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探讨

合集下载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是农民在农作物收获后留下的一种农作物残留物,主要包括谷物作物的秸秆,如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等。

农作物秸秆的处理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如果不妥善处理,会给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而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创造经济效益,成为农民增收的一项重要途径。

本文将重点介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途径
1. 生物质能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作为生物质能的原料,通过生物质能锅炉进行燃烧发电,或者生产生物质燃料颗粒等,可以替代传统的煤炭等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还可以为乡村地区提供清洁能源,改善农村能源结构,增加当地的经济效益。

2. 畜禽饲料利用:农作物秸秆还可以通过压块或割碎成为畜禽的饲料,例如玉米秸秆可以通过压块设备制成玉米秸秆饲料,作为牛、羊、猪等畜禽的主要饲料之一,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发展,降低畜禽饲料的成本,提高畜禽养殖的效益。

3. 农业生产利用:农作物秸秆还可以通过还田、田间粉碎等方式回归土壤,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益。

4. 工业化利用:通过化学处理等工艺,可以将农作物秸秆提取其中的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生产木质纤维板、木质纤维制品等工业品,提高农作物秸秆的附加值,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不仅有助于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还能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发展,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政府、企业和农民都应该充分重视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推广和应用各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共同推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增产做出贡献。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与建议探讨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与建议探讨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与建议探讨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残留的茎秆和叶子的统称,通常被用作饲料或者直接焚烧处理。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秸秆综合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目前在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何高效利用秸秆资源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1. 秸秆焚烧污染目前,在一些地区,农民会选择将秸秆集中焚烧,造成大量的烟雾和污染排放。

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会对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影响。

解决秸秆焚烧问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

2. 秸秆资源浪费在很多地区,秸秆被丢弃或者直接压实处理,导致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秸秆本身是一种宝贵的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利用,不仅可以为农民增加收入,还可以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3. 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不成熟目前,我国对于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还比较不成熟,很多地方没有找到有效的利用方式,导致了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

需要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的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环保水平。

二、秸秆综合利用建议探讨1. 提倡农民进行秸秆还田政府可以通过出台政策,鼓励农民将秸秆还田,用于土壤改良和增加土壤肥力。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农荒地面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也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降低农业生产的成本,有利于推动农业的绿色、有机发展。

2. 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力度政府和企业可以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尤其是发展秸秆生物质能源、秸秆造纸、秸秆建材等方面的利用技术,以解决农村生活和工业生产用能问题,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 建立秸秆资源循环利用体系需要建立起从秸秆收集、加工、利用再到废弃物处理的完整循环利用体系。

通过在农村建立秸秆综合利用站点,将秸秆进行集中收购和加工,制作成生物质能源、生物质炭、有机肥料等产品,实现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

4. 秸秆综合利用政策支持政府可以通过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包括对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给予财政和税收上的扶持,对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给予补贴和奖励,推动秸秆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循环利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经济效益农作物秸秆是农业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副产品,传统上往往被视为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增强,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也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农作物秸秆的主要利用途径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作物秸秆的主要利用途径2. 土壤改良利用农作物秸秆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经过处理后可被用于土壤改良。

将秸秆还田或者制成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既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农作物生长,又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

3. 农产品加工利用农作物秸秆也可以用于农产品的加工利用,如生产纸张、生物质板材等。

通过适当的加工处理,秸秆可以成为农产品加工的原料,实现资源的再利用,延长其有效利用周期。

4. 可再生资源利用农作物秸秆还可以用于生产生物活性炭、生物聚合物等可再生资源,这些资源在环保行业、农业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二、农作物秸秆的经济效益1. 节约成本通过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节约大量的原材料和能源成本。

比如利用秸秆作为生物质能源原料,可以节约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对外资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成本。

2. 创造就业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需要一系列的加工和生产过程,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

3. 提升农产品附加值通过农作物秸秆的加工利用,可以为农产品赋予更高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

4. 减少环境污染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可以减少垃圾的堆放,减少农田的烧秸现象,起到了改善环境、减少污染的作用。

三、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1. 完善政策支持国家应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出台相关的补贴政策和税收优惠,鼓励农民和企业参与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

2. 加强技术研发各级科研院所和企业应加大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研发力度,提高秸秆资源的加工技术水平,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3. 发展产业化鼓励企业投资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发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形成规模效应,推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与建议探讨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与建议探讨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与建议探讨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留下的废弃物质,一直以来被农民们当作废物进行处理,或者直接焚烧,导致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而秸秆综合利用正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然而在秸秆综合利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障碍。

本文将围绕秸秆综合利用的问题开展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1. 资金投入不足:秸秆综合利用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包括设备更新、技术改进、人才培训等方面,但实际情况是很多农民和企业缺乏这方面的资金支持,导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难以进行。

2. 技术水平低下:在我国,秸秆综合利用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产品质量差,无法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影响了秸秆综合利用的发展。

3. 政策支持不足: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来支持秸秆综合利用,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执行难题,导致了政策支持不足的问题。

4. 处置成本高:如果秸秆无法得到有效的综合利用,只能进行焚烧或者填埋,这样既存在着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增加了处理的成本,对农民和企业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二、建议探讨1. 加大政策力度:政府应当加大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加大补贴力度、简化审批程序、减少税费负担等方面,从而激励农民和企业积极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2. 引导资金投入: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来支持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同时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该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农民和企业进行秸秆综合利用的资金来源。

3. 提高技术水平:鼓励农民和企业引进先进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装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可以在各地区设立相关的培训基地,提升技术水平和人才素质。

4.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途径加大秸秆综合利用的宣传力度,让农民和企业更加了解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性和益处,从而增加他们开展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积极性。

5. 探索新的利用方式:鼓励农民和企业在秸秆综合利用方面进行创新,可以探索秸秆生物质能源、秸秆有机肥料、秸秆生物基材料等方面的新利用方式,从而丰富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和方式。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与建议探讨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与建议探讨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问题与建议探讨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留下的稻草、玉米秸秆等废弃物,随着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加深,秸秆产量逐渐增加。

大量的秸秆处理和利用成为了困扰农村环境和资源保护的难题。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对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推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促进农村可持续发展。

秸秆综合利用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资源浪费严重、环境污染严重、能源利用率低、技术设备滞后。

一、资源浪费严重由于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主要是焚烧或者堆放,导致了大量的秸秆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而浪费。

据统计,每年全国农作物秸秆总产量约10亿吨,其中有一半以上未得到有效利用,直接成为废弃物。

这不仅是对资源的浪费,也加剧了土地资源的耗竭。

二、环境污染严重传统的秸秆处理方式还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焚烧秸秆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颗粒物和含硫氧化物等有害气体,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质量,危害周边居民的健康。

堆放秸秆又会导致大面积的霉变腐烂,产生难闻的臭气,影响了周边的生活和生产环境。

三、能源利用率低秸秆是一种优质的生物质能源,然而传统的焚烧方式能源利用率较低。

而且,大面积堆放的秸秆由于腐烂迅速,也很难进行有效的能源化利用。

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生物质资源,也无法满足农村的能源需求。

四、技术设备滞后目前,我国农村地区普遍缺乏先进的秸秆处理技术和设备,这导致了秸秆综合利用的效率较低。

传统的焚烧和堆放方式的处理成本虽然低廉,但是却无法达到资源化利用的目的。

在现代社会,需要大力推动先进的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和设备,提高处理效率和资源利用率。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来推动秸秆综合利用的问题。

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和标准,强化对秸秆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

对于秸秆综合利用企业给予税收优惠、补贴和财政资金扶持,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

对于传统焚烧和堆放方式进行严格限制和管理,引导农民采取新型的秸秆处理方式。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措施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措施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措施农作物秸秆是农田里不可避免的副产品,如果不加以综合利用,不仅浪费了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工作措施。

一、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现状当前,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工作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浪费: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直接被焚烧、掩埋或者随意堆放,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2.环境污染:未经处理的农作物秸秆烧毁会产生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对大气环境造成污染;掩埋或随意堆放会导致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3.农田退化:大量的农作物秸秆不及时处理,会对土壤质量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农田退化。

二、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工作措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进行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1.秸秆还田:将农作物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质量。

可通过粉碎、还田、翻耕等工艺,将秸秆还田到农田中,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2.秸秆堆肥:将农作物秸秆与其他有机废弃物一起进行堆肥处理,可以制成有机肥料。

通过科学合理的调配和处理,可以获得高效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

3.秸秆发电: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质发电,可以将秸秆转化为电能。

通过先进的生物质发电技术,可以高效利用秸秆,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4.秸秆制纸:将农作物秸秆进行纤维化处理,可以制成纸浆,再制成纸张。

这不仅可以有效利用秸秆资源,还可以减少对木材的需求,保护森林资源。

5.秸秆生物炭制备:将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炭化处理,可以制得生物炭。

生物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能和保水保肥作用,可以应用于土壤改良、环境修复等领域。

6.秸秆生物气化:利用农作物秸秆进行生物气化,可以产生可燃气体。

这种可燃气体可以用作燃料,替代传统的化石燃料,减少对化石能源的消耗。

三、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意义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对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1.节约资源:农作物秸秆是一种丰富的农田资源,通过综合利用可以节约大量的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探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探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探讨发表时间:2017-12-11T15:18:10.2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作者:李建伟[导读] 摘要:我国乃农业大国,虽然在建国之后一直致力于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但是我国依然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这些农业资源或可直接利用,或经过加工后进行间接的综合利用。

浙江省台州市农业局浙江台州 318000摘要:我国乃农业大国,虽然在建国之后一直致力于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但是我国依然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这些农业资源或可直接利用,或经过加工后进行间接的综合利用。

而秸秆便是这样一种可以在加工后进行综合利用的农作物资源,通过科学技术进行加工再利用,可以与避免如此宝贵资源的浪费。

目前,“肥料”、“饲料”、“能源”是秸秆利用的三大发展方向,本文对此进行探讨,以明确农作物秸秆的相关综合利用技术。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肥料;饲料;能源秸秆是农作物收割后的副产品,其中蕴含着各种的微量元素,更是富含着大量有机质,可非常宝贵的资源,可供再次综合利用开发。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在坐拥如此丰富秸秆资源的前提下,不应将其白白浪费,而是应该将其收集起来利用科学技术进行回收再利用,如此可以避免秸秆焚烧带来的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还能减轻社会负担、增加农民收入、确保农业可持续生产。

一、秸秆当前利用情况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农业在我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拥有悠久历史的秸秆利用在我国农业生产中更是占据极为重要的角色,农民不仅可以将其养蓄起来,积肥还田;还可以将其在炉灶中焚烧,做饭取暖。

近些年来,由于农民有了生化肥料,能源结构出现了改变,秸秆的利用状况也出现了改变,大部分农民不再将其用于积肥还田和取暖做饭,而是直接将其焚烧,其利用率非常低。

据一项调查显示,我国约有1.2亿吨秸秆用作家畜和家禽的饲料,1亿吨秸秆用于积肥还田,还有1.6亿吨秸秆用于工业造纸,虽然看似有很多秸秆得到了综合利用,但是我国在秸秆利用技术和利用观念上均较为落后,无法从秸秆综合利用中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还有数亿吨秸秆被白白扔掉,或是视为废弃物直接焚烧,许多秸秆被随意堆积在田头,增加了社会的负担。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

浅谈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2007级环境科学班丽荣200613201指导老师乌云教授摘要:本文从我国的能源资源利用现状入手,综述了生物质能的典型代表-----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及其利用意义和目前国内外的发展趋势,对其今后的发展研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生物质能综合利用利用意义发展趋势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趋凸显。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耗竭,能源短缺等等都是当今人类迫在眉睫的问题。

而且从污染区域来看,不仅是城市或者是经济发达地区,在偏远的农村地区环境问题也开始被发现。

本文我将介绍当今农村环境问题之一的农作物秸秆利用状况,以及其意义、发展趋向,对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1我国能源资源利用现状我国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能源消耗国,农作物秸秆是当今世界上仅次于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第四大能源。

我国的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现状有以下几个特点:①能源需求巨大、能源资源的浪费现象严重;②经济增长仍以消耗大量资源为代价;③高耗能产业不断上马使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很难取得实效;④能源资源浪费跟不科学、不合理的生产生活方式密不可分等[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改变,在利用和开发寻找新能源方面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比如生物质能的被发现和利用,广受欢迎,也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生物质能是指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并以化学能形式储存下来的太阳能[2]。

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可转化为常规的固态、液态和气态燃料,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及其排泄物、垃圾等几类。

生物质具体的种类很多,植物类中最主要的有农作物(秸秆、稻草、麦秆、豆秆、棉花秆、谷壳等)、树木、杂草等。

非植物类中主要有动物粪便、尸体、生物垃圾中的有机成分等[3]。

然而农作物秸秆的利用作为生物质能利用的典型代表在以农业为主的农村地区是一个新兴的能源与资源,不仅有效利用了之前被视为垃圾的一些物质对环保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还帮助农村及偏远地区找到了新的廉价的能源和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探讨作者:丁芳,钱宝娟,金林英来源:《绿色科技》2011年第04期摘要:指出了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的副产品,也是可以再利用的资源与能源,分析了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的未来趋势,从秸秆的主要成分、秸秆的利用途径、如何推进利用工作3个方面详细地探讨了秸秆的综合利用问题。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成分;资源;能源中图分类号:S1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 引言几十年前,农作物秸秆被认为是农业生产的废弃物。

露天焚烧秸秆,不仅使土壤散失水分不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秸秆焚烧产生大量的浓烟和灰尘。

近几年,随着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多,资源与能源不断减少,资源与能源的综合利用越来越得到重视。

在中国,农业经济与农业科学技术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的步伐,并且不断摸索,自我创新,全力研究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方法。

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的副产品,也是重要生产资源,可用作肥料、饲料、生活燃料及造纸、建材、食用菌等生产的原料。

据统计,我国每年7亿t秸秆中含氮300多万t,含磷70多万t,含钾近700万t,相当于全国目前化肥施用量的1/4,可作为农业生产重要的有机肥源。

4t秸秆的营养价值相当于1t粮食,7亿t秸秆相当于近2亿t粮食,可为畜牧业持续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秸秆还是可再生能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t秸秆相当于1t标准煤,7亿t秸秆相当于3.5亿t标准煤,可为我国提供宝贵的能源[1]。

进一步开发利用秸秆资源,已成为农业生产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的新焦点,提高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水平,也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2]。

2 秸秆的主要成分秸秆纤维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其它还有木质素、半纤维素、果胶质以及单宁、树脂和某些矿物质等[3]。

纤维素是于1838年法国农学家Anselme Payen命名的。

它是由与葡萄糖单元组成的与淀粉结构相同类型的构成植物细胞壁的多糖。

纤维素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经过长期的研究,确定其化学结构是线形巨分子,其化学式为化学结构的实验分子式为为聚合度),由含碳44.44%,氢6.17%,氧49.39%3种元素组成。

纤维素的结构式可用Haworth式表示(图1)[4]。

[XC014.TIF][TS(][HT6H]图[ST6HZ]1[ST6BZ] 纤维素的分子链结构式[ST][TS)]注:n为葡萄糖酐的数目,即聚合度。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基通过1-4-β苷键联接起来的大分子,图2表示纤维素大分子的构象。

[XC015.TIF][TS(][HT6H]图[ST6HZ]2[ST6BZ] 纤维素大分子的构象[ST][TS)]从上述结构式看出,纤维素分子结构最主要的特征为纤维素二糖是支配其构象的基本单元。

相邻2个葡萄糖彼此的位置呈180°扭转,这样才能使1、4碳位联结牢固[5]。

在植物细胞壁中除含有纤维素之外,还有木素和半纤维素,它们是互为伴生成分(或称伴生物),常简称为植物体内的“三素”。

半纤维素(Hemicellulose)是1891年由舒尔茨(Schulz)提出的,他发现在细胞壁的成分中有一种介乎于淀粉类和纤维素类的多糖化合物,它能溶解于冷稀碱液、甚至热水之中,当酸水解时可得到多种单糖以及醋酸等。

它们的分子链比纤维素分子链要短小得多,其聚合度多数在200以下,这就是半纤维素。

木素是1857年舒尔茨(F.Schulz)首次提出的。

木素是一个具有芳香族特性的、其结构单体为苯丙烷型的、三度空间立体结构的高分子化合物。

3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3.1 秸秆还田农作物秸秆还田是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的有效方法,是优质高产田建设的基本措施之一,对于提高资源利用率,节本增效,提高耕地基础地力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是将来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主要手段。

还田玉米秸秆相当于碳铵175.5kg,过磷酸钙93.0kg,硫酸钾71.3kg。

1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对提高0.05%~0.23%,全磷平均提高0.03%,速效钾增加-。

土壤容重下降土壤孔隙度提高2%~4%。

连续多年秸秆还田的耕地,不仅能提高磷肥利用率和补充土壤钾素的不足,地力亦可提高0.5~1.0个等级。

秸秆还田后,平均每亩增产幅度在10%以上[6]。

秸秆还田方法包括秸秆覆盖或粉碎直接还田;利用高温发酵原理进行秸秆堆沤还田;秸秆养畜,过腹还田;利用催腐剂快速腐熟秸秆还田。

3.2 秸秆饲料用秸秆养畜是一种综合效益较高的生产模式。

既解决了养畜的饲料问题,促进了农村畜牧业的发展,又实现了秸秆的间接还田,促进生态良性发展。

秸秆饲料的主要方式包括直接粉碎饲喂技术;青储饲料机械化技术;秸秆微生物发酵技术;秸秆氨化技术。

3.3 秸秆能源生物质是仅次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的第4大能源,在世界能源总消费量中占14%。

农作物秸秆能源转化首先是秸秆气化。

秸秆气化就是将秸秆在缺氧的状态下加热,秸秆首先被干燥,随温度升高,物料的挥发物质逐步析出,并在高温下发生裂解,热解后的气体和余碳在氧化区与氧化介质空气、氧、水蒸汽等发生反应,产生可燃气体,通过管道将秸秆气输送到各家各户使用。

此外还有生产沼气、和利用秸秆气发电等。

加拿大瑞威再生能源(中国)有限公司秸秆发电厂项目正式落户平度市蓼兰镇,总投资额6 600万美元,年处理农作物秸秆29.2万t,可发电约4亿kW•h。

城阳区青岛金合养殖有限公司投资300万元建设的沼气发电工程,每年利用养殖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制造沼气11.68万。

3.4 秸秆基质秸秆用作食用菌基料是一项与食品有关的技术。

食用菌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利用秸秆作为生产基质,大大增加了生产食用菌的原料来源,降低了生产成本。

利用秸秆生产平菇、香菇、金针菇、鸡腿菇等技术已较为成熟,正逐步得到进一步推广。

目前,利用秸秆培育食用菌的产业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食用菌生产区每年消耗大量的农作物秸秆,有效地解决了秸秆的综合利用的问题,实现了秸秆变废为宝。

4 加强秸秆综合利用分析4.1 政府加强管理各级政府应当加强引导和扶持,抓点带面,梯度推进,设立一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典型和样板,让农民看到效益,感到实惠,主动参与进来。

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把秸秆综合利用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议事日程,明确责任,狠抓落实,确保秸秆综合利用工作落到实处。

4.2 做好调查工作,掌握基础信息认真做好调查工作,及时掌握秸秆资源的各类基础信息,为科学利用秸秆资源提供依据,并积极配合发展改革部门,因地制宜地做好本地区秸秆综合利用规划编制工作。

4.3 推广秸秆利用新技术,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大力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重点引导发展秸秆覆盖免耕、秸秆收获粉碎还田、秸秆有机肥加工、秸秆饲料、秸秆栽培食用菌、秸秆气化、秸秆工业品加工等秸秆综合利用技术。

同时,提高农业机械化应用程度,使秸秆综合利用可便捷高效进行。

4.4 加强舆论宣传力度,抓好秸秆禁烧工作高度重视,加强舆论宣传力度,坚决抓好秸秆禁烧工作,向农户发放秸秆禁烧告知书,利用广播、黑板报等形式进一步促进村民对秸秆禁烧的认识力度。

广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引导农民群众认识到秸秆是一种宝贵资源,使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变被动禁烧为主动利用。

要采取多层次、多形式的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使用技能。

4.5 加强技术与市场的服务体系建设农机和农口部门要加强联系与协调,建立农机与农艺相配套的种植模式,建立秸秆饲料与畜牧养殖业相结合的互补产业结构。

建立以农机协会为纽带,以乡镇农机服务部门为依托,以“三大户”(农机大户、种植大户、养殖大户)为基础的秸秆综合利用推广新体系,加快推广步伐。

加强与有关生产企业、科研单位的联系和合作,及时反馈信息,引导他们研制、开发、生产市场需要的,农民群众欢迎的秸秆综合利用新机具。

4.6 加大秸秆利用试点示范力度,培育秸秆利用龙头企业要进一步加大秸秆综合利用工程的试点示范力度,完善工艺技术、提高装备水平、降低运行成本、创新发展机制,尽快形成规模化推广能力。

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资源优势,培育一批秸秆加工利用的龙头企业。

参考文献:[1]陈晓华.全国秸秆综合利用举措[J].开营科技,2009(11):71~72.[2]丁芳.餐厨垃圾和秸秆混合发酵生产蛋白饲料的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06.[3]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细胞壁的结构与植物纤维-草类纤维(禾本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4]杨淑惠.植物纤维化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5]刘仁庆.纤维素化学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6]陈颖.青岛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探讨[J].山东农业,2007(11):17~18.Study on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Ding Fang,Qian Baojuan,Jin Linying(Huacao Town Rural Intergrated Management Center of Minhang District,Shanghai 201107,China)Abstract:Straw is the byproduct of crop production,and is also the recoverable resource and energy.Thus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rop stalk gets more and more attention.This paper dicusses the 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 of crop straw by analysing the main components of straw,the utilization methods and how to promote the work of utilization.Key words: crop straw;comprehensive utilization;main components of straw;resources;ener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