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一下学期期中测试语文试卷 含答案
北京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卷

北京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卷北京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一、语文(满分100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文言文材料略)1. 解释文中划线词语的含义。
(5分)2.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5分)3. 概括文中人物的主要行为或思想。
(5分)4. 分析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3分)5. 评价文中作者的观点或态度。
(2分)(二)现代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现代文,完成6-10题。
(现代文材料略)6. 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
(5分)7. 分析文章中某一段落的作用。
(5分)8. 指出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及其效果。
(5分)9. 评价文章中某一人物的形象。
(3分)10. 联系实际,谈谈你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2分)(三)作文(60分)11. 根据给定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60分)二、数学(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0分)1-10题,每题2分,共20分。
(二)填空题(20分)11-20题,每题2分,共20分。
(三)解答题(60分)21-30题,每题分值不等,共60分。
三、英语(满分100分)(一)听力(20分)1-20题,每题1分,共20分。
(二)阅读理解(30分)21-40题,每题1.5分,共30分。
(三)完形填空(10分)41-50题,每题1分,共10分。
(四)语法填空(10分)51-60题,每题1分,共10分。
(五)书面表达(30分)61. 根据给定情景,写一篇不少于120词的短文。
(15分)62. 根据给定提纲,写一篇不少于150词的议论文。
(15分)四、物理(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0分)1-10题,每题2分,共20分。
(二)填空题(20分)11-20题,每题2分,共20分。
(三)计算题(60分)21-30题,每题分值不等,共60分。
五、化学(满分100分)(一)选择题(20分)1-10题,每题2分,共20分。
(二)填空题(20分)11-20题,每题2分,共20分。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一语文期中试题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卷高一年级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A 卷(共50分)一、 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 24分。
1.下列各项中字形及加点字语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玉枹‧(f ú) 慰藉‧(j í) 衷心 言笑宴宴B .脉脉.(m ò) 幽咽.(y àn ) 雾蔼 视死如归 C. 樊.笼(f án ) 悄.然(qi āo ) 眷属 忧愁暗恨 D. 青苔.(t ái) 悯.然(m ǐn ) 虹霓 信誓旦旦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楚辞是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在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
它的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并具有楚地浓厚的地方特色。
诗集《楚辞》是西汉刘向编录的。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原来只称《诗》或《诗三百》,现流传下来305首。
后被儒家奉为经典,称为《诗经》。
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C.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
D. 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高峰,既有“诗仙”李白,又有“诗史”杜甫,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诗歌流派,如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以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琵琶声的粗重和轻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
B.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人语响”反衬出傍晚深山的空寂,以此表现诗人心中的恬淡与宁静。
C.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创作题材,“赋”“比”“兴”是创作手法。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用了“比”的手法,“河水清且涟猗”“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用了“兴”的手法。
西城高一语文期中考试卷

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和字义完全正确的是()A. 鸿毛(hóng máo)招摇过市(zhāo yáo guò shì)碌碌无为(lù lù wú wéi)B. 惊愕(jīng è)颠簸(diān bǒ)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C. 蹉跎(cuō tuó)悠然自得(yōu rán zì dé)气壮山河(qì zhuàng shān hé)D. 摧枯拉朽(cuī kū lā xiǔ)振聋发聩(zhèn lóng fā kuì)洒脱自如(sǎtuō zì rú)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誉为我国著名的数学家。
B.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教育投入也在逐年增加。
C. 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成为世界航天领域的佼佼者。
D. 在这次比赛中,他发挥得非常出色,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3. 下列词语中,与“勤奋”意思相近的是()A. 勤奋B. 努力C. 勤奋D. 勤劳4. 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那些老人就像松树一样,坚韧不拔,经得起风吹雨打。
B. 这座城市的夜景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C. 他的话语如同利剑一般,直刺人心。
D. 她的笑容如同阳光一样,温暖而明媚。
5. 下列诗句中,描绘春天景色的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C.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6. 《庐山谣》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了______的壮观景象。
7. 《离骚》中“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表达了作者______的决心。
2019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中语 文

2019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一(下)期中语文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2019年4月本试卷共8页,分A卷、B卷、C卷,其中A卷50分,B卷50分,C卷50分,全卷共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A卷【模块考查】满分5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4题。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
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
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
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
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
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
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
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
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niǎo)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shà)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
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1.根据括号里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在横线上给加点的字注上拼音。
蓊.蓊郁郁(niǎo)娜(shà)时2.与“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中的“弥”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旷日弥.久B.欲盖弥.彰C.弥.补过错D.弥.天亘地3.请给下列句子排序,填入文中第二段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爱群居,也爱独处②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③我爱热闹,也爱冷静④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A.①②③④B.④②③①C.④③②①D.②①④③4.下列句子与例句修辞类型相同的一项是例: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2021届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1届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现代文阅读I(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蜂拥而至徐嘉青魏强是个短视频控,有着不少粉丝。
这天是周六,好友邹涛约他去乡下转悠,两人开着车出发了,快到时看到路边有个卖蜂蜜的商贩,邹涛提议说:“要不咱下去买两瓶?”于是,两人下了车。
到了摊子前,魏强问道:“这蜂蜜咋卖?”商贩是个中年男子,漫不经心地伸出一只手晃了晃。
魏强拿起一瓶蜂蜜,拧开盖子看了看,又放在鼻子下闻了闻,用夸张的表情说:“真香啊,这蜂蜜保准假不了。
”说完,他冲着中年男子问:“老兄,价能降点吗?”中年男子摇摇头,吐出了句话:“不能,一瓶最多便宜一毛钱。
”两人站起身来,打算上车走人。
中年男子一看,忽地站了起来,一个箭步跳过去,伸出两只胳膊拦住了他们,说:“不能走!东西你们看了,价也给你们降了,到头来却不买了,这可说不过去!”邹涛怒气冲冲地说:“哟呵,看样子你是要强卖了?光天化日之下,我看你是没有王法了!”说完,他将中年男子的手臂拨到一边,径直向车子走去,魏强也赶紧跟了上去。
中年男子俯身抓起一瓶蜂蜜,随后追了过去。
到了车子跟前,他一把拉住邹涛,叫嚷道:“不买别想走!”邹涛着实生气了,用劲儿把手臂一收,中年男子猝不及防,被带了个趔趄,手中的蜂蜜飞了出去,偏偏落在车子的前窗上,就听“啪”的一声,蜂蜜瓶子的盖儿被磕开了,里面的蜂蜜流了出来,在车窗上上形成了一条淡黄色的线。
这下,中年男子可不干了,过去一把拉住邹涛,说:“你不把这瓶蜂蜜的钱给我,想走?没门儿!”魏强想息事宁人,把钱包拿出来,从里面掏出五十块钱递了过去,没好气地说:“给你!”中年男子斜着眼睛看了看,说:“你打发叫花子呀?”邹涛反问道:“难不成还是五百块?”中年男子点了点头。
魏强急了:“刚才说好的价,五十块一瓶,啥时候成了五百块?”中年男子说:“一开始我就是这个价,我可从没说过五十块一瓶,那可是你说的。
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语文(答案在最后)2024年4月班级姓名考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提示:试卷答案请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 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签字笔作答。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阅读是伟大的文化发明,但文字出现的历史非常短暂,人类尚不足以进化出一个先天的“阅读脑”。
这意味着,我们无法仅依靠遗传获得阅读技能。
我们之所以能够完成从“非阅读脑”到“阅读脑”的转变,既有赖于先天的大脑特性,又有赖于后天的阅读训练。
虽然人类没有进化出“阅读脑”,但先天拥有“口语脑”。
口语是人类自然习得的本能。
通过遗传,每一个准备接受阅读训练的个体已经具备了从语音通达语义的口语加工脑区和环路。
这些加工口语的脑区与环路即是“阅读脑”形成的开端。
从出生到死亡,人类的大脑并非一成不变,你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台持续更新的机器,始终处于调整变化中。
这种能够不停“重组”的特性被称为“脑的神经可塑性”。
后天的阅读训练,有针对性地促成了先天脑的重组,其中最重要的改变当属视觉词形区的出现。
法国认知神经科学家斯坦尼斯拉斯•德阿纳比较了无阅读能力(文盲)和有阅读能力的两组成年人,发现在阅读任务中,有阅读能力组的左脑梭状回(即视觉词形区)在观看文字时的活跃强度要高于观看人脸、房屋等其他视觉刺激时的活跃强度;而文盲组,相应的脑区未发现异常活跃现象。
这一发现首次直接证明了阅读训练对脑区功能的塑造作用。
除此之外,阅读还会“改写”大脑的灰质和白质结构。
一项追踪研究发现,与刚入学时相比,儿童在二年级时,左半球的顶下小叶、中央前回和中央后回的灰质体积有所减小,推测是阅读训练引发了相关脑区神经突触的修剪过程,使这些脑区变得更加精简高效。
另一项研究发现,8-10岁儿童在接受100小时的阅读训练后,白质纤维束的走向一致性显著增强,意味着不同脑区之间的信息传输能力有所提高。
西城区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

西城区高一下学期语文期中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读《窦娥冤》,对窦娥临死前这三桩誓愿理解不正确的是()A . 作者把这三桩誓愿安排在全剧的结束,其目的在于使女主人公沿着从怨——到悲——到恨的情感脉络,一步一步发展到高潮,从而更加深刻地揭示当时社会的黑暗、百姓的痛苦和作者对现实的深切的反思。
B . 作者把三桩誓愿安排在最后,是为了让窦娥的冤情得以昭示后人,让人们知道这是“官吏每无心正法”的结果,从而揭示中心。
C . 这三桩誓愿一愿比一愿深刻,一愿比一愿强烈,层层深入,因而其顺序是不可以颠倒的。
D . 这三桩誓愿都寄托了女主人公希望“人心可怜”,“天公可期”的愿望,因而顺序互换对艺术的表达效果并没有影响。
2. (2分) (2019高二上·三明月考) 联系课文,选出对下列各句,特别是加下划线词的表达作用分析不恰当的一项()A . 别里科夫两个月前才在我们城里去世。
(分析)“才"字突出了人们对别里科夫的憎恶,对他的死表示大快人心。
B .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着雨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分析)通过夸张的细节,写出外表特点。
“最”夸张地突出了他特征之怪。
C . 当然,行是行的,这固然很好,可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
(分析)暴露了他的心虚胆怯,害怕新事物,“千万”强调了这种心理的程度。
D . 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
(分析)通过环境描写形象地揭示别里科夫生活在“套子”中,用“一只箱子”来形容卧室,是极言其小。
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 .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②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B .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彭泽去家百里C . ①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②舟行适临汝D . ①小知不及大知②农人告余以春及4. (2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独擅一车擅:拥有B . 犹冀还当通冀:希望C . 未若长卿慢世慢:傲慢D . 后与子敬俱病笃笃:病故5. (2分)下列诗句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余光中《乡愁》)B . 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戴望舒《雨巷》)C . 海笑了/给我看/会游泳的鸟/会飞的鱼/会唱歌的沙滩(顾城《规避》)D . 我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6. (2分)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①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②所以游目骋怀(用来)B . ①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②曾不知老之将至(乃,竟)C . ①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交往)②或取诸怀抱(从……中取得)D . ①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②未尝不临文嗟悼(面对)7. (2分)下列对划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阴:阴谋B . 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曰候:拜见C . 而收系张胜收:逮捕D . 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坐:定罪,治罪8.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A .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B . 父老苦秦苛法久矣C . 管仲既任政相齐D . 每一令出,平伐其功9. (2分) (2019高一上·长春月考)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橘子州头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侣曾游B . 鱼翔浅底风华正茂激扬文字中流砥柱C . 封候之赏书生意气谁主沉浮浪遏飞舟D . 寥廓江天五岭逶迤东临碣石潇瑟秋风10. (2分) (2019高二上·北京期中) 下列横线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一周年B .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损害C .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应当D . 纵一苇之所如往11. (2分)指出对加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A . 传曰:“伯乐学相马”(传说)B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传达)C . 列传七十(传记)D . 舍相如广成传舍(宾馆)1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列坐其次(它的旁边,指水边)B .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借指音乐)C . 夫人之相与(交往)D .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导致)13. (2分)下列加线字含义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 . 唐氏之弃地,货而不售奇货可居货真价实B . 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三顾茅庐顾影自怜C . 见长人者好烦其令不厌其烦要言不烦D . 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吊民伐罪形影相吊14. (2分)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B .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C .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 .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15. (2分) (2018高一下·黑龙江期末) 下列划线词语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 . 秦王恐其破璧,乃辞谢谢汉使曰:“武等实在。
北京市西城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北京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中练习高一语文(答案在最后)2024.04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5页,共八道大题,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
3.试卷答案填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第I卷一、(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江南暮春清明风俗随着寒食、清明、上巳的来临,江南已是红梅零落,樱花渐离枝头,桃花也随雨打风吹去了。
江南的暮春习俗像是在彷徨中寻找着什么寄托。
以水驱邪与魏晋修禊《孝经纬》记载:“春分后十五日……为清明三月节。
万物至此皆洁齐而清明矣。
”古人对于“洁”的渴求出于对死亡的恐惧。
暮春时节,寒热不定,疾病时来侵袭。
古人认为这是被压抑的阴气或浊气在作怪,用洁净的流水来清除浊邪成了必要举动。
明代以来,江南地区产生了许多以水清除浊邪的“方法”,如三月初二以桃叶浸井水服食,传说可治心病;三月初三取枸杞煎汤沐浴,能使皮肤光泽不衰。
人们对这些方法的信任,大抵都源于临水修禊的风俗。
修禊,是古人祈福消灾的仪式,通常在三月上旬巳日临水举行,自魏晋以后,上巳节的日期固定为三月初三。
《晋书·王羲之传》记载“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说的就是著名的兰亭雅集。
当日,王羲之与众名士相聚曲水之畔,三杯两盏之后,他联想到战争的频繁与生命之脆弱,感慨:“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庄周在《齐物论》中告诉世人:生为梦幻,死是苏醒,早逝(殇)反而能使人走向长生(彭)。
王羲之并不相信修禊的功效,认为死亡总是突然来袭,同时也不接受庄周为消解死亡恐惧所提出的解释。
王羲之与名士们聚饮赋诗,且将雅集诗作逐一记录,企图通过这种方式创造一条与后人沟通的途径——这是对死亡的新知。
寒食禁火与唐人祭墓寒食,在清明前一两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西城外国语学校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测试试卷高一年级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2016年4月A 卷(共50分)一、 本大题共8小题,每题3分,共 24分。
1.下列各项中字形及加点字语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 .玉枹‧(f ú) 慰藉‧(j í) 衷心 言笑宴宴B .脉脉.(m ò) 幽咽.(y àn ) 雾蔼 视死如归 C. 樊.笼(f án ) 悄.然(qi āo ) 眷属 忧愁暗恨 D. 青苔.(t ái) 悯.然(m ǐn ) 虹霓 信誓旦旦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楚辞是楚国伟大诗人屈原在楚国民间歌谣的基础上创作的一种新的诗歌。
它的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并具有楚地浓厚的地方特色。
诗集《楚辞》是西汉刘向编录的。
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原来只称《诗》或《诗三百》,现流传下来305首。
后被儒家奉为经典,称为《诗经》。
它是我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C. 《迢迢牵牛星》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一批文人诗作的选辑,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编的《文选》。
D. 唐诗是中国诗歌史上的高峰,既有“诗仙”李白,又有“诗史”杜甫,还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诗歌流派,如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以王昌龄、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琵琶声的粗重和轻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用悄寂无声的环境来衬托演奏的效果,从侧面烘托出琵琶女技艺的高超绝妙。
B.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以“人语响”反衬出傍晚深山的空寂,以此表现诗人心中的恬淡与宁静。
C. “诗经六义”是指“风”雅”“颂”“赋”“比”“兴”。
“风”雅”“颂”是创作题材,“赋”“比”“兴”是创作手法。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氓之蚩蚩,抱布贸丝”用了“比”的手法,“河水清且涟猗”“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用了“兴”的手法。
D. 《梦游天姥吟留别》主要运用虚写的手法,通过大胆的夸张和奇特的想象描绘出一个瑰丽神奇的世界。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向我们描绘出一幅宁静平和的田园生活画面,写出了诗人摆脱污浊官场来到清新自然的农村后的自由生活和愉快心情。
B. 《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营造了一种秋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的优美意境;“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写出了自己身多疾病长期漂泊的艰难处境和触景生悲的愁苦心情。
C. 《国殇》是悼念阵亡将士的祭歌,诗中描绘了一场敌众我寡、以失败告终的战争,在这失败的悲剧中,体现出楚国将士们视死如归、不可凌辱的崇高品格,寄托着诗人屈原对祖国复兴的期望。
D. 《琵琶行》主要叙述了诗人与一位飘泊江湖的长安歌伎邂逅相遇,并被其琴声和凄苦身世感动的故事。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已超越时代、阶级的局限,成为后世饱经忧患的人邂逅时的共同心声。
5.下列选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B. 胡瞻尔庭有县特兮C.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D. 从之如搏景6.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元和九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贬官)B. 夫务.战胜,穷武事,未有不悔者也(务必)C. 甘心..匈奴(以......为快意的事情)D. 夫不上观虞夏殷周之统.,而下循近世之失(经验)7.下列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 臣闻明主不恶切谏以.博观然后发天下丁男以.守北河B. 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女之.耽兮,不可说也C. 诸侯春振旅,秋治兵,所以..大恐,百姓所疾苦也..不忘战也此臣所以D. 迁徙鸟举,难得而.制夫匈奴,兽聚而.鸟散8.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活用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 蚕.食天下,并吞战国B. 迁徙鸟.举,难得而制C. 禽兽..中国,甘心匈奴..畜之,不比为人 D. 靡敝二、本大题共五道小题,共16分阅读下文,完成9-12题共8分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9. 上文画线句运用类比说明和都是划时代的发现。
(2分)10. 文中“这个基础”是指。
(2分)11. 文中“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中“相反”意思是说(2分)12. 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2分)A. 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与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运用了同样的方法,同样是自身不懈努力的结果B. 人类发展的一个基本事实是:在解决了自身生存发展的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再去从事意识形态的一系列活动。
C. 人类的思想意识活动,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基础之上的,这个物质基础就是指满足人们吃、喝、住、穿需要的生活资料的生产状况。
D. 认识人们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可以从人们的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活动入手。
E. 人们的意识决定着人们生活的方式,决定着人们去生产什么和怎样生产。
13、背诵默写古诗(共8分)(1),万里长征人未还。
(2),使我不得开心颜!(3),池鱼思故渊。
(4)银瓶乍破水浆迸,。
(5),不尽长江滚滚来。
(6),靡室劳矣。
(7)诚既勇兮又以武,。
(8)千呼万唤始出来,。
三、微写作(10分)14.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
不超过150字。
①春天已经来临,请写一段文字,描写在某一时刻你所面对的春景。
②文学评论中有“性格即命运”的观点,意思是人物的性格决定了人物的命运。
请从下列文学作品人物中任选一位,简要分析其主要性格特点与命运的关系。
林冲(《水浒传》)马蒂尔德(《项链》)林黛玉(《红楼梦》)③小区里不少人遛狗时不牵,以至有人被咬伤。
请您撰写一份倡议书,从狗咬人说起,号召大家文明豢养各种宠物。
B卷(50分)四、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5、16题。
(7分)古风(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鸳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辉:落日余晖。
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鸳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激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鸾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16. 结合全诗,分条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分)五、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7~20题。
共10分秦有尊卢沙者,善夸谈,居之不疑。
秦人笑之,尊卢沙曰:“勿予笑也,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
”翩翩然南。
迨至楚境上,关吏絷之。
尊卢沙曰:“慎毋絷我,我来为楚王师。
”关吏送诸朝。
大夫置之馆,问曰:“先生不鄙夷敝邑,不远千里,将康我楚邦。
承颜色日浅,未敢敷布腹心;他不敢有请,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尊卢沙怒曰:“是非子所知!”大夫不得其情,进于上卿瑕。
瑕客之,问之如大夫。
尊卢沙愈怒,欲辞去。
瑕恐获罪于王,亟言之。
王趣见,未至,使者三四往。
及见,长揖不拜,呼楚王谓曰:“楚国东有吴越,西有秦,北有齐与晋,皆虎视不瞑。
臣近道出晋郊,闻晋约诸侯图楚,刑白牲,列珠盘玉敦,歃血以盟曰:‘不祸楚国,无相见也!’且投璧祭河,欲渡。
王尚得奠枕而寝耶?”楚王起问计。
尊卢沙指天曰:“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王曰:“然敢问何先?”尊卢沙曰:“是不可以空言白也。
”王曰:“然。
”即命为卿。
居三月,无异者。
已而晋侯帅诸侯之师至。
王恐甚,召尊卢沙却之。
尊卢沙瞠目视,不对。
迫之言,乃曰:“晋师锐甚,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
”王怒,囚之三年,劓而纵之。
尊卢沙谓人曰:“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
”终身不言;欲言,扪鼻即止。
君子①曰:战国之时,士多大言无当,盖往往藉是以媒利禄。
尊卢沙,亦其一人也。
使晋兵不即至,或可少售其妄;未久辄败,亦不幸矣哉!历考往事,矫虚以诳人,未有令后②者也。
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宜也。
(取材于宋濂《宋文宪公全集》)【注】①君子:指作者宋濂自己。
②令后:好结局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姑闻师.楚之意何如师:以……为师。
B.关吏絷.之絷:用绳索捆绑。
C.闻晋约诸侯图.楚图:谋取。
D.或可少售.其妄售:实现。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A.瑕客之.,问之如大夫久之.,乃得解B.尚得奠枕而.寝耶鲁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侠问C.然.则尊卢沙之劓,非不幸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D.盖往往藉是以.媒利禄贾人夏则资皮…以.待乏也1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尊卢沙“大言无当”的一项是()(3分)①吾将说楚以王国之术②不祸楚国,无相见也③使尊卢沙为卿,楚不强者,有如日④是不可以空言白也⑤为王上计,莫若割地与之平耳⑥吾今而后知夸谈足以贾祸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⑤⑥20.下列对原文意思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尊卢沙大言不惭,声称自己能游说楚王,因此一到楚国就受到楚国官吏的礼遇。
B尊卢沙的大张声势和故作高深的表现,帮他先后几次过关,终获机会进见楚王。
C尊卢沙以对晋等诸侯图楚形势的分析打动了楚王,并且很快就被楚王任命为卿。
D尊卢沙大言无当以致于最后被劓鼻,作者认为他的引祸上身实际上是自作自受。
六、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0—27题,共20分。
材料一《西游记》中的金箍棒,某种意义上就是孙悟空的化身和符号。
金箍棒什么样?书上说:“二丈(一丈约3.33米)多长,斗来粗细,两头两个金箍,中间一段乌铁。
”让人费解的是这“两个金箍”。
箍的作用,是防止开裂或分散的,比如木桶的桶箍、女孩子头上戴的发箍。
金箍棒中间是实心的“乌铁”,装两个箍岂不多余?金箍棒有能大能小的神通,可以放进耳朵里,所以叫“如意金箍棒”。
它还有一个神奇的来历,即它本来是大禹治水的时候“定江海浅深的一个定子”,也叫“定海神针”。
这个说法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