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声调与音变

合集下载

汉语中的声调规律与语音变化

汉语中的声调规律与语音变化

汉语中的声调规律与语音变化在汉语中,声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语音特征。

汉语的声调规律对于
语音的准确发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声调的基本概念开始,逐步探讨汉语中声调的规律和语音变化。

汉语的声调共有四个基本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每个声调都有特定的发音规律和语调变化。

平声是指声调平稳没有起伏,一般发音不高不低;上声是指声音由低到高,具有上扬的语调;
去声是指声音由高到低,具有下降的语调;入声是指声音由低到高再
到低,具有起伏的语调。

在汉语中,声调的规律和语音变化是密切相关的。

声调的变化会导
致语音的变化,从而影响词语的意义。

例如,“ma”可以是妈、麻、马、骂等不同的词语,仅仅是因为声调的不同。

因此,正确理解和掌握声
调规律对于准确表达意思至关重要。

此外,声调的运用也是表达语气、语调和情感的重要手段。

通过调
整声调的高低、起伏和音长,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情绪和态度。

例如,
用平声可以表达平静、冷漠的情感;用上声可以表达疑问、惊讶的情感;用去声可以表达断定、坚定的情感;用入声可以表达感叹、怀疑
的情感。

总之,汉语中的声调规律与语音变化是密不可分的。

准确理解和掌
握声调规律对于学习汉语和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希望读者能
够通过本文的介绍,对汉语中的声调规律有更深入的理解,进而提升
自己的语言能力。

【字数:356】。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一、普通话有四个声调:ﻫ1、阴平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就是从5到5,写作55。

声带绷到最紧,始终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

例如:青春光辉春天花开公司通知新屋出租ﻫ2、阳平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平稍低,然后升到高。

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

声带从不松不紧开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到最高。

例如:人民银行连年和平农民犁田圆形循环ﻫ3、上(shǎng)声念降升,起音半低,先降后升,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2降到1再升到4,写作214。

声带从略微有些紧张开始,立刻松弛下来,稍稍延长,然后迅速绷紧,但没有绷到最紧。

例如:彼此理解理想美满永远友好管理很好ﻫ4、去声念高降(或称全降),起音高,接着往下滑,用五度标记法表示,是从5降到1,写作51。

声带从紧开始到完全松弛为止,声音从高到低,音长是最短的。

例如:ﻫ下次注意世界教育报告胜利创造利润ﻫﻫ二、上声的变调ﻫ上声在跟上声相连或跟别的声调相连的时候,都要念变调。

1、念半上──上声在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念半上,调值由214变成21或211,也就是只降不升,由于上声的起音就低,所以近似低平调。

例如:ﻫ每天měitiān 每年měinián每月měiyuè2、念直上,像阳平一样──上声跟上声相连,前面的上声变成升调,跟阳平一样(或近似阳平)。

调值由214变成24或35。

例如:美好měihǎo厂长chǎngzhǎng 领导lǐngdǎo二、声母、韵母部分容易出错的训练1、舌尖前音:z发音时,舌尖平伸,抵住上齿背,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阻碍冲开一条窄缝,从窄缝中挤出间,摩擦成声。

如“总则”、“自在”的声母。

c和z的发音区别不大,不同的地方在于c气流较强。

如“粗糙”、“参差”的声母。

s发音时,舌尖接近上齿背。

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声带不颤动。

如“思索”、“松散”的声母。

2、舌面音:j发音时,舌面前部抵信硬腭前部,软腭上升堵塞鼻腔通路,声带不颤动,较弱的气流把阻碍冲开,形成一条窄缝,气流从窄缝中挤出,摩擦成声。

普通话的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

普通话的音变说话或朗读时,要把音节组成词、句连续发出。

在连续的语流中,音节之间、音素之间、声调之间相互影响,就会产生语音变化,这就是音变。

普通话语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有:轻声、变调、儿化、语气词“啊”的变化等。

一、轻声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有一定的声调。

但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的音节失去原调,变成一种又轻又短的调子,这就是轻声。

轻声是音节连读时产生的一种音变现象,轻声音节总是出现在其它音节后面,或是夹在词语中间,一般不出现在一个词或句子的头。

所有的轻声音节都要失去它原来的调值,但是轻声音节在音的高低上有会受前面音节调值的影响而产生差异。

一般情况下,前面的音节是上声,后面的轻声就稍高,例如:走着z?uzhe 紫的z?de;前面的音节是阴平、阳平或去声,后面的轻声就低。

轻声使普通话语音变得更加丰富,有些轻声还具有区别词义或区分词性的作用。

例如:东西dōngxi (物体)dōngxī(方向)厉害lìhài (名词)lìhai (形容词)普通话语音有以下几种情况常读轻声:(一)结构助词的、地、得。

例如:我们的愉快地写得好(二)时态助词着、了、过。

例如:笑着哭了学过(三)语气助词吗、吧、啦、呀、嘛、哇、啊等。

例如:好吗去吧行啦好啊(四)名词或代词的后缀子、头、们等。

例如:桌子石头他们(五)名词或代词的方位词上、下、里、边、面等。

例如:墙上地下家里左边(六)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趋向动词来、去、起来、下去等。

例如:进来出去站起来请进来(七)某些量词个、些、封等。

例如:一个有些写封信(八)叠音词的第二个音节和重叠动词的第二、第四个音节。

例如:爸爸看看讨论讨论研究研究(九)作宾语的人称代词你、我、他。

例如:请你叫我找他(十)口语中有一批双音节词第二个音节习惯上读轻声。

例如:葡萄玻璃训练材料(一)抽屉胳膊客气功夫脑袋脾气包袱窗户阔气耳朵亲戚溜达便宜喇叭亮堂俏皮惦记桌子故事合同妈妈拳头什么他们尾巴衣服月亮外甥新鲜热闹星星扑克二、变调音节连续发出时,有些音节地调值会发生变化,就是变调。

普通话考试注意的音变规则

普通话考试注意的音变规则

一、普通话的声调共有四类不同的音高变化,简称四声。

在汉语里,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尽管声韵母都相同,如果声调不同,则表示不同的词义。

如拼音“zhuzi”,由于声调不同,它可能是“珠子”、“竹子”、“主子”、“柱子”或“铸字”。

如果把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分为五度,那么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为:第一声:阴平高平调调值55第二声:阳平中升调调值35第三声:上声降升调调值214第四声:去声全降调调值51音变一、变调(一)上声变调1、上声的全调值应当是214(为“全上”)。

但只有在读单音节或者上声音节处于词尾时,我们要把214调值读全。

特别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一项及第二项测试中强调这一点。

如:走,甩,想,大胆,历史,一起,宽广。

在朗读和说话过程中,除了极少数需要特殊强调的词之外,一般都不读全上,只读半上211。

2、当上声音节位于非上声字之前(阴平、阳平、去声、轻声)时,只读半上211。

如:好书,火车;祖国,朗读,讨论,感谢,姐姐,脑袋3、当两个上声字相连时,前一个音节变阳平,后一音节仍读全上。

如:领导,演讲,了解,厂长,处理,尽管4、当三个上声字相连时,根据意思(即词语结构)变调:⑴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上声字调值变为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如:展览/馆,虎骨/酒,管理/组,勇敢/者,手写/体,草稿/纸,水彩/笔, 洗脸/水⑵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前面一个字变半上(211),中间一个字变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 如:很/理想,老/保守,纸/雨伞,请/允许,小/拇指,冷/处理,小/海岛5、三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先根据语意或气息分节,然后按照以上变调规律变调。

如:永远/友好, 请/往北/走,给你/两碗/炒/米粉(二)“一”和“不”的变调1、“一”的变调:(1)“一”的本调为第一声阴平,但实际上,它只有在读单音节字词、处在词句末尾或者表示序数时仍念本调。

如:一、一二一,统一,第一,始终如一,一九三九年;(2)“一”在非去声前(阴、阳、上)变去声。

教师口语普通话的声调及变调

教师口语普通话的声调及变调
• 描写声调的高低通常用五度标记法:立一竖 标,中分5度,最低为1,最高为5。
1.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1)阴平 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 就是从5到5,写作55。声带绷到最紧,始终 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例如:
青春光辉 春天花开 公司通知 新屋出租
(2)阳平 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 平稍低,然后升到高。用五度标记法表示, 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声带从不松不紧开 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 到最高。例如:人民银行 连年和平 农民 犁田 圆形循环
2、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的,读作“哪”(na)。 早晨的空气多清新啊(xīnna)! 多好的人啊(rénna)! 你猜得真准啊(zhǔnna)!
3、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g的,读作“啊”(nga)。 这幅图真漂亮啊(liàngnga)! 注意听啊(tīngnga)! 最近太忙啊(mángnga)!
下次注意 世界教育 报告胜利 创造利润
2.注意事项
(1)阴平应防止出现以下缺陷:一是不能达到调值55 的高度;二是出现前后高低高度不一致的现象。即 忽高忽低,音高不稳定。发音要高,平稳。 练习阴平时,可在前加阳平辅助练习。 例词:长期 兰花 崇高 集中 阳光 研究
(2)阳平的问题也有两个:一是升调带曲势,即“拐 弯”,二是为避免“拐弯”而发音急促,影响了普 通话应有的舒展语感。发音要干脆。两个阳平字相 连,不要将调值越读越高。 练习阳平时,可在后加阴平辅助练习。 例词:良师 迎接 情操 国家 胡说 繁多
练习上声时,可在前加去声辅助练习。
(4)去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音高概念,不是从最高降 到最低,而是加大音强并读成调值31或53。降的速 度要快,要降到底,干脆。
练习去声时,可在前加阴平辅助练习。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

汉语拼音的音变或变调汉语拼音是一种将汉字音节用拉丁字母表示的拼写方法,方便学习和使用汉语的人们能够准确地发音和标注。

然而,汉语拼音中存在着音变和变调的现象,这对于学习者来说可能是一个挑战。

本文将探讨汉语拼音的音变和变调,并提供一些解决方法。

一、音变1. 韵尾音变韵尾音变是汉语拼音中常见的音变现象之一。

在普通话中,韵尾音/s/和/n/在发音时可能发生变化。

例如,字母“s”在发音时会变成“sh”,而字母“n”在发音时会变成“ng”。

这种变化通常是由于前后音素的影响。

2. 声母音变除了韵尾音变外,声母音变也是汉语拼音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例如,字母“zh”在发音时可能会变成“j”,字母“ch”在发音时可能会变成“q”。

这种变化是由于发音时舌位的不同造成的。

二、变调在汉语拼音中,还存在着音调的变化。

汉字的拼音中共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但是,在实际发音中,有时会出现变调的情况。

1. 语气变调在汉语拼音中,当某个字在特定语境下表达不同的语气时,声调可能会发生变化。

例如,字母"ma"在第一声和第二声时分别表示不同的意思,而在句子中的语气变化时,可能会将本来应该是第一声的发音变成第二声。

2. 语调变调此外,句子的语调也可能会导致汉语拼音中的变调现象。

在汉语中,整个句子的语调起伏和语气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这种关系也会影响到拼音的发音。

例如,当句子中存在强调词或感叹词时,可能会导致字母的声调发生变化。

三、解决方法对于学习汉语拼音时遇到的音变和变调问题,学习者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解决:1. 注重模仿学习者可以多听多模仿标准的汉语发音,尤其是与音变和变调有关的发音。

通过模仿,学习者可以更好地掌握正确的发音方式。

2. 多练习多进行汉语口语的练习,特别是针对音变和变调的音素。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更加熟练地掌握准确的发音方式。

3. 借助教材和工具使用一些专门针对汉语拼音音变和变调问题的教材和学习工具。

普通话的修饰—声调音变

普通话的修饰—声调音变

普通话的修饰—声调音变普通话讲好不好听,关键是发出来的声调和音变。

下面是店铺整理了普通话的修饰—声调音变,供你参考。

普通话的修饰—声调音变一、普通话的声调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的变化形式、也叫字调。

声调具有区别意义(字、词义)的作用。

声调主要取决于音高。

同一个人的不同音高的变化、是由其控制声带的松紧决定的。

声带越松、声调越低;声带越紧、声调越高。

1.调类、调值、调形:①调类——声调的分类。

普通话有四个调类(四声):阴平调:(一声)阳平调:(二声)上声调:(三声)去声调:(四声)②调值——声调的实际读法,也就是音节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

用五度标记法表示如下:(如图)阴平调:55阳平调:35上声调:214去声调:51③调形——音节的音高随时间而变化的形式。

即声调的高低、升降、平曲的形状。

阴平调:高平调(高而平)阳平调:中升调(中升高)上声调:降升调(半低音先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去声调:高降调(高降低)调类调值调形调号阴平调55高平调--阳平调35中升调/上声调214降升调ˇ去声调51高降调\阴平调练习:春、天、开、花、公、司、通、知阳平调练习:河、流、长、存、人、民、银、行上声调练习:彼、此、理、解、享、有、美、满去声调练习:现、在、上、课、创、造、利、润双音节词语的声调练习:分工、招生、轮流、言行、转播、爬山、象征、外观、坦白、口才、访问、幻想、蓝天、左右、支持、来宾、统筹、反常、注意、批评、同乡、特征、驾驶、欢迎、敏捷、感受、购买、普通、指南、构思、自发、问题、指标、紧急、时光、航空、场面、调查、创举、宣传、记者、录音、统一、稿件、领会、每天、广西、并且、解说、汉语、飞机、统治、严格、冲锋。

二、音变音变的概念:音变就是语音的变化。

人们在说话时、不是孤立地发出一个个音节(字)、而是把音节组成一连串自然的“语流”。

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音节的读音要发生一定的变化、这就是语流音变。

声调和音变

声调和音变

三、普通话声调的辨正
普通话声调练习要排除方言声调对学习普通话 声调的干扰,把用方音读汉字的习惯,改用标准音 读汉字,应特别注意方言里跟普通话相近、相似的 声调,找出不同的相对音高。
三、普通话声调的辨正
扑葡普瀑 通童统痛 因银引印 衣移以义 弯完晚腕 西习喜戏 摸馍抹莫 千前浅欠 掰白百败 孬挠恼闹 机急挤寄 哥格葛各 昌常厂唱
三、普通话声调的辨正
词语四声练习 鼻音 皮衣 明天 房间 近年 皱纹 配合 面条 制止 入伍 密码 饭碗 公证 出处 帮助 搬运
实施 夺标 汽油 漫谈 地理 致使 黑夜 偏僻
回音 同乡 事实 放行 办法 大脑 区域 抛弃
齐心 命名 遇雨 私自
农村 地图 探险 封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普通话声调的辨正
声调综合训练
三、普通话声调的辨正
牛牛和妞妞 牛牛要吃河边柳,妞妞赶牛牛不走。妞妞护 柳扭牛头,妞妞扭牛牛更拗。牛牛要顶小妞妞, 妞妞忙拣大石头,吓得牛牛扭头走。
白猫 白帽 白毛 白猫手里有一顶白帽,白兔手里有一把白毛 。白猫想拿手里的白帽去换白兔手里的 白毛,白兔不想用手中的白毛去换白猫 手里的白帽。
三、普通话声调的辨正
调值的语音特点有两点:第一,调值主要 由音高构成,音的高低决定于频率的高低。人 发音时,通过控制声带的松紧来调节音高的高 低。声调的音高主要是相对音高。第二,构成 调值的相对音高在读音上是连续的,渐变的, 中间没有停顿,没有跳跃。
一、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和调类
通常采用“五度标记法”来标记调值的相对 音高 。用数字描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 声调相对音高的音值分别是55、35、214、51。
安适—按时—暗示 依依—疑义—意义 诗集—时机—实际 厂方—厂房—常访 艰巨—检举—间距 间接—简洁—简介 通知—同志—统治 餐具—残局—惨剧 抵制—地址—地质 官吏—管理—惯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化为鼻化音,并卷舌
药方儿 小巷儿 蛋黄儿 信封儿 水瓮儿 木桶儿 头绳儿 没空儿 帮忙儿 门缝儿 胡同儿
儿化词练习
找茬儿 打杂儿 板擦儿 名牌儿 鞋带儿 壶盖儿
小孩儿 加塞儿 快板儿 老伴儿 蒜瓣儿 脸盘儿
脸蛋儿 收摊儿 栅栏儿 包干儿 笔杆儿 门槛儿 跑腿儿 一会儿 耳垂儿 墨水儿 围嘴儿 走味儿
普通话声调与音变


调值:声调的实际发音,高低、升降、曲直、 长短等(通常采用五度标记法) 调类:声调的类型,分为阴平、阳平、上声、 去声四类。
调形:声调的符号,即 -/ ∨﹨
5 高 4 半高 3 中 2 半低 1 低
55 高平 35 中升
214 降升 51 全降
四声 调类 调值 调号
第一声 第二声 第三声 第四声
轻声词练习
巴结 尺寸 骨头 困难 爽快 便当 差事 奉承 滑溜 嫁妆 用处 包袱 出息 关系 凉快 算盘 憋闷 出落 干巴 晃荡 笑话 应酬 报酬 伺候 合同 粮食 体面 补丁 畜牲 告示 行李 乡下 显得 北边 聪明 害处 人家 踏实 拨弄 提防 应付 眼睛 絮叨 喜欢 比方 凑合 交换 神仙 徒弟 知道 嘀咕 意思 学问 味道 先生 本钱 打扮 讲究 时候 头发 正经 爽快 意见 衣服 委屈 休息 别扭 耽误 迷糊 似的 妥当 祝福 枕头 冤枉 火候 稳当 记性 长处 唠叨 坚实 舒服 唾沫 嘱咐 招呼 寒碜 讲究 窝囊 打发 成分 倒腾 眉毛 疏忽 琢磨 指头 折腾 厚道 见识 运气 合同 抽屉 含糊 会计 书记 备份 芝麻 掂量 花哨 奸细 在乎 心思
亮堂堂 笑吟吟 傻乎乎 泪盈盈
慢腾腾 孤零零 病歪歪 白皑皑
3.AABB:第二个A为轻声,BB为阳平(55)或 不变 漂漂亮亮 马马虎虎 规规矩矩 老老实实 大大方方 热热闹闹 破破烂烂 模模糊糊 清清楚楚 高高兴兴 干干净净 安安静静 甜甜美美 匆匆忙忙
叠音词ABB AABB式变调的要求: • 口语可变的书面不一定变 • 能不变的尽量不变 • 描写实际情况的不变
⑧作宾语的人称代词 叫我 给你 追他 喊他们 ⑨中间嵌“得”的轻声词语: 来得及 对得起 吃得开 吃得消 过得去 合得来 靠得住 想得到 想得开
⑩中间嵌“一”、“不”的轻声词 看一看 说一说 跑一跑 跳一跳 走一走 差不多 吃不开 对不起 过不去 忍不住 下不来 想不到 要不然 用不着 解不开
轻不轻 说不定 顾不了
(四)形容词重叠变调
1.单音节形容词重叠构成的词语 AA——不变调 AA儿——后A变为阴平55
慢慢的 脆脆的 亮亮的 热热的 轻轻地 薄薄的 松松的 美美的 白白的 光光的 慢慢儿的 好好儿的 高高儿的
2. ABB: 红彤彤 绿油油 美滋滋 乐融融
轰隆隆 软绵绵 亮晶晶 气昂昂
沉甸甸 明晃晃 干巴巴 白茫茫
2.发音
(1)韵母或韵尾是ɑ.o.e.u的:
ɑ.o.e.u.ê
iɑ.uɑ uo ie.üe
ɑo.iɑo.ou.iou
15个,儿化时直接卷舌
刀把儿 山坡儿 唱歌儿 水珠儿 豆芽儿 鲜花儿 铁锅儿 皮鞋儿 名角儿 棉袄儿 山脚儿 小猴儿 打球儿
(2)韵尾是i.n时: ɑi.uɑi.ei.uei ɑn.iɑn.uɑn. üɑn in. ün. en.uen 瓶盖儿 小官儿 小孩儿 脚印儿
• “双单格”:展览馆、选举法、蒙古马→ ∕ ∕ ∨ • “单双格”:纸老虎、好舞蹈、党领导 →∟ ∕ ∨ • 如果更多的上声字相连,就根据语意的停顿分组, 按上述方法变调,如:
永远友好 厂长领导→ ∕ ∟ ∕ ∨或 ∕ ∕ ∕ ∨ 美好理想 打井饮水 给我/买/五把/雨伞。 种马场/养有/五百匹/好母马。
村子 牌子 嗓子 帽子源自4.轻声的发音分类 音高上受前一个字声调影响而不固定。 阴平字+轻声字→︱2(半低) 阳平字+轻声字→︱3(中调) 上声字+轻声字→︱4(半高) 去声字+轻声字→︱1(低) 跟头 蹲下 金子 石头 桃子 银子 里头 李子 铁的 木头 柿子 镍的
(1)上声后的轻声为4度,发音时,可发成一个短促且轻 的阴平,当轻声字原来的声调是阴平时,轻声必须轻短 一些,否则易与阴平混淆。 讲究 怎么 暖和 免得 有的 稳当 本着 爽快 (2)阴平、阳平、去声后的轻声 分别为2、3、1度,发音时,可发成一个轻短的去声。 阴平:师傅 知道 庄稼 先生 巴结 心思 知识 阳平:裁缝 和尚 便宜 学问 时候 模糊 粮食 去声:笑话 在乎 报酬 护士 客气 相声 漂亮
朗读下列成语: 一心一意 一五一十 不三不四 不伦不类
一言为定 一网打尽 不可思议 不共戴天
朗读绕口令: 一个大,一个小,一件衣服一顶帽。一边多,一边少, 一打铅笔一把刀。一个大,一个小,一个西瓜一颗枣。 一边多,一边少,一盒饼干一块糕。一个大,一个小, 一头肥猪一只猫。一边多,一边少,一群大雁一只鸟。 王老汉手拿一根不长不短的鞭子,赶着一辆不新不旧 的大马车,拉着不计其数的粮食,奔驰在不宽不窄的 大道上。
三 、儿化
(一)儿化和儿化韵 1.概述: 儿化是指带后缀“儿”的词的韵母带上卷舌音色的一种 音变现象。 (1)“儿”不单独发音,不表示音节,它提示在发前一 个字时,该音节要加上卷舌动作,带上卷舌音色彩; (2)“儿”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是起到提示儿化的 作用; (3)普通话中大多韵母都可以儿化,儿化使韵母发生音 变; (4)儿化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
5.如何识记轻声词 (1)没有规律的轻声词: 月亮 玻璃 晃荡 扫帚 衣裳 云彩 玫瑰 骨气 别扭 故事 凑合 答应 大夫 耽搁 队伍 福气 含糊 合同 厚道 活泼 机灵 见识 讲究 咳嗽 快活 牢靠 力气 麻烦 苗条 明白 欺负 舒服 (2)有一定规律的轻声词 ①助词“的、地、得、着、了、过”和语气词“啊、吧、 呢、嘛”等 白的 高兴得 快乐地 拿着 走了 读过 放心吧 别动啊 你的呢 干嘛 ②重叠式的名词和动词: 哥哥 星星 姥姥 猩猩 看看 坐坐 劝劝 聊聊
打盹儿 胖墩儿 砂轮儿 冰棍儿 没准儿 开春儿 本色儿 拈阄儿 拔尖儿 老头儿 蝈蝈儿 没谱儿 纳闷儿 照片儿 玩儿命 小曲儿 片儿汤 眼镜儿


语流音变主要是共时的语流中,连着念的 音素、音节发生的变化。
普通话的音变现象很多,主要有轻声、儿 化和“啊”的变读等。
二、轻声 在部分词语和句子中,有些音节由于受到前面音 节的影响而失去原有调值,变得又弱又短,这种语音 现象叫“轻声”。 (音长变短,音强变弱) 贵州人没有明显的轻声音节,要提高我们的语音 面貌,就必须说好轻声。 1.轻声词的作用:区别意义和词性
(二)“一”的变调 3.数字里的“一”的读法。 (1)在“百、千、万、亿、兆”前,变为35、51 如: 一百 一千 一万 一亿 一兆 (2)长数字中,只有位于开头的“一”变调,位于中 间和末尾的“一”不变调。 如: 一万一千一百一十一
(3)尽管“一车、一年、一种、一个”的“一”要变 调,但是“十一车、二十一年、三十一种、四十一个” 里的“一”属于数字词尾,所以不变调。
(二)儿化的作用
儿化在表达词语的语法意义和修辞色彩上都起 着积极的作用。 1.区别词性 盖(动词)--盖儿(名词) 画--画儿 个(量词)--个儿(名词) 尖--尖儿 2.区别词义 信 --信儿 头--头儿 末--末儿 眼--眼儿 面--面儿 3.表示喜爱温婉的感情色彩 小曲儿、来玩儿、慢慢儿 宝贝儿、小孩儿、脸蛋儿、花朵儿 4.表示细、小、轻、微的性状 小鱼儿、门缝儿、一会儿、办事儿、一丁点儿
(5)句中和句末作为后字的上声,常变为半上21 野马快跑! ∕ ∟\∟ 小狗快跑! ∕ ∟\∟ (6)两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的人名 ①第一个音节变阳平,第二个不变: 李铁 孔子 蒋伟 冉友 柳影 许勇 沈宇 ②第一个音节变为半上,第二个音节为阳平,第 三个音节为半上或全上: ∟∕∟或∟∕∨
xiǎn冼小岭 蒋小雨
12个,儿化时丢掉韵尾i.n. 主要元音卷舌
一块儿 手背儿 小柜儿 竹竿儿 牙签儿 大院儿 没门儿 作文儿 圆圈儿 糖罐儿 针尖儿 小人儿 没味儿 点心儿 围裙儿 彩云儿
(3)韵母是-i(前),-i(后):儿化时原韵丢失,变成er 铁丝儿 棋子儿 没事儿 有刺儿 汉字儿 树枝儿 墨汁儿
(4)韵母是i. ü:儿化时直接加上er 小鱼儿 玩意儿 毛驴儿 针鼻儿 有趣儿 孙女儿 瓜子儿 果汁儿 小鸡儿 小米儿 (5)韵尾是-ng(ing除外) ɑng.iɑng.uɑng eng.ueng ong 6个,儿化时丢掉韵尾,其韵腹
1.四声在语流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变调; 2.当两个相同的声调相连时,常常前一个字的 声调会发生变化。有的明显,有的不明显。 阴平+阴平 今天 今55→44 阳平+阳平 和平 和35→34 去声+去声 注意 注51→53 上声+上声 舞蹈 舞214→35 .
(一)上声变调
1.不变调的情况: (1)单独念:马 走 首 狗 (2)单独念多音节词时末尾的上声:友好 鼓手 2.变调的情况: (1)上声+上声:前一个变35 美好 洗澡 表演 讲解 影响 审美→ ∕ ∨ (2)上声+非上声:上声变半上,调值为21 上阴:火车 打击 海军→∟— 上阳:果实 总结 理由→∟∕ 上去:榜样 改造 坦率→∟ \
③词末的虚语素“子、头”和表示复数的“们”等 狮子 孩子 影子 叶子 丫头 馒头 枕头 罐头 他们 咱们 你们 同志们 ④用在名词、代词后面表方位的语素或词: 桌上 床上 脸上 书里 这边 那边 上面 外面 ⑤用在动词、形容词后表趋向的趋向动词: 拿来 出去 讲出来 跑过来 亮起来 暗下去 ⑥量词“个”: 一个 两个 三个 每个 那个 这个 ⑦语气词“吧、吗、呢、啊” 去吧! 对吗? 谁说呢? 是啊!
• 上学 自觉 政府 个体 公共 欢乐 别动 服务 钢笔 操场 功劳 青年 杨柳 茶水 纯碱 浏览
• 天长地久 虚怀若谷 聪明透顶 兵来将挡 依然故我 争长论短 千言万语 枪林弹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