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 15课

合集下载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5课《设计与制作:用牛奶做钥匙扣》教材分析

粤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15课《设计与制作:用牛奶做钥匙扣》教材分析

设计与制作:用牛奶做钥匙扣15这是我用牛奶做的钥匙扣。

用牛奶也能做钥匙扣?环节1 任务物质的变化是人类改造和利用资源的重要途径。

教科书展示出利用牛奶制作钥匙扣的原理、方法和步骤,引导学生完成设计与制作,丰富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

通过制作任务,可以启发学生对身边物质的变化加以利用,进而增加对自然资源的珍惜之情。

白醋和牛奶是厨房比较常用的两种液体。

两种液体混合后,就能产生沉淀物,这些沉淀物是本课制造钥匙扣的材料。

因此,学生在设计制作方案前,可先仔细观察两种物质的状态和气味等特征,然后引导学生确立制作的任务,完成从“液体”到“固体”的设计与制作活动。

2+环节2 设计学生熟悉牛奶和白醋这两种物质,但在生活中却没有将两种液体进行混合的相关经验。

因此,教师应该与学生一起完成这个设计活动。

教科书出示了一份学生的设计方案,提示学生将牛奶与白醋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能产生类似塑料的可塑性的材料。

学生可以根据这个原理,进行制作钥匙扣的方案设计,并与同学交流制作过程,提出改进设计方案的意见或建议。

我 的 设 计作品名称:小熊钥匙扣工具: 小熊模具、钥匙圈、纱布、量杯、烧杯、玻璃棒、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

材料: 250毫升牛奶、10毫升白醋。

实验要点:1.获得牛奶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沉淀物。

2.挤干沉淀物中的水分。

3.选择合适的模具对沉淀物定型。

4.在成形的材料上打孔,穿上钥匙圈。

钥匙扣变硬后还可以涂上颜色。

设计:琪琪环节3 制作本活动要实现的任务是:根据设计方案,利用牛奶和白醋制作出钥匙扣。

在制作钥匙扣的过程中,学生需注意牛奶加热时不需要加热至沸腾。

其次,在加入白醋时,应慢慢倒入并充分搅拌,留意是否有形似豆腐花的“固体”形成。

该“固体”是牛奶中的蛋白质遇到醋发生了胶体凝集,变成了絮状沉淀物。

同时,还要注意按比例加入白醋,不可加入过多的白醋。

这种沉淀物是可逆的,白醋加多或反应久了反而会导致蛋白质溶解,絮状物消失。

用酒精灯将牛奶加热。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15课胎生动物(19页PPT)粤教版

五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15课胎生动物(19页PPT)粤教版
粤教科技版 小学科学 五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生命的延续
第15课 胎生动物
猫妈妈生下了可爱的小猫
大家认为:
•猫妈妈生下的是小猫,不是一个卵; •猫妈妈的繁殖方式与鸟类、爬行类等卵生 动物不一样; •小猫是在妈妈肚子里面发育的; ……
你养过猫吗?它有什么生活习性和繁殖方 式呢?
• 小猫
小猫
怀孕的猫妈妈
与其他动物一样,猫在繁殖后代的过 程中,也必须先进行卵细胞和精子的受 精过程。
任务:观察猫在繁殖期间的行为 要求: 1.通过饲养猫,观察猫在繁殖期间的行为; 2.通过搜集有关猫的资料,了解猫在繁殖 期间的行为; 3.小组内交流;
汇报与交流
猫妈妈生下的是小猫,不是一个卵; 胚胎发育过程在母体内完成,发育过程中需要的营养物质也来自于母体。 通过搜集有关猫的资料,了解猫在繁殖期间的行为; 小猫是在妈妈肚子里面发育的; 如果自然界中的生物失去了这项本领,这 个物种很快就会从地球上消失。 小猫是在妈妈肚子里面发育的; 猫妈妈的繁殖方式与鸟类、爬行类等卵生动物不一样; 猫妈妈生下的是小猫,不是一个卵; 绝大多数哺乳动物是通过胎生的方式繁殖后代的,并用母体分泌的乳汁哺育幼崽。 猫妈妈生下的是小猫,不是一个卵; 胚胎发育过程中都需要营养; 猫妈妈生下的是小猫,不是一个卵; 第二单元 生命的延续 小猫是在妈妈肚子里面发育的; 如果自然界中的生物失去了这项本领,这 个物种很快就会从地球上消失。 海豚不是鱼吗?怎么也是哺乳动物? 猫的繁殖经历发情、交配、怀孕、产仔、哺乳等过程
小结
• 1.都是经历胚胎发育过程; 与其他动物一样,猫在繁殖后代的过程中,也必须先植物和动物都会以不同的繁殖方式产生新个体,将生命一代一代延续下来。 胚胎发育过程中都需要营养; 猫妈妈生下的是小猫,不是一个卵;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第15课《生活中的电》知识点与练习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第15课《生活中的电》知识点与练习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第15课《生活中的电》知识点1、不同的用电器所使用的电来自不同的地方,有些靠电池供电,如电子手表、遥控器、计算器、遥控汽车、手电筒等;有些靠发电厂供电,如电脑、空调、洗衣机、取暖器、电饭煲等。

2、由发电厂供电的用电器一般都有插头,需要从插座里取电。

没有电线插头的用电器一般都是由电池供电。

3、生活中的电分为直流电和交流电。

直流电由电池提供,交流电由发电厂提供。

4、交流电来自发电站,如火电厂、太阳能电站、核电站、水电站、风力发电站等。

5、发电站利用火力、太阳能、核能、水力等发电。

6、发电厂产生的电都是交流电,方便远距离传输,减少输电过程中的损耗。

7、交流电通过电网传输到不同地方以供使用,如工厂、农场、铁路交通、居民小区等。

8、交流电主要用于工业、农业、交通、居民小区。

9、雷电、高压电、交流电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10、把许多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或者用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绝缘体过热而引发火灾。

11、做一个水果电池,需要的材料有水果、铜片、锌片、导线、LED灯等等。

12、橙子、苹果、番茄、土豆都可以做水果电池,最好使用酸性较强的水果或蔬菜。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简单电路》第15课《生活中的电》练习一、填空题1.生活中,像台式电脑、洗衣机、电饭煲等都是由( )供电。

2.生活中、遥控器、计算器、手表等都是由( )供电。

3.电池提供( )电,发电厂提供( )电。

4.把许多用电器连接在同一个插座上,或用电器连续使用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因( )过热而引发火灾。

5.用橙子制作水果电池时,如果灯不亮,可以( )。

6.制作水果电池需要的材料有( )、( )、( )、( )、( )。

二、判断题。

1.我们要提高安全用电的意识。

( )2.为了放大实验效果,可以采用插座里电进行电学实验。

( )3.在野外遇见雷雨天气,最好不要躲在大树下避雨。

( )4.把多个用电器连接在同一插座上容易发生危险。

二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第15课圆珠笔的秘密 青岛版(六年制)(8页PPT)

二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第15课圆珠笔的秘密 青岛版(六年制)(8页PPT)

二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第15课圆珠笔 的秘密 青岛版(六年制)(8页PPT)
综合探究
在圆珠笔笔芯中,常常可以看到在油墨的上面,有一小截黄色或透明的油状 液体,如下图所示。想一想,它有什么作用?
二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第15课圆珠笔 的秘密 青岛版(六年制)(8页PPT)
二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第15课圆珠笔 的秘密 青岛版(六年制)(8页PPT)

1、对班组采购的材料、设备等进行全 面验证 ,包括 对其品 牌、产 地、规 划、技 术参数 的全面 对照, 拒收与 设计或 合同中 规定要 求不符 的材料 、物资 。

2、班组完工后,对产品的保护进行系 统管理 ,对班 组已完 成并形 成系统 功能的 产品, 经验收 后,即 组织人 力、物 力和相 应的技 术手段 进行产 品保护 ,直至 形成最 终产品 ,并指 派专人 看护直 至交付 业主使 用为止 。
第5单元 科技产品
5.1 圆珠笔的秘密
பைடு நூலகம்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认识圆珠笔各部分的结构和功能,初步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联系。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拆卸、观察、比较,对圆珠笔各部分的功能进行探究。 (2)通过做实验,了解滚珠装置的原理。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圆珠笔及身边的科技产品表现出探究兴趣。 (2)积极参与活动,勤于思考,乐于分享自己的发现。

6 、本文很少有直接抒发人物内心情 感的语 句,结 尾部分 描绘的 昏暗而 又不失 温暖的 静谧 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二年级下科学优秀课件-第15课圆珠笔 的秘密 青岛版(六年制)(8页PPT)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的便利。
圆珠笔的秘密

小学科学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小学科学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

小学科学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教案)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标题:探索宇宙奥秘——人造地球卫星引言:在当今科技发展迅猛的时代,地球上的科学家们通过不断努力和创新,实现了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

其中,人造地球卫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科技成果。

本文将介绍小学科学第15课《人造地球卫星》的教案,帮助孩子们深入了解人造地球卫星的意义、组成和运行原理,以及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一、人造地球卫星的意义及组成(500字左右)人造地球卫星是由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制造并送入太空,围绕地球进行飞行的人造天体。

它们的出现对我们打开了探索宇宙奥秘的大门,不仅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球和宇宙,还对科学研究、通讯、导航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造地球卫星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卫星本体和载荷。

卫星本体是卫星的主体结构,包括机身、电池、太阳能电池板等。

而载荷则是卫星的“大脑”,它可以携带各种仪器和设备,如摄像机、天线、传感器等,来执行不同的任务和功能。

二、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原理(800字左右)人造地球卫星的运行原理可以概括为两个主要过程:发射和轨道稳定。

1. 发射:卫星发射是将卫星送入太空的过程。

通常通过火箭进行,火箭能提供足够的推力,将卫星送入太空。

在发射过程中,科学家们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如发射时间、轨道高度和倾角等,以确保卫星能够稳定地进入预定轨道。

2. 轨道稳定:一旦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它会受到地球引力的作用,维持着固定的轨道运行。

这种轨道通常被称为“地球同步轨道”,它使得卫星能够在地球上的某一固定点上停留,与地球的自转速度相匹配。

三、人造地球卫星的应用(500字左右)人造地球卫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些应用领域。

1. 天气预报和气候研究:卫星可以拍摄地球的大气层,提供全球各地的气象信息,帮助我们预测天气变化。

同时,卫星还可以观测全球气候现象,为科学家们研究气候变化提供重要数据。

2. 通信和互联网:卫星通过无线电通信技术,实现地球上不同地区的通信。

南京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升旗的方法》说课稿

南京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升旗的方法》说课稿

南京新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升旗的方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升旗的方法》这一课的内容主要围绕升旗仪式的产生和实施展开。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能够了解升旗仪式的历史和意义,掌握升旗的方法和技巧,并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国家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也具有一定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他们对国旗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升旗仪式的历史和意义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引导学生掌握升旗的方法和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升旗仪式的历史和意义,掌握升旗的方法和技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学生能够学会正确升旗的方法,并培养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升旗仪式的学习,学生能够培养爱国情感,增强国家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了解升旗仪式的历史和意义,掌握升旗的方法和技巧。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正确操作升旗设备,完成升旗仪式。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观察法、讨论法和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升国旗的场景,引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升旗仪式的历史和意义,介绍升旗的方法和技巧。

3.观察:学生观察升旗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正确操作升旗设备,完成升旗仪式。

5.实践:学生分组实践,操作升旗设备,完成升旗仪式。

6.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升旗的重要性和正确的升旗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了解升旗仪式的历史和意义2.掌握升旗的方法和技巧3.培养爱国情感,增强国家意识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将从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操作和情感态度三个方面进行。

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升旗实践操作,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5 能溶解多少物质 粤教版 (共11张PPT)

三年级上册科学课件-15 能溶解多少物质 粤教版 (共11张PPT)
(1)指名说。 (2)小结:砂糖在水里溶解得更多。
板书:
60毫升的 水能溶解
毫升食盐 毫升砂糖
小结: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量不 一样,记好本节课学习的同样多的 水溶解的食盐和砂糖不一样。食盐 的溶解度小,砂糖的溶解度大。
(2)做实验:①用天平称出60毫升的水,用 测力计测出一小匙砂糖多少毫克;②投影仪 显示实验记录,同桌两人拿出准备好的实验 用品按照上面的方法做实验并填写“实验记 录”,溶解的打√,不溶匙 4匙 现象
我的结论:
5.讨论:比较食盐和砂糖,那种 物质在水里溶解得更多?
2.观察教科书P44上图:四个小朋 友在实验室里开展食盐溶解的实验, 琪琪和彬彬在进行搅拌,波波和妍妍 正在阅读参考书,同时交流讨论。
3.能溶解多少食盐
(1)观察教科书P44下图:一杯60毫 升的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2)幻灯显示实验操作步骤,同桌两 位同学拿出物品依据“实验操作步骤” 做实验并填写“实验记录”:(如下)
填写“实验记录”:
食盐 1匙 2匙 3匙 4匙 …… 现象
我的结论:
①表格中溶解的打√,不溶解的打×。 ②把不再溶解食盐的溶液放在天平上称出 质量是多少毫升,用称出的克数减去60毫 升的水计算一共溶解食盐的毫升数。
4. 能溶解多少砂糖
(1)观察P45中间图:一杯60毫升的水能溶 解多少砂糖?
能溶解多少物质
三年级《科学》上册(粤教2015)
能溶解多少物质
1.我们在学习“水能溶解那些物质”这一节中, 通过实验以及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和观察 知道了盐能够在水里变为细小的肉眼看不见的颗 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而且不能用过滤或沉淀 的方法分离出来,盐的这个变化过程叫溶解,而 沙子和油这些物质则不能在水中溶解。同时也知 道了食盐溶解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这节课我 们要学习的是《能溶解多少物质》,看了题目, 你们一定知道是指一定量的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生物与非生物》说课稿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生物与非生物》说课稿

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生物与非生物》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15课《生物与非生物》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明白生物的基本特征,并能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分类。

教材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引导学生发现生物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喜欢探索。

但是,对于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他们可能还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验来进行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能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生物与非生物的分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对生物与非生物的认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明白生物与非生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能够对周围的事物进行生物与非生物的分类。

2.难点:让学生理解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并能够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观察法、实验法、讲授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与非生物的概念。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探究:让学生观察生物和非生物的特征,通过实验验证生物的特征,引导学生发现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3.交流: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生物的基本特征,并对周围的事物进行生物与非生物的分类。

4.总结:教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强调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并提醒学生在生活中的应用。

5.作业:布置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和非生物,并进行分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生物与非生物1.需要营养2.能进行呼吸3.能排出废物4.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能生长和繁殖6.由细胞构成7.无需营养8.无法进行呼吸9.无法排出废物10.无法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11.无法生长和繁殖12.非细胞构成八.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实验参与度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
第四单元
课题
认识船
课时
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网络查阅资料,了解船的发展史。
2、知识与技能:通过网络浏览图片,认识各种各样的船,知道它的用途。
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各样的船并知道它们的用途,了解船的发展史
教学用具
网络课件
互动·研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激趣导入:
出示船的图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认识它们吗?
揭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船”。
同学们可以四人为一小组,进入“船的发展史”进行研究,如果有问题可以通过“留言与讨论”和大家交流或向老师提问。
学生说出认识的船的名称
学生浏览网页
学生浏览网页
利用教学网络向大家交流汇报。5分(7——8个同学)
(你真聪明,不仅知道船的名称,还能用自己的话概括它的特点,真棒!)
(恩,听了你的介绍,张老师也认识这种船了!)
出示图片:(一边指:)张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船的图片,(一边问:)你们认识这些船吗?让我们一起说出它的名字吧!
(潜水艇、航空母舰、客船、摩托艇、木筏、消防船、捕鲸船)
问:你知道这些船的名称吗??
学生说出认识的船的名称(帆船、客船、货轮、水翼艇、航空母舰……)
过程二:认识各种各样的船,了解船的发展史:20分
师:它们有什么特点?你还想认识更多的船吗?1分
打开老师为你们准备的网站,点击“船的世界”,你将看到各种各样的船,看一看,说一说你认识船的名称并用简单的话说说它的特点。
(巡洋舰、护卫舰、中国福船、破冰船、挖泥船)2分
师:船作为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随着人类文明、社会科学的不断进步,各种各样的船相继问世,船的家族也越来越庞大,从古代的船发展到现在的船,中间经历了大约一万年呢!可以说它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那么它是怎样一步一步发展起来的呢?
“船的发展史”这一专栏主要介绍了着一知识。点击“船的发展顺序”可以了解船的发展历程并能对图片上的船按照发展顺序进行排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