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之花,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偶然这首诗

偶然这首诗一、原文:《偶然》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二、衍生注释:1. “投影”:这里指云的影子映照在水面上,就像一种短暂的相遇和影响。
2. “波心”:指的是水面的中心,这里用来说明云影所落之处。
三、赏析:1. 主题:这首诗主要探讨了人与人之间偶然相遇的关系,这种相遇就像天空中的云偶然投影在水面那般短暂、不期而遇且难以持久。
2. 情感:既有淡淡的哀伤,对这种偶然相遇却又随即分离的无奈;也有一种豁达和洒脱,告诉对方不要太在意这瞬间的交会。
3. 表现手法:采用了形象的比喻,将自己比作天上的云,这种比喻生动地体现出那种飘忽不定的状态,与人相遇又相离的特征。
同时诗的节奏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用词简洁直白又富有诗意,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这句,简单却回味悠长。
四、作者介绍:徐志摩,新月派代表诗人。
他的诗歌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善于表达细腻的情感和独特的思想。
他的生活经历丰富多彩,曾留学海外,受到西方文化的熏陶。
他的爱情故事也为众人所熟知,而他的诗歌也往往和他丰富的情感生活有关,在他的诗歌中既有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又有对现实中爱情不圆满的叹息,《偶然》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对情感中遇到的人与人之间微妙关系的感觉。
五、运用片段:1. 毕业分别的场景。
同学们在校园里度过了几年的时光,毕业后即将走向不同的方向。
有人在离别时特别伤感,这时候就可以安慰说:“就像徐志摩在《偶然》里写的那样,咱们就像天空里的两片云,在校园里偶然相遇,现在到了分别的时候,大家各有自己的方向,你不必太伤心,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就当我们是那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2. 在旅行途中遇到了一位一同赶路一段的旅伴,旅途结束后彼此就要分开。
可以说:“咱们就如同徐志摩《偶然》中所说的那样,在旅途中偶然相逢,不过各自有自己的旅程,就像‘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或许我们应该洒脱一些。
诗人徐志摩:爱在人间四月天

诗人徐志摩:爱在人间四月天诗人徐志摩:爱在人间四月天导读:在这《人间四月天》里,为了追寻人间真爱,诗人徐志摩发出了灵魂深处的呐喊:“我将在茫茫人海中寻访我唯一之灵魂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下面小编带来的诗人徐志摩:爱在人间四月天。
旧中国的社会,女人是男人的附属品。
在这个男权社会里,女人一生的命运是身不由己的,在家从父,出嫁从夫。
命好的,也有遇上如意郎君,钟情一生的。
命不好的,则是自己嫁的男人,还没等你的年华渐老,花容失色,就往家里三妻四妾地娶。
女人为了得到夫君更多的宠爱和在这个家的地位,整日争风吃醋,勾心斗角,醋雨酸风迷漫了整个家里。
旧时的中国男人,永远是多情而不愿专情,更有甚者,流连外面的风花雪月,乐不思蜀。
这就是中国旧式婚姻的模式。
回溯影片《人间四月天》,1922年秋天,诗人徐志摩从英国剑桥留学回国,石破天惊地发表了一篇——徐志摩离婚通告,文名尚未远播的他立即以此头号新闻震动了中国,造成了近代史上头一宗西式离婚事件,挑战了百年前中国的封建婚姻制度。
志摩的一纸西式离婚通告,在当时那个年代,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啊。
诗人徐志摩,是新月派诗人之一,在他匆匆一生中,邂逅了三个女人,张幼仪,林徽音,陆小曼。
这三个女人在他的生命中演绎了三段不同的感情,这其中的悲欢离合,也在影片《人间四月天》里荡气回肠,令人唏嘘。
张幼仪,徐志摩原配。
诗人志摩是家里的独子,刚考上北大的志摩,奉父母之命,为了家族的传宗接代开枝散叶,由父母安排,与商人之女张幼仪结成了媒妁之亲。
完成了人生大事的志摩,始终与这个奉父母之命成亲的妻子幼仪,没有过多的言语交流。
留下新婚的妻子幼仪,远赴英国剑桥求学。
守在家乡的幼仪,为徐家生了孙子,受到公公婆婆的宠爱。
可店铺的志摩,家书渐少,公婆决定让幼仪出国陪读,幼仪欣喜若狂,以为紧随丈夫的脚步便可抓住丈夫的心。
可事与愿违,试问,心与情感没走在一起的人,怎么能长久呢。
林徽音,徐志摩终生的灵魂伴侣,心仪对像。
徐志摩《偶然及赏析

偶然作者: 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惊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赏析:能把“偶然”这样一个极为抽象的时间副词,使之形象化,置入象征性的结构,充满情趣哲理,不但珠润玉圆,朗朗上口而且余味无穷,意溢于言外——徐志摩的这首《偶然》小诗,对我来说,用上“情有独钟”之语而不为过。
诗史上,一部洋洋洒洒上千行长诗可以随似水流年埋没于无情的历史沉积中,而某些玲珑之短诗,却能够经历史年代之久而独放异彩。
这首两段十行的小诗,在现代诗歌长廊中,应堪称别备一格之作。
这首《偶然》小诗,在徐志摩诗美追求的历程中,还具有一些独特的“转折”性意义。
按徐志摩的学生,著名诗人卡之琳的说法:“这首诗在作者诗中是在形式上最完美的一首。
”(卡之琳编《徐志摩诗集》第94页)新月诗人陈梦家也认为:“《偶然》以及《丁当-清新》等几首诗,划开了他前后两期的鸿沟,他抹去了以前的火气,用整齐柔丽清爽的诗句,来写那微妙的灵魂的秘密。
”(《纪念徐志摩》)。
的确,此诗在格律上是颇能看出徐志摩的功力与匠意的。
全诗两节,上下节格律对称。
每一节的第一句,第二句,第五句都是用三个音步组成。
如:“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壳,”每节的第三、第四句则都是两音步构成,如:“你不必讶异,”“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在音步的安排处理上显然严谨中不乏洒脱,较长的音步与较短的音步相间,读起来纡徐从容、委婉顿挫而朗朗上口。
而我在这里尤需着重指出的是这首诗歌内部充满着的,又使人不易察觉的诸种“张力”结构,这种“张力”结构在“肌质”与“构架”之间,“意象”与“意象”之间,“意向”与“意向”之间诸方面都存在着。
独特的“张力”结构应当说是此诗富于艺术魅力的一个奥秘。
所谓“张力”,是英美新批评所主张和实践的一个批评术语。
通俗点说,可看作是在整体诗歌的有机体中却包含着共存着的互相矛盾、背向而驰的辨证关系。
读徐志摩《偶然》

读徐志摩《偶然》作者:庄宇玥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下旬刊》 2019年第3期庄宇玥偶然/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偶然》是一首创作于1926年5月的一首短诗,作者徐志摩,中国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致力于“爱、自由与美”的追求。
茅盾评价徐志摩为“中国布尔乔亚开山的,同时也是末代的诗人”,他似乎与生俱来拥有一个诗人敏感决绝的气质与浓郁的才情。
《偶然》作为徐志摩的代表作之一,极好地体现了他个人的创作风格。
这首诗前一节讲的是云与湖的相遇,云影偶然投射在湖心,激起了湖水的讶异与欢喜,然而云却劝他冷静一些,因为转瞬间她便会“消灭了踪影”。
这里的“云”似乎是一个女子的口吻,轻灵、飘逸,命运注定她不在此时停留,她的快乐与追求也不在此地得到满足,于是她选择了离开。
诗的第二节来到了黑夜的大海,在茫茫海洋中偶然相遇的两艘小船,在刹那的欣喜与温暖后,注定要向着各自的方向前行。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既是美好也是遗憾,尽管诗人感慨“最好你忘掉”,但这更像是一种无奈的自嘲和人生聚散无常的感叹,因为夺目的光亮虽然只是一瞬间,但仍然难以遗忘。
关于这首诗的灵感之源,从来众说纷纭,而我比较倾向于相信这首诗是为林徽因而作。
一是因为林徽因之子梁从诫曾在《倏忽人间四月天——回忆我的母亲林徽因》一文中提到过“母亲告诉过我们,徐志摩那首著名的小诗《偶然》是写给她的”。
二是因为我总认为,怀有“在主的眼前,爱是唯一的荣光”的想法的人,为一些深爱而不得的恋情而苦、而辗转反侧,终于诉诸文字,是一件极为合乎情理的事情。
徐志摩的诗大多抒情,浑然天成,语言有一种清丽脱俗的美,比如《再别康桥》《沙扬娜拉》等。
但《偶然》是其中特别的一首,在这首诗中,他以冲淡的口吻,好像在感慨一段没有结局的恋情,也好像在讲述如何对待生命中偶然相遇又迅速失去之物的哲理,情理兼具,在豁达中似有无奈,在潇洒中还是悲哀,在理性中隐隐约约地透露出汹涌的情潮。
偶然这首现代诗

偶然这首现代诗一、原文:《偶然》徐志摩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二、衍生注释:1. “投影”:这里指云的影子映照在水面上,象征一种短暂的交集。
就像生活中两个人偶然产生的联系,像是一个身影短暂地落在另一个人的世界里。
2. “波心”:指水面的中心部分。
在这里用它来表示接受“投影”的主体,象征着另一个人的内心世界里。
三、赏析:主题: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人生中偶然相遇的关系。
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偶遇只是一种瞬间的交集,充满了不确定性。
情感:有一种淡淡的惆怅与洒脱。
惆怅在于偶然相逢后必定要分离的无奈,像云与波心的相遇转瞬即逝;洒脱则体现在诗人对这种偶然关系的淡然接受,劝对方不要讶异或者欢喜,就算忘掉也没关系。
表现手法: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自己比喻成天空中的云,形象地描绘出那种飘忽不定的状态。
同时通过简单而真挚的语言,传递出深刻而复杂的情感。
诗句的节奏感也很强,读起来朗朗上口,诗中构建了云与波心、船与船在黑夜海上交汇的画面,富有想象的空间。
四、作者介绍: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徐志摩是新月派代表诗人。
他的诗风格清新、意境优美、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常常表达对爱情、自由和美的追求。
他的一生充满传奇,感情世界丰富而波折,他的爱情经历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诗歌创作中的情感表达,许多诗歌都在探索爱情中的微妙关系。
五、运用片段:例子一:同学聚会“嘿,老同学,这么多年没见突然又见到了。
你说这是不是就像徐志摩诗里说的‘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现在咱们又投影到彼此的生活里了,不过都说不准以后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呢。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次相聚就像黑夜海上的交会,咱们就好好享受这互放的光亮就好啦。
”例子二:旅途中陌生人的交流在长途旅行的火车上,一个年轻人和一位老者相谈甚欢。
最深情的现代诗

最深情的现代诗徐自摩《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
2、请允许我成为你的夏季
狄金森(美国)
请允许我成为你的夏季,
当夏季的光阴已然流逝!
请允许我成为你的音乐,
当夜莺与金莺收敛了歌喉!
请允许我为你绽放,我将穿越墓地,
四处传播我的花朵!
请把我采摘吧--银莲花,
你的花朵--将为你盛开,直至永远!
3、爱之歌
里尔克(奥地利)
我该怎样把持我的灵魂,
让它不去触碰你的灵魂?
我该怎样举它越过你,向别的事物? 啊,我多么愿意把它安置在,
幽暗中随意一个失落的东西旁,
在一个陌生、寂静,不随着,
你内心深处波动的地方,
可是,与我们,与你和我,
接触的一切把我们结合在一起,
象琴弓从两根弦拉出同一个声音。
我们被绷在什么琴上?
哪个奏琴者把我们握在手中?
哦,甜美的歌。
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徐志摩三首名诗新 解

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徐志摩三首名诗新解作者:王正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12期摘要:本文运用学术界最新研究成果,从审美、哲理和音韵的新视角重读徐志摩三首经典名作《沙扬娜拉》《偶然》《再别康桥》,并以文献相佐证,为读者还原诗歌“最贴切的内涵”和“最唯美的形式”。
关键词:徐志摩诗歌经典解读审美哲理音韵一、《沙扬娜拉》第十八首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沙扬娜拉!这首诗最大的艺术特征,就是诗的意象经过浓缩再浓缩,凝练再凝练,最后聚焦在“低头”这一个镜头上。
1924 年徐志摩陪同泰戈尔赴日本讲学,后经香港回国,期间曾作《沙扬娜拉》十八首,前几首歌咏日本的自然山川景色,自第十二首开始从杜鹃花过渡到日本女郎,描摹她们“桃蕊似的娇怯”“轻盈”、“妩媚”等生动情态。
而在《志摩的诗》再版时,作者删去了前十七首,仅留下第十八首,可见这是作者的得意之作,是精华中的精华。
“最是那”,就是将日本女郎的千娇百媚都置之不写,而是将顶级的最动人最唯美的一个镜头放大出来,给读者以“震撼”,这就是“一低头的温柔”。
为了进一步彰显这一顶级的镜头,作者用了一个喻象“水莲花”,来“叠显”前面那个温柔低头的意象。
“水莲花”本是个极普通的意象,却有洁白的颜色和濯清涟的存在方式,而与清雅的文化原型相通。
泰戈尔在《大坂妇女欢迎会讲词》提及日本学校温柔可爱的女生,她们穿着“白色的校衣”,像“一朵野的白花在春风前娟媚的低头”。
她们“幽娴”的神情,使空气里也“饱和着一种甜味”。
徐志摩以“白莲花”比喻“幽娴”而“清纯”的“白衣少女”,十分贴切。
而且,徐志摩赋予静态的白莲花以灵动:“不胜凉风的娇羞”,那是一种微微颤动的柔美。
这就将上文“一低头的温柔”变成好像是微风吹送下的自然摆动,而不是矫情作态。
“低头”只是一种情态的素描,而加上了“温柔”和“娇羞”,就渐渐呈现出意象所特有的意蕴,就是女性独有的“羞涩”之美。
徐志摩偶尔的主旨及艺术技巧

徐志摩偶尔的主旨及艺术技巧主旨:徐志摩这首《偶然》,很可能仅仅是一首情诗,是写给一位偶然相爱一场而后又天各一方的情人的。
不过,这首诗的意象已超越了它自身。
我们完全可以把此诗看作是人生的感叹曲。
人生的路途上,有着多少偶然的交会,又有多少美好的东西,仅仅是偶然的交会,永不重复。
无论是缠绵的亲情,还是动人的友谊,无论是伟大的母爱,还是纯真的童心,无论是大街上会心的一笑,还是旅途中倾心的三言两语,都往往是昙花一现,了无踪影。
那些消逝了的美,那些消逝的爱,又有多少能够重新降临。
时间的魔鬼带走了一切。
对于天空中的云影偶尔闪现在波心,实在是“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
”更何况在人生茫茫无边的大海上,心与心之间有时即使跋涉无穷的时日,也无法到达彼岸。
每一个人都有每一个人的方向,我们偶然地相遇,又将匆匆地分别,永无再见的希望。
那些相遇时互放的“光亮”,那些相遇时互相倾注的情意,“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
诗人领悟到了人生中许多“美”与“爱”的消逝,书写了一种人生的失落感。
这就是这首诗深含的人生奥秘与意蕴。
诗人的感情是节制的,情态是潇洒的。
把最难以割舍、最可珍贵的东西消逝后,而发生的失落感,用了貌似不经意的语调予以表现,使这首诗不仅在外观上,达到了和谐的美,更在内在的诗情上,特别地具有一种典雅的美。
诗的上下两段中的中间两句,“你不必讶异,更无须欢喜”与“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蕴涵了非常曲折的心态,非常细腻入微的情意。
一方面,有克里丝荻娜·罗塞提(1830—1894年,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女诗人)在《记住我》中所写的“我情愿你忘记而面带笑容,也不愿你记住而愁容戚戚”之韵味;另一方面,也可体会到一种在命运面前无可奈何的、故作达观的苦涩情调。
这两方面,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模糊的审美体,不断的思索、体会,不同侧面的观赏、玩味,都会有新鲜的感悟。
显示了相当典雅的情趣。
徐志摩在这样短短的小诗中,用了那么单纯的意境,那么谨严的格式,那么简明的旋律,点化出一个朦胧而晶莹,小巧而无垠的世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光皎皎,照我心一颗;微风轻轻,送我情一片。
友人,你的病好了吗?没有我在你身边的日子里,你要好好爱惜自己呀……我坐在电脑前沉思:深海网络,滚滚红尘,你我可是前世的宿命,像两辆在高速公路上并列高速奔驰的汽车偶然相碰,一场意外事故,竟然在料想不到的虚拟世界邂逅相遇。
你点燃我的激情,宛若上苍送来一片皎洁的月色,映衬着我对人间沧桑的感悟,亮丽着我情感所向所思的生活,让生命之花绚烂。
我知福呀,上苍待我何其厚也。
溯往昔,我看春来秋去,花开花谢,总在感伤世事沧桑,悲叹跋涉之艰难,哀怨生命之困厄。
我何以不能花前月下,怀拥所思的友人,做心驰神往的人间漫游?在万籁俱寂的漫漫长夜,在风啸啸的溶溶月色下,我总把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伫立自慰成一种风景,纵然心存万种风情,我也只做一声嘘唏。
可谁知我好似失落却未曾丢失的心,在徘徊,在痛苦,在渐渐枯萎……高科技带来大千世界前所未有的变化,虚拟的世界,浓缩的人性,让人乐此不疲,道一声:莫道君行早,风景这边独好。
纤纤十指,敲打孤星寒月;网络世界,虚拟喜怒哀乐。
只道调侃说笑,不期待,却认识了你。
你的称谓:一片云。
俗不可耐呀,没有一点诗情画意。
在辽阔无垠的深邃的天空,一片可以任意或卷或舒的没有个性的云,如同虚拟的网络深海,一个看不到面孔的茫然不知所措的子虚乌有。
当从表面现象透视本质,我由平凡读取了深刻。
我说你真是一片飘落我心坎的云,你却在电脑前抛出一句:去读一读徐志摩的《偶然》吧。
你,难道真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我的波心吗?你仿佛是一朵开在深山密林从未被人发觉的栀子花,芬芳没有夜来香浓郁,色彩没有玫瑰花妖艳。
然而,栀子花纯白的色彩是那样让人由衷敬慕,纯的没有一点斑斓,纯的素雅、高洁又落落大方,像少女多情开朗的笑容;那伸展的厚实的叶片,宛若一个性格忠厚、能干而又诚朴无华的农家主妇;就是这样一朵栀子花缓缓耕种在我干涸的心田,随着悠悠时光流逝,栀子花幽幽绽放,美丽我如饥似渴的情愫。
我心飞扬,我要用一生的爱为你谱写人世间的情感乐章,轻弹心曲,让幸福之歌弥漫你我周身所有的空间。
窗外,明月高照;清风,树中絮语。
我的心底泛起佛说的名言: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前生的500次又何言其多呀,今世我为亮丽我的人生,今世我为丰富我的生活,今世我为讴歌我的爱情,在夜阑人静的深宵,在寂寥无语的梦中,我以回眸千万次,只求今生与你擦肩,让我心向往之,让人神采飞扬呀。
你,茫茫网络的一朵栀子花,在我心田生长良好,枝繁叶茂,繁花似锦。
你我相逢在虚拟世界的网络两端,说是偶然,但求是必然:我不准你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尽管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我们的年龄,我们的经历,我们的人生,我们今世所注定的窹寐思服——你我未曾谋面,已生情思,这是缘,这是“半缘修道半缘君”的修炼所至。
如今,你我已经开始漫步人生之路,今生今世一个梦寐以求的梦,让我们自豪地说:我们无愧于生命。
试问:这样的人生还有何憾?人生的亮丽,必然是情感的精彩。
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纯真的爱情,要演绎多姿多彩的人生,那是不可想象的。
情感像一片汪洋大海,俗话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生活是一艘在茫茫人海上颠簸又不能不坐的小船,把舵的准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感情;人生是一本永远读不明白又不能不读的天书,注解它内涵与意义的就是我们高尚的民族品德。
你和我,我们是万万亿亿演绎生活的人群中,其中一对小小的元素。
生活的风浪使我们厌倦、憎恨、痛苦,但我们还必须在风浪中搏击。
长空万里,人生漫漫,世俗的眼光如风吹浪打,可以将我们吹拂上至九天,亦可往下打落十八层地狱。
然而,生命的恩赐,美好的邂逅,让我们懂得珍惜,让我们更明白拥抱不等于拥有的道理。
人生相逢,贵在神往,我们拥有的不是彼此之间颤抖的躯体,不是一个激扬文思的记忆,不是单纯的缠绵悱恻的你或我。
我们无须去注解生命的内涵与意义,也不必释疑人间沧桑的悲欢离合。
我们活在当世,曾经追求,如今拥有,将来珍惜。
展望未来,我好有一比:芝麻开花节节高。
你,我的知己友人,一定要好好珍重自己,要身体安康,要像一片云在我展开的广博的胸怀或舒展或栖息——你的深情我会懂,我就是那位懂你惜你疼你爱你的知己友人。
邂
逅如花,绽放你我生活的朵朵笑靥。
邂逅如蝶,翩跹你我生命的婀娜舞姿。
漫漫岁月,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不,不可能忘掉呀。
我们像一对双子星座,在浩瀚的夜空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依存,相互炫耀。
最好你记得,哦,你当然记得: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