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侨城生态社区建设实践
华侨城生态规划

场景:礼品 儿童书 盛大庆典 音响:音乐晚会
总体规划· 生态旅游区
Master Plan: Eco Park
Eco park entry
生态森林
总体规划: 规划总平面 Master Plan: Conceptual Site Plan
Master plan
剧情简介
第八幕:金矿回归
梗概:胜利的维托托海部落和圣梅里烟部落成为金矿的共同拥有 者,并在水晶神潭举行了盛大的庆典。郑和与公主阿利亚 那又回到大人身边,父亲对郑和的出色胆识赞叹不已,小 郑和也对此地恋恋不舍,但知道今后的旅行还会更加有趣 和充满惊险,便辞别了部落居民,带着各种各样的礼品随 父亲踏上了新的探险之旅。
EDSA Orient Objectives
Preserve existing and natural environment; 保护现状地形和自然条件 Emphasize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强调生态和环境保护 Develop a theme which will serve guests in a natural, ecological, and outdoor recreation area; 开发的主题服务于自然、生态与户外游憩区中的游客 Design in harmony with the natural and cultural environment; 设计与自然与文化环境相协调 Ensure maximum benefit to the rest of the eco park; 确保生态公园的其他区域最有利 Utilize the existing mountains and stream as key features of the park; 利用现有山体和河流,体现公园的主要特征 Create a thematic experience unique to China; 创造国内独一无二的主题经验 Incorporate unique and new experiences which will offer a wide range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visitors a diversity of accommodation styles and recreation activities; 结合独特和新颖的体验,向各种各样的国内外游客提供接待设施类型和休闲活动 Maintain simplicity in design to satisfy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of the park; 设计保持简单性,满足公园的功能需求 Develop a concept of design, which is dateless; restricted to no specific time. 设计概念始终新颖,不随波逐流
深圳华侨城案例分析

城区功能:是深圳市相对独 立的以居住、旅游和高科技 工业为主要功能的城市组团。
华侨城是人文生态景观与休闲场所, 聚集深圳三大主题旅游公园。 规划理念:自然生态开发、在花园中建房子
开发背景 项目概况 发展历程 项目分析 经验总结
华侨城规划现状
华侨城各功能的用地状况
用地性质
占地面积 占地比例 (公顷)
休闲街
开发背景 项目概况 发展历程 项目分析 经验总结
华侨城商业对区域价值的影响
商业
业态
服务性质
作用
区域价值 住宅价值
以沃尔玛超市、 沃尔玛超市、 铜锣湾百货为 铜锣湾百货、 核心的购物中心 易家侬家私等
区域性商 业中心
•提升整体区域居住价值 •提升周边商业的价值 •对周边住宅影响度不大
食街与酒吧街 特色餐厅、 酒吧
商业价值
开发背景 项目概况 发展历程 项目分析 经验总结
华侨城成功的关键因素
大力营造生态环境,提出“在花园中建城市”的规划理念;
开发前期大力营造区域环境和配套设施,建立区域形象;住宅开发借助区 域优势,实现土地价值最大化; 以城市的模式兴建配套设施,同时面向城市和社区,提升区域形象和档次; 提供OCT生态广场、玫瑰广场、特色商业街等别具特色的公共休闲空间; 在不改变原貌的基础上进行区域规划,极力保护自然面貌,营造生态资源; 独特的道路设计和道路绿化环境; 商业层次多样,业态丰富。
须的)
的商业利益驱动
对区域价值增值不 明显
与华侨城的优势资 源OCT广场结合 在一起,产生复合 效应。消费者预期 价值提升明显。
对区域住宅价值提 升不明显。但明显 带动周边商业街增 值
对区域增值贡献明 显
封闭的
谈城市广场设计的生态性和文化性_以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_罗湖区创意文化广场为例

谈城市广场设计的生态性和文化性———以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罗湖区创意文化广场为例The City Square Design of Ecological and Cultural———China OCT Ecological Square in Shenzhen and LUOOHU Square for Example杨灵芝,张祥智(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天津300384)YANG Ling-zhi ,ZHANG Xiang-zhi(Tianjin InstituteofUrban Construction,Tianjin 300384,China)【摘要】城市广场是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分析深圳华侨城生态广场、罗湖区创意文化广场的设计,浅谈城市广场的生态设计和文化设计。
其设计理念、设计手法以及成功经验对于建设其他城市绿色空间、提高城市建设质量值得借鉴。
【Abstract 】City Square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urban design.In the article,by analysing the design of OCT EcologicalSquare and Luoohu Square ,showing the ecological design and cultural design.In the construction of other community green space and improving the urban construction quality ,its design concept,design skills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is also worth usingforreference.【关键词】城市广场设计;生态与文化;华侨城生态广场;罗湖区创意文化广场【Key words 】citysquare design;ecologicalandculture;China OCT EcologicalSquare;LuoohuSquare【中图分类号】TU98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467(2011)09-0077-04【作者简介】杨灵芝(1986~),女,湖南怀化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建筑设计研究,(电子信箱)ylzapril@ 。
7、深圳华侨城案例分析

经济技术指标:
占地面积:80万平米 容积率:1.35 绿化率: >35% 建筑面积:约108万㎡ 物业类型:独栋、联排、多层、小高层、公寓 建设分期: 分三期建设:一期——天鹅堡;二期——纯水岸;三期: 包括波托菲诺一区、栖湖花园
CRIC : 领先的线上线下房地产信息及咨询服务供应商
项目 开发时 间 1986年 1989年 占地面积 (公顷) 11.2 30 建面 (万M2) 6 地产收益 乐园投资 民俗文 化村 海景花园 1990年 2.9 10.2 地产收益 20公顷 1991 1.1亿 资金平衡 旅游设 施 锦绣中 华 占地规 模 30公顷 开业时 间 1989 投资 经济效益
华侨城波托非诺项目的价格走势来看,旅游开发和成熟, 带动住宅地块价值超过5倍的价格增长空间。旅游开发对 地产价值的拉抬作用非常明显
CRIC : 领先的线上线下房地产信息及咨询服务供应商
15
CRIC : 领先的线上线下房地产信息及咨询服务供应商
5
深圳华侨城
第二阶段:旅游对地产的价值提升 1993-2004
项目 开发时间 占地面积 (公顷) 湖滨花园 桂花苑 世界之窗 中旅广场 欢乐谷 波托菲诺 景点 世界 之窗 1993年~1994年 1993年~1994年 1994年 1996年~1997年 1998年~2001年 2001年~2002年 占地规模 48万平方米 0.9 2.5 48 1.6 35 80 开业时间 1994年6月18日 108 投资 6.5亿 12.9 建筑面积 (万M2) 7.2 6.7 地产收益 代表楼盘 地产收益 乐园投资 地产收益 价格变化 乐园投资 地产收益 门票 120 经济效益 开业至2002年底,世界之窗共接待游客2300多 万人次,营业收入28亿元。 “世界之窗”的利 润总额已连续3年超过1亿元 2002年,深圳欢乐谷全年入园人数达230万人次; 2003年3月底,已接待游客695万人次 8000 9000~15000 住区形象 华侨城产业 配套 中旅广场 波托菲诺、纯水 岸 高尚人文社区 资金平衡 发展阶段 1996~1997 年 2000~2004年
以城市为方法都市实践设计中的城市线索

22[ UED ] 116 | 12 | 2018唐山城市展览馆及公园深业上城2017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主展场 深圳南头古城二十年间,类似“土楼公舍”这样,能够向全球城市和建筑知识领域反向输出原型级本土空间解决方案并引发广泛国际关注的案例,在中国似乎还绝无仅有。
这一原创性的知识贡献确立了“都市实践”的学术标高。
“唐山城市展览馆及公园”对“都市实践”来说,几乎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项目。
长年在深圳这种“设计烈度”极高的城市打拼,“都市实践”在一轮轮的军备竞赛中难免不断提高自身“高设计风格”武器的杀伤力。
但在“唐山城市展览馆”项目中,建筑师却难得地以极高的自我克制,对既存的唐山面粉厂六栋旧仓库及周边环境轻拢慢捻,粗粮细作,小心着墨,仅仅对老建筑的屋顶和门廊进行了类型学重构,用水池和连廊将原本的行列式秩序加以重新梳理和整合,新老建筑交融沉静,不哗不躁,不温不火,彰显岁月尊严与历史高贵。
历经地震劫后余生的唐山,重建过的市区如棋盘般整齐划一,整个城市仿佛被一场灾难抹去了集体记忆,既无历史城市的厚重深邃,亦乏年轻城市的朝气蓬勃,整个城市始终缺少一股“精气神”。
而“唐山城市展览馆”通过精心接续历史血脉的设计,针灸点穴,赋灵招魂,使之成为这座老牌工业城市的“老灵魂”在其中能够逐渐苏醒、显影的特殊能量场域。
于精微中见广远、于平凡中见不凡,举重若轻,妙手施术,堪称神作。
遥想以2005为标志的那个火热年代,“都市实践”在城市的各个层面兼收并包、纵贯横通,几乎无所不能——从最高端的都市中心区设计到最低端的城中村改造、从豪华游艇俱乐部到街道文体中心、从数十万平米的城市综合体到数百平米的婚姻登记处、从办公到居住、从广场到酒店、从博物馆到四合院⋯⋯城市、建筑、景观、室内、研究、策展、出版、产品全程打通,无缝对接,“都市实践”实现了对城市的“设计全覆盖”,更确切地说,“都市实践”创造性地把“设计”发展成了一套网络化的城市组织工具。
主题公园案例分析

中国成功主题公园案例:华侨城
华侨城创意文化产业园入驻机构
中国成功主题公园案例:华侨城
华侨城第四阶段:深化深圳基地,布局全国重点城市,建设21世纪中国 可持续的人文示范城区(2006年---至今)
华侨城第四阶段特点:形成“以旅游地产为特色的综合开发与经营“模式 的“1+3”战略版图布局。确定华侨城地产“强化中国旅游地产第一品牌的优 势,打造中国一流地产品牌”的战略目标。
2000---2004 波托菲诺、纯水岸
高尚人文 9000---15000
中国成功主题公园案例:华侨城
华侨城第三阶段:区域关联产业初步形成,明确导入文化元素成为区域 开发新的盈利点(2004年-----2006年)
华侨城第三阶段特点:良好的资源环境以及产业孵化范围吸引创意产业在 华侨城内聚集,成为区域开发新的盈利点。2004年起,深圳华侨城集团、华 侨地产以LOFT为启动,促进华侨城东部工业区的厂房建筑向以创意产业为主 的新空间形式转换,2006年5月19日,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在华侨城LOFT正式 挂牌,由此奠定了其在创意产业的战略地位。
吸引物
内容、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主题公园在国内的发展史 中国现代意义上的主题公园是从1989年深圳锦绣中华开始的
全国性的主题公园建设热潮,超过500家主题公园迅速发展又迅速倒闭 90年代中期以后,主题公园倍受冷落,进入“主题公园恐惧症” 时期
进入21世纪,主题公园又如雨后竹笋,大型主题公园开创新局面 迈入快速发展的时代,同时国外品牌开始入侵,面临机遇和挑战的时期
人造旅游资源
着重与特别的构想,围绕着一个或几个主题创造一系列有 特别的环境和气氛的项目吸引游客。主题公园的一个最基 本特征——创意性,具有启示意义。
深圳华侨城

7
开发模式之一:先做旅游后做地产(深圳华侨城)
3、华侨城旅游地产的利润模式
华侨城房地产项目的销售有个规律,一般是开盘当天就销售1/3,一年之内卖掉90%多。 地产业务的投资收益对华侨城的利润贡献率超过80%。
主题配套 低价拿地 成就高利 润率 先旅游后 地产带来 超高利益 公园拉动 项目均价
高利润是华侨城做强的驱动器
商务居住激发社区新活力 波托菲诺有很多开放的表现形式,例如它公共的商业街、水岸广场,以及作为标志性建筑的钟楼,都是居民交流和参与社区活动的地方。 这些开放性场所的存在,从空间层面上打破了封闭的居住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人们形成更加开放的居住心理。 社区里面引入了完全对外开放的酒店式公寓。它的对象主要是外地来深的商务人士,以及一些外国人。
的滚动发展,已成为国内投资规模最大、设施最先进的现代主题乐园。
是华侨城的第四大主题公园; 运用现代休闲理念和高科技成果兴建; 项目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 该公园在功能上突出了参与性、娱乐性,与原有三大主题公园形成互补; 并运用了多项现代科技与旅游成果,其中欢乐谷四维动感影院是亚洲的第一座动感影院,欢乐谷的玛雅海滩水公园获1999年国 际水公园“行业创新奖”。
3大主题公园
云海谷2大高尔夫球场
4座主题酒店
3大主题小镇
茶溪谷 云海谷 大峡谷
18洞公众高尔夫球场 18洞会员高尔夫球场
深圳学习心得体会

篇一:深圳学习心得体会深圳学习心得体会通过组织安排,本次参加深圳考察学习,经过一个星期的学习、参观考察,确实使我开拓了视野,深受启发,感触很深,具体有以下几点体会。
体会一:工作效率高,在深圳工作准时,工作时都在干活,就如一个就餐,在学院培训班学员多,如果同时就餐,那餐厅就无法容纳,但通过学院调整了就餐时间,大家就感觉不到拥挤。
充公整合教育资源,授课大部分教师都是一些部门或企业家,提高了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
体会三:城市建设此次参观地方虽然不多,但深圳城市建设与我们本地差距很大,深圳地价比我们本地高得多,但深圳绿化率高、道路宽敞、城市交通井然有序,体会四:观念更新这次赴深圳考察学习的时间虽短(上课学习的时间只有9个课时),参观考察的地方不多(考察了深圳有名的南岭村、盐田港、华侨城旅游景区和莲花山公园景区)。
但是通过这次赴深圳参观考察学习,确实使我开阔了视野,大开了眼界,看到了内地和沿海的差距,取得了一些真正的收获,的确体会颇深,感触良多。
我们之所以要解放思想,扩大开放,是因为我们的历史证明:思想封闭,就要受苦受累,思想解放,就会天宽地广,一个地方的发展史,就是一个地方的进程史,平静的水面练不出精悍的水手,安逸的环境造不出时代的骄子。
现在我们要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效益社会、服务型政府。
况且,我们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关键期,改革的攻坚期和社会的转型期,如何使我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及管理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是我们面临的迫切任务。
通过这次考察学习,首先我认为要树立几种意识:一是要学习深圳强烈的危机意识和竞争意识。
深圳作为一个外来人口占据90%以上的经济发达城市,全市上下各行各业都有一种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
二是要学习深圳强烈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如深圳在空间发展,环境治理,环境绿化经营理念,投资环境,城市规划和建设上都充分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三是要树立强烈的以人为本意识,如深圳在生态环境、市政管理、公共服务等方面都处在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关心民众之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065摘要:本文从规划、交通、自然环境、建筑和人文等方面介绍深圳华侨城生态社区建设经验。
Abstract: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Eco-community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Shenzhen Overseas Chinese Town from planning, transport, natural environment, architecture and culture.关键词:深圳 华侨城 生态社区Key Words: Shenzhen, Overseas Chinese Town, Eco Community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ECO- COMMUNITY IN SHENZHEN OVERSEAS CHINESE TOWN深圳华侨城生态社区建设实践王若愚 何文捷 / Wang Ruoyu, He Wenjie图1 天鹅湖-波托菲诺天鹅堡0661 概述生态社区是以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寻求自然、建筑、环境和人四者之间和谐统一的社区。
生态社区的规划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深圳华侨城自1985年成立以来,从规划设计、自然环境保护、住区建设、旧工业区更新、文化营造等方面出发,持续不断地进行建设,将4.8km 2的深圳华侨城建设成为包含住宅、公寓、商业、办公楼、酒店、创意文化园、主题公园、美术馆、艺术中心、学校、医院、体育文化中心的生态文化休闲聚集区。
2 可持续的动态总体规划华侨城在建设之初就提出了“依托自然、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并每10年对城区总体规划进行一次动态修编。
华侨城的动态总体规划与深圳经济特区的不断发展和产业转型是紧密相连的。
25年的建设经验表明,即便是在规划先行的前提下,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定位好并一步到位,是随着城市发展结合自身产业更新来逐步实现的。
与其它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不同的是,华侨城生态社区的建设贯穿了深圳改革开放的整个过程,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进行的自发和科学地选择。
1985年,国务院侨办借鉴交通部香港招商局蛇口开发区的方式,将深圳沙河华侨农场4.8km 2的土地划为开发区,成立华侨城。
与当时的主要经济形式相适应,华侨城在建设初期采取了一个典型的工业开发区的建设思路,在25年经济发展和转型的过程中,华侨城逐渐改变了以发展工业为主的思路,从最初的三来一补的初级外向型工业加工区逐步转变为富有多样化文化主题的综合服务城区。
2.1 1986~1995年第一次总体规划华侨城自成立以来,历经三次城区总体规划及修编。
对比当时炸山填海式的工业区建设热潮,华侨城在1986~1995年第一次城区总体规划提出建设“以轻型工业为主,兼有商业、旅游、文化、居住功能的外向型城市组团”,遵循依托自然、以人为本、突出文化和强调整体连续性的原则,强调保护原有的自然地形地貌,注重自然景观与人造景观的结合(图3)。
2.2 1996~2005年规划修编在随后的10年间,随着深圳特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华侨城出现了以康佳电子为代表的先进工业和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为代表的图2 华侨城全景图3 1986年规划示意图图4 1996年规划示意图居住用地商贸文化综合用地旅游用地工业用地体育用地学校,医院用地城区保护绿地水面067现代旅游业。
1996~2005年华侨城规划修编,将华侨城定位于“建成以先进工业为基础,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服务功能综合配套、城区环境优美高雅、社会风尚健康文明的现代化科技旅游商务区”(图4)。
在规划策略上仍以保护自然为原则,在保证规划的完整性、综合性和连续性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发展情况和产业结构调整,缩小了城区内的工业用地,相应地增加了居住和旅游用地的比重。
同时将旅游和居住进行适当的功能分区,形成了南部以旅游为主的区域,分布了锦绣中华、中国民俗文化村、世界之窗三大主题公园,从外围构成观光旅游带,与住区保持一定的相对独立性。
以生态广场、燕晗山为中心构成核心生态景观区,围绕这个区域,规划了居住区和文体教卫商业等配套服务区。
2.3 2005~2015年规划修编2000年以后,随着华侨城社区的逐步成熟,主题公园、酒店、房地产、文化等产业快速发展,华侨城东部工业区工厂外迁,华侨城进行了2005~2015年城区规划修编,提出了四大规划原则:因地制宜地建设城区;突出人文旅游,丰富城区内涵;以旅游和居住为核心进行功能混合布局;以人为本规划新城区的交通系统(图5)。
规划原则:依托自然,以人为本。
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绿化等自然生态资源。
包括山丘坡地、海岸环境、山塘小溪和树林。
把城区内的燕晗山、杜鹃山、麒麟山和荔枝林作为永久绿地,把原有的山塘小溪整理成为系列水景环境。
通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利用以及合理的用地规划,为整体上形成具有自然山水环境特色城区创造了条件。
这些绿色要素构成的带状区域最终构成支撑华侨城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系统。
功能布局:在城区功能布局上体现尊重自然,塑造高品质生活环境的规划理念。
利用城区南部临海的环境优势,布置旅游及度假的功能,形成海景环境特色的文化旅游区,并发展成为大规模的主题公园群——“锦绣中华”、“世界之窗”和“欢乐谷”。
在自然优美的燕晗山、杜鹃山以及原有的山塘小溪之间,布置以生活居住为主要功能,通过设计有山景、湖景、海景环境特色的居住区。
经过功能再造,将城区东侧遗留空置的工业厂房改造为现代服务业、高科技产业和创意产业园区。
交通组织:为营造良好的交通环境和居住环境,规划采用了人车分流,丁字交叉和结合地形自由布置的道路布局方式。
由于主要的车流和人流分离,互不干扰,弯曲有序的道路既满足了交通和道路景观功能,也起到了限制过境车辆的进入和城区内行驶速度的作用。
另外,规划注重步行环境的建设,通过结合自然条件和公用配套设施的布置,设计了安全、合理和舒适的城区人行和自行车系统,并通过兴建雕塑走廊、喷泉广场、生态广场、步行街,使人行系统逐步成为有特色、有文化内涵和有活力的城区公共活动空间。
城市设计:不仅在宏观布局上贯彻总体规划的思路,而且在城市设计层面、单体建筑和局部的环境设计等方面也始终坚持设计结合自然,强调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相互配合,力求创建有特色、有潜力的城区环境。
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特点,采取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的手法,营造丰富的居住空间环境。
在公共建筑和城市广场设计上,强调建筑单体与环境,局部与整体的有机关系,坚持建筑单体重特色,公共环境重整体的设计理念。
3 绿色交通3.1 步行系统华侨城步行系统以城区整体性和系统连续性为出发点,结合地形地貌,贯穿城区中心地带,独立于车行系统。
有机结合自然地形、山水、绿化等自然环境,营造有特色的城区环境。
结合城区公共空间和公共建筑的布局,连接主要商业设施和小区设施。
充分考虑居民出行的需要,连接公交、地铁等车行系统,合理组织城区交通(图6)。
3.2 专用自行车道及公共自行车站点华侨城内建设了一条红色的自行车专用道,由侨城东街开始,连接燕晗山以北的香山东街、香山中街,到杜鹃山东街、欢乐谷和杜鹃山西街。
自行车道总长度16km(双向),涵盖了深南大道以北3.2km 2的华侨城片区,将住区、超市、地铁站、公交站、旅游点连成线,同时设置多处公共自行车站点方便内自行车停靠。
图5 2005年规划示意图图6 步行系统规划示意图图例专用步行通道起点人流集散节点组织人行跨线节点专用步行通道旅游步行系统既有人行道0683.3 机动车交通华侨城区内的交通采用人车分流,丁字交叉和结合地形自由布置的道路布局方式。
一方面,利用有利与结合原有地形地貌,使自然环境和景观及可能得以保留和利用,富于变化的路网形态为创造丰富的道路景观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起到了限制过境车辆的进入和城区内车行速度的作用,有效减少机动车对居住环境的影响。
城区内公共交通以及与城市公交系统连接由华侨城内的小型支线巴士负担,支线巴士穿梭于华侨城内各景区、居住区、商业区站点并连接华侨城城区周边城市公交和地铁站点。
组团内的公共交通则由物业公司的电瓶车提供。
4 自然环境以人为本、依托自然的建设理念,使华侨城清楚地认识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图7,8)。
华侨城的绿化覆盖率达到7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48m 2;环境噪音平均为53.4分贝,夏日平均气温比市区低2℃~4℃,城区空气质量平均值达到国家一级标准。
华侨城在城区范围了内保留了四个天然山地,并将其中26万m 2的燕晗山建设成为郊野公园。
山上建设有5条不同风格的登山道,有三个湖泊和环山自行车道。
华侨城生态广场是一个开放式休闲园区,占地4.6万m 2,与燕晗山郊野公园相连。
广场内的人造景观和自然景观均依原地形建设,高低起伏又相互交织,对原始地貌和周边环境起到了良好的改造效果,成为社区居民健身休闲的场地。
广场周围配置超市、购物中心、菜市场、餐馆、咖啡厅、酒吧、书店、旅馆、大学校园。
华侨城内设计和规划了两个人工湖——7万m 2的燕栖湖和4万m 2的天鹅湖。
通过对湖泊、山塘和小溪进行综合治理,同时加强水体沿岸图9 燕栖湖-波托菲诺纯水岸规划红线特殊人文空间节点水体节点广场节点活动设施节点商业景观区自然生态景观区绿色景观节点环状林荫道高档住宅景观区旅游景观区规划红线城市景观轴城区绿轴景观步行道图7 景观系统规划示意图图8 绿地系统规划示意图规划红线旅游绿色空间自然生态空间组团内部绿地城市绿化轴城市绿轴环状林荫道联系趋势线外部绿色景观引入趋势外部水体景观引入趋势绿化效果,按照生态学原则进行水岸和水底处理,形成特有的休闲风光区。
水系一方面改善了城区空气质量、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另一方面华侨城区的景观及绿化用水大部分来自于人工湖回收利用的雨水。
华侨城主题公园南侧面积近69万m2的滨海湿地是深圳市政府委托华侨城管理的自然湿地保护区。
该湿地与深圳湾连为一体,通过湿地的修复和养育有效保证红树林生长及海鸟栖息环境。
5 建筑5.1 住区华侨城波托菲诺住宅区设计有别墅、TOWNHOUSE、多层、小高层及高层住宅等多类型建筑。
整个项目依地势而建,以7万余m2的燕栖湖(图9)和4万m2的天鹅湖(图10)为灵魂,形成了“天鹅堡”、“纯水岸”和“香山里”三个品牌。
华侨城开发建设的住宅项目中大量运用了成熟的绿色节能技术,如太阳能热水、Low-e玻璃、空调冷凝热回收、外墙保温、雨水回收、外遮阳、屋顶绿化、复层绿化、高效能照明及智能化控制等。
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良好自然环境为华侨城销售物业的盈利带来远高于同行的溢价,也使华侨城有能力处理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关系。
5.2 旧工业区改造2000年以后,华侨城东部工业区大批工厂外迁,旧厂房空置废弃,华侨城试探性地将靠近深南大道的5.5万m2的控制厂区进行全新概念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