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工会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状态
总工会改革小组工作总结

总工会改革小组工作总结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工会组织也在不断改革和完善。
为了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我单位成立了总工会改革小组,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我们小组对工会组织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调研和分析。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工会组织在一些方面存在着不足,比如服务意识不强、组织建设滞后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小组制定了相应的改革方案,并积极推动实施。
其次,我们小组积极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提高工会干部的服务意识和管理能力。
通过培训,工会干部的整体素质得到了提升,更好地适应了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此外,我们还注重加强了工会组织与职工群众的联系,积极倾听职工的心声,及时解决他们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增进了工会组织和职工之间的感情,提高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最后,我们小组还加强了对工会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考核机制,确保工会改革工作的持续推进和取得实效。
总的来说,总工会改革小组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比如改革方案的实施不够到位、工作人员的理念转变需要时间等。
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完善工会改革工作,为更好地服务职工群众,推动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推进工会企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关于推进工会企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一、引导工会创新1.完善工会组织形式:鼓励工会采取多种形式,如企业工会、行业工会、地区工会等,以适应不同需求。
2.推进工会内部治理体系:建立健全工会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代表选举制度,提高代表履职能力。
3.深化工会与企事业单位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会与企事业单位的定期沟通和协商机制,促进双方深入合作。
4.提升工会服务能力:加强工会干部培训,提高工会组织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平,切实满足职工群众的合理需求。
二、推动工会参与企业决策2.加强工会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监督:工会应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监督,促使企业公开透明化。
三、改善职工待遇和福利1.争取劳动报酬合理增长:工会应与企事业单位共同努力,争取企业合理增加职工工资,提高职工生活水平。
2.完善职工福利体系:工会应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职工福利待遇的制定和管理,确保职工享受到合理的福利待遇。
3.加强职工培训和职业发展:工会应组织职工参加技能培训、继续教育等活动,提高职工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1.拓宽工会服务范围:工会应积极开展服务社区、服务农民工等活动,提升工会服务广度和深度。
2.建立工会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协作机制:工会应与其他行业协会、专业组织等进行合作,互相支持,协同发展。
五、推动工会与发展的保障措施1.加强工会组织建设:对工会进行经费保障,倡导工会自主运作,提高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2.完善工会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法规体系,加强工会组织、工会干部的法治意识,保障工会权益。
通过以上指导意见,能够有效推进工会企事业与发展,增强工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工会为职工服务和维护权益的能力,促进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并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积极贡献。
对新时期工会工作创新与发展的思考

经验交流202作者简介:赖晓辉,山焦汾西新产业发展公司。
工会工作一直致力于协调企业与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并为职工合理诉求进行维护,切实保护我国企业职工的个人利益。
但在新时代下,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为了更好的在市场中立足,各种企业都进行了一定的内部改革,以适应新时期社会的整体需求。
但是,从实际创新情况来看,我国工会工作目前还存在着一些较为棘手的问题阻碍着工会工作的顺利展开,下面我们将对新时代工会工作情况作出更加细致的分析,以寻求工会工作更好的发展道路。
一、新时期我国工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新时期,社会整体发展速度较快,各企业为了迎合社会需求都进行了一定的改革,而在企业内部工会工作却一直处于较为迷茫的发展阶段,一直在摸索更适合新时期的工作模式,但在这一过程中职工对工会工作能力产生了一定的质疑,工会工作处于一度停滞的状态,对新时期我国工会工作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发现现阶段工会工作中确实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1)企业管理层以及职工对工会工作存在一定的忽视性。
在新时期,企业更加追求整体经济效益的实现,有时对员工的个人需求有所忽视,而在工会帮助基层员工提出诉求时,多数企业管理层认为工会是和企业对抗的一个群众组织,整体思想上与企业的发展理念是相悖的,对工会工作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忽视性,从本质上不希望工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企业职工普遍对工会存在一种不信任感,认为工会只是为企业服务,不考虑职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对工会非常的排斥。
工会处于企业与职工之间,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工会工作的发展自然受到非常大的阻碍。
(2)企业工会的相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较为淡薄。
企业工会在工作过程中,部分老员工服务态度有一定的问题,没有真正的树立为职工服务的意识,在职工有困难寻求帮助时,企业工会人员并没有切实的为职工进行服务,或是服务态度较为恶劣,在基层职工内部口碑较差。
(3)企业工会的工作模式较为陈旧。
关于推进工会企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精)

中华全国总工会文件总工发[2011]81号中华全国总王会关于推进工会企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2011年12月23日)为推进工会企事业深化改革、科学发展.增强服务职工和工会工作全局的能力,在坚持走中亘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现就推进工会企事业改革与发展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推进工会企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推进工会企事业改革发展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工会企事业以服务职工群众为宗旨,是工会依法履行职责和加强自身建设的物质基础;是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建服务职工长效机制的重要载体;是增强工会组织凝聚力和影响力,促进工运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选择。
推进工会企事业改革与发展,有利于壮大工会资产,增强工会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有利于促进工会企事业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职工的能力和水品;有利于发挥工会组织桥梁纽带作用,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
2、推进工会企事业改革发展是工会企事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
当前,工会企事业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
“十二五”规划蓝图为工会企事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党和政府赋予工会更多的资源手段,也对工会企事业服务大局、服务职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各级工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工会企事业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改革为动力,推进工会企事业协调、健康发展。
二、工会企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3、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工会十五大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紧紧抓住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二个十年的历史机遇.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积极争取并充分利用党和政府赋予的资源手段, 1坚持强化事业单位服务功能、增强企业竞争实力、从整体上搞活企事业的原则,分类推进工会企事业改革与发展,在服务科学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湖北省工会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调研报告

三 是琴 台 管理 处修 旧如 旧改造 项 目,市政
府 作 为 国家扩 大 内需 4万亿 财政 补 贴项 目上报
待批 。
四是在 市政 府及 相 关部 门支 持 下,制 定 了 《 汉 市工 人文 化 宫选 址规 划》 ,分别 在 武汉 武
三镇 靠 近新产 业 区 的产业 工人 集 中 区域 各选 择
区近 2 亩土 地的联合 开发建 宫项 目有 了眉 目。 0
五是市 政府支 持解决 了全市 1 个城 区多年 3
遗 留的文化 宫俱 乐 部人 员 由财政 负担 的问题 ; 落 实 了市总 工会事业 单位视 为 “ 政补贴 对象 ” 财 的待遇 ,在 《 中共 武 汉市委 关 于进 一步 加 强新
新洲 、东湖 开 发 区 )。围绕 这个 发 展 目标 ,武 汉市总 工会 坚持 外争 宽松环 境 ,内变 管理体制 ,
内外努力最 大 限度 地谋求发 展 。
( )在争取新资源上下功夫,推进工会 三
事业发展
近 一年 多来 ,武 汉 市 总工会 在 争取 党政 支 持 工会事业 发展上 取得五 方面成 效:
是武 昌工 人文 化 宫整 体 改造项 目争取 到
市 政府 I2亿 元 的资 金支 持 ,并将 政府 投 资部 .
分所 形成 的资产全 部交 由工会 使用和 所有 。
二是 武汉 职 工疗养 院新建 武汉 市 工伤康 复
和职 工体 武 昌工 人 文化 宫地 处武 昌滨 江 新 区黄金 地 段 ,整 体 改造 项 目建 设规 模近 6 0 0平 方米 , 30
奠基仪式的契机邀请市委书记市长副市宜昌市总工会还依托工人文化宫举办三峡放长及各委办局所属辖区的主要负责人参加歌劳动者风采走近职工慰问演出并邀请全国省市l3家主流媒体进行集中宣传报免费送电影到社区和企业职工书画和道引起了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摄影作品展职工书屋示范点建设及我的就业之路学习放飞理想我的事在财政补贴和税收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其不业我的家征文演讲比赛全市职工文艺调演断发展
新形势下创新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创新工会工作的几点思考目前,随着企业跨越转型发展的持续深入,各种经济关系、利益关系、劳动关系日益复杂,旧的问题没有完全解决,新的问题频频发生,如何发挥工会的积极作用,履行维权职能,实现两个维护,彰显工会更大作为,成为摆在工会工作人员面前的问题。
我们必须联系企业实际,对工会总体工作思路、总体要求、主要工作方法做出准确的定位。
从工会的性质、地位、作用以及我们晋城煤业集团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看,“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是工会工作的总体思路。
为落实好这个工作思路,使工会工作符合企业发展需求和职工意愿,做到与时俱进,推动工运事业的和谐发展,我们必须加强自身建设,有效利用和整合各方资源,突出重点,形成特色,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坚持务求实效,抓好自身建设企业快速发展的形势和任务的要求,工作环境和工作状况的要求,新时期党组织对工会工作的要求,行政和职工群众对工会工作的需求,迫切需要加强工会自身建设。
1.要抓好工会干部理论学习制度。
工会干部要以身作则加强学习,做好表率,用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总十五大和科学发展观、科学维权观武装头脑;要继续落实工会干部教育培训规划,特别要加强《公司法》《工会法》《劳动合同法》《工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实践,静下心来学习工会业务知识,研究全总和上级工会制定下发的各类文件、政策,不断提高工会干部会维权、能维权的能力。
这一点宏圣公司工会做了初浅尝试,除执行工会干部培训方案外,把各部门业务工作纳入学习范畴,通过各部室负责人讲课等形式,增进工会人员的团结与配合,理解与支持,为打造一个团结干事、干事团结的工会奠定基础。
在提升人才素质工程建设方面,宏圣公司积极和山西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建立合作关系,各基层单位也实行“一企一校”学习机制,聘请北京天元咨询公司在我单位开设管理创新大讲堂,效果非常理想,为培训人才、引进人才创造良好环境。
2.着力于维权与服务的转化。
新时期中国工会改革与发展问题研究

面决定了工会组织 的一切活动必须与他们联系的职工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 通过履行工会 的
各 项社 会职 能 ,建立 适应 工会 特点 和职工 群众 实 际 的工 作 机 制 ,把广 大职 工 的积 极 性 调 动好 、 发挥好 、维 护好 ,完 全可 以在 构建 和谐社 会 中大有 可为 。
会 主席 的 ,大都 是企 业 的 主要行 政管 理人 员 ,这 种 厂 长兼 做 工 会 主席 的 “ 形 ” 工 会 ,一 旦 变 遇到 实际 的劳 资纠 纷 ,必然 站在 资方 的立场 ,其 维护 职 工利 益 的能力 自然 弱化 。 近年 来 中国企 业 的 劳 动争 议 持续 上 升 。根据 国 家 统 计 局 的数 字 显示 ,从 19 94年 到 20 03 年 ,劳动 争议 总数 量 由 108件 增 长为 2 .6万件 ,参 与 劳动争 议 的总人 数 由 774人 增长 为 99 2 79 8 0万人 ,增 长率 为 1 0倍左 右 。需 要 关 注 的 是 集 体争 议 件 数 只 占劳 动 争 议 总 数 量 的 6 左 右 , % 但集 体争 议 人数却 占劳动争 议 总人数 的 2 3左 右 。然 而 ,这 种集 体争 议并 非是 由工会代 表 劳 动 / 者 提起 的 ,而是 由劳 动者 自发 提起 的 。这一数 字很 具体 的说 明了 目前工会 与 劳 动者之 间 的关 系 状 况 ,也说 明了 中国工会 在劳 动关 系 中的地位 和作 用 … 。 造 成 当前 中 国工 会履 行职 能不 到位 的原 因是 多方 面 的 ,既 有工 会 内部行 政化 体制 方 面 的原 因 ,也与地 方政 府保 护 主义有 关 ;既与 工人 自身 较低 的维 权意 识有 关 ,也 与雇 主 的强 势 地位 有 关 。对 此 ,我们 应认 真 分析 ,全 面把握 。 1 .工 会机 构设 置行 政 化 ,缺 乏维 权 的 有效 手 段 。首 先 ,工 会 性 质 定 位 模 糊 ,职 责不 清 。
2024年工会发展建议

2024年工会发展建议
2024年工会发展建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各行各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工会可以加强数字化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优化服务体验。
例如,建立工会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提供会员在线服务,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2. 提升会员素质:工会作为职工之家,应该关注会员的成长和发展。
可以通过举办各种培训班、讲座等形式,提高会员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增强其就业竞争力。
3. 强化维权职能: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
工会应该加强对职工权益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职工的法律意识和维权能力。
同时,要加强与政府、企业的沟通协调,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4. 创新服务方式:工会可以创新服务方式,满足会员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
例如,开展职工文化活动、组织旅游、健身等文体活动,增强职工的归属感和凝聚力。
5. 加强基层建设:基层工会是工会工作的基础,加强基层建设是工会发展的重要内容。
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基层活动,增强基层工会的组织力和活力。
总之,2024年工会发展建议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会员需求,注重数字化转型、提升会员素质、强化维权职能、创新服务方式和加强基层建设等方面的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讨工会改革与发展问题的状态摘要:二十一世纪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并且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
社会经济结构和文化价值的巨大变化,使得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发生了重大转变。
特别是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工会如何改革不足,发挥优势,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战略任务。
关键词:工会现状;改革发展;基层民主Abstract: Twenty-first Century is the basic stage of our country to realize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and also the great rejuvenation. Enormous changes in social and economic structure and cultural values, so that all aspects of life in our society have changed. Especially the construct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in the process of our country, how to reform the trade unions, play advantage, to contribute to the comprehensive construction well-off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strategic task in front of us.Keywords: union statu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grassroots democracy一、和谐社会构建中工会的功能定位构建和谐社会,代表了包括工人阶级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愿望。
工会作为工人阶级的群众组织,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社会支柱。
工会的性质一方面决定了工会组织的一切活动必须与党的方针政策相一致,必须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中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决定了工会组织的一切活动必须与他们联系的职工群众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履行工会的各项社会职能,建立适应工会特点和职工群众实际的工作机制,把广大职工的积极性调动好、发挥好、维护好,完全可以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大有可为。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工会可以从以下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1.最大限度地把广大职工组织到工会中来,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基础。
这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的需要。
2.坚持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提高协调劳动关系的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环境。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自觉服务大局,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二、我国工会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工会近几年也在为努力适应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作出一些变革,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工会在劳动者保护方面也做了一定的工作,但其作用还是有限的。
这主要表现在,许多企业还没有成立工会,特别是一些非公有制的中小型企业。
据中华全国总工会的统计,到2003年底,全国非公有制企业组建工会虽然已经达到113万人,会员数也达到3600万人,但它的组建率和职工入会率才分别达到30107%和32.9% ,与国有企业相比还非常低。
到2004年,中国的工资劳动者已经超过了3亿人,按照目前的工会统计数字计算,工会的覆盖率还只是1/3强。
另外,目前已经建立的工会,有相当一部分并没有发挥保护劳动者的作用。
更有甚者,个别被雇主控制的工会甚至站在雇主的立场上来对付工人。
所以,当前中国的劳动关系,并没有形成一个以工会为代表的集体劳动关系。
调查显示,即使是已经建立的工会,也是花样很多,形式多于实质,维权职能乏力。
造成当前中国工会履行职能不到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工会内部行政化体制方面的原因,也与地方政府保护主义有关;既与工人自身较低的维权意识有关,也与雇主的强势地位有关。
1.工会机构设置行政化,缺乏维权的有效手段。
首先,工会性质定位模糊,职责不清。
其次,工会工作制度和法律法规的缺失,导致工会无力维权。
目前,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都没有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会最重要的权利,比如集体谈判权和罢工权进行确认,也没有规定行政执行权,使得工人权益受到侵害时,工会主要是通过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帮助他们找到相应的主管机关和部门解决,仅是协调角色,并不能直接解决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工会维权的效率和地位的提升。
2.在劳资关系上形成的雇主买方市场,雇主与工人的力量处于极端不对称的地位,导致工会维权效率低下。
首先,在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上,“弱劳工,强资本”格局十分明显。
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的下降和我国人口的迅速增加,我国劳动力供求矛盾在短期内难以克服,雇主处于强势地位,而工人和工会处于弱势。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工人觉得能找到一份工作已经非常不易,几乎不可能通过“劳资博弈”机制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3.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工人权益保护。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许多地方只重视经济指标的增长,为了招商引资获得更多的财政收入,出台了许多优惠的政策,甚至是超国民待遇的政策,而对工人的合法权益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对待非公有制企业工会也是表面支持背后态度暧昧,有些地方领导甚至把组建工会与投资环境对立起来,认为组织工会会影响地方“招商引资的良好环境”。
4.自身素质较低,维权能力缺乏。
有些工会干部素质较低,难以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人日益复杂的维权要求。
三、工会改革的对策及其对中国基层民主发展的意义明确维护是工会的基本职责,是工会服务于党的中心任务的主要手段。
通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护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产生和发展的基本依据。
工会维护工人阶级利益,工人群众才会拥戴工会。
从工会的起源上说,维护工人的利益是工会的基本宗旨。
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对工会进行改革:1.正确处理工会与政府的关系。
中国工会与中国政府的关系,应当明确以下原则:( 1)独立自主原则:由于工会与政权的性质的差别,职能和工作方式的不同,它们在组织体系中,形成了各自的自上而下的独立系统的组织。
因此,必须明确工会组织既不是党的下属部门,更不是政府的一个下属机构,而是一个独立的组织。
( 2)平等合作的原则:工会在组织上的独立自主性,进而确定了工会与政府在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合作地位。
( 3)协商、监督的原则:社会主义国家政权机关和工会利益是一致的,不存在根本的厉害冲突。
两个组织都是在党的领导下,为实现共同的目标,发挥着各自的职能和作用。
主要是通过平等的、直接的协商对话的方法,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利益关系,协商各群体不同的相互矛盾。
( 4)参政、议政的原则:工会之所以要代表、组织职工参政议政,就在于:第一,我国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的。
第二,是工会的性质、地位决定的。
第三,工会参政议政也是当前改革的客观要求。
2.加强立法,明确工会的职责和权利。
目前,我国有关工会方面的立法工作是很不完善的,落后于实际需要,普遍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
当前,造成我国工会维权乏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工会缺乏独立性,不能担当起作为与雇主资方相抗衡的社会力量应尽职责,没有能够及时完成从计划经济体制下行政性工会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群众性工会的历史性转变。
现在即使是一些工会出面解决的一些劳动纠纷,也往往取决于“党委的英明,政府的开明,工会的聪明”,实际上并没有形成一整套固定的解决问题的机制。
因此,为了使法治代替人治,从法律上明确工会的地位,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我们应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
3.搞好工会自身建设。
要有效发挥工会的作用,一个重要的内部条件,就是搞好工会自身的建设。
工会领导的工作方法要由手工方法、经验型改变为群体式、科学型,要善于依靠社会各方面的专家、学者的智慧和才能。
搞好工作自身建设,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破除“盲目依从”的观念,建立独立负责开展工作的观念。
( 2)破除工会“三类科室”观念,建立与行政“平等合作”观念。
( 3)不断提高工会主要干部的素质。
4.创新维权机制,直选工会主席。
在中国工会内部推行民主化,是工会代表和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基础和前提。
“工会法”规定:“各级工会委员会由会员大会或者会员代表大会民主选举产生”。
“中国工会章程”也规定:工会各级代表大会的代表和委员会的产生,要充分体现选举人的意志。
候选人名单,要反复酝酿,充分讨论。
选集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方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的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已任何方式强迫选举人选举或不选举某个人。
基层工会主席直选能给工会带来更大的合法性,能增加工会的代表性,能够克服工会领导“贵族化”倾向,增强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是解决劳资矛盾的一种有效机制。
直选使工会能够克服前文所面临的那些问题,为企业劳工阶层构筑了一条组织化、制度化的利益代表机制和利益表达通道,富有实效地推动了工会对于劳工合法权益的维护。
工会组织的民主选举与民主管理问题一直是中国基层民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中共十三大以来,在中央有关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述中都强调了工会民主的重要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掌握有巨大资源、有着明确利益诉求的“利益集团”,确已日趋明朗化且数量越来越多。
现在必须承认不同利益阶层和利益集团的存在。
让新工人阶层充分整合组织成为一个“利益集团”,既可以比较好的维护工人的合法权利,同时正视这个利益集团的存在,对于我们基层政治民主的发展大有裨益。
利益集团可以把非法的、对立性的利益表达,转化为合法的、建设性的利益表达,有利于提高地方政府公共决策的公正性、合理性等。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毕竟是前无古人的伟大社会变革和社会实践,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只能摸着石头过河,既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又要及时总结经验,纠正错误,避免出现可能影响全局的大的错误。
处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期中的工会改革,当然也必须在艰苦探索和大胆实践中前进,既要继承,更要创新,要有扬弃,才能有提高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