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变调(教案)
普通话教案8、音变(1)

二、读词语(共20分)(限时3分钟) 读词语( 20分)(限时3分钟) 限时
小曲儿 罚款 漂亮 安全 下午 搅扰 刮脸 匪首 搜查 中间儿 分蘖 凶狠 尺寸 恒星 穷人 帮忙 做活儿 命运
脾气 群体 亚军 课本 仍然 回头 广博 竹笋
血渍 知遇 没错 强度 婆婆 劳驾 舅舅 障碍 拐弯 陶瓷 修女 赞成 冲刷 随时 民用 打嗝儿
综合训练
一五一十 一心一意 一本正经 有一得一 一定照办 一丝一毫 一朝一夕 一条大河 一片好心
综合训练
不信鬼神 不怕困难 不太合适 不相上下 不听劝告 不欢而散 不堪设想 不算高明 不大可能 不必客气 不说假话 不知好歹 不劳而获
综合训练
不听 不酸 不方 不黑 不写 不苦 不学 不甜 不圆 不白 不扁 不紫 不算 不辣 不正 不干不净 不闻不问 不见不散 不三不四
二、读词语(共20分)(限时3分钟) 读词语( 20分)(限时3分钟) 限时
发扬 模型 森林 拼音 谢谢 称赞 蠢蠢 入口 瓜分 沸腾 亲爱 手软 葬送 落后 快乐 穷忙 包干儿 忘却
花蕊 嫂子 两边 短促 谎言 熊猫 需求 调整
拨拉 配合 旦角儿 车站 一顺儿 平方 峡谷 志气 乔装 刻苦 刺猬 耐用 从而 试卷 拐弯 总得 具体 脆弱 拈阄儿 书架 标尺 恩情 均匀 喧闹
一、读单字(共10分)(限时3分钟) 读单字( 10分)(限时3分钟) 限时 供给) 额 贵 装 自 惹 掐 枕 秦 供(供给) 石 挎街尝啊密操痣习 并 委 腻 朝代) 润 翻 二 灾 涌 餐 杨 六 朝(朝代) 叶 否定) 讽刺) 猜 熔 斩 日 翁 乳 申 否(否定) 刺(讽刺) 色彩) 咱俩) 犬 瓶 丢 框 铝 碰 色(色彩) 俩(咱俩) 那 猪圈) 挑战) 胸 池 关 近 乘 莫 嘣 圈(猪圈) 挑(挑战) 笑 晃动) 屯兵) 舔 跃 零 荫 桨 涮 旬 晃(晃动) 屯(屯兵) 曾孙) 苦闷) 聊 亏 段 渠 刁 踹 砣 曾(曾孙) 闷(苦闷) 咳 油画) 撇开) 握 拨 面 幅 俊 欧 索 画(油画) 撇(撇开) 拗 胜利) 降伏) 口 舜 防 不 品 虐 司 胜(胜利) 降(降伏) 渣
普通话变调(教案)

普通话变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变调规则,提高发音准确性。
2. 培养学生听懂别人用变调发音的能力,增强交流的自然流畅性。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掌握普通话的四声及其变调规则。
2. 难点:在实际运用中正确运用变调,提高发音的自然度和准确性。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练习法、比较法、游戏法等,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普通话变调。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变调规则、实例等内容。
2. 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 准备一些小组活动材料,如卡片、小游戏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变调实例,引发学生对普通话变调的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2. 讲解:讲解普通话的四声及其变调规则,让学生明白变调的原理。
3. 练习:让学生朗读PPT上的例子,教师指导并纠正发音。
4. 比较:让学生对比不同词语的变调现象,加深对变调规则的理解。
5. 游戏:设计一些有关变调的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7. 作业: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在课堂上的表现,发现并改进不足。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普通话变调在实际交流中的应用,如广告、电影、电视剧等。
2. 让学生尝试用变调规则解释一些生活中的语音现象,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变调规则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一个简单的变调测试,检验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情况。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积极性,鼓励学生主动发言和提问。
八、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作业和测试成绩,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2. 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调整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九、教学延伸1. 邀请普通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普通话变调的起源和发展。
2. 组织学生参加普通话比赛或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普通话变调(教案)

普通话变调(教案)第一章:引言1.1 目的:让学生了解普通话变调的概念和重要性。
1.2 内容:介绍普通话变调的定义,解释变调的作用和意义。
1.3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
1.4 教学活动:引入普通话变调的概念。
讲解变调的作用和意义。
分析一些常见的变调现象。
第二章:普通话的四声2.1 目的:让学生掌握普通话的四声及其特点。
2.2 内容:介绍普通话的四声,讲解四声的特点和区别。
2.3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
2.4 教学活动:讲解普通话的四声及其特点。
示范四声的发音。
学生练习发音,巩固记忆。
第三章:上声变调3.1 目的:让学生掌握上声变调的规则。
3.2 内容:介绍上声变调的规则,讲解上声变调的发音方法。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3.4 教学活动:讲解上声变调的规则。
讲解上声变调的发音方法。
学生练习发音,进行语音模仿。
第四章:去声变调4.1 目的:让学生掌握去声变调的规则。
4.2 内容:介绍去声变调的规则,讲解去声变调的发音方法。
4.3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4.4 教学活动:讲解去声变调的规则。
讲解去声变调的发音方法。
学生练习发音,进行语音模仿。
第五章:儿化音变调5.1 目的:让学生掌握儿化音变调的规则。
5.2 内容:介绍儿化音变调的规则,讲解儿化音变调的发音方法。
5.3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5.4 教学活动:讲解儿化音变调的规则。
讲解儿化音变调的发音方法。
学生练习发音,进行语音模仿。
第六章:声调组合变调6.1 目的:让学生掌握声调组合变调的规则。
6.2 内容:介绍声调组合变调的规则,讲解声调组合变调的发音方法。
6.3 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
6.4 教学活动:讲解声调组合变调的规则。
讲解声调组合变调的发音方法。
学生练习发音,进行语音模仿。
第七章:变调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7.1 目的:让学生了解变调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
7.2 内容:介绍变调在实际语言中的应用,分析一些常见的变调现象。
普通话变调

一点一滴不许漏。你比不比赛不赛?”孙不胖不 屑一顾地说:“我不比我不赛,我不高兴比一口 气不换气喝一杯茶。要比就比一口气不换气吃一 个瓜,一丝一毫不许剩。你敢不敢比?”赵一瘦 不慌不忙,他想了一想说:“什么敢不敢,比就 比。不至于我一口气不换气喝一杯茶比得过你, 一口气不换气吃一个瓜就比不过你。” 孙不胖不 急也不躁,他朝赵一瘦笑了一笑:“我不想比喝 茶不等于我喝茶就一定比不过你,你答应比吃瓜, 不等于你吃瓜就一定比得过我。
绕口令练习:
• 1、九月九,九个酒迷喝醉酒。九个酒杯九杯 酒,九个酒迷喝九口。喝罢九口酒,又倒九杯酒 。九个酒迷端起酒,“咕咚,咕咚”又九口。九 杯酒,酒九口,喝罢九杯酒,九个酒迷醉了酒。 2、老虎拦住鹿和兔的路,张着嘴巴要吃兔。 兔子捂着肚子呜呜哭,说是吃草中了毒。老虎放 开兔子去追鹿,左找右找找不着鹿,返回头来抓 小兔,跑了兔,没了鹿,气得老虎直发怒。
一会儿吃瓜比赛开始了。赵一瘦先吃,他捧 着一个瓜一口气不换气花了一分钟一丝一毫也不 剩地吃光了它;孙不胖后吃,他同样捧着一个瓜 一口气不换气花了一分钟一丝一毫也不剩地吃光 了它。 吃瓜比赛一下子就结束了。不是一家人,不 在一个单位,年龄不大不小,身材不胖不瘦,个 子不高不矮,脾气不急不躁,爱好一模一样的赵 一瘦和孙不胖并列第一,不输不赢。
冬冬打碎一个花瓶儿,爸爸见了不言不语,妈妈见了不 慌不忙,冬冬心里却一起一落。妈说:“花瓶儿不是故 意打碎的,所以不批评你。”爸说:“不过以后要注意 ,改改不管不顾的坏毛病。”妈说:“旧的不去新的不 来。”冬冬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忙说“我以后一定注意 ,再不粗心大意。”全家一说一笑之间,解决了冬冬的 一个大问题。
赵一瘦和孙不胖并列第一,不输不赢 赵一瘦和孙不胖不是一家人,不在一个单位。 他们年龄不大不小,身材不胖不瘦,个子不高不 矮,脾气不急不躁。两人爱好一模一样,都不喜 欢与不三不四的人,说一样的话,唱一样的歌, 走一样的路。 这一天赵一瘦和孙不胖一前一后不约而同来 到“一唱一和”茶吧喝茶、吃瓜。赵一瘦对孙不 胖一板一眼地说:“咱们比一比赛一赛,看谁能 一口气不换气喝一杯茶,
《变调》教案(共5则)

《变调》教案(共5则)第一篇:《变调》教案普通话机测读本《变调》教案杨雨夏一、教学内容:普通话机测读本第四章普通话声调训练,第三节上声变调;第四节“一”、“不”变调。
二、教学目标:让学生懂得语流音变是字音相连的语音变化现象,并掌握普通话上声变调,“一”、“不”的变调的语流音变规律,以便正确运用音变现象来进一步说好普通话。
三、教学重点:上声和“一”、“不”变调的规律。
四、教学难点:上声变调中“上+上”(上上相连)格式的变调规律。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六、教学课时:1课时。
七、教学步骤:(一)新课导入:1.普通话的声调有哪些?这些声调分别对应四声里的哪一个声调?(答: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2.请同学们用“每”字,在后面各加一个阴平、阳平、上声、去声的字,组成词语,体会这四个词语在朗读时“每”字的读音有什么变化。
例如:每天、每年、每秒、每次;总结:我们会发现“每”子之后跟不同声调的字,在发音是会产生一些变化,“每”字不再读它原本的读音。
这就是语流音变中变调的现象。
měi(二)讲授内容: 1.语音知识(1)什么是语流音变:在语言活动中,由于相连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有些音节的语音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种现象称为语流音变。
普通话中的语流音变主要包括变调、儿化、语气助词“啊”的变化。
(2)什么是变调:有些音节的声调在语流中连着念会起一定的变化,与单念时声调不同,这种声调的变化叫做变调。
变调是一种自然的音变现象,对语言表达没有影响。
例如:“演”“讲”连着念,听起来像“严讲”,但我们知道表达的仍旧是“演讲”的意思。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普通话中最常见的几种变调。
(1)上声的变调:上声音节单独念时为“第三声”,在语流末尾时读原调,在下列情况中均有变调:①上声后面紧跟阴平时,上声读成半上。
例如:上+阴平——捕捞、补充、表彰、本身②上声后面紧跟阳平时,上声读成半上。
普通话变调教案

2、变调的几种规律
(1)分别提问徐盛发“上声变调”、“一、不变调”。
(2)教师根据学生发音归纳变调规则。
上声变调:
上声在非上声前,读半上,即由214变为211。
两个上声相连,前一个上声调值变为35,近乎阳平。
三个上声相连,末尾音节不变调的情况下,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调。一种是当词语的结构是“单双格”时,另一种是当词语的结构是“双单格”的,开头音节读作“半上”211,当中音节变为35.
“一、不”的变调:
1、教师示范“一、不”变调练习。
2、学生朗读“一、不”词语。
第课时
作品朗读练习
1.学生自读熟悉作品,标注查音。
2.篇章重点易错字读音纠正。
作品31号:重点:语音提示中14个词语、生字。
难点:必读轻声词的处理。
作品32号:重点:语音提示中23个字词。
难点:结束、休息、别人、着想。
作品33号:重点:语音提示中20个字词。
课题
变调类型及发音规则
作品朗读31—35号
授课时间
授课教师
授课班级
课时
2课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
目标
1、掌握变调类型及发音规则。
2、作品31—35号的停顿及易错字词。
能力
目标
1、能够准确掌握变调的方法。
2、能够用正确的停顿、字音朗读作品。
情感
目标
1、培养学生平时注意用正确变调说话的习惯。
2、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矫治语音的信心。
难点:卡住、束手、包扎、念头
作品34号:重点:语音提示中13个字词。
难点:小心啊、壳
作品35号:重点:语音提示中15个字词。
普通话变调(教案)

第六节普通话的变调普通话共有四种声调,音高分为五级(1最低,5最高),每种声调都有固定的调值。
那么阴平为高平调,调值55;阳平为中升调,调值35;上声为降升调,调值214;去声为全降调,调值51。
在词语和句子中,音节与音节相连发音时,有些音节的调值会发生变化,就叫变调。
普通话的变调主要分为:①、上声变调②、“一”“不”变调③、轻声④、儿化⑤“啊”的音变一、上声变调普通话上声音节在单念或处于句尾以及处于句子中语音停顿位置时,没有后续音节的影响,即可读原调。
在其它情况下一般要作变调处理,具体分为:1、“上声+非上声”→“半上+非上声”(1)上声+阴平(211+55)首都火车礼花雨衣省心警花捕捞老师主编把关贬低饼干补充打针产生取消法规反思感激(2)上声+阳平(211+35)古人祖国补偿乞求可能厂房起床品尝旅行举行火柴海洋典型导游表达狠毒打球改革抢夺简洁(3)上声+去声(211+51)本质法律北部百货小麦讲话美术狡辩稿件保证保护宝贝女士尽量理发美丽法院跑步野兔鼓励(4)上声+轻声奶奶嫂嫂马虎打扮本钱耳朵底下里面主子影子本事姐姐讲究点心暖和骨头伙计买卖2、“上声+上声”→“阳平+上声”(35→214)保险保养党委尽管老板本领引导古老敏感鼓舞产品永远语法口语岛屿保姆远景北海首长母语小姐懒散3、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
如果后面没有其它音节和语气词,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调。
①、双音节+单音节(“双单格”结构)。
前两个变阳平演讲稿跑马场展览馆管理组水彩笔蒙古语选取法古典舞虎骨酒洗脸水往北走草稿纸②、单音节+双音节(“单双格”结构)。
前一个变半上,第二个变阳平。
史小姐党小组好小伙跑百米纸老虎李厂长老保姆冷处理很友好旅党委小雨伞缓减免③、单音节+单音节+单音节(“单三格”结构)。
前两个变阳平软懒散稳准狠④、更多上声音节相连时,按语意分若干二字组或三字组,然后按以上变调规律处理,停顿之前的音节都读半上声,最后音节读完整。
《普通话中的变调》课件

变调的作用
总结词
变调在普通话中起到了重要的语流音变作用,使得语言表达更加流畅自然。
详细描述
变调是普通话语流音变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使得连续的词语或句子在发音时更加流畅自然,避免了因声调变化而 产生的歧义和误解。通过变调,人们能够更加准确地传达语意,提高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清晰度。同时,变调也 是普通话语音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广普通话和促进语言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避免不适当的变调,如“美好 ”的“美”应保持原调,不应 变为轻声。
注意区分需要变调和不需要变 调的情况,避免过度或错误的 变调。
注意规范使用变调语言
在正式场合和书面语中,应遵循 普通话的变调规范,避免使用不
规范的变调。
在日常口语交流中,可以根据语 境和习惯适当调整变调,但需注
意保持基本的规范。
了解不同语境下变调的使用有助 于更自然、准确地表达意思。
05
普通话变调的注意事项
注意区分方言和普通话的差异
普通话变调与方言变 调存在差异,学习者 需注意区分,以免混 淆。
了解方言与普通话的 变调差异有助于更准 确地掌握普通话的变 调规律。
方言中可能存在特有 的变调规则和现象, 这些在普通话中可能 并不适用。
注意避免常见的变调错误
避免连续变调过程中的错误, 如“里外”的“里”应变为轻 声,但常被错误地读为二声。
详细描述
例如,“明明白白”中重叠部分 “明明”的读音为阴平53,而不 是原调55。
03
普通话变调的发音技巧
掌握变调的规律
01
普通话变调的规律主要 包括上声的变调、去声 的变调、轻声的变调等 。
02
上声在非上声(阴平、 阳平、去声)前变为半 上,即调值由214变为 2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节普通话的变调
普通话共有四种声调,音高分为五级(1最低,5最高),每种声调都有固定的调值。
那么阴平为高平调,调值55;阳平为中升调,调值35;上声为降升调,调值214;去声为全降调,调值51。
在词语和句子中,音节与音节相连发音时,有些音节的调值会发生变化,就叫变调。
普通话的变调主要分为:
①、上声变调
②、“一”“不”变调
③、轻声
④、儿化
⑤“啊”的音变
一、上声变调
普通话上声音节在单念或处于句尾以及处于句子中语
音停顿位置时,没有后续音节的影响,即可读原调。
在其它情况下一般要作变调处理,具体分为:
1、“上声+非上声”→“半上+非上声”
(1)上声+阴平(211+55)
首都火车礼花雨衣省心警花捕捞老师主编把关贬低饼干补充打针产生取消法规反思感激
(2)上声+阳平(211+35)
古人祖国补偿乞求可能厂房起床品尝旅行举行火柴海洋典型导游表达狠毒打球改革抢夺简洁
(3)上声+去声(211+51)
本质法律北部百货小麦讲话美术狡辩稿件保证保护宝贝女士尽量理发美丽法院跑步野兔鼓励
(4)上声+轻声
奶奶嫂嫂马虎打扮本钱耳朵底下里面主子影子本事姐姐讲究点心暖和骨头伙计买卖
2、“上声+上声”→“阳平+上声”(35→214)
保险保养党委尽管老板本领引导古老敏感鼓舞产品永远语法口语岛屿保姆远景北海首长母语小姐懒散
3、三个上声相连的变调。
如果后面没有其它音节和语气词,开头、当中的上声音节有两种变调。
①、双音节+单音节(“双单格”结构)。
前两个变阳平
演讲稿跑马场展览馆管理组水彩笔蒙古语选取法古典舞虎骨酒洗脸水往北走草稿纸
②、单音节+双音节(“单双格”结构)。
前一个变半上,
第二个变阳平。
史小姐党小组好小伙跑百米纸老虎李厂长老保姆冷处理很友好旅党委小雨伞缓减免
③、单音节+单音节+单音节(“单三格”结构)。
前两
个变阳平
软懒散稳准狠
④、更多上声音节相连时,按语意分若干二字组或三字组,然后按以上变调规律处理,停顿之前的音节都读半上声,最后音节读完整。
例如:“岂有/此理”;
“请你/给我/打点儿/洗脸水。
”;
“手表厂/有五种/好产品。
”
二、“一”“不”的变调。
“一”“不”的本调为阴平,单念或在词句末尾念本调。
1、“一”“不”在去声字前念阳平(调值为35)。
一致一再一定一律一瞬一共一带一向一道一并
不看不累不怕不跳不要不叫不去不便不必不定
2、“一”在非去声字前念去声(调值为51)。
一早一晚一朝一夕一心一生一直一瞥一览一连一些一体一瓶一厢一回一身一张一年一曲一缕
3、“一”“不”夹在动词当中念轻声。
走一走看一看写一写想一想读一读试一试说一说
买不买来不来让不让要不要吃不吃想不想去不去
三、轻声
轻声和声调是性质不同的两种语音现象。
有些词语的音
节改变原有的声调,读得又轻又短。
这样的语音变化叫轻声。
“玻璃、桌子、舌头、聪明、喜欢”等词里的第二个音节就是轻声音节。
轻声取决于音强和音长。
轻声音节都有它原来的声调,例如“们”永远读轻声,可是单独读这个字时要读阳平。
1.语气词“吧、吗、呢、啊”等。
如:吃吧.、走吗.、去呢.、跑啊.。
2.结构助词“的、地、得”。
如:我的.书、慢慢地.走、跑得.很快。
3.动态助词“了、着、过”。
如:走了.、看着.、去过.。
4.名词的后缀“们、子、头”。
如:你们.、房子.、石头.。
5.名词后面表示方位的“上、下、里”。
如:桌上.、地下.、院里.。
6.单音节动词重叠式的第二个音节。
如:看看.、说说.、问问.。
7.作宾语的人称代词“我、你、他”。
如:找我.、请你.、麻烦他.。
8.有的轻声音节和非轻声音节构成对比,区别意义。
如:
买卖.:生意。
买卖:买和卖。
地道.:纯粹,真正。
地道:地下通道。
大意.:疏忽,没有注意。
大意:主要的意思。
东西.:泛指各种事物。
东西:东面和西面。
言语yányǔ所说的话言语yányu 开口;招呼
运气yùnqì一种锻炼方法运气yùnqi 幸运
9、有些词语中的轻声音节是约定俗成的,必读轻声词。
如:
(1)阴平+轻声
槟榔差事搀和风筝玻璃巴掌巴结家伙
哆嗦
嘀咕衣服芝麻周到思量书记舒服休息张罗
交情宽绰作坊妖精饥荒公家稀罕生日秧歌
支吾招呼花哨家伙邋遢包袱烧饼薪水折腾
(2)阳平+轻声
节气匀称妯娌年月盘算枇杷篱笆活泼玄乎
狐狸学生挪动拾掇年成麻烦神仙蛤蟆石榴
玫瑰凉快萝卜棉花黏糊朋友奴才神甫云彩
笤帚行李折磨蘑菇能耐财主柴火残疾
门面
(3)上声+轻声
扭捏脑袋口袋老爷老婆摆布嘴巴指头小姐已经指甲
委屈喇叭讲究打发打听
响动嘱咐喜欢体面稳当点心伙计打扮哑巴
女婿首饰爽快养活洒脱眼睛牡丹耳朵马虎
(4)去声+轻声
自在忘性吓唬相公力气漂亮算盘队伍地方
豆腐风数痛快念叨笑话热乎丈夫志气钥匙
月亮正经做作位置秀气上司悟性告示
厚道
动静热闹便当下场屁股利落阔气亲家意思
栅栏勾当地方报酬
四、儿化
北京语音里读“儿”的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有具体意义,独立构成音节。
如“儿童”。
另一类没有具体意义,也不能独立构成音节。
例如:“花儿、遛弯儿、片儿汤、馅儿饼”。
“儿化”指的是后一种。
(r代表加卷舌动作,er代表完整的“儿”读音)
儿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