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写作导学案:第四章 微点升格训练序列训练14 Word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4.2.3抒情散文写作训练新人教版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高效演练稳达标4.2.3抒情散文写作训练新人教版1.(xx·扬州模拟)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
月有阴晴圆缺,世人悲喜因之而生,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具有思辨性、比喻性的作文题,三个分句之间彼此关联,形成张力。
“月有阴晴圆缺”,是说客观现实和自然规律有变化流动的特性。
“世人悲喜因之而生”,是说世人触景生情,主体情感随客体变化而变化。
“但月亮还是那个月亮”,是说客体并不因主体认知、情感的变化而变化,也不因自身的外部变化而改变本质属性。
这句话包含多组矛盾,主要矛盾是主体的情感认识与客体的本质属性(主观性与客观性)。
因景生情,是人之常情,也是一种审美状态。
人处于审美状态时,往往会触景生情,移情于物,对客体的认识往往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异,但客体并不随之而变。
这句话还隐含一些次要矛盾,有情与景、主体与客体、审美与现实、变与不变、形态与本质等。
可以顺向立意:客体不随主体情感、认识的变化而变化。
也可逆向立意:虽然客体不变,但主体会赋予客体以意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2.(xx·枣庄模拟)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散文。
一只螃蟹不听同伴的劝告,离开了赖以生存的海水,独自爬上岸。
有只饥饿的狐狸正愁没吃的,看见这只离水之蟹后,马上将它捉住并吃掉了。
它的故事传开后,螃蟹A说:真傻呀!本来就应该生活在海里,却偏要到岸上去自寻死路,它的死毫无价值。
螃蟹B反驳道:它至少证明了这一片海岸是行不通的死地。
终于,在其他99只螃蟹探路死亡后,第100只螃蟹在安全的岸上饱览着迥异的大陆风光。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所给材料是一则寓言故事,立意构思前要先弄懂材料的意蕴,弄懂材料的意蕴可从材料的描述对象入手。
2019人教高考语文一轮训导练(4)及答案-教育文档

2019人教高考语文一轮训导练(4)及答案一、语言文字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D)①鉴于健康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2019中国控烟观察——民间视角》报告,有关专家建议,国家出台禁烟条例刻不容缓....,要将戒烟纳入国家公共卫生管理体系。
②近日,由于楼市投机者东山再起....,为给仍然躁动不安的楼市继续降温,上海、重庆同日发布新政,由此可知未来热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持续收紧是大概率事件。
③中国消费者协会2019“双11”网购体验式调查报告指出,144款调查商品中有34款商品的测试评价指标不符合国家标准,部分平台商家的职业操守每况愈...下.。
④我国高景一号01组4颗0.5m分辨率的遥感卫星组网运营后,可实现对全球任意地点每天重访1次,这就意味着天气状况良好时卫星可一览无余....全球任一区域。
⑤在当今中国文化情境中,何学斌、何学芬等川籍画家在艺术创造上品格独立,二十年来他们锲而不舍地耕耘艺坛,厚积薄发....,终于收获书画创作的累累硕果。
⑥遍布卖场的“以旧换新”“家电下乡”“厂家直销”等活动让我市本次家电促销氛围意兴阑珊....,让广大市民尽享各种优惠。
A.①③⑥B.①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⑥[解析]①“刻不容缓”形容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
使用正确。
②“东山再起”指失职后再度任职,或失败后恢复力量再干,多形容政治人物,不能用来形容投机者。
③“每况愈下”指越往下越明显,表示情况越来越坏。
使用正确。
④“一览无余”指一下子看得清清楚楚,也指建筑物、园林布局单调,诗文内容平淡。
此成语是动词性的,相当于不及物动词,不能直接带宾语。
⑤“厚积薄发”指多多积蓄,慢慢放出。
形容只有准备充分才能办好事情。
使用正确。
⑥“意兴阑珊”形容一个人兴致将尽的样子。
此处望文生义。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七八月份正是我国农作物生长的重要阶段,然而,入夏以来,全国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旱情,这不但让旱灾下的人们生活艰辛,更让农作物危在旦夕。
2019-2020学年人教版语文必修4学案:第四单元 同步写作序列学案四

善于思辨 学习辩证分析事物是纷繁芜杂的,我们认识事物、分析事物不能简单化。
说理论证要辩证,就是要看到事物的各个侧面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全面地分析事物的矛盾,从而对事物做出正确的、合乎事理的评价。
做辩证分析,就是要从事物的两方面进行辩证思考,或一分为二地认识事物,或比较和其他事物的异同,或从侧面与正面、个别与整体的关系思考,都有助于全面认识事物,从现象到本质地揭示事物特征,提出准确全面的观点或理由。
写作议论文时,我们提出的论点应避免片面化、绝对化,只有这样才能够使认识更全面,论证更周密,见解更独特,立论更深刻。
【技法点拨】 一、用发展的观点分析问题任何事物都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出来的,因此事物的存在对于产生它的历史条件来说是有理由的、必然的。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条件的变化,原来存在的理由可能会丧失,由合理的变为不合理的,由积极的变为消极的,最后经过否定,实现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
没有否定就没有旧事物的灭亡和新事物的产生,也没有事物的前进和发展。
如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在《青梅煮酒论英雄》一节中,人们说曹操有相人之术,袁绍当时“四世三公,门多故吏;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曹操却说,“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的袁绍不会成就大事业。
相反他评价当时人单势孤、寄人篱下的刘备“胸怀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也”,是真英雄也。
结果刘备在诸葛亮的辅佐下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终于开创了蜀汉基业,三分天下有其一,而袁绍在官渡一战中被打得仓皇逃窜,最终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
他们的结局真如曹操所料。
曹操就是在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看人不是用静止的观点看待,不以一时的成败论英雄。
曹操用发展的观点相人,对我们的生活同样有启示,世上万事万物都是处于运动、发展、变化之中。
我们在论证一个问题时,如果把它看成是绝对不变的,就不可能揭示出它的内在的客观规律,也就必然违背事理。
所以,我们要学会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防止变“近视眼”。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四板块 写作 四、行文有范(二)讲学案 新人教新人教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四板块写作四、行文有范(二)讲学案新人教新人教四、行文有范(二)|记叙文常用7大写作范式[记叙文“抑扬交错〞范式解构]抑扬交错式就是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将生活素材抑扬交错地组织在一起,通过前后材料的反差,突出表现对象的本质属性,鲜明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的一种构思方式。
“抑〞,抑制,就是对人、事、物进行贬抑;“扬〞,扬起,就是对人、事、物进行表扬。
抑扬交错式有两种:一是欲扬先抑,适用于歌颂某品德某精神;二是欲抑先扬,适用于批判某种现象或揭露某些黑暗面。
学生作文使用较多的是欲扬先抑模式,即先用一段文字进行铺垫,铺垫往往是“抑〞,让读者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感觉,接着再在行文中加深这种感觉,以起到衬托的目的。
文章到此就要考虑进行“扬〞的阶段,这种“扬〞要让读者在不自觉中逆转,与前面的“抑〞形成对照,最后在结尾点题总结,升华主题。
[依据范式构思高考作文]尝试按“抑扬交错式〞构思(XX XX·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两条小鱼一起游泳,遇到一条老鱼从另一方向游来,老鱼向他们点点头,说:“早上好,孩子们,水怎么样?〞两条小鱼一怔,接着往前游。
游了一会儿,其中一条小鱼看了另一条小鱼一眼,忍不住说:“水到底是什么东西?〞看来,有些最常见而又不可或缺的东西,恰恰最容易被我们无视;有些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能够引发我们深入思考……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我来写高考作文]1.我的立意:2.我的题目:3.我的构思:大致分段,每段所写内容及所选素材请列出提纲第____~____段第____~____段第____~____段同桌评分[名师话高考作文]学审题立意,学高分亮点[名师析题]材料中小鱼最后问的那句“水到底是什么东西?〞是审题的关键。
所以,关键点就是要抓住“水〞和“鱼〞的关系。
因为水是鱼赖以生存的环境,然而越是平凡的东西,越是已经拥有的东西,越容易被无视,长时间生活在水中,也就不知道水的重要性,甚至忽略了水的存在性。
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序列写作 第四章 微点升格训练 序列训练14 万紫千红总是春-美化语言

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序列写作第四章微点升格训练序列训练14 万紫千红总是春-美化语言了解并掌握美化作文语言的方法。
(xx·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
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片段1:片段2:片段3:语言是一组神奇的积木,能堆砌出我们心中最美的天堂。
古人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书评家萧乾先生曾说:“文字是天然含蓄的东西。
”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构思,有的人写出来会让读者觉得苍白无力,有的就会让人觉得韵味无穷。
比较下面这两个句子:①秋天刚到,一些黄叶就落下来了。
②秋天刚到,一些性急的黄叶就落下来了。
①句就让人感觉很直白,②句只是加上“性急的”修饰了一下,就把黄叶拟人化了,整个句子就让人觉得充满了情味,意境也就出来了。
其实,写文章就像走围棋,围棋的技巧在于做眼,眼做活了,棋也就活了。
语言的表达技巧也在于做眼,篇有段眼,段有句眼,句有词眼。
眼做活了,文也就活了。
同时,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有文采”以及“感情真挚”等对中学生的作文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文中恰当地美化语言,特别是开头结尾,重点段中精彩的语言,会有力地升华主题和渲染情感,并会形成文章浓郁的个性风采。
现归纳五种美化语言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强化修辞意识创造性地运用修辞是美化作文语言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无论是比喻的生动形象,比拟的情深意浓,还是排比的气势磅礴,都会为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给文章抹上迷人的色彩。
xx山东卷优秀作文《享文化之繁华》:文化,流淌在悠远的箫声中,诉说着哀怨与愁绪;文化,也弥漫在阿炳的二胡中,叹尽人生的跌宕起伏;文化,亦可以流转于锦瑟之间,轻拢慢捻之间净化内心的污秽。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4部分高考作文梯级学案专题1考场作文分点突破二发展篇课件新人教版

-2本案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演练
让观点更深刻
1.洞悉高考作文对“深刻”的要求。
2.掌握使考场作文“深刻”的方法。
-3本案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演练
[读佳作·写品悟]
(2020·江苏卷)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
怎样同情、同情有何后果、该不该同情他人等角度思考。应对社
会现象的深入思考,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随波逐流,有自己判断
是非的能力。
参考立意:①善加控制,理性同情;②同情永远是一种美德;③别浪
费美好且脆弱的同情心。
-16本案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巩固演练
[技法指津]
1.缘事析理——透过现象看本质
“缘事”就是要紧扣所给的事件,由事展开;“析理”就是要揭示事物
局限了我们的世界而不是拓展了。织茧作缚,我们被困在“信息茧
房”中与世隔绝。所处的环境如同回音室,发出的声音所收到的回
复,仅仅是自我的镜像反射。异己、多元的元素被排斥在外,我们
却甘之如饴,满以为一己之囹圄即大世界。
我们为时代所塑造,或许难逃同类信息之纷至沓来,却并不意味
着完全丧失主观能动性,只可屈服于既定命运。同与异的矛盾,终
竭的雄心照亮科学圣殿的宝座,甚至穿越了历史久积的尘埃,头戴
好奇心女神为他加冕的桂冠,一字一句地说,我是天空的立法者—
—开普勒。
④或许,从前后的鲜明对比中我们已经发现“好奇心”本身根本就
没有对错,真正的关键是我们把自己的好奇心用在了什么地方。
2019届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四部分-写作专题十四作文技法巧突破第一讲审题立意

专题十四作文技法巧突破第一讲审题立意审题与立意是考场作文的重要环节。
审题,侧重于对作文试题的审视,包括对试题的题意、文体、字数等方面的认知与把握;立意,则是在把握题意的基础上,确立文章的中心。
因此,二者虽然有区别,但是联系也是相当密切的,有时甚至是同步进行的,很难分开。
技法指导一:提纯人格故事性的材料,如果以人物活动为核心,那么,就可以透过人物言行,或者其他人物的评价、【题例】阅读下面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位年轻人跋山涉水历尽艰辛去寻找宝物,最终在热带雨林找到一种能散发香气、放在水里沉到水底的木料。
他想这肯定是宝物,就满怀信心地把香木运到市场去卖,可是无人问津,而隔壁的木炭总是很快卖光。
开始他还坚信自己的判断,可是最终改变了想法,把香木烧成木炭,结果很快被一抢而空。
他很高兴,回去告诉他父亲,父亲却老泪纵横。
原来,年轻人烧成木炭的香木,正是这个世界上最珍贵的树木——沉香,只要切下一块磨成粉屑,价值就超过了一车的木炭。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立意展示:明代贤哲胡居仁有一联曰:“贵有恒,何必三更睡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其中真谛流溢于词间:成事贵在坚持!坚持,是坚强的力量。
坚持的力量源于信念与意志,正是对目标的坚持,方有默默迈过足下无尽路途的动力,“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是坚持的硕果。
(李肖伟《因为坚持,所以收获》)技法鉴赏:材料是寓言性的,考生可选的角度很多,如果用“提纯人格”的方法审题立意,则更直接,更符合材料的精神。
这位年轻人,他本来拥有价值连城的沉香,却因为羡慕别人手里的木炭,而丢弃了自己的沉香,表现出“没有自信”“不能坚持既定信念”“处事浮躁”“急功近利”等人格缺陷。
李肖伟的文章,正是透过材料,看到年轻人“不能坚持既定信念”“处事浮躁”,从正面立意,确立“因为坚持,所以收获”这一观点的。
【新部编版】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4.4发展等级(教学案)

专题4.4 发展等级作文是所有高考学科中分值最高的一道题,而“发展等级”又是拉开作文评分差距最大的一块阵地,为此,高考专家疾呼:“得作文者得语文,得发展分者得作文。
”高考作文评分标准明确指出,发展等级评分依据几个评分点,不求全面,可根据其中的若干突出点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
为此,广大考生在“发展等级”的追求上,大可不必为自己的作文不是“通篇大妙”而妄自菲薄,而应该理直气壮地在“一点独到”上大有作为。
广大考生要始终坚信这样一点:在“发展等级”上,我虽然不能做到“最好”,但一定能做得“更好”。
【发展等级一】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之“深刻”“深刻”是“发展等级”的第一项要求,是高考作文获得高分的一个重要方面。
无论是记叙文还是议论文,只要能揭示社会生活中富有意蕴的人和事,说理深入浅出,剖析有理有据,令人心悦诚服,就是有思想深度的文章。
这需要考生对周围生活现象有深刻的洞察力、敏锐的反应力,对作文所提供的材料、文题、话题有深刻的理解力,对所确立的中心有生动的表达力。
“深刻”,是对文章内容方面的要求,主要是针对文章的思想而言。
在高考《考试大纲》中,对“深刻”的要求是这样表述的:“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也就是要求文章:一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具有深邃的见解;二能进行深入地分析,揭示事物的内在关系;三能做到观点鲜明,蕴含哲理,给人启发,令人深思,催人奋进。
在具体写作时,首先应该立意深远,见解深刻,说理透彻。
一、要从社会生活的现象出发,透过现象洞察本质,挖掘现象背后隐含的比较深刻的有社会意义和价值的东西,在观点上能给人以启发作用。
当然,这深刻的见解,不是凭空而来,也不能随意引申、无原则地提高和升华。
它必须结合社会生活实际,要具体、真实、可靠。
在揭示本质的基础上,还应该进一步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其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或是预测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并总结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写作导学案:第四章微点升格训练序列训练14 Word版了解并掌握美化作文语言的方法。
(2014·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不少人因为喜欢动物而给它们喂食,某自然保护区的公路边却有如下警示:给野生动物喂食,易使它们丧失觅食能力。
不听警告执意喂食者,将依法惩处。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片段1:片段2:片段3:语言是一组神奇的积木,能堆砌出我们心中最美的天堂。
古人讲:“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书评家萧乾先生曾说:“文字是天然含蓄的东西。
”同样的内容,同样的构思,有的人写出来会让读者觉得苍白无力,有的就会让人觉得韵味无穷。
比较下面这两个句子:①秋天刚到,一些黄叶就落下来了。
②秋天刚到,一些性急的黄叶就落下来了。
①句就让人感觉很直白,②句只是加上“性急的”修饰了一下,就把黄叶拟人化了,整个句子就让人觉得充满了情味,意境也就出来了。
其实,写文章就像走围棋,围棋的技巧在于做眼,眼做活了,棋也就活了。
语言的表达技巧也在于做眼,篇有段眼,段有句眼,句有词眼。
眼做活了,文也就活了。
同时,高考作文发展等级中的“有文采”以及“感情真挚”等对中学生的作文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文中恰当地美化语言,特别是开头结尾,重点段中精彩的语言,会有力地升华主题和渲染情感,并会形成文章浓郁的个性风采。
现归纳五种美化语言的方法,以供参考。
一、强化修辞意识创造性地运用修辞是美化作文语言的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无论是比喻的生动形象,比拟的情深意浓,还是排比的气势磅礴,都会为文字插上想象的翅膀,给文章抹上迷人的色彩。
2016年山东卷优秀作文《享文化之繁华》:文化,流淌在悠远的箫声中,诉说着哀怨与愁绪;文化,也弥漫在阿炳的二胡中,叹尽人生的跌宕起伏;文化,亦可以流转于锦瑟之间,轻拢慢捻之间净化内心的污秽。
本无生命的乐器与乐曲结合在一起,便成为了文化的载体,寄寓着心灵的世界,承载着厚重的文化。
该文段使用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增强了文采,构筑了壮丽的语言美。
语言句式整齐划一,朗朗上口,修辞炼句匠心独运,气势流畅,与文章主题相得益彰。
二、追求动人效果文采飞扬只是语言美的表层要求,而真挚动人才是语言美的最终目的。
因为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字字如珠玑,句句皆传情,这才是语言的高境界。
在恰当使用修辞的基础上,运用准确的词语进行描绘,会使语言产生感人至深的效果。
例如高考优秀作文《那一刻,我感动了》片段:爸爸在凉席上睡着午觉,外面的蝉不停地在绿叶间聒噪着。
我蹑手蹑脚地溜进爸爸的房间,看着爸爸憨睡的样子,“扑哧”一声笑了。
爸爸的一只大手半吊在空中,几束阳光照在上面,露出斑驳的痕迹。
我好奇地将那只手捧了起来,透过光束,我看见爸爸的手指粗而长,黝黑黝黑的,仿佛一块粗糙的铁板,手心里布满了大大小小的黄色小山包,硬硬的……阳光顿时灼伤了我的眼,我不忍再看下去了,将爸爸的手安放在凉席上,鼻尖酸酸的。
想起爸爸第一次用大手将我高高举起,第一次用那双大手给我做了一只风筝,第一次用那双大手给我组装了一辆自行车……如今,我长大了,爸爸的那双大手却被岁月打磨得痕迹斑斑,莫非是我一刀一刀刻上去的?我的泪再也忍不住落下来了。
这段文字使用准确的词语,生动地进行了描写。
如:憨、斑驳、粗糙、布满、硬硬的、灼伤、我一刀一刀刻上去的。
这些词语将一个辛苦劳累的父亲形象突显出来,也写出孩子对父亲的爱与理解,产生了动人的效果。
三、富于思辨色彩散文如果充满了理趣之美会使文章的主旨更有深度,会把读者的思维带入更广阔的空间,因此在写作中,要深入挖掘其中蕴涵的哲理,并通过形象化的语言传达出来。
如:2016年江苏卷优秀作文《话长话短》片段:如果说“有话则短”是一种智慧,那么,“无话则长”则是一种勇气和担当。
一个问题,众人三缄其口不发一言,或是出于谨慎,或是出于其他,这个“无话”的时刻,是需要一些响亮的声音打破沉寂的。
倘若,一团沉默,从上到下,问题还是问题,不免让人失望。
一个让人心生敬意的领导不在于他的威严,有的时候,只是某一个瞬间,他可以在沉默的时刻发出自己的声音,正直的,真诚的,这样的“声音”再长,我们也是欢喜的。
这姑且看做“无话则长”吧!其实,话长话短,并不矛盾,长则长,短则短,总要根据需要来定。
只要符合精简高效的原则,长,或是短,都是让人心悦诚服的事儿。
开会如此,其他的事儿何尝不是?话长话短中,是高效的行事方式,是智者的适当沉默,是勇者的敢于担当!这段文字辩证分析了“话长”和“话短”各自的背景和效果,逻辑性强,思维严密,充满辩证色彩。
四、写出个性风采每个人的性格、爱好、修养各不相同,因此在写作中作者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发挥优势,突出个性,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
当然这里强调的个性应该是既有自己的创新,又符合高水准的审美。
例如同样是写一段有关《孤独》的文字,同样运用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一个学生平时注意观察世界,善于体味感悟,可以写出下面一段文字: 孤独是沙漠中一株挺拔的仙人掌,孤独是深海里一只孕育珍珠的蚌,孤独是昏暗天空中一颗明亮的星,孤独是深巷里一串微弱的脚步声。
孤独似一阵风,冰凉中带着温暖;孤独像一阵雨,迷蒙中透着清新。
而另一个学生知识丰富,并且善于思索,写出下面一段文字:孤独是陈子昂登上幽州台那声响彻古今的浩叹,孤独是阮籍穷途末路时感天动地的恸哭,孤独是哈姆雷特站在海边而做出的生存与毁灭的抉择。
孤独游荡在人生的航程上,孤独浸透在灵魂的深处。
孤独是心酿成的酒,孤独是追求者唱出的无言的歌。
可见两位作者都能张扬自己的个性,展现自己的风采。
五、运用诗词名句彰显文采美经典诗词名句,内涵丰富,意旨深远,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有时洋洋洒洒一大篇,却不如一句名言来得简洁,来得有力。
而巧妙引用经典诗词名句,可以使语言显得厚重、警策、含蓄,具有丰富的哲理意蕴。
高考作文中若能巧妙引用,定会使你的文章文采飞扬,显示出丰厚的文化底蕴。
如2016年江苏卷优秀作文《我言秋日胜春朝》片段:古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乐观和通达,也是个性与创新,自古太多的悲秋怀古,似乎一到秋天,日历一撕下,人的心境也会转凉,尽管那炎热与夏天并无二致。
“前人之述备矣!”秋,承载了太多的悲伤情怀。
有“天凉好个秋”,也有“物换星移几度秋”,“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只有这一声啼鸣,唤起了后世对秋的审美。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那成排的雁、鹤不同于以往,成了欣欣向荣的象征,成了最美的秋词。
为了说明“秋的乐观与旷达的个性”,考生旁征博引,妙语连珠。
此处开头引用的诗句,有情理,有哲理,耐人咀嚼,显示了考生深厚的积累,丰厚的底蕴,具有浓郁的文化气息,让人赏心悦目。
一、片段训练《说起梅花》表达了作者对梅花“深入灵魂的热爱”。
在你的生活中,哪一种事物使你产生了“深入灵魂的热爱”,这样的热爱为什么能深入你的灵魂?请以“深入灵魂的热爱”为题写一个片段,注意语言的美化。
要求:自选一物(植物、动物或器物,梅花除外),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示例:人大北路,这是一条被人称为北京最浪漫最有情调的路。
刚刚过去的春天,满街刺槐花开,洁白耀眼,清香销魂;现在正值夏天,国槐浓荫铺地,黄色的花蕊酝酿着一夜绽放,旋即铺满路面。
路上是难得的安静!突然,一声熟悉的声音传来!——又一声,又是一声!整个天空都在回响,黄钟大吕,梵音悠扬。
我一下惊醒。
但我没法描摹这种声音,它不是乡下奶奶唱的“阿公阿婆,割麦插禾”,督课农事的警告;也不是宋人诗词中“不如归去,不如归去”的哀号,它是那样的清丽明亮,此声一出,整个城市就静下来了。
我的灵魂仿佛一下子醒了过来,我泪流满面。
我知道,这是一只孤独的鸟,一只误入了别人城市的鸟。
它一路走,一路飞,一路鸣叫,就是为了要找到我,要让我听听它的叫声。
这只鸟,叫杜鹃。
二、整篇训练(2016·浙江温州十校联合体高三考试)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
——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我来立意】【写作提纲】写作指导:村上春树的这句话要认真思考,每个人不一定都能够认识自己,就如你不知道那片属于你的森林在哪里一样,虽然它一直松涛阵阵。
你还能指望所有的人都会从那里经过?人或许生来就是孤独的,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是天然存在的。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由这句话可以产生疑问,人可以不迷失吗?相逢靠的是什么?是勇气,是缘分,是沟通等。
参考立意:①人要认识自己;②把握自己的人生;③心灵的相逢。
范文示例:舵手——把握我人生的航向轮船在海面上航行并非都一帆风顺,随时有可能遭遇飓风。
这时,舵手要做的就是找准航向,不让轮船迷失在茫无边际的大海之中;人在生活的道路上也并非都一马平川,随处会遇到岔路口。
这时,我们该做的就是把握住正确的人生方向,在岔路口前做出明智的选择,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绚烂多彩。
大江东去,浪花淘不尽千古的风流人物,淘不尽他们的飒爽英姿。
在人生的岔路口前,他们用泪与血谱写了一行行闪光的人生篇章,昭示着后人。
江边,西天最后一抹余晖染红了司马迁的脸庞,回想起那一段暗无天日的岁月,他紧紧地闭上了眼睛,两行清泪顺着脸颊潸然落下。
择生?抑或择死?两种想法交替在他的脑海中闪现。
择生,意味着隐忍苟活,在众人鄙夷的目光中卑贱地呼吸;择死,意味着以死可以明志,成为世俗人眼中的有节之臣。
或许,死比生更容易些。
但是,那成就一家之言的理想呢?他不由得攥紧了拳头,“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于是,他选择了生,选择了在耻辱中苟活。
于是,昏暗的灯光下多了一个发愤著书的身影;中国的文学史上,多了一座永恒的丰碑。
在人生的岔路口前,我们绝不能左顾右盼,举棋不定,不知该将人生的列车驶向何处。
我们必须要把握好方向盘,做出正确的抉择。
否则,就会一失足成千古恨,而落得个与坦桑尼亚大草原上的鬣狗一样的悲惨下场。
王治郅,一个曾经几乎家喻户晓的名字,第一个去美国NBA打篮球的中国人。
集众多荣耀于一身的他却在篮球道路的岔路口前迷失过方向。
2002年,他因拒绝代表中国出战第十四届亚运会而被中国篮协除名,导致他在事业的低谷中徘徊了四年之久。
2006年4月,当他再一次面对人生的岔路口时,他把握住了自己命运的船桨——向国人道歉,回国继续效力。
从美国NBA回来的王治郅少了原来的那种稚嫩,多了几分稳重与成熟。
后来,他带领中国八一篮球队拿下了阔别已久的CBA总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