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的声调、变调资料
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

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公司内部档案编码:[OPPTR・OPPT28・OPPTL98・OPPNN08]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之前有家长在群里问我有关声调的知识,特别是变调的疑惑,今天在“百度”中找了些资料,感觉好用,发在空间内,家长们便于了解。
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值,可以归并为四个调类。
根据古今调类演变的对应关系,定名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具体描写如下:1.阴平。
高而平,叫高平调。
发音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
例字:妈、督、力口、先、通。
2.阳平。
由中音升到高音,叫中升调。
由3度到5度,简称35。
例字:麻、毒、荚、贤、铜。
3.上声。
由半低音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叫降升调。
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简称214。
例字:马、赌、甲、显、桶。
4.去声。
由高音降到低音,叫全降调。
由5度到1度,简称51。
例字:骂、,发、价、县、痛。
普通话声调的调类和调值可以综合为下面的表:调类调值调型调号例字阴平55高平-例:咪mi,身shcn阳平35中升/例:迷nd,神shcn_h声214降升J例:米mi,审shen去声51全降\例:密mi,慎shOn(二)变调我们平常说话,总是一个一个音节连在一起发音的。
音节和音节相连时,有的音节的调值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变调是汉语许多方言都有的现象,最常见的变调是后面音节的调值影响前面音节的调值。
下面我们介绍普通话里两种重要的变调。
1.上声的变调。
两个音节相连,前一个音节是上声时,这个上声受到它后面音节声调的影响发生变调。
规律是:上声和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35。
例如:买米、好酒、土改、检举、冷水。
上声和非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21 (半上)。
⑴上声加阴平,例如:买姜、好书、写诗、语音。
⑵上声加阳平,例如:买油、好房、两条、语言。
⑶上声加去声,例如:买菜、好戏、写信、美味。
2.“一”和“不”的变调。
“一”的本调是阴平,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调。
教师口语普通话的声调及变调

1.普通话有四个声调:
(1)阴平 念高平,用五度标记法来表示, 就是从5到5,写作55。声带绷到最紧,始终 无明显变化,保持音高。例如:
青春光辉 春天花开 公司通知 新屋出租
(2)阳平 念高升(或说中升),起音比阴 平稍低,然后升到高。用五度标记法表示, 就是从3升到5,写作35。声带从不松不紧开 始,逐步绷紧,直到最紧,声音从不低不高 到最高。例如:人民银行 连年和平 农民 犁田 圆形循环
2、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的,读作“哪”(na)。 早晨的空气多清新啊(xīnna)! 多好的人啊(rénna)! 你猜得真准啊(zhǔnna)!
3、前面音节的末尾音素是ng的,读作“啊”(nga)。 这幅图真漂亮啊(liàngnga)! 注意听啊(tīngnga)! 最近太忙啊(mángnga)!
下次注意 世界教育 报告胜利 创造利润
2.注意事项
(1)阴平应防止出现以下缺陷:一是不能达到调值55 的高度;二是出现前后高低高度不一致的现象。即 忽高忽低,音高不稳定。发音要高,平稳。 练习阴平时,可在前加阳平辅助练习。 例词:长期 兰花 崇高 集中 阳光 研究
(2)阳平的问题也有两个:一是升调带曲势,即“拐 弯”,二是为避免“拐弯”而发音急促,影响了普 通话应有的舒展语感。发音要干脆。两个阳平字相 连,不要将调值越读越高。 练习阳平时,可在后加阴平辅助练习。 例词:良师 迎接 情操 国家 胡说 繁多
练习上声时,可在前加去声辅助练习。
(4)去声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音高概念,不是从最高降 到最低,而是加大音强并读成调值31或53。降的速 度要快,要降到底,干脆。
练习去声时,可在前加阴平辅助练习。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

普通话变调规律总汇变调:音节在连读时,相邻音节声调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变调。
包括上声变调、去声变调、“一”和“不”的变调以及重叠形容词、“啊”的变调。
上声变调的现象和规律:上声音节单念成或在句尾时不变,仍读本调。
上声音节在阴、阳、去和轻声前,其调值由214变21(211)。
例:上阴连读——北京、广播、统一、展开上阳连读——祖国、改革、语言、朗读上去连读——主意、理论、伟大、广泛上轻连读——怎么、老实、尾巴、喜欢上声音节和上声音节连读,前面一个音节的调值由214变为接近35。
例:埋马(35)——买马(24)、坟场(35)——粉场(24)、油井(35)——有井(24)、急死了(35)——挤死了(24)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24,第二音节由214(2114)变成轻声。
例:小姐、打点、打手、把手(复合词)雨里、水里、田里、米里、井里、手里(方位词)想起、举起、点起(动词重叠)写写、想想、洗洗、走走(相同动词重叠词结构)上声音节与上声音节相连时,第一音节由214(2114)变为211。
例:姐姐、姥姥、奶奶、宝宝(词龄长)耳朵、痒痒、马虎(重字名词结构)剪子、小子、时子(名词后缀)三个上声相连时的两种变化:第一、二字变24调;第三个字上声音节不变。
例:展览/馆、管理/组、手写/体、举手/礼、蒙古/语、讲演/稿第一个音节21调,第二个音节变214,第三个上声音节不变调。
例:纸/老虎、水/产品、苦/水井、小/组长、党/小组、好/领导遇多个上声相连的句子,要先分节再找变化。
例:请你往北走找柳组长取讲演稿特例(上声变调中的):A法子(35轻)、主义(35轻)、晌午(21轻)/(24轻)上声变调小结:上声读全调机会很少。
上声读半上(211)很多。
半上变化不大,第一个音节读211,第二个音轻音音节。
上声读24机会多,仅次于半上211,24的机会少。
上声读轻声机会比读211、24的机会少。
不论上声如何变调,都是原调范围的变化,所以拼音拼写时仍用原调号。
学说普通话——变调规律

变调规律普通话中每个音节都不是一个孤立的单位,音节和音节连续读出,声调相互影响,或多或少要发生变化,不能保持原来的调值,这种现象叫变调,变调是一种自然音变现象,对语言的表达没有影响。
上声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前都会产生变调,读完全的上声原调的机会很少,只有在单念或处在词语、句子的末尾才有可能读原调。
上声的变调有两种情况: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轻声)前面变成半上,即只读上声的前一半,后一半消失。
如:首先、祖国、广大、耳朵。
上声在上声前面,前一个上声的调值变得跟阳平的调值一样。
如:手表、古典、美好、理想。
“一”、“不”变调“一”在单念或在词句末时念原调阴平声。
“一”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
如:一道、一次、一定、一致、一律、一晃、一动、一并、一刻、一路……“一”在阴平、阳平、上声前面时变为去声。
如:在阴平前:一般、一端、一经、一边……在阳平前:一时、一群、一条、一团……在上声前:一举、一早、一手、一体……“一”夹在重叠式的动词之间轻读。
如:看一看、想一想、问一问、学一学……“不”在单念或在句末时念原调去声。
“不”在去声音节前面,变为阳平。
如:不会、不但、不论、不必、不变、不是、不信、不料、不愧、不错……“不”夹在动词或形容词之间,夹在动词补语之间轻读。
如:好不好、行不行、看不清、打不开……“啊”是表达语气、感情的基本声音,用于句首或单念时,读音是a;用于句尾时,作为助词,由于受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常常发生变化。
变化的规律如下: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 q、o、e、e、i、ü 时,读音变为 ya ,汉字写作啊“”或“呀”。
例如:是他啊!要注意节约啊!真多啊!要好好学习啊!多新的车啊!好大的雨啊!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u(含 ao、iao)时,读音变为 wa ,汉字写作“啊”或“哇”。
例如:在哪儿住啊?真好玩啊!大家跳啊!前面音节末尾的音素是n 时,读音变为 na,汉字写作“啊”或“哪”。
普通话声调变化规律讲解

声调变化的音强特征
声调的音强变化 是普通话声调变 化的重要特征之
一。
添加标题
在普通话中,声 调的音强变化与 音高变化密切相 关,不同声调的
音强不同。
添加标题
在普通话中,上 声的音强最弱, 其次是阳平,最 强的声调是去声。
普通话声调的音 强变化规律可以 帮助人们更好地 掌握普通话的语 音特点,提高语 音的准确性和自
“八”的变调规 则:在阴平、阳 平、上声前不变 调,在去声前变 阳平。
上声的变调规则
上声+非上声(非上 声指阴平、阳平、去 声和轻声)→35调
值
两个上声相连,前一 个上声变阳平
上声+上声→21调值
三个上声相连,前两 个上声变阳平
普通话声调变化的语音特征
第三章
声调变化的音高特征
声调变化与音高变化密切相关题
声调变化的音色特征
音高变化:普通话声调的高低变 化是音色变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音长变化:普通话声调的长短变 化也是其音色变化的特征之一, 不同声调的音长也不同。
音强变化:声调的强弱变化也是 音色变化的表现之一,不同声调 的音强不同。
音质变化:普通话声调的音质变 化也是其音色变化的特征之一, 不同声调的音质也有所不同。
普通话声调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
声调的定义
声调是汉语音节中不可缺少的 部分,用来表示音节的高低、 升降和变化。
普通话中有四个声调,分别是 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声调的变化可以表达不同的意 义和情感,是汉语语音的重要 特征之一。
掌握声调的变化规律对于提高 普通话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具 有重要意义。
普通话声调的种类和作用
普通话声调变化规 律
X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普通话变调》课件

普通话变调的分类
上声变调
轻声变调
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 前变为24调,在上声前变为35调。
轻声词在连续发音时,其声调会受到 前后音节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一”、“不”变调
“一”在去声前变为35调,在非去声 前变为21调;“不”在去声前变为35 调,在非去声前变为44调。
普通话变调的规则
规则一
总结词
上声是普通话中调值升上去的调类,又称为降升调,调值为 214。
详细描述
上声在单独读或在词语、句子末尾时,调值降的部分要短促 ,调值趋向上升;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上声 调值由214变为21,即所谓的“降升半调”。
上声在非上声前的变调
总结词
上声在与非上声音节相连时,会发生变调。
详细描述
儿化音的变调规则
总结词
儿化音的变调规则主要涉及到韵母的变化和 声调的变化两个方面。
详细描述
在儿化过程中,韵母会发生一些变化,如韵 腹的弱化、韵尾的丢失或改变等。同时,声 调也会发生变化,通常是在原调的基础上略 微上升或下降,但具体的调值变化取决于不 同的词语和方言。儿化音的变调规则具有一 定的复杂性,需要在实际运用中不断积累和 掌握。
03
“一、不”的变调
“一、不”的基本规则
01
“一、不”在阴平、阳平、上声 字前,调值变为51调,即降调。
02
“一、不”在去声字前,调值变 为35调,即升调。
“一、不”在非去声前的变调
“一”在非去声字前,如“一天”、 “一年”,调值变为51调,读作 “yī”。
“不”在非去声字前,如“不坏”、 “不好”,调值变为,读作 “bù”。
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调值由214变为21,即降升半调;在 非上声的高降调(44)前,上声变为低降升调(213);在非上声的低降调( 33)前,上声变为低降升调(213)。
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知识讲解

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普通话的调值和调类之前有家长在群里问我有关声调的知识,特别是变调的疑惑,今天在“百度”中找了些资料,感觉好用,发在空间内,家长们便于了解。
普通话有四种基本调值,可以归并为四个调类。
根据古今调类演变的对应关系,定名为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
具体描写如下:1.阴平。
高而平,叫高平调。
发音时由5度到5度,简称55。
例字:妈、督、加、先、通。
2.阳平。
由中音升到高音,叫中升调。
由3度到5度,简称35。
例字:麻、毒、荚、贤、铜。
3.上声。
由半低音降到低音再升到半高音,叫降升调。
由2度降到1度,再升到4度,简称214。
例字:马、赌、甲、显、桶。
4.去声。
由高音降到低音,叫全降调。
由5度到1度,简称51。
例字:骂、度、价、县、痛。
普通话声调的调类和调值可以综合为下面的表:调类调值调型调号例字阴平 55 高平 - 例:咪mī,身shēn阳平 35 中升 / 例:迷mí,神shén上声 214 降升√ 例:米mǐ,审shěn去声 51 全降 \ 例:密mì,慎shèn(二)变调我们平常说话,总是一个一个音节连在一起发音的。
音节和音节相连时,有的音节的调值会发生有规律的变化,这种变化叫做变调。
变调是汉语许多方言都有的现象,最常见的变调是后面音节的调值影响前面音节的调值。
下面我们介绍普通话里两种重要的变调。
1.上声的变调。
两个音节相连,前一个音节是上声时,这个上声受到它后面音节声调的影响发生变调。
规律是:上声和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35。
例如:买米、好酒、土改、检举、冷水。
上声和非上声相连时,前一个上声的调值由214变为21(半上)。
⑴上声加阴平,例如:买姜、好书、写诗、语音。
⑵上声加阳平,例如:买油、好房、两条、语言。
⑶上声加去声,例如:买菜、好戏、写信、美味。
2.“一”和“不”的变调。
“一”的本调是阴平,单读时或在词句末尾时读本调。
例如:一、第一。
第四讲 声 调 与 音 变

声调与音变一、声调(一)普通话的声调共有四类不同的音高变化,简称四声。
在汉语里,声调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
尽管声韵母都相同,如果声调不同,则表示不同的词义。
如拼音“zhuzi”,由于声调不同,它可能是“珠子”、“竹子”、“主子”、“柱子”或“铸字”。
如果把普通话声调的调值分为五度,那么普通话四声的调值分别为:(1)阴平高平调调值55(2)阳平中升调调值35(3)上声降升调调值214(4)去声全降调调值51(二)声调与声调搭配(包括轻声在内)共有20种类型:音标音符音响音乐窗户平均平常平板平面麻烦晚安晚霞晚点晚饭喜欢自修自由自己自律岁数二、变调(一)上声变调1) 上声的全调值应当是2114。
但只有在读单音节或者上声音节处于词尾时,我们要把2114过程读全。
特别是在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第一项及第二项测试中强调这一点。
如:走,甩,想,大胆,历史,一起,宽广。
在朗读过程中,除了极少数需要特殊强调的词之外,一般不读全上。
2) 当上声音节位于非上声字之前(阴平、阳平、去声、轻声)时,只读半上211。
如:好书,火车;祖国,朗读,讨论,感谢,姐姐,脑袋3) 当两个上声字相连时,前一个音节变阳平,后一音节仍读全上。
如:领导,讲演,了解,厂长,处理,尽管4) 当三个上声字相连时,根据意思(即词语结构)变调:⑴当词语结构是“双单格”时,前两个上声字调值变为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如:展览/馆,虎骨/酒,管理/组,勇敢/者,手写/体,草稿/纸,水彩/笔, 洗脸/水⑵当词语结构是“单双格”时,前面一个字变半上(211),中间一个字变阳平,第三个字仍读全上, 如:很/理想,老/保守,纸/雨伞,请/允许,小/拇指,冷/处理,小/海岛5) 三个以上上声音节相连,先根据语意或气息分节,然后按照以上变调规律变调。
如:永远/友好,请/往北/走,给你/两碗/炒/米粉,……(二)“一”“不”变调1)“一”的本调为阴平,但实际上,它只有在读单音节、处在词句末尾或者表示序数时仍念本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去不去 走不走 受不了 吃不了 了不起 起不来 下不去
4. “一”连非去变去声(51)。如:
一杯 一根 一年 一家 一晚 一朵
注意:
当“一”作为序数表示“第一”时不变调,例如: “一楼”的“一”不变调,表示“第一楼”或者“第 一层楼”;而变调表示“全楼”。
故事里有多少是是非非,故事里有多少非非是 是,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 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故事里的事也许是真事,故事里的事其实是从 来没有的事,其实故事本来就是故事,故事就 是故事,就是故事。
门口有四辆四轮大马车,你爱拉哪两辆来 拉哪两辆。(《四辆四轮大马车》)
六十六岁刘老六,修了六十六座走马楼, 楼上摆了六十六瓶苏合油,门前栽了六十 六棵垂杨柳,柳上拴了六十六个大马猴。 忽然一阵狂风起,吹倒了六十六座走马楼 ,打翻了六十六瓶苏合油,压倒了六十六 棵垂杨柳,吓跑了六十六个大马猴,气死 了六十六岁刘老六。(《六十六岁刘老六》)。
(二)上声+上声(35+214) 如:转脸 产品 感慨 诊所
采取 小腿 铁索 打垮 导体 而且 好歹 吵嘴
(三)上声+上声+上声 1.双音节+单音节(35+35+214) 如:手写体 展览馆 管理组 选举法
洗脸水 水彩笔 打靶场 勇敢者 2.单音节+双音节(211+35+214) 如:党小组 撒火种 冷处理 耍笔杆
s-sh:三山撑四水,四水绕三山,三山四水春 常在,四水三山四时春(《三山撑四水》)。
三月三,小三去登山;上山又下山,下山又上 山;登了三次山,跑了三里三; 出了一身汗,湿了三件衫;“小三山上大声喊 ,离天只有三尺三”。
x-sh: 烧香要烧萧山香,萧山蜡烛萧山香,走 到萧山去烧香
z、c、s-j、x司机买雌鸡,仔细看雌鸡,四只 小雌鸡,叽叽好欢喜,司机笑嘻嘻(《司机买 雌鸡》)。
舅父fù-救护hù 公费fèi-工会huì 附fù注-互hù助 仿佛fǎngfú-恍惚huǎnghū 防fáng虫-蝗huáng虫 斧fǔ头-虎hǔ头 飞fēi机-灰huī鸡 非凡fēifán-辉煌huīhuáng 奋fèn战-混hùn战 复fù员-互hù援 方fāng地-荒huāng地 防fáng止-黄huáng
“ 一、不”的变调
1.单用句末读本调。如:
十一 万一 统一 第一 一层 一九二一 一连
举一反三
不,我偏不。 说什么也不。
2.去声前面变阳平(35)。如:
一万 一定 一类 一遍 一切 一个 一块儿 一会儿
不必 不测 不会 不断 不至于 不算数 不变型
3.夹在中间要轻读。如:
等一等 试一试 去一下 好一些 来一下 说一遍 走一回
珍惜光阴 交通公司
阴平发音存在的问题
音长不够 调高要足 阴平练习:因 声 宫 空 沙 哈
二声 阳平
又叫中升调,调值35 肥 头 南 横 成 直 图 云 足 唇 鱼 平时 轮流 言行 黄河 岩石 原则 红旗 黎明 遗传学 颐和园 联合国 洪泽湖 儿童节
阳平发音存在的问题
升幅不够
虫童伐答革夺
zh、ch、sh:大车拉小车,小车拉小石头,石 头掉下来,砸了小脚指头(《大车拉小车》) 。
上果市
四个孩子上果市,拿着四个小篮子。花了硬 币四毛四,买了十个小柿子。四个孩子出果市 ,拾了四十小石子。到了家里吃柿子,吃完柿 子玩石子。
我听爷爷讲了一个故事,故事里的事是那昨天 的事,故事里有好人也有坏人,故事里有好事 也有坏事。
纸
祖父好福气,长得好胡须;人人都说好: 福 气好,胡须好;福气好,胡须好。
六只红花碗里,合着六只大花活蛤蟆, 掀开 红花碗,跳出六只活的大花黄蛤蟆。
黄花花黄黄花黄,花黄黄花朵朵黄,朵朵黄花 黄又香,黄花花香向太阳。(重复一遍)
查一查,找一找
通过刚才的复习,你发现自己在声母发音中还 存在哪些问题?
声调
普通话里的声调可以区别意义。 普通话有四个调类:
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通常用“五度标记法” 标记声调
的高低。
一声 阴平一声 阴平
又叫高平调,调值55,个人能发出的最高调。 他 开 猫 歌 真 商 西 修 初 军 风 分工 机关 招生 村庄 发生
飞机 车间 纱窗 冲锋 家中 拖拉机 金沙江 星期天
三声 上声
调值214(降升),音高一开始就较低,然后 降到最低,最后又升到较高,是个曲调。
上声练习:美 水 远 草 景 柳 走 马
上声发音存在的问题
降幅升幅均不够
比洒美厂我引 与往取鼓补
四声 去声
调值51,一开始是高,然后滑动着降到最低, 它的特点是“降”。
热代赠妙效 算嫁既训寸 炮
去声发音存在的问题
小两口 纸老虎 老保守 小拇指 我想请老李给我买九把铁索
拓展练习
1、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2、两国人民是永远友好,还是挑起事端燃起战火。 3、李厂长批评了管理组的做法,要求他们按时整改。 4、有些演讲者全神贯注在自己的讲稿上,从来不正视
听众一眼。肯定地说,这样的演讲者在演讲的当天就会被 听众忘掉。还有些演讲者从头到尾用一种语调读自己的讲 稿,这样的演讲根本不会被人家接受,只不过是麻痹听众 的注意力,使听众昏昏欲睡。 5、今晚百花广场有好几百人表演的大型舞蹈。 6、这是五百块钱,你去买两百本笔记本。
第二讲 声调、变调、 语调
复 习
声母辨正复习
平翘舌 平翘: 彩绸 素食 财产 餐车 赞助 宗旨 组织 阻止 促成 磁场 操持 桑树 扫射 松树 算术 宿舍 翘平: 著作 沼泽 制造 种族 准则 职责 正在 差错
尺寸 船舱 纯粹 揣测 蠢才 哨所 绳索 神色 伸缩 失散 输送
z-zh:隔着窗户撕字纸,一次撕下横字纸,一 次撕下竖字纸,是字纸撕字纸,不是字纸,不 要胡撕乱撕一地纸(《撕字纸》)。
降幅不够
去声练习:去 课 快 换 送 厦 色
普通话的四个声调
阴平(55) 阴平(35) 上声(214) 去声(51)
5
5
4
4
3
3
2
2
1
1
妈
5
5
4
4
3
3
2
2
1
1
麻
5
5
4
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3
2
2
1
1
马
5
5
4
4
3
3
2
2
1
1
骂
变 调
上声的变调规律
(一)上声+非上声 (214变211) 1.上声+阴平(211+55)如:乳汁 撇开 2.上声+阳平(211+35)如:选拔 往来 3.上声+去声(211+51)如:损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