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上一句 下一句-句子_经典句子.doc
描写秋天的诗词 两句描写秋天的诗句

描写秋天的诗词两句描写秋天的诗句1、《戚氏·晚秋天》[宋代] 柳永晚秋天,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望江关,飞云黯淡夕阳间。
当时宋玉悲感,向此临水与登山。
2、《戚氏·晚秋天》[宋代] 柳永晚秋天。
一霎微雨洒庭轩。
槛菊萧疏,井梧零乱惹残烟。
凄然。
3、《秋中暑退赠乐天》[唐代] 刘禹锡暑服宜秋著,清琴入夜弹。
人情皆向菊,风意欲摧兰。
岁稔贫心泰,天凉病体安。
相逢取次第,却甚少年欢。
4、《天宫阁秋晴晚望》[唐代] 白居易洛城秋霁后,梵阁暮登时。
此日风烟好,今秋节候迟。
霞光红泛艳,树影碧参差。
莫虑言归晚,牛家有宿期。
描写秋天的古诗词描写秋天的古诗词青山隐隐水迢迢描写秋天的诗词,秋尽江南草未凋。
____杜牧。
《寄扬州韩绰判官》1、一声梧叶一声秋描写秋天的诗词,一点芭蕉一点愁描写秋天的诗词,三更归梦三更后。
____徐再思《水仙子·夜雨》描写秋天的诗词;2、枯藤老树昏鸦描写秋天的诗词,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____王维《山居秋暝》;6、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____贺铸《芳心苦·杨柳回塘》;7、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____黄巢《不第后赋菊》;8、兰有秀兮菊有芳,怀佳人兮不能忘。
____刘彻《秋风辞》;9、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____叶绍翁《夜书所见》;10、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有关秋天的古诗20首有关秋天的古诗20首关于秋天的诗词。
偶成宋·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山行唐代: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飞花令——秋 含秋的诗句

飞花令——秋秋开头(秋风)秋风转摇落,此志安可平。
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
秋风夜渡河,吹却雁门桑。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
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
秋风起兮木叶飞,吴江水兮鲈正肥。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秋风吹地百草干,华容碧影生晚寒。
秋风吹到江村,正黄昏,寂寞梧桐夜雨不开门。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
(其他)秋霜不惜人,倏忽侵蒲柳。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秋鬓含霜白,衰颜倚酒红。
秋夜访秋士,先闻水上音。
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秋来愁更深,黛拂双蛾浅。
秋蟾流异彩,斋洁上坛行。
秋气生朔陲,塞草犹离离。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
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
秋已无多,早是败荷衰柳。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秋晚佳晨重物华,高台复帐驻鸣笳。
秋木萋萋,其叶萎黄,有鸟处山,集于苞桑。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秋在水清山暮蝉,洛阳树色鸣皋烟。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
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秋已尽,日犹长,仲宣怀远更凄凉。
秋暮。
乱洒衰荷,颗颗真珠雨。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光烛地。
帘幕生秋意。
秋阴时晴向暝,变一庭凄冷。
秋晚寒斋,藜床香篆横轻雾。
秋寂寞。
秋风夜雨伤离索。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
秋入灯花,夜深檐影琵琶语。
秋已暮,重叠关山岐路。
秋光满目。
风清露白,莲红水绿。
秋入鸣皋,爽气飘萧。
秋阴细细压茅堂,吟虫啾啾昨夜凉。
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政是可人天。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秋逼暗虫通夕响,征衣未寄莫飞霜。
秋萧索。
梧桐落尽西风恶。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秋天一夜静无云,断续鸿声到晓闻。
带“秋”(秋风)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
月亮诗句大全唯美句子80句

月亮诗句大全唯美句子80句月亮诗句1、花月两模糊,隔窗看欲无。
——杨基《菩萨蛮·水晶帘外娟娟月》2、深秋寒夜银河静,月明深院中庭。
——尹鹗《临江仙·深秋寒夜银河静》3、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4、山黛远,月波长,暮云秋影蘸潇湘。
——蔡松年《鹧鸪天·赏荷》5、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汤显祖《江宿》6、门掩落花春去后,窗含残月酒醒时。
——石象之《咏愁》7、我在巴东三峡时,西看明月忆峨眉。
——李白《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8、空山梵呗静,水月影俱沉。
——纳兰性德《水调歌头·题西山秋爽图》9、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
——曹雪芹《香菱咏月·其二》10、千里江山昨梦非,转眼秋光如许。
——文征明《念奴娇·中秋对月》11、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
——王绩《秋夜喜遇王处士》12、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13、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王维《山居秋暝》14、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刘禹锡《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15、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
——杨万里《好事近·七月十三日夜登万》16、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17、紫箫明月底,翠袖暮云寒。
——张宏范《临江仙·忆旧》18、子月水寒风又烈。
——洪适《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19、候馆灯昏雨送凉,小楼人静月侵床。
——元好问《鹧鸪天·候馆灯昏雨送凉》20、阁道步行月,美人愁烟空。
——李白《上之回》21、一钩初月临妆镜,蝉鬓凤钗慵不整。
——李璟《应天长·一钩初月临妆镜》22、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
——李白《金陵城西楼月下吟》23、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高適《塞下曲》24、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有关明朝的诗词

有关明朝的诗词1、《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别云间》明·夏完淳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3、《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4、《登太白楼》明·王世贞昔闻李供奉,长啸独登楼。
此地一垂顾,高名百代留。
白云海色曙,明月天门秋。
欲觅重来者,潺湲济水流。
5、《江宿》明·汤显祖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6、《桃花庵歌》明·唐寅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贱,一在平地一在天;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7、《明日歌》明·钱福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苦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皆被明日累,明日无穷老将至。
晨昏滚滚水东流,今古悠悠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8、《寻胡隐君》明·高启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9、《马上作》明·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草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10、《春日山居即事》明·王廷陈草动三江色,林占万壑晴。
篱边春水至,檐际暖云生。
溪犬迎船吠,邻鸡上树鸣。
描写夏天夜晚最美诗句

描写夏天夜晚最美诗句描写夏天夜晚最美诗句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经典的诗句吧,诗句节奏上鲜明有序,音谐韵美。
那么什么样的诗句才是好的'诗句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描写夏天夜晚最美诗句,欢迎阅读与收藏。
描写夏天夜晚最美诗句11、旅馆无良伴,凝情自悄然。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4、离人无语月无声,明月有光人有情。
别后相思人似月,云间水上到层城。
5、春江海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6、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7、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8、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9、独上江楼思悄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10、可怜九月初三夜,月似珍珠露似弓。
11、夜夜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12、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台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3、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14、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15、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7、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18、渌水净素月,月明白鹭飞。
郎听采菱女,一道夜歌归。
19、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20、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21、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2、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23、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
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24、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5、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6、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7、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汤显祖《江宿》原文译文鉴赏

汤显祖《江宿》原文|译文|鉴赏《江宿》是明代诗人汤显祖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此诗描写秋江夜宿中所见景象,选景典型,描写细腻,真实生动,深切感人,使人如置身其中。
表现了诗人夜宿秋江十分复杂的心绪,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江宿》原文明代:汤显祖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译文及注释译文深夜,寂寞的秋江上渔火疏稀,起来看到半轮残月的光辉,映照树林上也很暗微。
水面闪动的波光,把水鸟惊醒后,它们又睡宿,冰凉的露水沾湿了萤火虫的翅膀,它们也不起飞。
注释江宿:宿于江上舟中。
寂历:寂寞、冷落。
渔火:夜间渔船上的灯火。
残月:这里指下弦月。
微:隐约,微弱,这里指残月的清淡光芒。
犹:仍然。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
湿:浸湿。
鉴赏这首诗的构思围绕着一个“光”字。
全诗四句,每句都烘托出一种光。
第一句写清秋之夜,江上的点点渔火,给人以清冷宁静的感觉。
第二句写一弯残月的迷蒙之光映衬着岸边的树村。
是一幅宁静安详的水墨画;第三句写江中波光流动,时时惊醒宿鸟。
这句是以动写静,江水流淌,宿鸟被闪闪烁烁的波光惊醒,不时发出鸣叫声,其中动的因素更增加了静的感觉。
最后一句是以静写动,萤火虫的翅膀被露水打湿而停止飞翔。
这种艺术想象仍是以夜空中流萤飞动,留点点光亮为基础的,现在虽然没有流萤,但夜空下流萤闪动着朵朵光亮的印象深深保留在诗人的记忆中。
这句话虽事实上反映的是没有流萤,却收到了流萤飞动的效果。
渔火、残月、波光、流萤在夜幕里交相辉映,错落有致,形成静夜下的一支夜光曲。
诗人用笔灵巧工细到了极点,先引读者进入秋之深夜的江上环境,接着带领读者去体验水鸟、流萤的感觉。
在对鸟和虫的感觉中,诗人写出了环境的气温和湿度,写到了宿鸟和流萤,以及残秋的风露。
鸟和虫不但起了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而且它们已经和全诗的意境合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开阔而深沉,浑厚而尖新,表现着诗人安详、平和、幽深的情感。
这首诗写法纯用白描,妙在挥洒而工细,将明晰(后二句)和模糊(前二句)结合在了一起。
泛舟湖上的优美句子西湖泛舟的优美句子

泛舟湖上的优美句子西湖泛舟的优美句子泛舟湖上的美丽句子关于咏泛舟的诗句(一)北地平生罕驶舟,今朝湖上荡波柔。
随心踩桨游鱼避,任意驱盘萍藻留。
临岸明滩花缀寡,分荷深径叶遮稠。
浑然此际忘荣辱,共侣倚弦谈笑悠。
(二)月夜浑河幻境开,星灯溢彩醉心怀。
碧波晚渡随时去,绿水夜航追日来。
光谷幽深陶客梦,游轮神韵踏瑶台。
怡情引动生花笔,美景招出咏景才。
(三)心仪已久到漓江,江上浮游夙愿偿。
从前五丁开石壁?今朝万状喜山光。
船头船尾千般彩,如画如诗百里长。
一路遥欽盘古艺,神工谋划与谁商?(四)画船跳雨水淋涔,宴坐舷窗望里寻。
白塔烟笼松径隐,金池雾锁藕花沉。
空中雷电惊苍鹭,亭上皮黄送好音。
浩渺沧波能洗耳,馈吾鹤眼与云心。
(五)流风雅韵出虞弦,剪水清舟伴紫烟。
云际鸿声青羽梦,桑中凤语蕙心莲。
欣迎鸾鹭临波舞,敢笑星花遇月旋。
蓝谷三生凝挚念,蓬莱一曲缔华缘。
(六)清莹碧澈九曲溪,一棹曲折玉镜移。
古木巉岩争入画,摩崖洞府竞生奇。
轻舟涌浪金鱼跃,慢橹敲波歌俚稀。
十里环游十里醉,于今犹把武夷迷。
(七)朝发仙人第一程,与君同济若登瀛。
碧天波影千山出,柳绿花光一棹轻。
沉没胶船周室恨,还原璧玉帝宫惊。
江流不尽风云事,演义中华远古情。
(八)柔风抚柳过花溪,英落清涟蝶醉迷。
云嶂峰峦游雾霭,溪流东湖泛涟漪。
陶公舟酒听莺语,青燕剪柳衔紫泥。
陇上炊烟忽蔽日,高天隐隐压云低。
(九)秋月娟娟照小窗,鹤嬉浅浪水苍茫。
湖乡到处风光美,村野时时稻谷香。
秀女采茶登赣岭,渔郎捕鲤入鄱阳。
惠民政策人称颂,共创和谐奔富强。
(十)山名千佛凝青色,湖号大明漾碧波。
四周荷花红招展,一围杨柳绿婆娑。
从来历下文风盛,自古济南名士多。
清照稼轩遗迹在,游人教导逐轻歌。
(十一)轻舟短楫忆曾经,一角湖光风雨晴。
浮水青螺山远近,翻空白鸟影分明。
鬓添霜雪惭春绿,衣满征尘诩骨清。
想见前程千叠浪,长歌一曲意少平。
(十二)慈溪斗酒与蓑翁,摆济舟子荡水扬。
欲恐痴人说月冷,折花赏桂话情长。
青丝发髻相思泪,妄想轻歌道苦凉。
统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详解

九年级语文下册课内外古诗词鉴赏详解01 渔家傲·秋思(宋·范仲淹)【原文】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译文】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大不同。
大雁又飞回了衡阳,一点也没有停留之意。
黄昏时分,号角吹起,边塞特有的风声、马啸声、羌笛声和着号角声从四面八方回响起来。
连绵起伏的群山里,夕阳西下,青烟升腾,孤零零的一座城城门紧闭。
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眼下战事未平,功名未立,还不能早作归计。
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霜满地。
夜深了,在外征战的人难以入睡,将军已是头发花白,士兵抹着思乡的泪水。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边塞将士生活的艰苦,表达了词人破敌立功的决心和思念故乡的矛盾心情。
上阕重在写景,描写塞下秋景。
词人用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
“雁去”句写出了天气的寒冷;“边声”句,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有的声音。
“孤城”句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下阕集中抒发了身处边塞的征人之情。
词人化用“勒石燕然”的典故,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矛盾心理: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建立军功、勒石燕然,表达了词人爱国、卫国的精神。
全词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反映出作者亲身经历的场景,表达了作者自己和戍边将士的内心感情,读起来真切感人。
【主题】这首边塞词既表现将军的英雄气概及征夫的艰苦生活,也暗寓对宋王朝重内轻外政策的不满,爱国激情,浓重乡思,兼而有之,构成了将军与征夫思乡却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
【写法】①上阕着重写景,为下文抒发感情作铺垫;②下阕着重抒情,苍凉悲壮中透出一种激越奋发的基调;③运用典故、互文。
02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原文】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上一句
下一句-句子_经典句子
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上一句下一句出自明朝汤显祖的《江宿(寂历秋江渔火稀)》原文翻译:【江宿】寂历秋江渔火稀,起看残月映林微。
波光水鸟惊犹宿,露冷流萤湿不飞。
江宿(寂历秋江渔火稀)拼音版:【jiāng xiǔ】j ìlìqiūjiāng yúhuǒxī,qǐkàn cán yuèyìng lín wēi 。
b ōguāng shuǐniǎo jīng yóu xiǔ,lùlěng liúyíng shībúfēi 。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汤显祖的诗词大全《闻都城渴雨,时苦摊税(五风十雨亦为褒)》《江宿(寂历秋江渔火稀)》《午日处州禁竞渡》《江宿》《午日处州禁竞渡》《江宿》《牡丹亭·虏谍(万里江山万里尘)》《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江宿(寂历秋江渔火稀)注释及译文
注释[江宿]宿于江上舟中。
[寂历]寂静、冷落。
[流萤]飞动的萤火虫此诗写秋江月夜情景,境界深邃广阔,气氛寂静清幽,富有神秘色彩。
译文寂静的秋江上渔火稀疏,起床看着半轮残月投下清冷的光照着森林。
江面波光粼粼,水鸟不时飞过,惊醒了我,清凉的露水打湿了萤火虫的翅膀,使他不能飞行,滞留在草边。
此诗写秋江月夜情景,境界深邃广阔,气氛寂静清幽,富有神秘色彩。
江宿(寂历秋江渔火稀)阅读答案1.前两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分别是哪一个?为什么?(3分)
2.这首诗在写景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分析。
(4分)参考答案:
1.“稀”与“微”。
“稀”字写出了江上渔火的稀少与微弱,“微”字写出了残月下树林的朦胧;营造了一种清幽、冷寂的氛围。
(赋分:写出两字得1分,具体分析2分。
分析合理即可得分。
)2.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
前两句是静景,通过江水、渔火、残月、岸林四个意象组成了一个清幽、朦胧之景;后两句是动景,“水鸟惊犹宿”是静中有动,“流萤湿不飞”是动中有静。
整首诗歌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并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秋夜的静幽与清寒。
(赋分:手法1分。
写出前两句与后两句是静景与动景各得1分,整体分析1分。
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
汤显祖简介汤显祖(1550~1616)中国明代戏曲家。
字义仍,号若士。
江西临川人。
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
士、詹事府主簿、礼部祠祭司主事,与顾宪成等东林党人过往甚密。
十九年因抨击朝政,被贬为广东徐闻县典史。
二十一年被任命为浙江遂昌知县,任职5年。
二十六年眼看横行不法的税监到来,他在北京述职后径直返回故里。
晚年以茧翁为号。
汤显祖的思想比较复杂矛盾,他视科举为唯一出路,同时又对科举、八股文字表示厌弃;30岁时潜心佛学,企图在宗教中寻求人生的意义,同时又讥笑服食丹药的迷信者和嘲讽佛学的轮回说教。
他思想中不同的侧面,都在他的戏曲创作中得到反映。
但是,汤显祖以思想家李贽为友,强烈地反封建思想占据主导地位。
汤显祖作有传奇《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紫钗记》,合称《玉茗堂四梦》。
《牡丹亭》则是他的代表作。
《邯郸记》据唐沈既济传奇小说《枕中记》改编,它的成就,仅次于《牡丹亭》。
主角卢生的一生揭示了封建大官僚从发迹直到死亡的历史,深刻揭露了封建官僚阶层的无耻和淫逸行径。
卢生在未飞黄腾达以前,穷极无聊,阔小姐以送官法办逼他成婚,以钱买通司礼监和勋贵而状元及第,以鬼蜮伎俩而建立功勋,汤显祖的这种讽刺性的改写,借以吐露他对当时黑暗政治的愤懑。
《南柯记》据唐人李公佐传奇小说《南柯太守传》改编,与《邯郸记》一样,借以评议现实,但存有较多的虚幻色彩。
《紫钗记》据唐人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改编,但情节多有改动,如把小说中原来名义是郡主而实为妓女的霍小玉,改为良家女子,新科状元李益拒不参见卢太尉被派到边境,也是小说中所没有的。
汤显祖的这些增饰,反映
了他对现实的不满。
曲文时有佳句,清新俊逸,近于小词,而流利晓畅略嫌不足。
汤显祖以他的《牡丹亭》等剧作,成为中国文学史上和关汉卿、王实甫齐名的戏曲家。
在明代300年的剧坛上,没有一个戏曲家像他那样受到后人的敬仰。
汤显祖以自己的浪漫主义艺术珍品,代表了明代戏曲创作的最高峰。
其诗集、尺牍、戏曲作品,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汤显祖集》,最为完善。
名句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