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四川

合集下载

天府之国指的是什么地方

天府之国指的是什么地方

天府之国指的是什么地方天府之国最早指秦朝统治的区域,尤其是关中平原,后指成都。

关中被古人誉为“金池汤城,沃野千里,天府之国”。

后来在都江堰水利工程建好后,成都平原风调雨顺,粮食产量大增,成都因此就取代了关中成为“天府之国”。

天府之国指的是什么地方 11、民众眼里的“天府之国”——天府之国指的是什么地方1。

秦朝时蜀李冰及子二郎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有了成都平原的富庶,随着历史发展,“天府之国”一词专门指代四川盆地尤其成都平原,并成为了共识和常识沿用至今,约定俗成。

2、历史发展的“天府之国”——天府之国指的是什么地方 2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

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

天府之国,古称“天府之国”乃是因为天府原是一个官职,主要掌管人间珍宝。

“天府”的本意是天然府库,指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方,后也用来形容京师或天子的府库,并非四川的“专用名词”。

天府之国指的是什么地方 2首先,有充足的水。

有水的地方就有人,有人的地方就有水。

成都平原地处西南,但海拔相对较低。

成都平原位于四川盆地,四面环山,中间地势低洼,容易积水。

天然水源丰富,适合人类居住。

第二,土壤肥沃。

在古代,衡量一个地方环境好于不好,粮食产量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而成都平原上的土地非常肥沃,因为非常多的河流在此穿过,一到洪水期改道便留下来肥沃的土壤,久而久之,成都平原上的土壤变得很肥沃,并且带有一些紫色,因此四川盆地也被称为“紫色盆地”。

第三,安全。

虽然近些年大家看新闻,四川挺多自然灾害的,但是在古代人祸比天灾还要可怕,动不动就打仗,而四川周边都是山,进入四川很不方便,诗仙李白的《蜀道难》便很好地说明了这点。

所以古代的四川很“安全”。

天府之国诗句

天府之国诗句

天府之国的诗句
"天府之国"是对中国四川省的一种美称,这个称谓源自于四川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肥沃的土地。

历史上,许多诗人对四川的美景进行了赞美,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以下是一些描绘或赞美天府之国的经典诗句:
1.杜甫的《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
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这首诗虽不直接提及天府之国,但杜甫在成都的生活经历使这首诗常被联想到四川的秋色。

2.李白的《蜀道难》:“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的这首诗描绘了通往四川的蜀道的艰险,间接反映了四川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

3.李商隐的《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
平羌江水流。


此诗描绘了四川峨眉山的月夜景色,传神地捕捉了四川美丽的自然风光。

4.苏轼的《蜀国横吹曲辞二首》:“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苏轼的这首诗虽然不是直接描写四川,但其诗意的情感和描绘也常被用来形容四川的秋夜。

这些诗句展现了四川独特的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通过古代诗人的笔触,四川这个“天府之国”在中国文学中拥有了永恒的地位。

美丽的天府之国——四川省

美丽的天府之国——四川省

蜀 绣
32
川剧
休闲文化
社会习俗
• 摆龙门阵(聊天/拉家常/侃大山 …) • 赶场(赶集) • 作酒/祝酒(办酒席) • 吃酒/吃喜(赴宴,一般指婚宴 或寿宴等) • 走人户(走亲戚/赴宴/串门) • 拜褓褓/保保(认干爹干妈) • 打老根/拜把子(结拜兄弟)
婚嫁习俗
• • • • 看人户(相亲) 提猪脑壳(做媒/牵红线) 抱子/送子(领养/寄养) 打亲家(因子女婚嫁结为 亲家) • 娃娃亲(指腹为婚) • 接新姑娘(娶媳妇/当伴 娘/扮新人未来的小孩) • 上门(招女婿/倒插门)
练习:课本P.95活动题2.3
活动题2: 岷江——宜宾、嘉陵江——重庆、 乌江——涪陵、沱江——泸州。 活动题3:
依靠水运,交通便利。
7
三、“天府之国”——四川盆地
为什么四川盆地是四川省人口、工农业生产最集 中的地区?
(一)人口及工农业生产集中
川西高原
四 川 盆 地
解析:
(1)自然因素:四川盆地地势较低,地形平 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 (2)经济因素:其主要城市集中分布在四川 盆地,如成都、德阳、绵阳等。 (3)历史因素:都江堰水利工程有效地控制 了岷江的水患,使得成都平原成为沃野千 里的“天府之国”。形成我国重要的商品 粮、棉、桑蚕、蔗糖生产基地,农业基础 好,人口众多。
2
一、概况
(一)名称由来
“四川”这个名称,始于宋代。宋真宗咸平四 年(公元1001年)设益、梓、利、夔四州路, 周路中心分别为今成都、三台、汉中和奉节。 这四路,一般称为川陕四路,简称“四川”。 元代在川陕四路基础上设四川行省,简称四川 省,省治成都,从此“四川”一名沿用下来。 (二)人口面积 四川省位于我国西南部,简称川或蜀,省会 成都,面积约48.5万千米2,居全国第五位,人口 8千多万,居全国第四位。

天府之国 成都

天府之国  成都

杜甫草堂,又称浣花草堂、工部草堂、 少陵草堂,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 花溪畔,现今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 是为了纪念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而修建的博物馆。是当年杜甫流寓 成都时的居所,由后人重建得以保存并 成为纪念杜甫场所。
现在的成都是一个繁华的城市。1949年12月27日,中国人民 解放军进驻成都,成都成为川西行署区的驻地。1952年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撤销各行署、恢复四川省建制后, 成都市一直为四川省省会。2007年6月,成都市获批设立全 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09年1月,中央文明办 授予成都市“全国文明城市”称号,这是反映中国大陆城市 整体文明水平的综合性最高奖项。2012年,成都市实现国民 生产总值8138.94亿元人民币,位列中国大陆城市第8位,省 会城市第2位(仅次于广州)。2013年6月6日─8日,第12届 财富全球论坛在蓉成功举办。
金沙遗址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城西 苏坡乡金沙村一处商周时代遗址,面积 超过5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 位之一。金沙遗址博物馆2007年在金沙 遗址原址建成开馆,展出遗址祭祀区现 场及文物。
“宽窄巷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 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城市 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群落组成,于上世纪 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 2008年6月,为期三年的宽窄巷子改造工程全面竣 工。修葺一新的宽窄巷子由45个清末民初风格的 四合院落、兼具艺术与文化底蕴的花园洋楼、新 建的宅院式精品酒店等各具特色的建筑群落组成。
成都武侯祠,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南门武侯祠大街,肇 始于公元223年修建刘备惠陵时,它是中国唯一一座 君臣合祀祠庙和最负盛名的诸葛亮、刘备及蜀汉英雄 纪念地,也是全世界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 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8年评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成都武侯祠现占地 15万平方米,由三国历史遗迹区(文物区)、西区 (三国文化体验区)和锦里民俗区(锦里)三部分组 成,享有“三国圣地”的美誉。

天府之国成都简介

天府之国成都简介

天府之国成都简介
天府之国成都简介
成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座大城市,也是四川省的省会,素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成都位于四川盆地腹地,是中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有“西南的门户”之美称。

成都市总面积506.295平方公里,是四川省人口最多的城市,总人口3288.4万人,占四川省人口的百分之三十三点六。

成都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多民族社会,融合着汉族、藏族、彝族、瑶族、壮族、回族、侗族等众多民族,构建起一个具有开放性、多元性、礼仪典雅的社会环境。

成都还是国家级的重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是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城市,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基地,也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发动机。

成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堪称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现如今,成都制定了“经济总量再次突破2.5万亿元,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综合性强政府”的发展战略和“多规合一、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发展思路,积极推进“三大攻坚”、“三大创新”和“三大行动”,努力把成都推向新型的发展高度。

就地取材、融合西部特色、沉淀历史文化,成都在尝试着一地多层次的发展模式,也在与世界更紧密地联系,实现凝聚共识、形成协调一致的发展,把“天府之国”变成“全球融合的天府之国”。

- 1 -。

成都介绍简短

成都介绍简短

成都介绍简短
成都位于四川省中部,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成都气候宜人,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

有“天府之国”的美称。

成都历史悠久,是蜀国的发祥地,有着2200多年
的建城史。

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已有人居住。

西汉时为张陵天师后裔张道陵所建。

东汉末,刘备部将张飞驻兵于此,设立营区、治所和县。

三国时期为蜀汉都城,后被曹操占为许昌。

公元114年,北
宋在此设成都府(治所在今成都市)。

成都有“天府之国”的美誉,是全国最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

它也是全国重要的商业城市和交通枢纽,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一部蜀国史,半部四川话”之说。

成都是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
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没有城垣的古城。

成都有大量古迹和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如: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青羊宫、金沙遗址、青城山等。

成都又被称为“扬一益二”:成都和重庆分别是四川的两个
副中心城市。

—— 1 —1 —。

天府之国四川介绍演讲稿

天府之国四川介绍演讲稿

天府之国四川介绍演讲稿尊敬的评委、尊敬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天府之国四川。

四川省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一片风景秀丽、资源丰富、文化灿烂的地方。

下面我将从地理、历史、文化、风俗和美食几个方面向大家介绍四川这个美丽的地方。

首先,我们来说说四川的地理环境。

四川是中国第四大省,面积约为50万平方公里。

它地处青藏高原、川西高原和亚热带之间,因此地貌丰富多样,山地、高原、盆地、河流等各种地形景观交织在一起。

同时,四川还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蜀江、嘉陵江、岷江等重要河流在这里发源。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四川的历史和文化。

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四川就有人类的居住活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四川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它的历史文化遗产非常丰富,例如耐火土、青铜器、丝绸、瓷器等。

此外,四川还是佛教、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的重要传播地。

四川的风俗习惯也非常有意思。

四川人对于饮茶、品茗的热爱是出了名的,这里是中国重要的茶叶产区之一。

四川人喜欢打麻将、唱歌、跳舞,生活中充满了热情和欢乐。

此外,四川还有独特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每逢节日,四川人都会举行各种各样的庆祝活动。

最后,我们来介绍一下四川的美食。

四川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以其麻辣鲜香而闻名于世。

大家熟知的辣子鸡、麻婆豆腐、水煮鱼等都是四川菜的代表作。

同时,四川还有许多特色小吃,如兔丁和牛骨血旺等。

无论你是喜欢辣的还是不辣的,都能在四川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美食。

总结一下,四川是一片有着丰富文化、迷人风貌的地方。

它拥有多样的地理环境,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独特的风俗习惯以及口感独特的美食。

如果你有机会去四川旅游,一定会被它的魅力所吸引。

谢谢大家!以上就是我对于天府之国四川的简要介绍。

四川是一片极其美丽和独特的地方,它拥有着丰富的自然与人文资源,无论是山水风景还是历史文化,都充满了诱惑力。

希望这次的介绍能够让大家对于四川有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希望大家有机会亲身去体验这个美丽的天府之国。

成都天府之国

成都天府之国

成都天府之国成都,古称蓉城,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是四川省省会。

作为中国西部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成都被誉为"天府之国"。

这个称号源自于成都地域特殊的气候、土地丰富的资源以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来介绍成都天府之国的特点。

一、气候宜人成都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

它以高原季风气候为主,冬暖夏凉,降水充沛,阳光充足。

这种独特的气候特点形成了成都四季如春的宜人气候,使其成为避暑的天堂;同时也利于农业的发展,成都市区周边众多的农田和农业产出也成为成都人民的重要食物来源。

二、资源丰富成都地处盆地,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首先是成都平原,垦荒利田,肥沃的土地产出了大量的粮食和农产品,成为中国西南重要的农业基地;其次是世界闻名的都江堰,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大的以灌溉为主的水利工程,保证了成都地区的水源供应;此外,成都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天然气、稀土等。

这些丰富的资源为成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历史文化底蕴成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数千年的历史积淀赋予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

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自古以来就是各种文化的交汇之地。

蜀文化源远流长,成华文化、蜀绣、蜀剧等都是成都的代表性文化形式。

此外,成都还拥有众多的历史遗迹,如武侯祠、杜甫草堂等,这些古老的建筑和文物见证了成都的历史发展,也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和学习。

在现代,成都以其独特的城市魅力吸引了大量的人才和资本。

成都拥有完善的交通设施和良好的城市管理,宜居宜业环境使其成为人们心仪的居住和投资之地。

同时,成都还是中国西部重要的商贸中心,各类行业集聚于此,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

总的来说,成都作为西南地区的城市中心,凭借宜人的气候、丰富的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被称为"天府之国"。

这个称号不仅仅是对成都自然环境的赞美,更是对这座城市繁荣和发展的认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府之国”四川四川,古称巴蜀,是中国西南部的一个大省,面积48万平方公里,人口8300万。

四川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20多年的改革开放,四川的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四川是全国的农产品供应大省,是国家最大的粮、油、猪生产基地之一。

经济作物油菜籽、甘蔗、茶叶、柑桔、蚕丝产量居全国前列;中药材驰名中外;银耳、生漆、毛竹等产品享誉全国。

四川也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

其中冶金、采矿、化工、机械、宇航、电子工业等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

攀枝花钢铁公司、成都飞机公司、长虹集团、希望集团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闻名国内外。

四川的交通通讯发展迅猛。

水陆空交通日趋完善发达,微波、光纤、卫星、程控电话、无线寻呼、图文传真、INI联网等现代通信遍布全省各市、地、州、县及部分乡村,初步形成了现代交通、通信网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基础设施的完善,人们观念的转变,信息市场、科技市场、人才和劳务市场、资金和金融市场以及各种物资市场、服务市场、旅游休闲娱乐市场也相应建立。

四川是一个综合科技力量较强的省份。

科研机构、大专院校、中等专科学校和技术学校、中等师范学校、职业高中、普通中小学等都发展到了一定的规模。

文化艺术独具特色,川剧、歌剧、杂技、曲艺享誉国内外。

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遍布全川。

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新闻产业兴旺发达。

医疗机构也基本能满足人民的健康需要。

环境保护卓有成效,并逐步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四川山川秀丽、旅游资源丰富。

九寨沟、峨眉山等著名景区以其夺目的光彩受到海内外的广泛关注。

着眼于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奋斗目标,根据建设大生态的思路,努力改善全省的生态环境,创造良好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并为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的改善做出贡献,是新时期四川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

四川省将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切实抓好天然林管护、林业结构调整和生态公益林建设;进一步贯彻好中央“退耕还林(草)、封山绿化、以粮代赈、个体承包”的政策,落实还林还草计划,努力恢复和扩大林草植被,涵养水源,防止和减少水土流失。

四川省还注意加强江河整治,按流域统筹规划,分步治理,建设和发挥控制性、公益性水利工程蓄水、供水和防洪、拦沙的功能以及加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生态示范区的规划、建设和管理,大力搞好城市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特色经济绵阳:中国西部科学电子城。

自贡:千年盐都、恐龙之乡。

泸州:中国酒城、药材之乡。

内江:中国甜城。

南充:中国果城、丝绸之乡。

雅安:华西雨城、熊猫故乡。

西昌:中国航天城、月亮城。

攀西地区:中国的“鲁尔工业区”。

攀枝花:钒钛之都、世界水能大宝库。

阆中:中国醋城、阆苑仙境。

青神:中国竹编艺术之乡。

绵竹:年画之乡、生态旅游之乡。

通江:中国银耳之乡、溶洞之乡。

邛崃:中国最大白酒原酒基地、万担茶乡。

龙泉驿:中国水密挑之乡、水果之乡。

渠县:中国田纳西、汉阙之乡。

江安:中国夏橙第一县、橙竹之乡。

三溪:中国脐橙第一乡。

旺苍: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杜仲之乡。

黄龙溪:中国艺术火龙之乡。

隆昌:中国夏布之乡。

叙永:川南林乡、中药材之乡。

新都:香城宝地、天府粮仓。

洛带:西部客家第一镇。

高坪:柑桔之乡、鱼米之乡。

安县:蜀中枣皮之乡。

飞龙:川北鱼米之乡。

建立特色经济区成都平原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大力加快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绵阳科技城的发展,逐步形成有明显优势的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攀西地区重点抓好水电建设,搞好钒钛、稀土和生物资源的综合开发,逐步把该区建设成为重要的水电、钒钛钢铁、高耗能工业和独具特色的农产品基地。

加大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建设一批能增强经济实力、有较好经济效益的骨干项目,在重点抓好生态工程、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发展有特色的农牧业、旅游业,推进农牧民新村建设,加快优势矿产、水能资源的开发。

积极支持丘陵地区、盆周山区的发展,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大力优化农业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优质品率和加工深度,加快工业化进程,利用现有基础和某些资源优势以及丰富的劳动力,发展优势产品,形成和壮大特色产业。

通江达海建蜀道古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经过建国后50多年的建设,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一个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综合发展的现代化立体交通体系,成了西南地区的交通枢纽。

铁路是四川沟通省内外运输的大动脉。

目前,四川省铁路已形成包括宝鸡-成都等5条铁路干线、8条铁路支线和4条地方铁路组成的铁路网。

宝成复线电气化铁路连接陇海线,是中国第一条电气化铁路。

襄渝铁路与达成铁路连接,是四川与湖北间的重要通道。

成渝铁路沟通巴蜀,也是四川通往贵州及华南地区的重要通道。

成昆铁路南接南昆线,是成都至北海、至海边最近的铁路线。

正在修建的内江至昆明、遂宁至重庆、达州至万州铁路,将继续完善四川与邻省市的铁路交通状况。

全省公路以成都为中心,干、支线公路呈辐射状分布。

主要的公路干线有:川藏公路、川青公路、川陇公路、川陕公路、川渝公路、川云东路、川云中路、川云西路及川滇路等。

四川第一条高速公路——成渝高速公路是四川省与重庆直辖市之间的公路交通大动脉。

此外,成都-都江堰、成都-绵阳、成都-乐山-峨眉山、成都-雅安以及内江-自贡-宜宾等高速公路也在四川的公路交通中发挥着日益巨大的作用。

四川的航空事业发展很快,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已成为中国四大航空港之一。

全省民用航空机场已发展到6个(成都、泸州、宜宾、达川、西昌、南充)。

目前使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航空公司有16家,航线140多条,可以直飞国内外众多城市。

四川是全国水运发达的省份之一,长江横贯全省,是水路运输的干线,并与岷江、金沙江等支线沟通,在境内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水路运输网络。

四川以公路为重点加快交通体系建设。

着眼于提高系统化、网络化、现代化水平和“通江达海”的目标,继续加强公路、铁路、机场、水运、管道系统建设,健全畅通、安全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六大支柱产业八大工业基地“十五”期间,四川省要培育壮大八大工业基地、六大支柱产业: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一号工程”,实现跨越式发展,努力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水电业,重点加快岷江、雅砻江、大渡河、金沙江、嘉陵江等水能资源的滚动开发,逐步建设强大的水电能源和高耗能产品生产基地;以大型发电设备、重型机械、工程机械、铁道运输设备等为重点,改造振兴机械工业,建设重大装备国产化基地;加强钒钛、稀土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建设特种钢基地、钒钛新材料基地;大力发展中成药和生物制药工业,加快建设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积极发展天然气化工、磷化工、精细化工,建设天然气化工基地;以名酒、名烟、名茶、川菜、肉制品、绿色保健品等为拳头产品,扩大名品比重,建设饮料食品工业基地。

电子信息产业为了把四川省建设成为西部硅谷,省政府号召,必须抓好六个基地、一个中心、一个市场的建设。

——西部最大的软件产业化基地;——西部最重要的集成电路设计和生产基地;——西部最重要的国际合作研发基地;——西部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人才基地;——西部最重要的电子信息人才基地;——西部最大的网络交换和信息服务中心;——西部最大的电子信息产品交易和信息服务市场。

发展方向:重点发展数字化技术产品、宽带综合信息网络产品、通信产品、新型元器件、智能家电等主导产品,争取建成以软件、集成电路、元器件为基础的国家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机械冶金产业四川省矿产分布的特点呈明显的地域性。

东部、西部,盆地、山区,各具特色。

东部盆地有岩盐、钙芒硝、石膏、石灰岩、天青石、石油、天然气及部分铁、粘土、砂岩等沉积矿产。

盆周山区较复杂:川东北为锰、钡、铁、石墨、大理石、煤;川西北为硫、磷、煤、砂金;川西南为硫铁矿、煤、磷、铅锌;川东南为汞、铝、重晶石、萤石;攀西地区为钒钛磁铁矿、富铁矿、铜、钴、镍、钨、铅锌、稀有金属、石棉、蛇纹石、石墨、硅藻土等。

西部高原有金、银、铂族、稀有金属、铀、铅锌、铜、镍、锡、汞、云母、泥炭及地热资源等。

机械冶金业的未来:机械业提高大型发电设备、重型机械、工程机械、国防装备的科技含量为重点,提升产品档次,建成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基地。

冶金业要按市场需求调整产品结构,提高特种钢生产的数量和质量,加强钡钛、稀土等优势资源的综合利用,大力开发新产品,建成我国重要的特种钢基地和钡钛等新材料基地。

医药化工产业近年来,四川省医药产业发展很快,中药业发展尤为迅速。

1999年,医药产业实现产值87.3亿元、利税12.9亿元,较1990年分别增长了8倍和12倍,产值列全国第9位。

中药工业实现产值45.5亿元、利税10.1亿元,占全省医药工业的比重分别为52.1%和78.3%,双双列全国第1位。

医药化工产业的工作重点:1.坚持有进有退,扬长避短,着力抓好农用化工、两碱、橡胶加工、精细化工、合成材料、国防化工6大行业的发展。

2.培育和抓好20户重点企业。

3.抓好泸天化40万吨合成氨项目等10大工程。

4.培育7个科技开发中心。

医药产业的20户重点企业:四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地奥制药公司、雅安三九药业、泸州宝光药业、长征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恩威制药公司、中汇制药公司、四川明欣药业有限公司、成都华联制药有限公司、蜀乐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康弘制药有限公司、迪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华美制药公司、新斯顿制药公司、蜀阳制药厂、光大制药公司、科伦大药厂。

化工产业重点培育和发展的20个骨干企业: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的1户,即省化工控股集团公司(川化、泸天化、天化);10亿元的6户,即自贡鸿化、宜宾天原、川橡、龙蟒、金路、宏达(什化);5亿元的10户,即中江龙化、成化股份、成都炭素、成都化肥、火炬、亭江、金象、美丰、云峰、银山等。

化工产业10大重点工程:1.泸天化40万吨合成氨,52吨尿素工程。

2.龙蟒集团15万吨饲料级磷酸氢钙和3万吨硫酸法钛白粉工程。

3.二滩川投电冶黄磷扩建3万吨工程。

4.火炬化工厂“801”产品工程。

5.川橡150万套子午胎工程。

6.成化股份公司2万吨/年高级氢氧化甲工程。

7.宜宾天原碌乙烯单体6万吨/年,本体法聚碌乙烯2改万吨/年及40万吨/年硫基复合肥项目。

8.自贡鸿化3万吨甲醇法甲烷碌化物工程。

9.云峰公司20万吨硫基NPK 复合肥工程。

10.成都碳素厂1万吨高功率石墨电极。

化工产业重点培育的7个科技开发中心:其中,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川化),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个(川橡、鸿化),天然气研究开发中心1个(省天化院),省农药研究开发中心1个(省化研院),国家级C1化学研究中心1个(西南化研院)。

水电产业四川水能富甲天下,每平方公里的年水电量为全国的5倍,全世界的14倍。

据统计,全省共有大小河流1300条,水能资源在1万千瓦以上的就有850条,全省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1·43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1·03亿千瓦,占全国的1/4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