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2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优质课件(共35张PPT)
合集下载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2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课件 (共37张PPT)

(2)(12年全国卷)我国南极中山站的五星红旗
常年是 ( )
A.向东飘扬
B.向西北飘扬
C.向南飘扬
D.向东南飘扬
答案 (1)B (2)B
2020/9/26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结论: 气压带、风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 移动 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偏北,冬季偏南
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郑和 于永乐三年十二月
100°E 0°
40°
30°
雅0°典: 夏季,气压带、风带位置 偏北,受副热带高气压带 控制,降水少;
冬季,气压带、风带位置 偏南,受西风带控制,降 水多。
亲爱的同学们: 很高兴收到你们的来信,
是你们为我解答了心中的很多 疑问,这种穿越时空的书信往 来真的好神奇!
我们的船队到了红海,但是 你们信中提到,如果我们继续 北上就会进入另一片海域(地 中海),还向我描述了那里的 一个小城(雅典),那里的夏天 炎热干燥,而冬天却暴雨成灾 ,街道房屋被淹,让我很不理 解,你们能告诉我为什么吗?
B 副极地低气压带
60°N
副热带高气压带
C 30°N
赤道低气压带
D 0°
E
东南信风带
F
西风带
30°S
G 极地东风带
60°S
90°S
常见的气压带风带图
常见的气压带风带图
读全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局部示意图,回答。
(1)图中的M气压带是指( ) A.赤道低气压带 B.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C.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 D.副极地低气压带
读部分纬度大气环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字母表示的气压带名称:
A__赤__道__低__气压带
鲁教版必修一2.2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第二课时)(共35张PPT)

高一地理 大气的运动
2、城市风
郊区
市区
城市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
郊区
高城一市地理风的大气形的成运动原因:
由于城市中工厂,家庭和机动车辆的热量排放,以 及城市建筑物高而密集的原因,使城市和附近地区相比, 气温偏高,称为“城市热岛”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 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 沉。由于城市风的出现,城区口排出的污染物随上升气 流而笼罩在城市上空,并从高空流向郊区,到郊区后下 沉,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流向城市中心。
的方向垂直。当地转偏向力与水平
496 498 500/hPa
气压梯度力相平衡时,物体保持原 来的运动状态。
水平气压梯度力:与等压线垂直,由高压指向低压。既影响风
的方向,也影响风速。
地转偏向力:地转偏向力只影响风向,不影响风速。
高一地理 大气的运动
(3)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摩擦力共同作用
7、若右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甲乙为相距不远 的陆地,图中箭头表示气流运行方向,则甲、乙、 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
A.甲>乙>丙>丁 B.乙>丙>丁>甲 C.乙>甲>丁>丙 D.丙>乙>甲>丁
高一地理 大气的运动
(二)大气水平运动——风
我家住在黄土高坡 大风从坡上刮过
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 都是我的歌 我的歌… ——《黄土高坡》
(3)用“→”完成图中热力环流。
(4)若该热力环流发生于城区与郊区之间,
则A、B中代表城区的是______B,说明
判断的依据。
B处空气上升,为城区
(1)A、B两地受热的是_B__,空气_上___升; 冷却的是__A__,空气__下__沉___。
2019教育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2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优质课件 共35张PPT数学

紫外线
对流层的二氧化碳、水汽
红外线
有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无选择性 云层越厚反射越强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有选择性
空气分子、微小尘埃 散射 波长较短的蓝、紫色光
散射
颗粒较大的尘埃、雾粒、小水滴
各种波长的光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50km 反射
12km
云层
散射 0
太 阳 辐 射
O3吸收 紫外线
课堂要求:
我动脑,我动手,我的课堂我做主! 答题快速而准确,声音洪亮震课堂; 他人答题认真听,不对不全我补充!
授课教师:饶大粉 指导教师:刘家彬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第1课时 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大气的受热过程
为什么燃烧柴草放出烟雾可以预防霜冻?
导学案反馈
优秀个人:唐晓霞、杨存、黄未、陈倩、 张晨、李雯、张立俊、王鑫融
1.大气的削弱作用 大削主 形气弱要 式圈作表?对用,太现表阳为现辐那为射三:具种有
吸收、反射、散射
2.起吸吸收收作用的物 质主要反是射什么? 各有何散特射性?
水汽、二氧化碳主要吸收 红外线(长波辐射),臭 氧吸收紫外线(短波辐 射)。可见都具有明显的 选择性。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平流层的臭氧
以这条思路为线,记忆大气受热过程图!
小组派出两位学生到黑板完成拼图游戏, 一位同学讲解大气的受热过程,一位同学找 出相应的模具并贴在黑板上。
注意:颜色由深到浅,箭头由粗到细,
代表辐射由强到弱。
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你有过这样的感觉吗?
• 晴天,白天太阳光很“晒”人,夜晚又觉得很冷 。
• 阴天,白天,天空灰蒙蒙的看不到太阳,夜晚感 觉和白天温差没晴天那么大。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2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优质课件 )(共24张PPT)

气 旋
北 半 球
南 半 球
反
北
南
气பைடு நூலகம்
半
半
旋
球
球
气旋和反气旋判断
气压
气温
时间 (天)
小试牛刀:请同学们画出“冷锋“的情况
夏秋季节,影响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又是哪种天气系统?
秋季,我国北方多为秋高气爽的天气, 这是受哪种天气系统影响的呢?
二 、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
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流状况的描述
低压与气旋
1030
温故而1知020 新 1010
低压中心的大气是如何运 动,形成气旋的呢?
锋后 锋前 锋后 锋前
冷锋——冷气团主 动向暖气团移动的 锋。冷气团的前缘 插入暖气团边缘的 下面,使一部分暖 空气被迫抬升。
暖锋——暖气团主 动向冷气团移动的
锋。暖气团前缘
的暖空气沿冷气团 边缘徐徐爬升。
冷锋与天气
观思天原学描降气因过 过考察述 水法特:境境某 (征暖总冷甲的后前:气地阴结锋地天::团阴一天晴过在气:气气被天气)境场冷特温温迫、特等出抬大锋 征降高秋征方升风现过 ?低、,面,、怎雨境 成、气往进水雨样前 因气压汽雪一往行的、 ?压低冷、从天过场升却降,气气境高凝温天寒温特结等后,气、成天征天晴气云气?气朗压致为转雨、什晴么?
青玉案 [宋] 贺铸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 絮,梅子黄时雨。
准静止锋: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锋面来
回摆动的锋。
冷气团
暖气团
举例:江淮准静止锋(长江流域6-7月的梅雨天气)
小结 对于某城市,锋面过境前后气温、气压有何
变化?以暖锋为例,用坐标系图表示某城市 锋面过境前后的气温、气压变化情况。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2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优质课件(共31张PPT)

暖锋
气团
西
2020/7/22
暖气团
探究学习 1、暖锋过境前的天气怎样?
学自
习 主 2、暖锋过境时的天气怎样? 3、暖锋过境后的天气怎样?
2020/7/22
:受冷气团控制,气温低,气压高, 天气晴朗。
冷气团
2020/7/22
A 西
暖气团
:多为连续性降水
暖气团
2020/7/22
A 西
:受暖气团控制,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天气转暖。
6、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
云南“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冬”?
2020/7/22
2020/7/22
准静止锋:由于锋面两侧的冷暖气团势力相
当,使锋面来回摆动。 天气:可造成连续的阴雨天气。 典型天气: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的“梅雨 ” 天气就是准静止锋的“杰作”。
2020/7/22
活动
“是日,日无晶光,朔风怒吼”;“其时 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 蹄冰合,铁甲如冰”;次日彤云压阵,天 惨地裂” ;“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 。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 天大雪”; “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
2020/7/22
A 西
暖气团
探究学习 动手绘制冷锋、暖锋的示意图!
绘动 制手
异合 同作
找
探究学习
根据上图找出冷锋和暖锋的异同?并尝试剖析 原因。
不同之处: A:锋面坡度
B:冷气团运动箭头 C:锋面符号
D:降雨位置(冷锋在锋后 及附近,暖锋在锋前) 相同之处:
A:降雨都在冷气团一侧
E:云的形状不同
2020/7/22
2020/7/22
练习题1
• 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 AC ) (双选) • A.冷暖气团交界面叫锋面 • B.锋面总是倾斜在暖气团一侧 • C.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差别很
精选最新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2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优质课件(共63张PPT)

符 号: 降 水 特 点: 锋 面 的 倾 向: 雨 区 位 置:
冷气团 被迫抬升
强度大,历时短 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锋后(冷气团一侧)
暖锋
暖气流 主动徐徐爬升
连续性降水 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锋前(冷气团一侧)
练习巩固
冷锋
暖锋
移动方向 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上升状态
被迫抬升
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 主动徐徐爬升
受暖气空团控制 的地区:气温 高 , 气压 低 ,天 气 晴朗 。
锋面、锋线
暖气团(气 温较高)
冷气团(气温相对 较低)
(1)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面,称为 锋面 ; (2)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称为 锋线 ;
特征:水平范围广,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2.锋
冷
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而形成的锋
气旋 反气旋
4.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伏旱天气
反气旋
5.下图表示气旋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曲线的( D )
北半球反气旋 南半球气旋 北半球气旋 南半球反气旋
(1)表示南半球反气旋的是( D )。
A
B
C
D
(2)形成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 )。
A
B
C
D
(3)表示我国台风的是( C )。
A
B
C
D
暖
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而形成的锋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力量相当而形 成的锋
(1)冷锋
定义、符号、降 水的区域、过境 前、过境时、过 境后的气温、气 压和天气状况?
气温 气
气
压
温
气压
时间
冷气团 被迫抬升
强度大,历时短 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锋后(冷气团一侧)
暖锋
暖气流 主动徐徐爬升
连续性降水 向冷气团一侧倾斜 锋前(冷气团一侧)
练习巩固
冷锋
暖锋
移动方向 冷气团向暖气团移动
暖气团上升状态
被迫抬升
暖气团向冷气团移动 主动徐徐爬升
受暖气空团控制 的地区:气温 高 , 气压 低 ,天 气 晴朗 。
锋面、锋线
暖气团(气 温较高)
冷气团(气温相对 较低)
(1)冷气团和暖气团的交界面,称为 锋面 ; (2)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称为 锋线 ;
特征:水平范围广,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2.锋
冷
锋
: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 而形成的锋
气旋 反气旋
4.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的伏旱天气
反气旋
5.下图表示气旋过境前后气压变化的曲线的( D )
北半球反气旋 南半球气旋 北半球气旋 南半球反气旋
(1)表示南半球反气旋的是( D )。
A
B
C
D
(2)形成长江流域伏旱天气的天气系统是( A )。
A
B
C
D
(3)表示我国台风的是( C )。
A
B
C
D
暖
锋
: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 而形成的锋
准静止锋
:冷、暖气团力量相当而形 成的锋
(1)冷锋
定义、符号、降 水的区域、过境 前、过境时、过 境后的气温、气 压和天气状况?
气温 气
气
压
温
气压
时间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单元第2节《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课件 (共32张PPT)

冷锋与天气.swf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
我国冷锋在什么时候出现?
1. 北方夏季的暴雨 2. 北方的冬、春季的大风、沙暴天气 3. 冬季爆发的寒潮
我国的冷锋
暖锋演示
暖锋与天气
冷气团
淮阴区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
1. 过境前:
气温__低__,气压__高__,天气_晴__朗__;
天气实例
夏季暴雨,冬季寒潮,春季沙尘暴 一场春雨一场暖
完成“巩固练习” (地图册P43第6题)
大雾
雨
晴
雷阵雨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82021/8/8Sunday, August 08,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6:30:45 AM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8日星期 日2021/8/82021/8/82021/8/8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82021/8/8August 8, 2021
梅雨的真实写照——“黄梅时节家家雨”
贵阳——“天无三日晴” 昆明——“晴 朗 温 暖”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暖锋
• “一场秋雨一场寒” • “冬春季节的沙尘暴”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冷锋 准静止锋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
我国冷锋在什么时候出现?
1. 北方夏季的暴雨 2. 北方的冬、春季的大风、沙暴天气 3. 冬季爆发的寒潮
我国的冷锋
暖锋演示
暖锋与天气
冷气团
淮阴区
过境前 过境时 过境后
常见的天气系统-锋与天气
1. 过境前:
气温__低__,气压__高__,天气_晴__朗__;
天气实例
夏季暴雨,冬季寒潮,春季沙尘暴 一场春雨一场暖
完成“巩固练习” (地图册P43第6题)
大雾
雨
晴
雷阵雨
•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 的方法 。2021/8/82021/8/8Sunday, August 08, 2021
•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6:30:45 AM
•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 像泥块 一样任 意揉捏 。2021年8月8日星期 日2021/8/82021/8/82021/8/8
•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 我。。2021年8月2021/8/82021/8/82021/8/88/8/2021
•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2021/8/82021/8/8August 8, 2021
梅雨的真实写照——“黄梅时节家家雨”
贵阳——“天无三日晴” 昆明——“晴 朗 温 暖”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暖锋
• “一场秋雨一场寒” • “冬春季节的沙尘暴” •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冷锋 准静止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大气圈与天气、 气候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N2(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O2(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低 干洁空气
层 大
CO2(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气
O3(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重要物质)
大 气 的 垂 直 分 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
离层。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
• 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波长较短 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波长 较长的红外线;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很 少被吸收,绝大部分可以透过大气射到地 面。
根据上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你 能简述大气的保温原理吗?
为什么多云的夜晚要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北方每到深秋,农民常常在田间燃烧柴 草秸秆,人为的制造大量烟雾,这是为 什么呢?
举例说明人为活动对大气成分有怎样的 改变?这些改变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三、大气的运动
• 热力环流演示 • 注:气压就是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
你能利用热力环流原理来解释城市风现象吗?
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 定义: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 叫做季风。
•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 锋面系统 • 气旋与反气旋
锋面系统
锋面是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由于其两侧气团物理 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故锋面附近天气多变(常伴有云、 雨、风等现象)。
北半球高空风的形成
风向 ——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 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
气压梯度力
风向
(百帕) 996
1004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1012 1020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三力达到平衡时,风
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成一定角度。
• 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高气 压。如: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 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其中以亚洲高压 最为强盛),从而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 仅保留在海洋上。
南北半球气压带的比较
•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间 分布,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其气压带往往 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而南半 球海洋占绝对优势,其气压带基本保持带 状分布。90°0° Nhomakorabea单圈环流
假设地表是均匀的,并且考 虑地球的自转。
三 圈 环 流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北纬90°冬至日 66°34′
春分日 秋分日
夏至日
23°26′ 0°
23°26′
66°34′ 南纬90°
低气压带
高气压带 风向 太阳直射点位置
• 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 移。
在我们一起学习了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的 风的形成之后,你能画出南半球高空和 近地面的风向吗?
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 大气环流: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 运动叫做大气环流。
• 意义: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热量 和水汽的分布;影响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 候。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且不考虑地球 的自转(地转偏向力忽略不计)。
分层 高度(km)
对流 层
特点
与人类关系
平流 层
高层 大气
大气的垂直分层
分层 高度(km)
特点
与人类关系
对流 平均厚度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
层
12
低;空气对流运动显
著;天气复杂多变。
最密切
平流 12—50 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 利于高空飞行; 加;空气水平运动为 保护地球生命。
主;天气晴朗。
高层 50—大气 空气密度小;有若干 对无线电通信 大气 上界 能反射无线短波的电 有重要作用。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 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大气环流变得更加 复杂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得实际的 气压带往往不能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被 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 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低气 压。如:夏季北半球的副高被大陆上的 热低压所切断(其中亚洲低压最为突 出),从而使副高仅保留在海洋上。
城市风的原理
I. 由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 的人为热,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 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城市的年均 温要比郊区高出0.5到1摄氏度。
II. 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空气在城市上升, 而在郊区下沉,从而在城郊间形成小型 的热力环流。
大气水平运动——风
• 风形成过程中的几个力:
冷锋系统
暖锋系统
静止锋(准静止锋)
图例
• 定义: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两者势均力敌, 任何一方都没有力量使另一方移动,锋面相 对静止。
• 天气特征:多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 天气实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气旋(低压)
特征:气旋中心气压低, 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 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 流被迫上升,上升过程 中温度降低,其中水汽 容易成云致雨,因此气 旋控制区多为阴雨天气。
天气实例:我国东南沿海 夏季的台风天气。
反气旋(高压)
特征:反气旋中心气压高, 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 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 流下沉,下沉过程中温 度升高,其中水汽不易 凝结,因此反气旋控制 区多为晴朗天气。
天气实例:我国北方地区 的“秋高气爽”天气;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天气。
水平气压梯度力 ——由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即气压梯度)
产生的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它促使大气由高压区 流向低压区,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大小同风速和所在纬度的正弦成正比(即在同一纬度 它的大小只跟风速有关);方向垂直于风向。 摩擦力
一、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
N2(生物体内蛋白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O2(生物维持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 低 干洁空气
层 大
CO2(光合作用的原料;调节地表温度)
气
O3(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少量的水汽和固体杂质(成云致雨的重要物质)
大 气 的 垂 直 分 层
大气的垂直分层
离层。
二、大气的受热过程
太阳辐射光谱示意图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选择性吸收
• 大气中的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波长较短 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波长 较长的红外线;能量最强的可见光部分很 少被吸收,绝大部分可以透过大气射到地 面。
根据上面《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图》,你 能简述大气的保温原理吗?
为什么多云的夜晚要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
北方每到深秋,农民常常在田间燃烧柴 草秸秆,人为的制造大量烟雾,这是为 什么呢?
举例说明人为活动对大气成分有怎样的 改变?这些改变对环境有什么影响?
三、大气的运动
• 热力环流演示 • 注:气压就是单位面积上空气柱的质量。
你能利用热力环流原理来解释城市风现象吗?
季风环流
季风环流
• 定义:盛行风向随季节作有规律变化的风 叫做季风。
•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 的季节移动。
五、常见的天气系统
• 锋面系统 • 气旋与反气旋
锋面系统
锋面是冷气团与暖气团的交界面,由于其两侧气团物理 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故锋面附近天气多变(常伴有云、 雨、风等现象)。
北半球高空风的形成
风向 ——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 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
气压梯度力
风向
(百帕) 996
1004
摩擦力
地转偏向力
1012 1020
近地面大气中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
与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当三力达到平衡时,风
向由高压指向低压,并与等压线成一定角度。
• 冬季陆地降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高气 压。如:北半球的副极地低气压带被大 陆上的冷高压所切断(其中以亚洲高压 最为强盛),从而使副极地低气压带也 仅保留在海洋上。
南北半球气压带的比较
• 北半球陆地面积比南半球大,且海陆相间 分布,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其气压带往往 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而南半 球海洋占绝对优势,其气压带基本保持带 状分布。90°0° Nhomakorabea单圈环流
假设地表是均匀的,并且考 虑地球的自转。
三 圈 环 流
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北纬90°冬至日 66°34′
春分日 秋分日
夏至日
23°26′ 0°
23°26′
66°34′ 南纬90°
低气压带
高气压带 风向 太阳直射点位置
• 移动规律: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 移动方向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一致。 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 移。
在我们一起学习了北半球高空和近地面的 风的形成之后,你能画出南半球高空和 近地面的风向吗?
四、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
• 大气环流:地球上大范围、有规律的大气 运动叫做大气环流。
• 意义:调节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热量 和水汽的分布;影响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 候。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 假设地球表面是均匀的,且不考虑地球 的自转(地转偏向力忽略不计)。
分层 高度(km)
对流 层
特点
与人类关系
平流 层
高层 大气
大气的垂直分层
分层 高度(km)
特点
与人类关系
对流 平均厚度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
层
12
低;空气对流运动显
著;天气复杂多变。
最密切
平流 12—50 层
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 利于高空飞行; 加;空气水平运动为 保护地球生命。
主;天气晴朗。
高层 50—大气 空气密度小;有若干 对无线电通信 大气 上界 能反射无线短波的电 有重要作用。
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
• 由于海陆分布的影响,大气环流变得更加 复杂化。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使得实际的 气压带往往不能呈明显的带状分布,而被 分裂成一个个的高、低气压中心。
七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一月海平面气压分布
• 夏季陆地升温快于海洋,往往形成低气 压。如:夏季北半球的副高被大陆上的 热低压所切断(其中亚洲低压最为突 出),从而使副高仅保留在海洋上。
城市风的原理
I. 由于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 的人为热,使城市犹如一个温暖的岛屿, 人们称之为“城市热岛”。城市的年均 温要比郊区高出0.5到1摄氏度。
II. 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空气在城市上升, 而在郊区下沉,从而在城郊间形成小型 的热力环流。
大气水平运动——风
• 风形成过程中的几个力:
冷锋系统
暖锋系统
静止锋(准静止锋)
图例
• 定义:冷气团与暖气团相遇,两者势均力敌, 任何一方都没有力量使另一方移动,锋面相 对静止。
• 天气特征:多连续性多云与降水天气。 • 天气实例: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天气。
气旋(低压)
特征:气旋中心气压低, 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四 周向中心辐合,中心气 流被迫上升,上升过程 中温度降低,其中水汽 容易成云致雨,因此气 旋控制区多为阴雨天气。
天气实例:我国东南沿海 夏季的台风天气。
反气旋(高压)
特征:反气旋中心气压高, 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由中 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 流下沉,下沉过程中温 度升高,其中水汽不易 凝结,因此反气旋控制 区多为晴朗天气。
天气实例:我国北方地区 的“秋高气爽”天气;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天气。
水平气压梯度力 ——由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即气压梯度)
产生的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它促使大气由高压区 流向低压区,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 地转偏向力 ——地球自转使水平运动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大小同风速和所在纬度的正弦成正比(即在同一纬度 它的大小只跟风速有关);方向垂直于风向。 摩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