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前章练习题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统计学各章习题及参考答案统计学习题及参考答案第⼀章绪论⼀、单项选择题1、在整个统计⼯作过程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A、统计学B、统计数据搜集C、统计分析D、统计数据的整理2、统计学的核⼼内容是()A、统计数据的搜集B、统计数据的整理C、统计数据的发布D、统计数据的分析3、某班三名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78分、84分和95分,这三个数字是()A、指标B、标志C、变量D、变量值4、某管理局有20个下属企业,若要调查这20个企业全部职⼯的⼯资收⼊情况,则统计总体为()A、20个企业B、20个企业的每个职⼯C、20个企业的全部职⼯D、20个企业每个职⼯的⼯资5、现代统计学的主要内容是()A、描述统计B、理论统计C、应⽤统计D、推断统计6、()是整个统计学的基础。
A、理论统计B、描述统计C、推断统计D、应⽤统计⼆、多项选择题A、主要特征是研究数据B、研究具体的实际现象的数量规律C、研究⽅法为演绎与归纳相结合D、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E、研究有具体实物或计量单位的数据2、数学()A、为统计理论和统计⽅法的发展提供数学基础B、研究具体的数量规律C、研究抽象的数量规律D、研究⽅法为纯粹的演绎E、研究没有量纲或单位的抽象的数三、填空题1、_________和_________是统计⽅法的两个组成部分。
2、统计过程的起点是_________,终点是探索出客观现象内在的______________。
3、统计数据的分析是通过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法探索数据内在规律的过程。
四、联系实际举例说明,为什么统计⽅法能够通过对数据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规律性?(要求举三个例⼦且不与教科书上的例⼦雷同)第⼆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单项选择题1、某种产品单位成本计划⽐基期下降3%,实际⽐基期下降了3.5%,则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相对数为()A、116.7%B、100.5%C、85.7%D、99.5%2、计算结构相对数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求得的⽐重之和()A、⼩于100%B、⼤于100%C、等于100 %:D、⼩于或⼤于100%3、将全班学⽣划分为“男⽣”和“⼥⽣”,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尺度B、定距尺度C、定类尺度D、定序尺度4、将全班学⽣期末统计学考试成绩划分为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为()B、定距尺度C、定序尺度D、定⽐尺度5、昆明市的温度为260C与景洪市的温度310C相差50C,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距尺度B、定类尺度C、定⽐尺度D、定序尺度6、张三的⽉收⼊为1500元,李四的⽉收⼊为3000元,可以得出李四的⽉收⼊是张三的两倍,这⾥采⽤的数据计量尺度位()A、定序尺度B、定⽐尺度C、定距尺度D、定类尺度7、⼀次性调查是指()A、只作过⼀次的调查B、调查⼀次,以后不再调查C、间隔⼀定时间进⾏⼀次调查D、只隔⼀年就进⾏⼀次的调查8、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A、⽆区别B、是毫⽆关系的两个概念C、不可能是⼀致的D、有时⼀致,有时不⼀致9、下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是()A、⼯⼈年龄B、⼯⼈性别C、⼯⼈体重D、⼯⼈⼯资10、商业企业的职⼯⼈数、商品销售额是()A、连续变量B、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D、离散变量11、对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作⼈员进⾏普查,调查对象是()A、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B、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全体⼯作⼈员C、昆明市的⼀个百货商店D、昆明市所有百货商店的每⼀位⼯作⼈员12、在全国⼈⼝普查中,调查单位是()A、全国⼈⼝B、每⼀个⼈C、每个⼈的性别D、每个⼈的年龄13、对某城市⼯业企业的设备进⾏普查,填报单位为()A、全部设备B、每台设备C、每个⼯业企业D、全部⼯业企业14、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4/5的⼏个⼤储蓄所进⾏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般情况,则这种调查⽅式是()A.普查 B、典型调查 C、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15、⼈⼝普查规定统⼀的标准时间是为了()A、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B、确定调查的范围C、确定调查的单位D、登记的⽅便16、()是对事物最基本的测度。
统计学练习题及答案

两这互为基础 (5)一个统计总体(D)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D、可以有多
个指标
(6)若要了解某市工业生产设备情况,则总体单位是该市(D)
A每一个工业企业B每一台设备C每一台生产设备D每一台工业生产设备
(7)某班学生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
A.企业设备调查B.工业普查C.人口普查D.农
村牲畜调查
2、某地区有200家工业企业,现要调查这些企业生产设备状况,调查单位是
(D)
A.200家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全部生产设备D.每件
生产设备
3、对北京市几个特大型商场进行调查,借以了解北京市商业市场商品销售额的
基本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B
A.普查B.重点调查C.典型调
的
2.多选题
(1) 统计学发展过程中经历的主要学派有(ABCD)。
(2) 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C)。
(3)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D)。
(4)"统计”一词含义有(BCD)。
A统计研究B统计工作C统计资料3•判断题
1、 现代统计学的核心是描述统计学。(F)
2、 描述统计学是推断统计学的基础。(T)
查D.抽样调查
4、我国人口普查采用的是(C)
A.直接观察法B.报告法C.采访法D.被调面调查,二者的根本区别在于(B)
A调查范围目的不同B选取调查单位方法不同C组织方式不同D
作用不同
6、调查对象与调查单位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果调查对象是全部商业企业, 则调查单位是(B
C.按月上报的钢铁产量D.对物价变动情况进行一次摸底调查
11、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B)
(整理)统计学练习题(包括答案)

第一章序论一、单项选择题1、社会经济统计是分析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_____。
A、质量方面B、数量方面C、质与量两个方面D、各个方面2、以下哪点不是统计总体的特征____。
A、社会性B、同质性C、大量性D、差异性答案:1是B;2是A3、社会经济统计的基本特点是_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抽象性D、总体的同质性4、以下哪个是组成总体的前提条件_____。
A、大量性B、同质性C、综合性D、广泛性答案:3是A;4是B5、抽查5个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分别是75分、80分、85分、89分、93分。
这5个数字是____。
A、标志值B、标志C、变量D、指标答案:A6、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单位是_。
A、每个工业企业B、每台设备C、每台工业生产设备D、每台已安装设备7、在工业生产设备普查中,总体是___。
A、所有工业企业B、每个工业企业C、所有工业生产设备D、工业企业的每台设备答案:6是C;7是C8、下列哪个是连续变量___。
A、工厂数B、人数C、净产值D、设备数9、研究某市职工家庭收支情况时,统计总体应确定为____。
A、该市全体职工B、该市全部职工家庭C、该市每个职工家庭D、该市全部居民家庭答案:8是C;9是B10、下列标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____。
A、教师的教龄B、学生的成绩C、商品价格D、民族11、一个统计总体____。
A、只能有一个标志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指标D、可以有多个标志答案:10是D;11是C12、以全国的石油工业企业为总体,则大庆石油工业总产值是:____。
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数最指标D、质量指标13、要了解某市职工情况,统计指标是:____。
A、该市每个职工B、该市每个职工的工资C、该市全部职工D、该市职工的工资总额答案:12是B;13是D二、多项选择题1、统计的特点包括____。
A、数量性B、社会性C、可变性D、不变性E、综合性2、下列哪些是数量标志____。
统计学练习(附答案)

统计学练习(附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判断题(把“√”或“×”填在题后的括号里)1、统计一词包含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等三种涵义。
()2、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3、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标志是依附于单位的。
()4、离散变量的数值包括整数和小数。
()5、三个同学的成绩不同,因此存在三个变量。
()6、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是固定不变的,不能互相变换。
()7、如果改变研究目的,原来的统计总体成为统计单位后,则相对应的统计指标也就变成了数量标志了。
()8、张明同学的期末考试总成绩为476分是统计指标。
()9、对某地区银行职工基本情况进行调查时,银行的每个职工是调查对象。
()二、单项选择题1、某城市进行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C、所有工业企业D、每一个工业企业2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A、连续变量B、离散变量C、前者是连续变量D、前者是离散变量3、对某地区工业企业职工情况进行研究,统计总体是()A、每个工业企业B、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C、每个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D、该地区全部工业企业的全部职工4、在全国人口普查中()A、男性是品质标志B、人的年龄是变量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某家庭的人口数是统计指标5、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所以()A、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B、标志和指标之间的关系是可以变化的C、标志和指标都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D、只有指标才可以用数值表示6、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两种。
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A、绝对数B、相对数C、平均数D、小数7、社会经济统计是()的有力工具。
A、解决问题B、克服困难C、进行交流D、认识社会8、总体有三个人,其工资分别为645元、655元和665元。
其平均工资655元是()A、指标值B、标志值C、变异度D、变量9、对公司所有记账员进行工作考核,每一个记帐员的记帐差错率是()A、数量指标B、质量指标C、数量标志D、品质标志10、属于数量指标的是()。
《统计学》习题

《统计学》练习题适用层次:专升本培养类型:经管类第一章绪论一、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在统计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首先使用统计学这一名称的是().A.政治算术学派 B.国势学派C.社会统计学派 D.数理统计学派2.下面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C.工人月工资 D.工人体重3.下面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A.职工人数 B.机器台数 C.工业总产值 D.车间数4.统计的总体性特点表现在( )。
A.它是从个体入手,达到对总体的认识B.它是从总体入手,达到对个体的认识C.它排除了认识个体现象的必要性D.它只对总体现象的量进行认识,抛开了对总体现象质的认识5.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
A.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B.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C.总体各单位具有所有不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D.总体各单位具有所有不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6.某工厂有100名职工,把他们的工资加总除以100,这是对100个( )求平均数.A.变量 B.标志 C.变量值 D.指标7.一个总体单位( )。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8.某班5个学生的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8分、75分、80分、86分和90分,这五个数字是( ).A.指标 B.标志 C.指标值 D.标志值9.职工调查中,职工的“工资”是(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值 D.连续变量值10.下列属于连续型变量的是( )。
A.学生人数 B.设备台数 C.学校数 D.零件的尺寸11.优等品数量、产品的废品率、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成本和流动资金余额五个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12.其数值不随总体范围的大小而增减的指标是().A.总量指标 B.品质指标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13.研究某市国有工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统计学1-3章练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统计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 属于统计总体的是( )A. 某县的粮食总产量B . 某地区的全部企业 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D. 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 B 2. 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 调查单位 B . 标志值 C. 品质标志 D . 总体单位D 3. 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B .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A . .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D 每一个工业企业 C B 4. 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
A. 连续变量 B . 离散变量.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 .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C D 5. 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 男性是品质标志B 人的年龄是变量 A C. 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D . 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B 6. 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
A .总体之间有差异B . 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C .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D. 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B7. 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 67 分、78 分、88 分、89 分、96 分,“学生成绩”是 ( )。
. 品质标志 B . 数量标志 C 标志值 D . 数量指标 A B8. 某年级学生四门功课的最高考分分别是 98 分、 86 分、 88 分和 95,这四个数字是( )A. 指标B. 标志C. 变量D. 标志值D 9. 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社会总产值 B . 产品合格率 C . 产品总成本 D . 人口总数B 10. 下列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A. 产品的产量 B. 产品的出口额 C. 产品的合格品数量 D. 产品的评价D 11. 下列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是() A. 职工的工资 B. 商品的价格 C. 粮食的亩产量 D. 汽车的产量D12. 标志的具体表现是指( )A. 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或数值B. 如性别C.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属性 D. 标志名称之后所列示的数值A 13.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统计学前章练习题

统计学练习题第一—四章描述统计学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计20分)1、当我们研究某市居民户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户便构成总体,每一居民是元素。
2、标准正态分布的期望为____0_____,方差为_______1___ 。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则首组的组中值为____65_____。
4、由一组频数2,5,6,7得到的一组频率依次是、、和,如果这组频数各增加20%,则所得到的频率增加20% 。
5、中位数eM可反映总体的集中趋势,四分位差DQ.可反映总体的离散程度,数据组1,2,5,5,6,7,8,9中位数是 , 四分位差是 5 ,众数为 5 。
6、假如各组变量值都扩大 2 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 1/3 ,那么算术平均数 2倍。
7、已知一个闭口等距分组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6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80,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可以确定为 640 ,其组中值为 620 。
8、如果各组相应的累积频率依次为,,,,1,观察样本总数为100,则各组相应的观察频数为______。
9、某连续变量,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其邻组组中值为48,则末组组中值为___952___。
10、正确的统计分组应该做到组间__差异性____和组内___同质性___。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1、甲乙两班统计学考试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差分别为:甲班平均分数为85分,σ为10分;乙班平均分数为72分,σ为9分,则平均成绩代表性乙班高于甲班。
( T )2、中位数是处于任意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
( T )3、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均受极端值影响。
( F )4、抽样误差是不可必免的,也是不可控制的。
( F )5、比较两个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如果标准差系数越大则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越好。
6、已知分组数据的各组组限为:10~15,15~20,20~25,取值为15的这个样本被分在第一组。
统计学练习题(第1章-总量和相对指标)

《统计学》练习题(第1章中的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填空题1、总量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
2、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3、常用的反映国民经济实力的强度相对指标一般是用人均国民总产值,它反映经济与人口的比例关系。
4、计算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时,不能以实际降低率除以计划降低率,而应包括__原有基数100%____在内。
5、积累额与消费额的比例为1∶3(1),即积累额占国民收入使用额的25%(2)。
这资料中:(1)为比例相对数;(2)为结构相对数。
二、单项选择题1、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的时间状态不同,可分为(A )。
A、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B、总体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数C、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D、实物量指标、价值量指标和劳动量指标2、某企业5月份计划要求销售收入比上月增长8%,实际增长12%,其超计划完成程度为( A )。
A、3.7%B、50%C、150%D、103.70%3、某企业7月份计划要求成本降低3%,实际降低5%,则计划完成程度为( C )。
A、101.94%B、166.67%C、97.94%D、1.94%4、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 B )。
A、商品销售额B、商品库存量C、平均每人销售额D、商品销售量5、比例相对指标是用以反映总体内部各个部分之间内在( B )A、质量关系B、数量关系C、密度关系D、计划关系6、人口数与出生人数( C )A、前者是时期指标而后者是时点指标B、前者是时点指标而后者是时期指标C、两者都是时点指标D、两者都是时期指标7、下列统计指标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D )A、总产量520万元B、净产值320万元C、职工人数160万人D、工人占职工人数的80%8、某车间7月份生产老产品的同时,新产品首次小批投产,出现34件废品,全车间的废品率为1.3%。
8月份老产品下马,新产品大批投产全部制品10000件,其中废品12件,则8月份产品质量( C )A、不变B、下降C、提高D、无法确定9、人口出生率是()A、比例相对指标B、结构相对指标C、强度相对指标D、比较相对指标三、判断题1、全国人均GDP是平均指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学练习题
第一—四章描述统计学
一、填空题(共10题,每空1分,共计20分)
1、当我们研究某市居民户的生活水平时,该市全部居民户便构成总
体,每一居民是元素。
2、标准正态分布的期望为____0_____,方差为_______1___ 。
3、某连续变量数列,其首组为开口组,上限为80,又知其邻组的组中值为95,
则首组的组中值为____65_____。
4、由一组频数2,5,6,7得到的一组频率依次是 0.5 、 1.25 、 1.5
和 1.75 ,如果这组频数各增加20%,则所得到的频率增加
20% 。
5、中位数可反映总体的集中趋势,四分位差可反映总体MDQ.e
的离散程度,数据组1,2,5,5,6,7,8,9中位
数是 5.5 ,
四分位差是 5 ,众数为 5 。
6、假如各组变量值都扩大 2 倍,而频数都减少为原来的 1/3 ,那么算术平均
数 2倍。
7、已知一个闭口等距分组数列最后一组的下限为600,其相邻组的组中值为580,
则最后一组的上限可以确定为 640 ,其组中值为 620 。
8、如果各组相应的累积频率依次为0.2,0.25,0.6,0.75,1,观察样本总数
为100,则各组相应的观察频数为______。
9、某连续变量,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500,其邻组组中值为48,则末组组中
值为___952___。
10、正确的统计分组应该做到组间__差异性____和组内___同质性___。
二、判断题(共10题,每题1分,共计10分)
1、甲乙两班统计学考试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差分别为:甲班平均分数为85分,分,
则平均成绩代表性乙班高于甲9分,σ为72分;乙班平均分数为10σ为
班。
( T )
2、中位数是处于任意数列中间位置的那个数。
( T )
3、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几何平均数、众数均受极端值影响。
( F )
4、抽样误差是不可必免的,也是不可控制的。
( F )
5、比较两个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如果标准差系数越大则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
越好。
6、已知分组数据的各组组限为:10~15,15~20,20~25,取值为15的这个样本
被分在第一组。
( F )
7、将收集到得的数据分组,组数越多,丧失的信息越多。
( F )
8、数字特征偏度、峰度、标准差都与数据的原量纲无关。
( F )
9、比较两个总体平均数的代表性,如果标准差系数越大则说明平均数的代表性
越好。
( F )
10、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而与各组次数
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F (题,每题101分,共计10分)三、单项选择题(共某组数据分布的偏
度系数为负时,该数据的众数、中位数、均值的大小1、. 关系是( A )。
>
中位数众数> A.众数中位数>均值 B.均值> 众数均值> D.中位数>均值>.中位数 C>众数,500,相邻组的组中值为480下限为2、某
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为开口组,。
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540 500
D520 B A..510 C.. 3。
、不受极端变量值影响的平均数是
( D ) .众数 D.几何平均数 C.调和平均数 B.算术平均数A.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D )。
A.工龄
B.健康状况
C.工资级别
D.劳动生产率
5、统计分组关键是( B )。
A.确定组距和组数
B.确定分组标志和各组界限
C.确定全距和组数
D.确定组距和组中值
6、有下列甲、乙两组工人工资数据:甲组工人工资为400,450,200,300。
乙
组工人工资为300,475,350,275。
比较这两组工人工资差异程度的大小应选
用的指标是( B )。
A.极差
B.标准差
C.离散系数
D.分位差
7、在加权算术平均数中,权数对均值的影响作用实质上取决于( A )。
A.各组的相对权数
B.各组的组中值
C.各组的变量值大小
D.各组的绝对权数
8、变量数列中各组频率的总和应( A )。
A.等于1 B.小于1
C.大于1
D.不等于1
9、某10位举重运动员体重分别为:101斤、102斤、103斤、108斤、102斤、
105斤、102斤、110斤、105斤、102斤,据此计算平均数,结果满足(D )。
A.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众数>中位数>算术平均数
C.中位数>算术平均数>众数
D.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10、属于统计总体的是( B )
A.某县的粮食总产量
B.某地区的全部企业
C.某商店的全部商品销售额
D.某单位的全部职工人数
四、计算题(共6题,每题10分,共计60分)
要求写出公式和计算过程,否则不给分,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小数。
1、有两个班参加统计学考试、甲班的平均分数81分,标准差9.9分,乙班的考
试成绩资料如下:
学生人数(人)按成绩分组(分).
60以下 4
10 -70 6020 80 70-14 80-90
2 -100 950
合计 1)计算乙班的平均分数和标准差;要求:(/50=75
)=平均分(55*4+65*10+75*20+85*14+95*2标准差=根号{【(55-75)^2
*4+(65-75)^2 *10+(75-75)^2 *20+(85-75)^2
*14+(95-75)^2 *2】/49}=9.8974=9.90
(2)比较哪个班的平均分数更有代表性。
代表性相同
2、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生产组,甲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为36件,标准差为9.6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
日产量(件)工人数(人)
15 15
38 25
34 35
13
45
要求:(1)计算乙组平均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和标准差;
(2)比较甲、乙两生产小组哪个组的日产量更有代表性?
3、有两种水稻品种,分别在五块田上试种,其产量如下:
甲品种乙品种
田块面积产量(公产量(亩)田块面积(公斤)斤)(亩)840 1.5 1.2 600
770
1.4
495
1.1
1.2540
5201.0
4500.9
要求:(1)分别计算两品种单位面积产量。
(2)假定生产条件相同,确定哪一品种具有较大稳定性,宜于推广。
4、某厂生产某种机床配件,要经过三道生产工序,现生产一批该产品在各道生产工序上的合格率分别为95.74%、93.48%、97.23%。
根据资料计算三道生产工序的平均合格率。
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2)说明成年组和青少年组平均身高的代表性哪个大?为什么?
6、某一牧场主每年饲养600头牛。
现在有人向他推荐一种个头较小的改良品种牛,每头牛吃草量较少,这样在原来同样面积的牧场上可以多养150头牛。
饲养
40100
(1)牧场主应该选择哪一种品种?为什么?
(2)改良品种牛的利润和频率可能与上表的计算值有差异。
当饲养改良品种牛的利润有什么变化时,牧场主会改变他在(1)中所做的选择?
7、一家公司在招收职员时,首先要通过两项能力测试。
在A 项测试中,其平均分数是100分,标准差是15分;在B项测试中,其平均分数是400分,标准差是50分。
一位应试者在A项测试中得了115分,在B项测试中得了分。
与平均分数相比,该位应试者哪一项测试更为理想?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