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1-5章练习
统计学第123阶段练习题阶段考试答案

练习题一考试科目:《统计学》第1章至第5章(总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运用样本数据的统计量来推断总体的特征、变量的关系属于:B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科学统计D经验统计2.根据无锡市1000个家庭的调查数据,推断无锡市居民家庭订阅《江南晚报》的比例属于: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科学统计D经验统计B3.根据样本调查数据,制作统计数据分布直方图属于: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科学统计D经验统计4.一家研究机构从IT从业者中随机抽取500人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其中60%的人回答他们的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50%的回答他们的消费支付方式是使用信用卡。
这里的“月收入”是:A 分类变量B 顺序变量C 数值型变量D 离散变量5.要反映我国工业企业的整体业绩水平,总体单位是:A 我国每一家工业企业B 我国所有工业企业C 我国工业企业总数D 我国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6.一项调查表明,在所抽取的1000个消费者中,他们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消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这里的参数是: CA 1000个消费者B 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C所有在网上购物的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D 1000个消费者的平均消费额7.一名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为了完成其统计作业,在《统计年鉴》中找到的2006年城镇家庭的人均收入数据属于: CA分类数据B顺序数据C截面数据D时间序列数据8.一家公司的人力资源部主管需要研究公司雇员的饮食习惯,改善公司餐厅的现状。
他注意到,雇员要么从家里带饭,要么在公司餐厅就餐,要么在外面的餐馆就餐。
他收集数据的方法属于: DA访问调查B邮寄调查C个别深度访问D观察调查9.下面哪一项属于连续性变量CA学生的籍贯B保险公司雇员数C奶牛24小时的产奶量D某杂货店一天销售的牛奶件数(箱)10.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D)A作用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灵活程度不同D选取调查单位的方法不同11.调查时限是指( B)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12.统计整理阶段最关键的问题是( B)A对调查资料的审核B统计分组C统计汇总D编制统计表13.调查项目( A )A是依附于调查单位的基本标志B与填报单位是一致的C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D是依附于调查对象的基本指标14.为了反映商品价格与需求之间的关系,在统计中应采用(C)A划分经济类型的分组B说明现象结构的分组C分析现象间依存关系的分组D上述都不正确15.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结构性问题(B)A条形图B饼图C对比条形图D直方图16.下面的哪一个图形适合比较研究两个或多个总体或结构性问题(A)A环形图B饼图C直方图D折线图17.将全部变量值依次划分为若干个区间,并将这一区间的变量值作为一组,这样的分组方法称为( B)A单变量值分组B组距分组C等距分组D连续分组18.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描述大批量数据分布的图形( C)A条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饼图19.由一组数据的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和两个四分位数5个特征值绘制而成的,反映原始数据分布的图形,称为( D)A环形图B茎叶图C直方图D箱线图20.有10家公司的月销售额数据(万元)分别为72,63,54,54,29,26,25,23,23,20。
《统计学习题集》

《统计学原理习题集》第一章总论一、填空题1、在统计学产生与发展过程中,最著名的三大学派是学派,代表人物为和;学派,代表人物为、、;学派,代表人物为、。
2、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关于、、、的理论和方法技术,是一门通用的科学。
3、“统计”一词从外延是上看,通常是、、的泛指。
4、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与的关系。
5、统计工作和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和的关系。
6、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是的具体化。
7、总体根据单位数不同,可分为和。
8、统计指标根据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和。
9、统计指标根据在管理上所起的作用不同,可分为和,二者统称为。
10、统计指标根据采用的计量单位不同,可分为和。
二、单项选择题1、统计研究的()阶段能体现大量观察法?A、统计设计B、统计调查C、统计整理D、统计分析2、()是统计整理过程中最关键的方法?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析法C、统计分组法D、归纳推断法3、几位居民的月收入分别为800、1000、1300、2000、5000,这5个数字是()。
A、指标B、变量C、变量值D、标志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是()。
A、老赵今年60岁B、某企业上交的营业税为100万元C、a国前往b国的旅游观光费用4000元D、小李的职称为高级工程师5、总体与总体单位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在一定条件下,二者可以相互转化B、总体是总体单位标志的总和C、总体只是由存在数量标志的总体单位构成D、二者是固定不变的6、欲了解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50个学生B、50个学生的学习成绩C、每一个学生D、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绩7、把统计指标的含义理解为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这是()。
A、不正确的理解B、狭义的理解C、广义的理解D、唯一的理解8、数量指标与质量指标的根本区别在于()。
A、说明总体现象的内容不同B、数量大小不同C、统计单位不同D、使用领域不同9、实物指标与价值指标相比,其主要特点是()。
应用统计学_第一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考试科目:《统计学》第1章至第5章(总分100分)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专业:学号:身份证号: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统计数据的搜集、整理、图表展示以及运用数据的特征值来反映统计数据的分布规律属于:A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抽样分析D经验统计2.根据样本调查数据,制作统计数据分布直方图属于:AA描述统计B推断统计C抽样分析D经验统计3.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单位组成的集合称作:BA总体B样本C参数D统计量4.根据从无锡市随机抽取1000个家庭组成的样本,得到订阅报纸的家庭数位868个,那么样本比例86.8%被称为?CA总体B样本C参数D统计量5. 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分类数据:DA 年龄B 工资C 汽车产量D 购买商品的支付方式(现金、信用卡、支票)6.指出下面的数据哪一个属于顺序数据:DA 年龄B 工资C 汽车产量D 员工对企业某项制度改革措施的态度(赞成、中立、反对)7.某研究部门准备在全市200万个家庭中抽取2000个家庭,据此推断该城市所有职工家庭的年人均收入,这项研究的统计量是:CA 2000个家庭B 200万个家庭C 2000个家庭的人均收入D 200万个家庭的人均收入8.了解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则:BA 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B 所有居民是总体C 居民的消费支出情况是总体单位D 所有居民是总体单位9.统计学研究的基本特点是:BA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B 从数量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C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单位的特征和规律D 从性质上认识总体的特征和规律10.出于海洋环境保护的需要,广东省出台一个税种。
现在想了解居民对于税收政策的反应,那种数据搜集方式比较合适:CA设计一个实验B通过查阅出版刊物C随机抽样D观测数据11.下面哪一项属于离散型数据:DA上证综合指数B大坝排出水的体积C一辆汽车的行驶里程D某保险公司的雇员人数12.从含有N个元素的总体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 A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13.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从全校抽取4个班级的学生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法是( D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14.为了调查某校学生的购书费用支出,将全校学生的名单按拼音顺序排列后,每隔50名学生抽取一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方式是( C )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系统抽样D整群抽样15.在一项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 D )A无区别,是一致的B有区别,是不一致的C无区别,是人为确定的D有区别,但有时是一致的16.对家用电器的平均寿命进行调查,应该采用( D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17.在累计次数分布中,某组的向下累计次数表明( B )A大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B大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C小于该组上限的次数是多少D小于该组下限的次数是多少18.数据筛选的主要目的是( C )A发现数据的错误B对数据进行排序C找出所需要的某类数据D纠正数据中的错误19.样本或总体中各不同类别数值之间的比值称为( D )A频率B频数C比例D比率20.将比例乘以100得到的数值称为( B )A频率B频数C比例D比率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20分)1.对问题“你在目前的城市居住多长时间”的回答是连续变量。
《统计学原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A;3.B;4.C;5.D;6.A;7.C;8.C;9.C;10.A;11.C;12.C。
二.多项选择题1.ABDE;2.ACD;3.BCD;4.ACD;5.ACDE;6.ACE;7.AD;8.ABC;9.ACD;10.AD;11.BCDE;12.ABCDE;13.AC。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二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C;3.D;4.B;5.D;6.D;7.B;8.D;9.B;10.B;11.A;12.C;13.D。
二.多项选择题1.CE;2.ACE;3.CE;4.BCD;5.ABCE;6.BC;7.BCD;8.ABD;9.ABD;10.ACDE;11.ABCE;12.AB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C;4.C;5.D;6.B;7.B;8.B;9.D;10.B;11.A;12.B;13.D;14.A。
二.多项选择题1.AB;2.AC;3.AB;4.ABC;5.AB;6.ABD;7.ABC;8.ACE;9.BD;10.ABDE。
三.判断题1.√;2.×;3.×;4.×;5.√;6.×;7.√;8.√;9.×;10.×。
四.计算分析题1.解:(1)按职称编制的分配数列2.解:编制单项式变量数列3.解:(1)编制组距式变量数列。
(2直方图(略)第四章练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2.D;3.B;4.D;5.C;6.A;7.C;8.C;9.B;10.C;11.B;12.D;13.A;14.D;15.16.B;17.B;18.D;19.C;20.C;21.D;22.B;23.C;24.C;25.B。
(整理)统计学练习题(包括答案)

第一章序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_____。
A、质量方面B、数量方面C、质与量两个方面D、各个方面2、以下哪点不是统计总体的特征____。
A、社会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差异性答案:1是B;2是A3、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是_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抽象性D、总体的同质性4、以下哪个是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_____。
A、大量性B、同质性C、综合性D、广泛性答案:3是A;4是B5、抽查5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分别是75分、80分、85分、89分、93分。
这5个数字是____。
A、标志值B、标志C、变量D、指标答案:A6、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单位是_。
A、每个工业企业B、每台设备C、每台工业生产设备D、每台已安装设备7、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是___。
A、所有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所有工业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答案:6是C;7是C8、下列哪个是连续变量___。
A、工厂数B、人数C、净产值D、设备数9、研究某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时,统计总体应确定为____。
A、该市全体职工B、该市全部职工家庭C、该市每个职工家庭D、该市全部居民家庭答案:8是C;9是B10、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____。
A、教师的教龄B、学生的成绩C、商品价格D、民族11、一个统计总体____。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答案:10是D;11是C12、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____。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最指标D、质量指标13、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____。
A、该市每个职工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答案:12是B;13是D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的特点包括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可变性D、不变性E、综合性2、下列哪些是数量标志____。
综合练习(1-5章)2011 统计学

综合练习(1-5章)一、填空题1.统计学是一门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统计数据的科学。
2.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其目的是探索数据内在的。
3.___________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和统计研究工作的第一步;___________是现代统计学的核心和统计研究工作的关键环节;4.描述统计是用和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
5.推断统计是根据对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6.抽样调查中误差的来源有_______和_______两类。
7.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显示统计资料的两种主要方式。
8.从统计方法的构成来看,统计学可以分成________、________。
9.统计调查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
10.美国10家公司在电视广告上的花费如下(百万美元):72,63.1,54.7,54.3,29,26.9,25,23.9,23,20。
样本数据的中位数为11.分组的目的是找出数据分布的数量规律性,因此在一般情况下,组数不应少于5组,也不应多于组。
12.13.众数、中位数和均值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是______。
14.和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集中趋势代表值,而是经过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集中趋势值。
15.下列数据是某班的统计学考试成绩:72,90,91,84,85,57,90,84,77,84,69,77,66,87,55,95,86,78,86,85,87,92,73,82。
这些成绩的极差是。
16.17.在统计学考试中,男生的平均成绩为75分,女生的平均成绩为80分,如果女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3,则全班统计学平均成绩为____。
18.19.已知某村2005年人均收入为2600元,收入的离散系数为0.3,则该村村民平均收入差距(标准差)为______。
20.根据下列样本数据3,5,12,10,8,22计算的标准差为(保留3位有效数字)。
(完整版)统计学试题库(含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第一章: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一、填空题1、统计是统计工作、统计学和统计资料的统一体,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统计推断法和综合指标法。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设计、调查、整理和分析四个阶段。
4、随着研究目的的改变,总体和个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指标是说明总体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数值。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变量值。
7、变量按其数值变化是否连续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离散变量;变量按所受影响因素不同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数量性、总体性、社会性、具体性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指标名称和指标数值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可变标志和不变标志。
11、说明个体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总体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绝对数表示,质量指标用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数量标志和统计指标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总体变成总体单位,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或足够多的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章绪论⼀、单项选择题1、在整个统计⼯作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统计学B、统计数据搜集C、统计分析D、统计数据的整理2、统计学的核⼼内容是()A、统计数据的搜集B、统计数据的整理C、统计数据的发布D、统计数据的分析3、某班三名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8分、84分和95分,这三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4、某管理局有20个下属企业,若要调查这20个企业全部职⼯的⼯资收⼊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20个企业B、20个企业的每个职⼯C、20个企业的全部职⼯D、20个企业每个职⼯的⼯资5、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A、描述统计B、理论统计C、应⽤统计D、推断统计6、()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
A、理论统计B、描述统计C、推断统计D、应⽤统计⼆、多项选择题1、统计学( )A、主要特征是研究数据B、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C、研究⽅法为演绎与归纳相结合D、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E、研究有具体实物或计量单位的数据2、数学()A、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法的发展提供数学基础B、研究具体的数量规律C、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D、研究⽅法为纯粹的演绎E、研究没有量纲或单位的抽象的数三、填空题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统计⽅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2、统计过程的起点是_________,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______________。
3、统计数据的分析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为什么统计⽅法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要求举三个例⼦且不与教科书上的例⼦雷同)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单项选择题1、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基期下降3%,实际⽐基期下降了3.5%,则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为()A、116.7%B、100.5%C、85.7%D、99.5%2、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求得的⽐重之和()A、⼩于100%B、⼤于100%C、等于100 %:D、⼩于或⼤于100%3、将全班学⽣划分为“男⽣”和“⼥⽣”,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尺度B、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D、定序尺度4、将全班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为()A、定类尺度B、定距尺度C、定序尺度D、定⽐尺度5、昆明市的温度为260C与景洪市的温度310C相差50C,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距尺度B、定类尺度C、定⽐尺度D、定序尺度6、张三的⽉收⼊为1500元,李四的⽉收⼊为3000元,可以得出李四的⽉收⼊是张三的两倍,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序尺度B、定⽐尺度C、定距尺度D、定类尺度7、⼀次性调查是指()A、只作过⼀次的调查B、调查⼀次,以后不再调查C、间隔⼀定时间进⾏⼀次调查D、只隔⼀年就进⾏⼀次的调查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区别B、是毫⽆关系的两个概念C、不可能是⼀致的D、有时⼀致,有时不⼀致9、下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性别C、⼯⼈体重D、⼯⼈⼯资10、商业企业的职⼯⼈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11、对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作⼈员进⾏普查,调查对象是()A、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B、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全体⼯作⼈员C、昆明市的⼀个百货商店D、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每⼀位⼯作⼈员12、在全国⼈⼝普查中,调查单位是()A、全国⼈⼝B、每⼀个⼈C、每个⼈的性别D、每个⼈的年龄13、对某城市⼯业企业的设备进⾏普查,填报单位为()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业企业D、全部⼯业企业1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个⼤储蓄所进⾏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般情况,则这种调查⽅式是()A.普查B、典型调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15、⼈⼝普查规定统⼀的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便16、()是对事物最基本的测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
()4.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5.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6.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7.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每一个工业企业3.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4.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标志值D.数量指标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B.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6.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社会总产值B.产品合格率C.产品总成本D.人口总数7.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8.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百分数9.离散变量可以()。
A.被无限分割,无法一一列举B.按一定次序一一列举,通常取整数C.连续取值,取非整数D.用间断取值,无法一一列举多选1.要了解某地区的就业情况()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D.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E.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2.统计研究运用的方法包括()A.大量观察法B.统计分组法C.综合指标法D.统计模型法E.归纳推断法3.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全国人口总数是统计总体B.男性是品质标志表现C.人的年龄是变量D.每一户是总体单位E.人口的平均年龄是统计指标4. 在工业普查中()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5. 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1999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C.某市年供水量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E.某学员平均成绩6.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工资总额B.单位产品成本C.出勤人数D.人口密度E.合格品率7.下列各项中,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有()A.基本建设投资额B.岛屿个数C.国民生产总值D.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E.就业人口数第二章1.全面调查和非全面调查是根据调查结果所得到的资料是否全面来划分的。
()2.对某市下岗职工生活状况进行调查,要求在一个月内报送调查结果。
所规定的一个月时间是调查时间。
()3.对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产区进行调查,以掌握全国主要粮食作物生长的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是重点调查。
()4.典型调查既可以搜集数字资料,又可以搜集不能用数字反映的实际情况。
()5.统计调查误差就是指由于错误判断事实或者错误登记事实而发生的误差。
()6.我国人口普查的总体单位和调查单位都是每一个人,而填报单位是户。
()7.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调查的范围小,组织方便,省时省力,所以调查项目可以多一些。
()8.对调查资料进行准确性检查,既要检查调查资料的登记性误差,也要检查资料的代表性误差。
()9.在对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这种调查属于重点调查。
()10.普查一般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它并不排斥对属于时期现象的项目的调查。
()单选1.统计调查是进行资料整理和分析的()。
A.基础环节B.中间环节C.最终环节D.必要补充2.调查几个重要铁路枢纽,就可以了解我国铁路货运量的基本情况和问题,这种调查属于()。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查D.抽样调查3.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
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地调查D.工业企业现状调查4.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这种调查方法是()。
A.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5.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方法是()。
A.全面调查B.抽样调查C.典型调查D.重点调查6.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的关系是()。
A.二者是一致的B.二者有时是一致的C.二者没有关系D.调查单位大于填报单位7.下述各项调查中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A.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检验B.对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C.对全面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D.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8.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B.推断总体总量C.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9.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都是非全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
A.灵活程度不同B.组织方式不同C.作用不同D.选取单位方式不同10.调查的标准时间是指()。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的时间C.调查工作的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11.调查工作期限是指()。
A.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C.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D.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多选1.我国统计调查的方法有()A.统计报表B.普查C.抽样调查D.重点调查E.典型调查2.抽样调查和重点调查的共同点是()A.两者都是非全面调查B.两者选取单位都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C.两者都按随机原则选取单位D.两者都按非随机原则选取单位E.两者都可以用来推断总体指标3.普查是一种()A.专门组织的调查B.一次性调查C.经常性调查D.非全面调查E.全面调查4.在工业设备普查中()A.工业企业是调查对象B.工业企业的全部设备是调查对象C.每台设备是填报单位D.每台设备是调查单位E.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5.抽样调查方式的优越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周期性B.费用少C.速度快D.灵活性大E.准确性高6.制定统计调查方案,应确定()A.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B.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C.调查项目和调查表D.调查资料的使用范围E.调查的时间和时限7.重点调查的特点包括()A.重点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B.重点单位需要随着所调查的对象的改变而改变C.其主要目的是要了解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D.重点单位的某一主要标志值总量占总体标志总量的绝大比重E.重点单位的选择带有主观因素8.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 )A.19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B.19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C.19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D.19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E.1990年6月26出生,7月1日6时死亡的的婴儿第三章判断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3.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4.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5.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6.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7.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单选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A.60-70B.70-80C.60-70或70-80D.单独设立一组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6.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 2,5,4,4,3,4,3,4,4,2,2,4,3,4,6,3,4,5,2,4。
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A.单项式分组B.等距分组C.不等距分组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7.在分组时, 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D.另立一组8.次数分配数列是()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9.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A.重叠B.相近C.不等D.间断10.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
A.第一种B.第二种C.第三种D.第四种80%-89% 80%以下80%以下85%以下90%-99% 80.1%-90% 80%-90% 85%-95%100%-109% 90.1%-100% 90%-100% 95%-105%110%以上100.1%-110% 100%-110% 105%-115%110.1%以上110%以上115%以上11.复合分组是()。
A.用同一标志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总体层叠起来进行分组B.对某一总体选择一个复杂的标志进行分组C.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层叠起来进行分组D.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并列起来进行分组12.对总体按某个标志进行分组,得到的统计表属于()。
A.分组表B.复合表C.简单表D.整理表多选1.统计整理的方法是( )A.统计分组B.划分经济类型C.检验统计资料库D.统计汇总E.编制表统计2.统计表按主词是否分组及分组的程度,可分为( )A.简单表B.一览表C.分组表D.复合表E.单一表3.下列分组哪些是按品质标志分组()A.职工按工龄分组B.科技人员按职称分组C.人口按民族分组D.企业按经济类型分组E.人口按地区分组4.下面哪些分组是按数量标志分组()A.企业按销售计划完成程度分组B.学生按健康状况分组C.工人按产量分组D.职工按工龄分组E.企业按隶属关系分组5.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哪些是正确的?().第一种B.第二种C.第三种D.第四种100% 以下80 % 以下80 % 以下85% 以下100% ~110% 80.1% ~ 90 % 80% ~ 90 % 85% ~ 95%110% 以上90.1% ~ 100% 90 % ~ 100% 95% ~ 105%100.1% ~ 110% 100% ~ 110% 105% ~ 115%110.1% 以上110% 以上115% 以上6.下列数列属于()───────────────────────按生产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企业数───────────────────────80─90 1590─100 30100─110 5──────────────────────合计50───────────────────────A.品质分配数列B.变量分配数列C.组距式变量分配数列D.等距变量分配数列E.次数分配数列第四章判断1.同一个总体,时期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成正比,时点指标值的大小与时点间隔成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