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号台风“黑格比”快速移动及造成广西持续大范围暴雨成因分析

合集下载

强台风0814(黑格比)和9615(sally)台风暴潮超高潮位分析

强台风0814(黑格比)和9615(sally)台风暴潮超高潮位分析

Figure1 The track of typhoon 9615 and 0814
由图 1 可知,9615 台风和 0814 台风自菲律宾以东洋面上生成后,移动方向直指西北偏西方向,移动方向稳定
在 275º~315º,活动范围介于 16º~21ºN 之间,是稳定的热带气旋。据历史资料统计,侵袭雷州半岛—阳江之间
三灶 所在月 黄埔
0.86 -0.75 1.61 0814(2008.9.14 十五) 1.32 -1.06 2.38
0.66 -0.54 1.20 9615(1996.8.28 十五) 1.35 -0.95 2.30
的周期外,还有 18.61 年的长周期。对分潮节点因子 f 的量值,以太阴太阳合成日分潮 K1 为例,在 0814 和 9615 台风登陆日,月球赤纬分别为 26.0º和 15.8º,相应 K1 分潮的交点因子分别为 1.087 和 0.883。正是由于 0814 台风 登陆时,月球的赤纬比 9615 大,全日潮成分增大,所以 0814 台风时的潮汐较 9615 台风大。
表三2灶 08104.8和0 9615-0台.7风8 登陆1日.5及8 所在月1大.57潮高低-潮1.1位8及潮差2.表75(m)
Table 2 the high and low water level and tidal range of astronomic tide
登陆 高潮 低潮 潮差
高潮 低潮 潮差
移动周期为 18.61 年。当月球赤纬增大时,全日分潮 f 值也增大,振幅增大;月赤纬小,则全日分潮 f 值减小,振
幅减小。当升交点移至春分点时,月球赤纬能达到的最大值为±28º35´,潮汐中的全日潮成分最大。而当升交点
4
1996黄埔

登陆华南台风的频数及强度变化特征分析

登陆华南台风的频数及强度变化特征分析

登陆华南台风的频数及强度变化特征分析罗小莉;姚才;谭金凯【摘要】利用1949-2015年上海台风所提供的热带气旋资料,依据热带气旋登陆华南时的强度,对登陆华南台风的频数、初终旋影响日期、影响期以及登陆位置、强度等气候特征分为3个路段(即西路、中路和东路)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全年登陆华南热带气旋TCs(指登陆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8级的热带气旋)和台风以上(指登陆时底层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风速≥12级的热带气旋)频数均有不显著的增加趋势,且登陆华南TYs频数占TCs频数的百分比呈不显著的上升趋势,年际变化特征明显,年最多登陆TCs频数是最少登陆TCs频数的9倍,TCs和TYs的年代际变化具有明显的波动特征,登陆时间主要集中在7-9月.登陆地点主要集中在珠江口以西(西路和中路).登陆华南TCs的平均影响期为78 d,多年平均初旋和终旋影响日期分别为7月8日和9月23日,初旋和终旋影响日期有提早的趋势,其中东路平均10a的终旋影响日期提前5.8d.从登陆强度看,整个华南、中路和东路各级热带气旋的强度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趋势,而从西路进入华南的热带气旋中,强热带风暴的强度是减弱的,而热带风暴和台风以上的强度是增强的.值得注意的是,近十年来以极端强度登陆华南的台风显著增多.【期刊名称】《海洋预报》【年(卷),期】2018(035)004【总页数】10页(P58-67)【关键词】登陆华南;台风;频数;强度【作者】罗小莉;姚才;谭金凯【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服务中心,广西南宁530022;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减灾研究所,广西南宁53002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上海20024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441 引言热带气旋是影响我国的主要灾害性天气系统,其活动过程常伴有暴雨、大风、巨浪和风暴潮,常给受影响地区带来严重灾害。

华南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是我国受热带气旋影响最多的地区[1-2],1949—2006年间登陆华南地区热带气旋的总个数占总登陆个数的62%,且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显著[3-6]。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第14号强台风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桂政办发[2008]144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第14号强台风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桂政办发[2008]144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第14号强台风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正文:----------------------------------------------------------------------------------------------------------------------------------------------------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第14号强台风防御工作的紧急通知(桂政办发〔2008〕144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农垦局,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气象部门预报,今年第14号强台风“黑格比”9月23日5 时中心位于广东汕尾市东南方大约450公里的南海东北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5级(50米/秒)。

预计,强台风中心将以每小时3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将于23日晚到24日白天在台山到徐闻之间沿海登陆,登陆后继续向偏西方向移动。

受其影响,北部湾海面,23日白天到晚上,有暴雨,偏北风4-5级,逐渐加大到5-6级;24日,有暴雨,旋转风 8级,阵风9级。

23日晚上,桂南有中雨,局部有暴雨,桂北大部有阵雨。

沿海东北风5-6级。

24日,玉林、北海、防城港、钦州、南宁、崇左等市大部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大雨到暴雨,局部有暴雨到大暴雨,其他地区有阵雨或雷雨,局部有大雨。

桂南部分地区和沿海东北风转偏南风6到7级,阵风9级。

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对防御第14号台风“黑格比”高度重视,自治区主席马飚作出批示,要求各市和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切实做好防御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自治区副主席、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陈章良22日晚主持召开全区防汛视频会议,依据自治区防御台风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决定启动自治区防御台风Ⅱ级应急响应,并就我区防御工作作了部署。

为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领导批示(指示)精神,现就做好第14号强台风防御工作有关问题紧急通知如下:一、切实加强对防御工作的组织领导。

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广西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变化特征

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广西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变化特征

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广西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变化特征罗红磊;何洁琳;李艳兰;黄雪松【摘要】利用广西常规气象资料和主要气象灾害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近50a来气候变化背景下影响广西的主要气象灾害及其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影响广西的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干旱、台风、寒冻害和强对流天气(冰雹、大风、雷暴、龙卷风、飑线等),广西气象灾害具有灾种多,灾害频繁、灾情严重的特点;近50a来广西气候存在明显变暖趋势,升温速率为0.145℃/10a,在这种气候变化背景下,广西气象灾害的变化表现为降水呈现两极化发展态势,干旱和洪涝频率同时增加,高温事件增加,低温事件减少,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率增加,气象灾害严重程度增加.【期刊名称】《气象研究与应用》【年(卷),期】2016(037)001【总页数】5页(P10-14)【关键词】气候变化;气象灾害;变化特征;广西【作者】罗红磊;何洁琳;李艳兰;黄雪松【作者单位】广西区气候中心,南宁530022;广西区气象服务中心,南宁53002;广西区气候中心,南宁530022;广西区气候中心,南宁530022;广西区气候中心,南宁53002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46全球气候变化世人瞩目[1-2],气候变暖下全球极端气象灾害日趋频繁,其造成的损失日趋严重,其影响重大深远[3-4]。

仅仅在2012年,在我国范围内就发生了多起极端气象灾害事件,如“7.21北京特大暴雨”:7月21-22日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达190.3毫米,日降水强度超百年一遇,11站的日降水量超过建站以来的历史极值,造成北京、河北、天津重大人员伤亡;7月24至8月24日,短短一个月内1208号台风“韦森特”、1209号台风“苏拉”、1210号“达维”、1211号“海葵”、1213号“启德”、1214号“天秤”等6个台风先后登陆我国,为1949年来历史同期罕见;云南连续四年受干旱困扰……。

在广西,5月出现高温热浪天气,天等、乐业、凌云、田林、靖西、那坡、德保等7县的日最高气温打破当地建站以来的历史最高纪录;10月27-28日,第23号强台风“山神”在越南登陆后北上影响广西,其路径和强度在历史同期罕见。

“鹦鹉”台风(2002)对来宾市风雨影响分析

“鹦鹉”台风(2002)对来宾市风雨影响分析

第41卷增刊2020年12月气象研究与应用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Vol.41 SDec. 2020文章编号:1673-8411 (2020) S-0021-03“鹦鹉”台风(2002)对来宾市风雨影响分析赵 林,潘田凤,韦江红(来宾市气象局.广西来宾546100)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卫星图像和柳州雷达产品等资料.对“鹦鹉”台风(2002)路径、强度及对来宾市风雨影 响特点、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台风“鹦鹉”进入广两后迅速减弱为低斥环流.其木体的降水及充足的水汽补充是造成来宾市此次暴雨天气的主要原因;受“鹦鹉”残余低涡影响、副高边缘的动力抬升及午后的热力抬升作用.午后 产生热对流形成胞线.是造成此次广西中东部大范围大风天气的主要原因.关键词:鹦鹉;暴雨;大风;预报效果中图分类号:P45 文献标识码:A1天气实况2020年第2号台风“鹦鹉”于6月14日上午以热带风暴级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9级(23 m • s 」),中心最低气压 为990hPa 。

“鹦鹉”登陆后于6月14日下午进入广 西,14 FI 17时减弱为热带低压,中央气象台6月14日20时对其停止编号;受“鹦鹉”减弱的低压环流影响,6月14日8时到15日8时,来宾市大部出现了大雨到暴雨,局部 大暴雨,强降雨区主要集中在忻城、兴宾区及武宣一 带,象州、金秀等地以小到中雨为主,其中雨量100mm 以上有6站(占全市自动站5%),最大降雨为良江(109.9毫米),50~99.9mm 的有30站(占全市 自动站24%),25~49.9mm 的有45站(占全市自动站36%),雨量10~24.9mm 的有24站(占全市自动站 19%)0此外“鹦鹉"减弱后的低压环流,还造成来宾市 中东部地区出现大范围的大风天气:6月15日下午13到15时,来宾市自西南向东北出现大风天气,大风分别出现在兴宾区、象州、金秀等地,最大为8级阵风,为金秀县三江乡18.5m ・s-'。

台风“山竹”在广西产生暴雨天气成因分析

台风“山竹”在广西产生暴雨天气成因分析

台风“山竹”在广西产生暴雨天气成因分析摘要:本文利用自动站观测资料、高空气象观测资料以及NCEP再分析资料等相关资料,对台风“山竹”于2018年9月16日-17日在广西产生的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2018年9月7日20时,第22号台风“山竹”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9月16日23时台风“山竹”的中心以台风级别从玉林北流南部进入广西,中心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55百帕。

受台风“山竹”影响,广西境内114个乡镇出现大暴雨,223个乡镇出现暴雨。

此次暴雨天气过程主要是由台风“山竹”的本体环流以及低空急流互相作用引起的,降水的主要时间段出现于台风“山竹”登陆之后的48h内。

丰富的水汽供应为此次广西发生的台风暴雨天气的发展维持给予了极其有利的条件。

比湿高值区和暴雨落区基本保持一致;源于西南孟加拉湾的水汽和南海低层高温高湿的大气共同产生的暖平流为此次台风暴雨天气提供了不稳定能量。

高层辐散,低层辐合的配置有利于发生强烈的上升运动,为本次台风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给予了较好的动力条件。

关键词:台风“山竹”;暴雨;天气形势;广西引言台风及其产生的暴雨天气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常发生的一类灾害性天气。

强台风及暴雨不仅会导致城市交通堵塞,甚至还会引起诸如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广西地处低纬,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

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

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于台风暴雨天气经常发生,尤其是夏秋季节,台风引起暴雨天气的频率较高,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台风暴雨天气,给工农业生产以及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基于此,本文通过对2018年9月中旬台风“山竹”在广西产生的暴雨天气成因进行分析,以期掌握该类天气的形成机制,为今后出现同类天气的预报预警以及科学防御台风暴雨灾害提供可靠的指导依据。

最新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资料

最新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资料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降温幅度之大多年少有、降水之多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时间之长多年未遇、灾害损失之重远超常年。

经核定,此次灾害造成21个省(区、市、兵团)受灾,因灾死亡132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1874.2千公顷,绝收面积1690.6千公顷;倒塌房屋48.5万间,损坏房屋168.6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

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受灾较重。

由于灾害发生时恰逢春运高峰时段,灾害的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社会影响之大,均为历史罕见。

1月21至28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分别针对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的灾情,启动四级应急响应,1月29日,根据上述6省的灾情发展,将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

1月31日,针对四川省灾情,又再次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2、5.1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103.4度)发生里氏8级地震,此后地震灾区还发生了上万次余震,最高震级达6.4级。

此次地震属浅源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灾害性最为严重的地震,其伤亡人数仅次于1976年唐山7.8级地震,经济损失和救灾难度之大为历史罕见。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中国近年来的自然灾害事件

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3、台风“黑格比”严重影响两广地区4、6月上中旬华南、中南地区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新疆出现历史上第二个严重干旱年6、长江沿线及江南地区发生严重秋涝7、四川攀枝花-会理地震导致川滇两省损失严重8、9月下旬四川发生严重暴雨洪涝和泥石流灾害9、宁夏严重干旱致夏秋粮减产10、10月末西藏发生强降雪,10万余人受灾2008年度中国十大自然灾害事件1、南方雪灾:年初特大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影响21省(区、市、兵团)1月10日至2月2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降温幅度之大多年少有、降水之多历史同期罕见、持续时间之长多年未遇、灾害损失之重远超常年。

经核定,此次灾害造成21个省(区、市、兵团)受灾,因灾死亡132人,失踪4人,紧急转移安置166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千公顷,绝收面积千公顷;倒塌房屋万间,损坏房屋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其中,湖南、贵州、江西、安徽、湖北、广西、四川、云南等省(区)受灾较重。

由于灾害发生时恰逢春运高峰时段,灾害的波及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社会影响之大,均为历史罕见。

1月21至28日,国家减灾委、民政部分别针对湖南、湖北、贵州、广西、江西、安徽等6省(区)的灾情,启动四级应急响应,1月29日,根据上述6省的灾情发展,将响应级别提升至二级。

1月31日,针对四川省灾情,又再次启动二级应急响应。

2、汶川特大地震导致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度)发生里氏8级地震,此后地震灾区还发生了上万次余震,最高震级达级。

此次地震属浅源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灾害性最为严重的地震,其伤亡人数仅次于1976年唐山级地震,经济损失和救灾难度之大为历史罕见。

四川、甘肃、陕西、重庆、河南、湖北、云南、贵州、湖南、山西等省(市、区)共有417个县、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受灾,受灾人口万人,紧急转移安置万人,因灾死亡69227人,失踪17923人,受伤万人;倒塌房屋万间,损坏房屋万间,直接经济损失亿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历年14个影响广西的快速台风地面资料分 析也显示,地面天气图上l 000 hPa线构成的圆形 区域,直径均小于10个经(纬)距,7级风、10级 风半径也分别在500、200km以内。
(2)卫星云图上,主体云团小而强。云团大 小在l 000 km以内,形状和结构在移动过程中变
万方数据
1期
陈见等:0814号台风“黑格比”快速移动及造成广西持续大范围暴雨成因分析
图3 2008年9月23日20时500hPa形势
为量化分析副高的突然加强过程,对副高的 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进行计算(见表2),表明从22 日开始,副高面积指数及强度指数都突然加大, 23日20时达到最大值,副高面积指数为74(格 点),强度指数为193(10 gpm)。
表2逐日副高面积指数和强度指数
台风“黑格比”生成活动期问,在南海及其东 部均没有新的热带气旋生成,其附近热带云系也 较少,因此没有受到双台风或多台风的间接影响。
3.4台风“黑格比”结构特征
从天气图及卫星云图资料分析表明,快速台
风“黑格比”在结构特征上也与一般的台风有所区 别,主要有:
(1)尺度小。在地面天气图上,台风环流
1000 hPa线构成的圆形区域,直径不超过10个经 (纬)距,7级风、10级风半径仅在22日19时~23
第27卷第1期 2010年2月
海 洋预 报 MARDIE FORECASTS
、,01.27.No.1 Feb.2010
08 14号台风,黑格比’懒蝣动及造成广西持续大范围暴雨成因分析
陈 见,高安宁,罗建英,李生艳,董良淼
(广西气象台南宁530022)
摘要:利用T213、ECMWF数值预报资料和热带气旋历史资料,对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快速 移动以及造成广西持续大范围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表明造成台风“黑格比”快速移动的主要 原因是:(1)副热带高压突发性加强西伸,脊线稳定维持在300N附近,台风与副高脊线之间的 东风带宽广且深厚,风速≥12m/s,急流轴随台风从东向西递进;(2)赤道地区的西南气流正处 于弱和相对稳定的时期,无明显能量补充到台风环流中;(3)台风结构尺度小,UV分量分析显 示,U分量的东西风、v分量的南北风差值极小,环流风对称,即使登陆后还保持这一特点; (4)无“双台风”或多台风的间接影响。造成广西大范围暴雨的主要原因是:(1)台风“黑格比” 进入广西内陆后,中心涡度值维持在11.5 x10。5S。1以上,强度偏大;(2)台风“黑格比”在广西西 南部移速减慢,维持较强的水汽辐合,进入越南前,中心附近的水汽通量散度仍有一60x10。5 S一,与 通常台风相比,水汽辐合明显偏强。 关键词:0814号台风“黑格比”;快速移动;暴雨成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P4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239(2010)01.0001.07
万方数据

海 洋预报
27卷
台风在移进警戒海区前就发展成为快速台风,进 警戒海区后,副热带高压处于稳定维持阶段,保 持较强的态势;其次是台风在移进警戒海区前移 动较快,进入警戒海区后副高迅速发展加强,促 使台风提速演变成快速台风。台风“黑格比”在9月 21 El 14时后因副高发展加强,引导气流加大演变 成快速台风,属于第一种情形。
2.4灾害评估
根据广西暴雨事件异常指数公式:Fsum=fi+ f2+fi+f,计算(Fsum为暴雨过程异常指数m,fl为暴 雨范围指数,£为暴雨过程持续指数,£为强降雨 面积指数,£为特强降雨面积指数)。受台风“黑格
比”的影响,£=0.7955,f2=3.4150,fi=O.9187,仁
0.3774,Fsum=5.5426,在历年的暴雨过程排序中 位列9位,属于“5年一遇”的暴雨过程。与1949年 以来影响广西的热带气旋对比,台风“黑格比”暴 雨事件异常指数排序中位列3位。仅次于6706号 台风及0604号强热带风暴“碧利斯”。
口水位75.55 m,超警戒水位2.91 Ill。是2001年以 来的最高水位。
2.3灾情
据广西区民政厅信息:截至10月1日17时统 计,受台风“黑格比”的影响,全区共有57个县 (市、区)受灾,受灾人口664.99万人,紧急转移 安置人口105.3万人;因灾死亡21人,失踪8人; 农作物受灾面积656570公顷,其中成灾面积 378260公顷;绝收面积31950公顷;倒塌房屋 19358间,其中倒塌居民住房9061户18573间,损 坏房屋72762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9.7亿元,其 中农业经济损失40.6亿元。台风“黑格比”对广西 造成的灾害已达到特大型气象灾害。
此外,快速台风与副高脊线之间的东风带宽 广且深厚,风速普遍≥12 m/s,东风急流轴随台风 从东向西递进,这是快速台风发生的重要原因。 3.2低纬环流形势
通常情况下,热带气旋进入南海时,低纬至 赤道地区的西南气流发展,并有云涌汇人到热带 气旋环流中,使热带气旋云体范围增大,移动速 度不同程度减慢,强度也得到小幅加强p‘州(尤其登 陆广东珠江口以西的热带气旋)。而在台风“黑格 比”进入南海西行的过程中,低纬至赤道地区的 西南气流并没有发展,正处于弱和相对稳定的时 期,台风“黑格比”位于南海北部时,孟加拉湾至 中南半岛一带普遍为4~8 m/s的偏西或西南气流 (见图4),与气候背景相符,自始至终都没有≥12 m/s 的西南气流汇人其中,即无明显能量补充到台风环 流中。
广西东南部和沿海出现了8级以上的强风(见 图2b),北海、钦州、防城港、玉林、南宁、百 色、梧州、贵港等市共有16个县出现了8级以上 大风,其中玉林北流大容山高垌水库出现了12级 (33 m/s),玉林北流六靖镇、涠洲岛出现lO级
(24.5~28.4 m/s)的狂风。 广西郁江超警戒水位,30日01时,南宁大坑

化也较小,云体范围不增大,边界清晰可辨,眼 型结构明显。
(3)台风南侧的流入云带和流出云带发展不 完整,云带的南端仅伸到10。N附近,而不是通常 台风可伸到50N以南地区,这表明台风南侧除其本 身环流以外,并无明显的西南不稳定气流云系存 在,这与其置身于宽广的东风层内是相一致的 (见图6)。此外,台风“黑格比”内核心云团范围较 小,主体云团具有向西发展快的趋势,在9月23 日的云图上,出现了南侧云带被小的干区切断, 游离于主体云团之外的现象,这些现象均反映了 台风“黑格比”主体云团从结构上有利于快速西行 的征兆。
利用Micaps提供的常规气象资料,结合历年 快速台风的资料,我们对形成快速台风的内在条 件以及环境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出快速台风 的发生背景和移动规律,为提高快速台风的预报 准确率提供参考。
3.1高空环流形势
有关文献研究表明,台风快速西行进南海期
此外,对历年影响广西的14个快速台风分析 显示,快速台风均发生在副热带高压迅速发展加 强的背景下,副高脊线位于30014附近,西脊点在 台风中心位置以西6个经度以上,台风中心与副高 脊线距离为7~12个纬距之间(同一经度上),在此 背景下,快速台风的出现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
快速台风由于出现的次数不多,国内专家学 者研究的也较少,因此,如何提高快速台风运动 路径、强度变化以及风雨影响的预报准确率,是 摆在一线预报员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将重点对 此问题进行分析。
2.1路径和强度
2008年9月19 Et 20时,台风“黑格比”在菲律 宾东部洋面生成(见图1),21日14时,加强为台 风,22日中午加强为强台风,晚上11时前后进入 南海东北部海面,并以每小时30 km的速度向偏西 方向移动,24日6时45分在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县 陈村镇一带沿海登陆,登陆时中心气压950 hPa,中 心附近平均风速48 m/s(15级),最大阵风65 m/s (17级)。登陆后以每小时25 km左右的速度继续向 偏西方向移动,24日上午10时减弱为台风,中午 12时从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县移人广西玉林市博白 县大坝镇,途经玉林、北海、钦州、防城港、崇 左等地一路向西偏北方向移动,24日14时减弱为 强热带风暴,24日17时减弱为热带风暴,25日02 时减弱为热带低压,并左偏折向西偏南方向移
1引言
2快速台风“黑格比”概况
0814号强台风“黑格比”是2008年影响华南的 重大天气气候事件之一,与通常台风相比,台风 “黑格比”进人南海后移动速度突然加快,演变成 为快速台风,至登陆前,移速稳定在30 km/h以 上,全程快速奔袭了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 登陆后中心经过广西南部仅用了20个小时。而与 历年快速台风相比,台风“黑格比”在广西造成的 大范围暴雨持续了3天,影响时间明显偏长,与快 速台风暴雨时间短的常理又显然不相符,因此造 成预报难度增大。
图4 2008年9月22日08时850hPa风场
对比分析了历年影响广西的14个快速台风的 低纬风场资料显示,快速台风进入南海区域时, 孟加拉至中南半岛一带也没有明显的西南急 流,偏西南气流也较小,大部在4--.8 m/s之间, 表明快速台风过程期间。与通常的低纬至赤道地 区西南气流发展并涌入台风环流有明显区别,从
收稿日期:2008—12—29 基金项目:广西科技攻关项目“广西气象灾害应急决策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日编号:桂科攻0993002—3 作者简介:陈见(1963-),男,首席预报员,从事天气预报及研究工作。E-mail:cjqxt001@163.COIII
万方数据

海洋 预 报
27卷
动。25日08时台风“黑格比”的低压中心移出广 西,进入越南北部的高平市附近,此时中心附近 最大风力仍有6级,移速减小为15 km/h左右。
表l历年影响广西的快速台风(1949~2007年)
间,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一直强大且呈带状分 布或不断加强与西伸,造成副热带高压南侧与台 风之间梯度加大,使偏东引导气流加强liql。
台风“黑格比”经过南海北部登陆华南期间, 大气环流也具有此特征。分析500 hPa高空形势表 明,9月20~22日副热带高压发生调整,22日20 时西太平洋两环副高合并,此后迅速发展加强, 至23日20时达到最强(见图3),西脊点伸至1000E 附近,脊线呈东西向维持在3094附近,有一个 5920 gpm的中心,表明副热带高压发展强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