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WLAN原理简介(AP)-弘浩明传

合集下载

弘浩明传WLAN技术交流-产品介绍

弘浩明传WLAN技术交流-产品介绍

室外布放
2.4GHz 5.8GHz
500MW
2.4GHz 1×1 5.8GHz 1×1
弘浩明传
HM-API01-EB2-N2室 外500MW双频 室外布放 2.4GHz 5.8GHz 500MW 2.4GHz 2×2 5.8GHz 2×2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500mW 室内分布型802.11n-3 室内分布型802.11n802.11n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综合接入前面板-配置前扣板 综合接入前面板 配置前扣板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综合接入后插板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平台体系结构
平台是基于MIPS公司的嵌入式体系结构,采用RMI的多核处理器,从 而实现多业务的高速转发。 从逻辑上,由3个功能模块组成:管理、接入、高速转发。 管理模块:主要处理与ACCOMM模块相关的报文:如CAPWAP的数 据报文(UDP端口5248)、控制报文(UDP端口5246)、SNMP( UDP161,UDP162)、WEB(TCP 443)等与之相关的报文,另外 ,ACCOMM模块把STA、WTP的信息通过UDP4603报文发送给接入 ACCOMM STA WTP UDP4603 模块进行业务处理; 接入模块:接收来自管理模块的控制报文,生成与WLAN业务相关的 表项(如:STA表)和隧道的用户绑定;另外,对高速转发模块进行 配置,如隧道信息、VLAN信息、路由信息等等; 高速转发模块:根据不同类型的报文进行分类分别送给管理模块或者 接入模块,同时,对CAPWAP数据报文进行封装和解封装处理。
WAPI 胖瘦AP自由切换 胖瘦AP自由切换 AP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AP主打系类产品AP主打系类产品-室外 主打系类产品

AP工作原理介绍

AP工作原理介绍

AP工作原理介绍AP(Access Point,接入点)是无线局域网(WLAN)中一种常见的网络设备,用于连接无线终端设备到有线网络,以实现无线网络覆盖。

AP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无线信号传输、数据的交流和网络管理等方面。

首先,AP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无线信号传输。

AP通过无线发射器将电信号转换成无线信号,并发送到周围的空间中。

这需要将数据编码、调制,并使用射频信号传输技术将信号传送至空中。

接收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可以通过内置的无线接收器接收到AP发出的信号。

其次,AP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数据的交流。

无线终端设备通过接收AP发出的信号来实现与接入点之间的无线连接。

当用户设备与AP成功建立连接后,数据可以在用户设备和AP之间进行双向传输。

无线终端设备可以向AP发送数据请求,AP会将这些请求传输到有线网络中,然后将数据返回给相应的终端设备。

这样,用户终端设备就可以通过AP连接到有线网络,实现与互联网的交互。

第三,AP的工作原理涉及到网络管理。

AP通常需要配合无线控制器进行管理和监控。

无线控制器负责管理多个AP,调配无线频道,控制AP的发射功率和信道选择等。

无线控制器还能够监控网络状况,实时获取AP的运行状态和数据传输速率等信息。

通过无线控制器,管理员可以对整个无线网络进行集中管理和配置,提高网络的可用性和性能。

此外,AP工作原理还涉及到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

为了保护无线网络的安全,AP通常支持多种加密方式,如WEP、WPA和WPA2等。

通过对无线信号进行加密,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设备访问网络,保护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安全。

最后,AP在工作原理中还涉及到无线接入点的位置和覆盖范围的选择。

AP的位置和布置对于无线网络的性能和覆盖范围有重要影响。

合理选择AP的位置可以提高无线信号的覆盖范围和传输质量,减少信号干扰。

同时,合理配置AP的数量和布置可以提高无线网络的容量和可扩展性。

总之,AP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无线信号传输、数据的交流、网络管理和安全等多个方面。

WLAN设备及其安装方式介绍

WLAN设备及其安装方式介绍

WLAN设备安装简介一、 WLAN用户驻地网设备1、APAP用于控制用户接入,AP天线发射无线信号,用户电脑搜索信号,并进行连接。

目前的AP设备有两个厂家,左图为弘浩明传的AP,右图为阿德利亚的AP。

2、交换机AP通过网线连接至交换机,根据交换机的端口数连接相应数量的AP,交换机固定在交换机保护箱内。

目前弘浩明传厂家的AP设备还需要供电模块,大小和交换机差不多,固定在交换机保护箱内。

下图为交换机。

3、ONU光缆的接入终端,光缆熔纤到交换机保护箱内熔纤盒,在熔纤盒跳纤至ONU,ONU通过网线连接至交换机。

下图为中兴ONU。

4、交换机保护罩交换机保护罩一般安装在弱电井,若无弱电井则安装在取电比较方便的墙壁位置。

ONU、交换机都安装在交换机保护罩内,左下图为交换机保护罩的外观,右下图为交换机和ONU以及电源插座固定在交换机保护箱内的图片。

1、AP放装AP固定在墙壁上或者天花板内,下图为AP加上保护罩固定在墙壁上。

2、AP与室分系统合路合路方式的AP一般安装在弱电井或者天花板里。

下图为交换机接网线连接至AP,然后与室分系统合路的图片。

WLAN设备安装时,应遵从以下原则:1、安装位置必须保证无强电、强磁和强腐蚀性设备的干扰;2、主机安装场所应干燥、灰尘小、且通风良好;3、主机安装位置便于馈线、电源线、地线的布线;4、安装主机的室内不得放置易燃品;5、室内温度、湿度不能超过主机工作温度、湿度允许的范围;6、AP 设备安装位置必须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如有设备的安装位置需要变更,必须征得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的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手续;7、如果AP 安装在弱电井内,则需做好防尘、防水、安全措施,为了防止AP 被盗,建议将AP 安装高米以上,并在固定架加锁或是将AP 安装在定做的机箱之中,并保持通风良好、通气孔畅通,保持工作环境清洁无灰尘。

全业务支撑中心2011-08-10。

wifi技术原理

wifi技术原理

wifi技术原理无线局域网技术,即WiFi技术,是通过无线信号实现局域网连接的一种技术。

它基于无线通信原理,利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

WiFi技术的原理基于以太网技术。

在一个WiFi网络中,通常包括一个无线接入点(AP)和多台无线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等。

无线接入点通过有线网络与Internet或其他局域网相连接。

在WiFi技术中,无线接入点扮演着中心角色,它将有线网络传输的数据转化为无线信号,并将其发送给附近的无线设备。

无线设备接收到信号后,将其解码成数据包,并将其发送给目标设备或接入点。

实现无线通信的关键是通过调制解调器(Modem)将数字信号转化为无线电波。

在发送数据时,发送设备将数据转化为一系列数字信号,然后通过调制解调器将这些信号调制成无线电波。

接收设备收到无线电波后,通过调制解调器将其解调回数字信号。

WiFi技术使用了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with Collision Avoidance)协议。

这种协议保证了在同一频段上,多台设备可以共享无线信道,避免了数据碰撞。

对于WiFi技术来说,信号传输距离基本上受到频率和功率的限制。

常用的WiFi频段包括2.4GHz和5GHz,其中2.4GHz具有较远的传输距离,但传输速率较低,而5GHz则具有更高的传输速率,但传输距离较短。

此外,WiFi技术还使用了一些安全措施来保护网络和数据的安全性,如WEP(Wired Equivalent Privacy)、WPA(WiFi Protected Access)和WPA2(WiFi Protected Access 2)等。

这些安全协议使用加密算法来保障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总的来说,WiFi技术利用无线通信原理,通过无线接入点将有线网络传输的数据转化为无线信号,从而实现无线局域网连接。

它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无线上网体验。

AP工作原理介绍

AP工作原理介绍

AP工作原理介绍
Wifi(Wireless Fidelity)是一种支持无线数据传输的技术,也称
为无线网络,可以提供远距离内的高速数据传输服务。

Wi-Fi技术是由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以技术
标准802.11系列指定的,它采用2.4GHz射频或者5GHz射频,使用短距
离的无线电波为客户端提供有线网络连接服务。

WiFi可以提供高带宽的、可靠的、有效的网络服务,但是需要一个可以将无线信号发射出去的无线
信号放大器,即无线接入点(Wireless Access Point,AP),它可以接收、放大和再发射WiFi信号,为客户端连接提供有力的支持。

Wifi的基本工作原理是,Wifi的操作频段是一个射频,它可以通过
无线接入点(AP)放大器来发射和接收用户传输的数据。

无线接入点放大
器可以把用户传输的数据处理成有效的WiFi信号,然后再将这些信号发
射出去,实现网络的无线连接。

用户的无线设备可以获取无线接入点放大
器发送出的WiFi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换成可以被用户设备识别的信息,然后再返回WiFi信号处理芯片,实现用户的无线连接。

同时,用户的无线设备也可以将要传输的数据经过Wifi信号处理芯
片加工成有效的WiFi信号,并发送到无线接入点放大器,由无线接入点
放大器将这些信号转换成有线信号。

wifi工作原理

wifi工作原理

wifi工作原理Wi-Fi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它使用无线电波作为传输媒介,通过无线接入点连接设备到互联网。

Wi-Fi技术的工作原理涉及到无线信号传输、频率选择、数据加密等多个方面。

Wi-Fi使用无线电波进行通讯。

无线电波是一种电磁波,它的频率范围在2.4GHz和5.8GHz之间。

Wi-Fi设备在这个频率范围内发射和接收无线信号。

当设备想要连接到一个Wi-Fi网络时,它必须先可用的无线信号,这些信号由无线接入点发射。

无线接入点(Access Point,AP)是Wi-Fi网络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将有线网络连接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将它们传输到Wi-Fi设备。

无线接入点有一个无线网络名称(SSID),设备可以通过这个名称来识别和连接到网络。

无线接入点还可以支持多个设备的连接,并通过无线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Wi-Fi设备连接到无线接入点后,它们可以通过Wi-Fi频段进行数据传输。

无线信道分为多个子信道,每个子信道都有一定的频率范围。

在2.4GHz频段中,有14个子信道,而在5.8GHz频段中,有多个子信道可供选择。

Wi-Fi设备可以自动选择或手动选择一个子信道来传输数据。

选择合适的子信道可以避免干扰和拥挤,提高Wi-Fi信号的质量和速度。

Wi-Fi使用多址访问技术(Multiple Access),允许多个设备同时连接和传输数据。

Wi-Fi设备使用一种叫做CSMA/CA(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 with Collision Avoidance)的协议来共享信道资源。

CSMA/CA协议中,设备首先监听信道是否有其他设备正在发送数据。

如果信道空闲,设备就可以发送数据;如果信道被其他设备占用,设备就会等待一段时间再尝试发送。

这种机制可以避免数据碰撞和冲突,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为了确保Wi-Fi网络的安全性,Wi-Fi设备还支持数据加密。

最常见的Wi-Fi加密方式是WPA2(Wi-Fi Protected Access II),它使用TKIP (Temporal Key Integrity Protocol)或AES(Advanced Encryption Standard)算法来加密数据。

无线ap 工作原理

无线ap 工作原理

无线ap 工作原理
无线AP(Access Point)是无线局域网(WLAN)的核心设备
之一,它具有将有线网络转换成无线网络的功能。

下面是无线AP的工作原理。

1. 无线AP基于物理层的技术,通过无线电波进行通信。

它使
用天线接收来自无线设备(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的信号,并将这些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处理。

2. 无线AP与无线设备之间的通信是通过WiFi标准实现的。

常见的WiFi标准包括802.11n、802.11ac等。

这些标准规定了
无线信号的频率、传输速率和编码方式等参数,以确保高速稳定的无线通信。

3. 无线AP与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是通过无线信道进行的。

一个无线AP通常有多个无线信道可供选择,它会选择一个相
对空闲的信道来进行通信,以减少信道干扰和数据传输的冲突。

4. 无线AP还可以实现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转发和路由功能。

当无线设备之间需要彼此通信时,数据可以通过无线AP进行
转发,类似于有线交换机的功能。

同时,无线AP还可以与有
线网络相连,将无线设备的数据转发到有线网络上。

5. 无线AP可以设置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访问权限。

它支持各
种加密方式,如WEP、WPA、WPA2等,以确保数据的安全
传输。

同时,无线AP还可以设置访问控制列表(ACL),控
制哪些设备可以连接到无线网络。

总的来说,无线AP通过无线电波将有线网络转换成无线网络,并实现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和转发,同时确保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wlan工作原理

wlan工作原理

wlan工作原理
无线局域网(WLAN)是一种使用无线通信技术连接计算机和其他设备以实现网络连接的网络系统。

它基于无线网络接口控制器(NIC)和无线接入点(AP)之间的通信。

WLAN的工作原理涉及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1. 信号传输:一个WLAN由一个或多个AP和多个无线终端设备组成。

AP负责在有线网络和无线设备之间传输数据。

它将有线数据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将其广播到覆盖范围内的无线设备。

2. 信道选择:在无线通信中,无线信号是通过无线频谱中的不同频率通道传输的。

为了避免信号干扰和拥塞,WLAN需要选择合适的信道。

通常,AP会自动选择信道,并动态调整以适应当前的网络环境。

3. 接收和发送数据:无线设备接收到由AP发送的信号后,将其转换为数据包,并将其传递给NIC。

NIC负责将数据包解码成可读格式,并将其传递给计算机或其他连接的设备。

同样,当无线设备需要发送数据时,NIC将数据编码成信号,并通过AP发送。

4. 接入控制:WLAN通常需要一套接入控制机制来确保只有授权的设备能够连接到网络。

这可以通过预共享密钥(PSK)或企业级的身份验证方法来实现。

根据网络设置,用户可能需要输入密码或提供其他凭据来连接到WLAN。

总的来说,WLAN的工作原理可以概括为:AP负责将有线数据转换为无线信号并广播到无线设备,然后无线设备通过NIC 将信号转换为数据包进行处理或发送。

同时,WLAN还通过信道选择和接入控制来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h2
2009-10-07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EEE802.11a/b/g的部分安全策略
WLAN系统可用的安全及加密技术 OPEN开放系统 WEP加密 WPA/WPA2加密 WAPI加密 802.11i认证 802.1x认证 802.11i及WAPI混合加密
2009-10-07
编码 发射功率
CCITT CRC-1/6卷积码,码率1/2,2/3,3/4 20±2dBm
K=7 卷积码,码率1/2,2/3,3/4 18±2dBm

覆盖范围
室内: 150m;室外: 300m
室内:50m室外: 150m
2009-10-07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各协议之间的参数对比
标准号 标准发布时间 IEEE 802.11b 1999年9月 2.4- 2.4835GHz 3 11 IEEE 802.11a 1999年9月 5.150-5.350GHz 工作频率范围 5.475-5.725GHz 5.725-5.850GHz 非重叠信道数 最高速率(Mbps) 24 54 3 54 2.4-2.4835GHz IEEE 802.11g 2003年6月 IEEE 802.11n 2009年9月 2.4-2.4835GHz 5.150-5.850GHz 15 300-600
2009-10-07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WLAN各协议标准比较
标准 网络拓扑 LLC协议 MAC协议 安全机制 工作频段 抗干扰通信机制 FHSS 信道带宽 75个信道,每个 1MHz 802.11b 802.11g ad hoc, Infrastructure 802.2 LLC 802.11 MAC: CSMA/CA (DCF和PCF(可选),RTS/CTS) IEEE 802.11 WEP协议、WPA、WPA2 2.4GHz,ISM频段(83.5MHz) DSSS/FHSS/IR DSSS 14个信道,每个 22MHz 14个信道,每个 20MHz 20MHz, 16.6MHz(-3dB) DSSS(CCK),OFDM 5 GHz, UNII频段(300MHz) OFDM 802.11a
2009-10-07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EEE802.11a/b/g信道频谱划分

合理频道规划提供全面覆盖 多个AP能共存于同一区域
Ch13
Ch2 Ch12 Ch7 Ch1 Ch13 Ch8 Ch3 Ch12
Ch8
Ch3
Ch7 Ch12 Ch2
Ch6
Ch1 1 Ch3 Ch7
Ch8
Ch13
室外: 300m
室外: 150m
室外: 300m
室外: 300m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EEE802.11a/b/g的信道划分-1
2.4GHz频段中,1、6、11为三个互不干扰的信道
5.8GHz频段中,有五个互不干扰的信道
2009-10-07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IEEE802.11a/b/g的信道划分-2
2009-10-07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WLAN各协议标准简介
IEEE 802.11a 1999年,IEEE 802.11a标准制定完成,该标准规定 WLAN工作频段在5.725-5.850 GHz,数据传输速率达到 54Mbps/72Mbps(Turbo), 传输距离控制在10-100米。 该标准也是IEEE 802.11的一个补充,扩充了标准的物理 层,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的独特扩频技术。 IEEE 802.11a标准是IEEE 802.11b的后续标准,其设计初 衷是取代802.11b标准,然而,工作于2.4GHz频带是不需 要执照的,该频段属于工业、教育、医疗等专用频段,是 公开的;而工作于5.725-5.850 GHz频带需要执照的。而 且IEEE802.11a卡片价格昂贵也大大的限制了该技术的发 展一些公司更加看好当时最新混合标准――IEEE802.11g。
调制方式
GFSK
BPSK/QPSK
BPSK, QPSK,16QAM, 64-QAM
BPSK, QPSK,16-QAM, 64-QAM
数据速率
1,2,5,11 Mbps
1,2 ,5,11Mbps
1,2 ,5,11Mbps/6,9,12 ,18,24,36,48和 54 Mbps
6,9,12,18,24,36,48和54 Mbps
WLAN原理简介(AP)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WLAN原理(802.11)简介

WLAN发展及原理 802.11a/b/g/n协议 802.11a/b/g/n相关技术
2009-10-07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及有线网络区别


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简称 WLAN) WLAN是利用无线射频技术实现快速接入以太 网的技术。是一种相当便利的数据传输系统,它利用射频 (Radio Frequency; RF)的技术,取代传统的双绞铜线所 构成的局域网络,使得无线局域网络能利用简单的存取架 构,让用户通过它达到信息随身化的理想境界。 无线局域网是固定局域网的一种延伸。 没有线缆限制的网络连接。 对用户来说是完全透明的,与有线局域网一样。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416/2438MHz
2421/2443MHz 2426/2448MHz 2431/2453MHz 2436/2458MHz 2441/2463MHz 2446/2468MHz 2451/2473MHz 2456/2478MHz 2461/2483MHz
IEEE802.11a/b/g的信道划分-3
2009-10-07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WLAN原理介绍





1990年IEEE802标准化委员会成立IEEE802.11WLAN标准 工作组。 IEEE 802.11(别名:Wireless Fidelity,Wi-Fi,无线保 真)是在1997年6月由大量的局域网以及计算机专家审定 通过的标准,该标准定义物理层和媒体访问控制(MAC)规 范。物理层定义了数据传输的信号特征和调制,定义了两 个RF传输方法和一个红外线传输方法。 目前常见的协议:IEEE 802.11b、IEEE 802.11g、 IEEE 802.11a。 未来发展,IEEE 802.11n。 无线网络发展约有20年历程。

每个信道宽度为22MHz 相邻信道的中心频点间隔5MHz 相邻的多个信道存在频率重叠(如1信道与2、3、4、5 信道有频率重叠) 整个频段内只有3个(1、6、11)互不干扰信道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009-10-07
WLAN业务部署特点2

在5GHz频段以5M为步进划分信道,信道编号n=(信道中 心频率GHz-5GHz)*1000/5。 在中国802.11a工作在5.725-5.850GHz频段的5个信道, 操作信道号分别为:149、153、157、161、165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载波监测多路访问/冲突防止



CSMA/CA 802.11 WLAN系统主要通道共享机制是载波监测多路访 问/冲突防止(CSMA/CA)。实际上,CSMA/CA是一种 “先听后讲”方案,由一个接入点和所有相关客户端组成 的基本业务组(BSS)中的每个节点都先侦听,如果通道空 闲,则每个客户机开始对一个内部倒计时定时器进行计时, 当定时器到零时,节点就可以发送信号。还有一些其它特 性可以保证倒计时定时器的设置是随机的,这样可以减少 (但不可能消除)产生冲突的可能性。 多种调制解调方式 IEEE802.11g规定了采用OFDM/OFDM必选的调制方式, 为了保障与IEEE802.11b兼容也可采用CCK/OFDM的可选 调制方式。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2009-10-07
WLAN各协议标准简介
IEEE 802.11b 1999年9月IEEE 802.11b被正式批准,该标准规定WLAN 工作频段在2.4-2.4835 GHz,数据传输速率达到11Mbps, 传输距离控制在50-150英尺。该标准是对IEEE 802.11的 一个补充,采用补偿编码键控调制方式,采用点对点模式 和基本模式两种运作模式,在数据传输速率方面可以根据 实际情况在11 Mbps、5.5 Mbps、2 Mbps、1 Mbps等 不同速率间自动切换,它改变 了WLAN设计状况,扩大 了WLAN的应用领域。 IEEE 802.11b已成为主流的WLAN标准,被多数厂商所采 用,所推出的产品广泛应用于办公室、家庭、宾馆、车站、 机场等众多场合,但是由于许多WLAN新标准的出现, IEEE 802.11a和IEEE 802.11g更是倍受业界关注。
2009-10-07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WLAN各协议标准简介
IEEE 802.11g 802.11a与802.11b两个标准都存在着缺陷,802.11b的 优势在于价格低廉,但速率较低(最高11Mbps);而 802.11a优势在于传输速率快(最高54Mbps)且受干扰 少,但价格相对较高。 目前最流行的IEEE 802.11g认证标准,该标准提出拥有IEEE 802.11a的传输速率,安全性较IEEE 802.11b好,采用2 种调制方式,含802.11a中采用的OFDM与IEEE802.11b 中采用的CCK,做到与802.11a和802.11b兼容。 IEEE802.11g标准的诞生到流行,无论对用户还是对整个 业界都是一个推动,它将把无线局域网的性能提升到一个 新的高度,同时降低构建网络的成本。
5795/5815
5
5825
弘浩明传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