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医师职业精神论坛在北大人民医院举行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大二院)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大二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北京市糖尿病治疗著名医院之一,是第一家由中国人自己筹资、建设、管理的现代国际知名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已经举办40期糖尿病自我管理免费辅导班,以便专家之间交流,并被世界健康基金会(HOPE)指定为中国糖尿病教员培训基地。
首任院长是中国现代医学先驱伍连德博士,在90年的发展历程中,医院几经更名,2000年定名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医院简介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有职工2351人,临床医技行政科室91个,设有血液病研究所,关节病研究中心,肝病研究所。
2005年门诊量1193687人次,急诊109403人次,病床使用率90.1%,出院者平均住院日13.1,各项医疗指标均为首都医院前列。
全院2351人,其中副高职以上专家教授270 人,中国工程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39人,硕士生导师141 人。
许多专家教授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
这支成熟而富有朝气的专业队伍在人民医院一套卓有成效的管理体制下,上下齐心,形成了严谨务实、勇于开拓的学术氛围。
2005年,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取得了令人可喜的成绩:积极参加“医院管理年”和“创建人民满意医院”活动;顺利通过医院等级评审的复审;被授予首都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盛载未来希望的现代化新病房楼顺利封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全体党员在历时3个月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学理论、提素质,开展“党员零投诉”的活动...在这365天里,全院2351职工一直围绕“爱心、奉献、求精、创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的八字院训,在医疗、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狠抓医疗质量管理,加强药品管理,成立了“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检验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
确保医疗质量不断提高,真正做到让病人放心。
维护人民医院的形象,在医疗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作为北京大学的教学医院,承担着北京大学医疗系、口腔医学系、临床检验系及护理学本科生的临床教学和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教育及各地医师继续教育进修的工作。
全科医师副高评审条件(3篇)

第1篇一、基本条件1. 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2. 具有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从事全科医学工作满5年。
3. 具有扎实的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熟悉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够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能,适应全科医学发展的需要。
5. 身体健康,能够胜任本职工作。
二、业务能力要求1. 具备全科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独立处理全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工作。
2. 熟悉全科医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实践,具备一定的临床诊疗经验。
3. 能够开展以下工作:(1)诊断和治疗全科常见病、多发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慢性肾脏病等;(2)对慢性病患者进行长期管理,包括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健康教育等;(3)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素养;(4)参与社区健康服务,如家庭访视、健康咨询等;(5)开展全科医学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
4. 具备以下能力:(1)临床思维能力:能够根据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等资料,准确判断病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2)沟通能力:能够与患者、家属、同事等进行有效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3)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不同科室的医务人员合作,共同完成诊疗工作;(4)创新能力:能够结合临床实践,开展全科医学相关研究和创新工作。
三、科研成果要求1. 在全科医学领域,发表2篇以上核心期刊论文,其中至少1篇为第一作者;2. 参与编写1部以上全科医学相关著作,并在其中担任主要编写者;3. 参与完成1项以上全科医学相关科研项目,并取得一定成果;4. 参与举办1次以上全科医学相关学术活动,并在活动中担任主要组织者或报告人。
四、培训与继续教育要求1. 参加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取得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2. 参加全科医师继续教育,每年累计参加继续教育时间不少于90学时;3. 参加全科医学相关学术会议和培训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2024年执业医师考试-医师定期考核(人文)试题及解析

1.下列哪种医患关系模式适用于昏迷,休克、全麻及精神病患者的医疗过程()。
A.主动一被动型B.指导一合作型C.共同参与型D.以上都不行【参考答案A】考查医患关系模式。
主动-被动模式这种医患关系中,医生是主动的,处于权威地位,而患者则处于被动的地位,完全听从医生的支配。
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昏迷、休克、全麻、有严重创伤及精神病患者的医疗过程,这种患者或失去意识或不能表达自己的要求,只能听从于医生的安排。
2.医学伦理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伦理原则是()。
A.尊重原则B.公正原则C.互助原则D.效用原则【参考答案A】考查医德原则。
医德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公正原则。
其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伦理原则是尊重原则。
3.人体实验最基本的原则是()。
A.社会需要原则B.正当目的原则C.知情同意原则D.维护受试者利益的原则【参考答案D】考查人体实验的伦理原则。
人体实验的道德原则包括社会需要原则、正当目的原则、知情同意原则、维护受试者利益的原则、科学对照原则。
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维护受试者利益原则。
4.下列不属于指导动物实验的伦理原则是()。
A.重复原则B.取代原则C.减量原则D.精确化原则【参考答案A】考查动物实验伦理。
动物实验的伦理原则包括科学与伦理并重的原则,取代、减量和精确化原则。
5.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可以对其行政区城内的()类传染病疫区实行封锁。
A.甲类B.乙类C.丙类D.以上都不是【参考答案A】考查传染病疫区的封锁。
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第四十三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对本行政区域内的甲类传染病疫区实施封锁;但是,封锁大、中城市的疫区或者封锁跨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疫区,以及封锁疫区导致中断干线交通或者封锁国境的,由国务院决定。
6.责任报告单位对于丙类传染病和其他传染病,城镇应于()内通过传染病疫情监测系统进行报告。
A.6小时B.12小时C.24小时D.36小时【参考答案】C。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评价体系建设实践与探索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评价体系建设实践与探索摘要:在当前市场发展趋势下,社会各界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越发关注和重视。
想要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提升其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必须要当针对当前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根据问题寻找解决策略,着重培养住院医师专业能力、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让其能够以认真严谨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做好本职工作。
本文针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职业精神与人文素养评价体系的建设进行探索,为今后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参考。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职业精神;人文素养;评价体系建设引言:想要切实解决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建设科学化、标准化的评价体系,必须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方法,反思不足之处,明确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核心,即医学知识、实践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精神素质、系统实践水平等,加强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培训的科学整合,为保证考核效果和评价体系建设质量奠定良好基础做好全方面准备。
在实践中构建住院医师职业精神与人文素养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对于推进医院健康长久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评价体系建设的重要价值构建职业精神和人文素养评价体系要从根本上提高思想觉悟,在此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优化和完善具体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我国医疗事业也在稳步前行,社会各界对于住院医师的职业要求和考核标准在不断提升。
住院医师不仅要有高超的专业能力,对于其精神方面的安慰也有所要求,当代医疗观念强调“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导向,要求住院医师要具备扎实的学识基础,以丰富理论知识作为支持,提高专业能力和临床实践水平,在此前提下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能够切实认识到自身的职责和使命,做好本职工作,提高思想觉悟。
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理论知识、实践教育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升其职业精神,让其能够认真完成本职工作,成为新时代发展需要的全能型医务人才。
2019《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题库及答案

2019《专业技术人员诚信建设》题库及答案1.人文精神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2.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7增补本)中,我国职业被归为八个大类。
3.拖欠工资是企业诚信缺失的一种行为。
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7增补本)中,我国职业被归为413个小类。
5.正确的关于道德的说法是,道德是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特殊行为规范。
6.XXX、XXX、XXX等8部委在2014年举行了“构建诚信惩戒失信”首次发布会。
7.办事公道是指要求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对所有人一视同仁对待。
8.社会信用缺失的主要原因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健全。
9.诚信程度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民族道德风貌的表征。
10.诚信评价是诚信行为发生后,自我、他人或社会组织对诚信动机、诚信意志以及诚信行为等情况所做的肯定的或否定的价值判断。
11.医务人员的权利不包括资金问题。
12.抓好诚信建设就能推动思想道德建设,从而带动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13.保密原则不包括为医院或同事保密。
14.假医假药属于个人诚信缺失。
15.《左传》曾有言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
”来描述知识分子的理想人格。
16.在中国,由于市场交易缺乏诚信监督,使得国内生产总值的一部分为无效资本。
17.在财经工作中,守法是最基本的要求,属于经济法范畴。
18.中国最大的征信机构是XXX。
19.医师的义务和权利不包括承诺治疗效果。
20.《国务院关于同意调整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部际联席职责和成员单位的批复》是在2012年正式下发的。
22.基本道德规范的基本内涵不包括爱护动物。
23.诚信的特征是社会性和实践性。
24.“爱岗”和“敬业”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爱岗能促进敬业。
26.专业技术人员失信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包括道德教育缺失。
27.截止2012年12月底,金融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已为8.2亿人建立了信用档案。
28.医务人员仪容仪表的基本要求包括美观和整洁,不包括奢侈。
关于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思考

关于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思考医学人文是以医学价值为核心,以哲学思维的探究、追寻为方法,以人和人的世界(医学人和医学人的世界)目的为归宿,以“我思”医学思想、医学精神)寻找医学灵魂.从而获得医学世界和医学人的“我在”的综合性学科。
医师职业精神是指业医者表现在医学行为中的主导思想.是在医学实践中建立和凝炼为整个医学界乃至全社会所肯定并倡导的基本从业理念、价值取向、职业人格及其职业准则、职业风尚的总和。
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最早由美国医生联盟、欧洲内科医学联合会等于年的2000年《医师宣言》中提出,至今已有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并签署该宣言。
中国医师协会于2005年正式宣布加入推行此宣言的活动,此举得到卫生部的大力支持。
1 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所谓医学职业精神是指在医学领域医务人员应确立的理想和信仰, 即在医疗实践整个过程中, 在任何情况下, 医务人员要始终坚持医学职业精神和专业精神的统一。
其中, 职业精神指的是理想信念, 敬业与责任, 是一种在职业认知、情感意志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对职业理想与信仰的追求, 它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养成的, 表现在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 关爱病人的健康,重视病人的权利、人格, 维护病人的利益与幸福; 专业精神是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尊重客观事实与医学规律, 依据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科学试验的开拓创新, 在操作规范指导下进行医学临床防治疾病实践, 防止差错事故, 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 为人类健康服务。
由美国内科学会等单位倡议的并获得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的《新世纪医师专业精神―医师宣言》[1],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的职业精神。
对此,我们试概括为:患者利益至上,医学诚信第一,提高业务能力,促进社会公平。
《医师宣言》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列为其基本原则的第一条,这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认同,医学虽然是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发展起来的,却都是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的,这是由医学职业本质所决定的。
医师的职业精神

医师的职业精神——承担责任,牢记本分学习了《临床医学导论》之后,我们不仅了解到了一些平时不可缺少的医学知识,还使我们对新时代的医师职业精神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知道医生救死扶伤,挽救无数家庭的幸福,他们凭借着自己的一身本事获得我们的尊重,被我们寄托着希望与信任,但是他们身上也承担着与希望信任相等的责任与风险。
一个好的医生,应当具备着与之名声相匹配的好的职业精神,并且恪守职业精神,努力的为人民服务。
对此,我们需要对职业精神进行阐述。
职业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是人的一种内在意识,再通过行为进行表达。
医生的职业精神是医生在职业活动应具有的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
而具有职业精神的人,一旦选中某种职业,就会爱岗敬业,恪守职业道德.好的医生应当履行职业道德,维护医术的圣洁与荣耀,促进社会的发展。
那么如果要对医师职业精神进行一个阐述,我觉得应该是承担责任,牢记本分。
医生的责任具体来说就是医生对病人、对医院、对社会还有对自己的责任。
好的医生应当对病人、对医院、对社会和自己负责。
而医生的本分也是治疗患者,不断充实自己以求能够更好的面对病人的病情,而不是自己的名声,对他来说,他首先是一个医生,然后才是那些什么什么家.可能有时候医生做的一个决定对医生来说只是说几个字,签个名,但是对患者家庭来说这个决定可能会影响他们今后的命运,或皆大欢喜,或愁云惨淡;对医院来说这个决定可能也会影响医院今后的发展和声誉,如果一个疑难杂症被治好了,那么可能会有很多的患者慕名而来,使医院能够治疗更多的人,同样的,如果一个患者因为医生的失误失去生命,或者承受不可挽救的损失,那么其他患者可能会对这个医院提出质疑,已经出现了一次失误,那么就有可能出现第二次,第三次,既然如此,那么我看病的时候就不会给予医生全部的信任,自己担惊受怕,所以我为什么还要来这家医院看病,忍受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呢?那么社会会怎么想这个医生,这家医院,也许会像之前对那些让人们义愤填膺的事情一样,人人声讨,给予巨大压力。
叙事医学在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基金项目: 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立项基金资助项目(HNJG-2020-0435);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XJK19BGD017);南华大学教学改革国家课题预研项目(2018XJG-GY01)作者简介: 游咏,女,1978-10生,博士,副教授,E mail:78819102@qq.com收稿日期: 2021-01-28叙事医学在临床基本技能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游 咏,杨 璐,王 婧,唐志晗,桂庆军△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医学人文教研室, 衡阳 421001; △通讯作者)摘要: 医学生临床基本技能教学是医学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当前教学模式下,学生缺乏同理心,难以真正学会医患交流及人文关怀。
叙事医学作为连接医学专业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有效媒介应用于临床基本技能教学,可助力医学生提升共情水平,实践人文关爱,从而全面增强临床基本技能的教学实效,为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搭建和谐桥梁,为医学模式的转变提供有效支撑。
关键词: 叙事医学; 临床基本技能; 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1450(2021)03-0208-04 DOI:10.13754/j.issn2095-1450.2021.03.20AdiscussionontheapplicationofnarrativemedicineinbasicclinicalskillsteachingYOUYong,YANGLu,WANGJing,TANGZhihan,GUIQingjun(MedicalHumanitiesTeachingandResearchSection,HengyangMedicalCollege,UniversityofSouthChina,Hengyang421001,China)Abstract: Theteachingofbasicclinicalskillsisavitalpartofmedicaleducation.Underthecurrentteachingmode,itisdifficultforthemedicalstudentstofeelempathywiththepatientsandofferhumanisticcare.Asaneffectivemediumconnectingmedicalprofession aleducationandhumanisticspirit,narrativemedicinecanbeappliedtotheteachingofbasicclinicalskillsandprovideprerequisitesforthetransformationofmedicalmodels;itsapplicationcanalsoimprovetheabilityofmedicalstudentstofeelempathyandpracticemedicalhumanisticcare,andthenbuildabridgefordoctor-patientcommunication.Thecultivationofnarrativeabilitywillfurtherim provetheteachingeffectivenessofbasicclinicalskillsandisexpectedtobringnewideasandenlightenmenttomedicaleducation.Keywords: narrativemedicine; basicclinicalskills; teachingreform 2001年,丽塔·卡伦(R.Charon)在《叙事医学:形式、功能和伦理》中首次提出“叙事医学”(narrativemedicine)的概念,开启了21世纪文学与医学发展的叙事转向,为医学人文的落地提供了有效的媒介,也为医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全新、有效的实践工具[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年中国医师职业精神论坛在北大人民医院举行
日前,为了强化医师职业精神在医院发展和医学人才培养中的核心作用,探索行之有效的临床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模式,增进国内外同行交流,由中国医师协会临床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和中国医院协会医院社工暨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共同主办、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承办的“2012中国临床医师职业精神论坛—中美医院职业精神培养与评价经验分享”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科教楼三楼多功能厅隆重举行。
本次论坛邀请了教育部、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以及教育部医学教育临床教学研究中心的相关领导及美国梅约医学中心医师职业精神与生物伦理学部负责人及相关学者、全国13所大学和多所临床医院的专家和同道。
参会的学者专家围绕职业精神内涵、如何在医院推进临床医师职业精神培养的途径、方法及评价手段展开了专题讨论。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杉、中国医师协会常务副会长杨镜、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石鹏建分别致辞,表示医师职业精神是医师的灵魂,包括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对其核心价值观的研讨是提升行业道德水平的重要手段。
与会专家们研讨了临床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与精髓。
大家一致认为,对临床医师进行职业精神的培养与评价是非常必要的,职业精神是医生的核心能力。
医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沟通能力,对医学伦理和法律方面良好的理解都是职业精神的重要基础,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利他主义、追求卓越、人性关怀等相应的要求。
此外,良好的职业精神能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有利于提高病人的满意度和信任度。
因此,医师、医学生、住院医师培训人员都应当接受职业精神的培训和评价。
与会学者还从如何建立职业精神培训体系,如何加强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认知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如何加强临床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职业精神评价的主要方式与方法等方面讨论了临床医师职业精神培训与评价体系。
并分享了梅约医学中心职业精神培养与评价经验。
梅约医学中心的经验证明了对学生和医师进行职业精神教学和评价的有效性,并把它作为医师的核心能力来对待。
论坛上,大家普遍认为:“专业和技能的学习固然很重要,但人文修养和哲学具有根本性、终身性,所以不要把自己限定在一个狭窄的领域内。
”、“重申医生职业精神的普遍原则和核心价值,既体现了医师行业的自律,也以此向社会表达了我们的崇高理想和职业追求”、“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形成,任重而道远,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
”、“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生,理应了解并践行医师职业精神内涵,这样才能不辜负社会的期望,才能肩负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所赋予的历史使命。
”
为了更好地加强中国临床医师职业精神的研究与发展,教育部、卫生部、中国医师协会一直致力于加强临床医师职业精神的教育工作。
2009年10月中国医师协会授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牵头成立中国医师协会临床医师职业精神研究中心,并成功举办了“第一届中国临床医师职业精神研究论坛”。
论坛旨在创建一
个交流合作的平台,整合国内外医学职业精神教育的优质资源,共同促进职业精神在医院整体发展、医学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核心作用。
延伸阅读:2002 年由美国内科基金会、美国医师协会基金和欧洲内科医学联盟共同发起和倡议的《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首次发表于2002年《美国内科医学年刊》和《柳叶刀》杂志。
迄今为止,已经有包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中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并签署了该宣言。
(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