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事素心

合集下载

历代砚铭精选

历代砚铭精选

历代砚铭精选《⾼凤翰砚谱》砚铭,是刻在砚底、砚头、砚盖或砚⾝四侧或其他空余部分的⼀种可长可短,亦诗亦⽂,不拘⼀格的⾃由⽂体。

它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化,是集⽂学、书法、美术于⼀体的艺术瑰宝。

砚铭的内容,⼀般是⽂字精炼的格⾔、警句、⾃勉、诗词和赞语,⽂体⽐较⾃由随意。

有的朴实⽆华,直抒胸臆;有的含蓄蕴藉,耐⼈寻味;有的意趣盎然,飘逸潇洒。

铭⽂的书法字体有篆、⾪、楷、草、⾏,有的砚铭周边还衬之以美术图案,如兰草、劲⽵、肖像、⼭⽔、动物等加以装饰。

观赏砚铭,是⼀种⾼雅的艺术享受,它使⼈得到教益,领悟处世哲理,汲取历史⽂化知识。

歷代硯銘精選Yan Ming Jing Xuan朱彝尊砚铭:罗纹之⽯长短眉谁与琢者李少微(南唐砚铭)⼤道之公吾是之背公为私吾耻之(贡院砚铭)截松肪守苍精寿且贞保百龄(松化⽯砚铭)以为涩笔不留以为燥墨不收温其如⽟获我所求(歙砚铭)画井地犁耕⽜服⽥⼒穑乃有秋(井⽥砚铭)星源搰龙尾活胜⽯末(歙砚铭)井尔井⽥尔⽥宜丰年(井⽥砚铭)⽽德之温⽽理之醇⽽守之坚虽磨之不磷以葆其贞(⽅砚铭)动万物莫若风我⾏四⽅惟汝从(风字砚铭)质虽薄⽓则润千秋名视⽅⼨(沈覃九⽚云砚铭)翠⽻之惉惉⽯墨相著⽽黏贮之经奁⼩⾔詹詹⼤⾔炎炎(翡翠砚铭)鸲之鹆之眸⼦了焉中有菁藻溶漾于渊⽐得于⽟⼦居其先(梁吉⼠⽔岩砚铭)友⽯者君我友淡若⽔斯可久(靳熊封蕉叶砚铭)翡翠之翾如鹧鸪之斑如黄龙之宛宛如(万孝廉⽔岩砚铭)丛台澄泥邺宫⽡未若哥窑古⽽雅绿如春波渟不泻以⽯为之出其下(古林哥窑砚铭)⾼凤翰砚铭:袍可污船可据余求之亦疾呼公乎颠余亦顽同归乌有孰为后贤(芾字砚铭)磊硌其节清冷其洁共此寒铁医谁斫之ya⽽⽳(松⽉砚铭)出剑南来燕市归我西亭⽂字喜(⽼学庵砚铭)亦柔亦坚亦⽅亦圆亦朴亦妍亦⼈亦天(紫云砚铭)涵采韬光蕴精内藏与余⽬成守⼭房⽂字盼睐⽣辉煌(曼睩砚铭)遗者夫砺尔节教者⼦研尔⾎铭者尔翁⼼裂(云镂⽉铺砚铭)百丈之洞青花涵⽔尔以⽕成亦作瑰紫是知五⾏各含其精⽽惟⼈⽤之以为美(墨海天池砚铭)猛养以息威养以抑中有⽂机是养跳掷(卧狮砚铭)美不美乡中⽔何必乎歙之黟端之紫(芙蓉井红丝砚铭⼀)芙蓉井红丝影汲古之绠(芙蓉井红丝砚铭⼆)波涌云垂想其⽓奇⽟润镜平想其质清与之摩盪作⽂字样(海⽉清辉之砚铭)墨乡磅礴天空海阔(⼤瀛海砚铭之⼀)芙蓉腻掌⼩磨砻柳七郎歌晓⽉风何以澄泥炼⽼⾻铜琶铁拍唱江东(⼤瀛海砚铭之⼆)昔以庇⼈今以磨⼈其为尔庇者则已矣吾不知其待尔磨者尚复⼏⼈也(汉未央宫⽡砚砚铭)炎精⼈马⼩⼉邺下胡为者(汉⽡凝露砚砚铭)⽕悝⽔情怀⼟⽽质⽊直⾦⽅五⾏合⼀磨之荡之⽂字似出(陶澄君砚砚铭)翡翠屑⾦⾹露泛碧中通外直为我守墨渐之磨之君⼦之德(⽥⽥砚砚铭)蕉⽩砚出焦公公乎⼈乎常与砚⽆终乎(焦砚砚铭)真砚不坏此砚实有我愧东坡⽽⽆真⼿(真砚砚铭)师龟堂置墨庄悔亡⽺吁嗟乎尔藏(仲陶砚砚铭)寿国思盈书狱思⽣⿍钟同寿百世同⿍(警世龙尾砚砚铭)去冷僧谒冷官吾不能不多尔之耐寒(冷云砚砚铭)弹丸⿊⼦亦可启域斥之拓之作尔开国(权舆砚砚铭)⼤叩⼤鸣⼩叩⼩鸣然则砚固⽆⼼其常视叩者以为功乎(钟砚砚铭)穿空直⾛⽂光射⽃(虹砚砚铭)万夫之绠出尔冻阱卧龙之嘘留虹影(黄龙嘘精砚砚铭)形如烂⽊评者有此语呜呼腐朽⽽⽂者何独汝(云窝怀⾬砚砚铭)渠⽥耕思阿衡(渠⽥砚砚铭)辟此巨津欲留千载先⽣之义则⾼矣⽽难乎其为待试问后来果谁是笔之蛟龙⽂之江海(伯阳砚砚铭)书狱思⽣书财思盈书事思平视此勒铭(锡函砚铭)破尔拘墟可遨太虚何忧乎瓠落之区区(⼤瓠砚砚铭)麟髓螭笔共补衮职(夔龙砚砚铭)云根⽉窟夫蟆所齕作⽂字蠹(云根⽉窟砚砚铭)盘根错节乃别利器⽤汝攻理窟者其常思此义乎(斧砚砚铭)我笔⽼枯资尔燠嘘尔嘘温温我笔⽣春(锡函砚铭)随公廨⽂⽆害(维扬吏砚砚铭)乾隆砚铭:刚⽽柔翠欲流⽤以敷⾔万春秋 (宋翠涛砚铭)因⽂见道尔光⽤葆 (唐菱镜砚铭)质坚润复制精奇两⾯胥堪受墨宜既盛既绵珍宝晋周南⼤雅意兼斯 (宋⽶芾⽠瓞砚铭)锦⾐尚絅暗为章⽟质仍存栗⼦黄以供⽯渠染翰侣斐然⽂藻⾃殊常(澄泥藻⽂⽯渠砚砚铭)砚者研也漱六艺之芳润沃朕⼼⽥也(宋垂乳砚砚铭)与笔为⼊与墨为出不知不识是为寥天⼀(宋紫云砚砚铭)苏轼砚铭:⽉之从星时则风⾬汪洋翰墨⿊云浮空漫不见天风起云移星⽉凛然 (从星砚砚铭);彤池紫渊出⽇所浴蒸为⾚霓以贯晹⾕是⽣斯珍⾮⽯⾮⽟因材制⽤璧⽔环复耕予中洲我蓺元粟投粒则获不炊⽽熟(⽯渠砚砚铭)褚遂良砚铭:润⽐德式以⽅绕⽟池注天潢永年宝之斯为良 (端溪⽯渠砚铭)赵孟頫砚铭质⽽坚静⽽⽞惟其然故永年 (澄泥斧砚铭)沈⽯友(沈定周)砚铭:⼈不磨才不出锋太露则易折浑浑穆穆乃明哲(磨⼈砚砚铭)⼈所残遇我则全吁嗟此⽯难补天(学易砚砚铭)虽改作胜完璞补亡诗理旧学(学易砚砚铭)云霞绚烂佐⽂史平⽣⽯交最爱尔(真砚砚铭)药坡砚传⾄今真赏何处延素⼼(周药坡蕉⽩砚砚铭)墨池波春潋滟天地⼼⼊圈点(鸣坚⽩斋写梅砚砚铭)学书不成吟诗太苦弃材如樗于世何补⾮投笔封侯之班超似饭颗⼭头之杜甫(⽯友⼩像砚砚铭)双剑未化龙沉沉墨池⽔欲增草檄⽂今世⽆烈⼠(品砚图砚砚铭)青琅玕出蛟龙窟墨花斑斑元⽓活共⽟蟾蜍伴诗佛(青琅玕砚砚铭)衍太极分⿊⽩万象出出渊默(太极砚砚铭)⼀画开天⽂字之先(太极砚砚铭)雪坡⽵风娟娟⽚⽯犹带潇湘烟(朝朝染翰砚砚铭)感慨⾦⽯序清新漱⽟词蟾蜍滴秋露遐想吮毫时(李易安藏砚砚铭)款镌⼩篆效⾂斯德甫应曾戏画眉留与⼭斋编野史中兴颂后更题诗(李易安藏砚砚铭)⼀规苍璧⽂龙蛇⽼蟆⾷⽉喷墨华发我奇思凌青霞长⽣未央了摩挲(长⽣未央砚砚铭)吴昌硕砚铭:雕龙绣虎不如⽇⽇汲古(墨井砚砚铭)紫琅根⽐青桐深⼀⼨之节千古⼼调元⽓寂黄钟⾳⽟蟾蜍滴书来禽(琅玕砚砚铭)端溪之良制眇⾹姜左君⽂房长乐未央(听松亭⽡砚砚铭)胜万⾦谁题此天下⼠不如尔(⽯友诗画砚砚铭)三⾜蟾千岁芝⼀朝化龙⼊墨池骊珠探作记事诗(千岁芝砚砚铭)受益在谦履道如砥双眼恒青观天下⼠(⽂蘅⼭篆谦卦砚砚铭)奇峰插云冰雪嶙峋⼀枝花放天下春(写梅砚砚铭)麒麟⽃⽇⽉蚀坐东⼭抱此⽯写感世诗天地窄(南唐张恂甫藏砚砚铭)为学⽇益道在⽡甓如作乐章律中⽆射(古澄泥砚砚铭)许瑶光砚铭:⾠溪之⽯象成天⽥笔耕墨褥⾃古有年同治五年九⽉ (井⽥砚砚铭)张⼀凤砚铭谡涧下松枝头⽉溶溶琴⼀曲歌⼋风点易余事谱商宫(⽼松⾦晕歙砚砚铭)于敏中砚铭:⼀规内涵⼋棱砥琢端匹绛润⽽理平⽔圆辟安⾜拟(细罗纹⼋棱歙砚砚铭)董其昌砚铭:精⽽坚端⽽⽅所与者陈⽞为友者中书君(⾦马⽟堂砚砚铭⼀)正向彩笺书⼤字忽传御制写新诗(⾦马⽟堂砚砚铭⼆)张定砚铭:其形朴其质坚琢之为砚称良⽥不稼不穑多丰年(汉⽡砚砚铭)程邃研铭:有扁斯⽯紫云所化君⼦⽤之不崇朝⽽⾬天下(螭⽂抄⼿砚砚铭)龙⽯砚铭:紫琳之腴割羚⽺与⽟⽐德珍⽂房(紫端淌⽔砚砚铭)杨藐叟砚铭:爽⽓洗⼭绿奇怀猎天葩(椭圆砚砚铭)秋梧砚铭:奴婢千记叟乃得⼀赢洲何常观我鸿戏(美⽟砚砚铭)纪晓岚砚铭:河间砚铭河间师有紫檀⽅笔⽃,为⼀⽊所凿,镌铭云: "⽅外出棱,虚中若纳,全体浑成,周遭匝.⽑颖是居,如⽆缝塔" .⼜有砚铭云: "视之似润,试之则刚.其殆如貌为恬静⽽内隐锋铓" .⼜得⼀砚,背微有裂痕,铭云: "下岩⽯,惜已断,然不似博准敕之顽砚. "1.清⽂炳铭、河间纪⽒重制雕卧马冰梅纹饰端砚 “乾隆五年夏六⽉⼩暑后三⽇,河间纪⽒重制”。

英汉翻译——郭沫若

英汉翻译——郭沫若

议贯其文,情满其篇
郭沫若笔下的散文,不仅很好的继承了古今中外优秀散 文作家的这一传统,而且他还把议论和抒情这两种表现手 段的功能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使他的散文作品达到了 写人叙事即议、写景状物即情的程度。 感情纯真而自然的流露,是郭沫若散文的又一大特色。 郭沫若的抒情散文,有的是对故乡自然风光的描绘,有的是 对祖国山河的抒情,有的是对慈母的情思,有的是对挚友的 怀念,有的是对中华优秀儿女的赞颂,有的是对战地的缅怀, 有的是对现实的感慨。郭沫若的故乡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所谓‚绥山毓秀,沫水钟灵‛。
《路畔的蔷薇》 Wayside Roses
清晨往松林里去散步,我在林荫路畔发见了一 束被遗弃了的蔷薇。蔷薇的花色还是鲜艳的,一 朵紫红,一朵嫩红,一朵是病黄的象牙色中带着 几分血晕。 Rambling through a pine forest early in the morning, I came across a bunch of forsaken roses lying by the shady wayside. They were still fresh in color. One was purplish-red, another pink, still another a sickly ivory-yellow slightly tinged with blood-red.
Forsake: 抛弃,遗弃,离开。与abandon 和desert相比较,其文学色彩较重 。 ‚一朵是病黄的象牙色中带着几分血晕‛ 译为a sickly ivory-yellow slightly tinged with blood-red,其中sickly作 ‚病态的‛解。又,ivory-yellow和 blood-red的结构都是‚实物颜色词+基本 颜色词‛,为英语颜色词的常见形式。

关于陶渊明的读书笔记中学生

关于陶渊明的读书笔记中学生

关于陶渊明的读书笔记中学生若只用一字形容陶渊明,那这个字一定是“真”,他真实且真诚,不以华丽来粉饰自身的价值。

这几乎是无人能达到的境界,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关于陶渊明的读书笔记中学生五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学习!关于陶渊明的读书笔记中学生1昨天读了《陶渊明传》一篇,总觉得有点感慨啊!他生于乱世,从小饱读诗书。

至此有了文人骚客的特性:不为五斗米折腰!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个性格,才使得他终年没有一天过得好,仕途才不顺!在当时,他的这个性格是被人称颂的!由于他又有点才华,所以他很受当地人的爱戴。

觉得他有一个好的品行:不与狼人为伍!但我们现在来看他,我总觉得他“亏”了!以他的才华和背景,在当时完全能够胜任一个不错的职位。

造福一方的百姓!尽管时局不顺,无能者当道。

换句话说,我们应该适应社会,而不是去逃避他!试想:他没有逃避,他去适应了社会,当了个官职,尽了职,为了保卫晋代而做出了一点贡献!那么,他也许会想他的曾祖父一样,是一个被人敬仰的贤人。

话说回来,那我们就少了一位伟大的诗人!少了反叛的精神!少了对后人在诗及精神上的鼓舞!少了性自然说!少了与当时唯心主义的辩论!更不会有唯物主义的诞生!总之,少了一个伟大的诗人、思想家及哲理家!与此同时,又也许多了一个出世家,贤人!今天,我想我们应该还是要积极地出世,不要消极的避世!关于陶渊明的读书笔记中学生2学习教科书,就喜欢陶渊明的“芳草鲜美,落英缤纷”,“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读人物传记,对五柳先生又多了一些了解,多了一些感悟。

首先,我发觉陶潜并不是心目中那样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隐逸仙人。

年轻时的陶渊明曾经意气风发、热烈奋力,“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抚剑”,原来隐逸诗人陶渊明也有过仗剑江湖、豪酣兴健的时代。

我想,他有崇拜荆轲的豪侠之情,也一定希望为百姓做些事情,像祖父一样建立功业。

原来,他的归隐有着许多的无奈。

朱熹说“隐者多是带气负性之人为之”,在门阀士族阶层的排挤之下“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他写下了《感士不遇赋》,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志不能酬。

2021年秋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6子刘子自传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2021年秋高中语文第三单元古风余韵16子刘子自传检测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16 子刘子自传鲜花艳极了整个春夏,却无法摆脱秋风中的凋零,因为他曾经有的张扬,给人以叹惋和遗憾“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而绿叶却永远矜持着自己的色彩,因为内敛,纵然飘落也只会引发人的怜思。

二、把握主旨刘禹锡在自传中叙述了自己的身世和从政经历,特别是他参与“永贞革新”的情况,他以为“永贞革新”所做的事是正确的。

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研究中唐历史的宝贵资料。

三、艺术特色1.选材集中,情感沉郁。

本文是一篇自传,选材集中于“永贞革新”一事。

回望“永贞革新”是自传的中心内容。

刘禹锡临终前写的这篇自传,既是为王叔文辩护,也是为自己辩护,表明自己参加“永贞革新”的正确性。

2.记事为主,语言平实。

作者语言质朴、平实,叙述了自己的生平经历。

先回顾自己的身世,然后围绕“永贞革新”一事,写了自己革新前的政治经历、参与革新的经历、革新失败后自己遭贬的经历,一点也没涉及自己在文学哲学方面的成绩,以事件为中心,为自己的志节辩护,重点突出,给人鲜明的印象。

1.《子刘子自传》名为自传,为何一点也不涉及文学哲学等个人成绩?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自己给自己写传,本来不多,偶尔有人写自传,也大多是自我讥讽一番。

而刘禹锡的自传严肃严谨,且一点也不涉及文学哲学等个人成绩的内容,是中国文化中罕有的“政治自传”。

作者因为参加了“永贞革新”后屡遭贬谪。

晚年回顾一生,抱病写下这篇政治自传,公开为自己参加“永贞革新”辩护。

文中回望“永贞革新”,“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既是为政治盟友辩白,也是一篇自辩文章,表示自己志节不渝。

《子刘子自传》收笔后,刘禹锡卒。

2.文末的“铭文”表达了作者如何的人生感慨?你如何看待刘禹锡的官场生涯?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文末的“铭文”对未能实现自己的革新主张感慨万分,表明了自己一生都是正大光明的,但同时也流露出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痛苦心境。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子刘子自传练习(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高中语文  第三单元子刘子自传练习(含解析)粤教版选修《传记选读》

16 子刘子自传鲜花艳极了整个春夏,却无法摆脱秋风中的凋零,因为他曾经有的张扬,给人以叹惋和遗憾“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而绿叶却永远矜持着自己的色彩,因为内敛,纵然飘落也只会引起人的怜思。

一、内容梳理子刘子自传⎩⎪⎨⎪⎧⎭⎪⎬⎪⎫出身(第1段)⎩⎪⎨⎪⎧祖先父亲从政经历(2~5段)⎩⎪⎨⎪⎧革新之前 参与革新 革新失败阐述革新是正确的 二、把握主旨刘禹锡在自传中叙述了自己的出身和从政经历,特别是他参与“永贞革新”的情况,他认为“永贞革新”所做的事是正确的。

他给后人留下了一份研究中唐历史的可贵资料。

三、艺术特色1.选材集中,感情沉郁。

本文是一篇自传,选材集中于“永贞革新”一事。

回望“永贞革新”是自传的中心内容。

刘禹锡临终前写的这篇自传,既是为王叔文辩护,也是为自己辩护,表明自己参加“永贞革新”的正确性。

2.记事为主,语言平实。

作者语言质朴、平实,叙述了自己的生平经历。

先回顾自己的出身,然后围绕“永贞革新”一事,写了自己革新前的政治经历、参与革新的经历、革新失败后自己遭贬的经历,一点也没涉及自己在文学哲学方面的成就,以事件为中心,为自己的志节辩护,重点突出,给人鲜明的印象。

1.《子刘子自传》名为自传,为何一点也不涉及文学哲学等个人成就? 我的观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示:自己给自己写传,本来不多,偶尔有人写自传,也大多是自我调侃一番。

而刘禹锡的自传严肃严谨,且一点也不涉及文学哲学等个人成就的内容,是中国文化中罕见的“政治自传”。

作者因为参加了“永贞革新”后屡遭贬谪。

晚年回顾一生,抱病写下这篇政治自传,公开为自己参加“永贞革新”辩护。

文中回望“永贞革新”,“其所施为,人不以为当非”既是为政治盟友辩解,也是一篇自辩文章,表示自己志节不渝。

【精华】人生感悟句子锦集86条

【精华】人生感悟句子锦集86条

【精华】人生感悟句子锦集86条悟句子锦集86条1、喜欢那些把平淡日子打理得有声有色的女人,于喧嚣中保持一份通透,于琐碎中保持一份优雅,生活,简单却充满诗意。

这样的女人,静美、优雅、淡然、从容,恰似一朵绽放于光阴水湄旁的小花,素心淡淡,暗香袅袅。

3、世上除了生死,其它都是小事。

不管遇到了什么烦心事,都不要自己为难自己;无论今天发生多么糟糕的事,都不要对生活失望,因为还有明天。

4、快乐,你希望得到,我希望得到,他、她、它也希望得到;痛苦,你不愿承受,我不愿承受,他、她、它也不愿承受。

这就是所谓一切众一生等的道理。

如果我们能真正体会到这个道理的话,就再也不会将自己的幸福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了。

5、在生命的千变万化之中,没有未来,也没有过去,只有"现在"。

能够把握住现在,同时也能掌握过去和未来,这就是生命。

6、有时,看起来残酷,反过来想,也是一种慈悲。

7、永远不要给自己的心灵设限。

8、有的时候,你能容纳大海,却容纳不了小溪;你能容纳高山,却容纳不了一捧黄土;你能容纳热忱,却不能容纳真诚?小家子气,怎么也装不出大家风度。

9、一切真的是梦吗?轻轻地问着自己,前世今生的缘才换来一次的回眸吗?支离破碎的回忆斑斓了所有相知相守的岁月!一盏心灯,一抹回忆,文字相惜,真情相守。

10、生命这场奇异的时空旅行,遇见谁都是一个美丽的意外。

遇见,只待一瞬,便刻下烙印。

或美丽,或忧伤,或繁华,或凋零,或绽放,或昏黄。

11、浅浅吻,轻呢喃,心头轻轻绕。

微风吹,明月皎,关怀不曾走。

常常想念,那些披着幸福的往事,你会心的笑容,你低声的呢喃,似有若无地就这么在心头走来走去。

12、寺院里的小狗花花不知被谁打伤了后腿,骨头都露了出来,看着它一瘸一拐并且不断地呻吟,心里面很是心疼,对那打狗的人更是又气又恨。

现在花花的腿正在渐渐地愈合,一天比一天好,心里真是好生欢喜,并且对那打伤花花的人的痛恶之心也消失了。

随着花花的受伤,到它的慢慢愈合,我的心也随之而变化,由悲到喜,由恨到无。

塞上莲花:流落契丹的南唐后主李煜的妹妹李若莲(上)

塞上莲花:流落契丹的南唐后主李煜的妹妹李若莲(上)

塞上莲花:流落契丹的南唐后主李煜的妹妹李若莲(上) 热文推荐:韩信做的哪件事,埋下了厄运的种子?视频推荐:你见过这样灵动的荷花么?文/陈二虎,素心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历史上的南唐亡国皇帝李煜诗词中人们最熟悉、影响力最大、流传最广的《虞美人》。这首词劈空而下两句奇语,把古往今来所有人类共有的悲哀,包含其间。接下来故国已不堪回首,但“雕阑玉砌应犹在”,而生命的人已是“朱颜改”。面对人生的无常,空存遗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流不尽多少恨与愁,把自己的屈辱、恼悔与丧失家园,永不可复得最沉重的痛楚融合为一体,令人品味再三,李煜从自身遭受屈辱迫害的不幸境地出发,扩展到人生的无常,世事的变幻,年华的易逝,命运的残酷和现实的无情,感慨颇深令人震撼,引发读者共鸣。宋太宗赵光义看了这首词后,对词里流露出的感情和强大的感发力量深感恐惧,派人下药毒死了南唐后主李煜。一个不称职的皇帝死了,一位名扬千古的天才词人走了。造化弄人,天生浪漫放荡不羁的大词人,你让他去做一个国家的CEO,简直就是栖鸟于泉,最后落得个国破家亡,一杯毒酒了此一生。李煜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浪漫词人和贪恋女色的风流皇帝。“花明月暗笼轻雾,今宵好向郎边去。刬袜步香阶,手提金缕鞋。画堂南畔见,一晌偎人颤。奴为出来难,教君恣意怜。”这首《菩萨蛮》恰恰是李煜撇下病重的大周皇后娥皇于不顾,以一个情事上成熟男人的技巧去勾引、挑逗小姨子女英的真实写照。李煜有一颗敏感的心,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出色的文采,这所有的一切与他独特的感受和人格的沉溺相结合,造就了一个天才词人,也让他成了悲剧式的亡国之君。李煜一杯毒酒解脱了,可是他不清楚,根本也无法清楚,同父异母的妹妹永禧公主的一生,有多么坎坷曲折。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死了,其弟晋王赵光义登上皇帝宝座。照例大赦天下,有加官进爵之举,还要要礼贤下士。亡国的南唐后主李煜及宗亲也深沐恩泽,进爵为陇西郡公,右千牛卫上将军如故。还仁慈宽大,亲自保媒,把李煜的妹妹金乡郡主李若莲嫁给殿前供奉官孙延昭为妻,陪嫁十分丰富,均由国库支出。出嫁前夜,李若莲梦见江南,梦见秦淮河上春水方生,梦见桃叶渡和桃根桥,梦见自己坐在宫中的游船上沿秦淮河出游;梦见在草茵上与宫女们斗草寻花,梦见映山红开遍了山坡,她在花丛中微笑……童年,美丽的童年,带给李若莲多少美丽的回忆,那一切的美好都往事如梦,她不由地低吟着:“桃叶复桃叶,桃树连桃根。相连两乐事,独使我殷勤……”李若莲,也就是她出生的那一年,父亲李璟也去世了。兄长李煜继位,但是喜欢安逸享乐,以声色娱乐为寄托,不理朝政,不思进取,最终成了亡国之君。萧萧苦雨,凛凛寒风,李若莲随同南唐后主李煜一行被押解北上的时候,正是隆冬时节。整个南国或许为李后主李煜亡国而忧伤,扬扬洒洒地下起了雨,她来到码头,回望金陵,内心有一种无以言表的痛楚,当她登船的时候,她看到兄长,那个亡国之君李煜也一步三回头地上了另一艘船。她呆呆地望着岸上,她看到江南的父老不约而同地为李后主一行送行。突然,鼓声阵阵,号角声声,船缓缓地离岸了,此情此景,一下永久定格在她的心灵中。春节她们都是船上度过的,正月她随李后主一行到达汴梁,来到了大宋京城,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待李后主一族不错,十分礼遇和友善,早早就为李后主一族建了府邸,封李后主为右千牛卫上将,违命侯,妻小周后女英为郑国夫人,李若莲被封为金乡郡主。要不是战争,李若莲应该已经出嫁,而如今她依旧待字闺中,兄长李煜亡国后一直心情不好,根本就没功夫考虑妹妹的事。虽然自己被封为金乡郡主,但实际的身份是亡国之君的家眷。朦朦胧胧中,她梦见江南的莲,从家家户户池塘中的涟漪中荡漾出来,它似乎是水的一部分,是江南女性温柔的化身。那莲,绽放着无瑕的美丽,亭亭玉立,包裹着江南独有的气息,让人感受到季节的温馨和浪漫。充满了勃勃生机,袅袅娜娜地弥漫着一种纯洁的情愫。若莲,她的出生.就与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说她的母亲梦见菩萨身穿透明的薄衣,头戴高高的宝冠,上有镂金的莲花和茉莉花,右手持一朵莲花,菩萨双目下垂,凝视着手中的莲花,从天而降,面部表情安详闲适,来到她母亲面前,把那朵莲花放入她母亲的怀中,若莲便在这奇妙的梦境中出生了。若莲的父亲李璟信佛崇佛,认为这是祥瑞之兆,是观音菩萨赐福于他,遂起名若莲。若莲从记事起,母亲就教她读书习字,拜官教博士为师正式学习,随着年龄增大,对子经史集以及诗词、礼节、音乐、棋弈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而且出口成章,才思敏捷,曾信口吟了一首《柳梢青》:“碧池倩影好风光,呢喃思绪长。藕接莲蓬小池塘,点点送幽香。芬教漫、韵飞扬、轻盈不轻狂,为怜流水落花常,幽梦归甜乡。”其兄李后主听了,惊异地说:“若莲绝非凡骨。”莫愁湖,你真的莫愁吗?每当莲盛开的时候,若莲总是踩着温馨的阳光来莫愁湖赏莲,这莲,分明是一种感召、一种力量,一种生命的展示。莲,又称荷花,又有芙蕖、水芙蓉、藕花之称。莲者连也,花实相连而出。《尔雅》中说:“荷,芙蕖,其茎茄、其叶葭、其本蔤、其华菡萏,其实莲,其根藕、其中的、的中薏。”郭璞注曰:“别名芙蓉,江上呼荷”这是对莲的总称,其茎茄是指叶柄与花梗,其叶葭是指叶片,其本蔤就指地下的藕,其华菡萏,就是说花叫菡萏或指未开的莲花,其实莲就是指莲蓬,亦称莲房,其根藕就是指具有鞭状的根,其中的是指莲子,也就是果实,中薏就是莲子中很苦的绿色的萌芽。莲是从地下茎的节上生出,往往一花一叶并生,故曰“藕”,就是说花叶成双,也便就是“偶”的意思。把藕折断,却有着抽不断的细丝相连,这便是“藕断丝连”的来历。我国栽培莲花,有着悠久的历史。《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与荷”的诗句。若莲觉得莫愁湖的莲花最秀美,碧叶盖湖,红花映日,她常常到莫愁来,低吟着《汉乐府》“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诗句。如今江南和她的莲都成了可望而不可及的奢望。当她听说李氏一族都要随李后主北上,她小心地收藏了莫愁湖的莲子,装满了一个香囊,她决心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会带着这莲子,视如生命。她比一般的女孩子敏感,继承了李氏家族感性的细胞,她的美丽,让所有见过她的男人为之倾倒,但谁又知道她的心事呢?自古女孩渐大,只有一条出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宋太宗亲自保媒,她说不清楚是感激还是什么。有关她要嫁给的人,她还是了解到一些相关的情况:五代时期,定州境内狼山有一得道姑姓孙,遭逢乱世,聚徒行教,不吃荤腥,声称死后尸身不坏,方圆左右信奉者颇多,信徒皆以孙为姓。其中有一信徒,是莫州清苑人,叫孙方谏,原名方简,因犯后周庙讳,改为方谏。后来被信徒推为教主。后晋出帝时,被定州节度使任为边界游奕使,却被定州的将校们不容,受到排挤和加害,他愤然暗通契丹,契丹王朝对他很重视,逐鹿中原正需要他这样的人,但又对他不太放心,调他到云州去任节度使。孙方谏看透番汉政权都是一路货色,一怒之下又辞官回到定州狼山。后汉初,契丹人攻下定州,烧毁定州城,驱赶定州百姓北上,他率领信徒和百姓入居定州,并且上表请命,抗击契丹兵马,保国为民。刘知远大加奖励,授其节钺,扬名边陲,官至使相。后周立国,周太祖郭威慕其为人,加侍中,授华州节度使。周世宗柴荣即位,加中书令,授同州节度使。未赴任而病卒。宋太宗即位,招贤纳士,访得孙方谏之曾孙孙延昭,用为供奉官,闻其年近三十尚为娶妻,就把李若莲嫁给了孙延昭。据说后人编《杨家将》,就是把孙延昭与南唐后主李煜的妹妹金乡郡主李若莲的故事演义成柴郡主嫁给六郎杨延昭。男婚女嫁,在平民百姓家里都是办得热热闹闹、喜气洋洋。李若莲与孙延昭的合卺大礼其风光排场,更胜普通人家。孙府张灯结彩,披红挂绿。吉日良辰大礼开始,鼓乐笙簧齐鸣,礼花爆竹响起。接着便是焚香、燃烛、拜天地、敬祖宗、夫妇对拜等一应礼仪,随后送新郎新娘入洞房。时值一更,所有的客人都已经散去,新郎孙延昭满面红光地走进洞房。在此之前,他也没有见过这位当今圣上为自己选定的妻子,只知道是南唐那个风流皇帝李后主的妹妹,叫李若莲,有人说她天生丽质,貌美如花;有人说她大家闺秀,端庄贤淑;有人说她风姿绰约,千娇百媚;也有人说她生性风流,娇媚淫荡。孙延昭心中不免忐忑不安,自己这位新娘到底什么摸样,身段如何?性情如何?侍女们见新郎进来,会意地一笑,对新郎官施过礼,退了出去。李若莲还蒙着盖头,他早已迫不及待,一下揭开了盖头,新娘李若莲顿时羞涩地低下了头。但见新娘若莲玉容花貌,雪肤香肌,柳叶眉相衬杏儿眼,生情顾盼,椭圆脸微显醉酒窝,娇美异常。头戴缀满珠宝的凤冠,秀发如云;身穿红纱裙衬绫罗缎裙,体态玲珑,文静娴雅,风姿绰约,依稀一枝亭亭玉立的荷花,分外美丽。洞房花烛,新婚燕尔,小夫妻有说不尽的缠绵悱恻,水乳相融。对于李若莲而言,婚后的生活是幸福的,丈夫孙延昭禀性爽直,精明务实,又极富正义感和报效国家的精神。对于她,丈夫孙延昭也十分敬重和礼遇。孙延昭自小受道教的影响,心地善良,曾经告诉若莲,道教始主老子生下来即能行走,一步生一朵莲花,共有九朵。每天早上孙延昭都要习武练功,强身健体,若莲总是在一旁静静地关注着他,并且准备好早饭,她觉得,他是值得陪伴自己一生的人。那个时代讲究的是“妇以夫荣,母以子贵”。(待续)【作者简介】陈二虎,笔名红叶,蒙古族中的契丹人。翁牛特旗作家协会副秘书长。【作者简介】素心,赤峰市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诗词学会会员、内蒙古赤峰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CCTV文化中国》《满州里日报》《赤峰诗词》《喀喇沁时讯》《百柳》《红山晚报》等报刊杂志。在多个微刊平台推出原创作品。诗作收录《世界诗歌文学》、《花开的声音》、《当代诗歌精选》等。【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写乎》微信号:hongyupt投稿邮箱:

《琵琶行并序(第一课时)》课件

《琵琶行并序(第一课时)》课件

生词释义
11.快:畅快。 12.悯然:忧郁的样子。 13.漂沦:漂泊沦落。 14. 出官:(京官)外调。 15.恬然:淡泊宁静的样子。 16.迁谪:贬官降职或流放。
17.为:创作。 18.长句:指七言诗。 19.歌:作歌。 20.凡:总共。 21.言:字。 22.命:命名,题名。
内容分析
默读诗歌部分,感知各段大意。
嘲哳(zhāo zhā) 霓裳(nícháng) 钿头银篦(diàn bì)
题解
琵琶 琵琶,弹拨乐器名。相传在秦代,百姓 因“苦长城之役”,“弦鼗( táo )而鼓 之”。“鼗”,小鼓,如同今天的拨浪鼓。 弦,名词做动词用,意即配上(三条弦), 便成了秦琵琶。到隋唐时,琵琶种类繁多, 成为弹拨乐器的总称。本篇中琵琶女弹奏的, 是从“丝绸之路”传进“曲项琵琶”,犁形、 曲项、四弦,下腹共鸣性强。
李清照婉约词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通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 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她的词分前期和后期。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多描写爱情生活、自 然 景 物 , 韵 调 优 美 。 如 《 一 剪 梅 ·红 藕 香 残 玉 簟 秋 》 等 。 后 期 多 慨 叹 身 世 , 怀 乡 忆 旧 , 情 调 悲 伤 。 如 《声声慢》(寻寻觅觅)。 总的来说,李清照词的风格属于婉约派,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词人。
疏通诗意
朗读小序,结合注释,疏通大意。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 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 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 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 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 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015年2月28日、2015年3月1日做好班级14名同学补考相关工作。

2、2015年3月1日下午16:00 在6203教室钟馨怡老师开展本学期的第一次班会活动,做好班级开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3、2015年3月2日早上07:00 在6220教室,班长对15年春季“专本衔接”、本衔本报名的相关工作做了动员工作。

4、2015年3月3日班级学习委员在课余时间对英语四、六级报名工作进行了宣传。

学习委员于2015年3月10日完成了报名工作。

5、2015年3月4日班级生活委员对班级学生证进行收集、整理且完成了新学期注册工作。

6、2015年3月4日班级学习委员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重修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成绩合格办理CEAC(国家信息化计算机教育认证)证书以及一二三等奖奖品发放相关事宜进行宣传。

7、2015年3月5日晚上18:30全部同学在学术报告厅参加了心理健康课程讲座。

8、2015年3月6日下午1:30部分同学在学术报告厅参加了教职工歌曲大赛。

9、2015年03月8日晚上19:00在6110教室召开了XX班团主题活动。

全班同学以短信的方式带去了对母亲的问候。

10、2015年03月8日晚上19:00在6110教室学习委员对计算机报名工作进行了宣传,并于3月16日前完成了报名工作。

2015年4月1日下午班长组织全班同学参加了消防安全演练。

2015年4月1日至2015年4月15日班上有22名同学参加了啦啦操的排练。

2015年4月1日体育委员利用晨课时间对运动会项目报名的相关事宜进行了讲解并于4月5日完成了报名了工作。

2015年4月2日纪律委员制订了新的考勤制度,并于4月7日开始严格的执行。

2015年4月12日下午班上除了跳啦啦操的以外,其余的男生到操场参加了方队的排练。

2015年4月13日下午有运动会项目的同学参加了钟馨怡老师五个班级中的筛选赛。

2015年4月15日学习委员收齐了本班运动会的加油稿。

2015年4月16日学校的运动会开始了,方月在1500米赛事中荣获冠军。

2015年4月17日运动会正在火热的举行,艾菁菁在女子3000荣获第一名,方月在男子800米组中荣获第二名,李秋菊在女子400米组中荣获第三名。

2015年4月19日晚班长利用班会时间对“校园之春,一站到底”进行了宣传,并于4月20日完成了报名。

2015年4月23日班长对学生服务中心招聘工作人员的信息在班上进行了宣传。

2015年4月28日钟老师在班上对寝室禁止使用大功率电器进行了宣传,并让班长到各寝室进行了检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