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谦益《徐霞客传》原文及译文
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

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徐霞客,明末清初著名的探险家、地理学家、文学家,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伟大人物。
他的一生中,不仅留下了许多惊世骇俗的奇闻异事,还在自然科学、汉文化、民俗学等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徐霞客传的原文及翻译。
一、徐霞客传的原文《徐霞客传》,本名《清流县杂志·徐霞客传》。
是一篇中国古代传记体文学作品,作者为徐绍桢。
以下是其中的部分原文:“徐霞客,字韩山人,号秦淮渔叟。
铜山人,荆州石首人也。
一名东篱。
……自幼好读书,尤喜天文、地理之学,爱好东游。
……开始游江淮、浙闽,后来曾经游历至滇缅、藏、蒙古等地,长途跋涉、万里迢迢,著述多部,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文物和资料。
……”“明闽学问府府试榜眼,曾任左都御史,后任直隶总督。
宋千里之行,始于越嶲之南;洛阳纸贵,大抵出于磁砂之西。
途虽远,不行不至。
泰山虽高,有客斯顶;浙江虽深,有渔斯潭。
是故专意一地,不如多历五方。
试衣而后知质,走马惟见岭。
衣一而马习,知岭尽于江。
大道虽已成,未尝不欲趋县城之西。
所以然者何?以为江山漫漫,群书亦繁,吾自厚交,所听所闻,所得所见,一一留心。
……”二、徐霞客传的翻译"徐霞客,字韩山人,号秦淮渔叟。
铜山人,荆州石首人也。
一名东篱。
……自幼好读书,尤喜天文、地理之学,爱好东游。
……开始游江淮、浙闽,后来曾经游历至滇缅、藏、蒙古等地,长途跋涉、万里迢迢,著述多部,收集了丰富的古代文物和资料。
……""明闽学问府府试榜眼,曾任左都御史,后任直隶总督。
宋千里之行,始于越嶲之南;洛阳纸贵,大抵出于磁砂之西。
途虽远,不行不至。
泰山虽高,有客斯顶;浙江虽深,有渔斯潭。
是故专意一地,不如多历五方。
试衣而后知质,走马惟见岭。
衣一而马习,知岭尽于江。
大道虽已成,未尝不欲趋县城之西。
所以然者何?以为江山漫漫,群书亦繁,吾自厚交,所听所闻,所得所见,一一留心。
……"三、结语徐霞客虽然已经逝去,但他留下的文化和科研成果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钱谦益《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

钱谦益《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原文: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居平未尝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皆此类也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江河山川,多囿于中国一隅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丙子九月,辞家西迈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履丁为余言:“霞客西归,气息支缀,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三月而反,具述石斋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其为人若此译文:徐霞客名弘祖,是江阴梧塍里人生在乡里,却奇情充沛,十分喜欢山水,种田侍奉老母亲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迫不得舒展,容易触到边沿,经常想着飞走三十岁的时候,母亲打发他出游东南地区美丽的山水,都是他十分熟悉的地方有去过两三次的,有去过多次的,没有只去过一次的他出行,不刻意整束行装,不包裹食物;能几天忍受饥饿,能遇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并能吃饱,能徒步跑几百里攀登陡峭的山壁,踏过丛生的竹林,上下攀援,空中横渡山谷,像拿绳索打水一样平常也未曾写过华丽的文章,但出游到几百里的地方,却能靠着破壁枯树,点燃松枝干穗,拿笔快速地记录,(写出的东西)好像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账目,好像是高手画的美丽图画,即使是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没法超过他游览天台山、雁荡山回来,在小寒山拜访陈木叔陈木叔问他:“可曾到过雁荡山的最高峰?”徐霞客不敢肯定回答天刚亮,他人已经不见了十天以后回来了,说“我从小道,手拉藤条登上了大小龙湫,看到一个坑洼,是大雁住的地方山顶劲风逼人,有好多麋鹿围绕着我住下住了三宿才下山”他和人争奇斗胜,都是这类情况母亲去世,服丧期满,他更加放开心志游览远方在福建拜访了黄石斋,看遍了福建的胜山,都不是当地人所熟知的登上了罗浮山,拜谒了曹溪,回来又在云阳追访黄石斋来回上万里,好像是在近处漫步说前人记载天文地理,很多是抄袭,把没有关系的事物硬说成有关系长江黄河二条经脉,山与水两者之间的界限,大多于中原之内打算游览昆仑山等中原以外的地方,直到西北沙漠地区才回来乘坐一艘树叶般的小船,大雨淋湿了小船,邀请他上岸,他不愿意,说:“这就好比山泉猛下,撞击肩和背,实在是快活啊!”丙子年九月,辞家西行僧人静闻希望登鸡足山,礼拜迦叶,请求跟从在湘江遇到了强盗,静闻被伤害致死他就用盒子盛放他的尸骨,背着尸骨前行把静闻的尸骨埋葬在迦叶道场里,了却了静闻的夙愿徐霞客回到云南,脚生病,不好走,便修撰《鸡足山志》,三个月以后修撰完毕(他)病得很厉害,对前来探望的人说:“西汉张骞开辟道路,未见昆仑山唐朝玄奘奉皇上使命,才有机会西游我不过是一个老百姓,一根竹杖一双鞋,走到黄河、沙漠地带,登上昆仑山区,走过西域,留名很远的国家,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我认识徐霞客,是通过漳州人刘履丁刘履丁对我说:“徐霞客从西方回来,呼吸困难听说黄石斋被皇帝下诏关到监狱里,就派他的长子辗转崎岖的山路,前往探视,三个月才回来,他儿子对他详细讲述了黄石斋被拘押的情状,他躺在床上十分感叹,不吃东西去世了”他这个人为人就像这样啊!。
徐霞客

长江以雷霆万钧之势,咆哮而下,滚滚东流,昼夜不息。
就在它将流入大海之际,地势变得突兀起来,两岸群山像是要把它锁住。
长江愤怒了,水流更急,惊涛拍岸,卷起白色的浪花,恰似千堆雪。
这就是素有“边防要塞”之称的江阴。
明朝万历年间的某一天,南岸的山巅(di1n)之上,荒草丛生的古炮台前,走来一位身材瘦长、面孔微黑的年轻人。
此刻,天色将晚,江风凛冽,一轮红日慢慢地坠入那暮色笼罩的山林。
风吹散了他的头发,卷动着他的衣襟,他竟似浑然未觉。
他朝着江流奔来之处,目不转睛地望着滚滚的江水,心中被一个疑团久久缠绕着:眼前这一望无际的长江,究竟是从哪里发源,流经哪些地方,才到达它的归宿地呢?没有人能回答他的问题。
古往今来,关注这一问题的人并不多。
无数奥秘在崇山峻岭、急流险滩之中沉睡着。
年轻人在心中默默地发下了一个宏愿:要去祖国的大地上漫游,到荒无人迹的地方探险,踏遍山山岭岭,寻找长江之源,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这个年轻人后来果真实现了他的志向,把整个一生都献给了祖国大自然的考察事业。
他就是我国明代伟大的旅行家、勇敢的探险家、杰出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现在就让我们追溯到三百多年前的明代,跟踪这位大探险家的足迹,在祖国的大地上进行一次壮游吧!一、少年立下鸿鹄志徐霞客,名弘祖,字振之,明代南直隶江阴(今江苏省江阴县)人。
他的好朋友陈继儒因他酷爱旅行,平生游踪不定,犹如飘飘之云霞,因此给他起了个别号“霞客”,又曰“霞逸”,而以“霞客”闻名于海内外。
明万历十四年十一月二十七(1587年1月4日),徐霞客出生在江阴城南四、五里地的沈塘河畔一个叫南旸(y2ng)歧的小村庄里。
徐家是江阴巨族。
这个地主家庭先代虽也有在朝为官的,却和一般热衷于争权固宠、沉醉于功名利禄的官僚家庭不同。
徐霞客的祖先原为北宋开封府尹,北宋末年南迁时在江阴落户。
宋朝被蒙古人灭亡后,徐氏子孙发誓不做元朝的官,奠定了这个家庭重操守的家风。
徐霞客的七世祖徐麒为朱元璋征蜀立下大功,但功成之后执意辞官不任,隐居乡里。
徐霞客传文言知识分段整理

徼(ji8)夕卜繇(y0憩(qi)瘗(yi)耨(ndu)
二、通假字
“繇”通“由”:从“识”通“志”:
标志 三、实词
辞家西还 辞:告别 僧静愿闻登鸡足 愿:希望 请从焉 请:请求 从:跟随 闻被创死 创:伤害 负之以行负:背着 泛洞庭 泛:漂流 穷七十二峰 穷:穷尽 再登峨嵋 再:第二次 北抵岷山 抵:到达 极于松潘 极:极点,尽头 登瓦屋,晒经诸山 诸:各 复寻金沙江 寻:寻找 滇南之观亦几尽矣 几:读ji接近,将近 憩点苍 憩:休息
计其吐纳:吐纳,动词用作名词,流量
七、难句翻译1、托估客,附所得奇材虬根以归【译文】 托付商人附带把所得到的奇材虬根带回家
2、又辨三龙大势,北龙夹河之北,南龙抱 江之南,中龙中界之特短。北龙只南向,半
文入中国,惟南龙磅礴半宇内,其脉亦发于 昆仑,与金沙江相并, 南下环滇池亦达五岭。 龙长则源脉亦长,江之所以大于河也。 【译 文】又辨析祁连山、巴颜喀拉山脉、唐古拉 山脉的走势,祁连山脉夹黄河在北方,唐古 拉山脉抱长江在南方, 巴颜喀拉山脉从中间 界开,比较短。祁连山脉走势向南,半支进 入中原,只有唐古拉山脉磅礴半个中国,其 山脉也发端于昆仑山,与金沙江一起南下, 环绕滇池直达五岭。山脉长水脉也长,这是 长江流量大于黄河的原因所在。
第七段知识要点
一、读音
滇(dim)南支缀(zhu1)
二、通假字
1.三月而反:通\'返\',回来
2.具述石斋颂系状:通\'容\',宽容
三、词类活用
1.霞客西归:西,名词作状语,“从西边…
2.穷河沙:穷,形容词作动词,为“穷尽”
3.历西域:历,名词活用为动词
四、一词多义
具:①具笋舆以归(准备)②具述石斋颂系状
古诗徐霞客传翻译赏析

古诗徐霞客传翻译赏析文言文《徐霞客传》选自初中文言文大全,其古诗原文如下:【原文】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居平未尝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皆此类也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江河山川,多囿于中国一隅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丙子九月,辞家西迈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履丁为余言:“霞客西归,气息支缀,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三月而反,具述石斋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其为人若此【注释】[1]博进:赌博所输的钱。
《汉书·陈遵传》:“官尊禄厚,可以偿博进矣。
”颜师古注:“进者,会礼之财也,谓博所赌也。
”[2]玄:默。
[3]践更:受钱代人服徭役。
[4]三时:指春、夏、秋三季。
[5]悬度绠汲:以悬索度山谷,攀绳登山,如绠之汲水。
徐霞客传(清)钱谦益[3页]
![徐霞客传(清)钱谦益[3页]](https://img.taocdn.com/s3/m/b2a941563c1ec5da50e270a6.png)
徐霞客传·(清)钱谦益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
高祖经,与唐寅同举,除名。
寅尝以倪云林画卷偿博进[1]三千,手迹犹在其家。
霞客生里社,奇情郁然,玄[2]对山水,力耕奉母。
践更繇役[3],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
年三十,母遣之出游。
每岁三时[4]出游,秋冬觐省,以为常。
东南佳山水,如东西洞庭、阳羡、京口、金陵、吴兴、武林、浙西径山、天目、浙东五泄、四明、天台、雁宕、南海落迦,皆几案衣带间物耳。
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其行也,从一奴或一僧、一仗、一襆被,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5],捷如青猿,健如黄犊;以崟岩这床席,以溪涧为饮沐,以山魅、木客、王孙、貜父[6]为伴侣,儚儚粥粥[7],口不能道;时与之论山经,辨水脉,搜讨形胜,则划然心开。
居平未尝鞶帨为古文辞[8],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9],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
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
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三十里,有宕焉,雁所家也。
扳绝磴上十数里,正德间白云、云外两僧团飘尚在[10]。
复上二十馀里,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
三宿而始下。
”其与人争奇逐胜,欲赌身命,皆此类也。
已而游黄山、白岳、九华、匡庐[11];入闽。
登武夷,泛九鲤湖[12];入楚,谒玄岳[13];北游齐、鲁、燕、冀、嵩、雒;上华山,下青柯枰[14],心动趣归,则其母正属疾,啮指相望也[15]。
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
访黄石斋[16]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
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
往复万里,如步武耳。
繇终南背走峨眉,从野人采药,栖宿岩穴中,八日不火食,抵峨眉,属奢酋阻兵[17],乃返。
只身戴釜,访恒山于塞外,尽历九边厄塞[18]。
归,过余山中,剧谈四游四极,九州九府[19],经纬分合,历历如指掌。
最新《徐霞客传》原文译文及相关参考资料

《徐霞客传》原文译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教学参考-选修《传记》-17 徐霞客传1.课文解读(1)作者及背景简介。
钱谦益(1582—1664)明末清初常熟人。
字受之,号牧斋,又自称牧翁、尚湖、蒙叟、绛云老人、虞山老民、聚沙居士、敬他老人、东涧遗老等。
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崇祯时官礼部侍郎。
清顺治二年(1645)迎降,授官礼部侍郎管秘书院事,充修明史副总裁。
顺治三年(1 646)称病归里。
次年,因江阴黄毓祺反清案牵连入狱。
出狱后居家,筑绛云楼以藏书检校著述,秘密进行反清斗争。
他曾是明代东林党魁,清流领袖,南明时却依附马士英、阮大钺,后又事清,丧失大节,为士林所诟病。
事后,他又与南明的抗清力量,如瞿式耜、郑成功等暗中联系,支持和参与反清活动,曾给永历桂王“上陈三局”,为其谋划,密件载《瞿式耜集》卷一《报中兴机会疏》里。
顺治十六年(1659),郑成功发动金陵之役,他前后奔走,赴金华和松江,曾策反清军将领,还秘赴郑成功军营晤谈,与明遗民如黄宗羲、阎尔梅等密切往还,忏悔自赎,取得世人的谅解。
钱谦益一生博览群书,精于史学,诗文创作在当时负有盛名。
家筑绛云楼,藏书丰富,尤以收集明代史料的完备著称,清初毁于火。
所著有《初学集》《有学集》《投笔集》等。
辑有《列朝诗集》。
在明朝,钱谦益仕途蹭蹬,郁塞苦闷。
《初学集》中的诗歌,愤慨党争阉祸,痛心内忧外患。
《乙丑五月削籍南归十首》、《费县三首》、《狱中杂诗三十首》等诗,既有清正之士的孤愤,也有失意者的感喟。
他退居林下期间,为柳如是所写的恋慕诗、唱和诗,以及游黄山的一组诗歌,清新可诵;而描绘黄山壮丽美景的山水诗则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人清以后,他的诗歌创作除了悲悼明朝,反对清廷和恢复故国的主调外,还弥漫着“楚囚”哀音。
钱谦益自觉地致力于清诗建设,对明代的复古派与反复古派既有尖锐的批判,也各有择取。
对复古派取其借鉴古人精神,但不囿于“汉魏盛唐”;对反复古派取其申写性灵,但摒弃其“师心而妄”、“轻才寡学”。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钱谦益《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

高中语文课外古诗文钱谦益《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原文: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居平未尝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皆此类也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江河山川,多囿于中国一隅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丙子九月,辞家西迈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履丁为余言:“霞客西归,气息支缀,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三月而反,具述石斋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其为人若此译文:徐霞客名弘祖,是江阴梧塍里人生在乡里,却奇情充沛,十分喜欢山水,种田侍奉老母亲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迫不得舒展,容易触到边沿,经常想着飞走三十岁的时候,母亲打发他出游东南地区美丽的山水,都是他十分熟悉的地方有去过两三次的,有去过多次的,没有只去过一次的他出行,不刻意整束行装,不包裹食物;能几天忍受饥饿,能遇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并能吃饱,能徒步跑几百里攀登陡峭的山壁,踏过丛生的竹林,上下攀援,空中横渡山谷,像拿绳索打水一样平常也未曾写过华丽的文章,但出游到几百里的地方,却能靠着破壁枯树,点燃松枝干穗,拿笔快速地记录,(写出的东西)好像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账目,好像是高手画的美丽图画,即使是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没法超过他游览天台山、雁荡山回来,在小寒山拜访陈木叔陈木叔问他:“可曾到过雁荡山的最高峰?”徐霞客不敢肯定回答天刚亮,他人已经不见了十天以后回来了,说“我从小道,手拉藤条登上了大小龙湫,看到一个坑洼,是大雁住的地方山顶劲风逼人,有好多麋鹿围绕着我住下住了三宿才下山”他和人争奇斗胜,都是这类情况母亲去世,服丧期满,他更加放开心志游览远方在福建拜访了黄石斋,看遍了福建的胜山,都不是当地人所熟知的登上了罗浮山,拜谒了曹溪,回来又在云阳追访黄石斋来回上万里,好像是在近处漫步说前人记载天文地理,很多是抄袭,把没有关系的事物硬说成有关系长江黄河二条经脉,山与水两者之间的界限,大多于中原之内打算游览昆仑山等中原以外的地方,直到西北沙漠地区才回来乘坐一艘树叶般的小船,大雨淋湿了小船,邀请他上岸,他不愿意,说:“这就好比山泉猛下,撞击肩和背,实在是快活啊!”丙子年九月,辞家西行僧人静闻希望登鸡足山,礼拜迦叶,请求跟从在湘江遇到了强盗,静闻被伤害致死他就用盒子盛放他的尸骨,背着尸骨前行把静闻的尸骨埋葬在迦叶道场里,了却了静闻的夙愿徐霞客回到云南,脚生病,不好走,便修撰《鸡足山志》,三个月以后修撰完毕(他)病得很厉害,对前来探望的人说:“西汉张骞开辟道路,未见昆仑山唐朝玄奘奉皇上使命,才有机会西游我不过是一个老百姓,一根竹杖一双鞋,走到黄河、沙漠地带,登上昆仑山区,走过西域,留名很远的国家,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我认识徐霞客,是通过漳州人刘履丁刘履丁对我说:“徐霞客从西方回来,呼吸困难听说黄石斋被皇帝下诏关到监狱里,就派他的长子辗转崎岖的山路,前往探视,三个月才回来,他儿子对他详细讲述了黄石斋被拘押的情状,他躺在床上十分感叹,不吃东西去世了”他这个人为人就像这样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钱谦益《徐霞客传》原文及译文
钱谦益《徐霞客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徐霞客者,名弘祖,江阴梧塍里人也生于里社,奇情郁然,玄对山水,力耕奉母,践更繇役,蹙蹙如笼鸟之触隅,每思飏去年三十,母遣之出游东南佳山水,皆几案衣带间物耳有再三至,有数至,无仅一至者
其行也,不治装,不裹粮;能忍饥数日,能遇食即饱,能徒步走数百里,凌绝壁,冒丛箐,扳援下上,悬度绠汲居平未尝为古文辞,行游约数百里,就破壁枯树,燃松拾穗,走笔为记,如甲乙之簿,如丹青之画,虽才笔之士,无以加也
游台、宕还,过陈木叔小寒山,木叔问:“曾造雁山绝顶否?”霞客唯唯质明已失其所在,十日而返曰:“吾取间道,扪萝上龙湫,有宕焉,雁所家也其颠罡风逼人,有麋鹿数百群,围绕而宿三宿而始下”其与人争奇逐胜,皆此类也母丧服阕,益放志远游访黄石斋于闽,穷闽山之胜,皆非闽人所知登罗浮,谒曹溪,归而追及石斋于云阳往复万里,如步武耳谓昔人志星官舆地,多承袭傅会;江河山川,多囿于中国一隅欲为昆仑海外之游,穷流沙而后返小舟如叶,大雨淋湿,要之登陆,不肯,曰:“譬如涧泉暴注,撞击肩背,良足快耳!”丙子九月,辞家西迈僧静闻愿登鸡足礼迦叶,请从焉遇盗于湘江,静闻被创病死,函其骨,负之以行瘗静闻骨于迦叶道场,从宿愿也
霞客还滇南,足不良行,修《鸡足山志》,三月而毕病甚,语问疾者曰:“张骞凿空,未睹昆仑;唐玄奘衔人主之命,乃得西游吾以老布衣,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历西域,题名绝国,死不恨矣”
余之识霞客也,因漳人刘履丁履丁为余言:“霞客西归,气息支缀,闻石斋下诏狱,遣其长子间关往视,三月而反,具述石斋系状,据床浩叹,不食而卒”其为人若此
译文:
徐霞客名弘祖,是江阴梧塍里人生在乡里,却奇情充沛,十分喜欢山水,种田侍奉老母亲出钱请人代替服劳役,好像笼子里的鸟一样,迫不得舒展,容易触到边沿,经常想着飞走三十岁的时候,母亲打发他出游东南地区美丽的山水,都是他十分熟悉的地方有去过两三次的,有去过多次的,没有只去过一次的他出行,不刻意整束行装,不包裹食物;能几天忍受饥饿,能遇到什么食物就吃什么食物,并能吃饱,能徒步跑几百里攀登陡峭的山壁,踏过丛生的竹林,
上下攀援,空中横渡山谷,像拿绳索打水一样平常也未曾写过华丽的文章,但出游到几百里的地方,却能靠着破壁枯树,点燃松枝干穗,拿笔快速地记录,好像是记得清清楚楚的账目,好像是高手画的美丽图画,即使是很会写文章的人也没法超过他
游览天台山、雁荡山回来,在小寒山拜访陈木叔陈木叔问他:“可曾到过雁荡山的最高峰?”徐霞客不敢肯定回答天刚亮,他人已经不见了十天以后回来了,说“我从小道,手拉藤条登上了大小龙湫,看到一个坑洼,是大雁住的地方山顶劲风逼人,有好多麋鹿围绕着我住下住了三宿才下山”他和人争奇斗胜,都是这类情况
母亲去世,服丧期满,他更加放开心志游览远方在福建拜访了黄石斋,看遍了福建的胜山,都不是当地人所熟知的登上了罗浮山,拜谒了曹溪,回来又在云阳追访黄石斋来回上万里,好像是在近处漫步说前人记载天文地理,很多是抄袭,把没有关系的事物硬说成有关系长江黄河二条经脉,山与水两者之间的界限,大多于中原之内打算游览昆仑山等中原以外的地方,直到西北沙漠地区才回来乘坐一艘树叶般的小船,大雨淋湿了小船,邀请他上岸,他不愿意,说:“这就好比山泉猛下,撞击肩和背,实在是快活啊!”丙子年九月,辞家西行僧人静闻希望登鸡足山,礼拜迦叶,请求跟从在湘江遇到了强盗,静闻被伤害致死他就用盒子盛放他的尸骨,背着尸骨前行把静闻的尸骨埋葬在迦叶道场里,了却了静闻的夙愿
徐霞客回到云南,脚生病,不好走,便修撰《鸡足山志》,三个月以后修撰完毕病得很厉害,对前来探望的人说:“西汉张骞开辟道路,未见昆仑山唐朝玄奘奉皇上使命,才有机会西游我不过是一个老百姓,一根竹杖一双鞋,走到黄河、沙漠地带,登上昆仑山区,走过西域,留名很远的国家,即使死了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我认识徐霞客,是通过漳州人刘履丁刘履丁对我说:“徐霞客从西方回来,呼吸困难听说黄石斋被皇帝下诏关到监狱里,就派他的长子辗转崎岖的山路,前往探视,三个月才回来,他儿子对他详细讲述了黄石斋被拘押的情状,他躺在床上十分感叹,不吃东西去世了”他这个人为人就像这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