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四川省湘教版
“天府之国”——四川省教学设计湘教版

这节课我教授了四川省的地理特征和人文风情,通过课堂讲解、互动讨论、课后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对四川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在课堂讲解环节,我发现学生对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基本知识掌握得比较好,这为我后续的讲解打下了基础。但是在讲解四川省的气候特点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理解不够透彻,这可能是我在讲解时没有充分举例或者没有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导致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意这一点,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
- 网络地理教育资源(预下载并筛选适用内容)
- 电子地图
5. 教学手段:
- 讲授法
- 演示法(展示图片、视频等)
- 互动讨论
- 实践操作(如绘制地图、制作模型等)
- 小组合作学习
- 课后自主学习(通过网络资源、图书等)
五、教学实施过程
1. 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包括四川省地理特征概览PPT和预习问题清单。
-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四川省的地理特征”,设计问题如“四川省为何被称为‘天府之国’?”、“四川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有哪些?”
-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学习平台监控学生的预习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
学生活动:
-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按照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了解四川省的基本地理信息。
-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2)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绘制四川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旅游景点等知识结构图,加深对四川省的了解。
8. 课后反思(课后)
教师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33篇)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33篇)一、指导思想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特别是以《标准(最新一年版)》为依据,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加强课堂教学,参考,更加高效地完成本学科教学目标。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加强集体备课,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
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二、教学任务本学期讲授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中国地理》(八年级上册)。
三、学生情况分析总体上讲,本届初二生是全县选拔较好的学生,学生来自各乡镇,学生差异大,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高,课堂讨论较激烈,具备一定的学习自觉性,求知欲较高。
课堂气氛好,学生思维灵活;四个班当中每班学生上课活跃,尖子生较多。
班班学生积极,差生面小。
各班学生学习主动,比较平衡。
四、教材分析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教材内容是中国地理为主,分为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经济发展四大部分。
八年级地理上册表现出对各种能力的培养,教材更多篇幅的图片和活动的训练。
我国地域辽阔,资源丰富,但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这就需要在教学上处理好整体与差异的关系。
例如:我国的疆域面积居世界第三,但东西和南北都跨度很大,带来了冬季气候上的南北差异也带来了东西的时间差异。
例如:我国地形以山地为主,但地形复杂多样。
自然环境存在南北气温的差异、东西降水的差异。
自然环境的差异带来了各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不同。
因此北方地区的能源与工业,南方地区的商业与农业,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与畜牧业,青藏地区的高寒景观各具特色形成了四大地区差异。
又例如:我国自然资源丰富,许多资源的总量都居世界前列。
由于人口众多,经济发展东西差距较大,许多重要的资源分布不均,在利用的过程中出现极大的浪费。
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可更新能源,保护好现有的能源是我们在这一章节不可忽略的主题思想。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与人口》1、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
2、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面积居世界第3位。
3、我国领土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4、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是台湾岛。
5、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包括5个自治区,23个省,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6、中国各民族分布的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7、我国人口最多的省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区是澳门。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简称桂。
8、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少数民族主要是藏族,傣族主要在云南省。
9、我国人口分布状况,大体上可以从黑龙江省的黑河到云南的腾冲县划一条直线,此线东南部人口稠密。
10、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是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
11、我国汉族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
12、“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是对蒙古族聚居的草原景观的描述。
13、【二】有一首歌唱道:“遥远的东方有一条龙,它的名字叫中国”。
据此回答1“东方”是指(B)A、太平洋西岸B、亚洲东部C、印度洋的东岸D、大西洋西岸.2、这条龙,从东西半球看,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半球看,位于北半球。
从世界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五带”中的北温带。
3、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万多千米,从北向南,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
4、我国陆地国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有14个陆上邻国,其中与朝鲜、越南两个国家海岸相邻。
此外还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等6个国家隔海相望。
5、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云南、广西、广东、台湾四省。
(简称:滇、桂、粤、台)6、我国的主要卫星发射基地:①西昌——四川省②酒泉——甘肃省③太原——山西省④文昌——海南省7、中华五岳是指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北岳恒山(横跨山西、河北两省,为道教名山),南岳衡山(湖南),中岳嵩山(河南)。
初中地理:湘教版八上地理知识点总结填空版

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一、伟大的祖国(位置)半球位置:、1、地理位置海陆位置:,,是一个的国家。
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我国南部,我国大部分位于带,南部部分地区位于带,没有地区位于带。
*2、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3、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2)海陆兼备,;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3)。
二、辽阔的疆域:领土的四端:最北:;();最南:;();最西:;();(最晚送走夕阳。
)最东:;()(最早迎来黎明。
)5、陆地面积:平方千米;相当于欧洲;居第位;仅次于、。
(1)从北往南有、、、。
海岸线长1.8万多千米。
(2)中国最大的岛是,第二大岛是。
(3)内海有和琼州海峡。
领海宽度12海里。
7、陆地国界线:2.2万多千米。
8、陆上邻国:朝、俄、蒙、哈、吉、塔、阿、巴、印、尼、不、缅、老、越(14个)9、隔海相望的国家:日、韩、菲、马、(纬度最低)、莱。
4、四至点6、濒临的海洋三、众多的邻国差异差异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一、行政区划1、三级行政区划:、、三级及特别行政区2、34个省级行政单位:个省、个自治区、个直辖市、个特别行政区。
3、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和行政中心:4、特殊位置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在地图上找到其位置):(1)跨经度最广的省区:(2)最南的省区(纬度最低/跨纬度最广):(3)最北的省区(纬度最高):(4)最西、最东的省区:、(5)直接濒临太平洋的省区:(6)少数民族种类最多的省区:(7)同时濒临渤海、黄海的省区:、(8)既临海,又与陆上邻国接壤的省区:、(9)同河南省相邻的省,按逆时针方向排列,依次是()、()、()、(/)、()和()(10)北回归线自西向东依次穿过的省(区)为:(/)、()、()、()第三节中国的人口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1、总量:第七次人口普查达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8.57%,是世界上人口的国家。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八下知识点总结我国的四地理大区域形成四大区域景观差异的原因: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的特点不同。
地理区域体现了区域内部的地理相似性,地理界限反映出区域之间的地理差异性。
秦---淮一线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显著的差异。
北方地区一、位置范围四至:东至渤海、黄海,南至秦岭、淮河,西至大兴安岭、青藏高原,北至内蒙古高原。
范围:包括东北三省、黄河中下游各省的全部或大部分,甘肃、宁夏的东南部,江苏、安徽两省北部;地形:以平原和高原为主;河湖:黄河(含沙量最大)、淮河、京杭运河、辽河、鸭绿江、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湖、呼伦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40%;民族:以汉族占绝大多数,少数民族中人数较多的有:蒙古族、东北的满族、朝鲜族,宁夏、甘肃的回族。
二、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年降水量在400---800mm之间三、农业发展及问题主要农产品粮食作物:小麦;油料作物:花生;糖料作物:甜菜;经济作物:棉花、谷子、大豆等。
区内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渭河平原为我国重要的农业地区。
植被和果树:东北天然森林、温带水果。
矿产资源:铁。
主要能源:煤炭、石油等。
主要水果:苹果、葡萄、梨、桃、杏、柿等。
四、风俗习惯人民主食:面食(东北,华北:盛产小麦,以面食为主;黄土高原:则以小米为主);传统民居特点:注意防寒保温(东北,华北:土坯垒墙,砖瓦房(火炕);黄土高原:窑洞);交通工具:传统——骡马作役蓄马车;现代——铁路、公路。
运动项目:溜冰六、生态环境及治理措施脆弱的生态环境:由于长期的垦植开荒、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严重(东北——黑土流失;华北——旱、涝、碱、风沙威胁;黄土高原——黄土裸露,沟壑纵横);治理措施:东北平原:退耕还林,退耕还牧,重建生态家园;华北平原:兴修水利,改善灌溉条件、营造农田林网,改善土壤,减轻灾害;黄土高原:植树种树,退耕还林,退林还牧,发展生态农业。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中国是一个位于东半球、北半球的海陆兼备的国家。
大部分地区在北温带,少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这种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同时,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得中国的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于农业生产。
中国的海陆位置也有很多优越性,比如东部地区有利于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得中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
此外,沿海还有许多优良的港湾,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
中国的疆域非常辽阔,领土的四端分别是:最北的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最南的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最西的新疆帕米尔高原73°E、最东的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中国的陆地面积为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从北往南,中国濒临的海洋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岸线长1.8万千米。
中国海域最大的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是海南岛。
中国还有内海如渤海和琼州海峡,领海宽度为12海里。
钓鱼岛位于东海,黄岩岛位于南海。
中国的邻国众多,陆界线长达2.2万多千米,陆上邻国有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部还有缅甸、老挝、越南。
此外,中国还有隔海相望的国家,比如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中国的行政区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
中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主要知识点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知识点第一章中国的主要产业1 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产业部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粟和最早种桑养蚕,最早栽培茶树的国家。
2 我国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东北:春小麦、华北:冬小麦),油料作物为花生(山东、河南为主要产区),糖料作物为甜菜;南方地区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油料作物为油菜籽,糖料作物为甘蔗(华南、四川盆地、广西)、我国主要产茶省有福建、浙江、云南等。
3 我国农产品出口基地有沿海的山东半岛、太湖平原、闽南、珠江三角洲等地,出口产品有:花卉、水果、蔬菜、水产、畜禽等。
粮食集中产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洞庭湖平原、潘阳湖平原、成都平原。
4 我国畜牧业可以分为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
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是我国四大牧区。
5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煤炭是我国第一大能源,石油是第二大能源,水力资源集中分布在黄河、长江、珠江、澜沧江、松花江上游。
我国的大型钢铁工业基地有东部沿海的鞍(山)本(溪)、京津唐、上海等,长江沿岸的马鞍山、武汉、重庆、攀枝花等.6 我国三大高技术产业带: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
四大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为:以北京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中心的环渤海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上海高新区为中心的沿长江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深圳高新区为中心的东南沿海高技术产业密集区、以西安-杨凌高新区为中心的眼亚欧大陆桥高新技术产业密集区。
7 公路运输机动灵活、速度较快、适应性强、可满足”门对门”的服务要求。
铁路运输运速较快、运量较大、运价较低、适宜长途运输,主要铁路干线有”六纵(京哈线、京沪线、京九线、京广线、太焦-焦柳线、宝成-成昆线)四横(滨洲-滨绥线、京包-包兰线、陇海-兰新线、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沿海航线以福建厦门为界分为北方沿海航线(中心为大连、上海)和南方沿海航线(中心为广州、香港),远洋航线以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上海、广州、湛江等为据点。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一节 “天府之国”——四川省

第一节 “天府之国”——四川省一、学习目标1、了解四川省的主要河流及四川的城市分布与河流的关系2、了解四川盆地的工农业生产及人口的分布3、了解四川省的交通发展及旅游资源的分布4、注意培养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特别应注意培养其分析地理环境中某个地理要素与其他各要素之间关系的能力。
二、知识概览图 长江的名称由来:在宜宾市与岷江汇合,开始有了长江之名 四川盆地的重要河流:岷江、沱江、嘉陵门:工农业分布特点:工农业生产以四川盆地相对集中主要农业区:成都平原,号称”火府之国”人文环境 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主要铁路干线:宝成线、成昆线、成渝线著名的旅游胜地:九寨沟、黄龙寺、青械山、峨眉山等 三、新课导引四川省地处长江流域,是位于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的省级行政单位。
四川盆地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丰饶的特产和勤劳的人民,共同孕育厂特色鲜明的巴蜀文化。
如梦如幻的自然景观,富饶的物产,使四川省成为名符其实的“天府之国”。
〔思考讨论〕 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有哪些? 四川省的工农业分布有什么特点?四川省的交通发展状况如何? 四川省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四川省著名的旅游胜地有哪些?四、教材精华知识详解知识点1 四川省的自然环境√长江名称的由来长江从青海省发源,进入四川省内被称为金沙江。
金沙江进人四川盆地后,在宜宾市与岷江汇合,开始有了长江之名。
√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岷江、沱江、嘉陵江是四川盆地的主要河流。
探究交流 〔活动〕 2.岷江、沱江、嘉陵江、乌江与长江的汇合处,各有哪些城市?(课本第95页)答案 汇合处的城市分别是宜宾、泸州、重庆、涪陵。
3.在过去没有铁路和公路的情况下,这些河流干流与支流汇合的地点,在地理位置上有哪些优越性?(课本第95页)答案 在过去没有铁路和公路的情况下,这些河流干流与支流汇合的地点,利用优越的位置优势,大力发展了内河水上运输,成为当时人口集中、城市集中、交通便利、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府之国—四川省
四川与我国哪些省相邻?
青海、甘肃、湖北、陕西、重庆、贵州、云南、西藏
我知道,中间绿 色的是盆地,白 色地方的是山地, 蓝色线条是河流。
看,你能从遥感 地图中辨认出地 形、河流吗?
成都平原
岷 江 肥沃的成都平原, 利用岷江水自流 灌溉 —“天府之国”。 宜宾 嘉 陵 江
重庆
青 城 山
1.下列河流属于长江干流的是( ) D A.岷江 B.大渡河 C.雅砻江 D.金沙江 2.被称为“紫色盆地”的是( ) D A.柴达木盆地 B.吐鲁番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四川盆地 3.岷江与金沙江汇合处的城市是(C ) A.重庆 B.成都 C.宜宾 D.内江 4.四川盆地与长江中下游的分界线是( B ) A.太行山 B.巫山 C.横断山脉 D.大巴山 5.关于四川省的叙述正确的是( C ) A.是我国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省 B.四川是因岷江、嘉陵江、乌江、金沙江四江汇合于 四川而得名 C.四川西部属于青藏高原的边缘地带 D.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交通
成都 成 昆 线
宝成线
成渝线
黄河自孟津以下,河床高出地面,成为“地上河”。
旅游业
独特的地形 (山高谷深) 旅 游 业 条 件
独特的气候 (温和多雨)
峨 眉 山
乐 山 大 佛
“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九寨沟的精灵是水,湖、泉、瀑、溪、 河、滩,连缀一体,飞动与静谧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千颜万色,多姿多 彩。高低错落的群瀑高唱低吟;大大小小的群海碧蓝澄澈,水中倒映红叶、 绿树、雪峰、蓝天,一步一色,变幻无穷;水在树间流,树在水中长,花树 开在水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