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及礼貌原则》
(完整版)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

试论会话中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之间的关系一.会话中的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理论是理解自然语言的一种学识,它是由格莱斯于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讲座中提出。
这个理论提出,谈话的参与者都必须有把谈话进行下去的愿望。
所谓成功的言语交际需要会话双方互相合作互相配合,要求每一个交谈参与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
正是交谈者的这种配合,使得他们能够持续地进行有意义的语言交际。
交谈者在交际中所遵循的那些原则和准则就是所谓的“合作原则”,即Cooperative Principle,简称CP。
合作原则又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1)质量准则( The Maxim of Quality):A.不要说自已认为是不真实的话。
B.不要说自己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2)量的准则( The Maxim of Quantity):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交谈的现实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
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所要求的更详尽。
3)关联准则( The Maxim of Relation):说话要贴切。
4)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表达要清楚A.避免晦涩的词语B.避免歧义C.说话要简要(避免赘述)D.说话要有条理但是,后来人们发现,在实际交往中,人们不可能时时刻刻都遵循这四条准则,甚至有时是故意违反这些准则。
那么我们就可以从人们故意违反这些准则中来,探究隐含在语言之下的那些言外之意,有时会达到幽默的效果,有时却会引起听者的误解,以至于有时说话者不得不额外的注以解释。
例如在(1)对话中:女孩:我漂亮吗?男孩:你带眼镜的时候很漂亮。
在这个对话中女孩所期待的回答是:是的,你很漂亮。
这样也遵守了合作原则。
但偏偏男孩没这样回答,也就是说他违反了合作原则,所以令女孩产生了误解,她完全有理由这样想:“那就是说我不带眼镜的时候很丑了”。
而男孩为了不让女孩误解,赶紧接着说“你不带眼镜的时候更漂亮。
”以此来消除前句话有可能带来的负面的效果。
从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和礼貌原则分析人物语言

从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和礼貌原则分析人物语言摘要美国语言哲学家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以及对合作原则的违反而产生的“会话含义”;作为补充,leech又提出了“礼貌原则”。
本文用更为形象的语言阐释了这三个理论,并以胡赛尼的《追风筝的人》中的人物对白为例进行分析,旨在解析对语用学理论的研究有助于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并使其更好地完成社会交际。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追风筝的人》人物语言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密切,大量英语国家的优秀作品涌入我国的文化市场,但是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许多英语爱好者和学习者在研读这些文章时经常会出现一些不理解意思的情况,尤其是无法参透众多人物对白的深层含义。
而人物语言往往是反映内心的重要手段,只有充分理解人物之间对话的含义,才能体会作者要刻画的人物形象以及要表达的故事情节。
本文从语用学的重要理论“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和“礼貌原则”几个视角出发,辅以清晰易懂的最新阐释,同时以《追风筝的人》中的人物对白为例分析了这三种理论在理解文学作品时起到的重要作用。
阐明英语学习者可以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可以丰富语言内涵,提升语言素养而逐渐成为语言运用方面的强者。
二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和礼貌原则合作原则是美国著名学者grice提出的,他认为人们要想实现成功的交流,要想理解对方要表达的意图,就应该遵守合作原则,同时,他进一步把这一原则解释划分为四个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数量准则”要求说话者所说的话的数量既要能够使双方充分理解彼此,又不要超出所需求的量,也就是要把握一个“尺度”,既不能缺乏信息,又要谨慎“过犹不及”。
“质量准则”要求说话者不要说假话,也不要说自己没有把握的话,也就是汉语中所谓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可“信口雌黄”。
“关联准则”要求说话者所进行的回答和发问要与他们目前谈论的话题相关,而不能“所答非所问”或者“所问非所需”。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及礼貌原则》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及礼貌原则田灵枝1(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安徽六安237012)摘要:“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美国哲学家Grice 提出的一套假想的原则,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这四条准则,其实也就是因为对合作原则下的这四条准则的违反才产生了“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但是Grice 并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在此之后,Leech 又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作为对合作原则的补充。
Leech 认为在日常会话中,人们往往因为遵守礼貌原则而违反了合作原则。
但是实际上,人们并不总是因为礼貌才违反合作原则的。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一、合作原则和它的四个准则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合作原则是一切成功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有参加交谈的人在他们进行交谈活动时采取的是合作的态度。
首先让我们来搞清楚什么是合作原则。
它是一套设想的准则,如果在交谈过程中交谈双方都希望更好的理解对方的话语意思,就得遵循合作原则,Grice把它具体化为四条准则。
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也就是说要尽量说真话(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例1:A:你认为他适合做这个工作吗?B:当然了,完全适合。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现时的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1田灵枝女,汉族,河南安阳人,皖西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对比语言学,语用学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
浅谈英语会话中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一、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相关理论知识 “合作原则”概念的提出,最初源自于美国学者 Grace,意 思是说人与人之间的会话交流不是纯粹的文字组合,互相对话 的两个人是相互合作的,讲出的话得是对方所需。Grace 认为, 合作原则包含了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四 项基本准则。四项准则各有明确的含义,拿数量准则来说,例 如:I have drunk three cups of orange juice. 这句话包含的信息是 我喝完了三杯橙汁,不是两杯,也不是四杯,是三杯。这体现 的就是量的准则。 而礼貌作为一种广泛存在的社会现象,在每一种语言交流 中都有所体现,英语也不例外。礼貌原则和合作原则一样,在 英语的对话交流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原则的主要含义是 指,讲话者应当尽量使对方感受到被尊重,使对方对自己产生 好感,从而使得会话能够和谐顺利地进行。 二、二原则在英语会话中的应用 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二者之间是互补互益的关系,礼貌原 则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合作原则无法解释的问题。在英语会话中, 经常会出现讲话者为了满足礼貌原则的需要而违反合作原则的 现象: ( 一 ) 遵循礼貌原则有时要求违反数量准则 数量准则不仅是指在能准确对话语中的量词作出表达,更 多的时候是指为了达到交流目的,会话双方须能够提供足够、 准确的信息,不多也不少。但是会话者却经常不遵守这个准则, 例如: M:Mary always pays too much time on her face. W:Girls are girls. 这段对话主要在于对女士话语的解读。男士说:“玛丽经 常在脸上花费了太多时间了 ( 意思是玛丽总是用特别久的时间 化妆 )。”女士说:“女孩子就是这样。”女士违反了合作原则中 的数量原则,但却遵守了礼貌原则,是为了安抚男士,听到这 话的男士也可以理解女士说这句话的意思,从而产生了有效的 会话含义。 ( 二 ) 违反质量准则是为了礼貌原则的需要 质量原则的含义是指讲话者讲出的话应当是真实可信的, 不该说没有证据的话,也不应该说自己都不相信的话。但往往 人们在讲话的时候为了某些原因违反质量准则,例如: M:Tom has just borrowed your favorite books. W:Uh...I like that. 男 士:“汤 姆 刚 刚 借 走 了 你 最 爱 的 书。” 女 士:“哦, 可 以。”显然这句话中女士的真正意思是不喜欢别人不经过同意就 借走她最爱的书,但为了不让对方听出自己的不情愿,她说了 反话。这虽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但为了遵守礼貌 原则,使得会话能够正常进行,也不得不这么做。 ( 三 ) 出于对礼貌原则的遵循有时要违反关联准则 关联准则,顾名思义,该原则的意思是说讲话者所说的话 必须与他们的谈话内容相关联。但在实际的会话中,人们往往 会说一些牛头不对马嘴的话,与先前会话内容并不相关,听者 依然会想方设法推出其和谈话内容的相关性,从而得出讲话者
从《红楼梦》中的会话含义看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的关系

郭 宇 昕
( 安 财 经学 院 公共 外 语 教 学 部 , 西 陕西 西安 摘 要 : 红 楼 梦》 我 国清 朝 乾 隆 年 间 的一 部 优 秀 的 古 《 是 典 长篇 小说 . 以 高度 的 艺 术 性 和 深 刻 的 思 想性 . 中 国及 世 其 在 界 文 学 史上 都 占有 重 要 的 地 位 。本 文 从 一 个 全 新 的 角 度研 究 《 楼 梦》 红 ,用合 作 原 则和 礼 貌 原 则 分 析 本 书 中人 物语 言 的会
话 含 义 本 文 对Gr e i 的合 作 原 则及 L e h e e c 的礼 貌 原 则 进 行 了详 细 的 阐述 , 释 了它 们在 分析 会 话 含 义 中 的作 用 , 解 并且 阐 明 了 它们 之 间的 关 系 .证 实 了礼 貌 原 则 比合 作 原 则 对 于 交 际 者 具
、
在 对 话 过程 中 ,说 话 人 和 听话 人 都 假 设 对 方 是 遵 循 合 作 原 则 的 。 果 对 方 违 反 了某 些 准 则 , 们 就 可 以利 用 这 些 准则 如 我 推 导 出 会话 含义 ( ovr t nlm laue 。 C nes i a I pi tr) 合作 原 则 虽 然解 ao c 释 了会 话 含 义是 怎样 产 生 的 。但 并 没 有 说 明 人 们 为 什 么要 违 反 会 话 准 则 以含 蓄地 间接 地 表 达 自 己的 意 图 。 因 此会 话 含 义 理 论 需 要 补充 。英 国哲 学 家 利 奇 ( . e h 在后 来 的研 究 中从 GL c ) e 修 辞 学 , 体 学 的 角度 提 出 了礼 貌 原 则 , 为 人们 在会 话 中违 语 认
见面礼仪六声原则

见面礼仪六声原则
合作原则只解释了人们间接的使用语言所产生的会话含义,以及对他的理解,但是却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这样,不采取直截了当的方式去交际。
为了弥补Grice的合作原则,英国语言学家Leech(1983)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principle,简称PP)。
“礼貌原则”并非Leech首创。
E。
Goffman,P。
Brown和S。
Levinson早已对礼貌现象有所论述。
Leech的“礼貌原则”包括六条次准则:策略、慷慨、赞扬、谦虚、赞同、同情。
Leech指出,礼貌原则可以“救援”合作原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种互为益补的关系,或者说是一种进退相让的关系。
要考虑合作原则多一点,往往就要考虑礼貌原则少一些,反之亦然。
礼貌原则包括以下六个准则:
(1)策略准则(TactMaxim):尽量少让别人吃亏,尽量让别人多得益。
(2)慷慨准则(GenerosityMaxim):尽量少让自己得益,尽量多让自己吃亏。
(3)赞扬准则(ApprobationMaxim):尽量少贬损别人,尽量多赞誉别人。
(4)谦虚准则(ModestyMaxim):尽量少赞誉自己,尽量多贬损自己。
(5)赞同准则(Agreement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Maxim):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说话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说话的“合作原则”与“礼貌原则”
言语交际的第一个原则是由美国语言学家格莱斯提出的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它的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会话含义是怎样产生的。
但合作原则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会话准则以含蓄地、间接地表达自己的意图。
为了弥补这种不足,英国语言学家利奇提出了礼貌原则以“援救”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主要包括四大准则: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方式准则。
数量准则有两条要求:
1、所说的话应该满足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2、所说的话不应超出交际所需的信息量
质量准则同样有两个要求:
1、不要说自知是虚假的话
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
浅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

大四结课小论文,供参考,jinjiache浅谈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语用学中人们在交往活动中必须遵循的两个原则。
但这两个原则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所体现出来的情形有所不同,在社会交际中的价值也不一样。
第一次提出会话原则的是美国哲学家格赖斯(Grice),他提出为了保证会话的顺利进行,交际者必须共同遵守一些基本原则。
在这中间,他提出了“会话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
所谓的合作原则,基本含义就是交际双方需要围绕共同的交谈目的而配合。
言语交际的双方都有相互合作、以求交际成功的愿望,所以,交际中一方的话语若在表面上违反了合作原则,另一方就要根据当时的语境,推断其违反合作原则的隐含意义,即“会话含义”,从而使交际得以继续。
具体而言,会话合作原则包括以下若干条准则和次准则:1.量的准则(Maxims of quantity)。
它体现为如下次准则:按交谈目的的需要提供足够量的信息;不要提供比需要更多的信息。
2.质的准则(Maxims of quality)。
它体现为如下次准则:不要说明知是不真实的话;不要说明知是缺乏证据的话。
3.关联准则(Maxims of relation):指说话要相关。
4.方式准则(Maxims of manner)。
它体现为如下次准则:避免灰色的表达;避免歧义;说话要简洁,避免不必要的罗嗦;说话要有条理。
会话原则的总原则是“每个参加交谈者在整个交谈过程中所说的话符合这一次交谈的目标或方向”无疑适用于所有的语言。
但其具体的准则却难以成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准则。
格赖斯提出的会话合作原则只是解释了话语的字面意义和实际意义之间的关系,解释了人们的会话含义是如何产生和如何理解的,但没有说明为什么有的时候人们又要故意违反合作原则的某些准则,在交谈中不用直接的方式表达自己,有时候甚至是说东话西、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思。
20世纪80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利奇(leech)在会话原则的基础上,从修辞学、语体学的角度出发,提出了著名的“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作原则、会话含义及礼貌原则摘要:“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美国哲学家Grice 提出的一套假想的原则,合作原则这条根本原则可以具体体现为四条准则,即数量准则,质量准则,关联准则和方式准则。
但是在实际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这四条准则,其实也就是因为对合作原则下的这四条准则的违反才产生了“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但是Grice 并没有解释人们为什么要违反“合作原则” (cooperative principle)。
在此之后,Leech 又提出了“礼貌原则”(politeness principle),作为对合作原则的补充。
Leech 认为在日常会话中,人们往往因为遵守礼貌原则而违反了合作原则。
但是实际上,人们并不总是因为礼貌才违反合作原则的。
关键词:合作原则;会话含义;礼貌原则一.合作原则和它的四个准则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是Grice1967年在哈佛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出的,他认为,合作原则是一切成功的语言交际活动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所有参加交谈的人在他们进行交谈活动时采取的是合作的态度。
首先让我们来搞清楚什么是合作原则。
它是一套设想的准则,如果在交谈过程中交谈双方都希望更好的理解对方的话语意思,就得遵循合作原则,Grice把它具体化为四条准则。
质量准则(quality maxim)——也就是说要尽量说真话(1)不要说自己认为是不真实的话;(2)不要说缺乏足够证据的话例1:A:你认为他适合做这个工作吗?B:当然了,完全适合。
数量准则(quantity maxim)A:使自己所说的话达到现时的交际目的所要求的详尽程度;B:不能使自己所说的话比要求的更详尽。
也就是说,数量准则规定,我们向对方传递的信息只能是对方想得到的,不能多也不能少,不要说对方不想听到的。
例2:A:这学期你修了几门课程?B:五门。
关联准则(relation maxim)要保证你说的每一句都和目前所进行的谈话是关联的,也就是说,你所说的话和目前你们正在讨论的话题有紧密的联系,如果对方问你一些中国的事情,你就不应该告诉对方关于美国的事。
例3:A:你什么时候收到他的来信?B:两天前。
方式准则(避免赘述)(manner maxim)——说话要清晰明了,有所指;——不要使自己的谈话含糊不清,模棱两可,从而难于理解。
A.避免晦涩的词语;B.避免歧义;C.说话要简要;D.说话要有条理。
例4:A:一起出去走走好吗?B:好主意!在这四个准则中,前三个是规定说话的内容的,最后一个是规定说话的方式的,质量准则规定说话的真实性,数量原则要求在交谈中所传递的信息的适中性,关联原则要求说话要切题,而方式准则要求说话要简洁和有条理。
在这四个准则中,关联准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合作原则就要求每一个说话人的话语都应该是切题的,同时也是和对方所说的话相关联的。
只有这样语言交际才能进行下去。
二.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以及会话含义的产生但是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人们并不总是遵循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甚至在有些情况下,人们还会故意违反这些准则,比如说故意说谎,拐弯抹角的说话,顾左右而言他,把本来简单的事说得很复杂等等。
那么,人们故意违反这些原则肯定有其他的意图,也就是说,在字面意义下,肯定还有更深的隐含的意义,这就是“会话含义”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在这些情形下,交谈双方都应该从对方的话语的字面含义中推导出他的真实意图,也就是要明确对方的“会话含义”,只有这样做,语言交际才能顺利的进行下去。
接下来我们就来详细的谈一下对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的违反的具体情形。
1.对质量准则的违反人们违反质量准则总是采取说谎的方式,有时候说话者也利用暗喻,反语,夸张等修辞手法来表达他们的真实意图,所以在语言交际中,字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经常是完全不同的,有时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例5:(1)有人背叛了你,你对他的行为非常气愤,当你谈起他时,你会说,“我还从来没见过这么好的朋友”,在这里你用的就是“反语”修辞格。
(2)再比如说,“你去哪里了?我等了你几个世纪了”,“几个世纪”用的就是夸张的修辞格。
2.对质量准则的违反例6:(1)A:约翰什么时候到?B:明天某个时间到。
这里A 并没有给B提供约翰到达的准确时间,这个说法隐含着或者B并不清楚约翰到底什么时候到,或者B不想告诉A约翰到达的准确时间。
3 对关联准则的违反例7:(1)A:小李去哪里了?B:我整个上午都在这里的。
(2)A:你知道这个词的意思吗?B:你不是有词典吗?A的意思是,你能告诉我这个词的意思吗?但是B并没有用一个陈述句来回答B 的问题,相反,B用了另外一个问句拒绝了A的请求。
4.对方式准则的违反例8:A:我们给孩子们搞点东西吃吧?B:好的,但是我反对给孩子们吃C—H—O—C—O—L—A—T—E这是夫妻之间的谈话,B本来应该直接把“chocolate”这个词整个直接读出来,但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故意地把这么长的一个单词一个一个字母读出来,他采用这种说话方式是为了避免孩子们听出来他们是在谈论“chocolate”,而且他还用了一个很正式的词“veto”。
三.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和对礼貌原则遵守。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推导出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人们总是用间接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呢?”格赖斯主义有它的缺陷,Grice提出了合作原则并指出对合作原则的违反就产生了会话含义,但是Grice并没有解释清楚为什么人们要违反合作原则。
后来Leech从修辞和语义的角度提出了“礼貌原则”,作为对Grice合作原则的补充,Leech认为,在语言交际中,人们为了礼貌才违反了合作原则,,Leech的礼貌原则有以下几条:1.得体准则,又叫圆通准则(tact maxim)①尽量使他人受损最小;②尽量使他人受惠最多。
2.慷慨准则,又叫大方准则(generosity maxim)①尽量使自己受惠最少;②尽量使自己受损最大。
例9:(1)把报纸递给我。
(2)抽支香烟吧?(3)你可以开我的车。
(4) 再吃个三明治。
我们可以看出,根据以上准则,(3)和(4)要比(1)和(2)有礼貌的多。
3.赞誉准则,又叫赞许准则。
(Approbation maxim)①尽量缩小对别人的贬损;②尽量夸大对别人的赞扬。
4.谦虚准则,又叫谦逊准则。
(Modesty maxim)①尽量缩小对自己的赞扬;②尽量对夸大对自身的贬损。
例10:A:你的表演真出色!B1:谢谢!B2:是的,真是这样的。
A1:作为我们的一点心意,请接受这份小小的礼物。
A2:作为我们的心意,请接受这份大的礼物。
B2和A2违反了礼貌原则里的谦虚准则,所以这两句话是不礼貌的。
5.赞同准则,又叫做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①尽量减少双方的分歧;②尽量增加双方的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①尽量减少双方的反感;②尽量增加双方的同情。
例11:(1)A:刚才看的那个展览很有趣,你说呢?B:不,一点意思都没有。
(2)A:英语是一种非常难学的语言。
B:确实是,但语法还不算太难。
合作原则规定了说话的内容,而礼貌原则在语言交际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它使得会话参与人的关系更融洽,所以有时为了遵守礼貌原则,人们会违反合作原则中某一个或几个准则。
例12:(1)A:我们邀请小王和小张来参加我们的派队吧。
B:好的,小张是个非常有趣的人。
在这个会话中,B显然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但是他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原则或叫圆通准则。
(2)学生:李老师,我的考试及格了吗?老师:班上很多同学考得都不太好。
(实际上这个学生也没有通过考试)在这个会话中,老师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但同时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同情准则。
(3)A:今天的饭菜怎么样?B:这样说吧,你太太是世界上最好的厨师。
(实际上饭菜一般)在这个会话中,B违反了合作原则中的质量准则,但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赞扬原则。
(4)A:你孙子长得真高啊!B:傻大个。
在这个例子中,B违反了质量准则,但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谦虚准则。
(4)A:我这个裙子怎么样?B:嗯,颜色挺好的。
在这里B违反了数量准则,但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赞扬原则。
无论从语言学的角度还是从社会的角度看,礼貌都是一个普遍现象,但我们在和别人交流时,礼貌原则时刻都在提醒我们要注重别人的感受,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总是在不自觉的遵守礼貌原则,在有些情况下,我们为了遵守礼貌原则,甚至可以牺牲合作原则。
但是在另外一些情况下,人们并不是因为礼貌原则才去违反合作原则,而是因为一些其他的原因。
四.违反合作原则的一些其他的原因和动机礼貌原则是人们违反合作原则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人们还会因为其他的原因而违反合作原则。
1.会话的非正式性。
2.共识3.会话参与人的比较近的社会距离和相等的社会地位。
4.较多的共有信息。
为了提醒听者而把语言焦点集中到某一信息上。
例13:(1)丈夫:现在几点了?妻子:奶奶刚去接孩子。
妻子的回答违反了关联准则,但夫妻两个都知道奶奶每天都要在11点去接孩子放学。
(2)A:昨晚的电影怎么样?B:你知道吗?我看了一半就回来了。
B违反了关联准则,但是双方都知道人们中途退场多半是因为电影不好看。
(3)A和B第一次见面。
A:你叫什么名字?B:我叫王芳,29岁,目前单身。
很显然,B违反了数量准则,但在这里B想让A注意她的年龄和婚姻状况(4)A:今天报纸上有什么内容?B:什么都没有。
在这个会话中,B违反了质量准则,因为A和B都知道双方感兴趣的是什么,B 的回答表明报纸上没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
五.结语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是两个不可或缺的会话原则,它们分别从不同的层次规定和描述了日常会话,对合作原则的违反产生了会话含义,也就是会话含义的产生才使得日常会话丰富而有意义。
礼貌原则是人们违反合作原则的一个原因,人们往往也会因为其他原因而违反合作原则,比如会话的非正式性,会话参与人的共识,相近的社会距离和平等的社会地位。
参考文献:1. Grice, H. P. Logic and Conversation〔J〕. In Cole & Morgan (eds.), New Y ork 1975.2. Leech, G. Principles of Pragmatics 〔M〕Longman Inc, New Y ork, 1983.3. 顾曰国,礼貌、语用和文化[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2(4):10-17.4. 何自然,《语用学讲稿》[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6. 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7. 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8. 熊学亮, 认知语用学概论[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0年3月.Cooperative Principle、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and Politeness Principle(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 Guizhou University, Guiyang Guizhou 550025) Abstract:Cooperative Principle is a set of suppositional maxims prescribed byGrice. It can be categorized into four maxims: the maxim of quality, the maxim of quantity, the maxim of relation and the maxim of manner. But in daily conversation, people are not necessarily to observe these four maxims. It is just the violation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produces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But Grice didn’t tell why people should violate “Cooperative Principle”. Then Leech pointed out “Politeness Principle” as a complement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Leech thought that in conversation, people often violate Cooperative Principle just because that they want to abide by Politeness Principle. But as a matter of fact, people’s violating of Cooperative Principle is not always because of politeness.Key words:Cooperative Principle;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Politeness Princi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