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镇中心小学一年级音乐集体备课第10课时

合集下载

湘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第十课

湘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教案第十课
4)你们唱得真好听,其实,在演唱歌曲时,只要你们发自内心的演唱,那我们的表情自然就会在歌曲中流露出来,你们是不是这样做的呢?请你们用歌声和动作告诉老师。(完整演唱歌曲)
6)恩!你们唱得认真,你们看老师这里有什么?(教师出示无色的房子)现在老师想请你们帮忙把这个小房子粉刷得更漂亮。
7)准备工作:在粉刷前我们先把课前准备好的小帽子戴到自己的头上。
3)你们唱得真美!我们现在来看看第三句和第四句,你们想象一下,小粉刷匠在粉刷房子的过程中小鼻子变成了什么样?(学生自由回答)那为了突出粉刷匠的小鼻子,我们的声音应该怎样?(强)那我们在唱第三句时,为了能够把第四句中的小鼻子突出出来,我们的声音应该是弱还是强呢?(弱)我们现在来唱一唱,注意声音的强弱变化。(讨论:“我的小鼻子为什么变了样?”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就要不怕脏、不怕累,理解小粉刷将忘我的劳动精神和看到劳动成果时的喜悦心情,教育学生做热爱劳动的好孩子。)
7 歌曲处理:
1)我们先来看看第一句:“我是一个粉刷匠,粉刷本领怎么样?(强)请你边唱边做动作。那小粉刷匠的心情如何?请你用自豪的心情边做动作边唱一唱第一句。
2)听了你们的演唱,老师能够清楚的感受到小粉刷匠的自豪心情。现在我们来看看第二句:“我要把那新房子刷得很漂亮”,请你们想想,粉刷匠把房子刷得很漂亮心情怎么样呢?那老师听听你们唱得美不美,请你们边唱边做动作。
(2)说一说。,让同学们说说在生活中小手会做什么?
(3)。师:扫地、写字、刷牙……都离不开我们的手。今天就让咱们跟音乐,一起来展示我们这双万能的小手吧!
(4)节奏游戏:“超级模仿秀”。(首先用我们的手来进行一个超级模仿秀)
a、游戏要求:请同学边听节奏边观察老师拍节奏的动作,然后把它模仿出来。
b、教师分别拍击X 0︱ X 0 ︱和X XX∣X 0∣学生模仿。注意教师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老师拍节奏的动作以及拍节奏时的强弱规律。

一年级音乐第10课

一年级音乐第10课

第十课过新年课题:过新年课型:综合课时:二作品分析:1.器乐曲《小拜年》器乐曲《小拜年》是根据同名吉林民歌改编的。

歌曲《小拜年》为4/4拍,F羽调式。

它的节奏紧凑,变化比较多,旋律活泼欢快,抑扬有致。

由于歌曲是后半拍起唱,带有东北地方戏曲“小帽”的特点,唱者边歌边舞,或扇子或手绢,别具一格。

《小拜年》在东北地区有很多种旋律,黑龙江、吉林、辽宁都有自己的《小拜年》若干首,是一种传统民歌,在民间广为流传。

课本选用了由歌曲《小拜年》改编的器乐曲,使学生感受唢呐、锣鼓等民族器乐所渲染的欢乐氛围及浓郁的东北民间音调。

2.合唱《平安夜》《平安夜》由奥地利作曲家格立伯作曲。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12月25日,是许多国家万民同庆的盛大节日,在这辞旧迎新的节日里,你会听到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歌曲,这首歌在圣诞前夜演唱,那安详柔和的旋律,带给人们节日之夜的温馨与和谐,那就是著名的圣诞歌曲《平安夜》。

关于这支歌,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

那是1818年12月24日圣诞之夜就要到来的那个清晨,在奥地利萨尔茨堡一个名叫奥伯伦托夫的小镇上,教堂的管风琴师格立伯(1787-1863)为准备当夜的弥撒来试弹管风琴。

不料,管风琴不响了,他便和神父摩尔一起检查管风琴,这才发现原来是可恶的老鼠把送风的皮风箱咬出了许多破洞,不经修理这台管风琴无论如何也发不出和谐的音响了。

离圣诞之夜只有十几个小时,修理也来不及了。

当晚全镇人来教堂作弥撒,没有音乐怎么办?焦急之中,神父摩尔想出了一个主意,他决定用他过去写过的一首小诗,请管风琴师马上配上旋律教唱诗班的孩子们演唱,歌曲伴奏就用吉他。

格立伯接过一张发黄的纸片,读着上边的小诗:“平安夜,圣诞夜,那明月望着你,照着摇篮也照着孩子……甜甜笑脸多么天真,月光伴你入梦……”格立伯被小诗上的情感深深地感染了。

他立刻回到家中,飞快地记下了他泉涌般的乐思,只用了两个小时,歌曲写好了。

神父集合了唱诗班的孩子,在吉他的伴奏下,孩子们唱出了沁人心脾的优美的旋律。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0课(集体舞)《蓝鸟》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0课(集体舞)《蓝鸟》说课稿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0课(集体舞)《蓝鸟》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蓝鸟》是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0课的一首集体舞。

这首歌曲以欢快的旋律和简单易懂的歌词,描述了一群蓝鸟在天空自由翱翔的情景。

歌曲节奏明快,旋律简洁,富有童趣,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快乐,培养对音乐的热爱,同时也能锻炼他们的集体协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记忆力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自我控制能力较弱。

在学习《蓝鸟》这首歌曲时,学生可以通过集体舞的形式,释放自己的活力,提高集体协作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音乐审美和舞蹈表现力。

三. 说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熟练地唱出《蓝鸟》这首歌曲,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意义,认识集体舞的基本形式。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地把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力;能够跟随音乐进行集体舞的编排和表演。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增强集体荣誉感,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蓝鸟》的旋律和歌词,集体舞的编排和表演。

2.教学难点:歌曲的高音部分,集体舞的协调性和表现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分组合作教学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音响设备、舞蹈道具等,辅助教学,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一个有趣的蓝鸟动画故事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蓝鸟》这首歌曲的兴趣。

2.学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蓝鸟》歌曲,注意指导学生掌握歌曲的节奏和旋律,特别是高音部分。

3.学习集体舞:教师示范集体舞的编排,学生分组练习,注意协调性和表现力。

4.合成表演:学生分组进行集体舞表演,教师点评,指导学生改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集体舞的重要性和团队协作的意义。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0课(歌表演)《粉刷匠》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0课(歌表演)《粉刷匠》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0课(歌表演)《粉刷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粉刷匠》是一首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的第10课歌曲。

这首歌曲以粉刷匠为主题,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欢快,富有童趣。

歌曲共两个乐段,第一乐段节奏明快,第二乐段节奏稍慢,整首歌曲难度适中。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感受音乐的节奏和旋律,培养音乐表现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音乐教育,他们对音乐有较强的好奇心和兴趣。

然而,他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相对薄弱,需要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节奏和旋律的感知能力逐渐增强,通过歌曲学唱和表演,可以提高他们的音乐表现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歌曲《粉刷匠》的歌词和旋律。

2.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旋律感。

3.通过歌曲学唱和表演,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歌曲《粉刷匠》的歌词和旋律的掌握。

2.教学难点:音乐节奏感和旋律感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和旋律感。

3.分组合作学习:分组进行歌曲学唱和表演,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师生互动教学:教师与学生互动,共同完成歌曲学唱和表演。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0课的教学课件。

2.教学音频:准备《粉刷匠》的歌曲音频。

3.粉刷匠道具:准备一些粉刷匠的道具,如刷子、桶等。

4.教学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学场地,以便进行歌曲表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2分钟)教师播放《粉刷匠》的歌曲音频,引导学生听歌。

然后向学生介绍歌曲的主题和歌词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学唱《粉刷匠》歌曲。

首先,教师逐句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

然后,教师逐段教唱歌曲,让学生跟唱。

在学唱过程中,教师注意纠正学生的发音和音准问题。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0课 歌曲《我们歌唱》|花城版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第10课 歌曲《我们歌唱》|花城版

我们歌唱教学设计教材与学情分析本知识点选自花城出版社一年级上册音乐课本第十课《感知音乐力度一》。

一年级的同学天真可爱,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心。

所以我采用聆听大自然的声音、聆听乐器发出的声音让学生比较的游戏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游戏中进行,符合一年级孩子们的心理特点。

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掌握好音的强弱有助于培养学生感受音乐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声音比较、演唱歌曲、等一系列活动来让学生表达自己对声音的强弱的感受,达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感受大自然的声音,了解声音的强弱变化及表示符号,并能够正确运用到歌曲演唱中。

2.通过歌表演活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和表现能力。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音的强弱。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锣、沙锤球。

教学过程:1、导入:聆听自然音响给出自然界的声音:师:听一听下面的声音都是什么声音呢?播放mp3雷电、下雨的声音。

师:哪个声音强,哪个声音弱呢?出示强、弱在音乐里的标记符号。

2、听一组乐器声音(锣、沙锤球)师:同学们,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mp3,插入画中画) 师:听得真仔细.锣的声音强还是鼓的声音强呢?(学生对比回答,教师出示强弱符号。

3、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的这几种声音都来自大自然。

且这些声音都有强弱的变化,我们可以用“强”“弱”来表示.在我们的音乐当中也有表示强弱的符号.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这两个新朋友,力度记号“f”和“p”。

(出示课件)师:现在我们都认识了它们,那我们又应该怎么来记住它们呢?哦,原来“强”这个记号长得像我们英文字母里的“f”,“弱”这个记号呢,长得像英文字母的“p”,你们记住了吗?生答:记住了。

4、师:接下来让我们一同找一找歌曲中的强弱吧!(播放歌曲我们歌唱并出示歌词。

)师:听老师弹琴,注意分辨强弱并标记。

5、学生演唱并表演歌曲。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能够初步掌握声音的强弱在音乐中的标记符号,为后一步学习音乐中的强弱变化打好了基础。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0课《玩具进行曲(伴奏)》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0课《玩具进行曲(伴奏)》教学设计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第10课《玩具进行曲(伴奏)》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玩具进行曲(伴奏)》是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下册的第10课,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欣赏并学习一首富有童趣的进行曲。

歌曲以玩具为主题,通过描绘各种玩具的形象,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轻松的氛围。

歌曲旋律简单、节奏明快,易于学生学习和演唱。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不仅包括歌曲的学习,还包括对乐曲背景的了解,以及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体验音乐带来的乐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对音乐充满热情。

但由于年龄较小,学生的自律性、集中力以及音乐基础能力有限。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富有童趣、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感受进行曲的特点,理解乐曲表达的情感。

2.学会歌曲《玩具进行曲(伴奏)》,并能参与演唱。

3.了解乐曲背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

4.通过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理解乐曲表达的情感。

3.协作演唱和表演。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玩具主题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音乐的魅力。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合作,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团队意识。

3.欣赏教学法:让学生聆听、分析乐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4.游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歌曲、图片、视频等资料。

2.教学乐器:钢琴、吉他等。

3.玩具道具:各种玩具模型。

4.录音设备:用于录制学生演唱和表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玩具道具,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玩具,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然后,教师播放《玩具进行曲(伴奏)》,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风格和情感。

2.呈现(5分钟)教师介绍歌曲《玩具进行曲(伴奏)》的背景,让学生了解乐曲的创作意图。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十课玩具进行曲》教学设计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十课玩具进行曲》教学设计

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第十课玩具进行曲》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十课玩具进行曲》是一首富有童趣的乐曲,选自湘艺版一年级下册音乐教材。

乐曲以生动活泼的旋律描绘了孩子们玩具的欢乐场景,展现了童年时光的美好。

本课旨在让学生感受进行曲的特点,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活泼好动,对音乐具有较高的热情。

但在音乐鉴赏和表现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基础薄弱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进行曲的特点,理解乐曲所表达的童趣。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3.通过对乐曲的学唱和演奏,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4.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掌握进行曲的基本特点。

2.感受乐曲的童趣,理解乐曲的情感。

3.学会唱奏乐曲,提高音乐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乐曲所表达的情感。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3.示范教学法:教师示范唱奏乐曲,让学生跟随学习。

4.小组合作教学法:分组进行唱奏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乐曲介绍、图片、动画等的多媒体课件。

2.乐器:准备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用于示范和伴奏。

3.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播放乐曲。

4.教学资源:收集与乐曲相关的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玩具图片,引导学生谈论自己喜欢的玩具。

然后播放《第十课玩具进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乐曲的欢快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乐曲的背景、作者以及乐曲的基本结构。

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了解乐曲中所描绘的玩具场景。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唱奏乐曲,引导学生跟唱。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0课《粉刷匠(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0课《粉刷匠(范唱)》教案

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0课《粉刷匠(范唱)》教案一. 教材分析《粉刷匠(范唱)》是湘艺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10课的一首歌曲。

歌曲以粉刷匠为主题,歌词简单易懂,旋律明快,富有童趣。

歌曲共两段,第一段描述了粉刷匠辛勤劳动的情景,第二段表达了粉刷匠的快乐心情。

通过学唱这首歌曲,学生可以培养音乐节奏感,提高音乐表现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音乐基础较弱,但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

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针对学生的特点,教师应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能熟练地唱出歌曲《粉刷匠》,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理解歌词的含义。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用正确的气息、音准和节奏演唱歌曲,培养音乐节奏感。

3.情感目标:学生感受歌曲的童趣,培养对劳动的尊重和热爱,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地唱出歌曲《粉刷匠》,用正确的气息、音准和节奏演唱。

2.教学难点:歌曲中的音准和节奏,特别是高音部分的演唱。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游戏教学法:采用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活动中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

3.示范教学法:教师范唱,学生跟随模仿,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歌曲、图片、动画等元素的课件。

2.教学乐器:钢琴或其他音响设备。

3.教学素材:歌曲《粉刷匠》乐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粉刷匠工作的场景,引导学生谈论对粉刷匠的认识。

然后播放歌曲《粉刷匠》,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趣味。

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歌曲《粉刷匠》的乐谱,让学生初步识谱。

然后教师范唱歌曲,学生跟随模仿,注意观察教师的演唱动作,掌握正确的气息、音准和节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10
备课
时间
上课
时间
教具




1、欣赏《龟兔

1、通过欣赏音乐童话《龟兔赛跑》,让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中不同的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的音色所表现的不同音乐形象,并理解这首乐曲所表现的内容。
2、在欣赏中,通过律动表演,激发学生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兴趣。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想象力,从而使学生明白“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道理。
⑷出示图片,教师小结:音乐真有趣,不同的节奏速度、旋律就表现出了
四、创编表演
五、课堂小结
不同的音乐形象。
⑸第三个片断:欢乐的群舞(出示图片)。
⑹复听“森林的早晨”、“龟兔赛跑”、“欢乐的群舞”三个片断。
1、根据自己的理解表演《龟兔赛跑》的场面,学生戴着各种小动物的头饰把听到的音乐表现出来。
2、你知道乌龟为什么会赢吗?学生讨论得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学生做歌表演《龟兔赛跑》,边唱边表演,离开教
室。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程序
师生活动
意图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导入:
三、新歌教学
1、听《龟兔赛跑》律动曲,学生随《龟兔赛跑》律动曲进教室。
2、师生问好
1.请同学们说说《龟兔赛跑》的故事,最后是什么结果。
2.引导学生欣赏小兔和乌龟的主题音乐。
3.介绍单簧管(兔子)、大管(乌龟)两种乐器的特点(出示图片)。聆听音乐,初步感知小兔和乌龟的主题音乐。
4.教师提问小结;单簧管用善变的音色吹奏出小兔怎样的音乐形象;大管用低沉的音色吹奏出乌龟怎样的形象。学生复听小兔和乌龟的主题音乐。小兔“轻快活泼”,乌龟“缓慢低沉”。
1.欣赏全曲,边听故事边听音乐,联系语文课中的故事情节。
2.分段欣赏
⑴第一个片断:“森林的早晨”。
⑵出示图片,教师分析小结。
⑶第二个片断:“龟兔赛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