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选修1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作业(1)
高中生物随堂达标检测5.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

【创新设计】2014-2015学年高中生物随堂达标检测 5.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1.下列关于PCR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①PCR是一种酶促反应②引物决定了扩增的特异性③扩增DNA利用了热变性的原理④扩增的对象是氨基酸序列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解析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在高温条件下,把DNA的双链打开,缓慢冷却后,又重新结合,需要耐高温DNA聚合酶,同时,还需要引物,从引物的3′端连接脱氧核苷酸。
答案 D2.下列关于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子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以DNA为模板,使DNA子链从5′端延伸到3′端的一种酶B.Taq DNA聚合酶必须在每次高温变性处理后再添加C.DNA聚合酶能特异性地复制整个DNA的全部序列D.Taq DNA聚合酶是从深海生态系统中发现的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DNA聚合酶在PCR技术中的作用及特点。
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催化合成DNA,而只能从DNA单链的3′端延伸子链;Taq DNA聚合酶能耐高温,所以在反应体系中可反复利用,无需另外再添加;PCR扩增的是引物之间的固定长度的DNA 序列;Tap DNA聚合酶是1966年从美国黄石公园的一个热泉某种菌体内发现的。
答案 A3.下图所示为PCR扩增的产物,请分析此产物是哪次循环的产物( )。
A.第一次循环 B.第二次循环C.第三次循环 D.第四次循环解析本题考查PCR的过程。
在PCR反应中,以引物为标记,第一次循环时,以加入的DNA为模板,两条DNA链可分别由引物Ⅰ和引物Ⅱ与其结合并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延伸,所以形成的每个DNA中只有一种引物;从第二次循环开始,上次产生的DNA分子又可作为模板参与反应,所以会形成DNA分子两端均含引物的情况,如下图所示,因此题干中所出现的情况是第一次循环的产物。
答案 A4.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专题5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练教师版

选修1专题5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练)1.下列有关PCR技术中引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引物是一小段DNA分子或双链RNA分子B.扩增一个DNA分子至少需要的引物数目等于新合成的DNA子链数目C.两种引物之间能够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 DNA聚合酶只能从引物的5,端连接脱氧核甘酸【答案】B【解析】引物是一小段单链DNA或RNA,可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进行结合,A错误;扩增一个DNA分子至少需要的引物数目等于新合成的DNA子链数目,B正确;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进行结合,两种引物之间不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C错误;DNA聚合酶只能从引物的3,端连接脱氧核昔酸,D错误。
2.小鼠杂交瘤细胞表达的单克隆抗体用于人体试验时易引起过敏反应,为了克服这个缺陷,可选择性扩增抗体的可变区基因(目的基因)后再重组表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不必考虑表达载体的序列B.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时需要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C.PCR体系中G-C碱基对含量将影响使DNA解链的所需温度D.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从受体细胞中提取的DNA聚合酶【答案】C【解析】设计扩增目的基因的引物时,要考虑表达载体相关序列,从而保证目的的基因能与表达载体相连接及正常表达,A错误;用PCR方法扩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甘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因此不需要知道基因的全部序列,B错误;在每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对A与T 之间有2个氢键,C与G之间有3个氢键,且DNA分子含有的氢键数越多,其热稳定性就越高,因此PCR 体系中G-C碱基对含量将影响使DNA解链的所需温度,C正确;PCR体系中一定要添加耐高温的热稳定DNA 聚合酶,而从受体细胞内提取的DNA聚合酶不耐高温,D错误。
3.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B.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C.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甘酸序列D. 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答案】D【解析】A、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A正确;B、PCR技术以解开的双链作为模版,利用的原理是DNA复制,B正确;C、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甘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C正确;0、双链DNA模版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可见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解开双链DNA,D错误.4.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B.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C.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甘酸序列D.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答案】D【解析】A、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A正确;B、PCR技术以解开的双链作为模版,利用的原理是DNA复制,B正确;C、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甘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C正确;0、双链DNA模版在热作用下,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可见该过程不需要解旋酶解开双链DNA, D错误.5.引物的作用是()A.打开D.NA.双链B.催化合成D.NA.子链C.提供模板D.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复制【答案】D【解析】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而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
高中生物(人教版)同步习题:5-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规范训练(选修1)

课题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时间:30分钟满分:50分)原理及其与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1.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DNA聚合酶等⑤mRNA⑥核糖体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⑥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解析PCR技术需要目的基因作为扩增的模板,DNA聚合酶催化反应的进行,而引物是满足DNA聚合酶起作用的需要,四种脱氧核苷酸是该过程的原料。
答案 C2.下列有关PCR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PCR反应所需要的引物只是RNAB.PCR反应所需要的材料是核糖核苷酸C.PCR反应所需要的酶在60 ℃会变性D.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解析PCR反应需要的引物是DNA或RNA,反应所需要的材料是脱氧核苷酸,PCR所需要的酶是耐高温的,在60 ℃不会变性。
答案 D3.下列各项属于引物作用的是()。
A.打开DNA双链B.催化合成DNA子链C.使DNA聚合酶能够从引物的3′端开始复制D.提供模板解析DNA分子的复制具有方向性,即只能从子链的5′→3′方向进行复制。
当引物与DNA母链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DNA链。
所谓3′、5′是指脱氧核糖上C原子的位置。
脱氧核糖的结构图如上图所示。
答案 C4.PCR一般要经过三十多次循环,从第二轮循环开始,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也作为模板参与反应,由引物Ⅰ延伸而成的DNA单链作模板时()。
A.仍与引物Ⅰ结合进行DNA子链的延伸B.与引物Ⅱ结合进行DNA子链的延伸C.同时与引物Ⅰ和引物Ⅱ结合进行子链的延伸D.无需与引物结合,在酶的作用下从头合成子链解析考查同学们对PCR反应中的变性、复性、延伸的实质是否理解。
当由引物Ⅰ延伸而成的DNA单链作模板时,此单链引物固定端为5′端,因此与它互补的子链应从另一端开始合成,即与引物Ⅱ结合延伸DNA子链。
答案 B5.PCR仪实质上是一台自动调控温度的仪器,它调控不同温度的目的是()。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一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 精编作业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PCR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B.用PCR技术扩增DNA是一个酶促反应,需耐高温的解旋酶和DNA聚合酶C.一个DNA片段经PCR扩增,可形成2n n解析: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它以极少量的DNA为模板,以四种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在引物作用下使DNA聚合酶从引物的3'端连接脱氧核苷酸,短时间内迅速复制上百万份的DNA拷贝。
PCR利用DNA在不同温度下变性解聚或复性的特性来解旋并结合引物,不用解旋酶解旋。
答案:B2.PCR技术最突出的优点是( )A.原理简单B.原料易找C.Taq DNA聚合酶有耐热性D.快速、高效、灵活、易于操作答案:D3.PCR技术的操作步骤依次是( )A.高温变性、中温延伸、低温复性B.高温变性、低温复性、中温延伸C.中温延伸、高温变性、低温复性D.中温延伸、低温复性、高温变性答案:B4.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由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及适温延伸等几步反应组成一个周期,循环进行,使目的DNA得以迅速扩增,其简要过程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PCR技术是在实验室中以少量DNA制备大量DNA的技术B.反应中新合成的DNA又可以作为下一轮反应的模板C.PCR技术中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以指数方式扩增D.应用PCR技术与探针杂交技术可以检测基因突变解析:PCR技术是人工合成DNA的方法,原料是脱氧核苷酸,不是核糖核苷酸。
答案:C5.PCR实验室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缓冲溶液以及蒸馏水使用前必须进行的关键步骤是( )A.反复洗涤B.用酒精擦洗C.高压灭菌D.在-20 ℃下储存解析:为了避免外源DNA等因素的污染,PCR实验室中使用的微量离心管、枪头、缓冲液以及蒸馏水等在使用前必须进行高压灭菌。
PCR所用的缓冲液和酶应分装成小份,并在-20 ℃储存。
【人教版】生物选修一:5.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课后习题(含解析)

【优化设计】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专题5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课后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1课时演练·促提升1.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 )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4种脱氧核苷酸④DNA聚合酶⑤mRNA ⑥核糖体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⑥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解析:PCR技术需要目的基因作为扩增的模板,耐高温的DNA聚合酶催化反应的进行,而引物的作用是使DNA聚合酶从其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4种脱氧核苷酸是该过程的原料。
答案:C2.DNA的合成方向总是延伸( )A.从DNA分子的左端向右端B.从DNA分子的右端向左端C.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D.从子链的3'端向5'端延伸解析: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
答案:C3.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 )A.可加快DNA的复制速度B.引物可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C.引物的5'端有助于DNA聚合酶延伸DNA链D.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解析:DNA的两条链是反向平行的,为了明确地表示DNA的方向,通常将DNA的羟基(—OH)末端称为3'端,而磷酸基团的末端称为5'端。
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而只能从3'端延伸DNA 链。
因此,DNA复制需要引物。
当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后,DNA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DNA链,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
答案:D4.下图表示DNA变性和复性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向右表示热(80~100 ℃)变性的过程B.向左的过程是DNA双链迅速降温复性C.变性与在生物体内解旋过程的条件、实质都相同D.图中DNA片段共有4个游离的磷酸基、4个3'端解析:变性后的DNA在缓慢降温后才会复性;变性与在生物体内解旋过程的条件不同、实质相同;任一DNA片段都有两个游离的磷酸基(5'端)和两个3'端。
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生物人教版(一生物技术实践)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课后练含答案

选修1课时13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设计人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课后练习基础过关1.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5’端延伸DNA 链B。
DNA复制不需要引物C.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进行结合D。
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3’端向5'端延伸2.PCR的每次循环都可以分为三步,按循环的顺序排序是A.变性、延伸、复性B.变性、复性、延伸C.复性、变性、延伸D.延伸、变性、复性3.下列有关PCR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PCR反应所需要的引物只是RNA B。
PCR反应所需要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C.PCR反应所需要的酶在60 °C 会变性D。
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4.标准的PCR技术过程一般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大步,这三大步需要的温度依次是A.92℃,50℃,72℃B。
72℃,50℃,92℃C。
50℃,92℃,72℃D。
80℃,50℃,72℃5.PCR引物的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是一小段A.DNA或RNAB.RNA C。
DNA D.双链DNA6.在PCR扩增的实验中,加入一种提取物(一种模板DNA片段),但实验得到的产物却有2种DNA.其原因可能是A.基因突变B。
Tag DNA聚合酶发生变异C。
基因污染 D.温度过高7.下列对PCR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A.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复制B.是一种酶促反应,需耐高温的解旋酶和DNA聚合酶C.一个DN A片段经PCR扩增,可以形成2n个DN A 片段(n代表循环次数)D。
PCR利用了DNA的热变性来控制DNA的解聚与结合8.一个DNA分子经过4次复制以后,其中含有原DNA链的DNA 分子有A。
2个B。
4个C。
8个 D.16个能力提升1.近十年来,PCR(多聚酶链式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学实验室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DNA半保留复制, 在试管中进行DNA的人工复制(如图),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实验室所需要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1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练习题测试题

自我小测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条DNA母链只有一个3′端,即羟基末端B.DNA的两个3′端位于相反的两端C.Taq DNA聚合酶只能与引物的3′端结合并延伸子链D.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3′端向5′端延伸的2.下列有关PCR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种酶促反应B.引物决定了扩增的特异性C.扩增产量为y=(1+x)n D.扩增对象是氨基酸序列3.标准的PCR过程一般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大步,这三大步需要的温度依次是()A.95 ℃、55 ℃、72 ℃B.72 ℃、55 ℃、95 ℃C.55 ℃、95 ℃、72 ℃D.80 ℃、55 ℃、72 ℃4.下列有关PCR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A.PCR反应所需要的引物只是RNAB.PCR反应所需要的材料是核糖核苷酸C.PCR反应所需要的酶在60 ℃会变性D.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5.有关PCR技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于PCR的引物长度通常为20~30个核苷酸B.在用PCR技术扩增DNA时,DNA的复制过程与细胞内DNA的复制类似C. PCR反应只需一定的缓冲溶液和DNA模板以及四种脱氧核苷酸D. PCR一般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分为变性、复性、延伸6.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A.可加快DNA的复制速度B.引物可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结合C.引物的5′端有助于DNA聚合酶延伸DNA链D.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7.PCR操作中,从第二轮循环开始扩增的DNA片段()A.长度固定B.一端固定C.都不固定D.不能确定8.PCR技术扩增DNA,需要的条件是()①目的基因②引物③四种脱氧核苷酸④DNA聚合酶等⑤mRNA ⑥核糖体A.②③④⑤B.①②③⑥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9.多聚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
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三十多次循环:95 ℃下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 ℃下复性(引物与DNA模板链结合)→72 ℃下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
高中测试题生物:5.2《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测试(1)(新人教版选修1)

课题2 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片段1.DNA分子复制时,解旋的两条链中()A仅一条作为复制模板B两条链作为模板并复制出两个不同的DNA分子C两条链作为模板并复制出两个相同的DNA分子D两条链作为模板,各自合成一条子链,然后两条母链重新结合为原来的双螺旋分子,两条新链结合成一个全新的DNA分子2.下列关于DNA复制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形成氢键③DN 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状结构A①③④②⑤B①④②⑤③C①③⑤④②D③①④②⑤3.下列各项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有()①DNA复制②RNA复制③转录④翻译⑤逆转录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①③④⑤4.实验室内模拟生物体DNA的复制必需的一组条件是()①酶②游离的脱氧核苷酸③ATP④DNA分子⑤mRNA ⑥tRNA ⑦适宜的温度⑧适宜的酸碱度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④⑤⑥⑦C②③④⑤⑦⑧D①②③④⑦⑧5.利用PCR技术,把一个双链DNA分子当作第一代,经过3次循环,在第四代DNA分子中,有几条第一代脱氧核苷酸的长链?()A 2B 4C 8D 16,6.关于DNA分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 .DNA的两条链是极性相同,同向平行 B.DNA的两条链是极性相同,反向平行C.DNA的两条链中极性不同,反向平行的D.DNA的两条链是极性不同,同向平行7.假设PCR反应中,只有一个DNA的片段作为模板,请计算在30次循环后,反应物中大约有多少这样的DNA片段()A 215B 230C 260D 2318.DNA的合成方向总是()延伸。
A从DNA分子的左端向右端B从DNA分子的右端向左端C从子链的5,端向3,端D从子链的3,端向5,端9.要使PCR反应在体外的条件下顺利地进行,需要严格的控制()A 氧气的浓度B酸碱度C温度 D 大气的湿度10.DNA分子经PCR反应循环一次后,新合成的那条子链的脱氧核苷酸的序列应与()A模板母链相同B非模板母链相同C两条模板母链相同D两条模板母链都不相同11.在()的温度范围内,DNA的双螺旋结构解开A. 10-20℃B. 80-100℃C. 20-30℃D. 40-60℃12.关于DNA的复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5’端延伸DNA链B. DNA复制不需要引物C. 引物与DNA母链通过碱基互补配对进行结合D. DNA的合成方向总是从子链的3’端向5’端延伸13. 下列有关PCR描述,不正确的是()A. 是一种酶促反应B. 引物决定了扩增的特异性C. 扩增对象是DNA序列D. 扩增对象是氨基酸序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十三多聚酶链式反应扩增DNA 片段(满分50 分时间25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 分)1.下列有关PCR 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PCR 技术利用的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PCR 技术可用于基因诊断,判断亲缘关系等C.PCR 技术需在体内进行D.PCR 技术可分为变性、复性、延伸三个阶段解析:选C PCR 技术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是在体外快速大量复制DNA 片段的一种新技术。
2.PCR 一般要经过三十多次循环,从第二轮循环开始,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也作为模板参与反应,由引物I延伸而成的DNA单链作模板时将()A .仍与引物I结合进行DNA子链的延伸B.与引物H结合进行DNA子链的延伸C .同时与引物I和引物n结合进行子链延伸D•无需与引物结合,在酶的作用下从头合成子链解析:选B当由引物I延伸而成的DNA单链作模板时,此单链引物端为5'端,因此与它互补的子链应从另一端开始合成,即与引物 n 结合延伸DNA 的子链。
3.在PCR 扩增实验中,引物是很重要的。
下列属于引物特点的是()①引物长度一般是80〜100个碱基对(bp)为宜②DNA聚合酶能从引物的5'端开始延伸DNA链③引物是一小段DNA 或RNA④引物能与DNA 母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互补配对A .①②B.③④C .①③D .②④解析:选B 引物长度一般以20〜30个碱基对(bp)为宜,包括引物I和引物n两种。
引物太短或太长,都可能降低产物的特异性。
弓I物是一小段DNA或RNA,它能与DNA母链的一段碱基序列互补配对;DNA聚合酶不能从头开始合成DNA,只能从3'端延伸DNA 链,当引物与DNA 母链结合后,DNA 聚合酶就能从引物的3'端开始延伸DNA 链。
4.在PCR 扩增DNA 的实验中,根据设计,一分子DNA 经30次循环后,应得到约230个DNA分子,但结果只有约210个DNA分子。
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①循环次数不够②Taq DNA 聚合酶活力不够或其活性受到抑制③引物不能与母链结合④系统设计欠妥A.①②③D .①②④C.①③④ D .②③④解析:选B 解答本题应从PCR扩增过程的条件进行分析:①循环次数过少,产物的量比预期的少;②Taq DNA聚合酶活力不够或其活性受到抑制,导致催化效率降低,得到的产物比预期的少;③如果引物设计不合理,则无法进行扩增;④PCR系统设置不妥,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5.下列有关PCR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聚合酶链式反应,是用DNA聚合酶在体外扩增DNA片段的技术B.在用PCR技术扩增DNA时,DNA的复制过程与细胞内DNA的复制类似C . PCR反应需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只需提供DNA模板以及四种脱氧核苷酸即可D . PCR 一般经历三十多次循环,每次循环均分为变性、复性和延伸三个阶段解析:选C 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需提供DNA模板、分别与两条模板链相结合的两种引物、四种脱氧核苷酸、耐热的DNA聚合酶,同时通过控制温度使DNA复制在体外反复进行。
6.右面为DNA变性和复性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向右的过程为加热(80〜100 C )变性的过程--'B.向左的过程是DNA双链缓慢降温复性C •变性与在生物体内解旋过程的条件、实质都相同D .图中DNA片段共有2个游离的磷酸基、2个3 '端解析:选C DNA体外的变性同体内的解旋实质是相同的,都是使氢键断裂,DNA双螺旋打开,只是体内需解旋酶,体外是高温条件。
7.复性温度是影响PCR特异性的较重要因素。
变性后温度冷却至40〜60 C,可使引物和模板发生结合。
PCR的结果可不考虑原来解旋开的两个DNA模板链的重新结合,原因不包括()A .由于模板DNA比引物复杂得多B.引物和模板之间的碰撞结合机会远远高于模板互补链之间的碰撞C .加入引物的量足够多而模板链数量少D .模板链加热解旋已经变性不可能再次结合解析:选D 复性的原理是碱基互补配对,解旋后DNA分子变成单链,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冷却后仍可以进行复性。
8. “X 基因”是DNA 分子上一个有遗传效应的片段,若要用 PCR 技术特异性地拷贝“X 基因”,需在PCR 反应中加入两种引物,两种引物及其与模板链的结合位置如图1所 示。
经4轮循环后产物中有五种不同的DNA 分子,如图2所示,其中第⑤种 DNA 分子有几个()引物I .引物2— ■ :: ::3J -1 汁 515,—: ----- 耳—— 3'图1 3" -- J ---- ! -- 5' V ——i -- & 5 ” “ ---- ! -- oi l* _ ! __ ; … ■ li - JJ i > J① ,「 ② 3" 4押 3* , 由羽阳——5’ 和 __!—~3r 5’ ----------------- 3’'® ' '④’ ’⑤'图2 A. 2D . 4 C. 6 D . 8解析:选D PCR 技术扩增时,由两种引物决定所扩增的片段的特定序列,上一次循环的产物为下一次循环的模板。
第一次循环形成①和②,第二次循环形成①②③④四个DNA ,以此类推4次循环后共形成16个DNA ,其中①②各一个,③④各三个,⑤共8个。
二、非选择题(共26分) 9. (13分)资料显示,近十年来, 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为分子生物实验的一种常规手段,其原理是利用 DNA 半保留复制的特性,在试管中进行DNA 的人工复制(如下图), 在很短的时间内,将DNA 扩增几百万倍甚至几十亿倍,使分子生物实验所需的遗传物质不再受限于活的生物体。
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热至95C 的目的是使 DNA 样品的 键断裂,此过程在生物体细胞内是通过 ________ 酶的作用来完成的。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合成的 DNA 分子与模板 DNA 分子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3)通过PCR技术使DNA 分子大量复制时,若将一个用15N 标记的模板DNA 分子(第 一代)放入试管中,以14N 标记的脱氧核苷酸为原料,连续复制到第五代时,含15N 标记的----- 加热至辺过啟韓互廿栽连接到 濒fitIMA 补帕对皓合 I 亦儿单涨上分子DNA分子单链数占全部DNA总单链数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 。
(4)PCR 技术不仅为遗传病的诊断带来了便利,而且改进了检测细菌和病毒的方法。
若要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你认为可用 PCR 技术扩增他血液中的( )A .白细胞 DNAD .病毒的蛋白质 C .血浆中的抗体 D .病毒的核酸解析:通过PCR 技术使DNA 分子大量复制时,同样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复制 方式仍然是半保留复制;复制到第 5代即复制了 4次;检测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可以通过检测该人的血液中是否含有病毒核酸来判定。
答案:(1)氢解旋 (2)DNA 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复制过程中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3)届(4)D10. (13分)请回答PCR 技术方面的有关问题:(1)利用PCR 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其原理与细胞内 引物为单链DNA 片段,它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
① 从理论上推测,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含有引物 A 的DNA 片段所占的比例为 __________② 在第 ______ 轮循环产物中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A 片段。
(2) 设计引物是PCR 技术关键步骤之一。
某同学设计的两组引物(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 列)都不合理(如下图),请分别说明理由。
「引物 I * I ~~I ~~I ~~I ~~I ~~I第[蛆引物- C AG G C T丹 I 物【I • -------------- 1―I—I―I ~~I―IA GCC TG第 2爼引物[★物[" A A CTGc AG r 'r [弓 1U ' ~i ~i ~i ~i i i ~~i ~iC G ACT OAT TA① 第1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第2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PCR 反应体系中含有热稳定 DNA 聚合酶,下面的表达式不能正确反映 DNA 聚 合酶的功能,这是因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DNA 复制类似(如下图所示)。
图中第一轮循坏< J 变性个含引物A 的单链,以及一个不含引物 A 的模板链。
②从图解原 DNA 与引物A 、B 的比例关系分析,经三次复制后开始出现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 DNA 片段。
(2)比较第一组引 物的碱基顺序,可以发现引物I 与引物H 有两对碱基能发生互补配对形成局部双链结构而失效;而第二组引物中,引物I '折叠后会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导致失效。
(3)在PCR 反应 体系中,引物首先与模板 DNA 单链互补配对形成局部双链 DNA 片段,然后在 DNA 聚合酶的作用下将单个脱氧核苷酸依次连接到引物链上。
答案:(1)①16②三(2) ①引物I 和引物n 局部发生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②引物I'自身折叠后会出现局部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3)DNA 聚合酶只能将单个脱氧核苷酸连续结合到双链 DNA 片段的引物链上解析:(1)①依据图解特点,第四轮循环产物中可以得到 也+ T D'K 聚合酶其中有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