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水文总复习

合集下载

桥涵水文复习重点

桥涵水文复习重点

桥涵水文复习重点桥涵水文一、名词解释1)蒸发江、河、湖、海及地表以下液态水或固态水,因太阳热力作用而成气态水升入天空2)降水气态水因冷凝而成液态或固态,并以雨、雪、雹、雾、露等形式下降于大陆或海洋3)入渗地表水在土壤颗粒分子引力、毛管力和重力作用下,进入土壤或岩层。

4)河流沿地表线凹槽集中的经常性或周期性水流5)河床河谷中经常性被水所淹没的部分。

6)河底水面以下的河床表面。

7)河底坡度又叫河底纵比降,河段上游、下游河底高差与河段长度比值。

8)流域一个水系的流水区域9)流域面积流域面集水区的水平投影面积10)泾流模数单位流域面积上产生的流量11)输沙率单位时间通过过水断面的泥沙质量。

12)设计洪水道路桥涵规划,设计中所指定的各种设计标准的洪水13)设计洪水位规定的桥涵设计水位频率下的水位加上根据河流具体情况影响高度后的水位14)抽样误差抽样方法本身所引起的误差。

15)重现期水文破坏事件在长时间观测中可能再现的平均时间间隔16)设计流量将设计净雨转化为流域出口断面流量过程线,即为设计流量过程线17)洪峰流量实测流量过程线中流量最大值或曲线峰值流量18)洪水频率19)冲止流速河床冲刷停止时的流速20)临界水深一定流量下,断面比能达最小值时的水深。

21)径流总量一定时段内通过河流某一横断面总水量22)桥孔长度相应于设计洪水位时两桥台前缘之间的水面宽度23)过水面积控制法以冲刷系数P为控制条件推求桥下河槽冲刷前的最小过水面积。

从中确定桥孔最小净长度的计算。

24)冲刷系数冲刷后的过水面积与冲刷前的过水面积之比25)桥面高程是指桥面中心线上最低点的高程二、填空题1)河流的积水区可以分为地面集水区和地下集水区2)设计洪水的三要素设计洪峰流量不同时段设计洪水总量洪水过程线3)模型试验中原型长度与相对应的模型几何长度比例尺4)常见的河流水文要素5)将水流挑离河岸的调治构造物(丁坝、顺坝、挑水坝)6)判断淹没出流的几何要素桥下游水深大于临界水深1.3倍7)小桥孔径计算一般采用试算法和查表法多项选择(书本粗体字大点分类)三、问答题一、水文经验累积曲线绘制步骤1、将实测水文样本系列按大小递减顺序重新排列2、统计各实测值XI的频数及累积频率数=3、按数学期望公式计算各实测值的累积频率4、经验频率聚集点绘于平面坐标系中,通过这些点群的分布中心绘制一条光滑曲线,即得实测水文样本系列的经验累积频率曲线。

桥涵水文重点总结

桥涵水文重点总结

1,桥梁与环境
2,可能填空题
3.作图题
4.河流比降的计算
5 流域面积与分水岭
6 山区河流的河谷形式:v字形或u字形
7.平原河流按平面形态和演变过程分为四种类型的河段
8读图题
9我国河流水源的补给:雨源、雪源、冰雪源。

10了解
11 读图题测流断面和水尺布设图
12平均流速的计算
13水文资料的来源
14洪水比降概念
17重现期、累计频率
16水文现象三种分析方法
18.大桥小桥的分类(常识)
19维泊尔公式
20 均值……
均值是系列中随机变量的算术平均数。

中值系列中随机变量等权时,按大小递减次序排列,位于正中间的那个变量,众值:系列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变量。

三者关系
21.变差系数
偏差系数变化情况
三者与密度曲线的关系:均值位置变化、变差系数曲线高低、偏差系数曲线偏斜
三者与分布曲线的关系:均值:位置高低、变差系数:陡坦、偏差系数:曲率
22
23适线法步骤
24 国家高程基准
25.桥孔布设原则
26读图题
27什么是桥面高程?影响桥面高程的因素有哪些?如何确定桥面高程?
28泥沙的几何特性
29沉速
30河床粗化
31行径流速
32
33。

桥涵水文复习总结

桥涵水文复习总结

第二章河川径流一、概念:桥涵水文学:水文学的分支之一,主要研究与道路桥梁有关的水文现象的科学。

地面径流:降落到到地面上的水,除掉损失一部分外,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方向和路径流动,这种水流称为地面径流河谷:河水流经的谷地。

河床:河谷底部有水流的部分。

河川径流:受重力作用沿河床流动的水流河流:地面径流长期侵蚀地面,冲成沟壑,形成溪流,最后汇集而成河流。

河(水)系:脉络相通的大小河流所构成的系统,称为河系。

干流:水系中直接流入海洋、湖泊的河流支流:流入干流的河流标准基面:我国统一采用青岛附近黄海海平面作为标准基面。

一般的天然河流,从河源到河口可以按照河段的不同特性,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

上游是河流的最上端紧接河源,多处于深山峡谷中,坡度流急,河谷下切强烈,流量小而水位变化大,常有急滩或瀑布,河底纵断面多呈阶梯形。

中游是河流的中间段,两岸多为丘陵,河床比降较平缓,两岸常有滩地,冲淤变化不明显,河床较稳定。

下游是河流的最下端,一般多处于平原区,下游河槽宽阔,流量较大,流速和底坡都较小,淤积作用明显,浅滩和河湾较多。

河流的基本特征一般用河流断面、河流长度及河流比降来表示.一)河流断面有横断面和纵断面。

垂直于水流方向的断面称为河流横断面。

横断面内,自由水面高出某一水准基面的高程,称为水位。

河流的纵断面是指河流最大水深点的连线(深泓线)的断面。

河流纵断面能表示河床的沿程变化。

二)河流比降:任意河段两端的高程差与其长度之比称为该河段的纵比降。

三)河流长度从河源到河口的距离。

流域:降落到地面上的水,被高地、山岭分隔而汇集到不同的河流中,这些汇集水流的区域,称为某河流的流域。

1)分水岭:划分相邻水系的山岭或河间高地。

2)分水线:分水岭最高点的连线(山脊线)。

流域的特征① 几何特征:主要是流域面积和流域形状。

② 自然地理特征:主要指流域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根据流域的地形特征分为山区河流和平原河流。

山区河流:流域内坡面陡峻,岩石裸露,汇流时间段,降雨强度大,以致洪水暴涨暴落,河流比降大,流速大,水流流态紊乱,存在回流、漩涡、跌水、水跃。

桥涵水力水文学(全部)-总复习

桥涵水力水文学(全部)-总复习

桥涵水力水文学-总复习第一章 绪论1、液体主要物理性质 密度、重度、粘滞性2、连续介质假说和理想液体概念 第二章 水静力学1、静水压强、静水压强特性2、等压面3、静水压强的三种表示方法、压强单位的三种表示方法 一般测压计测得压强为相对压强。

4、水静力学的基本方程h p p γ+=0,另外一种表达式C pz =+γ5、静水压强分布图、压力体图的绘制 静水压强分布图、压力体图绘制 实压力体、虚压力体的判断6、平面静水总压力的计算(包括大小、方向、作用点) 图解法:b P Ω= 解析法A h A p P c c γ== 第三章水动力学基础1、分类、概念迹线、流线:、过水断面、流量、断面平均流速⎩⎨⎧非恒定流恒定流发生变化按运动要素是否随时间⎪⎩⎪⎨⎧⎩⎨⎧急变流渐变流非均匀流均匀流发生变化随空间按运动要素是否沿程)(⎩⎨⎧无压流有压流按液流是否有自由表面2、水力学三大方程连续方程:2211A A v v =或者21Q Q =能量方程:理想液体元流能量方程:g u p z g u p z 2222222111++=++γγ 实际液体总流能量方程W h gvp z g v p z +++=++2222222111γγ 方程中每项的几何意义、能量意义、水力学意义。

动量方程:∑'-'=)v v (Q F 112ααρ 动量方程中的外力∑F 有:(1)两过水断面上动水压力;(2)隔离体液体的重力;(3)固体边界作用于液体上的反作用力R ',它与隔离体的液流对边界的作用力R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3、总水头、测压管水头、水力坡度、测压管坡度总水头:gu pz H 22++=γ测压管水头:γpz H p +=水力坡度:总水头沿流程的降低值与流程长度之比dLh d dL )gu pz (d J W '=++-=22γ测压管坡度:测压管水头沿流程的降低值与流程长度之比dL )pz (d J p γ+-=毕托管:测流速装置。

桥涵水力水文学-总复习-PPT精选文档

桥涵水力水文学-总复习-PPT精选文档
P b
梯形分布
1 ( h h l 1 2) 2
e
l( 2h 1 h 2) 3( h 1 h 2)
P p A h A c c
第三章水动力学基础
• 1、分类、概念 • 迹线、流线、过水断面、流量、断面平均流速
恒定流 不变化 按运动要素是否随(时 间)发生改变 非恒定流 变化

)
dL
• 毕托管:测流速装置。文丘里管:测流量装置。
第四章 液流型态及水头损失
• 1、水流阻力与水头损失 • 2、哪些情况都可能产生局部水头损失 • (1)流动断面的改变(变径,突然扩大或者突然 缩小);(2)流动方向的改变(弯头、弯管); (3)流道中有障碍物(闸门、阀门、栅、网等 等);(4)流动中有流量的汇入或者分出。 • 对于任意一个流动,总的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
• 能量方程
Q 1 Q 2
p p u 1 u 2 z z 1 2 2 g 2 g
2 1
2 2
p v p v 1 1 2 z z 2 h 1 2 W 2 g 2 g
2
2
• 动量方程
F Q ( v v )
2 1 1
2、明渠底坡
• i:渠底高程沿程降低值 z 与渠长L的比值;
z i sin tg L
h h h f j
• 长管:不考虑局部水头损失,
h h f
第五章 明渠水流
• 1、梯形、矩形水力要素的计算
• 断面形状为梯形:设梯形底宽为b,水深为h,边 坡为m
B b 2 mh
A ( b mh ) h
2 b 2 h1 m
A (b mh ) h R 2 b 2 h1 m

桥涵水文总复习题3.271

桥涵水文总复习题3.271

桥涵水文复习题一、填空题1、水力学研究方法有三类,分别是理论分析法、实验法、数值计算法。

2、静水压强的特性包括:垂直指向作用面,同一点处,静水压力各向等值。

3、静水压力的计算方法有两种:解析法和图解法。

4、非均匀流中,又可有渐变流和急变流。

5、文丘里管由渐缩管、喉管、渐扩管三部分组成。

6、水力学的三个定律有连续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

7、水流阻力分两类,一类是沿程阻力,一类是局部阻力。

8、有压管路按管路布设与其组成情况可分为简单管路和复杂管路。

9、有压管路按水力计算方法可分为短管和长管两类。

10、水跃表面旋滚前后断面分别时跃前端面和跃后断面。

11、按下游水位对泻流能力的影响程度,堰的泻流情况可分为两类:自由出流和淹没出流。

12、水文现象的共同特点如下:随机性、周期性、地区性。

13、从横断面上来看,河道又可分为主槽、边滩、河滩。

14、河段按地形特点分为山区河段和平原河段。

15、河川径流的形成过程可分为降水、流域蓄流、坡面漫流、河槽急流。

16、河川径流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降水、蒸发、下垫面。

17、按泥沙在河槽内的运动情况,可分为悬移质、推移质和床沙三类。

18、河床演变有两种类型:纵向变形和横向变形。

19、常用的频率分析法有试错法、三点适线法、矩法。

20、按几何特性分,相关关系有两类:直线相关、曲线相关。

21、按相关变量多少,相关关系可分为:简单相关和复相关。

22、多孔跨径大于30m小于100m的、单孔跨径大于等于20m小于40m的桥梁成为中桥。

23、多孔跨径大于等于8m小于等于30m的、单孔跨径大于等于5m小于20m的桥梁成为小桥。

24、桥面标高其计算公式可分为两类:非通航河流和通航河流。

25、涵洞洞口类型有端墙式、八字墙式和跌水井式。

26、涵洞组成的主体有洞口、洞身两大部分。

27、小桥由上部结构、下部结构、附属工程组成。

28、静水压力有两种,其一是压强,另一是总压力。

29、水动力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流速和压强在流场中分布。

桥涵水文复习题

桥涵水文复习题

桥涵水文复习题1.了解桥梁环境的意义。

以桥梁为主体,桥梁跨越的河流、海域、山涧峡谷等的地形、地貌、地质等,桥位所在地区的气象、水文、地表植被、生物群落等,形成了桥梁的自然环境。

对桥梁工程来说,直接面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指自然环境,如河流环境、海洋环境等水环境及地质环境和生态环境;桥梁的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可能造成环境污染,如产生噪音、污染空气和水,则涉及环境学领域。

桥梁施工和建成后对河流或海洋鱼类等生物生存条件的影响就是生态环境的问题;桥梁作为大型建筑物,往往成为地标性建筑,它的建筑形式和结构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文化、历史、技术等因素,这些因素就是桥梁的社会环境。

为桥位设计赋予了更为广泛的桥梁与环境相关的内容,包括桥梁和河流、海洋等水域环境,桥梁与不同自然地理环境,桥梁与景观等内容;同时,从技术领域上,桥梁工程从传统的结构工程实体逐渐拓展为结构与环境的共同系统。

2.熟悉河段如何划分?各有什么特点?(一般的天然河流,从河源到河口可以按照河段的不同特性,划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部分。

)上游是河流的最上端紧接河源,多处于深山峡谷中,坡度流急,河谷下切强烈,流量小而水位变化大,常有急滩或瀑布,河底纵断面多呈阶梯形。

中游是河流的中间段,两岸多为丘陵,河床比降较平缓,两岸常有滩地,冲淤变化不明显,河床较稳定。

下游是河流的最下端,一般多处于平原区,河槽宽阔,流量较大,流速和底坡都较小,淤积作用明显,浅滩和河湾较多。

3.理解河流基本特征包括哪些?河流的基本特征一般用河流断面(横断面和纵断面,可以用来表示河床的形态特征)、河流长度及河流比降来表示。

4.掌握流域有哪些特征?对径流形成有什么影响?①几何特征:主要是流域面积和流域形状。

流域面积的大小,直接影响汇集的水量多少和径流的形成过程。

在相同的自然地理条件下,流域面积越大,径流量就越大,但是流域对径流变化的调节作用也越大,因而洪水涨落比较平缓;流域面积越小,径流量越小,但洪水涨落较为急剧。

桥涵水文复习资料

桥涵水文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34分)1.一般的河流,从河源到河口,可按河段的不同特性分地面径流、河川径流、三个部分。

2.河流的基本特征,一般用河流断面,河流长度,河流比降表示。

3.山区河流的河谷断面一般呈(不完全的)V 或U 形。

4.计算流量所依据的河流横断面,称为形态断面。

5.洪水比降是指河流中出现洪峰时的水面比降。

6. 桥涵设计流量的推算,对于大、中河流,具有足够的实测流量资料时,主要采用水文统计法进行计算。

7. 桥面高程是指桥面中心线上最低点的高程。

8.桥梁墩台冲刷,包括自然演变冲刷,一般冲刷,局部冲刷三部分。

9.河流的调治构造物主要有桥墩、桥台、丁坝等。

1.河川径流是指受重力作用沿河床流动的水流2.一般天然河流从河源到河口的距离,称为河流长度。

3.流域的特征一般可分为几何特征和自然地理特征两类。

4.水文测验的主要内容有、、、、及降雨、蒸发、泥沙、地下水位等要素。

5.水文资料的来源主要有、、三个方面。

6.桥涵设计流量的推算,对于大、中河流,具有足够的实测流量资料时,主要采用法进行计算。

7.泥沙的主要几何特征有、、和中值粒径等。

4. 水位,流速,流向,流量,比降5. 水文站观测资料,洪水调查资料,文献考证资料6. 水文统计7. 粒径,粒径级配曲线,平均粒径(或中值粒径)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30分)1. 地面径流、河川径流:降落到地面上的水,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方向和路径流动,这种水流称为地面径流(3分)。

受重力作用沿河床流动的水流,称为河川径流(2分)。

2. 水文测验:河流水情的变化由河流水文要素的观测资料反映(3分),对各项水文要素的观测,称为水文测验(2分)。

3. 水文统计法:利用流量、降雨量、潮水位、波浪高度等实测水文资料(实际数量)作为随机变量(3分),通过统计分析,推求水文现象(随机事件)的客观规律性(统计规律)的方法,称为水文统计法(2分)。

4. 累积频率:水文统计中,等于或大于某一流量值出现的次数(即累积出现次数)(3分)与总次数的比值,称为该流量的累积频率(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 5-12
(5)桥前水深 )桥前水深H ① 自由出流
2 Vk2 VH H = hk + − 2 2 gΦ 2g
( 5 − 33)
② 淹没出流
2 V2 VH H = ht + − 2 2 gΦ 2g
(5 − 33)
式中, 为流速系数,查表 式中,Φ为流速系数,查表5-13。 。 V为采用的桥孔长度对应的桥下流速。 为采用的桥孔长度对应的桥下流速。 为采用的桥孔长度对应的桥下流速 (5-33)式须试算,当VH<1m/s时,最后一项可忽略 )式须试算, 时 不计。 不计。
ωk
(5 − 22)
式中, 采用河床容许不冲刷流速。 式中,Vk采用河床容许不冲刷流速。
或:
QP q gq Vk = ≈ = = 2 ω k hk 1 Bk hk 1 Vk
QP
Vk = ( gq ) = 2.14q
1 3
1
3
[ 建桥后,校核水流图式时,必须考虑桥孔对水流 建桥后,校核水流图式时, 的压缩作用,上式应为: 的压缩作用,上式应为:
xP = (1 + ΦPCV )x
(3 − 26)

4、相关分析 、 y 倚 x 的回归方程: 的回归方程:

σy y − y = r ( x − x) σx
(3 − 41)
x 倚 y 的回归方程: 的回归方程:
记公式会用
(3 − 42)
σx x − x = r σ ( y − y) y

相关系数: 相关系数:
对通航河段,两种都要算,取大者。 对通航河段,两种都要算,取大者。
二、小桥、涵洞 小桥、
1、小桥 、 相应于设计流量) 桥下游天然水深 ht(相应于设计流量) 桥前水深 H 临界水深 hk 小桥水流图式: 小桥水流图式: 当:ht ≤ 1.3hk ,自由出流,桥下: hk ,Vk 自由出流,桥下: 淹没出流,桥下: 当:ht > 1.3hk ,淹没出流,桥下: ht , = V 桥下水深 h 收缩断面水深 hc
m = l +1,l + 2,···,n , , , 方法任选
(4 − 3)
2、设计流量的推算方法 、 ① 桥位断面有实测流量资料的情况 频率分析(适线法), ),包括特大值处理 按第三章 频率分析(适线法),包括特大值处理 桥位断面无实测流量资料的情况 ② 桥位断面无实测流量资料的情况 1)大、中河流:历史调查洪水反推统计参数(掌握) ) 中河流:历史调查洪水反推统计参数(掌握) 2)小河流:推理公式、经验公式(了解) )小河流:推理公式、经验公式(了解)
ht
(2)计算桥下临界水深 k )计算桥下临界水深h
ω k3
Bk
=
2 αQP
g
(5 − 20)
式中, 为流速分布系数 小桥α≈1.0。 为流速分布系数, 式中,α为流速分布系数,小桥 。 矩形断面: 矩形断面:
3
hk =
任意断面: 任意断面:
Q B g
2 P 2 k
(5 − 21)
2 QP Vk2 hk 1 = = 2 = = 0.102Vk2 Bk ω k g g
(6)确定路堤和桥面标高 ) 桥头路堤最低标高: 桥头路堤最低标高: H路 = Hmin+ H + ∆ 桥面最低标高: 桥面最低标高: H桥= Hmin+ H +∆hj+ D (5-35) 5-35) (5-34) )
Δh j
2、涵洞 、
水流图式
1)无压力式出流(non-pressure flow) )无压力式出流( ) 普通进口(端墙式、 ① 普通进口(端墙式、八 字式、锥坡式、平头式) 字式、锥坡式、平头式) H≤1.2hT 流线型进口(喇叭形、 ② 流线型进口(喇叭形、 进口端节抬高式) 进口端节抬高式) H≤1.4hT
《桥涵水文》总复习 桥涵水文》
第一、 第一、二章
一、基本概念
绪论、 绪论、河流与流域
河流与流域的基本特征;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 河流与流域的基本特征;水文循环与水量平衡;多 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陆地、海洋、全球);径流; );径流 年平均水量平衡方程(陆地、海洋、全球);径流; 河川径流;径流形成的概念。 河川径流;径流形成的概念。 泥沙运动的基本概念:粒径;粒径级配曲线; 泥沙运动的基本概念:粒径;粒径级配曲线;容重 (重度);沉降速度。 重度);沉降速度。 );沉降速度
式中, 式中, m = l + 1, l + 2,L, n ② 统一样本法 特大洪水的经验频率为: 特大洪水的经验频率为:
(4 − 2)
M PM = N +1
式中, 式中,M = 1,2,…,a , , ,
(4 − 1)
一般洪水的经验频率为: 一般洪水的经验频率为:
m− l P = PMa + (1 − PMa ) m n− l +1 a a m− l ) = + (1 − N +1 N +1 n− l +1

(3 − 13)
σ=
CV =
i =1
2 ∑( xi − x)
n
n −1
σ
x
=
2 ∑( xi − x) 1 i=1
n

(3 − 14)
x
n
n −1
CV =
i =1
2 ∑(Ki − 1)
n −1
(3 − 14)
偏态系数: 偏态系数:
CS = (3~4)CV
三点法(概念) ② 三点法(概念) 适线法(步骤) ③ 适线法(步骤) 3、设计值计算 、
二、计算题
1、经验频率公式 、
m P = P( X ≥ xm ) = ×100% n+1
2、参数估计的方法 、 ① 矩法 设桥位断面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 设桥位断面年最大洪峰流量系列:
(3 − 18)

x1,x2,…… ,xn
均值: 均值:
1n x = ∑ xi n i=1
(3 − 9)
均方差和变差系数: 均方差和变差系数:
泥沙分类: 泥沙分类: 按泥沙在河槽中运动状态分类:悬移质、推移质、 ① 按泥沙在河槽中运动状态分类:悬移质、推移质、 床沙质; 床沙质; 按泥沙颗粒的大小和来源:冲泻质、河床质。 ② 按泥沙颗粒的大小和来源:冲泻质、河床质。 推移质泥沙运动:泥沙起动的概念;起动流速; 推移质泥沙运动:泥沙起动的概念;起动流速;推 移质输沙率;沙波运动。 移质输沙率;沙波运动。 悬移质泥沙运动:含沙量。 悬移质泥沙运动:含沙量。 水流挟沙能力定义。 水流挟沙能力定义。
(5 − 27 )
桥下通过设计洪水所需的水面宽: 桥下通过设计洪水所需的水面宽:
QP g B = + Nd = + Nd 3 µ µVbc
Bk
(5 − 28)
桥孔长度: 桥孔长度: 矩形断面: 矩形断面: 梯形断面: 梯形断面: L=B L = B+2m∆h (5-30)
图5-11
淹没出流( ② 淹没出流(ht>1.3hk) 先计算桥下通过设计洪水所需的平均水面宽( 先计算桥下通过设计洪水所需的平均水面宽(ht/2 桥下通过设计洪水所需的平均水面宽 处): QP B0 = + Nd µhtVbc 矩形断面: L = B0 矩形断面: 梯形断面: 梯形断面: L = B0+2m(ht/2+∆h) (5-32)
3、设计水位、设计流速计算 、设计水位、 ① 桥位断面有实测资料 由设计流量Q ,直接利用桥位断面Z~Q 关系曲线、 关系曲线、 由设计流量 P,直接利用桥位断面 Z~V关系曲线,求出设计水位ZP、VP。 关系曲线,求出设计水位 、 关系曲线 ② 桥位断面无实测资料 利用实测桥位断面图,用谢才利用实测桥位断面图,用谢才-曼宁公式计算 Z~Q、 Z~ω、 Z~V关系曲线,然后推求 P、VP。 、 关系曲线, 、 关系曲线 然后推求Z 、
QP µht Lj
计算步骤: 公式不记,掌握应用) 计算步骤: (公式不记,掌握应用) (1)小桥下游河槽天然水深 t )小桥下游河槽天然水深h
Q=
ω
n
R J
2
3
1
2
(5 − 26)
试算, <10%。小桥水力半径R用断 试算,|Q-QP|/QP<10%。小桥水力半径R用断 面图计算,一般不能用平均水深代替。 面图计算,一般不能用平均水深代替。
QP q gq Vk = ≈ = = 2 µω k hk 1 µBk hk 1 Vk
式中,μ为侧收缩系数,按表5-13。] 式中, 为侧收缩系数,按表 。
QP
临界水深: 临界水深: 矩形、宽浅梯形: 矩形、宽浅梯形: hk = hk1 深窄梯形: 深窄梯形:
hk =
Bk −
Bk2 − 4mBk hk 1 2m (5 − 25)
图 5-9
(3)判别水流流态 ) 当:ht ≤ 1.3hk 当:ht > 1.3hk 自由出流 淹没出流
(4)孔径计算 ) 自由出流( ① 自由出流(ht≤1.3hk) 先计算临界水面宽, 先计算临界水面宽,然后用临界水面宽确定桥 孔长度: 孔长度:
Bk =
ωk
hk 1
QP QP g = = 3 hk 1Vk Vk
Q = ωV =
ω
n
R J
3
2
1 2
复式断面,滩槽要分开计算: 复式断面,滩槽要分开计算:
Q = QC + Qt = ωCVC + ωtVt Qt = Q − QC
Vt =
ωt = ω − ωC
ωt
Qt
第五章
一、大、中桥
1、基本概念 、
桥涵孔径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