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表演游戏
小班表演游戏教案《三只羊》

小班表演游戏教案《三只羊》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小班表演游戏教材第四章《动物好朋友》,详细内容为《三只羊》的故事表演。
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羊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表演游戏,理解故事内容,掌握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羊这种动物的了解和关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扮演好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生动有趣的表演。
重点:通过故事表演,让幼儿了解羊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头饰、小羊玩偶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头饰、小羊玩偶。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参观农场,观察羊的生活,引导幼儿关注羊的特点。
2. 故事讲解(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图片和头饰,生动形象地讲解《三只羊》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和角色。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邀请几名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表演示范,讲解表演的要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分配角色,进行故事表演练习。
5. 表演展示(10分钟)各小组轮流进行表演,其他幼儿观看并给予掌声鼓励。
教师对每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三只羊》2. 角色分配:大羊、中羊、小羊、狼3. 表演要领:模仿羊的动作、表情、声音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表演《三只羊》的故事,并录制视频。
2. 答案:无固定答案,要求表现出角色的特点,故事情节连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教师针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分析幼儿在表演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其他动物的特点,尝试创编新的动物故事,并进行表演。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学难点与重点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合适的农场环境,确保幼儿能够近距离观察羊的生活。
30个超有趣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游戏

30个超有趣的幼儿园小班语言游戏本文将分享30个适合幼儿园小班的超有趣语言游戏,旨在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能力和沟通技巧。
这些游戏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性,适合在课堂或家庭环境中进行。
1. 动物叫声猜猜猜:播放一段动物叫声,让幼儿猜出是什么动物。
2. 猜物品:隐藏一个物品,描述它的特征让幼儿猜出是什么。
3. 画画交流:幼儿通过画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4. 打电话游戏:幼儿通过玩具电话模拟打电话对话。
5. 迷你新闻节目:幼儿扮演记者,报道一些简单的新闻事件。
6. 身体动作游戏:做各种身体动作并叫出动作的名字。
7. 名词串讲:从A到Z依次说出以某个字母开头的名词。
8. 图片故事:用图片讲述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9. 诗歌快板:教幼儿快板诗歌,让他们研究用韵脚和节奏表达思想。
10. 隐形绘画:用无色水彩笔在白纸上画画,然后用画笔沾水描绘出图案。
11. 衣服拼图:用不同的衣服图案拼出幼儿的名字。
12. 字母寻踪:用手指或笔按照字母的顺序追踪幼儿的名字。
13. 盲目讲故事:盲目触摸一些物品,然后根据触感讲故事。
14. 快速问答:快速提问幼儿一些问题,让他们迅速回答。
15. 时钟游戏:用时钟模型教幼儿研究时间概念。
16. 物品分类:将一些物品混在一起,让幼儿进行分类。
17. 单词拼写大赛:给幼儿输送一些单词,比拼谁能正确拼写得更多。
18. 音乐猜测:播放一段音乐,让幼儿猜出音乐的风格或乐器。
19. 镜子表演:站在镜子前表演各种动物或人物的姿势。
21. 数字游戏:通过数数字或数物品来培养幼儿的数学概念。
22. 描述物品:描述一件物品的特征,让幼儿猜出是什么。
23. 形状追踪:用手指或笔追踪不同形状的轮廓。
24. 拼字游戏:给幼儿一些字母,让他们拼出不同的词语。
25. 大小排序:将一些物品按照大小进行排序。
26. 语音竞赛:比拼谁能最清晰地说出一些特定的词语。
27. 藏宝寻找:隐藏一些物品,让幼儿按照提示去寻找。
小班表演游戏20篇教案

小班表演游戏20篇教案这是小班表演游戏20篇教案,是优秀的小班游戏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第1篇、小班表演游戏活动教案:三只羊教案活动目标:1.激发幼儿参与表演游戏的兴趣。
2.初步进行表演,熟练掌握故事中的角色对话,并能大胆地用动作进行表演。
3.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感受参加集体活动的乐趣。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通过活动幼儿学会游戏,感受游戏的乐趣。
活动准备:三只羊(大羊、中羊、小羊)的头饰若干,大灰狼头饰若干。
活动过程:1.师出示小羊头饰,激发幼儿说出故事的名字及主要内容。
师:这是谁?我们在哪个故事里见过它?里面还有谁?故事里说了一件什么事?2.师小结:三只羊上山去吃草,碰到了大灰狼,小羊用角顶,中羊和大羊一起用头撞,一起把大灰狼撞下悬崖摔死了。
3.师幼一同完整讲述故事一遍,引导幼儿边说故事边进行表演。
师: (1)小羊是怎么跑的?大灰狼怎么问?小羊是怎么回答的?引导幼儿做出小羊"的笃的笃"跑的动作,并模仿大灰狼的声音和动作)2)中羊是怎么跑的?大灰狼怎么问?中羊又是怎么回答的?(引导幼儿做出中羊"踢托踢托"跑的动作)3)小羊和中羊碰到大羊,它们是怎么说的?大羊怎么说?模仿小羊中羊害怕的样子及大羊"笛度笛度"跑的动作)4)三只羊一起上山,大灰狼怎么问?它们是怎么回答的?5)与大灰狼打斗,小羊怎么做?中羊和大羊怎么做?最后结果怎么样了?4.分组进行表演,师将头饰事先放中间,幼儿自由取放。
师:小朋友到中间去拿头饰,你想当什么小动物,你就拿什么头饰,一人拿一个以后戴在头上,然后按椅子上的小动物,找到和你戴的头饰一样的一组坐下来。
师:小朋友到中间去拿头饰,你想当什么小动物,你就拿什么头饰,一人拿一个以后戴在头上,然后按椅子上的小动物,找到和你戴的头饰一样的一组坐下来。
接下来我们每个小朋友都来当故事里的山羊,我们一起把故事演一遍,小朋友要注意想,看看自己演的小动物应该是怎样的?(引导幼儿从声音和动作两方面进行考虑)5.师扮演大灰狼,师幼一同进行表演。
小班表演游戏教案大全

小班表演游戏教案大全教案标题:小班表演游戏教案大全教案目标:1. 帮助幼儿培养表演能力和自信心。
2. 促进幼儿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提供多样化的表演游戏,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案大纲:一、教学目标1. 学习基本的表演技巧,如表情、肢体语言等。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模仿能力。
3. 通过游戏提高幼儿的集中注意力和表演自信心。
二、教学准备1. 准备适合幼儿表演的游戏道具,如面具、服装等。
2. 制定游戏规则和安排表演顺序。
3. 设计适合幼儿的表演场地,确保安全。
三、教学活动1. 游戏一:角色扮演a. 介绍不同的角色,如动物、职业人员等。
b. 分发适合角色的道具和服装,让幼儿选择并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
c. 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角色表演,鼓励他们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2. 游戏二:模仿表演a. 播放一段简短的视频或音频,包含一些简单的动作或表情。
b. 引导幼儿观察并模仿视频中的动作或表情。
c.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模仿能力,可以让他们分组进行小小的表演。
3. 游戏三:故事表演a. 选择一个简短的故事,并让幼儿一起阅读或听故事。
b. 分配角色给幼儿,让他们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
c. 引导幼儿进行故事表演,可以使用道具和肢体语言来表达角色情感。
4. 游戏四:即兴表演a. 给幼儿提供一个简单的情景,如在超市购物或在公园玩耍。
b. 引导幼儿自由发挥,即兴表演情景中的角色和对话。
c. 鼓励幼儿展示自己的创造力和表演技巧。
四、教学评估1. 观察幼儿在表演游戏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提供积极的反馈和鼓励,帮助幼儿改进表演技巧。
3. 记录幼儿在不同游戏中展示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参加小型表演活动,如幼儿园的庆典或家长会。
2. 鼓励幼儿参加戏剧课程或社区的表演活动,拓宽他们的表演经验。
通过以上教案,幼儿将有机会在游戏中培养表演能力、自信心以及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同时,多样化的表演游戏也将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他们提供一个快乐、丰富的学习环境。
小班表演游戏教案《三只羊》

小班表演游戏教案《三只羊》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表演游戏教材第四章《可爱的动物》,详细内容为《三只羊》的故事表演。
通过故事引入,让幼儿了解羊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表演游戏,熟悉并理解《三只羊》的故事情节,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增强幼儿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演,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三只羊》的故事内容,动物特点的认识,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头饰、卡片、表演道具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羊的特点,激发幼儿对动物的兴趣。
2. 故事讲解:讲述《三只羊》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
3. 表演示范:教师戴头饰,示范表演《三只羊》的故事,让幼儿观察并学习表演技巧。
4. 实践表演:分组进行表演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提高表演水平。
5. 互动游戏:开展“三只羊找妈妈”的游戏,培养幼儿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课堂趣味性。
六、板书设计1. 故事《三只羊》2. 羊的特点:温顺、可爱、白色、有角3. 表演技巧:模仿、表情、动作、语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回家后,向家长表演《三只羊》的故事,并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羊。
2. 答案:根据幼儿的表演和绘画作品,评价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中,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演方面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练习。
2. 拓展延伸:组织幼儿参观动物园,实地观察羊的生活习性,增强幼儿对动物的认知,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同时,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表演游戏,增进亲子关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表演,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
小班表演游戏拔萝卜教案

小班表演游戏拔萝卜教案一、游戏目标1、体验与同伴一起表演的快乐,感受合作的力量。
2、能够用简单的动作和语言表现故事中的角色形象。
3、理解故事内容,学说故事中的对话。
二、游戏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熟悉《拔萝卜》的故事内容。
幼儿能听懂简单的指令。
2、物质准备制作相关角色的头饰,如老公公、老婆婆、小姑娘、小狗、小猫、小老鼠等。
准备一个大萝卜的模型。
布置游戏场景,如菜园。
三、游戏过程1、导入活动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拔萝卜》的故事内容,如:“小朋友们,还记得我们听过的《拔萝卜》的故事吗?里面都有谁呀?”鼓励幼儿积极回答问题,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兴趣。
2、介绍角色和道具教师向幼儿展示准备好的头饰和大萝卜模型,介绍每个角色的特点。
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帮助幼儿戴上相应的头饰。
3、学习故事中的对话和动作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说故事中的对话,如老公公的“哎呀呀,这萝卜真大,我拔不动呀!”,老婆婆的“来,我来帮你!”等。
引导幼儿模仿每个角色的动作,如老公公弯腰拔萝卜的动作,老婆婆走路的姿态等。
4、分组表演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提示,鼓励幼儿大胆表现。
5、集体表演邀请各个小组轮流上台进行表演。
其他幼儿作为观众,认真观看表演,并给予掌声和鼓励。
6、游戏评价表演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表演过程,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
表扬幼儿积极参与、认真表演的态度,同时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游戏延伸1、区域活动在表演区投放更多的道具和头饰,让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进行表演。
2、家园合作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表演《拔萝卜》的故事,增进亲子关系。
五、注意事项1、关注幼儿的安全,避免在表演过程中发生碰撞。
2、鼓励每个幼儿都积极参与,对于较内向的幼儿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引导。
3、控制游戏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以保持幼儿的兴趣和注意力。
通过这个小班表演游戏《拔萝卜》,幼儿不仅能够在欢乐的氛围中体验表演的乐趣,还能锻炼语言表达和动作协调能力,同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小班幼儿趣味游戏23个

小班幼儿趣味游戏23个1. 扔球接球:让孩子们站成一圈,一个孩子手持球,将球扔给另一个同学,然后接住下一个孩子扔过来的球。
看看他们能够连续传球多少次!2. 捉迷藏:将教室分为两个区域,一个区域是“安全区”,另一个区域是“迷藏区”。
一个孩子被选中当做“守护者”,其他的孩子都要躲藏在迷藏区。
守护者要找出和抓到其他孩子,被抓到的孩子将成为下一个守护者。
3. 音乐椅子:在教室里放置足够的椅子,比如12个椅子只有10个孩子。
播放音乐时,孩子们围绕椅子围成一个圈,当音乐停止时,孩子们要尽快找到椅子坐下。
没有坐到椅子上的孩子要离开游戏,直到最后一名胜出。
4. 指挥游戏:选取一个孩子当做“指挥官”,其他的孩子站在一排,指挥官要发出指令,比如“右转”、“左转”、“原地跳跃”等,其他孩子要按照指令快速执行动作。
如果出错,就被淘汰出局。
最后留下的孩子成为下一轮的指挥官。
5. 穿越障碍:用轻质的障碍物(如绳子、橡皮筋)在教室里搭建一个迷宫,孩子们要一边跑一边穿越这些障碍物。
看看谁能率先穿越迷宫到达终点。
6. 找寻宝藏:在室内隐藏一些小玩具或者糖果,然后告诉孩子们宝藏的线索,让他们一起寻找。
看看谁能找到最多的宝藏!7. 捧气球:给每个孩子一颗气球,让他们用嘴吹气球,并尽量保持气球在空中。
看看谁能坚持最久,气球最后掉下来的孩子将被淘汰。
8. 静态站立:要求孩子们在规定的时间内保持静止不动。
可以让他们玩石头、剪子、布游戏,出最后一名被选中的孩子在下一轮被淘汰。
9. 画画游戏:让每个孩子面对面坐着,给每个孩子一个纸板和彩色笔。
然后一个孩子给另一个孩子画一个简单的图案,接下来的孩子要根据这个图案继续往下画。
画到最后,看看图案变成了什么样子!10. 标志问答:贴上一些不同的图标在教室的墙上,每个图标都代表着一个问题。
然后孩子们要回答这些问题,并找到对应的图标贴纸贴在正确的图标上。
11. 扔圆盘:在教室的一端放一个桶,孩子们站在另一端,然后用圆盘扔向桶。
小班表演游戏阶段计划

小班表演游戏阶段计划为了提升小班幼儿的表演技能和团队意识,促进他们的身心发展,我们特别设计了一套小班表演游戏阶段计划。
该计划旨在通过各种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以下是计划的详细内容:第一阶段:角色扮演游戏在这一阶段,我们将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游戏来培养表演的兴趣和能力。
我们会为幼儿提供不同的角色扮演服装和道具,让他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并展示自己的表演才能。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引导他们发挥想象力,创造自己的角色,并通过小组合作游戏来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第二阶段:故事编排游戏在这一阶段,我们将引导幼儿参与故事编排游戏,培养他们的剧情构思和表演能力。
我们会给予幼儿一个基本的故事框架,然后让他们自行编写剧本和角色对话,并进行小组排练和表演。
通过这个过程,幼儿将学习如何创造故事情节、塑造角色形象,并在表演中展示自己的表达能力。
第三阶段:舞台布置游戏在这一阶段,我们将引导幼儿参与舞台布置游戏,培养他们的空间感知和创意能力。
我们会让幼儿自行设计舞台布景,并动手实践舞台搭建的过程。
通过这个过程,幼儿将学习如何利用简单的道具和材料创建舞台效果,让他们对表演的整体构思有更深入的理解和参与感。
第四阶段:表演准备游戏在这一阶段,我们将引导幼儿参与表演准备游戏,培养他们的细致观察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我们会模拟表演前的准备环节,包括化妆、服装更换和道具布置等,让幼儿亲身体验并参与其中。
通过这个过程,幼儿将学习如何自我准备和调整状态,提高他们在表演前的自信心和专注力。
第五阶段:小班表演展示在这一阶段,我们将为小班幼儿安排一场表演展示活动,让他们展示自己在表演游戏阶段所学到的技能和成果。
我们会邀请其他班级的老师和家长前来观看,为幼儿们提供一个真实的表演舞台。
通过这个过程,幼儿将学会面对观众表演的勇气和自信心,并享受表演带来的成就感。
结语通过以上的小班表演游戏阶段计划,我们希望能够为小班幼儿提供一个全面发展的机会,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表演中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表演游戏
表演游戏:小猪变干净了(一)
活动目的:
1、安静的倾听故事,喜欢听故事。
2、在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懂得爱干净才能让人喜欢。
活动准备:
小猪、小鹅、小兔的头饰若干。
故事磁带、故事挂图。
沐浴棉、香皂。
活动过程:
1、导入:以一只又脏又臭的小猪找朋友激发幼儿兴趣。
2、教师讲述故事,幼儿倾听后回答问题:“你会和小猪做朋友吗?为什么?”“小猪变成什么样子你才和它做朋友”
3、教师用挂图,磁带向幼儿讲述故事。
4、教师与幼儿共同讲述故事。
幼儿讲对话。
5、幼儿与教师一起对话。
教师当小猪,幼儿分组分别当小鹅、小兔。
活动反馈:
幼儿喜欢听故事,幼儿对故事情节,对话不能完整的复述。
活动对策:
教师与幼儿在下次活动时复习主要的角色的对话,及他们的表情。
表演游戏:小猪变干净了(二)
活动目的:
1、在掌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熟悉故事角色及动物的对话。
2、大胆用动作表现小猪的形态。
3、懂得爱干净才能让人喜欢,教育幼儿常洗澡、常剪指甲、爱卫生。
活动准备:
小猪、小鹅、小兔的头饰若干。
小河(绿色皱纹纸)草地(绿色方块)垃圾场、沐浴棉、香皂。
活动过程:
1、教师结合表演道具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
2、激发幼儿利用表演道具进行表演。
(1)鼓励幼儿发挥想象依次模仿、表演各角色的动作、语言(个别表演——集体表演——个别表演)
“你觉的小猪应该怎么说?作什么动作?” 小猪在大家不喜欢他时是什么表情?小兔、大白鹅看见小猪这么脏是什么表情。
”
(2)请4位能力强的幼儿在教师事先布置好的游戏场地中示范表演。
(3)引导幼儿评价同伴的表演。
“你觉的他们表演的怎样,为什么?”
3、学习分组
(1)(教师事先将场地划分、布置好)引导幼儿讨论分组表演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教师指导。
(重点观察幼儿分组常规情况、与同伴合作表演情况、故事情节表现情况)
4、评价
活动反馈:
个别能力较强的幼儿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提醒下进行表演。
婧妤扮演小猪在垃圾堆吃垃圾,打滚时拣起东西放进嘴里,并在地上打滚。
教师提醒后,幼儿能分清角色与表演的不同。
活动对策:
在下次活动时提醒幼儿只要表现出来即可,不用真的吃或真的将水泼在小猪身上。
与幼儿一起讨论什么是表演什么是事实。
表演时怎样演的真实但又卫生。
表演游戏:小猪变干净了(三)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分组表演的兴趣,能不争抢角色。
2、能在相应的场地与同伴合作大胆表演。
3、能与教师一起布置游戏场地。
活动准备:
小猪、小鹅、小兔的头饰若干。
小河(绿色皱纹纸)草地(绿色方块)沐浴棉、香皂。
垃圾场
活动建议:
1、领幼儿来到游戏场地,激发幼儿参与分组表演的兴趣。
“这就是垃圾场,是谁喜欢在这玩。
”
2、出上一次游戏存在的不足之处,与幼儿讨论什么是表演什么是事实.
3、师操作动物头饰集中练习角色对话。
教师与幼儿共同示范表演。
(鼓励幼儿大胆用不同的声音表现各角色)。
小猪很胖用什么声音?小鹅会怎么说?小兔会用什么声音说话?
4、师引导幼儿讨论分组游戏注意事项。
(重点提醒幼儿在表演区内与同伴合作大胆表演、鼓励幼儿主动收拾,将玩具归类收放好。
)
5、儿自由结伴表演,教师帮助协调角色,指导游戏。
6、评价。
活动反馈:
与幼儿讨论什么是表演什么是事实,幼儿说表演不要真的将东西放入嘴,不要真的洗澡。
表演时,不将假的食物放入嘴里,假的吃。
用皱纹纸做水,泼在小猪身上,既不会将衣服淋湿又象。
幼儿分组表演时大部分幼儿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醒情节的发展。
活动对策:
教师与幼儿在晨区活动时复习游戏,并在下次游戏时教师与幼儿再共同表演,将一些对话的连接示范给幼儿。
表演游戏:小猪变干净了(四)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分组表演的兴趣,能不争抢角色。
2、在上次游戏的基础上,主动丰富情节大胆表演。
3、能主动收拾,将玩具归类收放好。
活动准备:
小猪、小鹅、小兔的头饰若干。
小河(绿色皱纹纸)草地(绿色方块)沐浴棉、香皂。
垃圾场,其他的辅助材料。
活动建议:
1、指出上一次游戏存在的不足之处(爱护\合理使用表演道具、是否能与本组同伴共同游戏、表现故事角色情况)
2、“小兔、大白鹅在小猪没来时可以干什么?”提醒幼儿丰富情节。
3、请较好的幼儿进行表演,并组织评价。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分组游戏注意事项。
(重点提醒幼儿在表演区内与同伴合作大胆表演、鼓励幼儿丰富情节幼儿儿自由结伴表演,教师帮助协调角色,指导游戏。
5、评价。
活动反馈:
经过教师的示范幼儿基本能将故事表演出来。
部分幼儿能主动的丰富情节,扮演小兔的吴璇向教师要篮子说小兔要去草地采蘑菇,大白鹅自己拿了本书看了起来。
大部分幼儿只是将故事演出。
活动对策:
教师鼓励部分创新的幼儿,在下次活动时提醒幼儿丰富情节,并适当的增加一些角色。
表演游戏:小猪变干净了(五)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参与分组表演的兴趣,能不争抢角色。
2、在上次游戏的基础上,丰富情节,增加角色大胆表演。
3、能主动布置场地,寻找可利用物。
活动准备:
小猪、小鹅、小兔的头饰若干。
小河(绿色皱纹纸)草地(绿色方块)沐浴棉、香皂。
垃圾场,其他的辅助材料,头饰盒(内有许多头饰)。
活动建议:
1、指出上一次游戏部分幼儿丰富的情节,与幼儿讨论
“小兔、大白鹅在小猪没来时可以干什么?”鼓励上次活动部分创新的幼儿。
鼓励幼儿丰富情节。
“小猪还可以遇到谁,他愿意与小熊游戏吗?”
2、请较好的幼儿将增加的角色进行表演,并组织评价。
3、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分组游戏注意事项。
(重点提醒幼儿在表演区内与同伴合作大胆表演、鼓励幼儿主动收拾,将玩具归类收放好。
布置场地,寻找可利用物。
)
4、儿自由结伴表演,教师指导幼儿丰富情节,增加角色,指导游戏。
5、评价。
活动反馈:
大部分扮演小兔、大白鹅幼儿能在小猪没来时丰富情节。
吴璇、佳瑜、龙斌增加了小白猫、画姐姐等,一部分幼儿能增加角色进行表演。
一位表演小猪的幼儿也自己干自己的室不去垃圾堆,说小猪不去垃圾堆了,变成干净的小猪了。
活动对策:
鼓励幼儿的创新表演,将幼儿发展的游戏的在区域活动中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