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部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5课 北伐战争(共52张PPT)

2018年秋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5课  北伐战争(共52张PPT)

蒋介石(校长)
孙中山(创建者)
周恩来(政治部主任 )
黄 埔 军 校 开 学 典 礼
贪 生 畏 死 勿 入 斯 门
革命者来
黄埔军校对联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黄埔军校从 1924年5月至1927 年7月,招收了六 期学生共2万多人。 黄埔军校为国共两 党培养了一批著名 将领和军事人才。
毕业于黄埔军校的名将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蒋介 石在上海发动了震惊 中外的“四一二反革 命政变”,大肆屠杀 革命进步人士,叛变 革命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时间 1927年4月 地点 南京 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
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统一 1928年底,南京政府在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第15课 北伐战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会场
2018年11月16日
4.创建黄埔军校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
时间 1924年5月 地点 广州黄埔 领导 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周恩
来为政治部主任
历史 培养出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 功绩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国 民 革 命 歌
2.北伐战争初期

主要战场
吉 辽
北京
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
直 隶
山东
汀泗桥战役
贺胜桥战役
英雄军队
第四军叶挺 独立团
江 安 南京 安 苏 上海 徽 徽 武昌 湖北 浙江 浙江 江 南昌 长沙 湖南 福 西 福建 建
桂林 桂林
河 郑县 南
广州 广州

2018年秋八年级上(人教部编版)历史同步课件:第15课 北伐战争 (共28张PPT)

2018年秋八年级上(人教部编版)历史同步课件:第15课 北伐战争 (共28张PPT)

一、国共合作实现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同国民党合作? 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取得革命的胜利, 只依靠工人阶级孤军奋战是不够的,必须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第一次国共合作
孙中山会不会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领导反对军阀的斗争
时间 1913年 1917年 1921年 革命名称 结果 二次革命(讨袁) 失败,孙中山流亡国外
3、高潮:北伐战争 (1)时间: 1926——1927年
(2)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统一中国
(3)主体: 国民革命军 (4)主要对象: 张、吴、孙 (5)方针: 集中兵力,各个歼灭 (6)主要战场: 两湖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黄埔军校的建立
校长 蒋介石 党代表 廖仲恺 周恩来 黄埔军校 政治部主任 创始人 孙中山
(1887-1975 廖仲恺( 1877 - 年) , 蒋介石 周恩来( 1898孙中山( 1866~1925 ), 原名瑞元,又名中正, 1925),原名恩煦, 字德明,号日新、逸仙。 1976 年)字翔宇, 字介石。早年就读保定 化名“中山樵”,故世称 又名夷白,字仲恺, 笔名恩来。生于江 军官学校。1908年到日 “中山先生”。近代民主 广东归善(今惠阳县) 苏淮安。 1913年在 本振武军校学习。 1911 革命家,中国国民党创始 人,生于美国旧金山 天津南开中学就读。 年回国。1913年加入中 人,三民主义的倡导者。 华侨家庭,近代民主 华革命党。 1917年奉孙 1917 年毕业后东渡 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 革命家。他是一位伟 中山命主持东南各省的 “起共和而终帝制”。 日本留学。1919年 大的爱国主义者、中 1922年到 1905党务和军事。 年成立中国同盟会。 五四运动时回到天 国国民党左派领袖、 永丰舰随侍孙中山。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推举 津,参加五四运动。 1924 年国民党改组后, 我国民主主义革命的 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年参加共产党。 任黄埔军官学校校长。 先驱。 19401921 年,国民政府通令全 1924年11月任黄 国,尊称其为“中华民国 国父”。 埔军校政治部主任。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 (共2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15课《北伐战争》课件 (共27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孙 中 山 逝 世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单元概述 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 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然而,由于国民 党右派背叛革命,国民革命失败,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了。 中国共产党发动一系列武装起义,反抗国民党的统治。毛泽 东等人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创 造“工农武装割据”的局 面,开展土地革命,探索中国革命的新道路。1934年,面对 国民党军队的“围剿”,红军进行战略转移。中国共产党率 领红军历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了长征,打开了中国革命的 新局面。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国民革命中得到的教训:
中共认识到要取得革 命的胜利,无产阶级 必须要掌握革命的领 导权,必须建立一支 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开 展武装斗争。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
第五单元
中共三大
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 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 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
此时,成立后不久的中国共 产党,需要寻找战友——
第五单元
合作的表现
时间
黄埔军校建立
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名中正,字介石,中国近代 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 著名政治家及军事家,中华 地点 广州黄埔 军事家、外交家,党和国 民国陆军特级上将。蒋早年 家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 赴日本学习军事,并加入中 全称 中国国民党陆军 国同盟会。蒋首先是反抗清 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 军官学校 朝,接着是军阀混战,而后 周恩来毕业于南开大学, 贪 革命者来 升 总理 孙中山 是抵抗日本帝国主义入侵。 生 早年留学日本、法国、德 官 蒋介石曾任大元帅府参谋长、 畏 发 国、英国等地,回国后担 校长 蒋介石 死 黄埔军校校长、国民革命军 财 任黄埔军校政治部副主任、 勿 总司令、行政院院长、国民 请 政治部主任 周恩来 主任。曾指挥长征,为西 入 往 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中 斯 他 安事变和平解决作出贡献。 国国民党总裁、国民政府主 蒋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 门 处 席、第二次世界大战同盟国 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 介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因其校址设在 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中缅印战区最高统帅、中华 院总理、外交部部长, 石 广州东南的黄埔岛,史称黄埔军校。 民国总统等职。 ---孙中山建校宗旨 1976 年病逝。 蒋介石( 1887 年- 1975 年) 周恩来(1898年-1976年)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课件(共48张PPT)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五单元第15课 北伐战争课件(共48张PPT)

孙传芳,北洋直系军阀。1924年, 孙传芳在江浙战争中打败了皖系卢永祥, 占据浙江。1925年11月,孙传芳在南京 成立浙闽苏皖赣五省联军,自任总司令, 成为直系军阀中最有实力的首领。
1926年至1927年间,他血腥镇压了 上海工人的第一次、第二次武装起义。
吴佩孚,北洋直系军阀首 领,清末秀才。后来,他投靠北 洋军,在新军曹锟部任职。1922 年,直奉战争后,逐渐掌握了直 系军力。1923年,吴佩孚残酷镇 压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制造了 二七惨案。1924年,他在第二次 直奉战争中被打败。
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各地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①农民运动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②城市工会组织和工人运动也得到很大发展。
农民武装队伍
为了配合北伐军的胜利进军,上海工人在中共 领导下三次武装起义,占领上海,迎接北伐军 进入上海。
北伐胜利进军的原因
①国共两党合作,共同领导; ②北伐作战方针正确; ③北伐将士浴血奋战,中共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④北洋军阀失道寡助;各自为战; ⑤ 工农群众的大力支持。
3、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早年参加同盟会。1925年,在广州任国民政府 主席。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不顾国民党左派宋庆 龄等人的坚决反对,竟然在武汉公开召开“分共会 议”,正式宣布与共产党决裂,随后,汪精卫提出 “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的血腥口号, 对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展开疯狂屠杀。这就是七一 五反革命政变。汪精卫集团发动反共政变,表明第 一次国共合作最后破裂,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被国民 党完全抛弃。至此,国民革命失败。
1928年底,张学良宣布 “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 帜”,南京政府在名义上 统一了全国。
江苏、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等省相继以“分共清党”为名,大规模搜 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单广东一地,被捕杀的就达二千多人。同时,阎锡山在山西, 刘湘在四川也纷纷举行“清党”,并表示拥护南京政府。与此同时,北方的奉系军阀 张作霖也捕杀大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李大钊就是在这期间被杀害的。大革命受到 了严重挫折。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名师整理)最新部编人教版历史8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市公开课一等奖课件

左权
徐向前
胡宗南


黄埔四期:林彪(中共)
黄埔六期:罗瑞卿(中共)、戴笠(国民党)
罗瑞卿
黄埔军校从1924年5月 至1927年7月,招收了六 期学生共2万多人
意义 为中国革命培养了大批的军事和政治人才,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二、北伐胜利进军
目的: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A.“分共会议”的召开
B.张学良改易旗帜
)C
C.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D.北伐战争失败
4.从1926年7月广州誓师出征开始到1927年初,短短半年时间,北伐军
席卷东南各省,连克武汉、南昌、南京和上海。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最
A 重要的原因是( )
A.国共两党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B.蒋介石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
C.第四军叶挺独立团英勇作战
准备
合作 国民党一大

军事:黄埔军校 目的:
伐 战
高潮
(1926)
对象: 主要战场/战役:
英雄战队:

工农革命运动
标志: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失败 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中国
光读书不思考也许能使平庸之辈知识 丰富,但它决不能使他们头脑清醒。
—— 约·诺里斯
(2)表现
蒋介石叛变 革命
1927年在上 海发动四一 二反革命政 变
影响: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也标志着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汪精卫叛变 革命
蒋介石
汪精卫
在武汉召开 “分共会 议”,发动 七一五反革 命政变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 革命群众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2.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建立 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建立“ 国民政府”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22张PPT)

第15课 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课件(22张PPT)

失败原因:国民党反动 集团叛变革命、共产党 缺乏斗争经验,没有掌 握军队绝对指挥权
题目: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的标志是( ) A,中山舰事件 B,四一二政变 C,七一五政变 D,整理党务案
——3、继续北伐——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在“分共清党”、镇压工农运动的同时,继续北伐。
1928 年6月,北伐军进至京津文一带,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往关外,因张作霖曾多次拒绝日本人提
事件回顾: 当天凌晨,大批青帮武装流氓冒充工人从租界冲出,向分驻上海总工会等 处的工人纠察队发动突然袭击。国民革命军第二十六军借调解之名,收缴 工人纠察队武装。13日,上海工人和市民召开10万人的群众大会,会后整 队游行,要求释放被捕工友,交还纠察队被缴枪械。队伍行进到宝山路时, 第二十六军突然冲出,向密集的人群扫射,当场打死100多人,伤者不计 其数。到15日,上海工人300多人被杀,500多人被捕,5000多人失踪。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是大革命从高 潮走向失败的转折点。
——1、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随后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
原因:高涨的工农革命运动触动了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反 动集团在帝国主义势力支持下,先后背叛革命。
此后,全国形成三个政权对峙的局面:以张作 霖为首的北京政府、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 政府和继续保持国共合作的武汉国民政府。
阳,在疆陵,在粤汉路,都得着农工运动的帮助,才得很顺利地杀却敌人。
农工之重要讲话》
工农群众,大力支持
——《唐总指挥在长沙对
材料三:共产党直接掌握的军队虽不多,但战斗力特别强,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北伐战争_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北伐战争_优秀课件

河南 2、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安 江苏 上海
湖北 主观方面:1、年幼的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

北伐战争损害了帝国主义、大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引起他们的不满,寻找新的代理人。
孙传芳
我看见外国军队也纷纷出动,帮助蒋介石屠杀革命群众。
2、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北伐战争得以顺利进军的原因?
1927年7月,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国民革命宣告失败。
第15课 北伐战争 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二、准备——创办黄埔军校
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群众的密切配合和积极支援,是正义战争。
1927年7月,汪精卫 在武汉召开“分共会 议”,大肆屠杀共产党 人和工农群众,国民 革命宣告失败。
蒋、汪叛变革命,标志着国民革命的 失败,也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
看看谁找的快:国民革命运动为什么会失败?
•报童:号外!号外!蒋介石、汪精卫发动政变, 屠杀共产党员,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 失败啦!先生,买份报纸吧!
如果共产党掌握了军队的话就不会有这样的悲剧了。
成果:创办了黄埔军校,发动了北伐战争,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了全国。
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广大北伐军官兵的浴血奋战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第15课 北伐战争
失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民主 2、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犯了右倾投降主义的错误,放弃了对革命武装的领导权。

第15课 北伐战争公开课课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15课 北伐战争公开课课件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1926年7月,北伐军分三路从广东出师北伐。
西路为北伐军主力,担任正面主攻,沿粤汉路
进攻两湖,矛头直指吴佩孚的巢穴武汉;中路 直插江西,准备进攻江西孙传芳部队;东路挺
进闽、浙。两湖战场经过长沙、平江、汀泗桥、
贺胜桥、武昌等重要战役,消灭了吴佩孚的主 力。北伐军主力在两湖打垮吴佩孚后,转兵江 西,会攻南昌,消灭了孙传芳的主力。接着, 北伐军沿长江东下,直捣南京。东路的战事顺 利,迅速占领闽浙。长江以南地区全部被北伐 军占领。北伐战争开始后,冯玉祥由苏联回国,
鲜血液
时间 主持者 地点
1924年1月 孙中山 广州
共产党代表 李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 内容 释,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
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
政策
意义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正式建立
易错误区 【错误观点】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意味 着国共两党合并。
地点
领导
影响
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
北伐战争作了准备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东省广 州市黄埔区长洲岛内。1924年5 月,孙中山在苏联和中国共产党 的帮助下,创办了培养军事干部
的学校——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
学校,亦称“黄埔军校”。军校 群英荟萃,名将辈出,在中国近 代史和军事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988年军校旧址被定为国家级文
上海工
上海工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先后发动三次武 装起义,并最终取得胜利,迎接北伐军进入上海, 书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给了北伐军极大支持
人运动
作用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1、中共三大的召开
• 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 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 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 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2、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时间:1924年 地点:广州 内容: 重新解释三民主 义,确立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意义:国民党一大 的召开,标志着国 共合作的正式建立。
1927年,蒋介石发动“四· 一二”反革命政变事件,发 布查禁工人集会的命令,并逮捕、射杀革命进步人士。
4月 13日中午,宝山路上群众请愿大游行 遭到血腥镇压。
上海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汪精卫(中国国民党副总裁) 发动七· 一五反革命政变
街头被杀害的革命群众
共和国10大元帅
陈毅、徐向前、聂荣臻、 叶剑英、林彪 曾是黄埔军校的教官或学 生
二、北伐胜利进军
1925年7月国民政府广州成立,将部队改称国民革命军。 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在广州誓师正式北伐。图为誓师大会, 台上左一为北伐军总司令蒋介石。
蒋介石在北伐誓师大会上的誓词
我不牺牲,国将沉沦。
我不流血,民无安宁。
贪 生 畏 死 勿 入 斯 门
革命者来
升 官 发 财 请 往 他 处
黄埔军校开学典礼
孙中山为什么要创立黄埔军校?
“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 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 ——孙中山
蒋介石(校长)
孙中山(总理) 周恩来 (政治部主任)
黄埔军校从 1924年5月至 1927年7月,招 收了六期学生共 2万多人。黄埔 军校为国共两党 培养了一批著名 将领和军事人才。
D

A.京师大学堂
C.云南讲武堂
B.抗日军政大学
D.黄埔军校
3.北伐战争中的主要战场是在(

A

A.湖南、湖北
C.福建、浙江
B.江西、江苏
D.广东、广西
4.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C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 C.①③④ B.②③④ D.①②③
5.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破裂的标志是(
福建
湖南湖北 浙江
江西 上海
南京
胜利进军原因: 标志:国民党右派发动反革命政变 失败: 失败原因: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927.4.18
1.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A.中共“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B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D.北伐战争
2.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产物,为北伐战争培养了大 批军事骨干的学校是(
两次反革命政变比较表
名称 时间 地点 罪魁 祸首
蒋介石
后果
国共合作 破裂,轰 轰烈烈的 大革命失 败了
“四· 一二”反 1927.4.12 革命政变
“七· 一五”反 1927.7.15 革命政变
上海
武汉
汪精卫
失败原因
蒋介石、汪精卫等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革命。
为什么说是失败的国民革命?
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完成。
国既沉沦,家孰与存。
张 作 霖 兵力35 万
黑 吉 辽 北京 直隶 山东 北伐 战争 前形 势图
河南 湖北
湖 江
安 江苏

上海
浙江 孙 传 兵力20 芳 万
吴佩孚
兵力20 万
南 西 广西 广东 国民政府 兵力约10万
福建
主要战场
黑 湖南、湖北
主要战役
吉 辽 北京 直 隶 山东
河 江 上海 郑县 南 安 安 南京 武昌 徽苏 湖 徽 徽 浙 浙江 北 江 南昌江 长湖 福 福建 西 沙南 建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A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 D.国民党“一大”的召开说 6.国民革命失败的依据是(
A

A.这次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B.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C.国民革命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D.国共第一次合作的破裂
2、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1.时间: 1927年4月
2.性质: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对外 投靠帝国主义,对内镇压人民革命。
3.统治全国: 统一全国 1928
蒋介石
1927年4月18日 南京“国民政府”举行成立典礼
东北易帜
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了 全国
张 学 良
北 伐 战 争
国共第一次合作 准备 黄埔军校建立 目的: 主要对象: 北伐胜 主要战场: 利进军 广东 进军 : 1926-1927
孙中山与代表步出国民党“一大”会场
国民党“一大”旧址位于文明路215号的 钟楼礼堂。原为国立广东高等师范学校礼 堂
(改组国民党)
国共两党实现合作后共同领导了哪些革命活动?
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
建立黄埔军校
时间:1924年5月 地点:广州黄埔 军校总理:孙中山 校长:蒋介石 政治部主任:周恩来 作用:培养出大批军 事和政治人才,为国 民革命军的建立和北 伐战争作了准备。
• 1.作战方针正确 • 2.国共两党齐心协力 • 3.官兵英勇奋战、共 产党员先锋作用 • 4.共产党领导下的工 农群众的配合和支持
北伐军能够节节胜利 的原因是什么?
三、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与 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
1、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1)罪行:蒋介石、汪精卫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发动“四一二”等反革命政变,屠杀共产党和国民 党左派。 (2)危害:国民革命失败,国共合作破裂。
第15课 北伐战争
教学目标
• 1、了解和掌握黄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 争目的、对象、战场、战役,北伐战争胜 利进军的原因,国民革命运动的失。 2、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分 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原因,培养学生综合 分析能力。 3、 通过对北伐战争中中国共产党人的大 无畏精神的描述,使学生认识到共产党始 终把国家,民族的利益作为自己的奋斗目 标,并不惜为之献出自己的生命 。
汀泗桥战役、贺胜桥战 役
北 伐 战 争 进 军 示 意 图
英雄军队 第四军叶挺独立团
广州 桂林 广 桂 州 林
叶挺:北伐第四军先遣独立团团长,以铁军著称
本目小结
开始时间 目的 北 伐 总司令 战 争 主要战场 重要战役 著名将领 战绩 对象 1926年 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蒋介石 湖南、湖北 汀泗桥、贺胜桥、武昌战役 叶挺 从珠江流域到长江流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