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分析及设计实例探讨
城市设计之优秀案例分析--辽宁沈阳

城市设计之优秀案例分析--辽宁沈阳摘要: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一、城市意象概念1、城市意象二战以后,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城市所占的空间迅速扩大,城市问题日趋严重,吸引了许多科学家密切关注。
环境心理学、行为地理学、社会生态学、建筑心理学、城市人类学、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等对认知空间的研究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因此,认知空间的概念是对城市发展进行多学科研究的一个切入点。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建设有了长足进展,城市的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但由于传统的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城市规划和建设明显地对人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
城市意象概念的提出始于凯文·林奇,他认为每个人在自己的环境中形成了对城市的局部印象,叠加后则对城市的整体印象形成共识。
林奇的研究被视为结构性意象,顾朝林、宋国臣提出了城市的结构性意象主要是客观环境对人的意象产生、发展、改变的影响;而另一类研究——评估性意象则重在研究人如何去感知、认识和评价环境。
如人们对居住区的选择、城市“污点”研究等。
这两个方面的研究都应该在城市设计中得以应用,作为城市规划获取相关社会信息的方法。
2、城市意象空间城市意象空间是人的大脑通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城市意象,不同社会群体身处不同的经济、历史、文化氛围,研究其不同的城市意象差别与联系,为从社会历史等方面研究城市意象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我们可以这么认为:林奇的城市意象,创造性地将人的主观感受纳入城市形象的研究,以别过去只是由客观的判定;评估性意象是对人这一认知主体对城市意象的影响的更深入的研究;而城市意象空间则是对林奇结构性意象的延续,并融入了评估性意象的某些因素。
因而对一个地区的城市设计应在注重意象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为形成有特色的意象空间创造条件。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大伦敦规划分析)

社会背景
与纽约和东京一样,伦敦也是一个国际大都市,有许多跨国公司的总部落户于伦敦市中心。 伦敦是英国政治、商业、金融、文化和旅游的中心,有着2000年的悠久历史,人口密度相 对较低,过去曾有几年,伦敦的人口和工作机会减少并且流向周边地区。 伦敦是在莫斯科之后是欧洲第二个大城市 。伦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王朝建都此地。 到17世纪时伦敦已经是當時大英帝國乃至欧洲最大的都市。1666年的倫敦大火災毁坏了伦 敦城内大部分的建筑,之后伦敦成立了城市改建委员会,规定了放宽街道等措施,并颁布了 《重建伦敦市法令》。这场大火为伦敦提供了遵循近代城市功能改建城市机会。
第四,明确空间发展的优先权,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未能获益的那些地区,特别是东 伦敦的部分地区,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优先考虑和支持。
目标:
规划目标:
目标1:为伦敦地域范围内的增长提供有效支持,但不侵占开放空间;
目标2:将伦敦建成一个更适宜人们生活的城市; 目标3:将伦敦建成一个拥有雄厚多样的经济增长基础的更繁荣的城市; 目标4:推进社会的融合,消除隔离和歧视; 目标5:提高伦敦的可达性; 目标6:将伦敦建成一个更具吸引力、设计得更精致的绿色城市。
背景:
1980年代以前,伦敦的工业增长逐年下降,经济处于衰退阶段,人口不断减少,由1939 年的800万下降到1985年的680万,城市的社会设施和基础设施已无法满足来自各方面的压 力。然而,近十多年来,伦敦正经历着显著的变化,经济、人口出现强劲增长,城市愈发繁 荣,现在的人口已经回升到740万。促成这种转变的主要因素是两个:第一,像纽约、东京一 样,伦敦作为一个世界城市正以其高质量的和高度专业化的服务设施,特别是贸易和金融设 施,吸引着全球的投资,许多跨国公司的发展需要落户伦敦这样的世界城市;第二,伦敦正 以成功的经济、一个世界城市所能提供的各种就业、文化、教育等条件,吸引着大量的国外 移民,越来越多的学生、刚刚达到就业年龄的年轻人来到伦敦,在这里你可以听到世界各地 多达305种语言,这使伦敦正在变得越来越年轻。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_优秀城市设计案例

城市设计案例分析_优秀城市设计案例法国首都巴黎是世界名城,素有“花都”之称。
这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繁荣奢华,另一方面也由于美丽动人的城市景观。
和北京一样,巴黎也是一座具有800年历史的古城,但与北京不同的是它不象北京那样是按照城市设计统一建成。
巴黎是围绕塞纳河逐步扩大形成的。
17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统治时期,巴黎有了很大的发展,以卢浮宫为主的中心建筑群和以香榭丽舍田园大街为主轴线在那时已基本形成。
到19世纪中叶拿破仑第三执政时,由豪斯曼主持对巴黎进行了较大的改建。
除完成城市纵横两条轴线和两条环路的建设外,出于整顿市容、开发市区和便于军事行动以镇压人民起义等目的,在市区密集的街巷中开辟了许多宽阔的放射型道路,并在道路交叉口建设了许多广场,道路与塞纳河交叉处则形成很多桥头广场、绿地和新的轴线,这基本奠定了巴黎市区的骨架。
巴西利亚是巴西新首都,位于海拔1200米的两河交汇之处。
1956年政府决定迁都,并选定这个地点。
1957年进行国际竞赛,巴西建筑师科斯塔的规划中奖。
他的规划设计思想是国际现代建筑协会雅典宪章的理论原则,但也追求一定的主题,这就是他强调的巴西利亚是一个首都,“规划是有意地追求尊严和高雅”。
整个规划构思是“模拟人体躯干”,并以此作为主轴,在这一主轴上布置政府机构建筑群,其中心则是著名的“三权广场”;另一轴线上主要布置了城市居住区,呈弧形两翼,两条轴线交叉点是作为心脏的4层大平台,这里是全城重要交通枢纽和公共中心。
巴西利亚的平面象一架喷气式飞机。
在城市道路交通规划上充分体现人车分离和高速化。
城市环境和大片绿化、水面都体现出勒·柯布西耶和国际现代建筑协会的城市设计思想。
巴西利亚的主要建筑是由著名巴西建筑师尼玛雅设计的。
他的设计富于现代化雕塑感,使这座新城展现出崭新的面貌。
对巴西利亚的城市设计褒贬不同。
赞扬者认为“巴西利亚是意志坚强的行动,城市规划在这里得到了最高的意义”。
贬者则认为它“做作、封闭、追求形式”,有的提出,这一规划缺乏历史和传统,缺少应有的丰富多彩和吸引人的魅力。
浅析城市综合体规划布局的设计

浅析城市综合体规划布局的设计作者:卢彦川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7期摘要:城市综合体以其综合、灵活、多功能复合的特点,满足人们生活的各项需求,使城市充满活力。
这种在有限的城市用地上,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减少城市交通负荷,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城市、建筑、交通一体化成为当代中心城市设计和建设的一种新趋势。
本文就城市综合体的发展规划与设计思想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城市综合体;规划布局;设计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识码:A1 城市综合体设计概述城市综合体是将城市中的商业、办公、居住、旅店、展览、餐饮、会议、文娱和交通等城市生活空间的三项以上进行组合,并在各部分之间建立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助益的能动关系,从而形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率的综合体。
基本具备了现代城市的全部功能,所以也被称为“城中之城”。
在当前我国城市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应用城市综合体系能起到一个互补的作用,同时也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2 城市综合体设计的特点“城市将愈来愈像一座巨大的建筑,而建筑本身也愈来愈像一座城市”。
因此,随着交通方式、社会经济、人口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发展,对建筑功能也提出了综合性和灵活性的要求。
并出现了一种占地规模达整个乃至几个街区的城市中心超大建筑综合体,这种强调城市中心空间安排的紧密性和提高土地开发强度的必然产物,集中体现了现代城市更新的面貌。
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综合体设计的理念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项目所占比重也越来越大。
不仅满足人们日常生活要求,还促进了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已成为发展现代化城市的主要内容之一。
3 城市综合体规划要素分析建筑综合体的突出特征是“大型”和“复合”,跨越几个街道和区域的建筑会打破城市环境在街面上的连续性和节奏。
因此,如何将综合体融入城市环境是城市设计关注的焦点。
从城市设计的层面看,建筑师将城市中心的建筑综合体的设计目标应该定位于建设一个连贯的、和谐的城市环境。
城市设计经典案例分析及启发

城市设计经典案例分析及启发——以巴尔的摩内港区改造案例为例2021级住建厅研究生班城市建立与规划专业X蕾摘要:巴尔的摩内港区改造为城市滨水区设计经典案例,我们将通过对巴尔的摩内港区改造案例的分析与研究,从中找到对于城市滨水区设计新的启发。
关键:巴尔的摩内港区城市设计滨水区分析启发1.工程背景巴尔的摩是美国大西洋沿岸重要的海港城市,它位于切萨皮克湾顶端的西侧,离美国首都华盛顿仅有60多公里,港区就在帕塔帕斯科河的出XX附近。
从这里经过海湾出海到辽阔的大西洋还有250公里的航程,但由于港口附近自然条件优越,切萨皮克湾又宽广,航道很深,万吨级远洋轮可直接驶入巴尔的摩港区。
这个港口属于马里XX,向来是美国五大湖区、中央盆地与大西洋上联系的一个重要出XX。
巴尔的摩现在是美国经济兴旺的东北区的著名海港之一,港区的自然、经济条件非常优越。
它有纵深的港湾、口袋形的入口、很长的码头和适中的地理位置,港湾内潮差小,港区水深15米,航道深达20米,冬季最冷时也因受大西洋暖流影响从不结冰,不影响船只出入港口。
目前港内已建成多处现代化防波堤和凸堤码头及深水泊位,密集的铁路线和公路线深入到港区,现代化、机械化作业水平相当高。
港区北面靠近巴尔的摩市中心区一带有一些高大的烟囱直耸云霄,这里有火力发电厂、化工厂和冶炼厂,港区南部和西南部是造船、军火、机械工业和铁路站场集中的地区。
铁路干线将工厂区与码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为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提供了十分便利的运输条件。
巴尔的摩市中心和内港区地图2.历史沿革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经济构造转型,重工业衰退,巴尔的摩市中心逐渐衰落。
巴尔的摩港区日益萧条,码头仓库空闲,城区的楼宇空置,街道上呈现出颓败的景象。
从20世纪50年代到现在,巴尔的摩内港区一直不断地进展改建和重建,内港区的面貌也发生了惊人的变化,成为整个美国、乃至全世界的典X。
从经济和就业的效率来说,巴尔的摩内港区以5500万美元的资金启动,到1990年,市政府已可以从该工程每年获得税收2500万到3500万美元,每年吸引游客达700万人,这些游客在该处消费达8亿美元,在该开发工程中创造了3万个就业岗位。
城市滨河大道规划设计要点及实例分析

(一)强调游憩功能的道路平面与横断面设计
滨河大道的平面线形一般为顺应河道的自由曲线。
近年来的趋势是道路平面位置向城市内测推移,使临水一侧留住
旅游城市的滨河大道设计,应以游憩功能优先,交通功能适当弱化,缩小横断面宽度,增加游憩空间,为行人和到达车辆提供便利,同时通过平行道路或地下道路分担过境车
图1 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 (九江路-汉口路段)
航拍图(2008年)图2 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
(九江路-汉口路段)
航拍图(2015年)
图3 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
相交道路交通示意图
图4 上海外滩的凹形界面和凸点对景图5 上海外滩的气象信号塔图6 颍上县用地现状与防洪堤改造示意图40
图8 老城段段横断面设计示意图。
城市设计实例分析

瑞典哈马碧水城城市设计实例分析1、以水为中心的城市新区哈马碧滨水新城成为斯德哥尔摩内城的自然延伸,其特色是形式设计、基础设施、城市规划和社区结构。
哈马碧滨水新城创造了斯德哥尔摩城市建设的新纪元,即一个现代面对大海的城区,一个将封闭的传统内城与开放的现代化平台之结合。
内城的街道规模、街区大小、房屋高度、密度和功能融合,与新的开放式风格、海景视野、公园和阳光相得益彰。
有限制的楼深、内拢式顶层公寓、双层单元、大阳台和露台、大窗户、楼顶平台及对着水的明亮色彩外墙等,这些都是现代化建筑方案的应用,亦如精心挑选经久耐用的材料,例如玻璃、木材、钢材和石料等。
哈马碧滨水新城由一条三公里长、中有林荫隔开的大马路维系起来,从Mårtensdal到Danvikstull,交通和服务设施都集中在两边。
围绕着哈马碧滨水新城,建有公园、码头和风格各异的步行小路。
中央水域构成一个景观集中的公园,是这个城市新区的蓝色眼睛。
沿着哈马碧大道两边,以古典的内城风格建设了临水高楼,它们与宏大的码头设施和宽阔的水域情景交融。
Sickla半岛和Sickla运河两岸的环境让人感到更加温馨,以其自然海岸凸显小城景色。
在这里城市建筑转而逐渐降低贴近海岸,然后沿着地面隆起奔向城市大道冠部和Sickla公园。
Sickla船坞码头具有更高程度的城市化房屋风格。
大型多功能建筑沿着城市大道建设,小型街巷和花园房屋在船坞和Sjöpar-terren之间建造,后者是新的公园通道。
在哈马碧庄园(Hammarby Gård)将再建造密集的城市环境,围绕着镜片形状的公园空间,并且围绕着一个新创建的水塘。
在Lugnet地区,有两个特殊的项目。
在海岸边建设了Lugnets Terrass,一个有着游艇码头、绿茵拱道和与城市大道接壤的植物园的海滨花园。
在Lugnet还建设了哈马碧滨水新城风格最特异的建筑,它的形式是一个通透式立方体。
此建筑物比周边建筑高一倍。
浅谈城市规划设计中的几点看法

随着城市建设水平的不断提高, 城市设计在规划编 制项 目中所 占的 比
例 越 来 越 大 , 且 有 继 续 增 加 的 趋 势 。 编 制数 量 增 加 的 同 时 , 制 类 型 和 并 在 编
编制对象也在扩展。
越多 。在高校教育 中, 城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本科 、 研究生教育 中开
但 是 , 量 编 制 的 城 市 设计 在 规 划 实 施层 面 , 果依 然 含糊 。 因 之 一 大 效 原
及污水处理厂规模最堇要的前提和 基础 。建议采用分类 水量 预测法, 关系
如下 :
面 平 接 , 减 小 埋 深 。 管 接 入应 采 用 管 顶 平 接 或 跌 水 接 入 。 落 水头 大 于 以 支 跌 1米 时 , 跌 水 井 消 能 ; 落水 头 小 于 1 时 , 在 检 查 并 中 做 成斜 坡 , 需 设 跌 米 只 不 做 跌 水 设 施 。任 何 情 况 下 进水 管 底 不得 低 于 出水 管 底 。
置、 教学 手段、 习安排等方面还未形成 明确的体系 。在城 市设计研 究方 实
面 , 立 自 主 的 专 门化 研 究 比较 少 见 , 多 见 的 仍 然 是 对 既 有 国 外 理 论 和 独 更
对象也由早期的城市公共空间逐步走向了更广泛 的领域 (如城 市新 区、 历
史 街 区 , 技 园 区 等 ) , 及 大 型 市 场 开 发 项 目 (如 工 业 园 区 、 型 房 地 产 科 以 大 等 非 公 共 空 间 ) 。
综 合 生 活 污 水 量 =综 合生 活 污 水 量 指标 ×规 划 人 口 工 业 废 水 量 =工 业 废 水 量 指 标 X ( 工 业 企 业 综 合 生 活 污 水 量 比 例 )X 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散疏松式 部分大城市或特大城市
解决市区人 口拥挤 、工业集 中 、 交通不 畅 、 污染严重等 问题。
嚣
霸
V0城t l C广t建 。 Fi _ l ru0 l cn 西镇设 _ s
> 城镇规划
创 意工业 ,严 禁布置 污染 和费水 工业 。对 为工业 配 套 的 附 属用 房 ( 括 办 公 楼和 食 堂 ),其 建 筑 面 包 积 比例 按下 列标 准控 制 :总建 筑 面积在 1 T 以下 万 n
( 新 中心区形象 的展现——集 中 、高度。充 3) 分 利用环 形道路 ,形成 强烈 的张力 ,从 结构 上打 破 原 有路 网的平淡 格局 ,强调城 市的公 共核心 、东公
劳动 力或 妇女 劳动 力多的工业 应接近 生活居住 区 , 而 劳动 力 少 、占地 大 的工 业 可 以距居 住 区稍 远 。 ( 合 理安排工业用地位置 ,以减 少对生活居 3) 住 区 的污 染 。对城 市环 境基本 没有污 染 的技 术密集 型 和劳动 密集型行 业可 以布置在 城 内的居 民区 内 ,
用地约 占1 .2 92 %,整个新规 划 的城 区预计将容纳 人
口约 3 万
5 项 目规 划设 计 分 析
51 规 划构 思 .
()“ 1 园林名城 ”的延续 和发展 。一方面 ,坚
基本形态主要是表 1 所列的情况。
持 将绿 地系统 与绿化用 地作 为一个首 位要素 纳入规
划设 计中 ;另一方面 ,引导绿 化植被 向 园林 化方 向
> 城镇规划
咖 S s an beD v lp n f r a ln io u t ia l e eo me t b nPa nn oU
城 市规划分析及 设计 实例探讨
口 徐 云鸿 芦雪敏 一XuY n o g L u mi u h n uX e n
【 要】 摘 从城市规划应具备 的指导思想 出发 , 出应从 可持续 发展策 略来进行城市规划设 提
用地 约 占2 .5 92 %,公共 设施用 地约 占95 %,居 住 .8
3 城市的规划布局
31 城 市规 划布局 形 式 .
作 为 城 市 总体 布 局 时首 要 考 虑要 点 的城 市 规 划布局 形式 ,如城 市用地采 取集 中布置还 是分散 布 置 、组合 的形式和 规模等 ,都直 接关系 到城 市 内各 功 能区 的用 地状况 。 目前 ,一般 城市规 划所采 取 的
A r :Th ou h pln i g c s , h s p p r s u s s o r a l n i g b s ktut g a n n a e t i a e c s e n u b n p a nn y i r di t c n e t ly u n e i n S s t e s s a n b e d v l p e t o c p , a o t d d s g O a o b u t ia l e e o m n , a
( 2)从 可持续 发展 战略 出发 , 规 划城 市 与 区域 自然生 态 系统 相 结 合 ,充分利用原有 的 自然景观和新发 展的交通区位 条件 。 ( 3)贯彻 “ 减量 第一 ”的最 基 本要求 ,规划设计 时应尽可能 降低 资 源 消耗和废物生产 ,与 当地生 态环境
相协调 。
Kf l: u b npln ig u b n d sgn pa nn c e e; e ins h m e e ̄ a r a a nn ; r a e i ; ln igs h m d sg c e
1 引言
城 市规 划设 计 是 在 一 定 时期 内 城 市 发 展 的计 划 和 各项 建 设 的综 合
在 火 车 站 前 设 置 一个 交 通 集 散 广 场 ,占地 约
12 m 。加 强 停 车 场建 设 和 管理 ,在 商 业 繁华 及 h 人 流 较 多 地 段修 建 生 态停 车场 ,其 规 模和 数 量 适
中 ,既要 满足停 车需 求 ,解决城市 中车辆 乱靠乱停
问题 ,又 要注 意土地 利用 ,对建成 的停车 场加 强管 理 ,以免作为他用 。
配套 的商 业服 务需求 ,同时充分 考虑 外来人 口的商
贸旅 游服 务 ,兼 容信 息服务 、文化 娱 乐 、医疗卫生
及公 共停 车场等 设施 。规划 公共设 施主 要集 中分布
于 园区核 心区域 、某 火车站 周边 、吉 阳大道 以北 。 保 留现 状核 心 区中南部 的 中学用地 ,发 展为远 期 的 中小学建设用 地。学校建筑 退让 铁路3 0 0 m,中学文 化体 育等公共服务设施对社会开放 。
另外 ,结合该 城市新 城 区交通性 道路和现 状设
置加 油站 ,要求 布局合 理 、服 务半径 适 中 ,同时避 开人流大的商业 、居住及大体量的建筑物。
6 结语
总 之 ,城 市规 划 应 根 据 可 持续 发 展 战略 ,在 城 市规 划理念 指导 下 ,从 城市 的整体和 长远利 益出 发 ,合理地进行规 划布局 。
( 2)工业用地 。整个规划工业用地约 占2 . %。 95 2 该 新城 区工业 用地全部 为一类 工业 ,重点发 展现代
表 1城 市的基本 形态
基 本 形 态 分 布 原 因
集中紧凑式 只要有 条件 的中小 城市 、 可集中布置各项用地 ,设置较完善 的生活服务设施 ,方便居 民生活 ,也便于 部分大城市 行政领 导和管理 , 节省投 资。 并
() 1 便利 的交通 。城市用地多沿公路 、铁路 、 通航河流等交通便 捷的区位进行布置 ,以降低成本 。
( 2)工业 区与 生活 居 住 区之 间方便 联 系 。不
同 类型 工 业 的 工 业 区联 系 不相 同 ,需 要使 用 大 量
对 “ 绿核”与 “ 网”的有机组织 , 绿 在创造整体绿化 印象的 同时 ,也构筑 了整个新 中 b区的街坊 格局 。
效地预 防和解决城市化带来 的各类 问 题 。因此 , 某城市进行规划设 计必 对
须考虑到该城 市的长期发展 战略 ,采
用可持续发展 战略进行规划设计 。
( ) 4 城市规 划实 施 的重 点 已经 从确 定开发建设项 目 向各类资源保 转
2 城市规划理念
( 1)城 市 的规 划设 计应 以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 为奋 斗 目标 ,以发展 为
【 参考文献】
[] 1赵岩 ,石磊 ,秦建一 .城市规 划设计发展方 向研究[ ] J.
价值 工程 ,21 2 ):10 10 00( 9 0—0 .
[ ] 琳 .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 的关系[] 2代 J .山西建 筑 ,20 1 05( 9):4 - 4. 34 [ ] 志刚 .城市规划设计与有机空间形态[] 3张 J .甘肃冶金 ,
同构 成城市 的公共 核心 ,外 围则 环绕居住 区 。各 分 区的主要规划如下 : ( 居住用地规划。规划居住用地约占1 . %, 1) 92 2
而 对城市 环境污 染 比较 大 的企 业应布 置在远 离城市
的地方 。另外 ,污染空 气 以及 水体 的工业则 应布置 在 城市下风 向和水源 的下游 。 ( 4)应 留有发 展余 地 。 因为在城 市 实 际发展 中 ,城 市 的建设 发展 总会存在 难 以预见 的变化 ,所
32 城市 内功 能 区布 置 -
城市是 否能最 有效地 进行 生产和生 活活动 ,取 决 于城 市用地是 否得到 合理 的功能组 织 ,在 进行城 市功能 区布置 时应重 点考虑 以下几个方面 :
发展 。规划 时 ,主 要通过大 规模 的秩 序化格 局和优
美 的绿化环境完成对 这一特色 的准确诠释 。 ( 绿 色设 计—— “ 2) 绿核 ”与 “ 网”。通 过 绿
计 ,同时结合某 城市规 划设计实例 ,采取城 市规划设计方 法对该城 市进行规划设计 ,提
出该城市所应采取的规 划理念及具体 的规 划设计方 案。
【 关键 词】 城市规 划 ;城市设计 ;规划方案 :设计方案
【 编号 】62 74 21 ) 0 05— 3 【 文章 17— 05( 01 1— 07 0 中图分类号】 U8 . 【 T941 文献标识码】 1 A
路红线 1 m~2 m。 4 0
1 m 万 m 间的 ,生产 附属用 房 比例 不 超过 万 ~2 之 1 %;总建筑 面积 在2 5 万m 以上 ,生产 附属用房 比例
再酌情 降低 。 同样 ,具体 地块 工业用 地 的建设 指标
应 符合相应图则的要求 。 ( 3)公共服 务设施用地 。该 新城 区的公共 设施 规 划布局 采用 集 中布 局形 式 。规 划公 共设施 以结 合 某火 车站 的商 业服务 设施 为主 ,不仅 满足 片区 内部
主 题 ,以改 革创 新 为 动力 ,以市 场 为导 向 ,立足本 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优
势。
部 署 ,是 建设 城 市 和 管理 城 市 的依 据 ,既能合理利用城 市土地 ,又能保
护城 市环境。对一个城 市进行 合理 的 规划 ,可以有效地确保该城 市居住和
生产 活动 的正常进行 ,同时还 可以有
53 绿 化规 划分 析 .
( ) 了体 现该新城 区人与 自然协调发展 的战 1 为
略思想 ,人工 环境 与 自然 环境 紧密结 合形成 开发 区
独 有 的特 色 。园林 绿地 的建设 与城市 建设 发展 同步 进行 ,使 园林绿 地在 开发 区发展 的各个 时期都 能充
分发挥其最大效 益。 ( 绿 化建设体现 系统思想 ,以点带线 ,以轴 2) 带面 ,与开 发 区整体绿 化景观 及周 围大 的绿化 生态 背景共 筑清 晰完整 的绿 化 网络 。绿 地建设 符合 多元
的 ,生产 附属用 房 比例 不 超过2 %;总建 筑 面积在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