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五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合集下载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及答案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及答案

逍遥游明白得性默写1、在《逍遥游》中刻画大鹏仍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讲明“小年”一词的句子是--------------,--------------------。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照,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托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讲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托性的句子是---------------,--------------------。

5、庄子从奇异莫测的描述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述四种人的句子别离是---------------,--------------------,---------------,--------------------。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举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访,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可不能因为外界的评判而加倍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9、当看到大鹏通过一系列的预备才能“图南”以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10、《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

人教版必修1—必修5情景式默写(3套带答案)

人教版必修1—必修5情景式默写(3套带答案)

人教版必修1—必修5情景式默写名句基础练习1、在《师说》中,韩愈以“,”这两句,颠覆了老师胜过学生这一传统观念。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对东吴曾经的繁华、孙权的伟大业绩已随历史而去的感慨。

答案: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或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2、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3、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既写出琵琶女的矜持、腼腆,又写出作者急于与琵琶女相见的心情的句子是“,”。

答案:3、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4、《离骚》中以违背标准而歪曲苟合于人为法度的两句是:,。

5、《蜀道难》中把神话和夸张融为一体,写山之高及回川之险的两句是:,。

答案:4、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5、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6、杜甫在《登高》中感慨漂泊离乡、年老多病的诗句是“____ ,____。

”答案:6、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7、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刚出场时的情态的诗句是:,。

答案:7、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8、《诗经•氓》中以“,”两句斥责负心男子,指责他誓言真挚诚恳,变心却如此之快。

9、韩愈在《师说》中用对比手法揭示了古代圣人和当时一般人形成巨大差距的原因。

古代圣人敏而好学,尊师重教,虚心请教,而现在的人“,”,怎能不更加愚昧?答案:8、信誓旦旦,不思其反9、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10、屈原在《离骚》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塑造了一个戴着高高的帽子、佩着长长的宝剑的特立独行的高士形象。

答案:10、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11、《滕王阁序》中描写山光水色,被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的两句是:,。

12、《离骚》中表现诗人忍受委屈压抑意志,忍受责骂和侮辱的句子是:,。

13、李白《蜀道难》中“,”两句写急流和瀑布在千山万壑间发出的巨大声响再次强调蜀道的山高路险。

必修五情景默写含答案

必修五情景默写含答案

必修五情景默写训练答案《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9.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10.《逍遥游》中写大鹏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两句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11.逍遥游中用“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两句写出了水与舟的关系表明了有所待的大与小。

12.《逍遥游》中用“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两句写到了蜩与学鸠的自我满足并对大鹏不以为然的态度。

13.《逍遥游》中写到郊外活动的准备容易并充分地俩句是“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14.《逍遥游》中“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两句写出了小年的短暂的寿命。

15.《逍遥游》中写鹏的翼之大,能垂羊角风而上青天的句子是“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高中语文必修五情景默写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情景默写附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五情景默写1.《归去来兮辞》中诗歌正文照应小序中“皆口腹自役”的一句是“-----------------,--------------------。

”2.《归去来兮辞》诗中对过去进行否定,对未来抱有希望的两句诗“-----------------,--------------------。

”3. 《归去来兮辞》诗中陶渊明用“-----------------,--------------------。

”是对历史和现状的对比否定了过去肯定了现在。

4、《归去来兮辞》用“-----------------,--------------------。

”表现归程的轻松愉快,心灵得到了极大的释放。

5、《归去来兮辞》写陶渊明回家后看到的自然环境的两句是“-----------------,--------------------”。

6归去来兮辞中写陶渊明回到家中精神得到了自然的寄托身形得到了得到了很大的安慰的两句是“-----------------,--------------------。

”7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因自然形象的概括了自己的入世和出世对仕宦道路做了适当的终结。

8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回到田园中回到田园谈及劳动的内容是“-----------------,--------------------。

”9 《归去来兮辞》诗中用“-----------------,--------------------。

”两句赞美了大自然万物恰逢繁荣滋长而得到精神满足。

10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两句表达了顺应自然乐天安命的决心。

11 《归去来兮辞》中陶渊明用“-----------------,--------------------。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高中语文(必修)背诵篇目情景默写必修一《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2.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沁园春· 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4.《沁园春· 长沙》中表明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三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沁园春· 长沙》中表达了词人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诗句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雨巷》6.《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的诗句是: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7.《雨巷》中,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再别康桥》8.《再别康桥》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眷恋的句子是: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9.《再别康桥》中,使用了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斜阳映照下河边柳树的美好形象,这两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10.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话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荆轲刺秦王》11.《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2.《荆轲刺秦王》中,用荆轲悲壮的唱词来渲染氛围,表现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3.《荆轲刺秦王》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

《记念刘和珍君》14.《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体现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评论。

15.《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

高中语文(必修一至五)情境式默写训练含答案高中语文(必修)背诵篇目情景默写必修一《沁园春长沙》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近观:“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仰视:“鹰击长空”;俯瞰:“鱼翔浅底”。

2.表现诗人雄心壮志和博大胸怀的句子: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3.《沁园春· 长沙》中表现了词人年轻时意气奔放,强劲有力的两句是: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4.《沁园春· 长沙》中表明在革命洪流汹涌之时,年轻人要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三句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5.《沁园春· 长沙》中表达了词人蔑视反动统治者的诗句是:粪土当年万户侯。

《雨巷》6.《雨巷》中使用了顶真手法表现“丁香姑娘”伤感的诗句是: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

7.《雨巷》中,丁香姑娘与我擦肩而过后,我目送她渐渐远去的情景的句子是:她静默地远了,远了,到了颓圮的篱墙,走尽这雨巷。

《再别康桥》8.《再别康桥》中,饱含深情地表达了诗人对康河的眷恋的句子是: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9.《再别康桥》中,使用了比喻,生动地写出了斜阳映照下河边柳树的美好形象,这两句是: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

10.我与康桥离别时的“化静为动、化虚为实、化无形为有形、话无声为有声”的比喻句是: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荆轲刺秦王》11.《荆轲刺秦王》表现同仇敌忾的画面的句子是: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12.《荆轲刺秦王》中,用荆轲悲壮的唱词来渲染氛围,表现慷慨赴难、为国捐躯精神的句子是: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13.《荆轲刺秦王》中,“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这两句通过动作描写表现了荆轲义无反顾的精神。

《记念刘和珍君》14.《记念刘和珍君》中,“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体现了作者对“真的猛士”的评论。

15.《记念刘和珍君》中,描写作者面对反动派的下劣无耻而无法忍受的句子是: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

必修5和古代诗歌鉴赏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必修5和古代诗歌鉴赏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情景式默写训练《归去来兮辞》(渊明)(10年16考)1、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4、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不顺从心愿而行?6、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描写作者登山临河长啸赋诗的诗句是“,。

”“,”描绘了作者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

7、古代诗文有多描写自然万物欣欣向荣生长的名句,如渊明《归去来兮辞》“,”。

8、潜“归去”的心情是十分急迫的,间接表现是“,”,直接表现是“,”。

《滕阁序》(勃)(10年18考)1、勃在《滕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2、勃《滕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的滕阁和武昌的、洞庭湖畔的、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4、唐代诗人勃在《滕阁序》里用“渔舟唱晚,”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5、勃《滕阁序》用,;,。

写出了滕阁四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6、勃《滕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

7、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

情景式默写(全1-5)(附答案)

情景式默写(全1-5)(附答案)

高中情景式默写大全:必修一——必修五(附答案)(一)《诗经•卫风•氓》1.写女子在无奈下与男子约定婚期的句子是: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2.用动物比喻女子不要沉迷爱情的句子是: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3.写女子家人对其不理解的句子是:兄弟不知,咥其笑矣。

4.与“青梅竹马”意境相仿的一句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5.写女子不愿同氓终老的句子是:及尔偕老,老使我怨。

6.通过写桑叶凋落喻指女子年华逝去的一句是: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7.写女子在断墙上眺望心上人,见到心上人后前后行为差异的句子是: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8.写女子回忆小时候与氓嬉戏玩耍的快乐场景的是: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9.写女子为人妇后早晚辛苦劳动的句子是: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夙兴夜寐,靡有朝矣10写男子变化无常,三心二意的句子是:士也罔极,二三其德.11、女子总述自己得出的生活经验的句子:于嗟女兮,无与士耽!12.女子表明自己不幸生活的感受和决心的句子:反是不思,亦已焉哉!13.表明文中女子热情、温柔的句子: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二)《离骚》1.《离骚》一文中以博大的胸怀,对广大劳动人民寄予深深同情的语句是: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2.《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3.“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诗人直抒胸臆、表白心志写自己对美好德行的追求,至死不改。

14.《离骚》中表明作者保持清白为正道而死,也是以古贤为榜样的两句(表明自己追慕古代圣贤,宁死不失正义):“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23.《离骚》中用反问句表明屈原即使受挫也不会改变自己志向的两句: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24.《离骚》中表明自己即使佩带芳草和玉佩,但是自己光明纯洁的品质没有亏损的两句: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25.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的诗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必修五情景式默写训练及答案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10年16考)
1、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起笔二句“归去来兮,_________________”表达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

3、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问道于行人,恨晨光微弱,不见前路,见出还家之归心似箭。

4、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诗人拄杖或游或息,时时昂首远望,畅享自然风景。

5、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省察生命之有限,生年无多,何不顺从心愿而行?
《滕王阁序》(王勃)(10年18考)
1、王勃在《滕王阁序》一文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天阔水远、孤鹜高飞、晚霞绚烂的秋景图,,。

此句化用自庾信的《马射赋》“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两句。

2、王勃《滕王阁序》一文写景字字珠玑,尤其是,。

着力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变幻,突出秋日景物的特征,被前人誉为“写尽九月之景”。

3、南昌的滕王阁和武昌的、洞庭湖畔的、山西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楼。

4、唐代诗人王勃在《滕王阁序》里用“渔舟唱晚,”的诗句形象地表现了古代的江南水乡在夕阳西下的晚景中,渔舟纷纷归航,江面歌声四起的动人画面。

5、王勃《滕王阁序》用,;,。

写出了滕王阁四周人烟繁盛,富庶繁华的气象。

6、王勃《滕王阁序》中直接点出时间已到深秋的句子是:,。

7、傍晚时分,一叶叶小渔船飘荡在鄱阳湖的水面上,船歌相呼应和,悠长而辽远。

此景此情正应了王勃《滕王阁序》中的两句:“,。


8、范仲淹有词云:“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其中关于“衡阳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阁序》中“,”也曾出现过。

《逍遥游》(庄子) (10年11考)
1、在《逍遥游》中描绘鲲体形硕大无比的句子,。

2、鲲变化神奇的高空的句子,
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

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一词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5、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说明舟的浮动对水是有依赖性的,。

,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

6、庄子对现实社会的四种人做了具体描述,他们分别能“效”“比”“合”“征”,却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

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

7、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

8.面对高远蔚蓝的天空,作者不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9、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

10、当看到大鹏经过一系列的准备才能“图南”之后,蜩与学鸠通过形象地描述自己在林中飞行和休息的样子来嘲笑大鹏鸟的句子是:,
11,才能达到逍遥游。

12、庄子点明小与大是有区别的,他的观点是,。

13、庄子在想象中夸张,如在想象鲲鹏的形象是,作者极写鲲鹏之大。

写鲲,。

写鹏,,,。

14、写寿之长,曰冥灵,。

曰大春,。

《陈情表》(李密)
1、李密概括写出自己幼年不幸遭遇,奠定文章悲凉基调的句子,。

2、形象的描写李密孤独的处境的句子,。

3、描述祖母亲自抚养作者的原
因,,,。

4、描述朝廷多次征召自己进退两难的尴尬处境的句
子,,,。

5比喻的手法描写祖母年老病危的句子
是,,,。

6.李密申述亡国之臣不敢盘桓的忠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密申言自己的苦衷是人神共鉴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归去来兮辞》(陶渊明)
1.田园将芜胡不归 2、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3.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4.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5.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
◆《滕王阁序》(王勃)
1、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2、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3、黄鹤楼、岳阳楼、鹳雀楼
4、响穷彭蠡之滨
5、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迷津,青雀黄龙之舳。

6、时维九月,序属三秋。

7、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8、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9、《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10、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骆宾王、杨炯、卢照邻
◆《逍遥游》(庄周)
1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2,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3、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6、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7、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8、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9、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10、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

11,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12,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13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陈情表》(李密)
1,臣以险衅,夙遭闵凶,2,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3,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4,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5,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6,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7,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