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专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专题三第2讲镁、铝及其化合物夯基提能作业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三章第二节镁铝及其化合物学案含解析

第二节镁、铝及其化合物考点(一) 镁、铝【点多面广精细研】.铝的性质和用途()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标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④。
)铝热反应(++⑤()制备及用途.()物理性质①镁:镁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密度较小,硬度较低。
②镁合金:密度较小,硬度和强度都较大。
()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①镁合金——用于制造火箭、导弹和飞机的部件。
②镁——制造信号弹和焰火。
[小题练微点]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全国卷Ⅱ) 与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天津高考)用溶液除去镁粉中的杂质铝:+-++↑() ()(·全国卷Ⅰ)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用砂纸仔细打磨过的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熔化后的液态铝滴落下来,说明铝的熔点较低() ()(·全国卷Ⅱ)浓硝酸滴入用砂纸打磨过的铝条中,产生红棕色气体()()(·全国卷Ⅱ)铝与发生铝热反应,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粉与浓溶液反应放出和()()冶炼铝时常用焦炭作还原剂()() 与足量的硫酸或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数相同()()铝与少量溶液反应得到铝盐,与足量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盐() ()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在足量的和中完全燃烧,所得固体的质量相同()()工业上制造镁粉时,可将镁蒸气在中冷却()答案:()×()√()×()×()×()√()× ()√()×()×()×.铝制品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主要是因为().铝的化学性质稳定.铝在常温时与氧气不反应.铝具有金属性,也具有非金属性.铝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解析:选铝是活泼金属,化学性质活泼,故错误;铝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而不是不反应,故错误;铝具有金属性,不具有非金属性,故错误;铝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氧化铝是致密的氧化物,能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故正确。
2020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_山西专用人教版__镁_铝及其重要化合物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作业

核心素养提升练七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25分钟5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1.(2019·潍坊模拟)科学家发明的透明坚硬镁铝氧化物新型材料,可以用作显示器和手机屏幕。
下列有关镁和铝的说法正确的是( )A.镁的金属性比铝弱B.镁和铝的氧化物都可以与盐酸反应C.镁和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为3D.镁和铝的氧化物都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解析】选B。
A项,镁的金属性比铝强,错误;B项,镁和铝的氧化物都可以与盐酸反应,正确;C项,镁和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2和3,错误;D项,氧化铝是两性氧化物,可以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氧化镁是碱性氧化物,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错误。
2.(2019·郑州模拟)3 g镁铝合金与100 mL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后的溶液加热蒸干,得到无水硫酸盐17.4 g,则原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1 mol·L-1B.1.5 mol·L-1C.2 mol·L-1D.2.5 mol·L-1【解析】选B。
由镁铝合金到无水硫酸盐,固体增加的质量为S的质量,则n(H2SO4)= =0.15 mol,故c(H2SO4)==1.5 mol·L-1,B正确。
【加固训练】Na2O2、HCl、Al2O3三种物质溶于水中,完全反应后,测得所得溶液中只含有Al、Na+、Cl-(不考虑Al的水解),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4∶6∶1 B.8∶6∶1C.3∶3∶1D. 2∶2∶2【解析】选A。
终态法分析,最终得到产物:NaCl、NaAlO2。
由元素守恒作出判断:n(Na)=n(Al)+n(Cl)。
若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6∶1,4×2=6+1×2,A正确;若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6∶1,8×2>6+1×2,B错误;若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3∶1,3×2>3+1×2,C错误;若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2∶2,2×2<2+2×2,D错误;选A。
高三化学一轮复习【镁、铝及其化合物】

在空气中都能跟氧气反应,表面覆盖一层致密而坚硬的氧化物薄膜,都具有自我抗腐蚀能力铝合金汽车、船舶、飞机制造、防锈油漆、导线、电缆等易错点:(1)常温下,能用铝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浓硝酸的原因是二者能使铝发生“钝化”,而不是铝与浓硫酸、浓硝酸不反应。
(2)铝不但能与酸(H +)反应,还能够与碱溶液反应,表现为特殊性。
2Al +2OH -+2H 2O===2AlO -2+3H 2↑。
其反应机理应为:铝先与强碱溶液中的水反应生成H 2和Al(OH)3,然后Al(OH)3再与NaOH 反应生成H 2O 和NaAlO 2,反应中铝作还原剂,水作氧化剂,NaOH 无电子得失。
(3)铝热反应是在高温干态下进行的置换反应,铝只能与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其后的金属氧化物反应。
铝不能与MgO 反应,铝热反应不能用来冶炼大量的金属铁、铜等(要考虑冶炼成本)。
(4)Mg 在CO 2中能够燃烧,所以活泼金属镁着火不能用干粉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灭火。
同时镁与氮气反应生成Mg 3N 2。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铝(1)物理性质 色态: ;硬度: ;熔点: 。
(2)化学性质①属于两性氧化物,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②电解 化学方程式为 2Al 2O 3(熔融)=====电解4Al +3O 2↑。
(3)用途熔点很高,是一种较好的耐火材料,天然产刚玉的成分是Al 2O 3,还可制作各种宝石。
2.氢氧化铝 (1)物理性质Al(OH)3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2)化学性质 ①两性Al(OH)3的电离方程式为Al(OH)3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且都生成盐和水。
与强酸反应: , 与强碱溶液反应: 。
②不稳定性Al(OH)3受热分解: 。
(3)制备①向铝盐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
②NaAlO 2溶液中通入足量CO 2,离子方程式为 。
③NaAlO 2溶液与AlCl 3溶液混合:离子方程式为 。
优化方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第三章 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 第二讲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讲义

第二讲 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2020高考导航]考纲要求真题统计命题趋势1.了解金属铝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2.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铝三角”和铝热反应。
2020,卷Ⅰ 10T(C)、27T(6);2020,卷Ⅱ 13T(BC);2020,卷Ⅱ 9T(C);2020,卷Ⅰ 28T(1)铝及其化合物与生产、生活有较多联系,高考在本部分中往往以铝及其化合物知识为载体,考查对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掌握。
预计2020年高考中,重点仍会放在铝与碱的反应、氧化铝的两性等基础知识上,还可能涉及铝的重要化合物的用途,如明矾净水、与铝有关的药品、食物的摄入等与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
复习备考时注意Al 3+、AlO -2、Al(OH)3的相互转化。
考点一 镁、铝的性质及应用[学生用书P59]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ⅢA 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铝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的固体,硬度较小,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方程式(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②2Al +3Cl 2=====△2AlCl 3④2Al +2OH -+2H 2O===2AlO -2+3H 2↑⑤2Al +Fe 2O 3=====高温Al 2O 3+2Fe(铝热反应) 4.铝的用途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5.对比记忆铝、镁的化学性质铝镁 与非金属反应能被Cl 2、O 2氧化2Mg +O 2=====点燃2MgO3Mg +N 2=====点燃Mg 3N 2与水反应反应很困难能与沸水反应:Mg +2H 2O=====△Mg(OH)2+H 2↑与碱反应 能溶于强碱溶液 不反应与某些氧化物反应能与Fe 2O 3、MnO 2、Cr 2O 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 能在CO 2中燃烧:2Mg +CO 2=====点燃2MgO +CMg 在CO 2中能够燃烧,所以活泼金属着火时不能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灭火。
(课标通用版)2020版高考化学大一轮复习 专题三 第2讲 镁、铝及其化合物课件PPT

考点一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
总 考点二 氢氧化铝沉淀图像分析与计算 纲 目 考点三 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录
高考真题演练
考试要点
考题统计
1.掌握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 2018课标Ⅰ,T7;
要性质及应用。
2018课标Ⅱ,T7;
2.了解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 2018课标Ⅲ,T7,T8
⑤AlO
+4H+
2
Al3++2H2O
⑥Al3++4OH- Al +O22H2O
⑦Al3++3AlO
2
+6H2O
4Al(OH)3↓
题组一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及应用
1.(2018河北石家庄模拟)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 合物是 ( A ) ①NaHCO3 ②Al2O3 ③Al(OH)3 ④Al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 题给4种物质均既能与稀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 但铝是单质,不属于化合物。
b.
c.受热分解:2Al(OH)3 Al2O3+3H2O (3)制备
向铝盐中加入氨水,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H2O
3N H
4
。
Al(OH)3↓+
NaAlO2溶液中通入足量CO2,离子方程式为
(OH)3↓+HC
O
3
。
Al O +2 CO2+2H2O Al
NaAlO2溶液与AlCl3溶液混合:3AlO 2+Al3++6H2O 4Al(OH)3↓。
2020高考化学一轮专题专题3-2 镁、铝及其化合物(教案)附答案

第二讲 镁、铝及其化合物考纲要求:1.了解铝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2.了解铝的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3. 了解镁的主要性质及应用。
考点一 含量丰富的金属单质——铝[教材知识层面]1.铝的原子结构铝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ⅢA 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而表现为+3价,铝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氧,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2.铝的性质 (1)物理性质:状态 色泽 密度 熔点 硬度 导电、导热性延展性 固态银白色2.7 g·cm -3660.4 ℃较小很好良好(2)化学性质: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①②2Al +3Cl 2=====△2AlCl 3③④2Al +2OH -+6H 2O===2[Al(OH)4]-+3H 2↑ ⑤2Al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 3.铝的应用 (1)制备:电解熔融Al 2O 3:2Al 2O 3=====电解4Al +3O 2↑。
(2)用途: ①纯铝用作导线。
②铝合金制备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高考考查层面]命题点 铝与酸、碱的反应及计算铝分别与盐酸、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 +6HCl===2AlCl 3+3H 2↑2Al +2NaOH +6H 2O===2Na[Al(OH)4]+3H 2↑从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Al 与酸、碱反应时生成H 2的实质是:Al 0―――→失3e-A l +3,所以不论是Al 与酸还是与碱反应,Al 与产生H 2的关系均是:2Al ~3H 2。
(1)等量铝分别与足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V HCl H 2V NaOH H 2=11。
(2)足量的铝分别与等物质的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V HCl H 2V NaOH H 2=13。
(3)一定量的铝分别和一定量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若产生氢气的体积比为13<V HCl H 2V NaOH H 2<11,则必定是:①铝与盐酸反应时,铝过量而盐酸不足;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铝不足而氢氧化钠过量。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专题3.3镁、铝及其化合物(讲)(含解析)

专题3.3 镁、铝及其化合物1、掌握镁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和应用。
2、掌握镁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掌握镁铝及其化合物的探究性实验4、了解镁铝图像的基本原理,掌握其中的量的关系,并运用于解题。
5、掌握镁铝有关的实验问题。
一、镁铝的性质1、铝的结构和存在铝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铝元素在地壳中含量丰富,仅次于硅,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自然界中的铝全部以化合态存在;镁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三周期第ⅡA族。
2、金属铝的物理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传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3、金属铝的化学性质图中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 ①Al O 2⎩⎪⎨⎪⎧――——→ 常温 形成致密的氧化膜――——→ 点燃 4Al +3O 2=====点燃2Al 2O 3②2Al+3Cl 2=====点燃2AlCl 3③Al 酸⎩⎪⎨⎪⎧――――→氧化性酸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非氧化性酸2Al +6HCl===2AlCl 3+3H 2↑④2Al+2NaOH +2H 2O===2NaAlO 2+3H 2↑ ⑤2Al+Fe 2O 3=====高温Al 2O 3+2Fe(铝热反应) 4、对比记忆镁的化学性质铝镁与非金属反应 能被Cl 2、O 2氧化2Mg +O 2=====点燃2MgO 3Mg +N 2=====点燃Mg 3N 2与水反应 反应很困难 能与沸水反应Mg +2H 2O=====△Mg(OH)2+H 2↑与碱反应 能溶于强碱溶液不反应与某些氧化物反应 能与Fe 2O 3、MnO 2、Cr 2O 3等金属氧化物发生铝热反应能在CO 2中燃烧: 2Mg +CO 2=====点燃2MgO +C纯铝用作导线,铝合金用于制造汽车、飞机、生活用品等。
【典型例题1】【内蒙古巴彦淖尔一中2016届9月月考】将5.1g 镁铝合金,投入到500mL2.0molL 的盐酸中,金属完全溶解,再加入4.0molLNaOH 溶液,若要生成的沉淀最多,则NaOH 溶液的体积是()A.200mL B. 250ml C. 425mL D. 560mL【答案】B考点:考查镁铝反应的有关计算【点评】熟练镁铝的主要性质及应用,特别是镁铝的特性,如铝能发生铝热反应,铝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氢气,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碳单质和氧化镁,为常考知识点。
2020版高考新课标化学第一轮总复习讲义:第3章 第二节 镁、铝及其化合物

第二节 镁、铝及其化合物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理念。
镁、铝的主要性质及其应用(对应复习讲义第27页)1.镁的性质镁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轻金属,密度较小,硬度较小。
(1)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①镁条在O 2中燃烧,发出耀眼的强光,生成白色固体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 +O 2=====点燃2MgO 。
②镁条能与N 2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Mg +N 2=====点燃Mg 3N 2。
(2)与水或酸的反应①镁与水反应:镁不易与冷水反应,能与沸水反应 Mg +2H 2O=====△Mg(OH)2+H 2↑。
②镁与酸的反应:镁是活泼金属,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放出H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Mg +2H +===Mg 2++H 2↑。
(3)与某些氧化物的反应镁能在CO 2中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Mg +CO 2=====点燃C +2MgO 。
2.海水中提镁 (1)工艺流程(2)基本步骤及主要反应3.铝的结构与性质 (1)结构Al 的结构示意图:○+13 2, 8, 3,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2)性质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电性和导热性等,密度较小,质地柔软。
写出图中有关反应的方程式(能写离子方程式的写离子方程式): ①Al O 2 ――→常温 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加热 4Al +3O 2=====△2Al 2O 3 ②2Al +3Cl 2=====△2AlCl 3,③Al 酸――→氧化性酸 遇冷的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④2Al +2OH -+2H 2O===2AlO -2+3H 2↑, ⑤2Al +Fe 2O 3=====高温2Fe +Al 2O 3(铝热反应)。
[提醒] (1)Mg 、Al 与HNO 3反应均不生成H 2。
(2)铝热反应体现了Al 的强还原性。
判断正误(1)铝在自然界中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式。
( ) (2)MgO 与Al 粉的混合物也可称为铝热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镁、铝及其化合物A组基础题组1.(2019湖南邵阳模拟)下列各组混合物,使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两种试剂不能分离的是( )A.氧化镁中混有氧化铝B.氯化铝溶液中混有氯化铁C.氧化铁中混有二氧化硅D.氯化亚铁溶液中混有氯化铜答案 DA项,;B项,;C项,。
2.(2018湖北武汉模拟)镁、铝性质相似,下表中对两者的对比不正确的是( )答案 B 镁的金属性强于铝,铝与水反应很困难,镁能与沸水反应。
3.铝土矿的主要成分中含有氧化铝、氧化铁和二氧化硅等,工业上经过下列工艺可以冶炼金属铝。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铝土矿a b c d AlA.①、②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B.a、b中铝元素的化合价相同C.③中需要通入过量的氨气D.④进行的操作是加热,而且d一定是氧化铝答案 C 铝土矿中加入盐酸生成Al3+和Fe3+,二氧化硅不溶于盐酸,所以要过滤,分离出二氧化硅;滤液中加过量NaOH溶液,Al3+转化为Al-,Fe3+转化为Fe(OH)3沉淀,过滤除去Fe(OH)3沉淀,向滤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会生成Al(OH)3沉淀,Al(OH)3受热分解生成Al2O3,最后电解熔融的Al2O3生成Al。
A项,由以上分析可知①、②中除加试剂外,还需要进行过滤操作,故正确;B项,Al3+、Al-中铝元素的化合价均为+3价,故正确;C项,③中需要把Al-转化为Al(OH)3沉淀,要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Al-+CO2+2H2OAl(OH)3↓+HC-,故错误;D项,根据上述分析可知④中Al(OH)3受热分解生成Al2O3,故正确。
4.在某无色溶液中缓慢地滴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的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由此确定,原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是( )A.Mg2+、Al3+、Ba2+B.H+、Mg2+、Al3+C.H+、Cu2+、Al3+D.只有Mg2+、Al3+答案 B Mg2+、Al3+遇氢氧化钠立即产生沉淀,与第一阶段无沉淀不符合,A项错误;B项,水溶液中一定含有氢离子,加入氢氧化钠没有沉淀产生,继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达最大值,符合第二阶段沉淀量逐渐增加,第三阶段有部分沉淀能和氢氧化钠继续反应,说明部分沉淀是氢氧化铝,原溶液中一定含有铝离子,第四阶段沉淀的量不再随着氢氧化钠量的增多而增加,说明一定有一种沉淀和氢氧化钠不反应,可推知该沉淀是氢氧化镁,原溶液中一定含有镁离子,说明溶液中有H+、Al3+和Mg2+,B项正确;Cu2+在水溶液中呈蓝色,题干中溶液是无色,C项错误;Mg2+、Al3+遇氢氧化钠立即产生沉淀,与第一阶段无沉淀不符合,D项错误。
5.(2018陕西西安高三期末)已知Al2H6燃烧热极高,是一种很好的生氢剂,它跟水反应生成H2,球棍模型如图所示(白球为Al,黑球为H)。
下列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 )A.该物质与水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Al2H6分子中H为+1价,Al为-3价C.Al2H6在空气中完全燃烧,产物为氧化铝和水D.氢铝化合物可能成为未来的储氢材料和火箭燃料答案 B 在化合物中电负性大的元素显负价,电负性小的元素显正价,氢元素的电负性大于铝元素,氢铝化合物中铝元素显+3价,氢元素显-1价,B项错误。
6.将100 mL mol· L-1的NaOH溶液与100 mL 1 mol· L-1的AlCl3溶液,按下列两种方法混合:①将NaOH 溶液逐滴加入AlCl3溶液中,边加边振荡②将AlCl3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中,边加边振荡。
对上述实验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现象相同,沉淀量相同B.现象相同,沉淀量不相同C.现象不相同,沉淀量相同D.现象不相同,沉淀量不相同答案 C 100 mL mol· L-1NaOH溶液中n(Na H)=0. mol,100 mL 1 mol· L-1的AlCl3溶液中n(AlCl3)=0.1 mol,则①将NaOH溶液逐滴加入AlCl3溶液中,发生反应:Al3++3OH- Al(OH)3↓,现象为观察到白色沉淀;②将AlCl3溶液逐滴加入NaOH溶液中,发生反应:Al3++4OH- Al-+2H2O,Al3++3Al-+6H2O4Al(OH)3↓,先没有沉淀后出现沉淀,所以二者现象不同,由于AlCl3最后全部转化为Al(OH)3,沉淀量相等,故选C。
7.(2018福建莆田第六中学期中)向含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50 mL 1 mol·L-1HCl溶液,测得溶液中的某几种离子物质的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曲线表示的离子方程式为Al-+H++H2O Al(OH)3↓B.b和c曲线表示的离子反应是相同的C.M点时,溶液中沉淀的质量为3.9 gD.原混合溶液中的C-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答案 D Na2CO3、NaAlO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HCl溶液,先发生反应:Al-+H++H2O Al(OH)3↓,a曲线表示Al-减少,Al-反应完毕,发生反应:C-+H+ HC-,b曲线表示C-减少,c曲线表示HC-增加,C-反应完毕,发生反应:HC-+H+ CO2↑+H2O,d曲线表示HC-减少,此阶段Al(OH)3不参与反应,A、B项正确;加入盐酸50 mL时NaAlO2中铝元素全部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加50 mL盐酸之后C-反应,氢氧化铝沉淀不溶解,则M点沉淀的质量和加入盐酸50 mL时沉淀的质量相同,由NaAlO2+HCl+H2O NaCl+Al(OH)3↓知,n[Al(OH)3]=n(NaAlO2)=n(HCl)=0.05 mol,m[Al(OH)3]=0.05 mol×78 g·mol-1=3.9 g,C项正确;Al-与C-消耗的盐酸的体积都是50 mL,所以消耗的氯化氢的物质的量相等,依据反应Al-+H++H2OAl(OH)3↓、C-+H+ HC-可知C-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但Al-与C-都能水解,水解程度不同导致无法判断溶液中C-与Al-的物质的量之比,D项错误。
8.A、B、C、D、E五种化合物均含有某种短周期常见元素,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的溶液为澄清溶液,C为难溶的白色固体,E易溶于水,取A的溶液灼烧,焰色反应呈浅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1)写出化学式:A ,B ,C ,D ,E 。
(2)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B:;A→D:。
答案(1)KAlO2Al(OH)3Al2O3AlCl3NaAlO2(2)Al-+2H2O+CO2 Al(OH)3↓+HC-Al-+4H+ Al3++2H2O解析在短周期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物质必为两性物质,又因为B受热时转化为C,故可知C为Al2O3,B为Al(OH)3,由此推出D是AlCl3,E为NaAlO2;A与过量CO2反应生成Al(OH)3,且A的溶液的焰色反应呈浅紫色,则A为KAlO2。
9.镁是海水中含量较多的金属,镁、镁合金及镁的化合物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用途非常广泛。
(1)Mg2Ni是一种储氢合金,已知:①Mg(s)+H2(g) MgH2(s) ΔH1=-74.5 kJ·mol-1②Mg2Ni(s)+2H2(g) Mg2NiH4(s) ΔH2=-64.4 kJ·mol-1③Mg2Ni(s)+2MgH2(s) 2Mg(s)+Mg2NiH4(s) ΔH3则ΔH3= kJ·mol-1。
(2)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的无水氯化镁获得镁。
其中氯化镁脱水是关键工艺之一,一种正在实验的氯化镁晶体脱水的方法是先将MgCl2·6H2O转化为MgCl2·NH4Cl·nNH3(铵镁复盐),然后在700 ℃脱氨得到无水氯化镁,脱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电解熔融氯化镁,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3)储氢材料Mg(AlH4)2在110~ 00 ℃的反应为Mg(AlH4)2 MgH2+2Al+3H2↑,每生成27 g A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答案(1)+84.6(2)MgCl2·NH4Cl·nNH3MgCl2+(n+1)NH3↑+HCl↑Mg2++2e- Mg(3)3 mol解析(1)运用盖斯定律将②-①× ,得Mg2Ni(s)+2MgH2(s) 2Mg(s)+Mg2NiH4(s) ΔH3=+84.6 kJ·mol-1。
( )“NH4Cl”在加热时会分解生成NH3和HCl。
(3)Mg(AlH4)2中Al为+3价,当生成1 mol Al 时,转移3 mol电子。
10.(2017江苏单科,16,12分)铝是应用广泛的金属。
以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含SiO2和Fe2O3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铝的一种工艺流程如下:注:SiO2在“碱溶”时转化为铝硅酸钠沉淀。
(1)“碱溶”时生成偏铝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
(2)向“过滤Ⅰ”所得滤液中加入NaHCO3溶液,溶液的pH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 )“电解Ⅰ”是电解熔融Al2O3,电解过程中作阳极的石墨易消耗,原因是。
(4)“电解Ⅱ”是电解Na2CO3溶液,原理如图所示。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阴极产生的物质A的化学式为。
(5)铝粉在1 000 ℃时可与N2反应制备AlN。
在铝粉中添加少量NH4Cl固体并充分混合,有利于AlN的制备,其主要原因是。
答案(1)Al2O3+2OH-2Al-+H2O(2)减小(3)石墨电极被阳极上产生的O2氧化(4)4C-+2H2O-4e-4HC-+O2↑H2(5)NH4Cl分解产生的HCl能够破坏Al表面的Al2O3薄膜解析(1)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与强碱溶液反应生成Al-和H2O。
( )“碱溶”时,NaOH溶液应过量,则在“过滤Ⅰ”所得滤液中一定含有过量的NaOH,当加入NaHCO3溶液时,HC-+OH- C-+H2O,使c(OH-)减小,故pH减小。
(3)电解熔融Al2O3时,阳极反应式为:2O2--4e- O2↑, 2会与石墨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消耗石墨。
(4)阳极应是H2O电离出的OH-放电,生成O2和H+,在Na2CO3溶液充足的条件下,H+与C-反应生成HC-,故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C-+2H2O-4e- 4HC-+O2↑;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4H2O+4e- 2H2↑+4 H-,所以物质A为H2。
(5)铝粉表面有Al2O3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而添加少量NH4Cl固体,NH4Cl分解生成的HCl能与Al2O3反应,破坏Al2O3薄膜,有利于Al和N2反应。
B组提升题组11.(2018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向物质的量浓度均为1 mol·L-1的HCl、AlCl3、MgCl2、NH4Cl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1 mol·L-1的NaOH溶液,得到如下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