman (1995) 所说的,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经济,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
而产出的提高意味着废弃物的增加和经济活动副产品废气排放量的增长,从而使得环境的质量水平下降。
这就是所谓的规模效应。
不难发现,规模效应是收入的单调递增函数。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使其经济结构产生了变化。
Panayotou (1993 )指出,当一国经济从以农耕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转变时,环境污染的程度将加深,因为,伴随着工业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开发利用,资源消耗速率开始超过资源的再生速率,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大幅增加,从而使环境的质量水平下降;而当经济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从能源密集型为主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时,环境污染减少,这就是结构变化对环境所产生的效应。
实际上,结构效应暗含着技术效应。
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有技术的支持,而技术进步使得原先那些污染严重的技术为较清洁技术所替代,从而改善了环境的质量。
正是因为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二者之间的权衡,才使得在第一次产业结构升级时,环境污染加深,而在第二次产业结构升级时,环境污染减轻,从而使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
另外一种理论解释是从人们对环境服务的消费倾向展开的。
在经济发展初期,对于那些正处于脱贫阶段或者说是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摆脱贫困和获得快速的经济增长,再加上初期的环境污染程度较轻,人们对环境服务的需求较低,从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状况开始恶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编号:1000-8462(2008)03-0376-04江苏苏南地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实证研究张炳1,2,毕军1,2,葛俊杰1,2,王仕1,2,刘凌轩1,2(1.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江苏南京210093;2.南京大学江苏省环境保护厅环境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中国江苏南京210093)摘要:EKC假说是指在经济发展早期环境质量逐渐恶化,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环境质量会逐渐改善,即环境压力和经济增长之间呈倒U形关系。
文章以苏南地区1986)2004年经济发展和环境面板数据为基础,建立了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和工业污染排放的计量模型,以此来分析苏南地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演替轨迹。
结果表明苏南地区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N型波动EKC特征,工业污染排放量随着人均GDP的快速提高而波浪式地不断恶化,而不同于以往的经典理论中倒U型的形状。
苏南地区依然处于污染排放量的增长期,如何抓住机遇,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环保投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平稳地实现转折,实现环境和经济的双赢是苏南地区可持续发展和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首要问题。
关键词:苏南地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面板数据;随机效应模型中图分类号:X144文献标识码:A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当今环境经济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和理论难题[1],持续的经济增长究竟会给一个地区或国家乃至全球环境造成更大的损害抑或有助于改善环境质量,经济学家格鲁斯曼(Gene Grossman)和克鲁格(Alan Krueger)在对66个国家的不同地区内14种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物质12年的变动情况研究发现,大多数污染物质的变动趋势与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变化趋势呈倒U形关系,即污染程度随人均收入增长先增加,后下降。
污染程度的峰值大约位于中等收入水平阶段,并据此在1995年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假说[2]。
众多学者围绕E KC进行了激烈的辩论。
一方面,一些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来证明其正确性,并试图阐释其理论基础。
Selden和Song(1994年)考察了四种重要的空气污染物(SO2、CO2、NO2和SPM)排放问题,发现它们与收入之间都存在倒U 型的关系[3];Xepapadeas和Amri(1995)证实对于大气中SO2的浓度也存在同样的结论[4];Crossman-Krueger[2],Markus[5], Lopez[6],Antle-Heidebrink[7],Torras-Boyce[8]等人分别从经济结构、科技水平、国际贸易、收入需求弹性和政策等方面对EKC现象进行理论解释。
另一方面,一些学者却对EKC提出质疑,他们认为某些工业化国家污染程度的减轻,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将自己的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的结果,而以此为代价的环境改善途径,发展中国家不可能仿效,因为它们已无处输出污染[1],据此,Arrow认为经济增长并非治理环境的万能药膏,促进GDP增长的经济政策并不能代替环境政策[9]。
Friedl-Getzner(2002)应用奥地利1960)1999年度经济增长与C O2排放量的时间序列数据检验EKC假说,发现对数据拟合度最佳的是三次方型(N型)而非通常的倒U型关系[10]。
Marina和Amann利用D MI(Direct Material Inpu t,直接物质投入)指标来研究亚马逊流域国家(巴西、委内瑞拉等)的生态问题,也的确未发现EKC的曲线型态[11]。
从目前实证研究的普遍结果来看,倒U型的EKC是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在工业化时期所普遍适用的,如美国、西欧、日本和韩国、新加坡、香港等。
上述分析均采用跨国的面板数据或横截面数据,而对一国或地区的实证研究并不多见,研究中国具体地区的EKC的检验是实证和理论研究中较少出现的一部分。
因此还不能确定经济增长与环境之间的这种倒U型关系是否对中国和某一地区都适用。
苏南地区¹是我国经济发展最迅速和活跃的地区之一,本研究旨在通过分析可采集到的江苏省苏南地区环境经济数据(1986)2004年),探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演变规律,认识所处的发展阶段,从而采取更有效的措施来协调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更为重要的是鉴于苏南地区的经济地位,其发展轨迹和模式对江苏和其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有很强的借鉴作用。
1苏南经济发展和污染物排放情况改革开放以来,苏南地区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 1986)2004年间,苏南GDP总量已由248亿元增长到2865亿元(1986年可比价,下同),年增长率14.0%,人均GDP从2 000元增长到20504元,年增长率为13.2%。
但是,苏南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沉重的环境代价:从1986年到2004年,苏南工业污水排放总量平均每年以3.5%的速度增长,工业废第28卷第3期2008年5月经济地理ECONOMIC GEOGRAPHYVol.28,No.3May.,2008¹目前5江苏统计年鉴6苏南地区包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和南京5市,文章沿用苏南地区包括苏锡常地区的提法。
收稿日期:2007-07-05;修回日期:2008-02-28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40471057)和/十一五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编号:2006BAC02A15)联合资助。
气排放总量平均每年递增12.7%,工业SO 2排放量年增幅为4.7%,工业固废产生量年增幅为8.3%,仅有工业COD 排放量有所下降,年均下降率为1.5%。
苏南地区环境污染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图1)。
图1 苏南各市历年经济发展和工业污染物排放情况(1986)2004)F ig.1 The growth trends of economy and industrial waste discharge of (1986-2004)注:数据来自5江苏省环境统计61986)2004年。
2 计量模型构建2.1 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典型环境指标选择是构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计量模型的关键。
根据苏州、无锡、常州3个地区的主要污染物,选取表现环境污染排放水平的一类环境指标,即:流量指标,包括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SO 2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COD 排放总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等。
经济增长指标选取苏锡常地区GDP 总量与人均GDP,时段上选择能够反映江苏省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的1986)2004年,所有数据均来自江苏省统计年鉴、江苏省环境统计和苏南各市的环境质量公报。
表1 各指标的描述统计(1986)2004)Tab.1 The summarization of variable(1986-2004)变量单位样本量平均值标准差最小值最大值年份5719950.0019862004GDP(可比价)亿元57368.57295.9755.001254.37人均GDP(可比价)元578040.325750.681775.7024640.87工业废水排放量万t 5726514.9312417.7510183.0064226.24工业CO D 排放量t 5742353.7818672.6315967.0091262.00工业废气排放量亿标m357837.60884.56201.904293.00工业SO 2排放量t 5796077.5057952.8912252.00252477.00工业固废产生量万t 57220.14166.3261.00904.12工业增加值占GDP 比重(IP)570.610.050.550.69人口(Population)万人57442.1999.00309.70598.852.2 模型设定按照倒U 型EKC 理论,我们分别考察了苏州、无锡和常州三地的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工业SO 2排放总量、工业废水排放总量、工业C OD 排放总量和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的数据。
从统计数据来看,除了工业SO 2排放总量,其他指标倒U 型的E KC 特征并不明显,其散点图都呈N 型,即一组倒U 型和U 型两段曲线组成的EKC 。
因此根据图形存在拐点的形状和Madhusudan 的经验公式[12],本文回归模型采用三次方的简化型函数形式,以下式作为基本的函数形式:y it =B 0+B 1x it +B 2x 2it +B 3x 3it +X it +E it式中,i 表示各市,t 表示时间,y it 为污染物排放量,分别是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COD 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SO 2排放量和工业固废产生量;B 0、B 1、B 2、B 3分别代表不同的地区效应;x it 是人均GDP;为影响环境质量的其他变量构成的向量,如在本文中包括人口(Population),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IP),其中人口对应规模效应,而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对应的是结构效应;E it 为随机误差项。
上述模型可以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的7种典型关系:2.2.1 B 1>0,B 2=0,B 3=0,表示伴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质量急剧恶化。
2.2.2 B 1<0,B 2=0,B 3=0,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和谐关系,伴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质量也相应改善。
2.2.3B 1>0,B 2<0,B 3=0,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U 0型关系,是与库茨涅兹环境曲线完全相反的关3773期 张炳,毕军,葛俊杰等:江苏苏南地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实证研究系。
2.2.4B1>0,B2<0,B3=0,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存在着/倒U0型关系,是典型的库茨涅兹环境曲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经济增长将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
2.2.5B1>0,B2<0,B3>0,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为/N0型,在经济增长的一段时期内与/倒U0型关系相似,但当经济进一步发展时,环境质量会随经济增长而恶化。
2.2.6B1<0,B2>0,B3<0,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为/倒N0型,在经济增长的早期,环境质量会改善,但经济增长到一定程度时,环境质量会恶化,以后环境质量又会改善。
2.2.7B1=0,B2=0,B3=0,表示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没有联系。
3结果分析3.1模型结果分析采取面板数据的线性回归时,考虑到污染方程中的外生因素,我们首先进行Hausman检验,发现其P值小于1%,说明通过显著性检验,因此选择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表2)。
表2工业污染排放模型参数估计结果(括号内为显著性检验值)Tab.2The regression results of industrial waste discharge(t-value)变量工业废水工业COD工业废气工业SO2工业固废x-2.673181*(-1.72)-14.22023***(-5.11)-0.2670661**(-2.50) 2.250315(0.26)-0.0250864(-1.47)x20.0003042**(2.13)0.0010765***(4.22)0.0000254***(2.59)-0.0001143(-0.15) 2.74E-06*(1.75)x3- 6.84e-09*(-1.76)-2.41e-08***(-3.45)-5.25e-10**(-1.97) 3.14e-09(0.15)-4.94E-11(- 1.16) Population81.14158***(8.18)135.4773***(7.63) 4.66152***(6.85)410.0559***(7.50)0.9606892***(8.83)IP16280.98(0.45)-64917.41(-1.01)-7107.249***(-2.88)-412353.7**(-2.07)-901.6439**(-2.28) Cons--17237.34(-0.72)67464.91(1.59)3579.227**(2.20)155080.2(1.18)354.6243(1.36) Obs5757575757R20.75990.66000.77780.66530.8393 Wald chi2(5)161.4298.99178.51101.38266.28备注倒/N0型倒/N0型倒/N0型/N0型倒/N0型注:¹本文的计量检验全部采用stata软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