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统计单元基础测试题

第二章统计单元基础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某班有学生56人,现将所有学生按1,2,3,,56随机编号,若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抽得编号为4,18,a,46的学生样本,则a的值是()

A.28 B.32 C.36 D.40

2.某单位举行学习强国挑战答题比赛,下图是甲、乙两名选手10次连续答题答对题数的茎叶图,则他们答对题数的中位数之和是()

A.56 B.57 C.58 D.89

3.200辆汽车通过某一段公路时的时速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时速的众数、平均数的估计值为()

A.62,62.5 B.62,62 C.65,62.5 D.65,62 4.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某地新能源汽车配套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如下: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2019年各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一直保持增长态势

B .2019年12月较2019年11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增加超过2万台

C .2019年6月到2019年7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增幅最大

D .2019年下半年各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均突破45万台

5.总体由编号为01,02,…,49,50的50个个体组成.利用下面的随机数表选取5个个体,选取方法是从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开始由左到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则选出来的第5个个体的编号为( )

A .23

B .21

C .35

D .32

6.在对101个人进行一次抽样时,先采用抽签法从中剔除一个人,再在剩余的100中随机抽取10人,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这种抽样方法对于被剔除的个体是不公平的,因为他们失去了被抽到的机会

B .每个人在整个抽样过程中被抽到的机会均等,因为每个人被剔除的可能性相等,那么,不被剔除的机会也是均等的

C .由于采用了两步进行抽样,所以无法判断每个人被抽到的可能性是多少

D .每个人被抽到的可能性不相等

7.某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学生甲2019年每月参加社区服务的时长(单位:小时)分别为1x ,2x ,…,12x ,其均值和方差分别为x 和2s ,若2020年甲每月参加社

区服务的时长增加1小时,则2020年甲参加社区服务时长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A .x ,2s

B .1x +,21s +

C .x ,21s +

D .1x +,2s 8.如图①、②分别是甲、乙两户居民家庭全年各项支出的统计图.根据统计图,下列对两户教育支出占全年总支出的百分比作出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户比乙户大

B .乙户比甲户大

C .甲、乙两户一般大

D .无法确定哪一户大

9.某班有学生60人,将这60名学生随机编号为160-号,用系统抽样的方法从中抽

出4名学生,已知4号、34号、49号学生在样本中,则样本中另一个学生的编号为()A.28 B.23

C.19 D.13

10.假设要考察某公司生产的500克袋装牛奶的质量是否达标,现从800袋中抽取60袋进行检验,利用随机数表抽样时,先将800袋牛奶按000、001、、799进行编号,如果从随机数表第8行第7列开始向右读,请你写出抽取检测的第5袋牛奶的编号是()(下面摘取了随机数表第7行至第9行)

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77 04 74 47 67 21 76 33 50 25 83 92 12 06 76

63 01 63 78 59 16 95 56 67 19 98 10 50 71 75 12 86 73 58 07 44 39 52 38 79

33 21 12 34 29 78 64 56 07 82 52 42 07 44 38 15 51 00 13 42 99 66 02 79 54 A.199B.175C.507D.128

11.某大学A,B,C三个专业的在校学生人数见下表:

专业类别A B C合计

学生人数1000170016004300

现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这三个专业学生对参加某项社会实践活动的意向.在抽取的样本中,C专业的学生有320人,则样本中A专业的学生人数为()

A.90B.100C.200D.340

12.如图是一位发烧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病人在5月13日12时的体温是38℃

B.从体温上看,这个病人的病情在逐渐好转

C.病人体温在5月14日0时到6时下降最快

D.病人体温在5月15日18时开始逐渐稳定

二、填空题

13.有A,B,C 三所学校,学生人数的比例为3:4:5,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招募n 名志愿者,若在A 学校恰好选出9 名志愿者,那么n =____.

14.为调查一单位落实“中央某项规定”情况,采用系统抽样方法从该单位480人中抽取32人做问卷调查,将他们随机编号为1,2,…,480,分组后在第一组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到的号码为3。抽到的3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1,225]的人做问卷A,编号落入区间[226,380]的人做问卷B,其余的人做问卷C,做问卷C的人数为____________ 15.某课题组进行城市空气质量调查,按地域把24个城市分成甲、乙、丙三组,对应的城市数分别为4,12,8,若用分层抽样抽取6个城市,则丙组中应抽取的城市数为_______.

km h,16.某市对上班交通情况做抽样调查,抽取了12辆机动车行驶时速数据(单位:/)作出茎叶图(如图所示),则上班时间机动车行驶时速的中位数为______.

三、解答题

17.在全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我国医疗物资生产企业加班加点生产口罩?防护服?消毒水等防疫物品,保障抗疫一线医疗物资供应,在国际社会上赢得一片赞誉.我国某口罩生产企业在加大生产的同时,狠抓质量管理,不定时抽查口罩质量,该企业质检人

40,50,员从所生产的口罩中随机抽取了100个,将其质量指标值分成以下六组:[) [)

50,60,[)

90,100,得到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

60,70,…,[]

(1)求出直方图中m的值;

(2)利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估计该企业所生产的口罩的质量指标值的平均数和中

位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中点值作代表,中位数精确到0.01).

18.如图是总体的一个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且在[)15,18内频数为8.

(1)求样本在[)15,18内的频率;

(2)求样本容量;

(3)若在[)12,15内的小矩形面积为0.06,求在[)15,33内的频数.

19.(本小题满分12分)

随机抽取某中学甲乙两班各10名同学,测量他们的身高(单位:cm),获得身高数据的茎叶图.

(Ⅰ)根据茎叶图判断哪个班的平均身高较高;

(Ⅱ)计算甲班的样本方差

20.在学校开展的综合实践活动中,某班进行了小制作评比,作品上交时间为5月1日至30日,评委会把同学们上交作品的件数按5天一组分组统计,绘制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从左到右各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3∶4∶6∶4∶1,第三组的频数为12,请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活动共有多少件作品参加评比?

(2)哪组上交的作品数量最多?有多少件?

(3)经过评比,第四组和第六组分别有10件、2件作品获奖,问这两组哪组获奖率高?21.某班主任统计本班50名学生放学回家后学习时间的数据,用条形图表示(如图).

(1)求该班学生每天在家学习时间的平均值;

(2)该班主任用公层抽样方法(按学习时间分五层)选出10个谈话,求在学习时间1个小时的学生中选出的人数;

(3)假设学生每天在家学习时间为18时至23时,已知甲每天连续学习2小时,乙每天连续学习3小时,求22时甲、乙都在学习的概率.

22.期末考试结束,高二(1)班班主任张老师从班里的4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0名同学的语文和数学成绩进行抽样分析,研究学生偏科现象.将10名学生编号为1,2,310,再将他们的两科成绩(单位:分)绘成折线图如下:

(1)从这1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求抽取的这名学生两科成绩相差大于10分的概率;

(2)从两科成绩均超过70分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人进行访谈,求这2人中恰有一个是语文成绩高于数学成绩的概率;

(3)设该班语文和数学两科成绩的平均值分别为12,X X ,方差分别为12,D D ,根据折线图,试推断1X 和2X ,1D 和2D 的大小关系(直接写出结论,不需证明).

参考答案

1.B

【分析】

将编号分成4组每组间隔为14,则32a =.

【详解】

因为容量为4,所以每组间隔为56414÷=,则181432a =+=

故选:B

【点睛】

计算出每组间隔是解题的关键点.

2.C

【分析】

根据茎叶图中数据,分别求得甲、乙的中位数,即可得答案.

【详解】 甲的中位数为3234332

+=,乙的中位数为2327252+=, 所以,中位数之和为58,

故选:C .

3.D

【分析】

根据最高矩形对应的中间值可得众数,再计算得出平均数.

【详解】

∵最高的矩形为第三个矩形,∴时速的众数的估计值为65,

平均数为450.1550.3650.4750.262?+?+?+?=.

故选:D.

4.A

【分析】

根据题设的统计图表逐项判断即可.

【详解】

对于A ,2019年各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逐步增加,故一直保持增长态势,故A 正确. 对于B ,2019年12月较2019年11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增加量为:

51639649550220000

-<,故B错.

对于C,2019年6月到2019年7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增幅约446640411619

8.5%

411619

-

≈,

而2019年2月到2019年3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增幅约383571347624

10.3%

347624

-

≈,故C

错误;

2019年7月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小于45万台,故D错误.

故选:A.

5.C

【分析】

按随机数瑶规则,从66开始,两个两个数字为编号,超过50去掉,不大于50的留下,与前面已留下的重复的也去掉,直线出现第5个数即可得.

【详解】

随机数表第1行的第5列和第6列数字为6,6

所以从这两个数字开始,由左向右依次选取两个数字如下

66,44,21,66,06,58,05,62,61,65,54,35,02,42,35,…

其中落在编号01,02,…,49,50内的有:44,21,06,05,35,02,…

故第5个编号为35.

故选:C.

6.B

【分析】

根据随机抽样的特征,即可判断出结果.

【详解】

由于第一次剔除时采用抽签法,对每个人来说可能性相等,然后随机抽取10人对每个人的机会也是均等的,所以总的来说每个人的机会都是均等的,被抽到的可能性都是相等的. 故选:B.

7.D

【分析】

利用均值和方差公式求解判断即可

【详解】

解:由题意可知12121()12x x x x =++???+,222121221[()()()]12

s x x x x x x =-+-+???+-, 设2020年甲参加社区服务时长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x ,'2s ,则

'

1212121211[(1)(1)(1)][()12]11212

x x x x x x x x =++++???++=++???++=+, '222212121[(11)(11)(11)]12

x x x x x x s =+--++--+???++-- 22212121[()()()]12x x x x x x =-+-+???+-2s = 故选:D

8.B

【分析】

根据统计图表,分别求得甲、乙两户的教育支出的百分比,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根据条形图,可得甲户教育支出占

120020%2000120021600

=+?+, 由饼形图,可得乙户教育支出占25%.

所以乙户比甲户大.

故选:B.

9.C

【分析】

本题首先可根据题意确定抽样间隔,然后根据抽样间隔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因为493415,

所以抽样间隔为15,另一个学生的编号为41519,

故选:C.

10.B

【分析】

根据随机数表法读取中样本中前5个个体的编号,由此可得出结果.

【详解】

由题意可知,样本中前5个个体的编号分别为785、667、199、507、175.

因此,抽取检测的第5袋牛奶的编号是175.

故选:B.

11.C

【分析】

根据C 专业和A 专业学生的入样比相等可计算出样本中A 专业的学生人数.

【详解】

设样本中A 专业的学生人数为x ,根据C 专业和A 专业学生的入样比相等可得

32010001600

x =,解得200x =.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分层抽样中的相关计算,根据分层抽样的特点列等式是解答的关键,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

12.C

【分析】

根据折线图,结合选项即可判断.

【详解】

由该发烧病人的体温记录折线图,可知

对于A ,病人在5月13日12时的体温是38℃,故A 正确;

对于B ,从体温上看,这个病人的体温逐渐趋于正常,说明病情在逐渐好转,故B 正确; 对于C ,病人体温在5月13日6时到12时下降最快,故C 错误;

对于D ,病人体温在5月15日18时开始逐渐稳定,故D 正确.

综上可知,C 为错误选项,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折线图的特征和简单应用,属于基础题.

13.36

【分析】

利用分层抽样列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

设A ,B ,C 三所学校学生人数为:3x ,4x ,5x ,则总人数为:12x , 所以,9312n x x

=,解得:n =36.

故答案为36.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分层抽样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14.6

【解析】

【分析】

先由题意得出组距,设做问卷A,B,C的人数,列不等式组求出A,B的人数,即可求解. 【详解】

由题意可得,组距

480

15

32

==,因为第一组抽到的号码为3,所以做问卷A,B,C的有m,n,t

人,

则有

()

()

2103151225

2263151380

,

m

m n

m n Z

+

?≤+-≤

?

≤++-≤

?

?∈

?

,解得m15,n11

==,所以t3215116

=--=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系统抽样,属于基础题型.

15.2

【分析】

根据抽取6个城市作为样本,得到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用概率乘以丙组的数目,即可得到结果.

【详解】

城市有甲、乙、丙三组,对应的城市数分别为4 ,12,8.

本市共有城市数24 ,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6的样本,

∴每个个体被抽到的概率是61 244

=,

丙组中对应的城市数8,

∴则丙组中应抽取的城市数为1

82

4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分层抽样的应用以及古典概型概率公式的应用,属于基础题.分层抽样适合总

体中个体差异明显,层次清晰的抽样,其主要性质是,每个层次,抽取的比例相同. 16.29

【解析】

【分析】

观察茎叶图即可求解.

【详解】

由茎叶图可知,

上班时间机动车行驶时速的中位数...为:2830292+=.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茎叶图知识及样本数据中位数概念,属于基础题.

17.(1)0.030m =;(2)平均数为71,中位数为73.33.

【分析】

(1)利用频率之和等于1进行求解即可

(2)利用平均数和中位数的计算公式进行求解即可

【详解】

(1)由()100.0100.0150.0150.0250.051m ?+++++=,得0.030m =.

(2)平均数为450.1550.15650.15750.3850.25950.0571x =?+?+?+?+?+?=, 设中位数为n ,则()0.10.150.15700.030.5n +++-?=,得22073.333

n =≈. 故可以估计该企业所生产口罩的质量指标值的平均数为71,中位数为73.33.

18.(本小题满分10分)

(1) 0.16 (2) 50 (3) 39

【分析】

(1)计算出[15,18)对应矩形的面积即可.

(2)利用[15,18)的频数为8,计算出样本容量.

(3)利用在[12,15)内的小矩形面积为0.06,可得在[18,33)内的频数.

【详解】

(1)[15,18)对应矩形的面积为()444181530.16757525

?-=?==, 即样本在[15,18)内的频率为0.16.

(2)设样本容量为n,则因为在[15,18)内频数为8,

所以8

0.16

n

,解得n=50.

(3)因为在[12,15)内的小矩形面积为0.06,样本在[15,18)内的频率为0.16.

所以在[18,33)内的频率为1﹣0.06﹣0.16=0.78,

所以在[18,33)内的频数为0.78×50=39.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要求熟练掌握频率直方图中矩形的面积代表相应的频率.

19.乙班平均身高高于甲班

57

【解析】

(1)由茎叶图可知,在160~179之间的身高数据显示乙班平均身高应高于甲班,而其余数据可直接看出身高的均值是相等的,因此乙班平均身高应高于甲班.

(2)由题意知甲班样本的均值为

x==170,

故甲班样本的方差为[(158-170)2+(162-170)2+(163-170)2+(168-170)2+(168-170)2+(170-170)2+(171-170)2+(179-170)2+(179-170)2+(182-170)2]=57.2.

20.(1)60(2)四18(3)第六组获奖率较高.

【解析】

(1)因为

所以本次活动共有60件作品参加评比.

(2)因为

所以第四组上交的作品数量最多,共有18件.

(3)因为

所以,所以第六组获奖率高.

21.(1)1.8小时,(2)4 (3)

【解析】

(1)平均学习时间为

20110210354 1.850?+?+?+?=小时 ……4分 (2)1020450

?=……7分 (3)设甲开始学习的时刻为x ,乙开始学习的时刻为y ,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为(){},|1821,1820x y x y Ω=≤≤≤≤,面积236S Ω=?=. 事件A 表示“22时甲、乙正在学习”,所构成的区域为(){},|2021,1920A x y x y =≤≤≤≤,面积为111A S

=?=,这是一个几何概型,所以()16A S P A S Ω=

=……12分 22.(1)

12;(2)35

;(3)12X X >,12D D <. 【分析】 (1)根据第二段抽取的学生编号和数据间隔,写出第六段抽取的学生编号,从而求出概率;

(2)确定基本事件的个数,计算所求的概率值;

(3)根据折线图得出成绩的平均数高低和数据的稳定性问题.

【详解】

解:(1)设“抽取的这名学生两科成绩相差大于10分”为事件A

由图可得数学、语文成绩相差大于10分的学生编号分别是2,5,6,7,8,共有5人,所以()1=2

P A (2)设“抽取的这2人中恰有一个是语文成绩高于数学成绩”为事件B

因为两科成绩均超过70分的学生编号分别是1,3,4,9,10,则构成的样本空间 ()()()()()()()()()(){}131419110343931049410910,,,,,,,,,,,,,,,,,,Ω=共10个样本点 事件B 包含()()()()()(){}13193431049910,,,,,,,,,,,共6个样本点

所以这2人中恰有一个是语文成绩高于数学成绩的概率()63105

P B =

=; (3)12X X >,12D D <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及答案

贸企业受经济危机影响的严重程度,这种调查方式是( B ) (2010年1) B. 典型调查 C. 抽样调查 D.重点调查 7. 人口普查的调查单位是 (C ) (2009年10) A. 每一户 B.所有的户 C.每一个人 D.所有的人 8. 全面调查是对调查对象总体的所有个体都进行调查,下述属于全面调查的是( (2009 年 1 月) A.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质量进行抽查 B. 某地区对工业企业设备进行普查 C. 对全国钢铁生产中的重点单位进行调查 D. 抽选部分地块进行农产量调查 9.统计调查按组织形式分为( C ) (2008年10月) A. 全面调查与非全面调查 B.经常性调查与一次性调查 C.统计报表制度与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 二、多项选择题 1. 专门调查是为了了解和研究某种情况或问题而专门组织的统计调查, 统计基础知识第二章统计调查习题及答案 第二章 统计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1.对一批商品进行质量检验,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 (B ) (2012年1月) A.全面调查 B.抽样调查 C.典型调查 D.重点调查 2?对某市自行车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C ) (2011年10月) A.所有自行车车主 B.每一个自行车车主 C.所有自行车 D.每一辆自行车 3.统计报表按填报部门不同.,可以分为(A ) (2011年1月) A.基层报表和综合报表 B.电讯报表和书面报表 C.定期报表和年报 D.基本报表和专业统计报表 4. 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的主要区别是 A.作用不同 C.灵活程度不同 5. 下列哪项不是.问卷调查的特点( A ?通俗易懂 (B ) (2010 年 10) B.组织方式不同 )(2010年 1) B.准确性高 C.适用范围广 D.节省调查时间,提高调查效率 6.为了获取最新受经济危机冲击情况, 调查人员专门选取浙江、 江苏两省,深入当地了解外 A.普查 F 列属于专门调查的

江西财经大学统计学试卷有答案

1 财经大学 11-12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试卷代码:06003B 授课课时:48 课程名称:统计学 适用对象:挂牌 试卷命题人 试卷审核人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答案错选或未选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已知两个同类企业职工工资的标准差分别是50元和60元,则两个企业 职工平均工资的代表性( )。 A.乙大于甲 B.甲大于乙 C.甲乙相等 D .无法判断 2. 根据算术平均数的性质,下列表达式正确的是 ( )。 A .0)(=∑-f x x B .0=-∑f x x C .0)(2=-∑f x x D. min )(=-∑f x x 3. 某地区人均国生产总值2007年比2002年增长45%,每增降1%的绝对值为135元,则( )。 A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共增6075元 B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共增1350元 C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每年递增9% D .五年间人均国生产总值每年递增10% 4. 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其实际数据计算算术平均数时,通常假定( )。 A .各组数据在组是均匀分布的 B .各组次数相等 C .各组数据之间没有差异 D. 各组数据次数不等 5.在分组时,凡遇到某一变量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该值不需归入任何一组 6. 一组数25,27,29,30,32,34的中位数值是 ( )。 A .29 B .29.5 C .30 D.不存在 7. 某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11月1日零点,今有甲,乙、丙、丁四人情况是:甲10月31日夜10点出生,乙10月31日夜11点去世,丙10月31日夜12点半出生,丁11月1日1点去世。调查员登记时,下列说确的是 ( ) A .甲登记、乙不登记 B .甲不登记、丁登记 C .甲登记、丙登记 D .乙登记、丁不登记 8.有效性是指( )。 A .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被估计的总体指标 B .当样本容量n 充分大时,样本指标充分靠近总体指标 C .随着n 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与未知的总体指标之间的离差任意小的可能性趋于实际必然性 D .作为估计量的方差比其他估计量的方差小 9. 根据月度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之和为( )。 A .400% B .100% C .1200% D .800% 10.如果11p q 、分别代表报告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00p q 、分别代表基期的商品价格、销售量,运用公式1101 p p q k p q = ∑∑编制的指数称为 ( )。 A .拉氏价格指数 B .拉氏销售量指数 C .帕氏价格指数 D .帕氏销售量指数 二、判断题(请在答题纸上写明题号后,在正确的命题后打√,在错误的命题后打×。判断错误者,该题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权数对算术平均数的影响作用只表现为各组出现次数的多少,与各组次数占总次数的比重无关。( ) 2.凡是反映现象总规模、总水平和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称为质量指标。( ) 3.简单分组涉及总体的某一个标志,复合分组则涉及总体两个以上的标志。因此,将两个简单分组排列起来,就是复合分组。( ) 4.若时间数列各期的环比发展速度相等,则各期逐期增长量一定相等( ) 5. 调查单位与报告单位总是相同的。( )

2018统计学基础试卷A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 17 级《 统计基础 》试卷(试卷编号 A ) 考试形式: 闭卷 (开卷/闭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调查项目通常是以 或 的方式来体现。 2、综合指数中,数量指标指数是研究 的变动,所以要假定其同度量因素 固定在基期不变。 3、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分为 和 。 4、现象间的普遍联系、相互制约往往表现为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通常有两种类型,即 和 。 5、分配数列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 ,二是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抽样推断 2.综合指数 3.移动平均法 4.发展水平 5.总量指标

三、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正确的在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每小题1分,共10分) ( )1、相对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起点。 ( )2、通常将样本单位数不少于40个的样本称为大样本。 ( )3、通过编制时间数列可以描述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过程。 ( )4、平均增长速度不能根据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 ( )5、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 )6、若商品销售量增长10%,商品零售价格也增长了10%,则商品销售额增长20%。 ( )7、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 ( )8、回归标准误差小,说明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从而进行统计分析结论的可靠性就大,反之,回归标准误差大,说明模型拟合的精度低,则统计分析结论的可靠性就低。 ( )9、职工人数是时点指标,人均工资是时期指标。 ( )10、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 四、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的字母序号填入括号。每小题1分,共10分) 1、要了解4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A 、40名学生 B 、每一名学生 C 、4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D 、每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2、平均数反映了总体( )。 A 、分布的集中趋势 B 、分布的离中趋势 C 、分布的变动趋势 D 、分布的可比程度 3、进行抽样调查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 、可靠性原则 B 、灵活性原则 C 、随机原则 D 、准确性原则 4、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 A 、连续变量 B 、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C 、离散变量 D 、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5、从一批产品中随机抽取500件进行质量检验,这种调查是( )。 A 、普查 B 、重点调查 C 、典型调查 D 、抽样调查 6、某市工业企业2008年生产经营成果年报呈报时间规定在2009年1月31日,则调查期限为( )。 A 、一日 B 、一个月 C 、一年 D 、一年零一个月 7、下列指标属于总量指标的是(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第二章练习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已知连续型随机变量X 的分布函数为 3.若函数f(x)是某随机变量X 的概率密度函数,则一定成立的是(C ) A. f(x)的定义域是[0, 1] B. f(x)的值域为[0,1] 4.设X - N(l,l),密度函数为f(x),则有(C ) 5.设随机变量X ~ N (/M6), Y ?N 仏25),记 P1 = P (X “ + 5), 则正确的是 (A)对任意“,均有Pi = p 2 (B)对任意“,均有Pi v p? (c)对任意〃,均有Pl > Pi (D )只对“的个别值有P1 = P2 6.设随机变量x ?N(10^s 2) 9 则随着s 的增加 P{|X- 10|< s} ( C ) F(x) = o, kx+b 、 x<0 0 < x< x> 则常数&和〃分别为 (A) k = —b = 0 龙, (B) k = 0,b 丄 (C) k = —,b = 0 (D) k = 0,b= 1 n In In 2.下列函数哪个是某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 (A ) z 7 fl -cosx ; 2 0, f sinx, A. f(x)』沁,xnO C. f (x)= a (a>0); B. f (x) 1, x < 0 [cosx, — - < X < - 1 2 2 D. f (x) 其他 0, 0 < X < 7T 其他 —-< x < - 2 2 其他 C- f(x)非负 D. f (x)在(-叫+00)内连续 A. P {X O } B. f(x)= f(-x) C. p{xl} D ? F(x) = l-F(-x) A.递增 B.递减 C.不变 D.不能确定

现代统计学基础知识测试题

1、一个统计总体()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 C、能够有多个标志 D、能够有多个指标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 、2000名学生 B、 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某地进行国有商业企业经营情况调查,则调查对象是( )。 A、该地所有商业企业 B、该地所有国有商业企业 C、该地每一国有商业企业 D、该地每一商业企业 4、以下哪种调查的报告单位与调查单位是一致的( )。 A、工业普查 B、工业设备调查 C、职工调查 D、未安装设备调查

5、某市进行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普查,要求在7月1日至7月10日全部调查完毕,则这一时刻规定是( )。 A、调查时刻 B、调查期限 C、标准时刻 D、登记期限 6、某连续变量分为5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则()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 B、60在第三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 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7、已知某局所属12个工业企业的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要求计算该局职工的平均工资,应该采纳( )

A、简单算术平均法 B、加权算术平均法 C、加权调和平均法 D、几何平均法 8、用水平法检查长期打算完成程度,应规定( ) A、打算期初应达到的水平 B、打算期末应达到的水平 C、打算期中应达到的水平 D、整个打算期应达到的水平 9、某地区有10万人,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那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进展水平指标 10、时刻序列中,每个指标数值能够相加的是()。 A、相对数时刻序列 B、时期数列 C、间断时点数列 D、平均数时刻序列

统计学练习题最新版

第一章 一、判断对错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4、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 5、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 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6、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 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A、调查总体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3、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67分、78分、88分、89分、 96分,“学生成绩”是()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4、统计指标按所反映的数量特点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 指标两种。其中数量指标的表现形式是() A、绝对数 B、相对数 C、平均数 D、百分数 5、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6、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要调查足够多的学生, 这个方法称为() A、大量观察法 B、统计分组法 C、综合指标法 D、相关分析法 答案D B B A B A 三、多项选择题 1、要了解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ABD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总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某人职业是教师是标志表现 E、反映每个人特征的职业是数量指标 2、下列各项中,属于统计指标的有()ACD A、2010年全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B、某台机床使用年限 C、某市年供水量 D、某地区原煤生产量 E、某学员平均成绩 3、在工业普查中()BCE A、工业企业总数是统计总体 B、每一个工业企业是总体单位 C、固定资产总额是统计指标 D、机器台数是连续变量 E、职工人数是离散变量 4.下列统计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 ) BDE A、工资总额 B、单位产品成本 C、出勤人数

统计学 第二章练习题

第二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⒈某地区对小学学生情况进行普查,则每所小学是() ①调查对象②调查单位③填报单位④调查项目 ⒉对百货商店工作人员进行普查,调查对象是() ①各百货商店②各百货商店的全体工作人员 ③一个百货商店④每位工作人员 ⒊对某停车场上的汽车进行一次性登记,调查单位是() ①全部汽车②每辆汽车③一个停车场④所有停车场 ⒋在统计调查阶段,对有限总体() ①只能进行全面调查②只能进行非全面调查 ③既能进行全面调查,也能进行非全面调查④以上答案都对 ⒌某城市拟对占全市储蓄额五分之四的几个大储蓄所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市储蓄的一般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①普查②典型调查③抽样调查④重点调查 ⒍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①重点调查②普查③抽样调查④典型调查 ⒎统计报表大多属于() ①一次性全面调查②经常性全面调查 ③经常性非全面调查④一次性非全面调查 ⒏目前我国进行的职工家庭收支调查是() ①普查②重点调查③全面调查④抽样调查 ⒐人口普查规定统一的标准时间是为了() ①避免登记的重复和遗漏②具体确定调查单位 ③确定调查对象的范围④为了统一调查时间、一齐行动 ⒑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0年11月1日零点,11月1日调查员在各家调查时,得知王××家10月31日23点38分生了一个小孩,过了半小时李家也生了一个小孩,则这两个小孩如何登记?() ①两家小孩均应登记③王家的小孩应予登记,李家小孩不应登记 ②两家小孩均不予登记④王家小孩不应登记,李家小孩应予登记

⒒.在统计调查中,调查单位和填报单位之间() ①一致的③是无关联的两个概念 ②是无区别的④一般是有区别的,但有时也一致 ⒓在统计调查中,填报单位是() ①调查项目的承担者②构成调查对象的每一个单位 ③负责向上报告调查内容的单位④构成统计总体的每一个单位 ⒔区别重点调查和典型调查的标志是() ①调查单位数目不同②搜集资料方法不同 ③确定调查单位标准不同④确定调查单位目的不同 ⒕非全面调查中最完善、最有计量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是() ①重点调查②典型调查③抽样调查④非全面统计报表 ⒖统计调查时间是() ①调查工作的时限②调查资料所属时间 ③调查登记的时间④调查期限 ⒗问卷法属于() ①直接观察法②询问法③报告法④一次性调查 二、多项选择题 ⒈普查是( ) ①非全面调查②专门调查③全面调查④经常性调查⑤一次性调查⒉非全面调查形式有( ) ①重点调查②抽样调查③典型调查④非全面统计报表⑤统计报表⒊乡镇企业抽样调查中,抽取的每一个乡镇企业是( ) ①调查主体②调查对象③调查单位④调查项目⑤填报单位 ⒋全国工业企业普查中( ) ①全国工业企业数是调查对象②每个工业企业是调查单位 ③每个工业企业是填报单位④全国工业企业数是统计指标 ⑤全国工业企业是调查主体 ⒌属于一次性调查的有( ) ①人口普查②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投资效果调查 ③职工家庭收支变化调查④单位产品成本变动调查

统计学考试试卷A及答案

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闽江学院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统计学 试卷类别:A卷□√B卷□考试形式:闭卷□√开卷□ 适用专业年级:2011级金融学、国际贸易学、保险学专业 注明:试卷答案请做在答题纸上。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30分,30%) 1. 下列不属于描述统计问题的是() A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的推断B了解数据分布的特征 C分析感兴趣的总体特征D利用图,表或其他数据汇总工具分析数据 2. 根据样本计算的用于推断总体特征的概括性度量值称作() A.参数 B. 总体C.样本 D. 统计量 3. 通过调查或观测而收集到的数据称为() A.观测数据 B. 实验数据 C.时间序列数据 D. 截面数据 4.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元素后,把这个元素放回到总体中再抽取第二个元素,直至抽取n个元素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称为()。 A.重复抽样 B.不重复抽样 C.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5. 调查时首先选择一组调查单位,对其实施调查之后,再请他们提供另外一些属于研究总体的调查对象,调查人员根据所提供的线索,进行此后的调查。这样的调查方式称为()。 A 系统抽样 B 整群抽样 C 滚雪球抽样 D 判断抽样 6. 下面的哪一个图形最适合于描述结构性问题() A.条形图 B.饼图 C.雷达图 D. 直方图 7. 对于大批量的数据,最适合描述其分布的图形是( ) A.条形图 B.茎叶图 C.直方图 D.饼图 8. 将某企业职工的月收入依次分为2000元以下、2000元~3000元,3000元~4000元、4000元~5000元、5000元以上几个组。最后一组的组中值近似为( ) A.5000 B.7500 C.5500 D.6500 9. 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熟极端值的影响 10.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 A.平均数 B.规范差 C.极差 D.四分位差 11.如果一组数据不是对称分布的,根据切比雪夫不等式,对于k=3,其意义是() A.至少有75%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规范差的范围之内 B. 至少有89%的数据落在平均数加减3个规范差的范围之内

统计学基础试卷(一)

统计学基础模拟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20分) 1.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包括有( ) A.调查方法、整理方法、分析方法、预测方法 B.调查方法、汇总方法、预测方法、实验设计 C.相对数法、平均数法、指数法、汇总法 D.实验设计、大量观察、统计描述、统计推断 2.有意识地选择三个农村点调查农民收入情况,这种调查方式属于() A.典型调查 B.重点调查 C.抽样调查 D.普查 3.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4、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5.计算平均指标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中位数 B.众数 C.算术平均数 D.调和平均数 6.标准差指标数值越小,则反映变量值() A.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B.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C.越分散,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D.越集中,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7.已知某工厂甲产品产量和生产成本有直线关系,在这条直线上,当产量为1000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不随产量变化的成本为6000元,则成本总额对产量的回归方程是()。 A. x y24 6000 ? + = B. x y24 .0 6 ? + = C. x y6 24000 ? + = D. x y6000 24 ? + = 8.某外商投资企业按工资水平分为四组:1000元以下,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第一组和第四组的组中值分别为() A.750和2500 B.800和2250 C.800和2500 D.750和2250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统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统一体。 2、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_____________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总体是____________,总体单位是____________。 4、标志是说明___________特征的名称,它分为__________标志和__________标志。 5、统计指标是反映____________的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来源于___________。 6、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A 现象总体的质量方面 B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C 现象总体的质量和数量方面 D 现象总体的质量或数量方面 2、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A 该市所有的国有企业 B 该市国有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C 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 D 该市国有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A 每个省的人口B每一户 C 每个人 D 全国总人口 4、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是()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值 5、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100万元。这里的四个“工业总产值”数值是()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表现 6、已知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25元,这里的“单位成本”是() A 指标 B 指标名称 C 标志 D 变量 三、多项选择题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回归分析法 E 因素分析法 2、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其特点有() A 数量性 B 综合性 C 具体性 D 重复性 E 差异性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A 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 人的年龄是变量 D 人口的性别是品质标志 E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4、要了解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那么() A 总体单位是每个企业 B 总体单位是每件产品 C “产品总产量”是标志D“总产量1000万件”是指标 E “产品等级”是标志 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资产负债率B股价指数 C 人均粮食产量 D人口密度E商品库存额 6、总体、总体单位、标志、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 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统计的职能有哪些? 2、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 总体有哪些特征? 3、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如何?

必修三第二章统计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必修三统计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①某学校高二年级共有526人,为了调查学生每天用于休息的时间,决定抽取10%的学生进行调查;②一次数学月考中,某班有10人在100分以上,32人在90~100分,12人低于90分,现从中抽取9人了解有关情况;③运动会工作人员为参加4×100 m 接力赛的6支队伍安排跑道.就这三件事,恰当的抽样方法分别为( ) A .分层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系统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C .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D .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 2. 某单位有840名职工,现采用系统抽样方法抽取42人做问卷调查,将840人按1,2,…,840随机编号,则抽取的42人中,编号落入区间[]481,720的人数为 ( ) A .11 B .12 C .13 D .14 3从2007名学生中选取50名参加全国数学联赛,若采用下面的方法选取:先用简单随机抽样从2007人中剔除7人,剩下的2000人再按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则每人入选的可能性( ) A .不全相等 B .均不相等 C .都相等,且为140 D .都相等,且为50 2007 4. 某大学数学系共有学生5 000人,其中一、二、三、四年级的人数比为4∶3∶2∶1,要 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数学系所有学生中抽取一个容量为200的样本,则应抽取三年级的学生人数为( ) A.80 B.40 C.60 D.20 5.下列数字特征一定是数据组中数据的是( ) A .众数 B .中位数 C .标准差 D .平均数 6.某公司10位员工的月工资(单位:元)为1234,,,x x x x ,其均值和方差分别为x 和2 s ,若从下月起每位员工的月工资增加100元,则这10位员工下月工资的均值和方差分别为 ( ) A.2,s 100x + B. 22+100,s 100 x + C.2 ,s x D.2 +100,s x 7.一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据都乘以2,再减去80,得到一组新数据,若求得新的数据的平均数是1.2,方差是4.4,则原来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 .40.6,1.1 B .48.8,4.4 C .81.2,44.4 D .78.8,75.6 8.如图所示的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5名工人某日的产量数据(单位:件).若这两组数据的中位数相等,且平均值也相等,则x 和y 的值分别为( ). A.3和5 B.5和5 C.3和7 D.5和7 9.如果在一次实验中,测得(x ,y )的四组数值分别是A (1,3),B (2,3.8),C (3,5.2),

大学统计学试卷及答案3套

2011年12月考试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5分,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1. 对单项数列,其满足左偏斜分布时有( )。(X为均值) A. B. C. D. 2. 报告期总量加权的平均指数在计算形式上主要采取() A. 综合指数形式 B. 算术平均形式 C. 调和平均形式 D. 固定构成指数形式 3. 红星企业的2010年的产值比去年上升了8%,则8%为() A. 平均数指标 B. 总量指标 C. 相对数指标 D. 离散指标 4. 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钟的产品进 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等距抽样 5. 若销售量增加,销售额不变,则物价指数() A. 降低 B. 升高 C. 不变 D. 无法确定 6. 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7. 根据各年的月份资料计算的季节指数其平均数为() A. 100% B. 1200% C. 120% D. 400% 8. 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 平均指标 B. 相对指标 C. 总量 指标 D. 变异指标 9. 说明回归直线拟合程度的统计量主要是() A. 相关系数 B. 回归系数 C. 判定系数 D. 估计标准误差 10. 如果调查对象之中包含的单位很多,而且缺少原始记录可供参考,这种情 况应用() A. 抽样调查 B. 重点调查 C. 普查 D. 统计报表 11. 某连续性变量的分组中,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又知其邻组的组 中值为17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A. 260 B. 215 C. 230 D. 185 12. 当已知时,总体均值μ的1- 置信水平下的置信区间为()。 A. B. C. D. 13. 计算平均指标时,最常用的方法和最基本的形式是()。 A. 中位数 B. 众数 C. 调和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14. 若已知是的3倍,

统计学基础试题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统计学》期复习资料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B )。 A.劳动时间 B.健康状况 C.工资级别 D.劳动生产率 2.标志是说明( A )。 A.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 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C.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 D.总体量的特征的名称 4.调查某乡镇工业企业职工工资情况,则调查对象是( B )。 A.该乡镇全部工业企业 B.该乡镇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 C.该乡镇全部工业企业的职工的工资 D.该乡镇工业企业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5.对某地区三家不同部门进行某项改革的企业进行调查,以了解某近阶段生产情况和存在问题,以便为今后的普遍推广积累经验,这种调查是( C ) A.普查 B.重点调查 C.典型调查 D.抽样调查 6.按连续型变量分组,第一组为75以下,第二组为75~85,第三组为85~95,第四组为95以上,则数据( A ) A.75在第一组 B.85在第二组 C.85在第三组 D.95在第四组 7.按连续型变量分组,其末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0。已知相邻组的组中值为1750,则末组组中值为( C ) A.2100 B.2200 C.2250 D.2500 第一步: 一般情况下,组中值=(上限+下限)/2 已知相邻组组中值为975,相邻组的上限即为末组的下限1000,即975=(1000+下限)/2 由该公式得到下限=950 所以,相邻组组距=1000-950=50 第二步: 计算开口组的组中值时,只有下限而无上限,则 组中值=下限+相邻组组距/2=1000+50/2=1025 8.在全国医院总体中,医院数(a)、医院医生人数(b)和病床张数(c)三个指标() A.都是总体单位总量 B.a是总体安慰总量,b、c是总体标志总量 C.都是总体标志总量 D.b是总体安慰总量,a、c是总体标志总量 9.某商店计划规定本年费用水平比去年下降4%,实际下降了6%,则该商店费用水平计划完成程度是( A ) A.97.9% B.101.9% C.102.1% D.150% 10.不能全面反映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变异程度的标志变异指标是() A.平均差 B.标准差系数 C.标准差 D.全距 1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 C.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所有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12.下列情况属于离散变量的是( C )。 A.营业额 B.工龄 C.工厂数D.职工年收入 13.调查问卷中,开放式问题一般应该排在问题的( C )。 A.开头B.中间C.最后D.都可以

人教版数学必修三-第二章-统计-单元测试

第二章 必修三统计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从某年级1 000名学生中抽取125名学生进行体重的统计分析,就这个问题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 000名学生是总体 B .每个被抽查的学生是个体 C .抽查的125名学生的体重是一个样本 D .抽取的125名学生的体重是样本容量 2.由小到大排列的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其中每个数据都小于-1,那么对于样本1,x 1,-x 2,x 3,- x 4,x 5的中位数可以表示为( ) A.12(1+x 2) B.12(x 2-x 1) C.12(1+x 5) D.1 2 (x 3-x 4) 3.某单位有老年人27人,中年人54人,青年人81人,为了调查他们的身体状况的某项指标,需从他们中间抽取一个容量为36的样本,则老年人、中年人、青年人分别应抽取的人数是( ) A .7,11,19 B .6,12,18 C .6,13,17 D .7,12,17 4.对变量x ,y 有观测数据(x i ,y i )(i =1,2,…,10),得散点图1;对变量u ,v 有观测数据(u i ,v i )(i =1,2,…,10),得散点图2.由这两个散点图可以判断( ) A .变量x 与y 正相关,u 与v 正相关 B .变量x 与y 正相关,u 与v 负相关 C .变量x 与y 负相关,u 与v 正相关 D .变量x 与y 负相关,u 与v 负相关 5.已知一组数据x 1,x 2,x 3,x 4,x 5的平均数是2,方差是1 3 ,那么另一组数3x 1-2,3x 2-2,3x 3-2,3x 4-2,3x 5-2 的平均数,方差分别是( ) A .2,13 B .2,1 C .4,2 3 D .4,3 6.某学院有4个饲养房,分别养有18,54,24,48只白鼠供实验用.某项实验需抽取24只白鼠,你认为最合适的抽样方法是( ) A .在每个饲养房各抽取6只 B .把所有白鼠都加上编有不同号码的颈圈,用随机抽样法确定24只 C .从4个饲养房分别抽取3,9,4,8只 D .先确定这4个饲养房应分别抽取3,9,4,8只,再由各饲养房自己加号码颈圈,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确定 7.下列有关线性回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不一定是因果关系 B .散点图能直观地反映数据的相关程度 C .回归直线最能代表线性相关的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D .任一组数据都有回归直线方程 8.已知施肥量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 ^ =4.75x +257,则施肥量x =30时,对产量y 的估计值为( ) A .398.5 B .399.5 C .400 D .400.5 9.在发生某公共卫生事件期间,有专业机构认为该事件在一段时间内没有发生大规模群体感染的标志为“连续10天,每天新增疑似病例不超过7人”.根据过去10天甲、乙、丙、丁四地新增疑似病例数据,一定符合该标志的是( ) A .甲地:总体均值为3,中位数为4 B .乙地:总体均值为1,总体方差大于0 C .丙地:中位数为2,众数为3 D .丁地:总体均值为2,总体方差为3 10.某高中在校学生2 000人,高一与高二人数相同并都比高三多1人.为了响应“阳光体育运动”号召,学校举行了“元旦”跑步和登山比赛活动.每人都参加而且只参与了其中一项比赛,各年级参与比赛人数情况如下表: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考卷含答案统计学试卷库

理工大学考试试卷考卷含答案统计学试卷库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6、全国人均国民收入是一个平均指标。() 7、如果两个数列的全距相同,那么它们的离散程度就完全相同。() 8、平均增长量等于逐期增长量之和除以逐期增长量的个数。() 9、同度量因素就是将复杂经济总体中不同度量的事物转化为同度量事物的媒介因素。() 10、抽样误差之所以能得到控制,是因为可以调整总体方差的大小。() 11、时点指标数值的大小与时点间的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 12、据拉氏公式计算指数,应将同度量因素固定在报告期。() 13、在三种非全面调查中,抽样调查最重要,典型调查最好,重点调查次之。() 14、强度相对指标的数值大小,如果与现象的发展程度或密度成正比,则称为正指标。() 15、如果时间数列各期逐期增长量大体相同,应配合直线。() 三、多项选择题(本题总分20分,每小题2分)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它包括:A具体事物数量的多少 B现象之间的数量关系 C数据资料的搜集手段 D事物质量互变的数量界限 E抽象的数量规律 2、要对北京市的流动人口结构进行调查,适宜的调查方式是:A非全面调查 B统计报表 C重点调查 D抽样调查 E典型调查 3、对某市工业生产进行调查,得到以下资料,其中的统计指标是:A某企业为亏损企业B实际产值为亿元C职工人数为10万人D某企业资金利税率为30% E机器台数为750台 4、在按工人工种分组的基础上,再按性别分组,这样的分组叫: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对资料再分组 D平行分组体系 E复合分组体系 5、相对指标中,分子分母可以互换的有:A比较相对指标 B比例相对指标 C强度相对指标 D结构相对指标 E动态相对指标 6、通过标志变异指标可以反映:A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集中趋势 B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变动范围C分配数列中各标志值的离散程度 D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异程度E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分布特征 7、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已经进行过五次人口普查,第一次与第二次间隔11年,第二次与第三次间隔18年,第三次与第 四次间隔8年,第四次与第五次间隔10年,这种调查是: A全面调查 B一次性调查 C经常性调查 D专门调查 E定期调查 8、抽样调查与其它非全面调查相区别的主要特点有: A按随机原则抽取调查单位B专门调查 C可以计算抽样误差 D以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学为理论基础E调查资料时效性强 9、时间序列按指标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 A绝对数时间序列 B时期序列 C相对数时间序列 D时点序列 E平均数时间序列 10、2005年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工业总产值,甲地区为乙地区的128%,这个指数是: A总产值指数 B产量指数 C动态指数 D静态指数 E价格指数 四、填空题(本题总分10分,每小题1分) 1、十七世纪中叶,威廉.配第的代表作《_______》的问世,标志着统计学说的诞生。 2、调查表一般分为单一表和_______。 3、正确地确定_______和任务是一切统计调查的最重要的问题。 4、编制时间数列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_______。 5、计划任务的下达有的按全期累积完成总量,有的按计划期末达到的水平,因此,计划的检查相应的有_______和水平法两种。 6、在计算比较相对指标时,分子分母可以是绝对数的对比,也可以是相对数或______的对比。 7、在各种平均指标中,不受极端值影响的两个平均数是_______。 8、时间数列中有两个基本构成要素:一个是现象所属的时间,另一个是现象的________。 9、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应以______数量指标为同度量因素。 10、在计算抽样平均误差缺少总体标准差资料时,可以用______标准差来代替。 五、计算分析题(本题总分40分,每小题10分)

2018统计学基础试卷A

2018统计学基础试卷A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17 级《统计基础》试卷(试 卷编号 A ) 考试形式:闭卷(开卷/闭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调查项目通常是以或的 方式来体现。 2、综合指数中,数量指标指数是研究的变动,所以要假定其同度量因素固定在基期不变。 3、由于采用的基期不同,增长量分为和。 4、现象间的普遍联系、相互制约往往表现为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关系通常有两种类型,即 和。 5、分配数列包括两个基本要素,一是,二是。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 分)

1.抽样推断 2.综合指数 3.移动平均法 4.发展水平 5.总量指标 三、判断正误,并简述理由(正确的在 括号内划“√”,错误的划“×”。每小

题1分,共10分) ()1、相对指标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起点。 ()2、通常将样本单位数不少于40个的样本称为大样本。 ()3、通过编制时间数列可以描述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过程。 ()4、平均增长速度不能根据各个环比增长速度直接求得。 ()5、统计分组的关键是选择分组标志和划分各组界限。 ()6、若商品销售量增长10%,商品零售价格也增长了10%,则商品销售额增长20%。 ()7、抽样调查是非全面调查中最有科学根据的方式方法,因此,它适用于完成任何调查任务。()8、回归标准误差小,说明模型的拟合精度高,从而进行统计分析结论的可靠性就大,反之,回归标准误差大,说明模型拟合的精度低,则统计分析结论的可靠性就低。 ()9、职工人数是时点指标,人均工资是时期指标。 ()10、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加权算术平均数的特例。 四、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的字母序号填 入括号。每小题1分,共10分) 1、要了解4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40名学生 B、每一名学生

统计学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统计是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 的统一体。 2、统计学是一门研究现象总体 __________________ 方面的方法论科学。 3、要了解一个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 总体是 _________________ ,总体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_ 4、标志是说明 ______________ 特征的名称,它分为 _______________ 标志和 _____________ 标志。 5、统计指标是反映 _______________ 的数量特征的,其数值来源于 _________________ 。 6、按反映的数量特征不同,统计指标可分为 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 、单项选择题 1、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 A 现象总体的质量方面 B 现象总体的数量方面 C 现象总体的质量和数量方面 D 现象总体的质量或数量方面 2、要了解某市国有企业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 该市所有的国有企业 B 该市国有企业的每台生产设备 C 该市每一个国有企业 D 该市国有企业的所有生产设备 3、要了解全国的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 A 每个省的人口 B 每一户 C 每个人 D 全国总人口 4、反映总体单位属性和特征的是( )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值 5、某地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 20 万元、 50 万元、 65 万元、 100 万元。这里的 四个“工业总产值”数值是( ) A 指标 B 指标值 C 标志 D 标志表现 6、已知某企业产品单位成本为 25 元,这里的“单位成本”是( ) A 指标 B 指标名称 、多项选择题 C 标志 D 变量 1、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 ) A 大量观察法 B 统计分组法 C 综合指标法 D 回归分析法 E 因素分析法 2、统计是研究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的,其特点有( ) A 数量性 B 综合性 C 具体性 D 重复性 E 差异性 3、在全国人口普查中, ( ) A 全国人口数是总体 B 每个人是总体单位 C 人的年龄是变量 D 人口的性别是品质标 志 E 全部男性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4、要了解某地区所有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情况,那么( ) A 总体单位是每个企业 B 总体单位是每件产品 C “产品总产量”是标志 D “总产量 1000 万件”是指标 E “产品等级”是标志 5、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 A 资产负债率 B 股价指数 D 人口密度 E 商品库存额 6、总体、总体单位、标志、这几个概念间的相互关系表现为( A 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也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 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 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标志 D 指标说明总体特征,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特征 E 指标和标志都能用数值表现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统计?统计的职能有哪些? 2、举例说明什么是总体和总体单位 ? 总体有哪些特征? 3、什么是指标和标志?指标和标志的关系如何? ) C 人均粮食产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